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ddb90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7.png)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1 .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2周内,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以及活动踝关节、伸屈足趾。
2 .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伤后3~6周,此期可作较大幅度关节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3 .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6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
4 .骨折后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剧烈痛为准。
脊柱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1 .体位:应取硬板床加软床垫不超过IOCm,给予仰卧位以保持平直。
2 .翻身方法要正确,保持“一”字形翻身,并应在护理人员帮助下翻身。
3 .功能锻炼:脊柱损伤后如果不锻炼活动,就会增加软组织粘连的机会,还可使脊柱各关节活动性减退,影响以后的脊柱运动,导致腰背部慢性疼痛及腰背肌的废用性萎缩。
一般在局部疼痛减轻后开始,如伤后第二天。
锻炼腰背肌的方法有:1)挺胸:仰卧于硬板床上,用两肘关节支起胸部,使腰背部悬空,于伤后1~2天可进行(2)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1周可练此法。
(3)三点支法: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背伸,伤后2~3周可进行锻炼此法。
(4)弓桥支撑法(四点支撑法):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现出一拱桥状,伤后3~4周可练习。
(5)背伸法:患者俯卧,受伤早期,在护士帮助下取得俯位,在护士指导下进行锻炼,先练颈部后伸,待稍有力再抬起胸部,上肢向后背伸,以至抬起上身,以后同时抬两腿,最后头胸,下肢一起抬,身体翘起两臂后伸,腹部成力支点。
伤后5~6周可练此法。
(6)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第一天在他人帮助下作直腿抬高,第六天抬高30~70度,术后第三天患者应主动直腿抬高,并在他人帮助下屈膝、屈髅及活动踝关节。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5fd72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f.png)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骨折手术后的康复锻炼,真的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你看,刚做完手术的时候,身体像是被拆了重组,哪儿都不舒服,动一下就疼,甚至想走个几步都得小心翼翼。
这个时候呢,很多人一开始就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是好,害怕自己做不好或者做了不该做的动作。
说实话,骨折后锻炼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
别想一步登天,光想着“快点好”,然后盲目去锻炼,结果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让伤口重新开裂,得不偿失。
首先呢,你得清楚一点,恢复的过程就像是做饭,得有耐心。
别急于求成,给自己设定个“循序渐进”的小目标,慢慢来,不要一上来就硬碰硬。
想象一下,刚刚骨头断了,接着又修好了,你得给它时间去重新适应和复原。
肌肉也是一样,长时间没动了,突然开始运动,它会怨念满满。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自己受伤的情况,知道哪些动作是可以做的,哪些动作是需要避开的。
这就像车子撞了,修好了之后,你也不能一下子开得飞快,不然车子可能会抖得像打雷一样。
接下来呢,锻炼的内容可得因人而异,不同类型的骨折,恢复的重点和难度可都不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是手臂骨折,刚开始可以试着活动手指和手腕,逐步增加活动范围;要是腿骨折,最开始可能连脚趾都不敢动,要循序渐进,别急着站起来走路。
每一个动作,都是给骨头补充营养,让它恢复得更好。
可千万别觉得轻松,手指、脚趾的活动也有它的难度呢。
特别是长时间没动过的肌肉,可能一开始会觉得又酸又疼。
没关系,这都在正常范围内,疼痛和酸胀感不是坏事,它们是身体适应的信号,但如果疼得无法忍受,那就该注意了,别硬撑,要适时停下来。
咱们还得提提“时机”。
你可能会觉得,“我是不是做得不够早?”“是不是动作太慢了?”这些想法都没错,可是恢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不能因为有一丝进展就急功近利。
要相信“慢工出细活”,别急着超越自己的能力。
记住,有些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就像小步走路一样,一步一步走,总比急躁得想要跑来得好。
刚做完手术,别人告诉你要小心,不要让自己受伤,这点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特别是在你做某些动作时,别自作聪明地过分用力,那样反而会让恢复速度慢下来。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0081e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2.png)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一、骨折术后功能锻炼1. 肱骨骨折术后(1)术后早期(02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但避免剧烈运动。
(2)术后中期(36周):逐渐增加主动运动,如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
同时,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耸肩、扩胸等。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爬墙、拉力器等运动。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 股骨骨折术后(1)术后早期(02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同时,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
(2)术后中期(36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逐渐增加主动运动,如膝关节伸直、屈曲等。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二、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膝关节置换术后(1)术后早期(02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同时,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术后中期(36周):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主动运动,如膝关节伸直、屈曲等。
同时,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训练、小腿三头肌训练等。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运动。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 髋关节置换术后(1)术后早期(02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同时,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术后中期(36周):逐渐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进行主动运动,如髋关节屈曲、伸直、外展、内收等。
同时,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训练、臀大肌训练等。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髋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运动。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2833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8.png)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尺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功能锻炼:
- 术后第1-2周,主要是进行被动锻炼,由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协助进行。
-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伸/屈曲和旋前/旋后的被动运动,以保证手腕和指关节的关节活动度。
2. 恢复性功能锻炼:
- 术后第2-4周,逐渐从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
- 进行手指的弯曲、伸直、握力和肌肉活动,以恢复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 针对手腕关节进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负重。
3. 功能恢复和强化:
- 术后第4-8周,继续进行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包括手指磨砂板、手腕灵活性练习、手指绕轴活动和手臂上提等锻炼方法。
4. 日常生活功能锻炼:
- 术后8周后,可以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功能锻炼,包括握笔、拧开瓶盖、抓握物品等操作。
- 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以适应日常活动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生
的指导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出现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同时,定期复查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以保证功能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f5f5db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8.png)
刺激骨痂形成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活动, 可以刺激骨折部位形成更 多的骨痂,加速骨折的愈 合过程。
防止骨质疏松
术后功能锻炼有助于防止 骨质疏松,保持骨骼的密 度和强度,降低骨折复发 的风险。
预防关节僵硬
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术后功能锻炼可以保持关 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 僵硬和粘连。
减轻肌肉萎缩
通过锻炼,可以减轻因骨 折导致的肌肉萎缩,提高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功能锻炼的原则
总结词
功能锻炼的原则是指在骨折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 循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详细描述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骨 折愈合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功能锻炼的 原则包括渐进性、全面性、个体化等。渐进性是指锻 炼的强度和时间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全面性是指锻炼应涉及关节的各个方向和肌肉群,促 进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
剧烈活动,同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04
和常见误区
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
保持适度
听从医嘱
功能锻炼应逐步增加强 度和难度,避免一开始 就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
锻炼时应避免过度疲劳, 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
次伤害。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 循医生的指导,不可擅
自更改锻炼计划。
持续监控
肌肉力量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恢复情况, 是否能够完成日常活动所需的 肌肉力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评估患者是否能够独立进行日 常生活活动,如行走、上下楼 梯、坐立等。
关节活动度
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是 否达到正常或预期范围。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https://img.taocdn.com/s3/m/2aaae9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d.png)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一、概述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科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1.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意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预防关节僵硬、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2. 训练方法(1)主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主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被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二天开始,家属或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关节活动器:术后第三天开始,使用关节活动器进行关节活动,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活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活动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3)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避免突然大幅度活动。
三、肌肉力量训练1. 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预防关节损伤。
2. 训练方法(1)等长收缩: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等张收缩: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等张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抗阻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抗阻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避免关节损伤。
(3)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四、平衡训练1. 平衡训练的意义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2. 训练方法(1)静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静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动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动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功能性平衡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功能性平衡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股骨胫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胫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ca17c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4.png)
股骨胫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股骨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一旦发生骨折,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肢体功能、减轻疼痛以及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股骨胫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步骤。
在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中,早期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早期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训练。
早期关节活动的目的是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
常见的早期关节活动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
主动活动是指患者自己进行的关节活动,例如通过踝关节的上下运动来锻炼腿部肌肉。
被动活动是指医护人员或康复师协助患者进行的关节活动,例如通过手动拉伸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肌肉力量训练主要包括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训练,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在康复训练中,步行恢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步行恢复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训练内容和要求。
在早期阶段,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助行器或拐杖来协助行走。
康复师会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并进行平衡性训练和步态训练。
随着康复的进展,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助行器的使用,并开始进行更复杂的步态训练,如上下楼梯和行走在不平整地面上。
步行恢复的目标是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重建肌肉力量和平衡性。
康复训练还包括一些功能性训练,如下蹲、起立和转身等动作。
这些训练旨在恢复下肢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活动能力。
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展,设计个体化的功能性训练方案,并进行逐步增加难度的训练。
除了上述的康复训练内容,康复期间的疼痛管理也非常重要。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患者康复的效果。
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如热敷和冷敷,以及康复训练中的按摩和牵引等技术。
疼痛管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训练的时间和进度是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股骨胫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持续几个月至一年不等。
医院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
![医院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ccfaf0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b.png)
医院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第一阶段:手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1.冷敷:手术后的第一天,可以用冰袋冷敷伤处,每次冷敷时间为15-20分钟,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2.活动指导: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以保证关节的活动度,并避免关节僵硬。
3.肌肉锻炼:进行几组简单的肌肉收缩和松弛操,不过度用力,切记不要造成疼痛。
4.功能恢复:开始进行轻度的床上站立、坐立、行走等功能恢复训练,可借助助行器等辅助器械。
第二阶段:手术后第四天至第十四天1.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适当使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从而增加锻炼的舒适性。
2.活动指导:继续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
物理治疗师会教授您如何进行正确的关节活动。
3.肌肉锻炼:进行肌肉的有氧锻炼,比如踏步运动、自行车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4.平衡训练:通过单脚站立、转身等动作,进行平衡训练,恢复肌肉平衡和关节感觉。
5.功能恢复:开始进行更高强度的活动,如上下楼梯、跳跃等,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第三阶段:手术后两周以后1.活动指导: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尽可能增加活动幅度,保证关节灵活性。
2.肌肉锻炼: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借助负重器械进行刺激,增加肌肉力量。
3.平衡训练:继续进行平衡训练,增加肌肉平衡和协调性。
4.必要时,参加康复治疗:如感觉康复进程较慢或有其他问题,可以选择参加专业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适度,不可过度用力,以免导致再次受伤。
同时,根据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以达到锻炼效果,促进康复。
总之,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合理指导和规范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希望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坚持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489a8c7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3.png)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 的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患者平卧,保持患肢处 于外展中立位,枕头置 于两腿之间,防止患肢 做内收,外旋的动作。
下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
踝泵练习(踝关节主动屈伸 锻炼)
方法:平卧于床,足用力做 上钩及下踩运动,各保持5 秒钟(足的背伸、跖屈功能
的锻炼)。
2.股四头肌锻炼
方法:将下肢平放于床上,伸直膝关节, 足跟用力下蹬,足背屈,反复动作。
膝关节的起动肌 膝关节伸直的主要动力
3.直腿抬高试验
方法:患肢平放于床上,膝关节伸直,抬腿。(抬 高角度为45度)。
下床方法
四步骤:坐起---两腿下垂坐于床边---扶助行器站起---拄助行器行走 ○ 小提示: 术后6个月内禁止盘腿及翘二郎腿, ○ 禁止下蹲坐矮板凳(低于小腿高度)。 ○ 翻身时往患侧翻,或向建侧翻身时两腿 ○ 之间加一枕头。
注意事项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活动,要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 围由小到大,次数内少到多。 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为主
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 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 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不宜进行 功能锻炼 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积极性
下肢股骨骨折者,第4周后,可用双手撑床,作抬臀,伸屈髋、膝关节等动作 。 4—6周后,可起床扶拐活动,但不能负重
第四阶段
1
(伤7—10周):临床愈合期
主要形式: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使各
2
共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
3
下肢骨折病人可作上下坡、上下楼活动,在
股骨颈骨折护理查房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股骨颈骨折护理查房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2444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c.png)
谢谢聆听
汇报人:xxx
排便动作
协助患者翻身
下床方法
将助行器放在术侧腿旁, 向床边移动身体。
将术侧腿移到床下, 防止术侧髋外旋。
如何站立
从椅子上站起,身体首先挪到椅子旁,患 肢放在前面,健侧腿承受大部分体重。
坐下之前做好准备,需要有靠背和扶手 的椅子,加坐垫,倒退,看好位置,双 手扶稳,缓缓坐下。
屈髋不能超过90°,要坐较高的椅子。
如何(好脚)先上楼梯
再以健肢(好脚)支撑体重, 双拐和患肢(坏脚)同时跟上
如何下楼梯?
健肢(好脚)支撑体重双 拐先下楼梯
患肢(坏脚)下楼梯
双拐支撑体重健肢(好脚) 再下楼梯
切记
一定要做到“四不” 不用力屈患髋下蹲 不盘腿 不坐矮板凳 不跷“二郎腿”
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 下楼时患肢先下,健肢后下。
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屈膝,把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 肢不可内旋。每天3-4次,每次10下,注意不可过度曲髋,运动 由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再到完全主动练习过渡
臀部肌肉功能锻炼
收紧臀部肌肉,维持从1数到5,再放松每天3-4次,每次10下
术后第三天可进行外展动作
将患肢水平缓慢滑向外侧,与人体轴线夹角约30-40°即可,再缓 慢收回。每天3-4次,每次10下。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汇报人:xxx
术后体位
患肢维持外展中立位,患肢穿丁字鞋,双腿间 夹软枕。
足部运动
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做一个疗程
旋转动作
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将下肢伸直,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然后放松, 逐渐增加活动度,直做到略感觉到疲劳为止
术后第三天卧床屈膝
骨折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培训
![骨折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bf41c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3.png)
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 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疼痛
通过功能锻炼,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重塑自信
恢复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使患者能够重拾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03
功能锻炼的阶段与原则
第一阶段:术后1-2周
01
总结词:疼痛缓解、轻 微活动
02
开始轻柔的关节活动, 如手指、手腕、膝关节 等。
预防肌肉萎缩
通过锻炼,可以预防因长 期卧床而导致的肌肉萎缩 。
促进骨折愈合
适当的锻炼可以刺激骨组 织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功能锻炼的原则
循序渐进
锻炼强度和时间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 避免过度疲劳。
主动为主
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 炼,以提高关节活动度和 肌肉力量。
全面锻炼
应包括关节活动、肌肉力 量、耐力等方面的锻炼。
是否可以随意使用药物?
总结词
不建议随意使用药物
详细描述
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尤其是止痛药和消炎药。不恰 当的药物使用可能影响骨折愈合,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在 使用药物之前,应向医生咨询,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 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骨折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 培训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骨折概述 • 骨折概述 • 骨折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 功能锻炼的阶段与原则 • 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指导 •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功能锻炼的常见误区与解答
01
骨折概述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血液循环
功能锻炼有助于加速血液 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和静 脉炎的风险。
完整版)股骨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完整版)股骨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6a754cd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c.png)
完整版)股骨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引言股骨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恢复股骨头骨折患者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股骨头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方法1.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主动踝肩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同时,进行床边被动踝肩运动,增加关节活动度。
2.动态平衡锻炼: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独腿站立练,通过保持平衡的动作促进骨折段周围的肌肉力量的恢复。
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和对受伤肢体的重量负荷。
3.步态训练:术后第一周开始进行步态训练。
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逐渐将重心向受伤肢体转移,加大对受伤肢体的负荷。
4.肌肉力量训练:术后第二周开始进行肌肉力量训练,重点锻炼受伤肢体周围的肌肉群。
可以选择使用弹力带等辅助工具进行训练,逐渐增加负荷和训练强度。
5.平衡稳定锻炼:术后第四周开始进行平衡稳定锻炼,通过单腿站立等动作提高受伤肢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6.功能恢复综合训练:术后第六周开始进行功能恢复综合训练,包括慢跑、蹲起、跳跃等多种动作,以恢复患者的正常功能。
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任何功能锻炼前,请确保受伤部位已经初步恢复,有医生的许可,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2.控制强度:功能锻炼的强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应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负荷导致再度受伤。
3.正确姿势:在进行功能锻炼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特别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核心稳定性。
4.逐渐恢复:功能锻炼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5.休息和恢复:在进行功能锻炼后,及时给予休息和充分的恢复时间,帮助肌肉和骨骼恢复。
结论股骨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动态平衡锻炼、步态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稳定锻炼和功能恢复综合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切记注意安全、控制强度、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粉碎性骨折术后锻炼方法
![粉碎性骨折术后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cac5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5.png)
粉碎性骨折术后锻炼方法前言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指骨折部位有多个碎片的骨折类型,术后康复锻炼十分重要,能够有效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粉碎性骨折术后的锻炼方法,帮助骨折患者的康复进程。
术后康复锻炼指导1. 初期锻炼(术后1-2周)在手术后的初期,骨折处可能会因为疼痛和肿胀而难以进行正常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以下锻炼方法:- 保持休息:手术后的骨折处需要适当的休息,以避免过度的压力。
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垫高枕头保持患肢抬高,减少肿胀和疼痛。
- 进行被动活动: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
这包括患者通过自身力量或帮助者的帮助,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避免过度扭转或挤压骨折部位。
- 进行踝关节运动:通过踝上下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可能性。
患者可以尝试踩踏床上的时仰卧屈踝,以及使用短杆进行前后摆动等运动。
- 进行上肢活动: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可以进行轻微的手部和肘部活动,促进肌肉的保持和关节的灵活性。
2. 中期锻炼(术后2-6周)在手术后的中期,骨折部位的愈合开始逐渐进行,骨折处的肿胀和疼痛也会逐渐减轻。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
- 进行主动关节活动: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主动关节活动,通过自身力量进行骨折部位周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促进关节的灵活性恢复。
这包括进行主动屈伸、旋转等动作。
- 进行局部力量训练:通过使用弹力带、轻负荷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肌肉的局部力量训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骨折部位过大的压力,以免影响愈合。
- 进行平衡练习:骨折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休息而导致肌肉萎缩和平衡能力下降。
通过使用平衡垫或单脚站立等练习,可以提高平衡能力。
3. 晚期锻炼(术后6周后)在手术后的晚期,骨折部位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愈合,患者可以逐渐增加锻炼的难度,恢复更高水平的功能。
- 进行功能性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进行功能性训练。
例如,扔球、上下楼梯等动作,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c165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f.png)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锻炼:在骨折后的3天左右,开始进行下肢骨折部位的肌肉静力训练,即保持下肢外形不动,进行肌肉的静力收缩和舒张。
此阶段的目标是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防止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2. 中期锻炼:当肢体可以运动后,开始进行下肢的肌肉和关节的康复锻炼。
锻炼的强度应视骨折内固定的强度而定,内固定牢靠时可适当用力,相对牢靠时应减少受力。
当骨折有明显的愈合并且形成骨痂后,可以扶双拐做患肢的部分负重行走,此时不能完全负重,只有当骨折完全恢复、骨折线消失后才能够完全负重。
3. 晚期锻炼:在骨折愈合后,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直至完全负重。
同时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训练,以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
具体的功能锻炼方法可能因个体情况和手术方式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和损伤。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完整版)髋臼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完整版)髋臼骨折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500a9c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1.png)
(完整版)髋臼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引言髋臼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创伤,手术治疗后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为术后患者提供详细且有效的功能锻炼建议。
术后功能锻炼内容1. 早期功能锻炼:- 第一周:进行被动活动和早期关节活动训练,包括臀部、膝关节和脚踝的活动。
- 第二周:逐渐增加主动活动,可进行深踝关节的活动,如掌握支撑物进行坐起和下床活动。
- 第三周:逐渐增加站立活动,并通过平衡训练提高下肢的稳定性。
2. 恢复期功能锻炼:- 第四周至第六周:进行步态恢复训练,包括辅助性步行训练和站立稳定性训练。
- 第七周至第十周: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步行距离,并进行上下楼梯的练。
-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开始进行恢复性跑步训练,注意保持适当的强度和节奏。
3. 功能重建期功能锻炼:-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进行全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包括腰腹部和下肢肌肉的锻炼。
- 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逐渐增加跳跃和爬行等高强度运动,加强下肢和髋关节的功能。
- 第二十一周至第二十四周:开始进行低强度的耐力和爆发力训练,同时配合柔韧性的提高。
注意事项1. 术后功能锻炼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在早期的康复期,以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再次受伤。
2. 功能锻炼过程中,要注意疼痛和不适的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进行锻炼,并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
3. 锻炼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以确保锻炼效果和安全性。
结论术后功能锻炼对于髋臼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关节稳定性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康复进程。
但请务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锻炼,注意锻炼过程中的症状变化,并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
参考资料1. XXXX等. 髋臼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指南. 中华骨科杂志, 20XX, XX(XX):XXX-XXX.2. XXXX等. 髋臼骨折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研究. XX临床康复医学杂志, 20XX, XX(XX):XXX-XXX.。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https://img.taocdn.com/s3/m/c37175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b.png)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一、肩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功能锻炼目的: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锻炼方法:(1)第一阶段(术后12周):以休息和减轻疼痛为主,进行肩关节的轻柔活动。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如钟摆运动、肩关节前后摆动等。
术后第3天:增加肩关节的内外旋活动,可使用毛巾或弹力带辅助。
(2)第二阶段(术后36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强肌肉力量。
术后第3周: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如爬墙运动、哑铃锻炼等。
术后第6周:进行肩关节的内外旋、内外展、前后摆动等全面活动。
3.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损伤,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锻炼。
二、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功能锻炼目的: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锻炼方法:(1)第一阶段(术后12周):以休息和减轻疼痛为主,进行膝关节的轻柔活动。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如膝关节屈伸、膝关节内外翻等。
术后第3天:增加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如坐姿屈伸、卧姿屈伸等。
(2)第二阶段(术后36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强肌肉力量。
术后第3周:进行膝关节的蹲起运动、上下楼梯等锻炼。
术后第6周:进行膝关节的内外翻、屈伸等全面活动。
3.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损伤,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锻炼。
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功能锻炼目的: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锻炼方法:(1)第一阶段(术后12周):以休息和减轻疼痛为主,进行髋关节的轻柔活动。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髋关节的被动活动,如髋关节屈伸、内外旋等。
术后第3天:增加髋关节的主动活动,如坐姿屈伸、卧姿屈伸等。
(2)第二阶段(术后36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强肌肉力量。
术后第3周:进行髋关节的蹲起运动、上下楼梯等锻炼。
术后第6周:进行髋关节的内外旋、屈伸等全面活动。
洪湖骨折术后的锻炼方法
![洪湖骨折术后的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5c8c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0.png)
洪湖骨折术后的锻炼方法引言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洪湖骨折是指胫骨骨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骨折手术后的康复恢复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其中适当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洪湖骨折术后的锻炼方法,帮助患者加快康复过程。
术后锻炼方法第一阶段:手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第1周至第4周)1. 全身锻炼:患者可以进行轻柔的全身运动,如慢走,深呼吸及上肢活动等。
这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活力。
2. 伤肢锻炼:在床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如屈伸脚踝,前后移动膝关节等以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
此外,骨折部位可以进行适度的活动,帮助促进骨折处的血液循环。
3. 按摩:定期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局部组织的功能。
4. 使用助行工具: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使用拐杖、助行架等助行工具进行行走练习,以减轻伤肢的压力。
第二阶段:中期康复锻炼(第5周至第8周)1. 踮跑和提踵: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足部康复训练,如踮跑和提踵,可以帮助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
2. 膝关节锻炼: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如坐位腿伸展、坐位膝关节屈伸等。
3. 肌力训练:可进行轻度的肌力训练,如使用弹力带或轻负荷的杠铃进行肌肉练习,有助于恢复肌肉力量。
4. 平衡练习: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和轻度的跳跃,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第三阶段:后期康复锻炼(第9周至第12周)1. 强化训练:逐渐增加肌肉力量的训练强度,可使用较重的负荷进行练习,以加强肌肉力量和韧带稳定性。
2. 功能恢复训练:进行功能性训练,如走路、爬楼梯等,以提高日常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3. 运动耐力训练: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整体体能。
4. 柔韧性训练:进行适度的伸展运动,如瑜伽、拉伸运动等,帮助增加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弹性。
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一定要听从医生和康复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并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腰椎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腰椎骨折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46209d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7.png)
腰椎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首先,术后功能锻炼前应该确保骨折已经稳定,并取得了医生的同意。
同时,患者应该遵从康复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锻炼。
其次,术后功能锻炼应该以逐步恢复为目标,患者不应该过于着急或
者急于求成。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锻炼:
1.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最初的适应性锻炼,
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仰卧起坐、抬腿、扭转和屈伸等。
2.中期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核心力量和
稳定性。
可以进行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如平衡训练、板桥等。
3.高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包括
重复动作、提重物和体育锻炼等。
可以进行一些适度负荷的运动,如举重、跑步和游泳等。
在进行腰椎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温热身体:在进行锻炼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如站立、抬腿和扭转等。
这样可以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的发生。
2.注意姿势:在进行锻炼时,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应该避
免过度伸展或者扭转腰部,以免再次受伤。
3.坚持锻炼:术后功能锻炼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只有坚持
锻炼,才能逐渐恢复功能和力量。
常见的下肢骨折功能恢复锻炼法
![常见的下肢骨折功能恢复锻炼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574e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3.png)
复是治疗工作的最终目标。
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好坏,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所以下肢骨折患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对骨折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肢骨折患者怎样进行功能锻炼这部分患者术后7天需进行患肢肌力训练,保证髋部屈伸训练量能得以增加。
在实际的功能训练中,患者要采用仰卧中立位,对股四头肌进行收缩,缓慢将患肢的足跟向臀部滑动,保证患者髋部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患者还需对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进行控制,保证角度不宜过大,控制在90°以内为宜。
要求髋部屈曲5秒后回到原位,进行5秒钟放松,每组进行20次,每天进行5~6次训练。
对于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7天后经过早期锻炼,上肢肿胀情况会明显减轻或者逐渐消失。
患者完成手术后中期属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功能锻炼中,需要上下推移患者的伤肢髌骨,避免髌骨关节出现粘连情况,有助于避免髌骨关节炎问题。
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还需要进行伤肢膝关节的主动伸屈训练,要求患者脚在床上滑动,膝关节尽量屈曲,在最大屈曲位停留5~10秒钟,每天进行5~6次训练,逐渐增加其活动范围。
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7天,不但需要进行患肢肌肉的功能锻炼,还需要逐渐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但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动作轻柔。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进行抬腿练习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练习。
抬腿练习主要是指患者保持仰卧位,两腿伸直后,平放于病床上,伸直膝关节,将腿抬离床面,足跟稍稍离开病床即可。
患者在抬腿时要缓慢抬起,将腿抬习。
每天进行两次,每次进行5~10分钟,避免患者出现疲劳。
踝部骨折患者在术后7天,需要增加踝屈伸和趾屈伸静力性收缩练习,每组进行20~30次练习,每日进行8~10组训练,同时要求患者患足不着地。
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下肢骨折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需要积极鼓励其进行功能锻炼,使其能主动进行锻炼。
患者在锻炼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锻炼范围需要从小到大,活动次数需要由少到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周荣复位,固定,功能锻炼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股骨骨折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
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骨折中期伤后2周后伤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趋于稳定。
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
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骨折后期伤后6-8周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
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锻炼时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果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肿胀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锻炼。
如果疼痛肿胀逐渐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并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或骨折部位突发的疼痛时,均应警惕发生新的损伤,暂时停止锻炼并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处理。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
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
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外展运动;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内收运动;尺桡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转活动;痉腓骨干骨折不能做足的内外旋转运动。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等。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手指爬墙法),抗阻牵拉(手拉滑车)法;反掌上举法;肩、肘屈伸法;。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肩、肘关节活动: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
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
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
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
如此循环往复。
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
以上锻炼方法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
3注意事项:同锁骨骨折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三)尺桡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轴线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 同时上臂后伸。
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肿胀消除后可行肩、肘伸屈活动,但不宜做旋转活动。
(四)腕指关节功能锻炼:方法:腕屈伸法;腕侧偏法;腕部回旋法;抓空握拳法;手捻双球法;等。
(五)股骨颈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方法: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3-4次,每次10下。
术后第2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3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
在骨折恢复期,术后1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
主要方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
主动屈伸、旋转活动。
有直腿抬高法,举屈登空法,侧卧展腿法,以及下蹲起立法等。
3注意事项: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六)股骨粗隆间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功能锻炼程序与股骨颈骨折的锻炼方法相同,但进程可适当加快。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六)股骨干骨折1目的: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能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须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增强肌力。
2功能锻炼方法: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活动。
4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七)髌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
固定后3- 5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
石膏固定的病人,4-8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倾向被动活动,做主动屈膝活动练习,6-8周可负重行走。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术后初下床行走的病人应注意保护,以防摔倒、摔伤。
(八)胫腓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方法: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
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
增加髋、膝、踝关节活动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健肢站立,患肢做髋屈伸、内收。
外展活动,膝、踝关节去说活动,踝关节内外翻抗阻活动。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外固定早期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稳定。
(九)肩关节脱位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方法:即日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关节的主动练习,每个动作重复5-6次,可每天增加抗阻练习和在悬吊带内做肩前屈、内收和内旋的摆动练习,即病人用健侧肢体缓慢推动患肢做外展与内收活动,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去除悬吊带后:①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动运动练习,动作应缓慢、柔和,幅度逐渐扩大;②肩前屈、内收、内旋的练习。
3周后病人可进行弯腰、垂臂、甩肩锻炼,即病人弯腰90。
,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作圆锥形环转运动,开始范围小,逐渐扩大划环的范围。
4周后病人可作手指爬墙和手高举摸头顶锻炼。
即病人面对或健侧身体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指交替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
手高举摸头顶是指患侧手摸头顶后逐渐向对侧移动,患侧手越过头顶触到对侧耳朵,或锻炼用患手触摸对侧肩胛骨,使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十)肘关节脱位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方法:固定期间可做伸指、握拳等锻炼,同时在外固定保护下做肩、腕关节的活动。
外固定去除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增强肘关节周围肌力。
可利用握小球帮助锻炼。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锻炼时应注意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时动作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以免引起骨化性肌炎而加重肘关节僵硬。
二骨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1目的:术后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肿吸收,防止肌肉神经粘连,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
2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肌力训练是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内容。
应该在手术后即刻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等运动。
术后第2、3天,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并可以开始练习直腿抬高锻炼。
一开始患者或许不能完成上述动作,可在患肢下垫一软枕。
对于骨水泥全髋假体固定可在术后24小时内就可以达到完全固定。
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可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站立训练。
患者在进行站立训练时,每侧肢体伸直练习脚趾、脚后根的抬高离地锻炼,手术侧逐渐部分负重,练习股四头肌、臀肌收缩舒张,伸直髋、膝关节。
下肢关节被动运动器(CPM机)辅助训练: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被动练习训练常用CPM 机辅助完成。
其活动范围可随时调节并逐步增加。
一般将CPM机开始的最大的活动角度定为40。
,此时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45°,以后每日增加5°〜10°。
每日可训练3〜4h。
至术后1周左右,CPM机最大活动角度为900,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85°,以后可逐步停用CPM机,而逐步以主动活动为主。
坐位训练:指导和协作患者把患侧肢体移近床旁,靠近床沿放下后坐起,坐起时双手后撑,髋关节屈曲不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