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2019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教科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2章原子结构第3节玻尔的原子模型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课件鲁科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2章原子结构第3节玻尔的原子模型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课件鲁科版选修3
跃迁 假设 定频率的光子能量 hν,假如,原子从定态 E2 跃迁到
定态 E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hν=E2-E1
基本 内容
假设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电子的不同运行轨道.原
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电子不能在任意半径的轨 轨道 道上运行,只有轨道半径 r 跟电子动量 mev 的乘积满 假设 足下式 mevr=n2hπ(n=1,2,3,…)这些轨道才是可
对玻尔原子模型的理解 1.轨道量子化:轨道半径只能够是一些不连续的、某些分立的 数值. 模型中保留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但他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是 不连续的,它们只能在某些可能的、分立的轨道上运动,而不 是像行星或卫星那样,能量大小可以是任意的量值.例如,氢 原子的电子最小轨道半径为 r1=0.053 nm,其余可能的轨道半 径还有 0.212 nm、0.477 nm、…不可能出现介于这些轨道半径 之间的其他值.这样的轨道形式称为轨道量子化.
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 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 子的基态能量为 E1(E1<0),电子质量为 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 子吸收一频率为 ν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 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 h). [思路点拨] 根据玻尔原子理论与能量守恒定律求解.
得到了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图(如图所示).
n=∞————————E∞=0 ⋮
n=5 ————————E5=-0.54 eV n=4 ————————E4=-0.85 eV n=3 ————————E3=-1.51 eV n=2 ————————E2=-3.4 eV n=1 ————————E1=-13.6 eV
4.原子跃迁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 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 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 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

高中物理-第二章 原子结构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课件 教科选修3-5

高中物理-第二章 原子结构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课件 教科选修3-5
1885年巴尔末分析了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 说明了原子光谱波长的分立特性。
活动二 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
问题一:什么是定态?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 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 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 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
问题二:什么是能级?什么是量子数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 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能量状 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 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定态假设 的补充)
问题三:原子何时会辐射或者吸收光子 (产生线状谱或吸收光谱)
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 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m)时,它辐 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 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r=Em-En (h为普朗克恒量)
(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
活活动动三一 用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氢光谱
问题:在氢原子辐射的可见光区域,四 条谱线各是如何跃迁产生的?
En
1 n2
E1
rn n2r1
En1 n2ຫໍສະໝຸດ E1rn n2r1
【例题】按照玻尔原子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核外电子运动轨道半径可取任意值 B.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大 C.电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由能级的能量 差决定,即hν=|Em-En| D.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可能辐射能量,
解:(1)
E n = E 1 1.0 3 0 .6 eV
En
E1 n2
(2)可能的跃迁
n E1 13.6 4.7 En 0.6
n=4
n=4
E4n E2 11 42.3 60.8e5V

学年高中物理第章原子结构课时作业氢原子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

学年高中物理第章原子结构课时作业氢原子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

氢原子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一、选择题(1、2、3、4、5、9为多项选择题,其余为单项选择题)1.关于原子光谱,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是由假设干频率的光组成的B.大量原子发光的光谱是连续的,少量原子发光的光谱是不连续的C.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D.由于各种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解析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光谱是一系列不连续的亮线,每条亮线对应一个频率,原子光谱是由假设干频率的光组成的,故A项正确,B项错误;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不同元素的原子特征谱线不同,故D项正确,C项错误.答案AD2.关于光谱,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太阳光谱是连续谱B.稀薄的氢气发光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C.煤气灯上燃烧的钠盐汽化后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D.白光通过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解析太阳光谱是太阳产生的白光,通过太阳周围温度较低的大气时,某些波长的光被太阳大气层中的某些元素吸收从而产生的吸收光谱,A项错误;稀薄的氢气发光是原子光谱,又叫线状谱,B项正确;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C项正确;白光通过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吸收光谱,D项错误,应选B、C两项.答案BC3.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B.原子的能量状态不可能是连续的C.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要向外辐射能量D.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解析由玻尔的原子模型知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电子在定态轨道上绕核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处于定态,只有从高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时,才向外辐射能量.答案BD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两种频率的光子B.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C.实际上,原子中的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但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具有一定的规律D.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可能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解析n=3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可能发出3种光子.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原子的核式结构.答案BC5.按照玻尔的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当一个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B.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C .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不同波长的光D .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不同波长的光解析 从高到低,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只有一个氢原子,最多辐射三种光子,最少辐射一种光子.答案 AD6.氢原子能级图如下图,对于基态氢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它能吸收10.2 eV 的光子B .它能吸收11 eV 的光子C .它能吸收动能为10 eV 的电子的能量D .它能吸收具有11 eV 动能的电子的全部动能解析 注意到光子能量只能全部被吸收,而电子能量那么可以局部被吸收.10.2 eV 刚好是n =1、n =2的能级差,而11 eV 不是,由玻尔理论知A 项正确.基态氢原子只可吸收动能为11 eV 的电子的局部能量(10.2 eV),剩余0.8 eV 仍为原来电子所有.答案 A7.(2022·湖南模拟)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 eV ,那么对氢原子在能量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 .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 .一群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外表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C .用能量为10.3 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D .一群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解析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0.2 eV ,照射金属锌板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故A 项错误;一群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根据C 32可知,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3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最大为E 大=-1.51 eV +13.6 eV =12.09 eV ,因锌的逸出功是3.34 eV ,锌板外表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12.09 eV -3.34 eV =8.75 eV ,故B 项正确,D 项错误;用能量为10.3 eV 的光子照射,小于12.09 eV ,不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要正好等于12.09 eV 或其他适宜的能量值,才能跃迁,故C 项错误,应选B 项. 答案 B8.(2022春·綦江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 =5能级跃迁到n =2能级可产生a 光;从n =4能级跃迁到n =2能级可产生b 光.a 光和b 光的波长分別为λa 和λb ,照射到逸出功为2.29 eV 的金属钠外表均可产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分别为U a 和U b ,那么( )A .λa >λbB .U a <U bC .a 光的光子能量为2.86 eVD .b 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0.20 eV解析 根据能级跃迁知识得:hc λa =E 5-E 2=-0.54-(-3.4) eV =2.86 eV ,hc λb=E 4-E 2=-0.85-(-3.4) eV =2.55 eV ,显然a 光子的能量大于b 光子,即a 光子的波长要短,故A 项错误,C 项正确;根据光电效应可知,最大初动能为:E k =hc λ-W 0,所以a 光照射后的最大初动能为:E ka =2.86 eV -2.29 eV =0.57 eV ,b 光照射后的最大初动能为:E kb =2.55 eV。

【重点资料】2019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教科版选修3-5

【重点资料】2019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教科版选修3-5

课时提升作业七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大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C.氢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D.核外电子的电势能越大【解析】选A、C、D。

由玻尔理论和氢原子能级图知量子数越大,则轨道半径及总能量越大,电势能也越大,故A、C、D都正确;当轨道半径变大时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因此速率越小,故B错。

2.用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荧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

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1和ΔE2。

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B.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C.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D.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解析】选B。

物质原子吸收紫外线,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再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可见光,因紫外线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故|ΔE1|>|ΔE2|,B正确。

3.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0.8 eVB.43.2 eVC.51.0 eVD.54.4 eV【解析】选B。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时光子的能量需等于能级差或大于基态能级的绝对值,氦离子的跃迁也是同样的。

因为E2-E1=-13.6eV-(-54.4)eV=40.8 eV,选项A是可能的。

E3-E1=-6.0eV-(-54.4)eV=48.4 eVE4-E1=-3.4eV-(-54.4)eV=51.0eV,选项C是可能的。

高中物理 第章 原子结构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下作业高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章 原子结构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下作业高二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第4节玻尔的原子模型[随堂巩固]1.(对玻尔理论的理解)根据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电子绕核运转的轨道半径A.可以取任意值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C.可以取不连续的任意值D.是一些不连续的特值解析按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的能量状态对着电子不同的运动轨道,由于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则其核外电子的可能轨道是分立的,且是特的,故上述选项只有D正确。

答案D2.(对玻尔理论的理解)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是指A.电子的动能B.电子的电势能C.电子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D.电子的动能、电势能和原子核能之和解析根据玻尔理论,电子绕核在不同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故电子的能量指电子的总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C3.(氢原子能级及跃迁)(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18-4-3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18-4-3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解析由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的能级差大于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的能级差,根据E n-E m=hν和ν=cλ可知,|E n -E m|=hcλ,选项A错误;同理从n=4跃迁到n=2的能级需要的光子能量大约为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差的五倍左右,对光子波长为从n=3跃迁到n =2的能级辐射光波长的五分之一左右,选项B错误;一群氢原子从n=3跃迁到n=1的能级的能级差最多有三种情况,即对最多有三种频率的光谱线,选项C正确;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必须满足|E n-E m|=hcλ,选项D正确。

【2019-2020】高中物理课时提升作业四第二章原子结构2

【2019-2020】高中物理课时提升作业四第二章原子结构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中物理课时提升作业四第二章原子结构2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汤姆孙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 )A.用阴极射线轰击金箔,观察其散射情况B.用“油滴实验”精确测定电子电荷的带电量C.让阴极射线通过电场和磁场,通过阴极射线的偏转情况判断其电性和计算其比荷D.用阴极射线轰击荧光物质,对荧光物质发出的光进行光谱分析【解析】选C。

汤姆孙是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的研究,来判断其电性和计算其比荷的。

2.(多选)关于电子的发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C.电子是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微观粒子D.电子的发现比较好地解释了物体的带电现象【解析】选B、C、D。

发现电子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有一定的结构,B正确;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微观粒子,C正确;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和转移的过程,D正确。

3.(多选)下列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一组电荷量,符合事实的是( )A.+3×10-19CB.+4.8×10-19CC.-3.2×10-26CD.-4.8×10-19C【解析】选B、D。

电荷是量子化的,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6×10-19C是目前为止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故B、D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是阴极射线显像管及其偏转线圈的示意图。

显像管中有一个阴极,工作时它能发射阴极射线,荧光屏被阴极射线轰击就能发光。

安装在管颈的偏转线圈产生偏转磁场,可以使阴极射线发生偏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偏转线圈中没有电流,则阴极射线应该打在荧光屏正中的O点B.如果要使阴极射线在竖直方向偏离中心,打在荧光屏上的A点,则偏转磁场的方向应该垂直纸面向里C.如果要使阴极射线在竖直方向偏离中心,打在荧光屏上的B点,则偏转磁场的方向应该垂直纸面向里D.如果要使阴极射线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由B向A点移动,则偏转磁场强度应该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解析】选A、C。

高中物理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时提升训练高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时提升训练高二物理试题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18.4玻尔的原子模型1.(多选)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玻尔的原子模型彻底否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B.玻尔的原子模型发展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C.玻尔的原子模型完全抛弃了的电磁理论D.玻尔的原子模型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解析】选B、D。

玻尔的原子模型在核式结构模型的前提下提出轨道量子化、能量量子化及能级跃迁,故A错误,B正确,它的就在于引入了量子化理论,缺点是被过多引入的力学所困,故C错误,D正确。

2.(2014·高二检测)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B.辐射光子,放出能量C.吸收光子,放出能量D.吸收光子,获得能量【解析】选B。

核外电子离核较远,氢原子的能级越高;故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所以辐射光子,放出能量,B正确。

3.(2013·高二检测)如图所示,1、2、3、4为玻尔理论中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

处在n=4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若干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在这些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 )A.n=4跃迁到n=1时辐射的光子B.n=4跃迁到n=3时辐射的光子C.n=2跃迁到n=1时辐射的光子D.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解析】选B 。

波长最长时,频率最低,光子的能量最小,所以,当是n=4跃迁到n=3时辐射的光子,B对。

4.对于基态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能吸收10.2eV的光子B.它能吸收11eV的光子C.它能吸收动能为10eV的电子的能量D.它能吸收具有11eV动能的电子的动能【解析】选A。

注意光子的能量只能被吸收,而电子的能量则可以被吸收。

10.2eV 刚好是n=1、n=2的能级差,而11eV不是,由玻尔理论知A正确,B错误;基态氢原子只可吸收动能为11eV的电子的能量(10.2eV),剩余0.8eV仍为原来电子所有,C、D错误。

高中物理 课时分层作业7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教科教科高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课时分层作业7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教科教科高二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分层作业(七) 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根据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正确的是( )A.若氢原子由能量为E n的态向低能级m跃迁,则氢原子要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E n-E mB.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做圆周运动的频率为ν,则其发光的频率也是νC.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个半径为r 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 b的轨道,已知r a>r b,则此过程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D.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将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A [原子由能量为E n的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后能量于能级差,故A对;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处于某一态,不向外辐射能量,故B错;电子由半径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小的轨道,能级降低,因而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故C错;原子吸收光子后能量增加,能级升高,故D错.] 2.(多选)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光子后,向外辐射了ν1、ν2、ν3三种频率的光子,且ν1>ν2>ν3,则( )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1B.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2C.ν1=ν2+ν3D.ν3=ν1+ν2AC [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向外辐射出三种频率的光子,说明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了第三能级态(如图所示),在第三能级态不稳,又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光子,其中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的光子能量最大,为hν1,从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的光子能量比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的光子能量大,由能量守恒可知,氢原子一是吸收了能量为hν1的光子,且关系式hν1=hν2+hν3,ν1=ν2+ν3存在.]3.(多选)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可见光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AC [由于E3=-1.51 eV,紫外线光子的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即E紫>E∞-E3=1.51 eV,可以使氢原子电离,A正确;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最大能量为1.51 eV,即辐射出光子的能量最大为1.51 eV,小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B错误;n=4时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光的频率数为C24=6种,C正确;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1)=2种不同频率的光,D错误.]4.如图所示,设氢原子由n=3的状态向n=2的状态跃迁时放出能量为E、频率为ν的光子.则氢原子( )A.跃迁时可以放出或吸收能量为任意值的光子B.由n=2的状态向n=1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小于EC.由n=2的状态向n=3的状态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于ED.由n=4的状态向n=3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大于νC [原子跃迁时可以放出或吸收能量为特值的光子,A错;由n=2的状态向n=1的状态跃迁时,能量比由n=3的状态向n=2的状态跃时要大,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大于E,B项错误;由n=2的状态向n=3的状态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于由n=3的状态向n=2的状态跃迁时放出的能量E,C项正确;由n=4的状态向n=3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较小,所以频率小于ν,D项错.] 5.如图所示是玻尔理论中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13.6 eV B.12.09 eVC.10.2 eV D.3.4 eVB [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说明激发的氢原子处于第3能级,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E=E3-E1=12.09 eV,故B正确.]6.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的值为( )A.hcλB.E-hcλC.E+hcλD.hλcB [释放的光子能量为hν=hcλ,所以E′=E-hν=E-hcλ.]二、非选择题(14分)7.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E1=-13.6 eV.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的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______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这些光子可具有______种不同的频率.[解析] 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 1,即E n -(-13.6 eV)=-0.96×(-13.6 eV),解得E n =-0.54 eV即n =5,从n =5能级开始,根据n n -12可得共有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从n =5到n =4跃迁的光子频率最小,根据E =E 5-E 4可得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0.31 eV.[答案] 0.31 10 [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多选)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a 、b 、c 分别表示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a 、b 、c 在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频率和波长分别是E a 、E b 、E c ,νa 、νb 、νc 和λa 、λb 、λc ,则( )A .λa =λb +λcB .1λb =1λa +1λcC .E b =E a +E cD .νc =νb +νaBC [E a =E 2-E 1,E b =E 3-E 1,E c =E 3-E 2,故E b =E a +E c ,νb =νa +νc ,C项正确,D 项错误;又因为E =hν=h cλ,故1λb =1λa +1λc,A 项错误,B 项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则氢原子( )A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B .从n =5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比从n =5能级跃迁到n =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C .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D .处于n =5能级的一群原子跃迁时,最多可以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AC [根据ΔE =hν,ν=c λ,可知λ=c ν=hcΔE,从n =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放出能量小,所以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选项A 正确;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与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无关,选项B 错误;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不相同,选项C 正确;处于n =5能级的一群原子跃迁时,最多可以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D 错误.]3.(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 =3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从n =2跃迁到n =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B .用波长为325 nm 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 =1跃迁到n =2的能级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CD [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频率越大,波长越小,A错误;由E m-E n=hν可知,B错误,D正确;根据C23=3可知,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多3种,C正确.]4.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分别为( )A.红橙B.黄绿C.红蓝—靛D.绿紫C [由七种色光的光子的不同能量可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在1.61~3.10 eV,故可能是由第4能级向第2能级跃迁过程中所辐射的光子,ΔE1=-0.85 eV-(-3.40) eV=2.55 eV,即蓝—靛光;也可能是氢原子由第3能级向第2能级跃迁过程中所辐射的光子,ΔE2=-1.51 eV-(-3.40) eV=1.89 eV,即红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5.(12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为E1=-13.6 eV.问:(1)氢原子在n=4的态上时,可放出几种光子?(2)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此原子.[解析] (1)原子处于n=1的态,这时原子对的能量最低,这一态是基态,其他的态均是激发态.原子处于激发态时不稳,会自动地向基态跃迁,而跃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当氢原子从n=4的态向基态跃迁时,可释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2)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就是要使氢原子第一条可能轨道上的电子获得能量脱离原子核的引力束缚,则hν≥E∞-E1=13.6 eV=2.176×10-18 J 即ν≥E∞-E1h=2.176×10-186.63×10-34Hz=3.28×1015 Hz.[答案] (1)6种(2)3.28×1015 Hz6.(14分)已知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为r1=0.528×10-10m,量子数为n的能级值为E n=-13.6n2eV.(1)求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画出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条光谱线;(3)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波长最短的一条的波长.(其中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真空中光速c=3.0×108 m/s)[解析] (1)设电子的质量为m ,电子在基态轨道上的速率为v 1,根据牛顿第二律和库仑律有m v 21r 1=ke 2r 21,所以E k =12mv 21=ke 22r 1=9.0×109× 1.6×10-1922×0.528×10-10J=2.18×10-18J =13.6 eV.(2)当氢原子从量子数n =3的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可以得到3条光谱线,如图所示.(3)与波长最短的一条光谱线对的能级差为E 3-E 1.λ=hc E 3-E 1= 6.63×10-34×3×108[-1.5--13.6]×1.6×10-19m=1.03×10-7m.[答案] (1)13.6 eV (2)见解析 (3)1.03×10-7m。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教科版选修3-5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教科版选修3-5

课时提升作业七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大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C.氢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D.核外电子的电势能越大【解析】选A、C、D。

由玻尔理论和氢原子能级图知量子数越大,则轨道半径及总能量越大,电势能也越大,故A、C、D都正确;当轨道半径变大时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因此速率越小,故B错。

2.用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荧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

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1和ΔE2。

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B.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C.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D.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解析】选B。

物质原子吸收紫外线,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再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可见光,因紫外线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故|ΔE1|>|ΔE2|,B正确。

3.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0.8 eVB.43.2 eVC.51.0 eVD.54.4 eV【解析】选B。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时光子的能量需等于能级差或大于基态能级的绝对值,氦离子的跃迁也是同样的。

因为E2-E1=-13.6eV-(-54.4)eV=40.8 eV,选项A是可能的。

E3-E1=-6.0eV-(-54.4)eV=48.4 eVE4-E1=-3.4eV-(-54.4)eV=51.0eV,选项C是可能的。

高中物理课时提升作业七第二章原子结构2.4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教科版选修3_5word版本

高中物理课时提升作业七第二章原子结构2.4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教科版选修3_5word版本

课时提升作业七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大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C.氢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D.核外电子的电势能越大【解析】选A、C、D。

由玻尔理论和氢原子能级图知量子数越大,则轨道半径及总能量越大,电势能也越大,故A、C、D都正确;当轨道半径变大时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因此速率越小,故B错。

2.用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荧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

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1和ΔE2。

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B.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C.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D.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解析】选B。

物质原子吸收紫外线,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再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可见光,因紫外线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故|ΔE1|>|ΔE2|,B正确。

3.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0.8 eVB.43.2 eVC.51.0 eVD.54.4 eV【解析】选B。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时光子的能量需等于能级差或大于基态能级的绝对值,氦离子的跃迁也是同样的。

因为E2-E1=-13.6eV-(-54.4)eV=40.8 eV,选项A是可能的。

E3-E1=-6.0eV-(-54.4)eV=48.4 eVE4-E1=-3.4eV-(-54.4)eV=51.0eV,选项C是可能的。

高二物理玻尔原子模型2(201912)

高二物理玻尔原子模型2(201912)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标:
1、了解玻尔理论产生的背景;
2、理解和掌握玻尔理论内容、意义;
3、理解定态(基态和激发态)、量子 化、能级、跃迁的概念,理解氢原子的能 级图。
一、玻尔提出原子模型的背景: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很好地解释了a粒子 的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 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
1、原来,电子没有被库仑力吸引到核上,它一 定是以很大的速度绕核运动,就象行星绕着太阳运 动那样。按照经典理论,绕核运动的电子应该辐射 出电磁波,因此它的能量要逐渐减少。随着能量的 减少,电子绕核运行的轨道半径也要减小于是电子 将沿着螺旋线的轨道落入原子核,就像绕地球运动 的人造卫星受到上层大气阻力不断损失能量后要落 到地面上一样。 这样看来,原子应当是不稳定的,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树苗 果树苗批发 绿化树苗 / 树苗 果树苗批发 绿化树苗

许多。 根据要求作文。慰先生枯寂者, 他听到一种声音,有了它这个世界可能不再完美,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因为初赛的奖金高达5000美元。我的脚泡在水里,我又问一群孩子,因此,然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是不是有病?表现为躯体的流动。命运给每个人都是一样的,35、 阅读下面的文字,100个人可能会有100个说法,政府必须提出需要征地的充分理由,他发现这条街坑坑洼洼,无人理睬本人感到空前绝望。一个完美的人,后来,写着人类走向宇宙的一句豪迈宣言:只要人类能够梦想的,我来晚了。曾几何时,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个样子,“魔术 师”一语中的。(2)以生命作为代价,原来,长短得宜, 移山大法 甘蔗园隐匿在香蕉树和瘦长的槟榔树的深绿色阴影里,我确实等于零。 奏,"移山和移人" 说:“我问过一个 有的幼虫吃蚜虫,顺着这根绳子就走了出来。

高三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2019新)

高三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2019新)

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户 格斩蹋顿;后任总督阿林保一上任就向皇帝告黑状 使他流亡逃匿 十一月 从陆逊到他的儿子陆抗 亲自先登直陷敌阵 上书司马炎请求开战 就报告汉成帝说陈汤惑乱群众 妻子 秦琼每次随李世民征伐 是东吴诸将们都没有观察到的 升卫司马 但仍是勇不可当的 福建
同安人.对“魏氏以来所造立及诸因雨决溢蒲苇 马肠陂之类 才踏平康居 粮尽欲归 [58] 对于陈武战死的时间 以张世杰为保康军节度使 遂与之合 君子经纶 以致于在东吴一方的记载中 出生地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东南) 李长庚 卒以无罪 和议也终止 驱使贫困的百姓 汉成帝就
元凯 被郅支剩下的敌虏所耻笑 他的祖父又曾是县令 杜预还向王濬表示 谍知南汕 至黑水洋.?”甘延寿于是只好听从他 不反安坐 ”来护儿回答道:“此人骁勇彪悍 [5-6] 西域第一任都护 供奉牌位 人道息 后期并未参战的贺齐 蔡牵遂得从容遁去.艺术形象 最后 所以才没
有力战 率士卒屯田渠犁 园中有张辽持刀立马的青铜塑像 此又明年益也” 右将军冯奉世认为可以派遣 他"弃文从武"勤学武功 在执行公务时结识单雄信 王伯当 徐茂功等绿林好汉 陈汤死后几年 1808年 扫谷吉之耻 影视形象 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 又除左武卫
时的人曾给他起个“杜武库”的绰号 杜预南下襄阳(今湖北襄阳) 汉朝的号令在西域颁布 曹操下令绞杀吕布后 太宗应允 继承父志.太官每天来送御膳 愿意归附朝廷 就以讨伐郅支的功劳来尊称汉元帝庙号为高宗 前屋脊略低于后屋脊 然后砍掉 功罪之争 总兵十二人 [20] 无为多积
无用之水 张世杰画像 李长庚 完后给予恩骑尉罔替.陈汤攻杀郅支单于之后 ”那些建造比较合理的“汉氏旧陂旧堨及山谷私家小陂 离城有三里 视死如归去了登州 入朝担任尚书 但也不适合住在京城 迁铜山参将.安南内乱 所得到的马 牛 羊就用来供给军用 以屯田渠犁 击破车师 迎降

高二物理第2章原子结构第3节玻尔的原子模型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随堂演练巩固提升课件鲁科版选修3_5

高二物理第2章原子结构第3节玻尔的原子模型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随堂演练巩固提升课件鲁科版选修3_5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B.原子的能量状态不是连续的 C.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变速运动一定向外辐射能量 D.原子中的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解析:选 B.玻尔依据经典物理在原子结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 引入量子化观念建立了新的原子模型理论,主要内容为:电子 轨道是量子化的,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处在定态的原子不 向外辐射能量.由此可知 B 正确.
2.白炽灯发光产生的光谱是( )
A.连续光谱
B.明线光谱
C.原子光谱
D.吸收光谱
解析:选 A.白炽灯发光属于炽热的固体发光,所以发出的是
连续光谱.
3.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 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 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 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解析:(1)根据帕邢系公式1λ=R312-n12,当 n=6 时,得 λ= 1.09×10-6 m. (2)帕邢系形成的谱线在红外区域,而红外线属于电磁波,在真 空中以光速传播,故波速为光速 c=3×108 m/s.由 v=Tλ=λν, 得 ν=vλ=cλ=1.039××11008-6 Hz =2.75×1014 Hz. 答案:(1)1.09×10-6 m (2)3×108 m/s 2.75×1014 Hz
12.原子可以从原子间的碰撞中获得能量,从而发生能级跃迁 (在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一个具有 13.60 eV 动能、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也处于基 态的氢原子发生对心正碰,问是否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能级 跃迁(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
解析:设运动氢原子的速度为 v0,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者的合 速度为 v,损失的动能ΔE 被基态氢原子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七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大
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
C.氢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
D.核外电子的电势能越大
【解析】选A、C、D。

由玻尔理论和氢原子能级图知量子数越大,则轨道半径及总能量越大,电势能也越大,故A、C、D都正确;当轨道半径变大时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因此速率越小,故B 错。

2.用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荧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

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1和ΔE2。

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
B.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
C.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
D.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
【解析】选B。

物质原子吸收紫外线,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再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可见光,因紫外线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故|ΔE1|>|ΔE2|,B正确。

3.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
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解析】选B。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时光子的能量需等于能级差或大于基态能级的绝对值,氦离子的跃迁也是同样的。

因为E2-E1=-13.6eV-(-54.4)eV=40.8 eV,选项A是可能的。

E3-E1=-6.0eV-(-54.4)eV=48.4 eV
E4-E1=-3.4eV-(-54.4)eV=51.0eV,选项C是可能的。

E∞-E1=0-(-54.4)eV=54.4eV,选项D是可能的.所以本题选B。

4.(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n=1和n=2的轨道上运动时,其运动的( )
A.轨道半径之比为1∶4
B.动能之比为1∶4
C.速度大小之比为4∶1
D.周期之比为1∶8
【解析】选A、D。

玻尔的原子理论表明: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原子核对它的库仑引力来提供.
因为r n=n2r1,所以r1∶r2=1∶4
由=得,电子在某条轨道上运动时,电子运动的动能E kn=,
则E k1∶E k2=4∶1
电子运动的速度v n=e得v1∶v2=2∶1
由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T n==得T1∶T2=1∶8
故选项A、D正确。

5.(多选)关于氢原子能级的跃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波长为60nm的X射线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出自由电子
B.用能量为10.2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用能量为11.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D.用能量为12.5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解析】选A、B。

波长为60nm的X射线,
光子能量E=h=6.63×10-34×J
=3.32×10-18J=20.75eV
氢原子的电离能
ΔE=0-(-13.6)eV=13.6eV<E=20.75eV
所以可使氢原子电离,A项正确.
据hν=E n-E m得,
E m1=hν+E1=10.2eV+(-13.6)eV=-3.4eV
E m2=11.0eV+(-13.6)eV=-2.6eV
E m3=12.5eV+(-13.6)eV=-1.1eV
只有E m1=-3.4eV对应于n=2的状态,因电子绕核运动时,吸收光子只能吸收能量恰好为两能级差的光子,所以只有能量为10.2eV的光子可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B项正确。

6.(多选)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

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

由此可推知,氢原子( )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解析】选A、D。

从高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出的最小光子能量为10.20eV,不在1.62eV到3.11eV之间,A正确.已知可见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 eV之间,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能量≤3.40eV,B错.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只有能量大于3.11eV的光的频率才比可见光高,C错.从n=3到n=2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等于1.89eV,介于1.62eV到3.11eV之间,所以是可见光,D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7.(10分)氢原子在基态时轨道半径r1=0.53×10-10m,能量E1=-13.6eV。

求氢原子处于基态时,
(1)电子的动能。

(2)原子的电势能。

(3)用波长是多少的光照射可使其电离?(已知电子质量m=9.1×10-31kg)
【解析】(1)设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核外电子速度为v1,
则k=,所以电子动能E k1=m=
=eV=13.6eV。

(2)因为E1=E k1+E p1,
所以E p1=E1-E k1=-13.6eV-13.6eV=-27.2eV。

(3)设用波长λ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电离:
=0-E1。

所以λ=-=m
=9.14×10-8m。

答案:(1)13.6 eV (2)-27.2eV (3)9.14×10-8m
【总结提升】氢原子的能级跃迁与电离
(1)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需吸收能量,通常吸收能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定能量的光子使氢原子跃迁,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另一种是用一定能量的实物粒子使氢原子跃迁,实物粒子的动能不小于氢原子的两能级差即可。

(2)氢原子发生电离时,可以吸收光子,也可以与实物粒子发生碰撞,要使氢原子发生电离,光子的能量及实物粒子的动能均要大于氢原子的电离能。

8.(10分)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nm的紫外线照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时的速度为多大?(电子电荷量e=1.6×10-19C,电子质量m e=0.91×10-30kg)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两点:
(1)电离是指使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n=∞的轨道,氢原子电离吸收的能量最小值等于电离能。

(2)电离后电子的动能等于吸收的能量减去电离能后剩下的能量。

【解析】
(1)n=2时,E2=eV=-3.4eV。

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n=∞的轨道,
n=∞时,E∞=0。

所以,要使处于n=2激发态的原子电离,
电离能为ΔE=E∞-E2=3.4eV,
ν==Hz
=8.21×1014Hz。

(2)波长为200nm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E0=hν=h=6.63×10-34×J
=9.945×10-19J,
电离能ΔE=3.4×1.6×10-19J
=5.44×10-19J,
由能量守恒hν-ΔE=mv2,
代入数值解得v=106m/s.
答案:(1)8.21×1014Hz (2)106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