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目的研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主要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5.5%;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4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56.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心率、血液中脑尿钠肽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排尿量等的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观察组9.1%,对照组32.7%)。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重组人脑利钠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所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是渐进式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致死率也十分高[1]。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该研究就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全國第3次肺心病会议于1980年制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的肺动脉压在36 mmHg及以上;心功能分级均在Ⅲ级到Ⅳ级之间,患者血液中的脑尿钠肽水平超过500 ng/L,且患者经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及X线胸片检查等均排除因其他原因造成心力衰竭的情况。

脑利钠肽及临床应用.ppt

脑利钠肽及临床应用.ppt

1号染色体短臂上基因表达
108-AA肽前体原
内切酶
76-AAC端片(BNP) 特点: 有活性 半衰期极短(20min)
浓度降低 分泌对心室变化反应灵敏
体外不稳定 受外源BNP影响
32-AAN末端片(NT-BNP) 特点:
无活性 半衰期较长(60-120min)
浓度较高(1-10倍) 分泌对心室变化反应极灵敏
体外稳定,易检测 不受外源BNP影响意义 更大
(三)、脑钠肽的分布与清除
脑钠肽的广泛分布于心、脑、肺等组织中,
其中心脏含量最高,脑次之,心房高于心室,
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B型 脑钠肽有A、B、C三型跨膜受体。
B型 脑钠肽的清除有两个途径:一是经C
受体介导入胞,被溶酶体分解;二是经血液中
现,临床工作中常常须要鉴别,源于呼吸系统
疾病或心源性疾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基础上出现了心源心疾病时鉴别比较困难。而
脑钠肽的检测有助于快速、明确鉴别呼吸困难
的原因。参考阈值:BNP:<100ng/L视为排除 LVD,则阴性预测价值为99%;>400ng/L视为 LVD,阳性预测价值为90%,敏感性为97%, 特异性84%,其价值优于超声测定LVEF。
的活性,从而抗血栓形成。 总之,脑钠肽参与和维持人体循环系统的容量、
渗透压和血压的稳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脑钠肽的临床测定 (NT-proBNP瑞士罗氏专利)
测定血液中的B型脑钠肽(BNP)和NT-proBNP可以 为临床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常用的方法有:
(一):放射免疫法(IRA);
3、根据脑钠肽水平及治疗后下降和持续时 间的情况,可以评估心梗危险程度和预后判断。 有学者研究显示:心梗后72h内快速下降,预 后良好; BNP>43nmol/L,死亡率86%,24个月 后40%死亡;<43nmol/L,24个月后96%成活。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竭 的 基 础 上 , 用 新 活 素 治 疗 急 性 失 代 偿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使
肺 部 罗 音 分 布 、 脏 肿 大 、 肢 水 肿 、 量 改 善 情 况 , 根 据 肝 下 尿 并
后 心 功 能 的 改 善 情 况 , 与 硝 酸甘 油 组 对 比 , 而 为 临 床 使 并 从
和 L F比较 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0 ) VE P . 5 。表 明 新 活素和硝酸 甘油 对 改善 L D VI d和 L F有 效 , 新 活 素 VE 而 对 L D VI d和 L F的 改 善 优 于 硝 酸 甘 油 。 VE

92 3 ・
冻 干 重 组 人 脑 利 钠 肽 (h NP, 活 素 ) 用 于 治 疗 急 性 rB 新 ,
失 代 偿 性 心 力 衰 竭 。本 实 验 旨在 通 过 观 察 在 常 规 抗 心 力 衰
治 疗 结 束 后 判 断疗 效 。
1 3 疗 效判 定 : 察 用 药 前 后 血 压 、 率 和 呼 吸 困难 程 度 ; . 观 心
后 以 0 0 7 5k / n速 率 维 持 剂 量 静 脉 微 泵 维 持 , 持 时 . 0 g mi 维
G 0 0 ) 新 活 素 和 硝 酸 甘 油 治 疗 组 治 疗 前 L D 和 .5。 VI d
LVE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 0 ) 治 疗 后 LVI F .5, Dd
・ 3 ・ 9 1
[2 5 Ch n HJ I eT W e C . r a me t f e e elr n a cin e , e C, i P T e t n r b l f rt oc ai o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摘要】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

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促进利尿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有望成为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药物。

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力衰竭程度,提高生存率。

本研究还分析了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综合讨论后认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潜在作用,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研究启示了利用生物技术和新药物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展望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作用机制、临床特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潜在作用、研究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

目前,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等,但仍存在治疗效果不佳以及药物副作用大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潜在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案。

借此研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深化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 正文2.1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降低心脏前负荷,通过扩张血管和促进利尿利钠的作用,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脏的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 418 •吉林医学2021年2月第42卷第2期水平及各器官系统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有研究指出,脓毒症 患者的凝血功能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是脓毒症发生及发展的 重要影响因素,而凝血因子、炎性反应因子及免疫因子的相互 作用将致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3]。

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 能不全患者的病情相对危急,液体复苏等传统治疗方案难以 获得良好的远期预后,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操作相对繁琐,价格高昂,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4]。

头咆哌酮钠舒巴坦 钠属于复合制剂,由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两种组分构成,对 各类耐药菌均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而且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 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抗菌功效。

美罗培南对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进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菌的功效。

相关 研究证实,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美罗培南 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有助 于调节机体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增强患者的肾功能,加快患 者病情的康复进程,同时可增强抗菌效果,清除细菌感染[5]。

有研究指出,采用美罗培南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 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的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的临床症状能 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缓解,治疗效果十分理想[6]。

本次研究 发现,接受治疗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 明显提升;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这一结果提示,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 者应用美罗培南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有效率高、可改善患者生 活质量的优点,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美罗 培南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且安全系数较高。

4参考文献[1]Bridwell R E,Carius BM,Long B,et al.Sepsis in Pregnan-c y:Recognition and Resuscitation[J].West J Emerg Med,2019, 20(5) :822-832.[2]刘辉,冯永文,姚咏明.脓毒症治疗新进展[J].中华 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18,4(4) :299-303.[3]彭月丽.关于血栓弹力图评价严重脓毒症凝血功能紊 乱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9,32(2) :476-478.[4]刘京涛,马朋林.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种类选择之晶体 沉浮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32(1):21-25.[5]李俊伟,孙洁.美罗培南注射剂联合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5):1574-1577.[6]赵旭兵.美罗培南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 休克患者临床观察[J].内科,2018,13(5):786-788.[收稿日期:2020-01-03编校:陈伟/郑英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岳玉鸽(辽宁省营市大石桥陆合医院老年病房,辽宁营口115100)[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醛固酮和内皮素-1水平 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救治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成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救治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成效观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可表现为急性起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无力,水钠潴留等。

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而随着对心力衰竭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也发生着改变。

20 世纪60 年代,心肾学说主张应用正性肌力药和利尿剂;此后血流动力学学说的发展认为应选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20 世纪90 年代神经激素学说建议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及&beta; 受体阻滞剂。

当前,心室重塑学说主张应用的药物应有效抵抗心肌细胞的重塑。

脑利钠肽是各种病理因素导致心功能受损时,机体产生的一种代偿性的内源性保护因子。

新活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脑利钠肽,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

重组人脑利钠肽于2001 年8 月经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并广泛应用于AHF 的临床治疗,该制剂国外商品名为萘西立肽,国内同类药名为新活素。

天津市胸科医院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3 年1 月—2013 年12 月入院天津市胸科医院的AHF 患者88 例,其中男52 例,女36 例,年龄在56~82 岁,平均年龄(69.60&plusmn;7.41)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4.21&plusmn;0.4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一)》中急性心力衰竭的入选标准,均为killip 法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

患者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后AHF 分别为41 例、高血压并发AHF 15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32 例。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李永才【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射血分数、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6 min步行试验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以及6min步行试验改善明显(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010)012【总页数】2页(P1512-1513)【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作者】李永才【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048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R256.2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心室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增强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许多疾病的终末环节,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作为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显示出比传统治疗心衰的药物不可比拟的优势。

现就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0例,年龄(58.3±8.6)岁,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0例,年龄(56.7±9.4)岁,男16例,女1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心力衰竭Ⅲ级~Ⅳ级;年龄40岁~70岁;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 Pa),舒张压≥60 mm Hg;可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肺心病等疾病。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疗中的评价ppt课件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疗中的评价ppt课件

2005ESC急性心力衰竭的指南
症状、体征怀疑心力衰竭
ECG, 胸片, 脑钠肽/NT-proBNP 提示心脏病
不正常 正 常 考虑其他诊断
超声-多普勒 继续
Nieminen MS et al. Eur Heart J 2005; 26:384
2008ESC
急、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在HF诊断和慢性HF患者管理中,血 浆中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是 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有证据支持脑钠肽/NT-proBNP 可作为HF诊断,分期,住院/出院的 依据,并确定患者临床治疗的风险 。
…恰如糖尿病 是一种胰岛素绝对 或相对不足的疾病
这时候,补充外源性的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显得非常重要
Adapted from Burnett JC. J Hypertens. 1999;17(Suppl 1):S37-S43.
2010中国急性心衰诊断和评估要点
脑钠肽/NT-proBNP 作为心衰的生物学标志物, 对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肯定的价值 ,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 值。 心衰临床表现合并脑钠肽/NT-proBNP 水平又显 著增高者属高危人群。 临床治疗过程中脑钠肽/NT-proBNP浓度持续走 高,提示心衰预后不良 。
P
-1 0 -2 0 -3 0 -4 0 -5 0
t
*
12 hrs
B ) N T -p r o B N P
*
*
n r c e
3B
0 -1 0 -2 0 -3 0 -4 0
e
*
P P P 2 4 H R
P
I
I
P
P
P
R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超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超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疗效观察

W A N G H o n g — y a n , L I N Z h u — e n ,Y A NG J u n — h u i , B I A N N i n g , HU A C a n , Z HU X i a o - f a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e i r a t i r c C a r d i o l o g y ,N a v a l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8 ,C h i n a ; 2 . D e p a t r me n t o f E me r g e n c y , N a v a l G 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8 , C h i n a )
Me t ho d s T we n t y f i v e ma l e pa t i e n t s o l d e r t h a n 8 0 y e a r s o l d wi t h 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o f c h r o n i c he a t r
r a t e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r a t e ,u i r n e o u t p u t ,B N P,l e t f v e n t r i c u l a r e j e c t i o n f r a c t i o n ,l i v e r
王鸿燕, 林 朱森 , 杨俊 惠 , 卞
[ 摘要 ] 目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急性心衰PPT课件

急性心衰PPT课件

显著降低肺循环阻力、冠状动脉循环阻 力,但对体循环阻力的影响相对较少。
循环阻力降低比率(%)
小 结
肺循环阻力显著降低,迅速缓解心衰症状 冠状动脉循环阻力明显降低,有利于冠心病伴心衰 体循环阻力降低相对较少(仍需注意血压降低)
Michaels AD et al. J Card Fail. 2002;8(4 suppl 1):059. Andrew D. Michaels et al. Circulation.2003;107:2697-2701
心衰疗效评估: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的BNP或者NT-proBNP下降≥30%,认为治疗的方案有效。
心衰的治疗:
RAAS系统唯一的天然拮抗剂----迅速改善心衰症状,全面启动心脏保护
1 心力衰竭:治疗目的
短期目标 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稳定血液动力学状态 主要目的 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目前用于治疗的三大类药物存在的某些缺点,使治疗遇 到了困难。重组人脑利钠肽是突破心衰治疗瓶颈阶段的有前 景的药物,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已表明它们能够明显提高患 者的临床改善机会。
2 新活素药理作用二:利钠排尿,对K+及SCr无影响
尿钠 (mEq/hr)
4A
3
2
1
0 100
75
对照
B
50
25
0 对照
P<0.05
脑利钠肽
P<0.01
脑利钠肽
肌酐清除率 (mL/min )
尿钾 (mEq/hr)
4C
3
2
1
0
125 100
75 50 25
0
对照
D
对照
P>0.05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观察
1 祝秋萍 , 于黎芳 , 蓓蓓 , 冻 干重组人脑 吴 等. 利钠肽治疗重 度心力 衰竭 患者 的护 理. 护
理 学 杂 志 ,0 92 ( )8 20 ,4 5 :9—9 . O
N HA分级为 Ⅲ级 5 , Y 4例 Ⅳ级 2 6例。随
机分为 : 治疗组 4 , 2 0例 男 5例 , 1 , 女 5例
i p tnswt r u e e e n ai t i e cdlt n—tcl jco e h d fy r ua eein i r
fa t n ndc n etv e r fiue N En rci sa o g sie h at alr . g J o
Me 1 9 3 5: 9 d, 9 1, 2 2 4—3 2. 0 1 9 1 5 4—5 2 9 0, 6: 6 7 .
治疗组 总有 效率 为 9 . % , 25 对照 组 总有效率为 5 . % , 2 5 两组 比较 , 治疗组 疗 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0 0 ) 具 有可 比 P< . 1 , 性 。治疗组 2例出现血压下 降 , 均予 以应 用参附 注射 液后 症 状好 转 , 未 中断 用 而 药。对照组有 1 1例 出现血压 下 降 , 予 均 多 巴胺 5~l n/ ko分钟 ) 脉泵 入后 O g(g 静 症状好转 , 血压稳定而未 中断用药 。两组 比较差异显著( 0 0 ) P< . 1 。
RA A S系统和交感 神经 系统 活性提 高 , 外
周血管阻力增 高 , 心脏 负荷加 重 , 于是产 牛心率加快 、 呼吸困难、 血压升高 、 尿量减 少等一系列不 良症状 。 本研究观察 治疗 前后心 率 、 收缩 压 、 舒张压 、 肾功能 、 肝 电解 质等 生化指 标及 心动 图检查 左室 射血分 数 ( V F 、 L E ) 左室 短轴缩短率 ( % ) AD 心脏 指数 ( I 结果 C)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摘要】重组人脑利钠肽是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新疗法,本文就其临床护理要点展开分析。

首先介绍了其作用机制,然后详细阐述了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监测体征、调控液体摄入量、合理使用药物等方面。

结论部分强调了临床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关键护理要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作用机制、护理要点、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负担。

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传统的治疗手段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如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和副作用,手术治疗的风险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为临床护士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愿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护理要点。

通过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护理要点,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更科学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其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影响,为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 总结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用药注意事项、观察重点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为护理工作提供具体指导;3.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旨在提高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与临床护理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与临床护理
北方药学 2 0 1 3 年第 1 0卷第 期
1 9 5
态。 哭声无力 、 嗜睡患儿一定要 小心 。 呕吐的要记录次数 、 量及 性质 。套头回复不顺利 的, 停止充气 , 拔 出气囊 , 进行二次充气 2 检 查 方 法 应用 自动空气灌肠器 , 自动灌肠器设定压力为 6 - 1 3 K P A, 复位 。肠管充缺影消失 , 患儿 大便颜色 由果酱样血便转为黄色 护士要观察患儿肛门情况 , 如有红肿要 用生理盐水 加压灌肠 。患儿仰 卧床 台上 , 固定好 四肢 , 由肛门插入球囊导 提示成功 , 管后 , 注射水扩张球囊防止脱落 。透视下注气 , 观察腹部肠管 清洗 , 必要 时涂抹红霉素软膏。测患儿体温 、 脉搏 , 观察呼吸是
先采取数字 胃肠机下空气灌肠复位。
并作记 录。 复位 中容易造成4 dL 肠黏膜充血 、 损伤。 护 充气扩 张情况 、肠梗 阻部位及套叠 复张腈况 。全过程时 间为 否平稳 , 1 5 3 0分钟 , 期 间透视 3次 , 每次 1 - 3 秒 。摄取未充气前 、 充气 士要告知家长 , 患 儿 回住 院处后 , 会 给予一定抗生 素及输液 、 补充 电解质 , 预防感染 。 饮食遵照循序渐进原则 , 从流汁 、 厚流 中、 复位成功影像资料 , 减少患儿射线辐射。 3 结 果分 析 汁、 半流食到半固体流食 , 不能操之过急 , 防止复套发生 , 避免 6 2例确诊肠套叠患儿 5 2例一次成功 复位 ( 8 3 . 8 %) 。复套 豆 制 品引 起 腹 胀 。 患 儿复位 8例 ( 1 2 %) ,长 时间 复位 未成功 行手 术治疗 2例 5 小 结 数字 胃肠下空气灌肠治疗4 , J L 肠套叠 ,会有 一定辐射剂 ( 3 %) , 未出现肠管破裂等并发症 。 结果取得 良好效果。 关键是 观察病灶视野广泛 、 诊断套叠部位准确 、 复张隋况明 持续稳定 给压 , 密切观察肠管扩张情况 。复位标准 : 肠管充盈 量 。优点 : 缺损 区消失 , 大量气体进入 回肠 、 空肠 , 肠 型完整 , 持续 观察 5 — 了、 肠管扩张度掌握准确 。在满足诊断情况下 , 要科学透视 , 避 耐下心来 , 为病人着想。 1 0 分钟 。 护士拍 打患儿腹部 , 使肠管扩张 良好 , 防止复套 , 之后 免不必要辐射 。医护人员要默契配合 、 拔 出气囊 , 检查肛 门有否红肿 , 抱 下患儿 排便 。复套患儿护士 礼貌服务 、 耐心解释 。在家长配合 下, 争取一次复位成功 , 防止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水 提示家长时间可能长 , 须耐心配合 。不能复位的配合 医生停止 并发症 出现 。 平, 更新 知识 。平时多参加护理业务学 习, 不断 总结经验 , 提高 操作 、 准备手术 。 护理水平 。放射科护理工作是经验学科 , 需要 日复一 日不断练 4 护 理措 施 复位准备阶段 ,告知家长 x线下空气灌肠诊 断并治疗肠 习 、 思考 、 总结工作经验才能做好 。 套叠 , 有一定 辐射剂量 , 签复位术协议 。做好4 , 4 L 射线 防护 , 用 参 考 文 献 1 1 贺顺 琼 , 王 育英 , 张华 . 小儿急性肠套 叠 2 1 例 空气灌肠复位 医用铅帽 、 铅 围脖 、 铅 围裙分别遮 挡头 、 颈部 、 性腺部 , 家长戴 『 铅帽、 穿铅 防护衣 。稳定家长心情 、 耐心解释 , 使 家长理解 、 配 术 后 的 观 察 与护 理 『 J ] . 四川医学, 2 0 0 1 ( 6 ) . 合, 避免不必要纠纷 。告知家长一般复位较为顺利 ; 套叠程度 『 2 1 董德 柱 , 孙洪勋 , 李 玉报. 空气灌肠 整复 小儿肠 套叠( 附2 8 8 重 的需要时 间长 、 可能复位不成功或者复套 可能 。核对患儿姓 例分析 ) 『 J ] . 医学影像 学杂志 , 2 0 0 1 ( 4 ) . 3 】 李卫 东, 王玉民 , 王勇. 小儿肠套 叠空气灌肠 复位 术 9 4例分 名、 性别 、 年龄 、 科别、 床、 住 院号 , 操作室 空调 调至室温 , 防止 【 患儿着凉或受冻。 胃肠机上铺好透线小棉被 ,固定好患 儿四 析【 J I . 实用医技杂志 , 2 0 0 4 ( 3 ) . 4 ] 严 万能. 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 叠 l 3例报 告【 J J . 实 肢、 松 紧度掌握好 , 防止过紧 。观察直肠 内的导管 , 防止脱落 。 【 给压从 6 k p开始密切观察腹部肠管扩张变化 、精神及 意识状 用 中西 医结 合 临床 , 2 0 0 4 ( 6 )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0期•临床医学・55及ESR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其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与其IgG的水平和ESR均呈正相关(r=0.678, P<0.05;r=0.634,P<0.05)。

详见图1、图2。

表1对比观察组患者中三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pg/mL,X 土S)组别例数IL-17初发组1626.73±7.32稳定组1517.42±6.45复发组1124.96±6.51r=0.678P<0.05平图1pSS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与其IgG水平的关系IL-17WE度(pgftnl)r=0.634P<0.05IL-17WH(pg/ml)图2pSS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与其ESR的关系3讨论pS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免疫系统疾病。

有报道称,pSS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9%~0.77%[4]。

30~50岁的女性是此病的高发群体,男性和女性pSS的发病率之比约为1:9。

对此病患者进行唇腺活检可见淋巴细胞灶性浸润。

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阐明pSS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pS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Tasaki等[5]研究指出,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pSS发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Th17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7、IL-21、IL-22等°Th17主要通过分泌IL-17而发挥作用°IL-17家族至少有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冋。

目前临床上所说的IL-17主要是指IL-17A。

迄今为止,在IL-17家族中仅发现IL-17A和IL-17F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其余IL-17家族成员的功能尚不清楚[7]°IL-17可诱导产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XCL1)、CXCL5、CXCL8,也可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载脂蛋白2等〕的分泌,促进CD4+T淋巴细胞分化产生IL-6和转化生长因子B(TGF-B)[8]。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应用ppt课件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应用ppt课件
中度 (n=34)
Maisel 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1;37(2):379-385.
2013 ± 266
重度 (n=36)
BNP水平 与 NYHA 分级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Normal
12.3
一级
95.4
中间
二级
221.5
三级
心衰的诊断 NT-proBNP是良好的排除试验指标 :
急症科设定: 判断限= 300 ng/L (NPV > 98%),作为排除心衰的依据。如 果要诊断心衰,则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运用不同的阈值进行判断 心衰预后与疗效监测
- NT-proBNP 是短期-长期心脏病问题的强烈指标 - 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的相对变化,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并最敏感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类
99%
82%
88%
92%
55%
88% 66%
精确度
95% 85% 83% 86%
NT-proBNP年龄分层降低了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了阳性预测值 ICON 的三重界值无需根据肾功能对NT-proBNP界值进一步调整 最新2014版中国急性心衰指南也做了此项修正
ppt精选版
12
BMI对BNP的影响
ppt精选版
2. BNP/NT-proBNP测定:应动态测定(1-2周)。 治疗后测定值应较基线降低≥30%。
ppt精选版
31
BNP在心衰治疗及对预后评估的应用
治疗后测定值应较基线降低≥30%是一个重要指标
如与基线值相比较,其水平升高、不变,或降 低幅度小,未达到≥30%,即便临床状况有所改 善、心脏缩小、LVEF有所提升,仍属高危人群, 预后不良;也提示治疗效果欠佳,应继续加强治 疗,如增加药物的种类或增加药物的剂量,并对 此类患者应加强出院后的随访。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预后影响。

首先介绍了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然后回顾了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其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重组人脑利钠肽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降低了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展望和指导。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预后、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影响、机制探讨、未来研究、心脏疾病、心衰、心衰患者、心力衰竭治疗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临床上,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目前,针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常规治疗效果有限且不稳定。

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激素,在调节体液平衡、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尿量排泄等。

重组人脑利钠肽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目前对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和影响仍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旨在通过分析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揭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调节体液平衡的机制等。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 72 _ 3 7 岁 。均详 细 询 问 病史 , 严 格 的 X线 片 、 电 6 .2 1 . ) + 6 行 心
总 有 效 两 组 比 较 . < .1 P 00
图(C 1 E G 检查 , 确诊 为 C HF患者 。其 中 7例 陈 旧性 心肌梗 死 , 8 例急性 心肌 梗死 (MI, A )7例肺 心 病合 并冠 心 病 , 高血 压 , 9例 8 例高 血压 合 并 冠心 病 , 年瓣 膜 退 行性 变 二 尖瓣 关 闭不 全 1 老
基础上 , 治疗组 予以 rB P 1 g g静推 。00 7 g(gmi h N . I / 5 ̄ k . 5i / ・ n 0  ̄ k )
持 续 滴 注 2 ; 照 组 硝 酸 甘 油 静 滴 , 始 剂 量 为 1 g n 4h 对 起 0 ̄ / , mi
表 明 , B P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硝 酸 甘 油 组 总有 效 率 为 r N h 0 5 % , B P的用药 效果 明显 优于硝 酸甘 油 , 更安 全可 靠 。 5 r N h 且
患者 的血 流动力 学障碍 有着 明显 的效果 【 ” 。近 年来 , B P在 r N h C F H 中的应用 已受到医学界 的广泛重视 。本院使用 rB P治疗 hN
C F 者成 效 明显 , 报道 如 下 : H患 现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治 疗 组 总 有效 率 为 9 %, 照组 总有 效 率 为 5 % , 0 对 5 两组
比较 , 治疗 组疗 效 明显 优 于对 照组(Z1. ,< .1, X 6 3 P 0 )见表 1 - = 4 o 。
表 1 临床疗效比较[( 】 n%)
选取 2 0 0 5年 1 ~ 0 8年 l 在本 院 住 院 的 C 2月 2 0 2月 HF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NYHA分级、NT—proBNP值、住院时间 、住院死亡率的比较。
组别 实验组
治疗前 治疗后
NYHA分级 (II/III/IV)
NT— proBNP值
(g/ml)
2/7/4
4216.17 ± 743.28
8/4/1*
1471.88 ± 952.29*
住院时间
住院死亡 率
12.82± 3.5 7.69%(1)
◆ 排除标准
①心源性休克,血容量不足或其他临床情况禁忌给予静脉血管 扩张剂者; ②收缩压≤ 90 mmHg(1 mmHg=0.133kPa); ③心瓣膜病,肥厚型、限制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 ④ 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
3
研究方法
◆ 治疗方案
两组所有患者均正规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即在抗血小板 聚集、调脂、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等药物)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 限公司出品),即按照1.5µg/kg的剂量静脉推注后,以0. 0075µg/(kg·min)维持静脉泵注48小时,在收缩压>85 mmHg (1 mm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压>65 mmHg的状态下,调 整剂量至0.015~0.030µg/(kg·min);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 起始剂量10μg/min,根据病情每次增加5μg,直至临床效应平 均用量20μg/min ,静脉泵入48 h。 ◆ 观察指标分析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 、NT—proBNP、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及不良反应。
◆ 本研究重在观察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 竭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2
研究对象
◆ 对象选择
2009年01月-2010年02月,因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而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 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共计39例,年龄43-68岁,男性22例, 女性17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4例,缺血型心肌病25例。 ◆ 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实验组)和硝酸甘油组(对照组 )。
9
讨论
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
BNP可以选择性扩张重要器官的血管和肺循环血管床,迅速 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右心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 R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改善呼吸困难;具有利尿排钠,降低循环容量负荷, 增加肾脏滤过率的作用;缓解神经激素正性肌力和正性心率作 用引起的心脏作功负荷加重,降低心肌耗氧量;
◆ 结果表明:两组一个月的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 个月和六个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一个月再入院率 三个月再入院率 六个月再入院率
实验组
8.33%(1)
16.67%(2)
33.33%(4)
对照组
13.04%(3)
注:组间治疗后比较,△P<O.05。
30.43%(7)△ 73.91%(17)△
◆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实验组1例,对照组4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感头部胀痛, 均可耐受,停药症状消失。
8
◆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再入院率的比较
◆ 对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随访六个月,实验组一个 月、三个月、六个月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8.33%、 16.67%、33.33% VS 13.04%、30.43%、73.91%),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6/13/7 15/8/3*
3934.13± 964.23
1097.84±
14.32± 6.9
609.65*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O.05;组间治疗后比较,△P<O.05。
11.53% (3)
7
◆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心功能改善、NT—proBNP值 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两组之间临床疗 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住 院时间短、住院死亡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 的临床观察优秀课件
研究背景
◆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BNP是人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多肽,具有扩张血管、排钠利尿 和神经内分泌阻滞作用。
◆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rhBNP是一种用基因重组方法,利用大肠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 的无菌冻干生物制剂,与内源性BNP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和 空间立体结构,可以作为治疗心衰的新手段。 2005年10月,rhBNP被纳入美国ACC/AHH慢性CHF诊断治疗 指南,2006年5月。又被纳入美国心衰协会(HFSA)急性失代偿 性CHF治疗评价指南。
5
研究结果
◆ 研究结果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 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所有治疗前后组内组间计量资料用 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 实验组和对照组二组患者在临床疗疗效比较结果如下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例数 13 26
显效 8 13
有效 3 9
无效2 4
◆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7%,两 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P>0.05)。
4
◆ 整体症状改善的评价标准:显效为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呼吸 困难明显好转;有效为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有所减轻;无效为 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或死亡。
◆ 随访 对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随访六个月,观察两组患 者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的再入院率情况。
◆ 血浆NT—proBNP水平测定所有人选患者分别于入选前和用药后 经肘静脉采血各3 mL,注入含有EDTA-Na2(1.5 g/L)和抑肽 酶(500 klU/mL)的塑料试管中,混匀后在4℃条件下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血浆置-80℃ 冰箱保存。仪器及试剂 采用Elecsys2010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rhBNP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 经系统(SNS)的分泌,可抑制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II、醛固 酮和内皮素-1等缩血管物质的合成,全面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 过度激活;阻止心肌增生肥厚和间质纤维化,多环节减缓或逆 转心脏重塑,降低再入院率及远期死亡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