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教案 生命的历程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生命的历程|湘科版(2)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生命的历程|湘科版(2)

湘教版六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1 课《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第1 课时重庆市长寿区但渡九年制学校黄广文教学内容:活动一和活动二教学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4 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通过对4 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规律。

3、在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教学重点:收集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通过对4 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地球上生物的由来及各个时期的化石图片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好吗?2、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到处都存在着生物,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 亿年前,这句话又说明了什么?地球上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生命的历程)二、教学新课(一)地球上的生物(生命的由来)1、“生命缘何起?” 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到底是怎么来的?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经有不同的说法。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这方面的资料,现在请把你们收集到的信息与大家分享一下, 好吗?2、先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关于地球上最原始生命的起源都有哪几种学说?3、全班汇报,问: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历史上都有哪些说法?(1)神创论: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神造生物的故事呢?你们相信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是神创造的吗?女娲造人的传说与上帝创造万物论、神创说都是不科学的。

(2)除了神创论以外还有哪些说法?(3)其实,这几种学说,化学起源说是现在科学家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学说。

4、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最原始生命的由来,那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它又是怎样慢慢变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动物、植物的呢?(板书:进化)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慢慢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那科学家是用什么证据来证明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化石)(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的进化)1、虽然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事情,但化石可以成为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

湘教版科学六下1.1《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下1.1《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下1.1《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命的历程》是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通过化石的研究,了解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进化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如细胞、生物分类、生态环境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生物进化的深层次原因和证据,学生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学会通过化石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化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认识到生物进化的规律和生命的顽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规律;2.难点:生物进化的深层次原因,化石的形成和分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2.化石标本或图片;3.探究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物进化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化石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化石的特点。

教师讲解化石的形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以及生物的适应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概念模糊,有的学生对生物的生殖方式和发展过程认识不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的生殖方式。

2.生物的发育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生物图片和视频素材3.学生分组合作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生物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讲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两种生殖方式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观察生物的发育过程。

每组选取一个生物,观察其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物发育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

5.拓展(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特殊的生物发育过程,如植物的种子传播、动物的迁徙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以及生命的多样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生命的奇迹,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生命。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案例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命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生命的历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以及生命的多样性,认识生物进化的证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会分析生命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命的伟大,树立保护生命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生命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生命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命起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生命的多样性。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遗传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发展过程。

4.分享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的伟大和保护生命的意义。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生命的价值,并撰写一篇短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生命的起源2.生命的演化3.生命的多样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生物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生命科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生命的历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适应性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适应性的知识点。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的机理、生物进化的证据和生物适应性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教材主要内容的PPT,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以便进行实例分析。

3.教学用具:准备生物模型、化石等教学用具,以便进行直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命的历程的PPT,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生物模型、化石等教学用具,直观地呈现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适应性的过程,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分析实例中生物的适应性、进化等方面的内容。

湘教版科学六下第一单元-1生命的历程-教学

湘教版科学六下第一单元-1生命的历程-教学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 和探究的能力,能够 通过实验探究生命的 历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能够进 行科学实验和探究活 动。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能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 神,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的态度。
VS
详细描述
生命的死亡是自然界不可避免的现象。每 个生命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经历诞生、 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尽管死亡不可 避免,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其生命周 期中的成长、贡献和影响。珍惜生命,积 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让生命绽放 光彩。
03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总结词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生命历 程的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分析案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通过分析具体的生命历程案例,如人的生命周 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历程的 规律和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演示实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生命体的生长、发 育和繁殖过程,加深对生命历程的认识。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 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05 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
01
02
03
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提出问题和建议。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能否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 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0)一. 教材分析《生命的历程》是湘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本文从生物的起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进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等知识,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进化的历程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3.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生物进化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途径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实验器材,进行生物进化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物进化树,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展示生物进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进化的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生物是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活动等方式,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生物进化的事实。

本章节内容丰富,涉及到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于生命的复杂性和生物进化的事实可能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制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和实践活动材料。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命的奇迹图片,如宇宙、地球、生物进化过程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奥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通过PPT、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操练(10分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生物标本、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生命的历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解答。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5.拓展(5分钟)讲解生物进化的事实,如化石、遗传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命历程的理解。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9)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9)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9)一. 教材分析《生命的历程》是湘科版科学六下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同时,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措施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历程,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学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爱之情,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生命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生命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生命的历程,包括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5)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5)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5)一. 教材分析《生命的历程》是湘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及人类对生命历程的认识。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到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体会生命的神奇,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证据等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会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讨生命的历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历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命的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如何进化的?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遗传物质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巩固课文内容,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以及生命的多样性。

内容涵盖了地球的诞生、生命的起源、无脊椎动物的演化、脊椎动物的演化、植物的演化、人类的出现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认识生命的奇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命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发现。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对于生命的演化过程和复杂的生命现象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以及生命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生物类群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生命的演化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起源过程2.生命的演化过程3.生命的多样性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命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命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图表、视频等。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学PPT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形成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诞生,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和课件,呈现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以及生命的多样性的相关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生物类群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生命的演化过程。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一)》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一)》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命的历程(一)》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掌握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道理。

教材还介绍了生物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物种、遗传、变异等,为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学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下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进化论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原理。

此外,学生对案例分析感兴趣,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掌握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道理;认识物种、遗传、变异等生物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生命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道理。

2.难点:物种、遗传、变异等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参考资料。

2.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4.分组讨论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物进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进化的现象。

提问:“你们听说过生物进化吗?生物是如何进化的?”2.呈现(10分钟)介绍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如地质变迁、化石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道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案例,理解生物学概念。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6)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6)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生命的历程》是湘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但对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的理解。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关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命的历程。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动有趣的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结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

2.准备相关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3.设计好针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命的奇迹,如胚胎发育过程、生物的进化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如原始生命的形成、生物的进化机制等。

同时,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观察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历程。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如: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们应该怎么做?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如学生观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命的历程教案

生命的历程教案

生命的历程教案教案标题:生命的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 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 掌握生物的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作用;5. 了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1. 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作用;4.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学教科书;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染色剂等;4. 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展示生物分类、细胞结构、遗传等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提问:你所了解的生物有哪些分类方法?为什么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二、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15分钟)1. 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形态特征、进化关系等分类方法;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类群的生物形态特征和进化关系;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1.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 利用显微镜展示细胞的形态和结构;3. 解释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生物合成、细胞分裂等;4. 进行细胞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描述细胞结构。

四、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作用(25分钟)1. 介绍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基因的概念;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基因的作用和遗传的实例;3. 进行基因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基因的表现型;4.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对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有何作用?五、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5分钟)1. 介绍人类的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2.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人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3. 解释人类的性别决定和遗传规律;4.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其他生物有何异同?六、小结与评价(5分钟)1.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提问:你对生命的历程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3. 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课时 生命的历程

第1课时   生命的历程

第1课时生命的历程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教学准备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教学重点: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科学推理的良好习惯。

教法:启发式、观察法、讲授法学法:资料收集、汇报交流教学准备: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一、看图导入新课1、生读导读页内容,提出问题:生命需要经历怎样的变化历程?2、生自由说,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命的历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交流讨论1. 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曾经有两种观点:“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2. 讨论: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 3 分钟)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 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4. 我们怎样查找?5. 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6. 交流小结【课堂达标】填空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______创造的。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________而来。

作业布置:三.布置作业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反思:。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2)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2)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材以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为主题,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验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册教材前,已经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的分类等。

同时,学生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掌握不牢,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生命的历程,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生物的进化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的热爱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提高珍惜生命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历程,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物的进化过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实验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2.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命的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进化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生物的进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1)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1)

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11)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生命的历程》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内容是教材中的最后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其保护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其保护措施;2.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其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2.准备纸质资料,用于学生小组讨论;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如热带雨林、海洋生物、草原动物等,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是什么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2.呈现(10分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其保护措施。

呈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案例,如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其效果,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问、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及其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生命的历程主题课程设计

生命的历程主题课程设计

生命的历程主题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认识不同生物种类的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证据;2.解释自然选择和基因流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识别并比较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4.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5.培养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生命的历程这一主题,详细安排如下:1.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介绍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证据等);2.生物分类与系统发育: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3.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深入分析自然选择的过程,生物适应性实例分析;4.生物多样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保护意义;5.进化实验与探索:学生进行进化相关的实验,如模拟自然选择过程的实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对生命历程主题的认识和兴趣,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生命历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生物案例,让学生理解进化过程;3.讨论法:学生就生物进化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促进思考;4.实验法:安排进化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生命科学》相关章节;2.参考书籍:提供进化学说的经典与现代研究著作;3.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料,生动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4.实验设备:生物显微镜、实验材料等,用于开展进化相关的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在“生命的历程”主题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来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习题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涵盖本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记忆水平;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命的历程》第一课时 教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命的历程》第一课时 教案
总结归纳本节课小组汇报的成果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
教学设计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1.1生命的历程教学设计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学习和实验的思维方式;
2、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3、总结归纳本次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知识。
教学重点
1、这一课时通过学习生命的历程重要的知识能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学说最具有科学依据。
三、小组分工
1、同学们分成不同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分别探讨以上的知识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分组进行成果展示。
3、教师根据成果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
四、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通过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过程,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通过汇报成果的过程,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二、知识讲解
1、你认为生物是什么呢?请说一说生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2、PPT讲解生物起源的知识学说。
2、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
教学难点
总结做过的实验和设计过的实验制定的实验计划,通过分析整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通过分析中建立起对实验的认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命的历程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

(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一.教学导入阅读思考: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1.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曾经有两种观点:“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2.讨论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4.我们怎样查找?5.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6.交流小结三.布置作业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2课时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人们靠什么去研究去认识呢?(化石)活动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1.化石的形成(放映短片)2.依据化石的形成过程思考化石为什么能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情?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内容,师生共同列出流程图:请比较4个时期的化石,试讨论分析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球上生物的变化规律是:由水生到陆生发展。

由简单低级向复杂高级发展。

三.阅读:关于生物进化的辩论1.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2.组织交流阅读收获:化石的形成非常偶然,人们通过化石所获取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人们探索生物进化历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学说;认识到科学上光有观点是不够的,需要由证据证明观点;了解到辩论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机动部分:补充讲解乔治·居维叶、拉马克的故事课后反思:2 物竞天择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马的进化与生活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感受到适者生存,不适则被淘汰。

3.通过资料分析,探究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构造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适者生存的科学进化论观点。

科学知识知道生物进化是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教学准备生物进化过程影像资料分组材料:鲫鱼、小玻璃缸;绿色的桌布,同样多的绿、白、红、黑四种短细线。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谈话引入:直接入题: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曾出现过众多的生物,这些生物中的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灭绝了,又不断有新的生物出现。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让我们以马的进化为例,研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马进化的影响吧。

二.研究讨论:活动1 马的进化与自然环境的变化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信息,绘制流程图。

找出两条主线:①生活环境的变化:原始森林→森林减少→现代草原②马的体态的变化:体形小,多脚趾→侧趾退化→体形大,单趾。

2.对流程图进行分析,小组讨论:自然环境在马的进化中是怎样起作用的?3.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原始马,有充足的食物,小巧的体形有利于躲避天敌。

随着森林面积减少,原始马失去森林的庇护,只有快速地奔跑才能躲避天敌,于是体形变大,更加有力,脚趾的中趾变得更为粗壮。

森林完全消失,体形更大、奔跑速度更块的马才能得以生存,因此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马遭到自然的淘汰。

在自然的选择中能适应新环境的马生存了下来。

4.让学生思维进一步迁移,理解: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了生物的进化。

5.播放生物进化过程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环境对生物进化起到的作用。

三.活动体会活动2 自然的选择1.师介绍活动方法及要求2.学生活动3.完成数据的统计,填写在第8页表格中4.组织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当四中颜色的短细线散落在绿色的桌布上时,与背景色反差越大的短细线越容易被我们发现。

这个实验说明,在自然界中当一种生物容易暴露给天敌,它的数量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就会有灭绝的可能。

反之,色差接近的生物也有被天敌发现的可能,但是总会保存下足够的数量进行繁殖,这样整个物种就不会灭绝。

这正说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补充案例分析:案例重现:英国有黑、白两色的胡椒蛾,它们喜欢在树干上停留。

工业革命前,白胡椒蛾的数量要远远高于黑色胡椒蛾的数量。

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工厂中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环境,树杆也因此变为黑色,这时,黑胡椒蛾的数量就远远地高于白色胡椒蛾的数量。

请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的环境变化对胡椒蛾的生存、繁殖会造成哪些影响?这个影响又说明了什么?第2课时一、观察引入,了解动物适应环境1.观察水中的鱼,分别从上面和下面看,有什么发现?从上面看鱼的身体颜色与水面颜色相似,从下面看身体颜色与天空颜色相似。

2.提出问题:这样的颜色对于鱼有什么意义?3.教师讲述:不错,鱼的身体颜色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那么其它动物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适应新环境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构造特征,请大家分析教材第9页中的图片,小组展开讨论,说一说这些动物用怎样的方式适应周围的环境。

4.拓展:介绍你知道的动物适应环境的知识二.观察分析,了解植物适应环境1.观察骆驼刺的图片,分析骆驼刺哪些结构适合沙漠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出骆驼刺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骆驼刺的叶片很小,并且上面有一层蜡质层,减少蒸发,防止水分流失;针状的枝,防止天敌落在植物体上啃食叶片;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这些特征,让骆驼刺能够适应沙漠高温、少雨、强蒸发的生存环境。

(学生没提到的部分,教师可以补充讲解)2.师小结:地球上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生存着不同的植物,植物的这些不同的结构特点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同的植物适应在不用环境中生存。

三.课外作业:课后搜集更多的关于动植物适应环境的资料,可以合作完成手抄报的制作,也可以将内容摘要发送到班级论坛,参与讨论。

注:将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办一个专刊。

课后反思:3 人类的起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

2.通过对化石的分析,了解人类的主要的进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2.认识到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是文明的开拓者。

科学知识1.知道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2.初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教学准备: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一.问题引入1.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模范科学家的研究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可以提示学生:希望能从人类研究马的进化获得启示)2.小组讨论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原因。

5.讨论并提出假设,思考研究方法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需要怎么做?(借助已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假设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来的。

假设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6.课件提供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200ml,然后要求学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这些已发现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疑惑?7.组织学生的交流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8.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课件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认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

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仍在继续研究中。

三.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课后反思:4 动物的驯化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对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的对照分析,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代人们驯化动物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动物驯化的研究,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保护自己的意识。

科学知识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动物驯化的历史。

2.知道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教学准备:动物驯化过程音像资料一.教学导入提问:被人们称之为“家畜”、“家禽”的动物而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让学生说说他们已知的一些内容)二.学生阅读观看家畜从哪里来1.学生阅读,了解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

2.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我国最早驯化动物的历史。

3.观看动物驯化过程音像资料三.总结人类驯化动物的成绩1.小组讨论:驯化的动物有哪些适合人类需要的优点?2.组织交流:狼与狗。

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主人忠诚、温顺、乐于与人类亲近,又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

有些方面还是人类的助手。

野猪与家猪。

家猪体肥,不具有攻击性,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肉食。

野马与马。

马温顺,可以人类是代步工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野牛与牛。

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拉车等。

3.师讲述:上面的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需求,决定驯化动物的进化过程。

四.学生阅读现代的动物驯养阅读与思考:现代动物的驯养目的在哪?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在语言上准备一下,可以为大家介绍介绍。

强调驯养要科学,防止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播。

五.布置课外作业调查当地驯养动物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现代驯养动物的目的。

组织单元评价1.了解学生关于现代动物驯养的调查情况,用交换书本的方式阅读,全班同学共享调查结果。

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70页的单元评价。

3.教师简单小结学生单元学习中学生表现出的一些最只得提倡的科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鼓励学生朝着这些方面发展。

课后反思:第2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1 小河的哭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周边的环境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