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骨折功能锻炼
骨折体位与功能锻炼

肱骨干骨折体位:屈肘90°,三角巾悬吊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手指屈伸活动,并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但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
2—3周后,开始主动的腕、肘关节屈伸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频率。
6—8周后加大活动量,并作肩关节旋转活动,以防肩关节僵硬或萎缩。
尺桡骨骨折体位:吊带或三角巾将上肢托起,防止腕关节旋前或旋后。
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手指伸屈和用力握拳活动,并进行上臂和前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
2周后局部肿胀消退,开始练习腕关节活动。
4周后开始练习肘关节和肩关节活动。
8—10周后拍片证实骨折已愈合,才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
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体位:外展中立位——平卧时两腿分开30°,腿间放枕头,脚尖向上或穿“丁”字鞋。
不可使患肢内收或外旋,坐起时不能交叉盘腿。
翻身过程中:使患肢在上且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然后在两大腿之间放一个枕头以防内收。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和足趾屈伸旋转运动,在非睡眠状态下每小时练习1次,每次5—20分钟,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同时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和健侧下肢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
8周后复查X片,若无异常可去除牵引后在床上坐起;3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可先扶双拐患肢不负重活动,后逐渐换单拐部分负重活动;6个月后复查X片,显示骨折愈合牢固后,可完全负重行走。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就是大腿前面肌肉群的绷劲练习。
所谓等长收缩,指的就是肌肉在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变,不会产生关节的运动,只是肌肉内部张力增加。
因为肢体和关节不用动,所以又叫做静力性收缩。
如果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不容易找到肌肉收缩的感觉,可以象下面的图示那样。
在膝关节下面垫一个小毛巾卷,这样在收缩肌肉的同时有个伸膝向下压毛巾卷的动作趋势,就能很容易的找到感觉了。
(注意!只是趋势,不要真的做出伸膝的动作。
还有,为了看得清楚,毛巾卷画得比较大,实际只要很小方便找到感觉就可以了。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药学部张晓芳骨折病人常常会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变形、畸形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于骨折病人,我们的治疗不仅限于使其骨折愈合,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及时有效的正确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最大范围恢复伤肢正常功能。
上肢骨折一、锁骨骨折功能锻炼方法1、局部固定后应保持挺胸姿势、腕、肘关节各种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叉腰动作,此期禁做肩前屈、内收动作。
2、解除外固定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肩钱屈,各方向动作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肩做划船动作等。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锻炼方法1、伤后早期练习握拳、伸捐及腰、肘关节各种活动,早中期如端碗、夹菜系裤带等。
2、伤后第3周开始练习肩部前屈、后伸。
外展型骨折禁止患者外展,内收型骨折禁止患者内收。
3、4-6周解除外固定,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可徒手练习如下动作(1)、划圆圈(肩关节环转),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活动上肢,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水平面划圆圈。
(2)、肩内旋:将患肢置于背后,然后用健侧手托扶患侧收去触摸健侧肩胛骨;(3)、肩外展外旋,举臂摸头后部;(4)、肩外展、内旋、后伸、反臂扶腰,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5)、肩内收、外旋:患侧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健侧耳朵;(6)、肩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上举:划船动作练习。
三、肱骨干骨折功能锻炼方法1、复位固定后开始练习手指、掌、腕关节活动,并做上臂肌肉的主动练习,禁止做上臂旋转活动。
2、2-3周后开始练习肩、肘关节活动。
(1)、旋转肩关节、身体向患侧倾斜、屈肘90度,使上臂与地面垂直,以健手窝患侧腕部;(2)、旋转肩、肘关节:健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屈肘后伸上臂:a伸臂屈肘,b屈肩伸肘;(3)、双臂同时上举,再缓慢放回原处;(4)、解除外固定后功能锻炼方法:见肱骨外髁颈骨折锻炼法四、肱骨髁上骨折功能锻炼方法:同肱骨外髁骨折方法。
骨科功能锻炼

(七)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8-12周时,行颈、肩部轻手法按摩和颈部 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逐步加强颈部的肌力。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损害后,可造成脊髓病 手指间肌麻痹,致手指并拢及握拳障碍。因此, 主要应锻炼手的捏与握的功能。方法有拇指对 指练习,手握拳然后用力伸指,手指练习外展 内收,用手夹纸,揉转石球或核桃,捏橡皮球 或拧毛巾。
膝关节叉韧带损伤的功能锻炼
(2)功能锻炼时支具调整到0度-120度,卡盘 限制逐渐放松,每2天增加到10-20度,下床 活动和休息时支具调整并锁定到伸直位,避免 在此状态下关节突然打幅度屈曲,造成重建韧 带松弛。教会患者正确掌握支具的使用方法, 说明术后佩戴支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术后3个月后,支具可放开,不限制活动度。
(1)早期使用卡盘式关节支具,有些患者会出现 患肢肿胀、麻木或剧烈疼痛,因此,术后早期应 询问患者主诉,检查关节局部张力,密切观察患 肢足背伸动脉搏和足背、足趾的皮肤感觉,若出 现症状,应及时调整支具固定的松紧度,松解关 节加压包扎敷料,抬高患肢,增加踝泵运动的时 间和次数,可有效的控制和消除肿胀和麻木,避 免腓总神经损伤。
腰椎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飞燕法:先俯卧位, 颈部向后伸,稍用 力抬起胸部离开床 面,两上肢向背后 伸,两膝伸直,再 从床上抬起双脚, 以腹部为支撑点, 身体上下两头翘起。
腰肌锻炼法
(七)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病人的肩、肘、腕、手指、下 肢的髋膝踝和足趾的主被动功能锻炼,目的是促进神 经和肌肉的恢复,增加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病情复杂,康复周
期长。
下面介绍几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一、功能锻炼
在肱骨髁上骨折恢复期间,医师会安排逐渐增加手臂的活动范围,以
恢复手臂的灵活性。
初期锻炼以进行手指和手腕的活动为主,随着康
复情况的好转,患儿逐渐进行肘部的活动锻炼。
二、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的关键步骤。
医师会根据患儿的情
况制定特定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体力训练、柔韧度和平衡训练等,以帮助患儿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三、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肌肉酸痛等的有效手段。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在按摩治疗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按摩师
进行治疗,按摩力度应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调节,并要避免对患儿的
肌肉造成过度刺激。
四、电疗治疗
电疗治疗是利用电流来促进患儿的康复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疗方法包括电刺激、声波疗法、磁场疗法等。
不同的电疗方法对于患儿的康复都有一定的效果。
经过以上几种康复手法的综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康复期间患儿也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能尽快恢复健康。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程序
2、中期:一般指骨折后3~6周。这里损伤反应已消退,肿痛已减轻,骨痂逐步生长。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 收缩活动外,邻近的关节也可开始活动练习。如上肢肱骨干骨折外固定后,可开始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 但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功能锻炼的程序
3、晚期: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后,可依据病情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如需要进行 被动活动,则手法必须轻柔,严禁暴力。对有些患者可运用牵引装置辅助活动,使迅速恢复各关节的正常 活动范围。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3)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及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4)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5)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肱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肱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 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 11)。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骨折后具体锻炼方法

骨折后具体锻炼方法前言骨折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它会对我们的身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促进骨折的愈合并加快康复进程,适当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骨折后的具体锻炼方法,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并预防并发症。
第一阶段:初期恢复锻炼(骨愈合前)在骨折刚愈合的初期,我们应采取一些轻柔的锻炼方式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1. 伸展运动:适当进行关节的伸展运动,帮助缓解僵硬感,同时保持关节灵活。
2. 功能锻炼: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功能锻炼,比如手指的握力训练、踮脚尖、手臂靠墙推等。
3. 柔软组织按摩:通过柔软组织按摩(可以使用保鲜膜将患肢包覆住,以增加按摩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疼痛。
4. 平衡训练:通过站立在稳定的表面上进行单腿平衡训练,可以增加患侧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第二阶段:康复期锻炼(骨愈合后至功能恢复)在骨折刚愈合后的康复期,我们可以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范围,以加速功能的恢复。
1. 肌力锻炼:逐渐进行一些局部肌肉群的抗阻力训练,比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肩部、手臂或腿部肌肉的练习,以增加肌肉力量。
2. 耐力锻炼:进行轻度有氧运动,比如骑车、游泳或快走等,帮助提高心肺功能。
3.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通过进行各个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帮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正常范围的运动。
4. 平衡和协调训练:进行单腿站立、单脚跳或平衡垫上的双腿闭眼倒立等锻炼,以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5. 功能锻炼:进行一些模拟日常生活动作的功能锻炼,比如上下楼梯、跳绳、弯腰拾物等,有助于恢复日常功能。
第三阶段:巩固期锻炼(恢复至正常)在骨折康复到最后阶段时,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巩固性的锻炼,以巩固康复效果,并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1. 强度锻炼: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包括负重锻炼和高强度有氧运动,如举重、深蹲、慢跑等。
2. 弹力带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全身肌群的综合性训练,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平衡挑战:进行更高难度的平衡训练,使用平衡板或球体训练维持平衡,以提高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骨折康复训练

骨折康复训练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的损伤,常见于外伤事故或者骨质疏松等原因。
骨折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锻炼和治疗方法,帮助骨折患者恢复骨骼功能、增加肌肉力量以及重新获取运动能力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探讨骨折康复训练的原则和常见的康复方法。
一、骨折康复训练的原则1.早期康复:骨折康复必须从骨折的早期开始,以便尽早恢复骨骼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早期康复可以减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以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2.个体化治疗:每个骨折患者的情况各异,因此康复计划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个体化治疗可以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逐渐恢复压力:骨折康复训练中,应逐渐增加对骨骼和肌肉的压力,从而刺激骨骼新生和肌肉力量的增加。
然而,过度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再次受伤,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训练的强度和频率。
4.综合治疗:骨折康复训练不仅包括物理治疗,还应该结合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二、骨折康复训练的常见方法1.被动运动:在骨折初期,由于骨骼受损,患者往往无法主动运动,此时可以通过被动运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
被动运动可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2.主动运动:当骨折开始愈合,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加快康复进程。
常见的主动运动包括渐进性的恢复性教练、活动幅度和运动频率逐渐增加等。
3.平衡训练:骨折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平衡能力下降的问题,容易发生摔倒。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平衡练习来改善患者的平衡感知和控制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4.抗阻力训练:骨折后,肌肉力量常常会下降。
抗阻力训练可以通过使用弹力带、哑铃等辅助器械来增加肌肉负荷,促进肌肉力量的增长。
抗阻力训练不仅可以增加肌肉力量,还能增强骨骼的负重能力。
5.功能性训练:骨折康复的终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因此,功能性训练非常重要。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骨折了,别慌!功能锻炼可是恢复的关键呢!就好像车子坏了要去维修保养一样,我们的身体在骨折后也需要精心的呵护和锻炼呀。
骨折后早期,虽然受伤的部位还疼着呢,但也不能就这么干躺着呀。
这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活动,就像给身体这个大机器的零件上点油,让它们别生锈咯。
比如说脚趾头动动呀,手腕转转呀,这可不难吧?别小看这些小动作,它们能促进血液循环,就像给身体的恢复之路铺上了红毯呢。
等过了一段时间,骨头开始愈合了,那就要加大锻炼力度啦。
可以试着慢慢活动受伤的关节,就像让沉睡的关节慢慢苏醒过来。
开始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会觉得有点别扭,哎呀,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在唤醒身体的活力呀!就像跑步一开始会累,但坚持下去就能感受到那种畅快淋漓。
再后来呀,就可以进行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锻炼啦。
比如试着用受伤的肢体做一些轻微的负重活动,这就好比让身体这个勇士去挑战小怪兽。
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害怕,担心会不会再次受伤,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难道要一直躲在角落里不敢前进吗?当然不!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迎接更好的自己。
想想看,骨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坎坷,难道我们还能被它打败不成?我们要像顽强的小草,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雨,都能坚强地挺过来,重新焕发生机。
这功能锻炼不就是我们恢复生机的法宝吗?难道要把这个法宝丢在一边不用吗?那多可惜呀!在这个过程中,可别着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就像建房子,得一砖一瓦地慢慢来。
不能今天锻炼了一下,明天就想跑想跳,那可不行哦。
要有耐心,要相信自己的身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只要我们给它足够的时间和锻炼,它一定能恢复得棒棒的。
而且呀,别忘了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要笑着面对这一切。
就像太阳总会升起,风雨总会过去,我们的伤也一定会好起来的。
难道不是吗?所以呀,骨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一定能战胜它,重新拥有健康灵活的身体。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骨折后各阶段的功能锻炼

第三篇功能锻炼第一节骨折后各阶段的功能锻炼一、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两周以内,局部反应明显,肿胀达最大限度,骨痂尚未形。
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
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收缩和放松四头肌,以及用力使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
二、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此期指伤后3—6周,骨痂已逐步生成或成熟,局部肿胀反应消失,骨折端已较稳定,接近临床愈合。
此时可以作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伸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三、骨折晚期的功能锻炼此期骨愈合已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外固定已解除,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渐恢复正常。
这时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对于活动功能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
例如股骨干骨折后期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股四头肌萎缩,即重点练膝关节活动。
四、骨折后功能锻炼须注意事项(一)既要鼓励病人积极活动,又要循序渐进。
随着骨折稳定程度的增加和病人全身情况的改善,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
(二)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
例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肩关节外展活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前臂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桡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桡骨侧偏活动,股骨下1/3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胫腓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以及踝部骨折的足跖屈活动等都不利于骨折的稳定,应加以限制。
(三)功能锻炼以肌体的生理机能为主。
例如,上肢的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下肢以增加其负重、步行能力为主。
(四)进行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
有时练习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
锻炼不应让病人感到疲劳,不应在骨折部位发生疼痛。
如运动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浮肿,表示运动过量。
(五)有以下情况者不宜到体疗室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
几类常见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小科普

几类常见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小科普发表时间:2020-12-11T11:31:27.33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作者:严肃[导读] 几类常见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小科普严肃(利州区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003)在临床骨折手术治疗中,不仅只包括复位和固定,恢复锻炼同样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由于骨折患者在术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卧床静养,而患者肢体在长时间内未进行正常的活动,便会导致肢体功能退化,从而产生肌肉萎缩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因此,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就成为了促进恢复的关键。
下面总结了几种常见的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1、腰椎骨折术后功能锻炼腰椎骨折属于常见的脊椎损伤,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或后背击打造成的胸腰段压缩性的骨折,如臀部触地或高空坠落后背着地。
其锻炼方法需要根据损伤程度制定。
常用锻炼方法如以下:术后早期应保持静卧,直至一到两周,待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后,可以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直腿抬高的功能锻炼,进行下肢屈曲,每天练习次数根据患者情况判断,但应注意适当。
术后两周可以采取拱桥式锻炼腰背肌肉,最开始采取五点支撑法,因其对腰椎负荷较小,即以双肘、头部和足跟做支撑点,腹部和臀部尽量向上抬起,持续5-10秒后放松肌肉,缓慢放下。
每日练习量根据患者情况为准,以不感疲累为宜。
每日要对腹部进行按摩保持肠胃通畅。
2、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术后当天做深呼吸和足趾及踝关节背屈活动,术后两天可以尝试进行健侧和上肢练习,协助手拉吊环抬高臀部,每组20次,每日三次。
在膝关节不弯曲的情况下进行大腿肌肉的收缩和舒展练习,练习时,应缓慢进行收缩和舒展,每天练习量保持在6-8次,每次练习两到三分钟。
术后一周左右锻炼下肢肌力,开始膝关节的主动屈伸功能锻炼。
3、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髌骨骨折后,其髌骨处发生断裂,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
从而出现疼痛,肿胀,难以活动的情况。
因此针对髌骨骨折术后的锻炼应注重下肢肌肉的锻炼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股四头肌做等长收缩,即患肢的收缩和舒展,每天练习量保持在3次左右,每次练习两到三分钟。
下肢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其关节活动有利于促进下肢的血 液循环,防止小腿肌肉萎缩及关 节僵硬。其方法为主动功能锻炼 与被动功能锻炼相结合,即用力 使踝关节背伸, 跖屈及伸屈足 趾,每日百次以上,同时做踝关 节按摩,活动踝、足趾关节,直 至拆石膏为止。
拆除石膏后的功锻炼:
髋关节屈伸动作:练习中应按屈、伸、
站立、步行、下蹲、负重、行走的疗法 来锻炼。其中应特别注意下蹲动作。 膝关节锻炼:除做屈、伸外,还应特别 注意大腿前方肌肉的锻炼。练习中应按 屈伸,踢腿,下蹲动作来练习。 踝关节锻炼:石膏解除后,经过适当的 锻炼,踝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练习中 应按背伸、跖屈、走步动作来练习。
上石膏期间的功能锻炼:
等长肌收缩运动:即肢体在不动
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它可以促进 局部血循环,改变局部组织的营 养状况,加速骨折愈合,防止肌 肉萎缩。其方法主要以收缩和放 松股四头肌为主,即使大腿有下 蹬或抬腿动作,使大腿肌肉放松、 收缩,每日做上百次以上,一直 到拆石膏为止。
做踝关节、趾间关节屈伸活动:
伸屈膝练习:
二周后病人可以坐起,并做膝
关节的屈伸锻炼,病人取仰卧 位,将膝伸直,练习一屈一伸 动作,以恢复肌力及,但患肢不能
负重。如果髋脱位合并有髋的骨折时, 此锻炼应推迟至X线片复查骨折处有 骨生长时再进行。 三周后根据病情改用单拐,患肢可轻 度负重步行,髋 有骨折和中心脱位的 患者,此锻炼应相对的推迟。
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不需牵引复位者, 可在床上做适当翻身活动,避免褥疮, 还可以做两腿交替抬高或抬高骨盆的 锻炼。有明显移位行牵引治疗者,可 在牵引条件下,借健侧下肢及双上肢 的协助,做抬高骨盆的锻炼。6—8星 期后牵引拆除,可在床上练习翻身, 半坐及扶双拐离床活动,患肢不要负 重。
尺桡骨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

尺桡骨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以尺桡骨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尺桡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
尺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功能锻炼是尺桡骨骨折康复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腕和手指的正常功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功能锻炼方法。
1. 活动手指:尺桡骨骨折后,手指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
为了恢复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握拳:将手指弯曲为握拳状,然后再慢慢伸直手指。
重复此动作10次,每天进行3-4次。
- 张开手指:将手指分开,尽量张开,然后再慢慢合拢。
同样,每天进行3-4次,每次重复10次。
2. 手腕活动:尺桡骨骨折后,手腕活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
为了恢复手腕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手腕屈伸:将手臂放在桌面上,手掌向下,然后慢慢将手腕向上弯曲,再慢慢伸直。
每天进行3-4次,每次重复10次。
- 手腕旋转:将手掌朝下放在桌面上,然后慢慢将手腕向左旋转,再向右旋转。
同样,每天进行3-4次,每次重复10次。
3. 力量训练:尺桡骨骨折后,手部的肌肉力量会减弱。
为了恢复手部的力量,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手指挤力球:使用挤力球或海绵球,将其放在手中,然后用力挤压。
每天进行3-4次,每次持续5-10秒。
- 手腕屈伸训练:使用弹力带或橡皮筋,将其绑在手腕上,然后用力向外侧屈腕,再用力向内侧伸腕。
每天进行3-4次,每次重复10次。
4. 平衡训练:尺桡骨骨折后,手腕和手指的平衡能力可能会下降。
为了增强平衡能力,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单手平衡:将手臂伸直,手掌向下,保持平衡的同时,尽量抬高手臂。
每天进行3-4次,每次持续10-15秒。
- 手指平衡:将手指伸直,尽量保持平衡的同时,尽量抬高手指。
同样,每天进行3-4次,每次持续10-15秒。
除了以上介绍的功能锻炼方法,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锻炼,如按摩、热敷等。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热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尺桡骨双骨折 1
• 术后2天开始握拳,伸拳、屈伸拇指、对指、对 掌,站立位前臂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做肩前后、 左右摆动,及水平面上的绕圈运动, 第7天用健肢帮助患肢做肩前上举、侧上举及 后伸运动,
• 2(ZHOU)后增加上臂肌肉的收缩练习,增加 肩肘关节的活动 小云手法 , 练习过程中禁忌做前臂的旋转活动,
• 6月后可弃拐步行, • 以后可逐步提高下肢负重能力、耐力和
行动能力,一般要经过1-1.5年,期间要定期 复查,
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 1
• 术后3-5天开始做保健体操,踝、趾主动运 动,股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肌等长收缩,按摩,
• 术后一(ZHOU)增加髋膝主动曲伸运动, • 术后两(ZHOU)增加髋关节内收、外展
肌力分级标准
• 0级:无关节活动,无肌肉收缩 • 1级:无关节活动,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 2级:不在抗引力下有完全运动幅度 • 3级:抗引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 4级:抗引力抗中度阻力时有完全
运动幅度 • 5级:抗引力抗最大阻力时有完全
运动幅度
恢复肌力的练习方法
• 肌力0-1度:应进行按摩、被动 运动和主动收缩肌肉的练习
• 第2(ZHOU)不使股骨旋转和内收的情况下做 髋和膝的主动伸与屈,
• 第2月有内固定者可做主动曲伸患肢的练习,可 坐在床沿上使双小腿下垂,不宜盘坐,
• 第3月增加患肢内收,外展主动运动,股四头肌抗 阻练习,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的牵引,坐起,患肢 不负重步行,
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 2
• 3月后双腋杖四点步行,2(ZHOU)后健 侧上肢拄单拐步行,又2(ZHOU)后改患 侧持拐,
尺桡骨双骨折 2
• 4(ZHOU)后做指抗阻练习:捏握力器, 用橡皮筋作抗阻的肩屈伸、外展、内收 运动,阻力置与肘部以上, 逐步增加肘曲伸牵引、肘曲伸肌力练习, 前臂旋前旋后练习, 以后逐步增加作业练习:使用橡皮泥、 洗漱,进餐等,
小儿常见骨折功能锻炼

小儿常见骨折功能锻炼由于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在玩耍时缺乏自我的保护意识,而现今交通发达,机动车增加,致使儿童出车祸的机率增加,因此小儿很容易在玩耍中致使骨折。
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其实最终目的是功能恢复,复位固定是为功能恢复创造必要的条件,而通过功能恢复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恢复。
功能锻炼的作用是:加快血液循环,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粘连、僵硬。
通过肌肉舒缩的内在动力,在小夹板外固定的约束下和压垫的效应力起相应变化,从而使骨折端的残余移位得到渐渐矫正,可见其重要性。
儿童锻炼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因照顾到儿童的年龄特点、骨折愈合情况合理安排。
以下是小儿常见的骨折及功能锻炼方法:一、锁骨骨折锁骨骨折相当多见,幼儿无移位时常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
有移位的骨折常需手法复位再用背“8”字绷带固定,经骨科处理后即日可开始功能锻炼。
早期:睡眠时宜在木板床上仰卧,两肩之间垫高,保持肩外展,后伸位。
指导患儿多做握掌、伸指、腕屈伸、腕环绕。
肘屈伸、前肩内外旋等主动或被动的锻炼,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中期:增加早期活动的幅度,顶颈耸肩,增加抗腕屈伸运动,被动或助力的肩展,旋转运动。
后期: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与前臂内外旋,可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
二、肱骨干骨折骨科处理后即可开始主动握拳,屈伸腕练习及主动耸肩练习,重复4-8次,每天数次。
2周后可站立位,做肩前后摆动8-20次,轻度伸肘,做屈肘伸的静力性收腕练习4-12次,做腕指抗阻肌练习,指屈伸、握、捏,前臂内外旋运动,3周后可站立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做内外摆动。
三、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锻炼方法如下:早期:经骨科处理后即可开始主动握伸拳练习,第二天增加腕屈伸练习,1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包括肩屈、伸、内收外展与耸肩。
中期:2周后,逐日增加其运动的幅度,做指与腕的抗阻力练习。
后期: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练习,包括肘屈、伸、前臂内旋后外旋。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

骨折早期一下肢-二下肢-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作脚趾自主活动,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股四头肌舒 活动,髌骨按摩每日3-4次。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作抬臀动作。
骨折早期一下肢-1.跖踝屈伸:仰卧或坐位将伤肢的-踝关节尽量跖屈和背伸,此动作有-促进下肢血液 环及防止踝关节粘-连强直的作用,适用于下肢骨折。
骨折早期一上肢-一上肢:-·1.握拳伸指: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将伤肢的手掌及五指伸开,然 -握拳,进行一伸一握,次数由少到多。-握拳伸指动作能改善腕部及前臂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张力 作用以避-免掌指的关节囊粘连及肌肉萎缩,适-用于上肢各部位骨折锻炼。
骨折早期一上肢-2.吊臂屈时:用前臂吊带将伤肢的前-臂悬吊于胸前,用力握拳,使前臂的-肌肉紧张 接着屈曲时关节,然后伸-直至前臂吊带容许的范围,亦可用健-肢托住伤肢的腕关节,进行肘关节的-屈 锻炼,此动作有改善上肢的血液-循环,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挛缩的作-用。
三、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四应严格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1/3骨-折的内收活动等。腰椎骨折不可作弯腰动作,3个-月后方可练习弯腰动作。-·(五下肢 折锻炼肢体负重时,应保护患者-防止滑倒、碰伤、扭转等。-·六指导患者出院后仍须继续坚持锻炼,直 -功能完全恢复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
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愆炼
功能锻炼的定义-功能锻炼是全身各关节、肌肉等通-过合理的运动,起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壮筋 的作用,以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法-骨折早期:伤后2周以内,此期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功能 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原侧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可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 。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游戏式功能锻炼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游戏式功能锻炼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游戏式功能锻炼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引言: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儿童骨骼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骨折类型。
该类型的骨折通常发生在儿童进行活动时,如玩耍和运动。
由于其年龄特点和生长活跃度,治疗的复杂性和康复的重要性也提高了。
在术后阶段,康复训练对于患儿的骨折复原、肌力恢复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为了让小患儿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锻炼,许多研究者开始应用游戏式功能锻炼来促进康复训练,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游戏式功能锻炼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方法:首先,确定目标:从术后恢复的角度出发,制定康复目标,如骨折均匀复原、手臂力量增加、活动范围恢复等。
在确定目标后,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生理特征,设计有趣而有效的游戏任务。
例如,可以设计拼图游戏来练习手部协调性,使用动画角色来引导儿童进行力量训练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工具:根据康复目标和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游戏工具。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专为儿童康复设计的游戏设备,如虚拟现实眼镜、体感游戏控制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儿童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康复锻炼中,增加康复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再次,引导正确操作:在使用游戏式功能锻炼时,重要的是正确引导儿童进行操作。
康复师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了解游戏设备的操作要领,并清楚地向患儿解释和示范。
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度的监督和调整,确保患儿的操作正确,并适应其康复需求的变化。
最后,评估和调整:康复过程中,应对患儿的康复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包括骨折复原情况、肌力和功能恢复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提供更有效的锻炼任务和游戏工具,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讨论:游戏式功能锻炼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游戏式功能锻炼能够增加儿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康复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游戏式功能锻炼可以提供多样化、趣味化的康复训练任务,促进患儿的全面发展。
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咱今天就来唠唠桡骨骨折这事儿,特别是这桡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那可太重要了。
你想啊,这桡骨就像咱胳膊这个小团队里的顶梁柱之一,如果它出了问题,那整个胳膊的活动都得受影响。
我有个朋友,小王,就不小心桡骨骨折了。
刚骨折那会啊,他整个人都懵了,胳膊打着石膏,啥也干不了。
他就天天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说感觉自己像个废人一样。
我就跟他说,别这么消极啊,这骨折了好好治,后面按照正确的方法锻炼,胳膊还能像以前一样灵活呢。
那这桡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啥时候开始呢?一般来说啊,早期的时候,就是骨折还没开始愈合得特别好的时候,也不是啥都不能干。
这个时候啊,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运动。
就像咱们的肌肉是一群小士兵,虽然这时候骨折这个“战场”还在恢复,但是小士兵们也得活动活动筋骨。
比如说握拳,这握拳啊,就像给肌肉做一个小按摩,每次握拳的时候呢,慢慢地握紧,就想象自己手里攥着一个宝贝,可不能让它掉了,然后再慢慢地松开。
这一紧一松之间啊,就能让前臂的肌肉得到锻炼。
我就经常提醒小王,“你可别小瞧这握拳啊,这可是你胳膊恢复的小秘密武器呢!”他一开始还不太相信,觉得这么简单能有啥用。
我就说,“你要是不做,那肌肉萎缩了,后面更麻烦,你难道想胳膊一直没力气吗?”等过了一段时间,骨折开始愈合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就可以增加点难度啦。
就像是游戏闯关一样,前面是简单模式,现在要进入普通模式啦。
可以做一些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屈伸活动。
腕关节的屈伸就像是手腕在跳一个简单的舞蹈,往上抬的时候啊,就像手腕在和天空打招呼,“嗨,蓝天,我在努力恢复呢!”往下弯的时候呢,就像在和大地亲近。
每次做个十几次,一天做个三四组。
肘关节也不能落下啊,慢慢地弯曲,再伸直,就像胳膊在做一个优雅的伸展运动。
小王刚开始做的时候,有点害怕,总觉得会弄疼骨折的地方。
我就跟他说,“你就像小婴儿学走路一样,小心翼翼是对的,但是也得勇敢迈出那一步啊。
要是一直不敢动,这关节以后就僵住了,那可就糟糕了。
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健康必备常识】

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文章导读
\n
骨折的话也是需要锻炼的,这样子才能够好好的恢复原来的样子,不至于肌肉有萎缩的情况出现。
首先是骨折早期时候的锻炼,这一种锻炼是属于功能性的锻炼,一般是在受伤之后的两个星期之内,注意这个时候不要随意的乱活动身体,这种锻炼是需要在不活动缓解的情况下主动的去收缩肌肉,让它们收缩还有舒张,这样子锻炼才行。
1. 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2周内,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以及活动踝关节、伸屈足趾。
2. 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伤后3~6周,此期可作较大幅度关节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3. 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6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
4. 骨折后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剧烈痛为准。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一、功能锻炼的意义及原则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地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视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清原理,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二、功能锻炼地临床作用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1体液渗出→肌肉痉挛→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2肌肉收缩→加速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三、运动方案制定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目的来进行的;一基本步骤1、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颈2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1)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2)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2、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3-6周此期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损伤基本修复,骨痂已逐步形成,骨折断端初步连接,接近临床愈合;(1)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继续做肌肉舒缩锻炼,逐步恢复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2)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3)对于下肢可做平卧、抬腿及下床负重练习;对于上肢可做举臂抬肩、屈肘、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有条件可进行医疗体操训练等,另外还可以进行柔和的持续牵拉;(4)患肢下地负重分三步走:①第一步:以双拐和健肢“三点”支撑身体重量进行地面活动,但患肢不负重;②第二步:在“三点”支撑的同时,让患肢足尖轻触地面进行半负重;③第三步:患肢以全脚掌着地,进行全负重活动;(5)循环渐进地训练,一方面在训练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可逐渐增强患者的信心;3、骨折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骨折临床愈合期6-8周此期骨愈合已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渐恢复正常;(1)功能锻炼不仅强调局部的锻炼,还必须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2)坚持全身活动,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3)对于肢体活动功能仍有不同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例如股骨干骨折后期遗留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股四头肌萎缩,即需要重点锻炼膝关节活动;二常用方法1、双下肢踝泵运动即患者在皮牵引状态与健肢一起做静力性屈伸踝关节运动,并于背屈极限位置保持数秒,15-20次∕组,每日2-3组;此法除预防下肢肌肉萎缩、腓总神经压伤外,对于促进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均有重要意义;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大腿前方肌肉放松及收缩练习,收缩保持10秒后再放松10秒,患肢15-20次∕组,健肢20-30次∕组,每日2-3组;健肢可练习直腿抬高,抬腿时慢慢抬起,当抬到10-20厘米时停止3-5秒钟,再缓慢放下,反复练习,以不疲劳为宜;3、三点支撑法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健肢用力踩床,双手紧握牵引床上吊环,头部后伸,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臀部离开床面5-10秒,每2-3小时一次;此法既锻炼腰背部肌肉,又能有效防止骶尾部受压,防止褥疮发生;4、扩胸运动利用棍棒或徒手练习,10-20次∕组,每日3-4组,防止上肢及背部肌肉萎缩,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增进肺功能;三根据不同部位,训练要求不同1、肩关节:上肢划圈、上举、外展、内收、内旋,防止凝肩;2、肘关节:屈、伸训练;3、髋关节:髋部的外展、内收;4、膝关节:屈、伸活动、下蹲等;5、踝关节:足背伸、跖屈等;四预防挛缩和畸形的护理根据伤残者情况,预先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废用性萎缩与畸形,避免阻碍康复计划的实施;在护理时运用人体组合原理矫正伤残者姿势,保持关节良好的功能位置;受伤后应立即应用力学辅助物,如脚踏板、沙袋、枕头、体位垫等各种用具,摆放合适位置,防止足下垂、垂腕、爪形手和其他畸形;同时可做简单的预防训练,以维持肌肉的紧张力,加强正常的肌肉功能;四、功能锻炼注意事项1、首先要在训练前向患者交待康复锻炼目的,具体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2、康复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主动为主,被动为辅;3、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类型由易到难,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4、注意安全,避免损伤;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应高度重视,加强宣教;如:1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肩关节外展活动;2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3前臂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4桡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桡骨侧偏活动;5股骨下1∕3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6胫腓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7踝部骨折的足跖屈活动;5、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如上肢的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下肢以增加其负重、步行能力为主;6、进行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有时练习可出现轻微疼痛,但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锻炼不应让患者感到疲劳,不应在骨折部位发生疼痛,如运动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浮肿,表示运动过量;五、效果评估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才能使锻炼不至于停留在口头上;同时医护配合,详细指导,检查动作是否正确,有否出现不良反应,有无进展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及范围等;六、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1、卧床患者训练坐起,有利呼吸及尿液引流,防止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及结石;2、上肢的伸展扩胸、腹式呼吸均可提高肺活量,保持呼吸道通畅;3、腹肌收缩及腹部的按摩顺时针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七、各部位的功能锻炼一上肢主要是使手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其方法是在不违反治疗原则,在医生指导下,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具体要求如下:1、肩关节:患者使肘关节维持于90°,而后做对肩、上举手部过头顶至枕部及后伸将手放置腰部等三个基本动作;每日3次,每次50下;2、肘关节:以主要活动为主,可辅助被动活动来锻炼肘关节的屈伸,次数及频率等要求同情;3、前臂:可让患者双手持筷,做内旋及外旋训练;次数及频率较前者增加一倍;一般情况下不宜进行被动训练;4、腕关节:腕关节进行伸、屈、尺偏及桡偏等活动,需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要求同前;5、手部:以对掌功能的训练与康复为主,兼顾手指的并拢、分开以及其他各种类似动作等;二下肢不同于上肢,锻炼是以负重为主;因此,功能锻炼上的要求是站立及行走,其次才是诸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的恢复;1、站立:稳定性骨折者可在骨折治疗过程中逐渐开始;不稳定者,则至少要在骨折临床愈合后进行;个别病例,例如股骨颈内收型骨折、中心性髋关节脱位及距骨骨折等,需在骨折愈合后酌情开始,否则易出现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肢体的负重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负载,使其有一个适应及被观察的过程,切勿操之过急;2、行走:在前者基础上可让患肢逐渐迈步行走,亦应循序渐进;3、关节功能恢复:在主动锻炼的前提下,可借助于功能器具以电动为主,先从小范围开始,逐渐增大活动幅度及增加活动频率,并按各关节的生理要求不断调整,以求早日恢复到正常范围;三腰背肌功能锻炼1、目的: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预防并发症,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2、适应证:腰椎前路手术、腰椎后路手术、腰椎侧前方减压术后患者;3、原则:1全身和局部兼顾;2以主动活动为主;3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4锻炼活动应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视病情和患者情况,可分解动作练习;4、方法:手术后一周左右遵医嘱开始练习俯卧或仰卧位,同时锻炼腰背肌,方法:1挺胸:开始5分钟,逐渐增加挺胸时间到10—15分钟,每日两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常见骨折功能锻炼
由于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在玩耍时缺乏自我的保护意识,而现今交通发达,机动车增加,致使儿童出车祸的机率增加,因此小儿很容易在玩耍中致使骨折。
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其实最终目的是功能恢复,复位固定是为功能恢复创造必要的条件,而通过功能恢复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恢复。
功能锻炼的作用是:加快血液循环,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粘连、僵硬。
通过肌肉舒缩的内在动力,在小夹板外固定的约束下和压垫的效应力起相应变化,从而使骨折端的残余移位得到渐渐矫正,可见其重要性。
儿童锻炼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因照顾到儿童的年龄特点、骨折愈合情况合理安排。
以下是小儿常见的骨折及功能锻炼方法:
一、锁骨骨折锁骨骨折相当多见,幼儿无移位时常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
有移位的骨折常需手法复位再用背“8”字绷带固定,经骨科处理后即日可开始功能锻炼。
早期:睡眠时宜在木板床上仰卧,两肩之间垫高,保持肩外展,后伸位。
指导患儿多做握掌、伸指、腕屈伸、腕环绕。
肘屈伸、前肩内外旋等主动或被动的锻炼,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中期:增加早期活动的幅度,顶颈耸肩,增加抗腕屈伸运动,被动或助力的肩展,旋转运动。
后期: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与前臂内外旋,可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
二、肱骨干骨折骨科处理后即可开始主动握拳,屈伸腕练习及主动耸肩练习,重复4-8次,每天数次。
2周后可站立位,做肩前后摆动8-20次,轻度伸肘,做屈肘伸的静力性收腕练习4-12次,做腕指抗阻肌练习,指屈伸、握、捏,前臂内外旋运动,3周后可站立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做内外摆动。
三、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锻炼方法如下:
早期:经骨科处理后即可开始主动握伸拳练习,第二天增加腕屈伸练习,1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包括肩屈、伸、内收外展与耸肩。
中期:2周后,逐日增加其运动的幅度,做指与腕的抗阻力练习。
后期: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练习,包括肘屈、伸、前臂内旋后外旋。
四、肱骨外髁骨折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
由于这是一个不稳定骨折,手术复位后,用石膏托外固定方法在我院较常使用。
术后第1天做握拳、伸指、对掌等活动,第2天增加腕屈伸活动,第5天增加耸肩、站立位主动肩前后左右摆动,肱二头肌静力性收缩运动。
术后第2周,逐渐增加上述运动的主动幅度,做肱三头肌的静力性收缩。
术后第3周,则做肘关节不负重的屈伸练习。
去除石膏后可增加下列练习,主动肘屈、伸练习,肱二头肌抗阻力练习,肘屈曲牵引。
一周后应增加:主动和加助力的前臂内旋、外旋练习。
肱
三头肌抗阻力练习,肘关节伸展牵引。
第三周增加前臂内旋与外旋抗阻力练习。
五、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与肱骨外上髁和肱骨髁上骨折基本相同,但肌力练习应先着重肱三头肌的练习,早期肱二头肌的练习要慎重。
六、尺桡骨双干骨折尺桡骨双干骨折最常见的前臂骨折,多发主于青少年,因固定期长,后遗的功能障碍多,包括影响较大的前臂旋转功能障碍,故功能锻炼及时、细致地进行。
尺桡骨双干骨折经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作石膏外固定,待石膏干后即应开始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方法如下:术后外固定者第3-4天即可开始运动。
早期:第一天做握拳、伸拳、屈伸拇指、时指、对掌。
站立位于前臂吊带悬吊,做肩前后、左右摆动及水平面上的绕圈动作。
第五天,帮助患儿做肩前上举,侧上举和后伸运动。
中期:增加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四周后做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后期做肩、肘、腕、指关节的主动练习以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主肌力练习。
七、股骨干骨折以股骨干骨折作牵引治疗者为例:
早期:指导患儿做足趾屈曲,踝关节跖屈背伸和髌骨被动运动,及股四头肌的收缩。
中期:在医扩人员协助下在牵引架上做有助力的膝关节屈曲运动,然后放松伸直下肢。
后期:开始做股四头肌的静力抗阻练习。
仰卧位,将股部肌肉用力收缩,协助患儿抬高伸直下肢45度,然后慢慢放下。
此举能预防股四头肌萎缩。
停止牵引,去除支架后可进入恢复期训练,先练习在床沿上坐,并作躯干运动及髋膝踝关节的主动运动。
一周后,在坐位的情况下增加脚在凳上的踏步练;两周后增加斜板站立练习。
三周后患肢不负重扶双腋杖或在平行杆中步行。
第六周开始进行双腋杖四点步行。
第八周进行单拐步行练习。
第十周用单手杖步行练习直至可以放弃手杖。
I 病儿在损伤早期由于疼痛、恐惧,自我保护表现非常强烈,即使轻微的活动也非常拒绝,使早期锻炼难以进行。
因此,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取得患儿的信赖,然后根据锻炼活动计划引导患儿完成。
早期锻炼时应具备极大的耐心,必要时可配合使用镇痛药物,确保患儿锻炼时无痛苦,争取初次锻炼成功,使患儿在心理上消除怕疼的恐惧心理,配合医扩人员完成锻炼。
具体形式方法上注意趣味性、游乐性,寓锻炼于游戏、玩耍中,必要时可借助部分玩具,使患儿乐意接受。
损伤后期,由于疼痛消失,儿童好动天性开始表露,患儿在伤肢的活动使用中不注意自我保护,容易造成活动过度而致再损伤。
因此应注意①可靠的外固定物②禁忌剧烈的活动;⑧活动中加强保护,防止发生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