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阅读答案
原创4: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

——苏联·阿尼克斯特
“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 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每个责任对它都是神圣的,这 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 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 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 的悲剧。
名家观点
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精力充沛,灵魂伟 大,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的,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即使 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起的时候高明。
1.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请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试做分析。 答案 一方面,哈姆莱特出生高贵,举止优雅,博学多才,有人文精 神,敬父爱母,勇敢;另一方面,哈姆莱特又在故事的发展中表现得 犹豫不定,当重担压下来时扛不起、放不下,忧郁感伤,耽于幻想, 几乎失去目标。为了能报仇,他故意装疯,也显示了他的机智和谨慎。 总之,他的性格是多侧面的,是在变化着的。
2.分析整个剧本,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什么冲突进行的?这些冲 突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 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 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 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 突展开的。
小福丁布拉斯是为了父亲的荣誉和土地复仇,当遇到强有力的阻碍时, 他便停止了复仇行动,他的复仇最具有功利性,最不坚定,但也最理智。
名家评论
艺术概论专升本考试(习题卷8)

艺术概论专升本考试(习题卷8)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霓裳羽衣舞》是( )代的宫延乐舞.A)汉B)唐C)宋D)元答案:B解析:2.[单选题]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以北宋为历史背景的是( )。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答案:C解析:3.[单选题]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 )A)菲狄亚斯B)亨利?摩尔C)马约尔D)罗丹答案:D解析:4.[单选题]《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是__________绘画的代表作品。
()A)印象主义B)达达主义C)立体主义D)野兽派答案:C解析:5.[单选题]著名的戏剧《雷雨》的作者是( )A)夏衍B)郭沫若C)巴金D)曹禺答案:D解析:6.[单选题]开辟了现代雕塑的崭新路径,使雕塑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写实走向象征的雕塑家是( )答案:D解析:7.[单选题]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 )A)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B)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评能力C)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D)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艺术技巧答案:D解析:8.[单选题]著名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是__________人。
(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答案:D解析:9.[单选题]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王勃答案:D解析:10.[单选题]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A)《北朝民歌》B)《离骚》C)《古诗十九首》D)《诗经》答案:B解析:11.[单选题]《历代帝王图》是我国__________朝的绘画作品。
( )A)唐B)宋C)明D)元答案:A解析:12.[单选题]电影艺术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 )A)英国人爱尔维修B)德国人尼采C)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13.[单选题]南宋画家马远的画总是留出一角空白,因此被人戏称为“马一角”。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作文与阅读:含沙射影(游戏作文) 部编版

佳句大秀场 (读一读,背一背,用一用)
佳句4 俞博忙扯下红领巾,一看黑板上三个字,一时呆若
木鸡,五官因窘迫而扭在一起,活像一位正在台上表演滑稽表情的 小丑,但随即跟着大家吃吃地笑了起来。
佳句5 看着同学们各种古怪的笑脸,笑声如海浪般地向我
美文一品 借鉴模仿 修改升格 学生佳作 佳句大秀场 作文课堂 七嘴八舌 精彩思路
佳句大秀场 (读一读,背一背,用一用)
佳句8 我的脑袋还没过滤完这句话,就脱口而出:“喜
欢!”就像炸了窝一样,同学们轰得笑得前仰后合,陈怡更是笑得像 老母鸡下蛋一样,整个教室都回响着她的声音。
佳句9 在这个游戏中,表演者出尽了丑,却给同学们带去
1.我极不情愿地、慢慢吞吞地走上了讲台。底下的同学看着我这 一副窘迫的样子,似乎就像中了百万大奖一样,使劲儿地开怀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完成写作后,也请你从自己的文章里选出精彩的句子 添加到“佳句大秀场”,并署上自己的名字。
美文一品 借鉴模仿 修改升格 学生佳作 佳句大秀场 作文课堂 七嘴八舌 精彩思路
作文 课堂
有趣的“含沙射 影”
模拟考场:“含沙射影”的游戏有意思吗?请你先想
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玩这个游戏的?哪些同学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你在想些什么?要求:题目自拟,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 “也许,这就是这个游戏的意义”,这是作者的感 悟,你觉得这个游戏还会有哪些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毓yù方教学目标1.了解马寅初人口论主要内容及意义2.学习马寅初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品质和热爱新中国、忧国忧民的意识3.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马寅初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品质和热爱新中国、忧国忧民的意识教学难点本文的艺术特色一、作者简介——卞毓方1944年生于江苏。
毕业于北大东语系日语专业。
当代社会活动家,散文作家。
现任《人民日报》编辑。
其作品或如天马行空、大气游鸿,或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颇受读者喜爱。
散文集《雪冠》《长歌当啸》《岁月游虹》;散文特写集《站在历史的窗台上》《啊,少年中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二、马寅初及《新人口论》马寅初(1882~1982)浙江绍兴嵊shèng县(今嵊州市)人,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1906年,赴美国留学。
1910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在北洋政府财政部(职员)、南京政府(立法委员)任职。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遭到批判,并被打成右派;1960年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居家赋闲。
1979 年9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
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被称为“民族瑰宝”。
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中国大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中国人口总计60l,938,035人,估计每年要增加1,200万人到1,300万人,增殖率为20‰。
马寅初对普查结果表示怀疑,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是:人口增长率每年增长22‰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30‰,50年后(2003年),中国将有26亿人口。
人多地少,吃饭都成问题。
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提交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小组讨论征求意见。
美术鉴赏与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

美术鉴赏与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1.《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答案:对2.贝尼尼所创造雕塑风格自由、无拘无束且富有戏剧性的动势。
()答案:对3.埃及现存上百座金字塔,最为著名的是吉萨金字塔群。
吉萨金字塔群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组成。
()答案:对4.拙政园东西中三园,都以水为中心造景。
()答案:对5.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所表现的是一位疲乏不堪的青年。
()答案:错6.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也能感受到点画沉厚,如铁画银钩。
这些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答案:错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石涛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而深刻的绘画美学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曾论述:“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答案:对8.齐白石老人曾说“我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
”()答案:对9.故宫整体布局讲究对称美,色彩以红黄两色为主。
()答案:对10.目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共发掘三个坑。
()答案:错11.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繁荣的标志是彩陶。
()答案:对12.科洛西姆竞技场代表了罗马建筑的顶峰,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拱券技术,是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
()答案:对13.《韩熙载夜宴图》是什么时期哪位画家的作品?()答案:五代时期顾闳中14.宋代被称为“瓷都”的是()答案:景德镇15.两河流域是我们古代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的标准称谓应该是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条河之间的地方或者叫河间地,两条河是()和底格里斯河。
答案:幼发拉底河16.“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两晋最优创新意义的是创造了流美飘逸的()答案:行书17.代表贝尼尼顶峰成就的雕刻作品()。
答案:《劫夺珀耳塞福涅》18.齐白石早期曾学习()派篆刻艺术风格答案:浙19.钟鼎文以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最为著名。
答案:《毛公鼎铭文》20.帕提农神庙供奉的雅典娜雅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粤教版必修1第2单元 第7课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文化常识 1.十七史。中国史学发展到宋朝,一共编著了正史十七部。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称“前四史”。加上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就成了“十三史”。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 上《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因此宋朝文天祥曾告诉元代丞相博罗: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 宋后各朝继续编纂史书,至清代经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 史”。
动辞去CEO一职,并表示:大众需要新的开始,他愿 填
意为大众新的开始扫清障碍。 辨 声明:着重在当众宣布、公开表明立场态度或说明情 一 况。 辨 申明:着重在陈述和说明,不一定要当众公开。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比喻竭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2)独柱擎天: 比喻独力支撑起大局。 (3)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文辞的宏大与庄严。 (4)舍生取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5)刀光剑影: 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6)一代枭雄: 某个时代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或智勇杰出的
二、写准字形
cānɡ沧 海
(1)悲chuànɡ怆 xiāo枭 雄
(3)niǎo袅 娜 zhēn箴 言
(5)jiān缄 口
qì砌 墙 (2)qī沏 茶
niè涅 槃 (4)niē捏 合
文采fěi斐 然 (6)fēi蜚 声中外
三、用准词语
(一)词语辨析
1.灌注 vs 贯注
①在北京奥运会的建筑中,国家游泳中心的“水
第7课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本课话题——民族脊梁 一、从课本中积累 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 760 岁。7 个多世纪,一个不朽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4.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5.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9.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0. 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等。
(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自己选着写吧)11. 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12. 中国画独特美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结合。
13. 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的雕塑美术。
14.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15. 艺术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
16. 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着述,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专着。
二、名词解释: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2024年江西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江西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艺术概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芭蕾舞剧诞生的标志是1581年在法国上演的【】(A)《胡桃夹子》(B)《天鹅湖》(C)《王后喜剧芭蕾》(D)《睡美人》2、在下列选项中,一般认为属于个体创作方式的是()(A)书法(B)戏曲(C)电视(D)电影3、彩色电影的出现是电影技术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最早的代表性作品是()(A)《孤儿救祖记》(B)《淘金记》(C)《罗生门》(D)《乱世佳人》4、下列作品中,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曲的是()(A)《第四十一交响曲》(B)《伦敦交响曲》(C)《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D)《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5、影片《淘金记》和《大独裁者》的导演是【】(A)格里菲斯(B)卡梅隆(C)卓别林(D)斯皮尔伯格6、由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描绘我国江南山水风光的著名画作是【】(A)《溪山行旅图》(B)《富春山居图》(C)《匡庐图》(D)《清明上河图》7、《楚辞》在艺术风格上属于【】(A)表现主义(B)现实主义(C)存在主义(D)浪漫主义8、五代南唐时期著名画家顾闳中的绘画名作是()(A)《韩熙载夜宴图》(B)《五牛图》(C)《女史箴图》(D)《簪花仕女图》9、隋代青绿山水画作《游春图》的创作者是【】(A)范宽(B)张旭(C)李思训(D)展子虔10、重视从作品语言与物质媒介的特色进行分析的艺术批评类型是()(A)心理学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接受批评(D)文本批评11、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吸取了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元素,该少数民族是【】(A)黎族(B)苗族(C)傣族(D)彝族12、话剧《日出》在艺术风格上属于【】(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立体主义(D)表现主义13、改编自《万家诉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导演是【】(A)陈凯歌(B)吴天明(C)张艺谋(D)冯小刚14、“轻拢慢捻抹复挑”描绘出演奏者高超的技巧,该演奏者演奏的乐器是【】(A)古琴(B)琵琶(C)古筝(D)二胡15、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著名书法作品是()(A)《蜀素帖》(B)《多宝塔碑》(C)《兰亭集序》(D)《前赤壁赋》16、法国绘画作品《游船上的午餐》的创作者是()(A)莫奈(B)德拉克洛瓦(C)雷诺(D)塞尚17、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蒙太奇、画面、声音(B)构图、光线(C)线条、色彩(D)造型、构图18、我国现代舞剧《丝路花雨》中的飞天形象吸取了——中的艺术元素。
2019年语文阅读:《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含答案)-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文阅读:《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毓方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为了一篇《新人口论》。
有好心人劝马寅初偃旗息鼓,暂时收篷转舵,这也不失为明智。
马老头儿断然拒绝,他认死理:学术贵乎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岂能一遇袭击,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一位举足轻重的老朋友出来圆场。
他说:“马老啊,你比我年长16岁,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对你的《新人口论》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也算过了这一关。
如何啊?”谁知马寅初不买账,决不检讨。
马寅初的决绝,令我们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过,马寅初终究是侠义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协招致误解,开罪贤达。
数天后,他为《新建设》杂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
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
”这里,我想到思想者的三种命运。
一种思想者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转瞬就有可能化做明日黄花。
一种思想者是超前半步,属于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时,已被社会前进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思想者是领先百家,超越时代,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
自从献身经济学,人口问题,一直是马寅初关注的焦点。
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他首次就人口问题表态。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卷三(解析版)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卷三(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莱夫勒在研究白喉的早期,证明了实验动物因注射白喉杆菌而死亡时,细菌仍留在注射点的附近。
他认为动物死亡是由细菌的毒素所造成。
根据这一假说,鲁(法国细菌学家)做了大量实验,企图证实细菌培养液中的这种毒素,虽做了很多努力,却都失败了。
尽管如此,鲁仍坚信这一假说,最后孤注一掷,给豚鼠注射了三十五毫升的大剂量培养液滤液。
奇怪的是,这只豚鼠在注射了如此大量的液体后居然没死。
过了一些时候,他满意地看到这只豚鼠死于白喉中毒。
确认了这点以后,鲁很快就查明,他的困难是因培养液中细菌培养时间不够,从而产生毒素不足所致。
因而,增加细菌培养的时间就能制成毒性很大的滤液,这一发现引出了预防白喉的免疫法,并使抗血清用于治疗。
贝尔纳根据神经冲动沿交感神经传导并引起化学变化从而在皮肤中生热的假说,切断了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希望导致兔耳变凉。
使他吃惊的是,该侧的耳朵却变得更热了。
贝尔纳没有意识到耳血管与通常使耳血管保持适当收缩的神经作用是有联系的;结果血液流量增大,耳朵变热。
他是完全偶然地发现了动脉中的血流量是由神经控制这一事实。
这是自哈维经典性的发现以后,对血液循环认识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贝尔纳在实验过程中显示了他放弃原有推断、追踪新线索的能力。
他在叙述这次经过时写道:“我们对于正在研究的设想,绝不应过于全神贯注。
”在大不列颠和澳大利亚西部某些地方出现一种羊群的神经性疾病,叫做缺铜病,原因多年不明。
最全山西教师招聘的考试《美术》真题答案经典版.doc

2017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美术》真题答案1.王老师对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很关心,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尤为关爱,这表明王老师具有()A.热情性格B.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C.刻苦钻研的精神D.终身学习的理念答案:B2.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在履行的义务有()A.从事学术交流的义务B.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义务C.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D.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的义务答案:D3.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的。
A.夸美纽斯B.维果斯基C.杜威D.赫尔巴特答案:B4.角的概念的掌握,对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这属于()A.水平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自上而下的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C5.()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A.诊断性B.形成性C.总结性D.相对性答案:A6.中国画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表现方法上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
【答案】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和写意7.“颜筋柳骨”是指唐代________、________两位书法家;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常用幅式有条幅、横幅________、________手卷等。
【答案】颜真卿柳公权斗法扇面8、美术作品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答案】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9、中国旅游业的标志来源于西汉时期的青铜精品________,出现于元代的________瓷在明、清时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产品。
【答案】《马踏飞燕》青花瓷10、《摩西》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________,19世纪发过显示注意雕塑家落单最重要的肖像雕塑是________。
【答案】米开朗基罗《思想者》11、略12、杜甫诗句“三月三天气溅,长安水边多丽人”使人能联想到的美术作品是()A. 《簪花仕女图》B. 《挥扇仕女图》C. 《虢国夫人春游图》D. 《捣练图》【答案】C13.被人们认为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名剑艺术糅为一体的大师是A. 米罗B. 蒙克C. 杜尚D. 毕加索【答案】A14.中国联通公司标准的创意源于A. 双钱B.中国结C. 方胜D. 太极图【答案】B15.下列属于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是()A. 陈鸿绥B.崔子忠C. 陈淳D. 徐渭【答案】D16.中国园林的设计思想是追求A. 均衡法则B.诗情画意C. 改造自然D. 讲究对称【答案】B17.反映了在日本帝国注意的摧残下中国人民苦难形象的中国画是A. 《起来,饥寒交迫的努力》B. 《血衣》C. 《流民图》D. 《三毛流浪记》【答案】C18.《国王与王后》的坐着英国现代著名雕塑家A. 均衡法则B.诗情画意C. 改造自然D. 讲究对称【答案】A19.做成纂刻艺术作品千变万化的核心因素是A. 巧拙变化B.粗细变化C. 章法变化D. 穿插变化【答案】C20.作画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名言出资A. 张大千B.徐悲鸿C. 齐白石D. 吴昌硕【答案】C21、末代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体现的色彩关系是()A.同类色B.调和色C.对比色D.互补色【答案】A22、连线题略【答案】顾恺之——以形写神张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谢赫——气韵生动石涛——谐古以开今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23、连线题略【答案】西方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贝尼尼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抽象主义——蒙得里安现代雕塑之父——布朗库西24、简答题请简述你是从哪方面欣赏美术作品的?【答案】1、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概括为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所以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需从两个方面触发进行欣赏。
修辞学作业1

(封面)修辞研究考查作业学院:学号:班级:姓名:第一章婉约蕴藉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1.然而曾几何时,知命之年,倏尔而逝;耳顺之年,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连古稀之年也没能让我有古稀的感觉。
(季羡林《过年的感觉》)答:修辞模式:用典修辞效果:以用典的修辞文本模式来表情达意,在表达上可以表达者的达意传情显得婉约含蓄。
2。
小孩子上山就得采花;到海边就得拾贝壳,书呆子进图书馆想捞新智慧—出门人到了巴黎就想……(徐志摩《巴黎鳞爪》)答:修辞模式:藏词修辞效果:情意展露半遮半掩,表达婉约蕴藉。
3.相传有人爱写字,尤其是爱写扇子,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人问其故,原来是大家见了他就跑,他追赶不上了。
如果字果真写到好处,当然不需要腿健,但写字的人究竟是腿健者居多。
(梁实秋《写字》)答:修辞模式:讽喻修辞效果:表达有含蓄婉约深文隐蔚的效果魅力比较深厚。
4.……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
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
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湘片里吧。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答:修辞模式:折绕修辞效果:表达上有一种婉约深沉,余味曲包的妙趣。
5.四十岁了,没有多余的情感和时间可以挥霍,且专致地爱脚跟下的这片土地吧!且虔诚地维护头顶的那片青天吧!生平不识一张牌,却生就了大赌徒的性格,押下去的那份筹码,其数值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余生的岁岁年年,赌的是什么?是在我垂睫大去之际能看到较澄澈的河流,较清鲜的空气……(张晓风《情怀》)答:修辞模式:双关修辞效果:表达上显得内涵丰富而又婉约蕴藉,别有一种秘响旁通的独特效果。
6.谚云:“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悠肆些,大了自然会好。
可是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阅读答案

篇一: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阅读答案篇二: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阅读答案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13-9-3 10:51:12 | 【字体:】核心提示: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 卞毓方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为了一篇《新人口论》。
有好心人劝马寅初偃旗息鼓,暂时收篷转舵,这也不失为明智。
马老头儿断然拒绝,他认死理:学术贵乎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岂能一遇袭击,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一位举足轻重的老朋友出来圆场。
他说:“马老啊,你比我年长16岁,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对你的《新人口论》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也算过了这一关。
如何啊?”谁知马寅初不买账,决不检讨。
马寅初的决绝,令我们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过,马寅初终究是侠义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协招致误解,开罪贤达。
数天后,他为《新建设》杂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
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
”这里,我想到思想者的三种命运。
一种思想者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转瞬就有可能化做明日黄花。
一种思想者是超前半步,属于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时,已被社会前进脚步裁判为真理。
2019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019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姓名成绩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综合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题吧。
加油!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A )A、“石头的史书”B、“凝固的音乐”C、“巅峰性的艺术成就”D、“具有双成性的造型艺术”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下列属于想像艺术的是( D )A、绘画B、音乐C、戏剧D、文学3、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称为( D )交响曲A、英雄B、命运C、田园D、合唱4、下列美术作品中,其不属于梵高创作的是( C )A、《向日葵》B、《鸢尾花》C、《舞蹈》D、《红色葡萄园》5、在美术成就方面,下面不属于“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B )A、达芬奇B、乔托C、米开朗基罗D、拉斐尔6、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下面不正确的一种划分方式是( A )A、一分法B、二分法C、三分法D、四分法7、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 C )A、音乐B、雕塑C、建筑D、摄影8、在西方现代艺术中,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 D )A、毕加索B、梵高C、高更D、塞尚9、马蒂斯是__D___画派的代表画家。
A、立体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美术作品《自由神引导人民》是下面( C )艺术家的作品。
A、库尔贝B、杜尚C、德拉克罗瓦D、安格尔11、“主题”一词始创于( B ),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的核心乐段。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西班牙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 D )的名作。
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佶D、范宽13、《霓裳羽衣舞》是__B__代宫廷乐舞。
A、汉B、唐C、宋D、元14、( B )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A、艺术体验B、艺术构思C、艺术表现D、艺术接受15、下列不属于灵感的主要特征的是( D )A、突发性B、突破性C、亢奋性D、永久性16、( C )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
A、形象性B、情感性C、想像性D、审美性17、凡是由两个以上的基形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一的完整的意象,叫( A )。
2019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考点9】图文转换(含答案解析)

考点9 图文转换一、选择题(2018·福建卷)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坐而论道B. 座无虚席C.一劳永逸D.脚踏实地【解题指南】解答漫画题,可以遵循“一读,二析,三联,四解”的步骤:,抓住漫画的本质。
漫画中,凳子上面坐着一个人,双腿盘坐着,只是把鞋子穿在板凳腿上,游手好闲,精神萎靡。
他并未说话,所以,不是坐而论道;只是一个人,不能说明座无虚席;也并未看到他劳动的场面,也不是一劳永逸。
这幅画讽刺了只是高高在上,不愿意付诸实施、脚踏实地的人。
二、非选择题1.( 2018·江苏卷)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解答漫画题要做到“四读”一读:读设问漫画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但考生不能仅仅欣赏漫画的艺术性,而要透过漫画的艺术手法把握主旨,完成正确答题任务。
所以做题时,先读设问,明确指向,然后带着问题读漫画,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读:读标题一部分漫画有标题。
有人把标题称为“题眼”“画眼”。
抓住标题有助于迅速洞察漫画的主旨。
三读:读主旨在审题时,要仔细观察画面,注意画面上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不能疏漏。
本题要紧紧抓住画面上的人物语言,和人物脚下的大字“是”与“非”。
尤其是漫画中某些夸张的部位,往往就是作者的寓意所在。
四读:读教材、读社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确解答漫画题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贵阳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文化把“中和”看成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中和”就是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
其本质在于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存在,将各种对立的因素相互联系、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多样性和矛盾性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与统一。
他们的力量被折中、被中和,且具辩证统一的思想。
对待事物而言,强调含蓄平和。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过犹不及。
儒家推崇平和含蓄,反对情感上的大喜大悲。
《尚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不傲”可视为“中和之美”观念的全面深刻解读。
孔子提倡“文质彬彬”、荀子的“美善相乐”、《礼记·经解》的“温柔敦厚”等在人的行为与人格风范上的体现就是不走极端,恰到好处。
中庸必然派生并导致“中和”美学,“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范畴的延伸。
孔子评论《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就是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
可见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
“中和为美”已不再局限于儒家诗教的狭义范围,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成为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中考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讲评:“在路上”

“在路上”话题作文优秀范文及点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北岛在《走吧》一诗中用异于前辈的歌声,吟唱着自我:走吧/落叶吹进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床上溢出走吧/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走吧/我们没有丧失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走吧/路啊路/飘满红罂粟诗人朝着“生命的湖”一路走去,一路是“落叶”的萧条、“没有归宿”的迷惘,清冷的“月光”充满诱惑的“红罂粟”……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在同样的一条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范围之内。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体裁自选(除诗歌外)。
5.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在审题难度较小、写作范围非常宽广的话题。
在人生行进的路上,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有喜悦,有忧伤。
我们遇到的或是经历的事,有的一闪而过,如过眼云烟;有的却难以磨灭,刻骨铭心。
我们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喜悦;我们的失败,又启迪我们什么。
当我们在路上留下勤勉攀登的足迹时,生活回报给我们累累的硕果;当我们把真诚有微笑一路洒下,我们看到了人间永恒的春天……回顾你在路上遇到的种种状况,想想在路上怎样才能坚实前行,望望你明天将要走的路,你一定会思绪万千,感受颇深。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选材时就不要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把思路仅仅局限在“我”上,而一旦突破“我”的限制,选材的天地就广阔的多了。
思路打开之后,我们会发现有无数个选题,有无数的材料可以写。
这样“在路上”的点点滴滴组成了我们学习和成长中串串足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浓缩在“在路上”这个话题上。
这么多信息是不是都选呢?只能取其一条。
我们应该思考这么多的素材,哪一个最能打动你的,让你最有话可说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选哪一个。
怎样才能富有新意?怎样才能打动读者或是阅卷老师?给人什么样的启迪或是思考?带着这些问题来追问,来撞击自己的生活,联想到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反思如何走好自己的“路”;既写出“在路上”的表层,还从怎样“走”“在路上”,为什么这样“走”“在路上”等方面作深层的挖掘,这样写来,文章定会不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阅读答案篇二: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阅读答案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13-9-3 10:51:12 | 【字体:】核心提示: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 卞毓方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为了一篇《新人口论》。
有好心人劝马寅初偃旗息鼓,暂时收篷转舵,这也不失为明智。
马老头儿断然拒绝,他认死理:学术贵乎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岂能一遇袭击,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一位举足轻重的老朋友出来圆场。
他说:"马老啊,你比我年长16岁,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对你的《新人口论》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也算过了这一关。
如何啊?"谁知马寅初不买账,决不检讨。
马寅初的决绝,令我们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过,马寅初终究是侠义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协招致误解,开罪贤达。
数天后,他为《新建设》杂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
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
"这里,我想到思想者的三种命运。
一种思想者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转瞬就有可能化做明日黄花。
一种思想者是超前半步,属于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时,已被社会前进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思想者是领先百家,超越时代,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
自从献身经济学,人口问题,一直是马寅初关注的焦点。
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他首次就人口问题表态。
在他看来,这已是一个瓜熟蒂落的结论。
没有想到,爆发的不是掌声,而是斥责。
"社会主义国家哪来的人口问题?"面对公众的质疑,他居然扬言:"大家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
我也可以暂时收回发言稿件。
但不因为大家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我将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调查研究,下次人大会上,还将提出。
"《新人口论》堪谓生不逢辰。
起初批判仅局限在民间,停留在群众自发的层次。
马寅初表现出不屑一顾。
然而,到了1958年春天,毛泽东撰写了《介绍一个合作社》,以他惯用的诗性词语,强调:"......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59年冬,北大临湖轩,雪压冰冻封,朔风尖啸。
一场批判马寅初会议,正呈现出与大自然同步的严酷。
中途,专程赶来压阵的康生,也许觉得火力还不够猛烈,但见他一拍桌子,打断批判者的发言,恶狠狠地插话:"马寅初说,有人说他是马尔萨斯主义者,但他不能同意。
他说马尔萨斯是马家,马克思也是马家,而他是马克思的马家。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到底是姓马克思的马,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我认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毫无疑问是属于马尔萨斯的马家!"谁知马寅初不吃这一套,前面话音刚落,他后面就当场顶撞:我马寅初是马克思的"马"家!斩钉截铁。
数一数,总共十一个字。
然而,这就够了。
这才是"一句顶一万句"!有多少大师级、准大师级人物的一生,就是从胸腔里迸发不出这样的一句,连模仿也模仿不来。
惟独马寅初做到了。
不假思索,长啸而出,九鼎大吕,震铄古今。
再说那段铮铮誓言。
面对高帽随时会扣落下来的生存险境,马寅初选择《新建设》刊登《重申我的请求》:我接受《光明日报》开辟一个战场的挑战。
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马老不老,守正白眼朝天,立世青眼向文。
不堪重负,后人为轻装前进就不得不学会健忘。
然而,我相信,无论无常的岁月经历多少轮回,马寅初高昂的头颅和勃发的英气,将永远激荡青史,烛照天地!马寅初在望八之年遭受重厄,竟以百岁高龄,重新出山,赢得世人的大声惊叹,大把热泪。
马寅初,是上帝赠予20世纪中华民族的一份厚礼。
他的价值,一半在于他发掘的人口理论,一半在于他渊渟岳峙【注】、独立苍茫的健康人格。
【注】渊渟岳峙: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16.结合全文,概括马寅初"渊渟岳峙,独立苍茫的健康人格"的特点。
(6分)17.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1)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2)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
18.简析文章是怎样为"第三种思想者"马寅初造型的。
(6分)19.请概括本文的主题。
(5分)16.①探求真理,持之以恒;②捍卫真理,不惧强权;③坚持真理,珍惜友情;④思想超前,领先百家。
(答到任意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17.(1)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先知先觉者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的险恶。
(2)感慨现实的悲哀:小人得志,名噪一时;大师失意,受困蒙难。
正所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18.①语言描写,"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不因为大家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我马寅初是马克思的'马家'!"等。
②环境描写,"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北大临湖轩,雪压冰冻封,朔风尖啸"。
③对比(衬托):思想者的三种命运的对比,康生的恶意攻击。
(任意一方面,方法1分,例子1分,列举一例即可。
)(如将"语言描写"的相关内容答成"正面描写",将"环境描写"和"对比衬托"的相关内容答成"侧面描写"亦正常给分。
)19.通过回忆马寅初因《新人口论》遭受的不平遭遇(1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1分),百折不挠的精神(1分),以及在困境中珍惜友情的优良品质(1分),抒发了作者的崇敬之情(1分)。
(答到其中四个点即可给满分。
)篇三: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阅读答案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毓方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鼎鼎大名管什么用?名声徒然为批判制造轰动。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为了一篇《新人口论》。
有好心人劝马寅初偃旗息鼓,暂时收篷转舵。
马老头儿断然拒绝。
他认死理:这不是政治,而是学术。
学术贵乎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岂能一遇袭击,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批判愈是升级,马寅初愈发斗志昂扬;马寅初愈显轩昂,批判愈加大张旗鼓。
一位举足轻重的老朋友出来圆场。
他亲自找马寅初谈话:"马老啊,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你我在重庆相识,整整有二十年了啊。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呢?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对你的《新人口论》写一份深刻的检讨。
检讨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也算过了这一关。
如何啊?"设身处地,老朋友堪谓推心置腹,循循善诱。
谁知马寅初不买账,他决不转弯。
马寅初的决绝,令我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过,马寅初终究是侠义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协招致误解,开罪贤达。
数天后,他为《新建设》杂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
我在重庆受难的时候,他千方百计来营救;我1949年自香港北上参政,也是应他的电召而来。
这些都使我感激不尽,如今还牢记在心。
但是这次遇到了学术问题,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心中万分不愉快,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
希望我这位朋友仍然虚怀若谷,不要把我的拒绝检讨视同抗命则幸甚。
这位老朋友就是周恩来。
在这件公案上,周恩来用心良苦而又左支右绌,让人不胜唏嘘。
而马寅初,则让人五内鼎沸,肃然起敬。
此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那是个阳光明媚而又瘴烟四伏的年代。
说阳光明媚,这是举国上下的通感。
那个年头的人们集体可爱,他们正经历着革命化的洗礼。
人人争相脱胎换骨,个个锻炼火眼金睛。
这里飞扬的是开天辟地的豪情。
说瘴烟四伏,这是事后拾来的清醒。
那个年头的人们又集体可悲,他们的理想、激情、才智,很快就沦为一场大规模政治实验的祭品。
培根天真,讲知识就是力量;阿基米德才华敌国,禁不住罗马士兵的一剑;布鲁诺慧眼识得宇宙无限,也难逃宗教裁判所的火堆。
这里,我想到思想者的三种命运。
一种思想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做明日黄花。
一种思想是超前半步,属于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时,已被社会前进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思想是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
马寅初与他的人口理论,演绎的正是思想者的第三种命运。
马寅初在望八之年遭受重厄,结局,竟以百岁高龄,重新出山,赢得世人的大声惊叹,大把热泪。
这是他的对手做梦也没想到的。
惟一掌握底牌的,只有上帝。
马寅初,是上帝赠予20世纪中华民族的一份厚礼。
19. 请根据全文,概括马寅初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20. 文章为什么以"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21. 作者为什么说"马寅初,是上帝赠予20世纪中华民族的一份厚礼"?请结合文章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4分)22. 这篇传记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6分)19. 热爱新中国,忧国忧民;热爱真理,坚持真理;有气节、有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