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与方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8-x)2 =x2 x=5
答:DE长为5.
16
例2.已知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同一
C'
平面内C'处,B C'与AD交于点E,AD=8,AB=4,求
DE的长.
A
E
D
小结:
B
C
1.如果一道题目中有多个直角三角形,要选择能够用 一个未知数表示出三条边的直角三角形(边也可为常 数),在这个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后跳到离树10m的地面C处,另外
一只猴子爬下树后恰好也走到地
D
面C处,如果两个猴子经过的距离
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
A
5m
C
10m
B
22
思考2
解:如图,D为树顶,AB=5 m,BC=10 m.
设AD长为x m,则树高为(x+5)m.
∵AD + DC = AB + BC,
D
∴ DC = 10 + 5 – x = 15 - x.
18
练习
19
思考1
1、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
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
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
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
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离A站多少km
处?
D
C
A
E
B
20
思考1
解:
设AE= x km,则 BE=(25-x)km
解得x=3 ∴
CD=DE=3cm
13
【问题2】如果一道题目中有多个直角三角形,我们如 何选择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呢?
例2.已知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
同一平面内C'处,B C'与AD交于点E,AD=8,
AB=4,求DE的长.
C'
A
E
D
B
C
14
例2.已知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同一平面内C'处,B C'与
根据勾股定理,得
D
AD2+AE2=DE2
BC2+BE2=CE2
15
又 DE=CE ∴ AD2+AE2= BC2+BE2
A xE
即:152+x2=102+(25-x)2
∴ x=10
答:E站应建在离A站10km处。
C 10 25-x B
21
思考2
在一棵树BD的5m高A处有两只
小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到树顶D
AD交于点E,AD=8,AB=4,求DE的长.
解: Q 四边形ABCD为矩形
方法一
AD / / BC
C'
1 3
A 8-X E
4
X
2 3
B
X 1
Q BCD沿BD折叠得到BCD
BCD BCD
D
2 3
1=2
BE DE
C 设DE为x,则BE=x,AE=8-x,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
42 +(8-x)2 =x2
C
D
6
B
E6
A
12
例1
解:在Rt△ABC中
AC=6cm,BC=8cm
∴ AB=10cm
B
C
D
6
E6
A
由折叠可知AE=AC=6cm,CD=DE,
∠C= ∠AED=90°
∴BE=10-6=4cm, ∠BED=90° 设CD=DE=xcm,则BD=(8-x)cm
在Rt△BDE中
由勾股定理可得(8-x)2 =x2+42
2.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在动、静的转化中找出不变量.
17
例2.已知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同一
C'
平面内C'处,B C'与AD交于点E,AD=8,AB=4,求
DE的长.
A
E
D
注意:
B
C
1.基本图形:“平行、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知二推一
2.折叠问题:折叠图形前后两个图形全等,最好 在图中标出相等的线段和角.
A
AB的中垂线DE交BC于点D
Ex
B
AD=BD
D 3-x C
BC=3
BD+CD = AD+CD = 3
10
在直角三角形 中(已知两边 的数量关系)
设其中 一边为x
求各边长

利用勾股定理

列wenku.baidu.com程

11
例1
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6cm,BC=8cm, 现将直角边沿直线AD 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求CD 的长.
1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
b
C
a
B
a2 b2 c2
2
勾股定理的常见表达式和变形式
3
在直角三角中,如果已知两边的长, 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第三边的长; 那么如果已知一条边长及另两边的 数量关系,能否求各边长呢?
4
感受新知1
5
(二)例题 【问题1】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呢?
例1 .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l0尺的 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 水面l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 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 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6
例1 .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l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 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l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 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 度分别是多少?
D C
5A
X
X+1
B
解: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 由勾股定理,得 x2 +52 =(x+1)2
x=12 芦苇长:12+1=13 答:水深12尺,芦苇长为13尺.
8
解: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
由勾股定理,得 x2 +52 =(x+1)2
x=12
芦苇长:12+1=13
D
C
答:DE长为5.
x=5
15
C'
方法二
解:Q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
E5
CD AB 4,A C 90
4
D
Q BCD沿BD折叠得到BCD
BCD BCD
CD CD 4,C C=90 B
C
在AEB和CED中
A C 90 4=5 AB CD AEB CED
BE DE
设DE为x,则BE=x,AE=8-x,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
答:水深12尺,芦苇长为13尺.
X
5A X+1
小结:
B
解决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先
要抽象出几何图形,从中找出直角三角形,再 设未知数,找出各边的数量关系,最后根据勾 股定理求解.
9
感受新知2
如图,在Rt△ABC中,∠C=90°, AC=1, BC=3. AB的中垂线DE交BC于点D, 连结AD, 则AD的长为——.
设计意图: 1.能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用代数式、方程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 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
3.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本题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问题 ,展现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