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生殖的现代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
关于生殖之精与肾脏作用的讨论

关于生殖之精与肾脏作用的讨论此讨论是源于读了《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1995年第一版)。
又读了《黄帝内经·素问》有关章节,结合“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精神。
即有了以下几点讨论:一、有关精的储藏部位及生殖之精的生成过程。
二、生殖之精的作用。
三、肾的有关作用。
四、关于元气。
根据教材(即《中医基础理论》,以后称教材)的理论,将人体内精气分为先天、后天及生殖三类。
先天受之于父母、后天源于饮食,生殖之精则是俩者的结合体。
三者俱存于肾脏。
未论及其他脏腑的藏精作用。
生殖之精能化生元气,是人体脏腑机能的动力来源,脏腑的机能(包括由五脏决定的体型、肤色、容貌、性情等)皆受控于生殖之精所产生的元气。
未论及五脏对生殖之精的影响。
因此,生殖之精是保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肾脏因能藏生殖之精也比其他脏腑显得重要。
被认为是生命的根本。
本文对此另有不同的看法:一、有关精的储藏部位及生殖之精的生成过程先看内经关于藏精及生殖之精生成的理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
”(1)说明五脏中每一脏都藏有精气,非独肾脏能藏精气。
肝藏风木之精气,肺藏燥金之精气,肾藏寒水之精气…。
正因为五脏所藏的精气不同,决定了五脏有不同的功用:肝,升发、疏泄,在七情为怒。
肺,肃降、收敛,在七情为悲。
肾,闭蛰、收藏,在七情为恐。
心…。
所不同的是:肾脏除了藏有本脏的寒水之精气外,兼藏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源于何处?内经有明确的论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
(2)不难看出:生殖之精源于五脏,由五脏之精混合而成。
生殖之精的生成、增减、有、无取决于五脏的盛衰。
五脏盛,产生的精气即“盛”,各脏所产生、储藏的精气盛—盛至除发挥其作用外(如肝的疏泄,生成筋、肾的收藏、生骨髓,肺…),还有盈余,即在肾的收藏作用下收藏于肾(包括肾本脏之精)成为生殖之精,随五脏日盛而日渐增多直至溢泄而具有了生殖能力。
因此,生殖之精储有五脏信息。
肾主生殖探析

枢 ・ 本神 》提 出 “ 两精相 搏谓之神 ” ,说 明合阴阳以成孕 胎 ,变化 莫测 。首先 男女双方 生殖之精 正常 ,加之 肾主 作 强,是 男女性器 正常兴奋 的基础 ,生殖之精得到 肾气 的推动 ,运行顺 畅,男女双方 交合功 能正常,而后 阴阳 和 ,精气溢泻 ,才 能有 子。故 《 女科 正宗 - 嗣总论 》 广 “ 男精壮而女精调 ,有子之道也。 ” 从 中医经络学说看 ,五脏之 中,肾与生殖器 官的关 系最 为密切 ,《 灵枢 - 经筋 》日:“ 少阴之筋 ……并太 足 阴之筋而上循阴股 , 结于阴器 。 男女 阴器通过足少 阴经 ” 筋隶属于 肾。《 灵枢 - 五音五 味》日:“ 冲脉 、任脉 皆起 于胞 中。 灵枢 - ”《 动输》日:“ 冲脉者 ……循胫骨 内廉, 并少 阴之经 。 ”赵献可 《 医贯》日:“ 八脉俱属 肾经 。 ”李 时珍 《 奇经八脉考》日: 督乃阳脉之海,其 脉起 于肾下 “ 胞 中。 ”张介宾 《 质疑录》日:“ 男精女血 ,皆聚于此。 ” 以上说 明奇经八脉 皆起于下焦 ,而 肾居下焦 ,奇经八脉 与 肾密切相关 ,胞 宫 ( 男则 为精室 )通过冲任督三脉 在 而隶属于 肾。 2 肾主生殖之病理 肾主封藏,为藏 精之脏 ,《 问 - 素 六节藏象论》日: “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为先天之本 ,元 气之根 ,是元 阴、元 阳之宅 ,主宰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 功能 ,生殖常见之病 理有 以下 5个方面。肾精亏虚 :’ 肾 精不足,导致精亏血少 ,冲任精血不盛 ,精 卵生成障碍 , 从而致不育不孕。故 叶天士 日: 精少则无 以化气 ,气不 “ 生精 ,精气不固,则肾气不通 ,所 以无子 ” 。肾气不固: 主要是指 肾的封藏与 固摄功能不足 ,导致冲任不 固,生 殖之精藏泻失宜 ,从而对生殖机能 的调控紊乱 。肾气亏 虚则精关开 阖失常 ,常开则致遗精早泄 、崩 中漏下 ,常 阖则致精行不畅 、经行不利 ,均可导致不育不孕 。肾阴 虚 :肾所藏之阴水不足 ,在女子方面 ,导致冲任阴虚 , 可发生闭经;若 阴虚生 内热 ,可致虚热 内扰 、迫血妄行, 发生月经非时而下 :肝 肾同源 ,肾阴虚可致肝阴虚 ,肝 肾阴虚,可 闭经、痛经 、月经过少 。在男子上,阴虚则 火旺,虚火 内扰 ,精关不固,则可导致遗精早泄;肾阴 不足 则肾精亦亏,肾精不足则少精。上述 均可致不孕不 育 。 肾阳虚 :肾的阳气不足 ,导致冲任虚寒,失于温养, 可致 性欲 减退 、阳痿 阴冷、不孕不育。肾阳虚 ,不能温 煦精液 、温 暖胞 宫,可致精 液清冷 、胞 宫虚寒 ,从而 引 起不育 不孕。肾阴阳俱虚 :肾阴与肾阳必须相互制约 、 相互协 调,才 能维持人体 肾的生理活动 。人体 肾气衰或
人体器官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前景展望

人体器官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命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中人体器官研究是其中一项极具价值的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包括人工器官的研究和制造以及器官再生方面的研究等等。
本文将探讨人体器官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干细胞技术在器官再生方面的应用干细胞技术是近年来人体器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其可以用来代替受损或者死亡的组织,被视为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这种技术产生组织工程机器,其能够供体内使用,从而修复或替换失去的组织或器官。
这种技术也能够解决疾病造成的器官损伤,大大减少了需要等待移植手术的患者等待时间。
未来,干细胞技术将Ex vivo 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工程,并分布到工厂中,以用于多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再生。
二、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生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器官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新的器官不再依赖捐献者来提供,因为3D打印技术能够将细胞和其他生物材料分布到一起来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器官。
“生物打印”,一项利用3D打印技术来印刷人类组织和器官的技术,正被嵌入到临床医疗中,可以减少人器官严重的短缺问题,也可以改善传统的移植手术。
三、人工器官的发展前景人工器官是使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技术制造的模拟人体器官,通常由生物材料、生物合成材料或生物学成分组成。
目前,人工器官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表面皮肤、眼角膜和三通左心室辅助系统的制造,其中心脏辅助系统相当成功,非常适用于心脏病患者,它能帮助他们维持血液的排放,使得患者的健康稳定。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其他器官,包括肝脏和肺部等重要的人体协调器官。
这些器官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临床缺陷。
总之,人体器官研究方面的研究整体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未来,这个领域里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继续探索和发展。
尽管存在一些障碍和技术上的挑战,然而理想并不遥远,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人体器官研究的发展将取得更加引人注目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提供更好的保障。
从“肾主生殖”论治不孕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从“肾主生殖”论治不孕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从“肾主生殖”论治不孕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不孕症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2年以上未受孕或未能生育者。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生天癸,主生殖,为冲任之本,育胎之根。
先天禀赋不足,或早婚,或房事不节,导致。
肾功能失常,阴阳失衡,冲任失固失养,发生不孕。
临床时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排卵障碍,各种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均可导致不孕。
本文从“肾主生殖”角度将现代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文献综述如下。
1.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排卵功能障碍约占女性不孕症患者的25%~30%。
临床表现为慢性无排卵或排卵异常,包括未破裂卵泡黄素化、黄体缺陷与黄体功能不足。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所藏之精为先天之精,是肾主生殖的物质基础。
卵子是生殖之精,藏于肾,肾精滋长是卵子发育成熟的基础,冲任经脉气血和畅是排卵的条件…。
肾一天癸一气血之间的平衡失调是引起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其中。
肾精亏损、冲任不足,卵子难以发育成熟是排卵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
杨敬改用温阳补肾助孕汤(黄芪、狗脊、炒杜仲、巴戟天、山茱萸、炒白术、淫羊藿、郁金、小茴香、艾叶、川芎、肉桂、砂仁)治疗肾虚型不孕30例,均获l临床治愈。
王秀春采用滋补肾阴法,以大补元煎为基础方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当归、杜仲、党参、甘草、菟丝子、女贞子)治疗36例,排卵率为86.1%,妊娠率为72.2%。
黄兆政等以补肾养血法(当归、炒白芍、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熟地黄黄、制龟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86例,总有效率为74.4%。
陆天明自拟益。
肾调经汤(山药、柴胡、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当归、刘寄奴、木香、牛膝、香附)配合针刺(主穴:关元、中极、血海)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57例,妊娠率为65.52%,总有效率为96.67%。
刘建华等以补肾调周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32例,经后期用滋肾生肝饮加减(当归、熟地黄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白术、柴胡);经间期用补。
人类生殖健康研究新趋势分析

人类生殖健康研究新趋势分析人类生殖健康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认识不断深入,生殖健康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就人类生殖健康研究新趋势进行分析。
1、生殖医学领域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
生殖医学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着研究方向。
试管婴儿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都是人类生殖医学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不孕不育、遗传疾病等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的一项重要任务。
2、男性生殖健康的关注度提高
过去,生殖健康主要是落在女性身上,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男性的生殖健康问题。
男性不育也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
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殖健康、让男性活力更加充沛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3、遗传学领域发展迅猛
基因编辑技术可大大减轻许多遗传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研究领域逐渐加大,涵盖了人类的所有
基因,基因科学逐渐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部分。
这一领域的发展给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未来或将实现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
4、合理的民族计划和妇女保健
与过去单一的生殖控制计划不同,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民族计划,着眼于减少混血人口的出现。
同时,妇女保健成为了生殖医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研究生殖器官疾病并研发新一代药物,成为了现代生殖医学领域大力支持的一个方向。
总之,孕育后代是每个生物都无法逃避的使命,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醒,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并积极关注生殖健康的研究进展,为我们自己和人类的健康赋予新的希望。
基于肾主生殖理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研究进展

基于肾主生殖理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研究进展杨亚楠1,崔 楠1,赵嘉静1,朱友华1,张瑜娟2,黄欲晓1(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105)[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肾主生殖;补肾填精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4.01.028[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4)01-0142-05[通信作者] 黄欲晓,E -mail :hyx12386@ [基金项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医院制剂-新药”研发专项(ZZ15-XY -PT -04);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2411)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活动衰退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以月经异常(如稀发月经甚或闭经),同时伴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特征,是临床高度异质、病因混合复杂的一类生殖障碍性疾病[1]。
近年来POI 发病率逐渐增高,从1986年的1%增长到2021年的4%[2],且其发病年龄呈不断年轻化趋势[3]。
不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和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4]。
POI 的西医发病机制及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等方面尚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目前并没有针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有效手段。
西医主要运用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改善患者低雌激素症状等,但存在禁忌证[5]。
对于有生育要求者采取辅助生殖技术,由于卵巢储备功能差而成功率低[6]。
此外一些前沿治疗方法,如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自体富集血小板血浆卵巢内灌注、外泌体注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等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临床尚难以普及。
中医药在防治POI 中展现出广阔前景,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和生活质量,控制、延缓及防止远期伴随症状。
肾主生殖:肾能合成和分泌调节生殖功能的活性物质吗?

[] 5 杨芳 . 布地奈德 , 沙丁胺醇 , 异丙托 溴铵三联吸入治疗毛细 支气 管炎的疗效观察『 1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o ,3 6 : 8 2 6 l ()5 . o 6
[] 3 孙广仁 . 臧笑薇 , , . 高博 等 温阳化饮方对 支气管哮喘病 寒饮蕴肺
封面 : 论 中医学 图说 理
[] 1吴瑞萍 , 亚美 , 胡 江载芳 , 实用儿科学 [ . 版 , 等. M] 6 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9 6 l14 ll7 19 : 6 一 6 .
பைடு நூலகம்
[] 2 吴希如 , 秦炯. 儿科学 [ ] 北京 : M. 北京 大学医学 出版 社 ,o 3 20 :
4l . 8
临 床 研 究 与 经 验
2 o o 9年
陪l隧学 I 爹 骺
第 l 卷 o 第 2期
参 考 文 献
证大鼠模 型肺组织 8 A m — A表达的影响[] 世界中西医结 一R R N J.
合杂志,o 7 l9 :3 1 . 2 o ,( ) l— 5 『1 4 樊映霞. 氧气驱动 万托林及爱全 乐雾吸 治疗小儿哮喘 的疗效 观 察『] 中国妇幼保健 ,0 5 2 (3 : 3 . J. 2 o ,O 1 ) l 9 6
肾主生殖 : 肾能合 成 和分 泌调 节 生殖功 能 的活性物 质 吗?
肾是 什么 ?肾在体 内究 竟在做 什么 ? 在过 去的 年代 中 。虽 然现代 医学 已经 对 肾从解 剖学 、生理 学、 生物 化学 和分子生 物学 、 病理 学等许 多方 面有 了很 深人 的 了 解 。 两个 问题 至 今仍然具 有 非常 的重要 性 , 其 是在我 们 力 但这 尤 图对传统 中医药 学 的“ 藏象 肾” 现代 医学 的“ 剖 肾“ 和 解 进行 比较 研 究 的时候更 是如此 。 我们 只要认 真 的作一 比较 就可 以发 现 .中医药 学 的 “ 藏象 肾” 现代 医学 的 “ 剖肾 ” 和 解 既有 很 多的 不 同 . 有很 多 的相 似 , 又 而就在这 种异 同之间 可能 隐含着许 多我 们还不 曾认识 的东 西 。 1 对 肾解 剖位置 认识 的一致 性 按 照 中医药 学 的论述 ,腰者 , “ ’ 府” 甚 至有 中 医学 者认 肾之 , 为 ,。位 于腰部 脊柱两 侧 ,左 右各一 ”] 一关 于肾位 置的认 “ 肾 l 1 。这 识 显然 与现代 医学对 肾( y解 剖位置 的认识 是一致 的 。 d ) 2 对 肾功能认识 的 差异 在传 统 中 医药学 的经 典理 论 中 . 肾是 “ 精 . 生殖 生 长 发 藏 主 育 和藏腑 气化 、 主水 、 主纳气 、 骨 、 脑生髓 、 窍于 耳和 二 阴” 合 通 开 等 诸多生 理功 能的一 个集合 , 在现代 医学 的经 典理 论 中 。 只 而 肾 不 过是一 个生 成和外 泌尿液 的器 官 , 过尿 液生 成 、 通 泌尿 和重 吸 收这样一 些生理 机制 ,肾对 于维 持整 体生命 的物 质 和水 电正 常 代 谢 ,保证 整体 生命 的物质 和水 电代谢 平衡 和稳 定 发挥 十分重 要 的作用 。 3 在分 子水平重 新发现 “ 象肾 ” “ 剖 肾” 藏 与 解 的关 系 到后 来 ,随 着生物 学家 对生 命 的认 识从 器官 组织 水平 到分 子 水平 的 发展 , 发 现 , 了人们 已经 共知 的 功能 之 外 , 他们 除 肾在 分 子水平 还具有 许多 重要 的 内分 泌功 能 。肾脏合 成 和分泌 多种 生 物活性 物质 。在分子 水平 构成 一个 发挥更 为广 泛 生理功 能 的 分 子调节 网络 , 以调节 多种脏 器 中的 生物 活性物 质代 谢 。例如 , 肾小球旁 器作 为一个 可敏感 感受 体液 中代 谢成 分变 化 的 “ 传感 器 ”可动 态性 的合成并 分 泌促红 细胞 生成 素和 肾素 。促红 细胞 , 生 成素作 用于肝 脏合 成的红 细胞 生成 素元 ,使之 转 变为红 细胞 生 成 素 , 后作 用 于骨髓 , 进 定向 干细胞 向红 细胞 的 发育 、 之 促 分 化 和成熟 。而 肾素则使 肝 内合成 的血 管紧 张素原 转 变为血 管 紧 张素 I ,之 后在肺 内血 管紧 张素转 换酶 的作 用下 生 成血管 紧张 素 Ⅱ, 醛 固酮 的分泌 . 大家熟 知 的肾素一 管紧 张素 一 刺激 构成 血 醛 固酮系统 ,是保持 机体 血压 稳定 的一 个十分 重要 的分 子调 控 系 统。 此外 , 肾间 质细胞 还合成 l ,50 2 和前列 腺素 。d 2 d 2 ( H) D 1 ,5 ( H) , 维生 素 D的活 性形式 ,是促进 骨组 织生 长 发育 的重 0 是 D 要 的活性 物质 , 而前 列腺 素也 具有 广泛 的生 物学 活性 . 是机体 许 多物 质代谢 途径 的重要 的调 控信 号 。肾脏还 是许 多 内分泌激 素 ( 胃泌素 、 岛素 、 如 胰 甲状 旁腺 素 等 ) 的灭 活器 官 , 于保 持体 内 对 各种“ 相反 相成 ” 内分 泌激 素水 平 的有效 平 衡发 挥 重要 作 用 的 所有 这些在 分子 水平 发现的 关于 肾脏 的新功 能 已经大 大地 超 出 了现 代医学 经典 理论对 肾脏 功能 的认识 ,而 正是从 肾脏 的这 些 新功 能 中, 们可 以找 到他们 与 “ 我 藏象 肾” 的密切关 系 。例如 , 。 肾 脏合 成促红 细胞 生成素 的功 能与 中医药 学有 关“ 肾藏精 , 生髓 精 化血 ” 的理论 具有 相 似性 (诸 病 源侯论 ・ 劳精 血 出侯 》 : 肾 《 虚 说 “ 藏精 。 , 精者 血之 所成也 。 《 氏 医通 ・ 血 门》 :精 不泄 , ”张 诸 说 “ 归精 于肝 而化 清血。 ) ”而肾脏 合成 l 2 ( H d,50 ) 的功能也 与 中医药 D 学关 于 “ 肾主 身之 骨髓 (素 问 ・ 《 阴阳应 象大论 》 《 问 . ,素 痿论 》” ) 的认识 具有 相似性 。 我 们认 为 , “ 象 肾” “ 剖 。 在 分子 水 平上 的联 系 这种 藏 和 解 肾” 不 仅可 以通过 相应 “ 肾方 药 ” 相应 分子 调控 网络作 用 的特异 治 对 性 的药理 学研 究方法 加 以验证 . 而且 更有 意义 的是 . 过这 样 的 通 研 究 .我 们能够 基于 中医 药学 的相应 理论 和方 药找到 影 响或调 控 这些 分子生 理学 网络运 行的更 好的策 略 、 方法 和药物 。 4 肾能 合成和 分泌调 节生殖 功能 的活性 物质 吗? 关 于这样 的活性 物质 .我们 可 以从直 接 的和间接 的两 个方 面加 以认 识和研 究 在发 挥间 接影 响的活性 物 质方 面 . 们 已经知道 . 肾脏合 我 受 成 分泌 肾素调 控的血 管紧 张素 Ⅱ可以 以旁分 泌的方 式 , 过 I 通 D G 和 P G信 号 转 导通 路 分别 对 下 丘脑 G R 、 体 L 、 A K n H3垂 l H 催 乳 素 等生 殖 激素 产 生重 要 的影 响 , 而对 机 体 的生 殖行 为 进 和其他功 能进 行调节 。在 另外 的方 面 . 们也早 就知 道 , 我 由肾 间 质细胞合 成 的前 列腺 素是 一种 具有 显著生 殖 活性 的激素 ,该激 素不仅 可调节 生殖 器官平 滑肌 的运动 和精 细胞 在雌性 生殖 道 内 的运行 . 而且 在生殖器 官 的发育 、 配子 发生 和成 熟 以及 妊 娠维持 等 方面都 具有 重要作 用 。 ] 关 于 肾脏是 否能 合成 和分 泌对生 殖器 官发 挥直接 影 响的活 性 物质 , 目前 我们还 无从 知晓 。但是 , 从胚 胎发 生和发 育 的角度 『 在胚 胎发 生发 育过程 中, 肾和睾 丸, 卵巢形 态发 生之 间具有 紧 密 关 系。 肾和 睾丸, 卵巢都 是 从体 节 外侧 的 间介 中胚层 发 育 而 来 , 胎 发 育 至 第 3周 , 肾索 ( ^ P c ) 成 , 第 5 胚 生 wp n o 形 c 至 周 , 肾索 演变 成尿 生 殖嵴 (m r )之 后 , 生 “ n , 由此逐 步 分 化 出睾丸, 巢和 肾1基于胚 胎 发育 的形 态诱 导分 化规 律 , 卵 , 也基 于中医药 学“ 肾主生殖 ” 理论 , 的 我们 推测 , 肾脏 完全有 可 能是合 成 和分泌 影响 生殖器 官活 动 .调控生 殖细 胞发 育分 化的生 物活 性 物质 的一个 重要器 官 。 对此 , 我们 当然需 要 采用新 的研 究方 法加 以证 明 。假 如此 . 将 不仅具 有重 大的理 论生 物医 学意 义 .而 且也将 弓导 药物 学家 l 基 于相应 的 中医药理 论和方 药筛 选 出新 的生殖 行为 和生殖 功能 调 控药物
中医药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调理疗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医药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调理疗法研究进展与展望1. 引言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是影响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
传统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调理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综述中医药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调理疗法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早泄的中医药治疗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性生活质量。
中医药在早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例如,采用中药复方口服液治疗早泄能有效延长性交时间、提高射精延迟时间。
另外,针灸疗法结合中药熨贴等传统疗法也能改善早泄症状。
3. 阳痿的中医药治疗阳痿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给患者带来巨大困扰。
中医药在阳痿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草本中药如淫羊藿、山药等被广泛应用于阳痿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改善勃起功能、促进阴茎血流的作用。
此外,针灸疗法和推拿手法也被用于提高阳痿患者的勃起功能。
4. 前列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疾病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
中医药对前列腺疾病的治疗具有独到之处。
例如,采用中药和针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前列腺炎的症状,减轻疼痛和尿频等不适。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减轻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5. 性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性功能障碍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
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肾气、补肾阳等方法来改善性功能障碍。
中药如淫羊藿、何首乌等被广泛应用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具有提高性欲、增强勃起功能的作用。
6. 展望中医药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调理疗法研究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机制,挖掘更多有效的中药组合和疗法。
此外,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探索中医药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新途径,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和水平。
7. 结论中医药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调理疗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从现代生殖医学角度探讨_肾藏精主生殖_理论_王瑞霞

[J].中国针灸,2001,21(11):659-661.[9]潘云华.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9):35-36.[10]施炳培,卜怀弟,汪令,等.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对骨密度影响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0(1):51-52.[11]程蓉歧.项立敏,雷暴莲,等.头枕疗法对脑瘫患儿脑血流影响的TCD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8):34-35.[12]宋启劳.中医对小儿脑瘫的认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2):64-65.[13]马丙祥.小儿脑性瘫痪的中医辨证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1997,19(2):30-31.[14]王雪峰,胡晓丽.中医对小儿痉挛型脑瘫(肝强脾弱证)的探析收稿日期:2010-01-22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校、科研单位专项计划(ZR2009CL036);2009年度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093731110006)作者简介:王瑞霞(1981-),女,山西汾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妇科疾病。
:连方[J].中医儿科杂,2005,1(2):6-7.[15]王军英.传统医学对小儿脑瘫的治疗作用[J].现代康复,2001,5(5):14.[16]余定辉.脑瘫辨治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11):34-35.[17]陈玉玲,莫穗林,罗素珍.脑瘫从肾虚论治[J].甘肃中医,1999,2(6):1-2.[18]藤宣光,王国玮.核黄疽后遗症2例治验[J].中医杂志,1993,34(2):83-84.[19]李鸿超.针刺督脉法为主治疗儿童脑瘫325例[J].陕西中医,2001(5):293-294.[20]傅玲.小儿脑瘫[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2-66.[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437-439.[2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小儿脑瘫的定义诊断标准和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262.[23]刘焕荣,霍瑞兰,刘晓明,等.刺血通经治疗小儿脑性瘫痪[J].中国针灸,1999(12):717-718.[24]郭蕾,王永炎.论中医证候中的复杂现象及相应的研究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10):3-5.从现代生殖医学角度探讨“肾藏精主生殖”理论王瑞霞1,连方2,孙振高2(1.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遗传中心,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肾藏精、主生殖”理论是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生殖功能的基本认识。
中医对于男性生殖健康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对于男性生殖健康的研究与应用男性生殖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男性生殖问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而在中医学中,对于男性生殖健康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被重视。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入手,探讨中医对男性生殖健康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应用。
一、中医理论中的男性生殖健康观念中医学认为,男性生殖健康与肾气、精血、经络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
肾气被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气,对于男性生殖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重要作用。
精血则是男性生殖健康的基础,不仅关系到精液的质量和数量,还关系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运行。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它被视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男性生殖功能与经络的通畅与否密切相关。
二、中医药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调理1. 肾阳虚的调理中医认为,肾阳虚是男性生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肾阳虚指的是肾气不足,阳气不充盈,表现为性功能减退、精液稀薄、阳痿早泄等症状。
中医药通过补肾阳来改善这些问题,常用的药物有肉苁蓉、仙茅、淫羊藿等。
2. 脾虚湿困的调理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湿困也是男性生殖问题的常见原因。
脾虚湿困指的是脾气虚弱,消化功能失调,导致湿邪停留在体内,表现为性欲减退、疲乏无力等症状。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这些问题,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等。
3. 痰湿阻滞的调理痰湿阻滞是男性生殖问题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痰湿阻滞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引起的,表现为精液质量下降、腰酸背痛等症状。
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化湿、祛痰的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常用的药物有山药、茯苓、陈皮等。
三、中医针灸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应用除了中药调理之外,中医的针灸也在男性生殖健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生殖系统的功能。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关元”、“气海”、“命门”等。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明显提高精液质量、增加精子数量,对于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显著。
四、中医对男性生殖健康的预防中医学强调"有病先治未病先防",对于男性生殖健康也同样如此。
肾内科前沿研究报告

肾内科前沿研究报告肾内科前沿研究报告肾内科是研究肾脏疾病的内科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内科领域的前沿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本报告将介绍肾内科前沿研究的一些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肾脏病诊断技术的发展1.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突变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等。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肾脏疾病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布和功能,可以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质谱仪等分析设备的发展,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肾脏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
二、肾脏病治疗的新进展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根据肾脏疾病的分子机制来选择和应用药物的治疗策略。
这种治疗方法相比传统疗法更具精准性和个体化,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2. 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利用干细胞或其他可分化为肾功能细胞的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
该技术已经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有望成为肾脏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三、肾脏病预防与健康管理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疾病管理等。
优化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肾脏疾病的风险,对于早期肾脏病患者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早期筛查与干预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发现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提前进行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例如,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定期尿蛋白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展望未来,肾内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肾脏器官的再生和再生医学的发展。
1. 肾脏器官再生肾脏器官再生研究旨在利用干细胞或其他可分化为肾脏组织的细胞来重建受损的肾脏,以替代目前肾脏移植和血液透析等治疗方式。
通过生物三维打印等技术,可以制造出与患者肾脏组织相似的人工肾脏。
2. 再生医学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生物材料、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来重建和修复受损组织和器官的学科。
肾脏再生医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再生技术实现肾脏功能的恢复或替代,以提高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
生殖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生殖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生殖科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对生育与繁殖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殖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殖科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殖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 生殖科学的研究进展1. 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生殖器官是关键的生殖器官,是人体生殖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对于生殖健康非常重要。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生殖器官的细胞、分子技术等研究手段,深入了解了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它们的生理机制,有助于为生殖健康提供更加精准的解决方案。
2. 生殖细胞的基因研究生殖细胞是生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而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殖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
在基因上,生殖细胞的变异会影响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进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因此,基因研究对于生殖细胞的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科学家们现在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生殖细胞、了解它们的科学机制,提供了治疗生殖疾病的可能性。
3. 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一直是人们在生殖健康领域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体外受精、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冷冻胚胎技术和代孕技术等。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辅助生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三人造孩子”的技术,通过捐赠女性细胞核替代受精卵内具有病毒感染等疾病的女性细胞核,这种技术对于治疗因线粒体疾病导致的不孕不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某些不孕不育者的情况下,通过对其身体尺寸、血糖、血液指标、经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辅助生殖技术也可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治疗。
二. 生殖科学的应用1. 不孕不育治疗不孕不育是目前许多夫妇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通过生殖科学的研究和进展,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法。
例如,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帮助不孕不育者实现生育梦想。
同时,生殖科学的研究也可以有效地为治疗不孕不育问题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并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生殖生物学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

生殖生物学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殖生物学已经成为了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个领域当中的医学专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来帮助人类更好地实现健康和繁殖。
在今天,我们将会对生殖生物学领域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
一、生殖生物学的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殖生物学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下面是几个生殖生物学领域的最新进展:1.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生殖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正在越来越广泛。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探究某些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并针对这些疾病的发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治疗。
2. 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试管婴儿技术是一种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生殖生物学技术。
当前,这个领域涉及到很多的研究,包括更好的激素治疗,精子和卵子质量检测等等。
3. 人工受精的发展人工受精是一种已经应用了许多年的生殖生物学技术。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也在不断地改进着。
如今,仪器更加精细,使得操作更加精准,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生育。
二、生殖生物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生殖生物学的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宽广。
下面是几个目前生殖生物学领域的趋势:1. 基因诊断与治疗的联合基因诊断与治疗会是未来生殖生物学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
通过基因诊断,生殖专家可以预测出孩子是否存在孕期疾病,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个性化医学的兴起个性化医学的兴起也直接影响到了生殖生物学的未来。
针对不同的人群,个性化婴儿的生育也将同步提高。
个性化医学将会拓展生殖生物学的应用范围。
3.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生殖生物学的另一个未来发展方向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表现的一个领域。
未来人们将会通过表观遗传学来了解更多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结语:总之,生殖生物学的进展及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的领域。
但是,我们相信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生殖生物学领域将会成为更加关注的重要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生殖生物学是研究生殖系统结构、功能和发育等生物学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殖生物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不仅对于人类了解自身生殖系统有着重要意义,还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一、生殖细胞发生与功能研究生殖细胞是生殖过程中关键的元素之一,其发生与功能研究一直是生殖生物学的研究重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生殖细胞发生和功能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其中包括生殖细胞的分子机理研究、信号通路研究、表观遗传修饰和发育过程等方面。
例如,在果蝇中,研究表明,基因关键因子被调控着青春期发育和成熟进程。
与此同时,通过对短臂双香猪(Sus scrofa)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学分析,揭示了许多与生殖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为生殖细胞的发育及其在生殖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认识。
二、生殖健康和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生殖健康和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生殖医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殖健康问题,同时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生殖医学包括生殖健康保健、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克隆研究、基因治疗等方面。
例如,试管婴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生殖技术,如精子和卵子的冷冻、子宫移殖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为人们解决了许多不孕不育及其他生殖问题。
三、生殖遗传及其应用生殖遗传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研究遗传变异的来源和形式,了解生殖细胞发育和功能的重要方面。
通过生殖体系能够传递基因,为后代的发育和表现带来影响,因此研究生殖遗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例如,研究家畜的遗传多样性和育种技术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其品质。
第一次门罗女孩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同时,生殖遗传的相关研究还能够反映生物进化的程度,这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控制物种数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殖医学研究的新突破与相关伦理问题探讨

生殖医学研究的新突破与相关伦理问题探讨1. 引言在当代社会中,生殖医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
借助新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突破传统的生育限制,实现更多的生育选择。
然而,随着这些新突破的出现,引发了众多伦理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殖医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相关的伦理问题。
2. 生殖医学的新突破2.1 试管婴儿技术试管婴儿技术(IVF)是一项重要的生殖医学突破。
它通过将精子和卵子结合在体外,培养出胚胎后再移植到母体内,实现不孕症夫妇的生育愿望。
试管婴儿技术,为许多不孕不育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使他们能够拥有自己的孩子。
2.2 胚胎性干细胞研究胚胎性干细胞研究是生殖医学的另一项重要突破。
胚胎性干细胞具有多潜能分化的能力,能够转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这一技术为再生医学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可以用于治疗一系列不可逆性疾病,如心脏病、帕金森病等。
2.3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生殖医学突破。
通过基因编辑工具,研究人员可以定向修改人体细胞的基因组,以修复遗传缺陷或预防遗传疾病的发生。
这一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伦理讨论。
3. 生殖医学的伦理问题3.1 试管婴儿技术的伦理问题尽管试管婴儿技术为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也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问题。
首先,试管婴儿技术会导致胚胎的选择性筛查和丢弃,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胚胎的尊严。
其次,试管婴儿技术可能导致多胎妊娠的出现,增加了孩子和母亲的健康风险。
3.2 胚胎性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胚胎性干细胞研究中最引发争议的伦理问题之一是关于胚胎使用的合理性和道德性的讨论。
由于这种研究需要人类胚胎作为来源,很多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侵犯和损害。
此外,由于胚胎性干细胞具有多潜能分化的能力,存在滥用的风险,可能导致胚胎贸易或非法使用。
3.3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最引人关注的伦理问题之一是改变人类基因组。
这种技术可能会导致早期基因编辑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人类健康和基因多样性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人体器官研究的进展及前景展望

人体器官研究的进展及前景展望
一、人体器官研究简介
人体器官研究是人体生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利
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深入探索人体器官的结构、功能、病理、诊断及治疗。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病理学、生理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等,开展人体器
官的解剖、形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视觉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研究。
二、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体器官研究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展。
从解剖学的角度,研
究者已经描述了大多数人体器官的外形、作用和内部结构。
从病理学的角度,研究者通过分析器官的发育、退行性变化和病理特征,深入探讨了疾
病的发病机制及保护机制。
从生理学的角度,研究者综合运用实验和观察
方法,深入研究了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而对器官功能紊乱的疾病机理进行
了研究,有助于临床治疗的研发。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者已经研究
出了许多器官中涉及到的蛋白质、遗传因子及激素的结构和功能,为器官
功能异常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目标。
三、研究前景
随着本世纪初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器官的基因组数据已
经被获得,许多尚未解析的器官功能和疾病机制也正在被研究。
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新技术与新方法在生殖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殖生物学研究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断地涌现出各种有关生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使得生殖生物学研究变得更加精细和深入。
本文将依次介绍以下几个方面:一、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针对单个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全面测序,不仅可以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还可以研究某些疾病如肿瘤中个体细胞的谱系发展等。
特别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中,单细胞测序技术更是实现了早期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检测,为优选胚胎提供了新的手段。
二、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操作DNA序列实现基因改造的技术,包括CRISPR-Cas9技术、TALEN技术等。
在生殖生物学研究中,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目的基因编辑,如优化遗传育种、预防遗传疾病等。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也可用于体细胞中的基因修复,导致疾病的基因缺失或突变得以修复,如囊性纤维化等。
三、干细胞技术干细胞技术是目前最前沿的生物技术之一,主要包含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两种类型。
胚胎干细胞可分化成人体各种器官和细胞,为移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发现更是使得人体自我治愈成为现实,大大拓展了将干细胞技术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前景。
在生殖生物学研究中,干细胞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为疾病模型提供“原料”和细胞供应,如不育症、生殖系统癌症等可以通过干细胞技术获取相应的疾病模型。
四、基因测序技术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普及,生殖生物学研究中的基因表达、基因变异等方面的分析也变得更加精准和丰富。
同时,基因测序技术也给遗传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比如通过群体基因测序等手段实现了精准基因组匹配,提高了卵子、精子等的配对准确性。
总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涌现为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分析手段,使得生殖生物学研究更加丰富、精细和深入。
最新 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精品

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生殖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繁衍后代、维系物种延续的重要过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生殖生物学研究现状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科学部与政策局于2014年11月24~26日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第128期双清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挑战和对策",重点关注动物和人的生殖,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永莲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和北京大学乔杰教授共同担任。
来自国内22家主要研究单位的68位生殖生物学、生殖医学、生殖干细胞、流行病学等领域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安排了4个主题报告和33个专题报告,围绕"精子发生与成熟"、"卵泡发育与受精"、"胚胎发育与出生缺陷"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技术"4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论坛的鲜明特点是参会专家基于已有工作,谈设想、谈领域发展。
在会议报告和分组讨论中,专家们畅所欲言,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围绕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较深入和全面的分析研讨,对我国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1生殖生物学研究的现状生殖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繁衍后代、维系物种延续的重要过程。
生殖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于配子形成机制,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机理,以及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而其应用基础研究涉及人的不孕不育、出生缺陷、计划生育,以及农业动物的繁育等国家重大需求[1].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分子技术、基因组技术、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和谱系追踪技术的发展,生殖生物学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其现状和研究热点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配子形成及体外诱导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配子形成是有性生殖的根本,是生殖调控的关键[2].配子由原始生殖细胞经增殖、减数分裂、成熟而产生,整个过程不仅受本身遗传和表观遗传的调控,还受邻近细胞或组织及微环境的影响[3].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独有的分裂方式,是配子形成的关键和核心,其重要过程包括减数分裂的启动以及同源染色体的识别、配对、联会、重组和分离[4],这一系列过程的正常进行确保了遗传物质在生物世代间的稳定传递和有规律的变异,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
“肾主生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肾主生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黄琼霞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5(27)3
【总页数】2页(P53-54)
【关键词】肾;生殖;综述
【作者】黄琼霞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3.1
【相关文献】
1.唾液中NAG酶与肾主生殖的临床实验研究 [J], 张丽
2.“肾主生殖”理论整理及实验研究概况(综述) [J], 马淑然;刘燕池;郭霞珍
3.肾主生殖研究:肾阴阳平衡与机体雌雄激素的交叉代谢及其非线性动力学平衡 [J], 冯前进
4.肾主生殖:肾能合成和分泌调节生殖功能的活性物质吗? [J], 冯前进
5.肾主生殖的实验研究 [J], 俞瑾;金丕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物质 , 灵 枢》 “ 如《 曰:两神相搏 , 合而成形 , 常先身生 , 是谓精 ” 。肾精所化之气是机体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肾 在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 中起着主导作用 ,决定 了人 的 生长衰老全过程。人从幼年开始 , 由于肾的精气逐渐充 盛, 随之 出现齿更 发长等变化 ; 发育 到青 春时期 , 肾的 精气充盛 , 发育完全 , 产生 了“ 天癸 ” 于是女性就 开始 , 按期排 卵 , 出现月 经 , 性机 能逐渐成熟 , 而有生 殖 的能
11 理 论研 究 .
肾是人体 生命 的根本 , 肾藏精是 肾主生殖 的基础 , 所藏之精是构成人体 的基本物质 ,包括先天之精与后 天之精 两个方面。先天之精受于父母 , 是构成胚胎的原
1 . 健运黄体 补 肾中药的健运黄体作用是 “ .2 2 肾主生 殖” 作用的另一个 突出方面 。奚明等[ 2 ] 在家兔黄体模 型 上观察到 肉苁蓉 、 菟丝子 、 杜仲 、 山药 、 莲子 、 益智仁 、 紫 河 车组方使黄体 对绒毛膜 促性腺激 素的反应强 烈 , 维
1 . 调 节免 疫 .5 2 补 肾 中药 通 过 对 机 体 起 整 体 调 节 作
“ 肾一天 癸一冲任一胞 宫 ” 间 的协 调 , 通过胞 脉直 之 还 接作用 于胞 宫。而胞 宫的生理功能为产生月经和孕育 胎儿 , 故有 “ 经水 出诸肾” “ 、 肾主生殖之说” 。妊 娠与 肾 气和冲任二脉有极其密切 的关系 。妊娠之机理 , 主要在 于男女 肾气 的盛 实 , 使男精 女血 ( 卵子 ) 到有机 的结 得 合 ,并认为 中医学所说 的肾包括 男女生殖 系统的物质 功能和与之有关 的神经一体液系统的功 能。
力; 到老年 , 肾的精气渐衰 , 性机能 和生殖能力 随之减
1 . 养育子宫 现代药理学对 补肾药进行 了详尽 的 .3 2 单 味药理研究 , 发现鹿茸 、 补骨脂 、 蛇床子 、 紫河车 、 锁 阳、 仙茅 、 灵脾 、 仙 菟丝 子 、 巴戟 天都 表现性 激素 样作
用, 促进雌性动物卵巢和子宫发育 ; 中鹿茸 、 其 紫河车 、 锁 阳经放射性免疫测定本身 即含有雌 二醇、雌酮或促
1 研 究进 展
12 实 验研 究 .
1 . 促进排卵 .1 2
多数学者 的研究显示 , 肾中药具有 补
促排卵 的作 用 , 如林盈等 E “ 氏促 排卵汤作用机理 罗 ] 的
动 物 实 验 研 究 ” 明 , 氏 促 排 卵 汤 具 有 温 肾培 源 , 表 罗 滋 肾养 血作 用 , 卵 泡 生 长 、 育 、 熟并 促 其 排 出 。 使 发 成
: 兰:
世 西 结 志2 8 第3 第2 W r Jm 。I  ̄t T d。 lnWsmMdi 2 8 o , . 界中 医 合杂 0 年 卷 期 odo  ̄ f t ad rin d e o l u n e at a e i a t ece o , 1 N 2 e i n 0 V . 。 3
世界中西医结 合杂 志 2 0 年第 3 08 卷第 2 期 w。 d o ra o It r e T ai。 a a d st r ! r unl f n g t r tn n We e n lJ e ad di l M I n !
— —
!: ! : :
:! :
肾主生殖 的现代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
张 建伟
【 摘要 】 肾主生殖’ 内经》 生殖生理的高度概括 。系统 回顾近年来 中医药对… 主 生殖” ’ 是《 对 肾 在理论 、 实验 及临床 三 方 面的研 究进展 , 出重视整体调 节、 提 突出局部微循环调节、 深入机制探讨 、 范动物模 型、 助生殖技术等 多层次、 规 借 多角度的进一步研 究思路 。 【 关键词 】’ ; g 生殖 ; 究进展 ; 究思路 - 研 研
下, 故有 子……七七任脉虚 . 太冲脉衰少 , 天癸竭 . 地道 不通 . 故形坏而无子也” 。肾对妇 女的影响 , 不仅主宰着
胎丸复方煎剂对子宫平滑肌 收缩有抑 制作用 ;可增强 假孕大 鼠脑垂体一卵巢促黄体功能 :菟丝子具有雌激 素样活性 , 阴道 上皮细胞 角化 , 使 子宫重量 增加 ; 断 续 使子宫重量 明显增加 , 促进子宫的生长发育。另外药理 研 究还证实 :I J 断含有大 量维生素 E 用大量安胎无副 I , 作用; 杜仲能镇静镇痛 , 抑制子宫收缩 。
【 中图分类号】R 4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6320 )20 1—3 6361(080— 130
肾是人体 内重要脏腑之 一 , 肾主生殖”是 中医对 “ 人体生殖功能的认识。近年来 , 不少学者 围绕 “ 肾主生 殖” 进行 了大量 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 取得 了一定 的 成绩。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
[ 基金项 目]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o 0 7 S 00 N . 0B 0 2 ) 2 2 [ 作者单位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山东 济南 2 0 1 501
用, 既可 提高已被减 弱的免疫 稳定功能 , 又可消除有 害 的免疫反应 。如有滋 肾补 肾活 血化瘀 作用 的助孕 I 号 方、 Ⅱ号方有 降低 s D鼠对 精子抗原 的免疫反应 . 制 抑 抗精子抗 体产生的作用 。从 动物实验方面为 中药治疗 免疫性不孕不 育提供 了依据 l 5 ¨ 。 1 . 平衡 网络 现代研究表 明, .6 2 肾与性腺密切相关 。 中医理论 中的“ 肾一 冲任 一天癸一胞宫 ” “ 与 下丘脑一
性 腺激素等激素类物质 ; 仙灵脾可提高雌激素水平 , 促
进雌性动物卵巢和子宫发育 , 促进排卵_ 3 _ 。
1 . 固冲安胎 .4 2
朱 金凤等 E ] 的实验研究表 明 。 加味 寿
退而消失 , 形体也就逐渐衰老 。故《 问・ 素 上古天真论》 说 :女 子二七而天 癸至 , “ 任脉通 . 冲脉盛 , 事以时 太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