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长相思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古诗三首长相思》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古诗三首长相思》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古诗三首长相思》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和珍惜。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山水秀丽可人亲”、“魂魄不曾来入梦”等,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念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意象、修辞手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文中仍存在一定难度,对于古诗文中的情感表达和寓意可能不够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意象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意象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人情感,感受古诗文中的思念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入《长相思》这首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讲解分析:教师对诗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情感。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亲情的珍贵,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6.背诵练习:让学生进行诗文的背诵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诗文主题和关键信息。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思路。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长相思》的美,还学习了如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于心,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如果对诗词的理解还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我们一起探讨。
5.培养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在文化、思维、审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朗读与吟诵:正确把握《长相思》的节奏、韵律,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诗词意象解析: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等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相思》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想念家人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情感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共鸣,让我们一同走进纳兰性德的词作,感受他的思念之情。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明确地给出讨论的主题和方向,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确保讨论的内容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
在诗词仿写和创作环节,学生们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但部分同学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还不够自然。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体验的积累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们多观察生活,多体会生活中的情感,这样他们在创作时才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相思》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诗词中的意象时,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注意到,通过分组讨论和朗读活动,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诗词的韵律和情感,这说明实践活动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部编版)

教学设计与反思:五年级上册语文《长相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习诗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的魅力,培养热爱古诗词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长相思》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素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夸张、对比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长相思》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与诗词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5. 朗读背诵:让学生朗读、背诵《长相思》,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夸张、对比等,并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长相思》思念之情故乡亲人七、作业设计1. 抄写《长相思》并背诵。

2. 结合诗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思念亲人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长相思》的诗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朗读、背诵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21《长相思》(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21《长相思》(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长相思》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长相思》,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欣赏能力,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长相思》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词,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 诗词理解: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诗词欣赏:欣赏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诗词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朗读和欣赏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诗词,谈论自己对诗词的喜爱。

2. 介绍诗词背景:介绍《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

二、朗读指导(5分钟)1. 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长相思》,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 学生跟读: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注意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三、诗词解析(10分钟)1. 分析诗词意象: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长相思”、“在长安”等。

2. 理解诗词意境: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的意境。

四、诗词欣赏(5分钟)1. 感受音乐美: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音乐美。

2. 感受意境美: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抄写《长相思》:要求学生抄写《长相思》,注意字迹工整、美观。

2. 创作一首小诗: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创作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小诗。

板书设计:长相思意象:长相思、在长安意境:思念亲人、远方情感: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和欣赏,使学生了解了《长相思》的背景、意象、意境和情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三首》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朗读《古诗词三首》,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并表达诗词意境。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三首》的意境和内涵。

2.正确朗读《古诗词三首》,体会其中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三首》中的含蓄之美。

2.发挥想象力,积极表达对诗词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学生:提前学习并熟悉《古诗词三首》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谈论《古诗词三首》的标题,引发学生对诗词的好奇。

2.学习:逐句解读第一首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蕴。

3.朗读:分组朗读第一首古诗词,注重语调和表情的表达。

4.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第一首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确保学生掌握。

2.学习:继续解读第二首古诗词,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抒情意境。

3.朗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句朗读第二首古诗词。

4.创作:让学生仿照第二首古诗词,自行创作一首小诗。

第三课时1.复习:检查学生的诗歌创作,鼓励他们展示并分享。

2.学习:解读第三首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3.朗读:自由朗读第三首古诗词,展示学生对诗词的体会。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六、课堂作业1.背诵一首《古诗词三首》。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写下对其的感悟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不仅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培养了对诗歌的喜爱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创作,将诗词的美好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即为本节课的教案,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过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古诗词三首《长相思》(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古诗词三首《长相思》(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境体会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意象的理解,我会通过对比生活中的情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词中的一个意象或情感表达,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2.诗词朗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诵活动,通过朗读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情感表达:领悟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家国情怀,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波动。
-艺术特色:学习《长相思》的结构、用词和表达技巧,如对仗、夸张、借景抒情等,领会其艺术魅力。
举例:《长相思》中的“风一更,雪一更”通过自然现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家的思念,这是诗词表达情感的核心手法。
2.教学难点
-意象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转换,如从自然景观到情感的过渡,需要教师引导和解析。
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诗词中的精准用词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
5.培养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掌握词中的生僻字、词,如“榆关”、“瘦”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用。
-意境体会:分析“山一程,水一程”等意象,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描绘出行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长相思》,使学生对中国古诗词文化产生兴趣,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感受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3.提升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解读《长相思》的内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3、能感知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

4、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注释、插图,查阅资料,想象,对比等方法进入词境,感悟词情。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深入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音乐、自制演示文稿。

教学活动设计: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忆交流学过的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长相思3、解读课题。

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作者资料,教师补充。

三、介绍写作背景,引入文本。

纳兰性德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在他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

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长相思》这首词,成为了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四、出示学习目标五、初读《长相思》,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词,要求读准读通。

同桌合作互相练习诵读,注意读出节奏。

(抽生读,相机指导)2、结合注释、插图了解词的大意。

(讨论交流)3、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其中,争取读出词的韵味。

(各种形式展示)六、反问“故园无此声”,品行军之艰难。

出示:“故园无此声”一句1、“故园”指什么?2、“此声”指什么声音?3、“故园无此声”,反问(?)有此声(读词的上阕找答案)(1)山水之间有此声①看插图结合想象,说说可能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②“山一程,水一程”是翻过一座山,涉过一条河的意思吗?你还感受到什么?③带着感受朗读。

(2)榆关那畔有此声。

想象关外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还会有哪些困难?(3)千帐之外有此声①看插图结合想象,描绘“夜深千帐灯”的情景。

②交流感受。

③带着感受朗读。

小结师: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

生:山一程,水一程。

师:耳畔唯有?生:风一更,雪一更。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长相思教学准备学情分析班级学生两极分化明显,优秀的学生语文能力强:习作能力强,热爱阅读,书写也美观。

但是学困生阵容不容忽视,一类是屡考屡不及格的;一类是语文能力较弱的“次困生”,他们虽然能考及格,但常常在70分左右徘徊。

他们中有的是接受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则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引起的。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语文能力呢?兴趣、习惯等的培养至关紧要。

所以“分层教学”与“赏识学习”仍然是我教学的两大重要思想。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教学目标1. 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 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3.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景写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景写情。

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板书设计:长相思身在征途聒碎乡心梦不成心想故园写景叙事抒情教学过程一.回顾古诗,导入课题。

1.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李白曾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曾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词———《长相思》(出示课题)2.针对课题质疑:(1)“长相思”是不是长久的思念?(词牌名,无题。

在这儿不能理解为长久的思念。

)(2)了解写作背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

二.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 初读《长相思》,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 指名读,讲解生字:聒、更、榆、畔结合诵读穿插讨论,师重点讲解多音字“更”。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词的意境,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长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诗词逐句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分析诗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诗词欣赏: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分析诗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长相思》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诗词的意境。

2. 诗词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人王维的生平事迹,引出《长相思》的创作背景。

3. 诗词逐句解析: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词的意境,分析诗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4. 诗词欣赏:组织学生朗读、背诵诗词,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小组讨论。

板书设计:1. 《长相思》2. 诗人:王维3. 意境:思念亲人4. 结构:开头、发展、结尾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长相思》。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长相思》的读后感。

课后反思: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诗词逐句解析”部分。

对于这一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字词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详细解释,如“长相思”、“乡关”、“断肠人”等。

这些关键字词不仅承载着诗词的核心意义,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通过解释这些词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 句法分析:古诗词的句法结构独特,如对仗、平仄、押韵等,这些都是古诗词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长相思》的句法结构,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格式,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纳兰性德的相关知识,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学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提高自己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习《长相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纳兰性德,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纳兰性德的相关知识。

难点: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学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2. 导入新课,介绍《长相思》这首古诗及作者纳兰性德。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长相思》,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节奏和韵律。

2. 学生通过课本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生僻字词的含义。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等,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朗读《长相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培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板书设计:《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作业设计:1. 背诵《长相思》。

2.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可以描绘家乡的景色、风俗等,也可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悟《长相思》这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五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五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五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榆、畔”等4个生字,会写“榆、畔”等7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长相思》这首词。

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

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深入体会词的情感内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的意境。

感受词人的思乡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聒碎乡心梦不成”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赏析理解法: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词句,理解其含义和意境。

想象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词所描绘的画面,深入体会词的意境。

背景介绍法:介绍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思乡的音乐或展示一些思乡的图片,引出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思乡是一种永恒的情感。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他们的笔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起感受词人的思乡之情。

2.初读词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指名朗读词,正音纠错。

教师范读词,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

学生按照节奏再次朗读词,感受词的韵律。

3.精读词文,理解词义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词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对词的理解,解决疑难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

4.赏析词文,体会意境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景物描写,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体会词所营造的宏大而又孤寂的氛围。

分析“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句词,感受词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痛苦。

21长相思(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21长相思(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21长相思(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教学内容:1. 诗歌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诗歌内容理解:通过分析诗歌内容,使学生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背诵,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的鉴赏。

2. 教学难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诗歌意境的感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介绍诗人:简要介绍纳兰性德的身份和作品风格,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人生经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生通过课本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诗歌中的生字词。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分析诗歌内容:逐句讲解诗歌,解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 解析重点词语:讲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诗歌鉴赏(5分钟)1. 比较学习:让学生与其他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诗歌朗读和情感体验等活动,体验诗歌的解读方法。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长相思》的诗意和背景。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的解读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审美鉴赏素养:通过品读、赏析《长相思》,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
2.文化传承素养:通过学习《长相思》,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理解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古诗词鉴赏书籍:推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古诗词鉴赏书籍,让学生在家中阅读,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经典诗词朗诵视频:提供一些经典的诗词朗诵视频,如《长相思》的朗诵版本,让学生聆听专业朗诵者的声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古代文化知识资料:提供一些关于古代文化、诗人的生活背景等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例题4:
题目:《长相思》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
答案:作者通过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和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例题5:
题目:《长相思》中,作者的思念之情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作者的思念之情从开始的淡淡的思念,逐渐加深,最后达到无法承受的地步,表现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离别和思乡的故事,引出《长相思》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长相思》是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的第三首,这是一首词,诗人通过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们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思乡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处明写思乡,但字字句句渗透着对故园的思念。

二、【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体会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3.感悟作者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体会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

自古以来,思乡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杜甫毫不隐藏自己对家乡的偏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王安石的眼中,思乡是那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而到了张籍的笔下,思乡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文人墨客都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融于首首诗词中,在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笔下,思乡之情又是怎样诉说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师:先来了解作者。

两个“一”告诉你(幻灯片:清代第一词人,一等侍卫),生齐读师:谁来说说,这两个词,让你了解到什么?(点名学生答)师:清代第一词人,说明他的词享有很高的地位,一等侍卫,皇帝的贴身侍卫,说明他武艺高强,用一个词概括——文武双全,他就是纳兰性德。

我们知道,作品往往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纳兰性德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师:了解了背景之后,谁来说一说,纳兰性德跟随康熙皇帝从哪里去往哪里?(点名学生答)师:京城当时叫京师,京师是纳兰的故园,他们从故园出发,奔赴哪里呢?(点名学生答)师:课文里面叫——榆关那畔,他们是到榆关吗?应该是到榆关那畔的清朝祖陵祭祖,清朝的先祖世代生活在山海关外的东北,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跟随康熙皇帝去往关外的途中写下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初读感知,了解词意(一)导入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词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他们的故园,请同学说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故园又是怎样牵动着他的愁绪呢?(二)根据要求,读准《长相思》1.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3、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三)联系背景,读懂《长相思》1.长相思,思的是什么呢?(故乡)找出相关的词句,课件出示这句――(课件: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你能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词的意思吗?3.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心,在哪儿?(板书:心系故园)词人这么思念故乡,那他一定是远离了故乡的。

他人在哪儿呢?身向何处?到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4.在康熙二十年,三番之乱平定,国泰民安。

第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关到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告祭祖陵,祭祀祖先。

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行。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从北京到沈阳途中写下的。

21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21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导入1、古诗导入课题出示李白《静夜思》,师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是人怎样的情感吗?(预设:思念家乡)师:明月寄相思,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那一轮皎洁的月。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长相思》。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词的写作背景《长相思》是词牌名,分为上阙和下阙。

3、介绍纳兰性德二、初读课文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用笔圈出来。

师巡视。

出示课件: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请同学们朗读,师相机点拨。

三、走进《长相思》师述:好一首长相思,唱出了作者在征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那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去欣赏美丽的塞外风光吧。

(一)学习上阙首先我们看上阙,上阙写了哪些景物?(出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预设:1.山、水(板书:山水):程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山一程,水一程是单单一程吗?(这一是虚词,意思是一程又一程)师:翻过了一座座山,趟过了一条条河,将士们要去哪里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榆关就是今天的山海关。

(PPT出示地图)从北京到山海关,全程有三百多公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面对程程山水,一路行军,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指名说。

(悬崖峭壁、险滩急流)我们感受到这是()的征途。

(漫长、艰辛)2.千帐灯(板书:千帐灯):从“千帐灯”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帐篷多,队伍大)师: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征途,谁来读一读?3、指导朗读上阙(读得慢点、长点,读出征途的不易,画面的壮观。

)师述:太棒了,大家不仅读出了路途的遥远与艰辛,还读出了这千万大军征程中的壮观之美。

(二)、学习下阙师述:大漠孤烟,长沙落日,途中纵有无数壮观美景,更多的却是风餐露宿中的煎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下阙。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风、雪)1、更指的是时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风一更,雪一更“”单单是一更吗?(一是虚词,意思是一更又一更,)这样猛烈的暴风雪,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暴风雪配乐图片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一读?2、面对如此猛烈的风雪,纳兰性德安然入梦了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聒碎乡心梦不成)当他从梦中惊醒之后,心情怎样?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聒碎。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长相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二首古诗词。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学请分析:学生虽然是五年级的孩子,但是接触词还是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因此对词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一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思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复习旧知识。

1、背诵《秋思》,并说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其他的思乡古诗。

二、教学过程。

(25分钟)(一)初读课文,检测初步,预习成果。

(10分钟)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词,并正音理解。

结合诵读穿插讨论:1)“更”为什么要读平声?2)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3)“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3、读了这首词,你们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二)深层预习,展示成果,点拨提升。

(15分钟)1、作者除了“身”在帐篷?还身在何方?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

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2、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3、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

把它们连起来,(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

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4、自由朗读词的上阕,说一说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你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5、自由朗读词的下阕,说说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第1篇】长相思纳兰性德教案《长相思》教案1、教材分析《长相思》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忆江南》等诗词,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3、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2、明白词句大意,体会词的意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理解词句大意。

难点: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缕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的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清代第一大才子的眼中乡愁又成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一看。

(2)、解诗题齐读。

(板书课题)长相思——词牌名,一种词的格律(3)、知作者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康熙皇帝的一品带刀侍卫。

是清代词坛上一个标志性人物,被当时人称为“清代第一词人”。

(4)、抓字眼,明诗意(跟着范文朗读画出节奏和着重号,在全班齐读听一听,做纠正。

)抓字眼,(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问:“山一程,水一程。

”程什么意思生答。

“风一更,雪一更。

”“聒”“此声”程:路程、行程。

千帐灯:帐篷点的灯。

更:古时候的记时时刻。

聒:嘈杂的声音。

此声:代指风雪声。

(现在我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了,我们再一起来跟着范文朗读读一读,试着说一说词句的意思。

)抽生答。

再整理。

【跋山涉水,向关外走去,晚上很晚的时候帐篷都点起来了灯;风雪交加,战士们都被风雪声吵醒了,(想做梦梦到家园都不行。

)京城是没有这样的风雪声的。

】(5)、多诵读,悟诗情(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首词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朗读、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词。

(2)能够简单地解释古诗词中的一些词语和诗句。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理解诗词,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2)通过与同伴交流、讨论,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3)通过模仿诗词的格律,练习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到古诗词的美与魅力。

(2)有个人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一些生僻词汇和诗句。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3)通过讲解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抽象的情感表达。

(2)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思想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本《长相思》(2)黑板、粉笔(3)多媒体教学设备(4)课件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播放一段关于古诗词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让学生朗读《长相思》这首古诗词,并询问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看法和感受。

2. 导入古诗词(1)展示《长相思》的全文(2)解释其中的一些词汇(3)分段解释古诗词中的意思3. 感受古诗词(1)听歌曲《长相思》,让学生通过音乐更深刻地感受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自己复述《长相思》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让学生通过自由表达、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练习写作(1)让学生模仿古诗词的格律,自己创作若干句子。

(2)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自己创作的句子,提高写作的水平。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优美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自由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身——身在征途
心——心系故园
山——水
风——雪
第三部分: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背诵朗诵
评价标准能够熟练朗读并背
诵本课诗词,读音
正确,情感充沛
能够较为熟练地
朗读并背诵本课
诗词,读音正确,
有一定的情感体

能够相对熟练地
朗读本课诗词,读
音基本正确(1—
—2处读音不准),
能够基本背诵下
诗词内容(1——2
处不熟练)
能够基本完成
本课课文朗读
任务,背诵不熟
练,错误相对较
多(3处及以上)
评价
等级
2.想象诗词意境,增添细节
评价标准能够完整而详细地构建诗词所
展现的意境(征战沙场,思念
故乡却又无法归去),并根据
意境及作者情感增添相符合的
细节,情感充沛,描写细致,
语句通顺
能够把握诗词所展现的
意境,并根据意境及作
者情感增添部分相符合
的细节,有一定情感情
表达,语句基本通顺
对于诗词意境的把握
不够准确,细节添加
相对较少,且与意境
及作者情感关联较
弱,语句基本通顺。

字数超过200字(包括200字)字数在100——200之间字数在100字以内
评价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2、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大意。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读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课前积累
一、复习导入
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前两首古诗,指名,生背诵。

导入新课:在诗人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两岸的春风;而到了诗人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看看在作者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板书课题:长相思
二、师生探究学习
(一)检查预习
师指名读词,检查学生字音是否正确,尝试让学生读出词的节奏。

生齐读。

(二)精读词作,体会情感
1、回忆学习前两首古诗的方法:结合书下注解了解诗意;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结合课前制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和小组伙伴们分享自己
的学习收获。

生自由读,小组讨论学习。

生汇报。

师适时给学生方法的指导和评价。

学习词的上阕,理解词意,体会情感。

师: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走了一程又一程,那一座座山,是怎样的山啊?那一条条河又是怎样的河啊?
师:(补充资料)这一路真是充满险阻。

是呀,康熙21年,纳兰性德一行人随皇上从北京出发,他们初春时节出发,如今已到隆冬时节,这期间,他们岂止是翻过一座山,跨过一条河,这山一程,水一程是一条怎样的征途啊!(播放课件)你们从这山一程水一程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带着感受读一读透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士兵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画面。

生补充(读一读)
师:不曾入眠的何止纳兰性德一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想家的时候......谁愿意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文。

师:“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的是多少颗思乡的心啊!同学们带着感受一起读一读吧!生齐读。

师:到此处是词的上阕,短短的几个字,但意义深远,给我们带来想象的空间,古人的词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啊!
学习词的下阕。

生汇报,组内组间互相补充。

师:在这边塞苦寒之地,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此时的纳兰性德,身在
这遥远的塞外,可是他的心却在——生齐说:故园。

(板书)
(三)升华情感
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中,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该是怎样的呢?
课件播放。

音乐,诗词,画面“记当时,垂柳丝。

花枝,满庭蝴蝶儿”。

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展开想象交流。

生仿佛看到了纳兰和儿女在庭院中嬉戏;
纳兰与朋友喝酒吟诗,无比畅快;
晴朗的天气,妻子正为纳兰绣着锦缎;
......
师:是呀,在纳兰性德的心中,故园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的美景;
(课件出示此句,生仿说故园就是:)
师:然而,这美好而浪漫的画面和场景,却在现实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

师:这里没有香喷喷的饭菜,有的只是——生读
师: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有的只是——生读
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有的只是——生读
这里没有与朋友喝酒吟诗的痛快,有的只是——生读
这里更没有家人亲切的关怀和问候,有的只是——生读
师:此刻,同学们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一颗心?
(孤独,思念,破碎,痛苦,伤感......)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读懂了这首词。

指导三首古诗词的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小结
出示纳兰写的另一首词,在《菩萨蛮》这首词中,(课件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音乐)
师:长亭外,杨柳依依,他的家人深情地问他——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古道边,芳草萋萋,他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风雪中,寒风瑟瑟,孤独的纳兰也曾问自己——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什么是轻离别呢?可是,纳兰真的是轻离别吗?身为皇上身边一等侍卫,纳兰多么不想离开家乡,可是重任在肩,责任如山,他是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这又怎是轻离别呢!
圣旨铁定,君命难为,他只能——生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为了报效朝廷,建功立业,他只能——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就这样,纳兰将自己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化作了千古传唱的《长相思》。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心,一起吟诵这首《长相思》吧。

师:山水相隔,隔不断思乡情;鸿雁传书,表不尽思乡意;风雪聒耳,吹不断思乡情。

让我们一起在音乐的陪伴声中铭记这千古名作《长相思》吧!
三、延伸学习
简介纳兰词的地位,推荐阅读《纳兰词》。

纳兰性德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课后,同学们若有兴趣,不妨读读他的《纳兰词》。

板书: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