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动物门

合集下载

《动物学》课件——扁形动物

《动物学》课件——扁形动物
• 分布:充满在各组织器官之间,使体内无明显的空 隙,扁形动物也称为无体腔动物
• 功能: – 贮存水分和营养物 (抵抗饥饿和干旱) – 保护内脏器官 – 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 分化和再– 肌肉组织 – 首次出现肌肉组织,促使扁形动物的结构和机
能产生一系列变化:
• 运动速度加快,导致神经和感觉器官发展完善
二、代表动物: 三角涡虫
• 6.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 梯型神经系统:
– 一对脑神经节向后伸出两条腹神经 索,中间有横神经相连。
• 感觉器官:
– 眼点:一对,只能感光,不能成像。
• 特点:避强光,趋弱光
– 耳突:一对,富有感觉细胞,能感 受味觉和嗅觉
– 触觉细胞:表皮中
二、代表动物: 三角涡虫
• 神经系统
• 涡虫捕食
二、代表动物: 三角涡虫
• 4. 循环和呼吸 • 无专门的循环和呼吸系统
– 循环:由肠道和实质组织来执行 – 呼吸:扁平的体形与身体体积相比具有较大的
表面积,可依靠表皮的渗透和扩散进行呼吸 – 实质组织具有运输功能
二、代表动物: 三角涡虫
• 5. 排泄系统
•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分支的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 由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平角涡虫Planocera sp.
笄蛭涡虫Bipalium kewense
四、分类
1. 涡虫纲
四、分类
• 2. 吸虫纲
– 体表无纤毛,消化道简单,具口吸盘、腹吸盘 等吸附器官,多数为体内寄生虫,少数为体外 寄生
– 日本血吸虫
• 3. 绦虫纲
– 体表无纤毛,无消化道,头节有吸盘和几丁质 的钩,大多具节片。全部营体内寄生。
• 寄主/宿主:寄生物所寄生的植物、动物或 人

第5章-扁形动物

第5章-扁形动物

4、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扁形动物由外胚层形成的单层表皮和由中胚层 形成的多层肌肉相互连接组成体壁, 形成的多层肌肉相互连接组成体壁,体壁包裹 全身,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全身,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5、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 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 扁形动物的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 扁形动物的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 扁形动物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 (扁形动物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属于不 完全消化管;消化系统包括口、 肛门, 完全消化管;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 、肛门,称 为完全消化管) 为完全消化管)
1 、形态结构 虫体柔软、扁平、 透明如柳叶状,前端 较窄,后端略宽;具 口吸盘和腹吸盘,口 吸盘位于体前端,大 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 虫体腹面前约1/5处; 吸盘处肌肉发达,是 附着器官。 在虫体后1/ 处 在虫体后 /3处 有2个前后排列的树枝 个前后排列的树枝 状的睾丸,为该虫主要 状的睾丸 为该虫主要 特征之一。 特征之一。
涡虫横切结构图
2、消化系统
口在腹面,口后为咽 囊,周围为咽鞘,其中 有肌肉质的咽。咽可 从口中伸出,以捕捉 食物。紧接着是肠, 分3支主干,一支向 前,2支向后,分别位 于咽囊的两侧,每支 主干又反复分出小支, 小支末端封闭为盲管, 无肛门。不能消化的 食物仍由口排出。
3、无呼吸和循环器官 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 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 为原肾管型, 4、排泄系统 为原肾管型,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 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 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 泄管由体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泄管由体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涡虫感觉器官为 涡虫感觉器官为1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涡虫感觉器官为1对眼点 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所构成, (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所构成,有感受光线强弱的 功能) 对耳突(由感觉细胞和触觉细胞组成,有味觉 功能)和1对耳突(由感觉细胞和触觉细胞组成 有味觉 和嗅觉功能),涡虫为梯型神经系统。 涡虫对食物 和嗅觉功能) 涡虫为梯型神经系统。 是正向反应,对光线的刺激是负向反应。 是正向反应,对光线的刺激是负向反应。 生殖方式:涡虫除有性生殖外, 6、生殖方式:涡虫除有性生殖外,也能进行无性生 淡水及陆地的涡虫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殖;淡水及陆地的涡虫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涡虫的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涡虫的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雌雄生殖系 统相当复杂。 统相当复杂。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

猪带绦虫病
猪带绦虫病在中国广泛分布,各地均有散发病例在东北与华东较牛带绦虫病 多见,其比例为8∶1与7.1∶1,感染率由不足1%到15.2%。在云南、河南、黑龙 江、吉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均有地方性流行。 传染源 感染猪带绦虫成虫的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在中国农村猪仍以分散饲养为主猪常 在圈外活动觅食,故误吞入人粪中猪带绦虫节片或虫卵机会较多。特别在经 济落后或边远地区缺乏厕所,人在野外随地大便或以猪圈为厕所,故猪患囊 虫病感染率甚高。在这些地区,人患猪带绦虫病亦相应较多 传播途径 人因食用生的或半生的含猪囊尾蚴的猪肉而被感染。在烹炒时未煮熟透,或 尝生的肉馅或吃生肉片火锅或生熟刀具不分等都可食入活囊尾蚴。 易感人群 人对猪带绦虫普遍易感感染猪带绦虫后人体可产生带虫免疫对宿主再次感染 有保护作用国内患者年龄最小者仅6个月,最长者85岁,一般以青壮年居多, 男性多于女性。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是动物界的一个门,无脊椎动


物,是一类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 系统,有口无肛门的动物。已记录的扁形动物约有15000种。生 活于淡水、海水等潮湿处,体前端有两个可感光的色素点(眼 点)。体表部分或全部分布有纤毛。 扁形动物门开始有发达的中胚层,并出现两侧对称;有肌肉系 统,感受器亦趋完善,摄食、消化、排泄等机能也随之加强; 由中胚层形成的间叶组织,亦称实质组织,充满体内各器官之 间,能输送营养和排泄废物;组织细胞还有再生新的器官系统 的能力。 这些在动物进化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多数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少数种类雌雄异体。自由生活种类广泛分布在海水和淡水的水 域中,少数在陆地上潮湿土中生活(如:涡虫)。 大部分种类为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 约2万种,一般分为3纲:涡虫纲Turbellaria、吸虫纲Trematoda 和绦虫纲Cestoda。我国已发现近1000种。 根据扁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本门动物可以分 为以下3个纲: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吸虫涡虫)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吸虫涡虫)

成虫寄生于人、猫、狗等的肝胆管内。
2 体壁: 体壁: 皮层: 皮层: 合胞体层 基膜: 抗消化酶, 基膜: 抗消化酶,有弹性 肌肉层: 肌肉层:环、纵。 作用: 作用:1)保护,抵抗寄主消化酶。 保护,抵抗寄主消化酶。 2)直接吸取营养(渗透性)。 直接吸取营养(渗透性)。
华 枝 睾 吸 虫 形 态
基膜: 基膜:非细胞构造 肌肉层:环肌、纵肌、 肌肉层:环肌、纵肌、背腹肌 皮肌囊和内部器官之间填满了来源于中胚层的实质,合胞体, 2)皮肌囊和内部器官之间填满了来源于中胚层的实质,合胞体, 连成网状,网间充满液体与变形细胞。 连成网状,网间充满液体与变形细胞。 功能:贮存养分、运输代谢产物、再生等。 功能:贮存养分、运输代谢产物、再生等。
神经系统: 6 神经系统: 梯形,咽旁神经节: 条纵神经、横神经。感官退化。 梯形,咽旁神经节:6条纵神经、横神经。感官退化。
生殖系统: 7 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 雄:精巢一对,2输精小管, 精巢一对, 输精小管, 输精管,储精囊→雄生 输精管,储精囊→ 殖孔(腹吸盘前) 殖孔(腹吸盘前) 雌:卵巢一个,输卵管与受 卵巢一个, 精囊,劳氏管、 精囊,劳氏管、卵黄总 管相通,成卵腔, 管相通,成卵腔,梅氏 腺(一部分成卵壳,一 一部分成卵壳, 部分润滑)。 部分润滑)。 虫卵小,黄褐色,有卵盖,有肩峰,底端园有豆点状小刺, 虫卵小,黄褐色,有卵盖,有肩峰,底端园有豆点状小刺, 似灯泡,含毛蚴。 似灯泡,含毛蚴。
再生能力强: 再生能力强:(1)必须大于一万个细胞,再生有极性。 必须大于一万个细胞,再生有极性。 (2)吸收:卵、卵黄,内部器官。 吸收: 卵黄,内部器官。 神经系统不受影响
第三节 吸虫纲
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 一 代表动物 华枝睾吸虫 (一)形态结构 外形:体扁平、透明具树枝状睾丸,前略窄,后略宽。 1 外形:体扁平、透明具 ,前略窄,后略宽。 长10-25mm,宽3-5mm。 10-25mm, mm mm。

7 第六章-扁形动物

7 第六章-扁形动物

(3)摄食和消化 口、咽、咽鞘、肠(分3支主干,一支向前,2支向后,每支 主干又反复分出小支,小支末端封闭为盲管,无肛门) 肠壁:由一层内胚层来源的柱状上皮形成,其中空腔即为肠腔
(4)呼吸与循环
体表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借助实质组织中的液体运送和 扩散新陈代谢的产物
(5)排泄与渗透调节: 为原肾管型 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泄管由体
2、来源:辐射对称→两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3、生物学意义: ①两侧对称为高级的对称形式,两侧对称动物身体有了明显
的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体制的分化与相应的机能的分
化有密切关系,如背司保护,腹司运动;
②向前的一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
觉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使动物体运动方向固定(向前),使动 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适应性更广泛;
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扁形动物由外胚层形成的单
层表皮和由中胚层形成的多层肌肉相互连接组成体壁,体
壁包裹全身,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四、开始出现了器官、系统
(一)消化系统:
1、组 成:口――咽――肠(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2、特 点: ①为不完全消化系统;
②无任何消化腺; ③肠壁为单层细胞构成;
④具有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⑤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实质组织:
1、来源:中胚层,位于肠壁和体壁之内 2、结构:合胞体(网状) ①形成细胞 ②细胞间质(透明、含丰富蛋白质)
3、作用: ①贮存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②保护作用 ③运输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④具有分裂、分化或再生新器官的作用
三、体壁:具有皮肤肌肉囊(皮肌囊)
人和猪是姜片虫的终未寄主
3、日本血吸虫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在成卵腔或阴道内受精,同一或不同节片或不同个体
孵化
卵带
涡虫交配
卵带
多肠目涡虫及其卵带
涡虫的繁殖
螺旋式卵裂 •牟勒氏幼虫 •间接发育

螺 旋 卵 裂
正面观
侧面观
牟勒氏幼虫
8、有自由和寄生两类生活方式
二、扁形动物门分类
约2万种,分3纲 涡虫纲
吸虫纲
绦虫纲
涡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表具纤毛,有特殊的杆状体,具典型的 皮肤肌肉囊

涡虫纲的体壁有纤毛,具杆状体,体表有色 素,涡虫的消化系统不完全,无肛门,具含焰细 胞的原肾型排泄系统。涡虫的神经系统为梯形神 经系统,涡虫的生殖系统源于中胚层,不但有生 殖腺,还有生殖导管和附属腺。大多为直接发育。 再生能力强,有避光等行为。类群是分4个目:无 肠目、单肠目、三肠目和多肠目。

涡虫的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
排泄管 侧神经 排泄管 精巢 卵巢 输卵管 卵黄腺 阴道 梅氏腺 成熟节片 子宫 输精管 储精囊 生殖孔
孕卵节片
猪带绦虫的节片
雄性生殖器官:
泡状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囊—生殖孔
雌性生殖器官:
子宫 梅氏腺 叶状卵巢—输卵管—成卵腔—阴道—生殖腔 卵黄管、卵黄腺
3、体表纤毛消失,亦无棘,感官完全退化,消 化系统全部消失 4、皮层具微毛,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吸收寄主 的营养物质
5、生殖器官高度发达,每一成熟节片都有一套雌、 雄生殖器官,繁殖力强大。多有一个中间寄主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扁形动物寄生虫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a)
–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中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入水后孵化成毛蚴 毛蚴:钻入为中间寄主钉螺进行无性繁殖,产生
母胞蚴和子胞蚴,子 胞蚴成就后释放出尾蚴 尾蚴:接触到人和牲畜皮肤时,利用吸盘及头腺
分泌物钻入体内,脱 尾部变成童虫,侵 入 静脉系统和淋巴系统,在体内移行,到达 肠系膜静脉后继续发育。
三.重要的寄生虫--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感染场所:
都睡了吗
一.主要特征
(六)呼吸
无特殊的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种类一般由 表皮进行气体交换,寄生种类则进行厌 氧呼吸。
(七)生殖和发育 A、生殖: 本门动物不仅有生殖器官,而且有复杂的
生殖导管,以及附属腺体。生殖细胞由 中胚层细胞发育而来。
一.主要特征
绝大多数雌雄 同体,有交 配行为(水 生到陆生的 重要条件)
腹面上皮细胞 外表面长有 纤毛。 ●基膜:为非细胞结构,有弹 性,位于表皮下面。
二.代表动物--- 涡虫--体壁
● 肌肉层:分为三层:
环肌:紧靠在基膜下
斜肌:位于中间,肌层薄
纵肌:位于内层,肌层厚
这种由单层上皮细胞和多层 肌肉相互连接而组成的体壁称 为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 动功能。
二.代表动物--- 涡虫 3. 消化系统
六.寄生生活适应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寄生生活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 适应结果:身体的结构部分退化,部分加强
取食方便而直接 对外界刺激的感应减弱 抵御寄主体内酶的侵蚀 固着在寄主体内的寄生部位
寄主转换过程中的大量死亡
消化和运动器官退化 神经和感觉器官退化 表皮特化成皮膜 产生固着器官吸盘、钩、爪等 生殖系统特别发达
管生殖腔,生殖孔。 ▲ 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输精小管,输 精管,储精囊,阴茎球 特点:
卵囊内的胚胎发育所 需的营养由卵黄细胞供 给。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二)生活史
成虫—卵—毛蚴、Βιβλιοθήκη 蚴及雷蚴(在沼螺体内)—尾 蚴(水中)—囊蚴(鲤科鱼及虾)—感染新寄主
中间寄主(宿主):具有更换寄主现象的寄生虫,其
性未成熟的寄生虫幼虫寄生的寄主,幼虫在中间寄主体内通过无 性生殖产生大量的幼体。
终末寄主(宿主) :具有更换寄主现象的寄生虫,
其成虫寄生的寄主。寄生虫在终末寄主体内通过有性生殖,产生 大量的受精卵,排出体外
特点:梯式(或梯型)神经系统,开始出现原始的 神经中枢。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 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形状如梯。凡是自由生活的 种类,感觉器官发达(如蜗虫的眼点和耳突);寄生 生活的种类感官退化乃至完全消失。
(七)生殖系统特别发达
特点: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以及附属腺 体。
(八)生活方式复杂:扁形动物营自由 生活或寄生生活
三、吸虫纲的分类
(一)单殖亚纲(外寄生吸虫) 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 1. 三代虫 2. 指环虫
(二)盾腹亚纲(大部分内寄生) 生活史中有1个或2个寄主。 盾腹吸虫
(三)复殖亚纲 1. 肝片吸虫、布氏姜片虫、华支睾吸虫的特征比较
比较项目 体长(mm) 形态 肠 卵巢 受精囊 终末寄主 寄生部位 中间寄主
二、涡虫纲的主要特征(适应自由生活)
1. 表皮细胞有杆状体,腹面表皮有纤毛。 2. 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较发达。 3. 消化管较发达。 4. 绝大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 5.发育:有直接发育的,也有间接的,间 接
发育所经历的幼虫时期——牟勒氏幼虫。
三、涡虫纲的分类
1. 无肠目:无消化管,仅为 一团来源于内胚层的营养细胞。 如旋涡虫。
1、消化管有口无肛门 2、消化管壁仅由内胚层细胞组成(无肌肉层),摄食

3-4扁形动物门

3-4扁形动物门

• 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Platyhelminthes? • A) Protonephridia (flame bulbs) • B) Dorsoventrally(背腹) flattened body • C) Bilateral symmetry • D) Lack of sense organs • E) Circular and longitudinal muscles
二、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 扁形动物约15000余种,我国发现近1000 种。 • 分三纲: 1、涡虫纲 2、吸虫纲 3、绦虫纲
扁形动物——涡虫纲
• 多自由生活,多数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也 有生活在土壤中的。一些种类也侵入养殖埕地,成为 蛤、蛏等贝类的养殖敌害。 • 体表有纤毛。
扁形动物——吸虫纲 (Trematoda)
1、神经系统 • 出现原始的中枢神经 系统,体前端有1对 发达的脑神经节 (cranial ganglion)。 • 由脑神经节向后发出 若干纵行神经索 (neural chord)。 • 神经索间有许多横神 经相连,形成梯形神 经系统(ladder-type nerves system),支 配全身。
扁形动物——生殖、发育
• 中胚层的出现——导致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生殖 导管(输卵管、输精管等)+附属腺体(前列腺、 卵黄腺等)。 • 具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体内受精— —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涡虫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脑内神经分泌细胞的分 泌物和再生作用有关(再生过程中,神经分泌细胞 的数量增加)。
扁形动物——呼吸、排泄系统
• 1、呼吸 :体 表渗透,厌氧 生活。 • 2、排泄:多 数扁形动物具 有原肾管系统 (protonephrid ium system): 由外胚层内陷 形成,有排泄 孔通体外。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 感觉器官 眼点:感光,避强光,趋 弱光。 耳突:富有感觉细胞,司 味觉和嗅觉。
.
23
(6) 生殖系统 ➢ 雄性生殖器官:精
巢、输精小管、输 精管、贮精囊、阴 茎、前列腺及生殖 腔。
➢ 雌性生殖器官:卵 巢,输卵管,阴道、 卵黄腺、卵黄管及 受精囊。
.
24
.
25
涡虫纲分类 ❖ 消化管的有无及复杂程度; ❖ 以生殖系统为主,并结合消化管结构; ❖ 生殖系统卵黄腺的有无及是否为典型的螺旋卵裂。 无肠目: ➢ 体小,有口,咽不发达或完全消失,无肠,由内胚
体内器官隐约可见,虫体后1/3处有 2个前后排列的树枝状睾丸。 口位于身体的前端,生殖孔位于身 体的腹中线上。
.
29
2. 内部结构
1)体壁:体表无纤毛。
表皮:
➢ 由许多大细胞的细胞质 延伸、融合形成的一层 合胞体结构。
➢ 大细胞的本体下移到实 质组织中,有突起与表 面的细胞质层相连。
皮层基部为基膜,基膜 内表面为环肌、纵肌。
绝大多数种类为雌雄同 体,异体受精。
雄性生殖器官:精巢、 输精小管、输精管、储 精囊及雄性生殖孔。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 输卵管、成卵腔、子宫、 雌性生殖孔、受精囊、 劳氏管、卵黄腺、卵黄 管、总卵黄管及梅氏腺。
.
33
.
34
3. 生活史
成虫→受精卵(内 含毛蚴) → 第一 中间寄主(沼螺) →胞蚴 →雷蚴(淋 巴间隙) →尾蚴 (肝间隙) →逸出, 第二中间寄主(鲤 科鱼类)→囊蚴 (肌肉)→ 误食, 进入十二指肠→肝 胆管 →成虫
三. 寄生虫分泌毒素,使宿主中毒。如肝片吸虫 四. 寄生虫的卵或幼体栓塞微血管、肝管或胆管,使
宿主液流通不畅,器官发生机能障碍。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生物学特征和进化地位●背腹扁平;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形成皮肌囊;消化道与体壁之间为实质;出现器官系统;消化道有口无肛门;梯状神经系统;具多种感觉器官;排泄系统为原肾型;既有自由生活也有外寄生和内寄生的种类。

●身体开始成为两侧对称的体制,具有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三个胚层,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没有体腔,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节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扁平,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是动物在体制上的进化.–两侧对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头部:神经和感觉器官向前端的头部集中背面:具有保护作用腹面: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两侧对称使得动物由不定向运动演变成定向运动; 被动摄食演变为主动摄食; 由漂浮生活演变为水底爬行生活,再演变陆上爬行生活.●2.中胚层(mesoderm)的形成和意义●中胚层是动物体器官系统结构的物质基础,中胚层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分化.●身体大部分结构由中胚层分化而来,为动物体结构的发展和生理的复杂化、完备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器官的形成使运动加快,摄食增加,促使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发展,加强了新陈代谢.●中胚层分化为实质组织(parenchyma)和肌肉组织:●肌肉层促进了运动机能的发展。

●实质组织:部分中胚层形成的, 葡萄状,填充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之间,具有储存水分养料、抗干旱, 耐饥饿, 保护内部器官、再分化的功能。

3、具有皮肌囊(dermo-muscular sac)●由动物表皮层和肌肉层(环肌,斜肌,纵肌)紧贴在一起,构成囊状体壁,称之为皮肌囊,为实质组织所充填.4.具有不完全消化系统(im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统具有口、咽和肠,无肛门。

无脊椎动物4扁形动物门

无脊椎动物4扁形动物门
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自由生活类:有口而无肛门 寄生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如吸虫) 或完全消失(如绦虫)
具有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原肾管:原始的排泄管,一端为盲管,另一端开口(排泄孔)的排泄管。 原肾管是由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分支末端由焰细胞(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盲管。
四、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上的一次飞跃。 扁形动物是一群背腹扁平, 两侧对称,具三胚层而无体腔的蠕虫状动物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大多数种类在浅海石块、海藻下隐居生活,潮间带较为丰富。例如蛭态涡虫(Bdelloura)、平角涡虫(Planocera)等。 淡水种类多在溪流、湖泊等清洁的流水石块下生活,例如真涡虫(Dugesia)、多目涡虫(Polycelis)等。 极少数种类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丛林或潮湿遮阴的地面,例如笄蛭涡虫(Bipalium)。
4、生殖:
大多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具有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及附属腺,具有交配行为,体内受精。为动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创造了条件。
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牟勒氏幼体(Mullerr`s larva)阶段。
涡虫纲多肠目无吸盘亚目的平角涡虫的幼虫称壳内牟勒氏幼虫
二、分类(1万多种)
1
涡虫纲 扁形动物中原始的和具典型结构的类群,多数自由生活。
常见种类:指环虫、三代虫、日本血吸虫等。
终寄主:人 中间寄主:沼螺和鱼(鲤科)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终寄主:人 中间寄主:钉螺
消灭钉螺是根治血吸虫的着急措施。
3、绦虫纲(Cestoidea)
特征:体表无纤毛,无消化道,头节有吸盘和几丁质的钩,大多具节片。全部营体内寄生。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第三节: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和腔肠动物相比,其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复杂、完善。

生存于多种环境中,有许多仍留在海水内,多数已进入淡水,某些则进入土壤;而更多的却适应了在脊椎动物和人类器官内的寄生生活。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获得了两侧对称的体制。

所谓两侧对称,就是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

这种体制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意义:1、使动物有了前后、左右、背腹之分,从而引起动物机能上的分化,腹司运动,背司保护,神经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中在前端,为前端分化成脑创造了条件。

2、使动物的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向前)。

3、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行动也较为敏捷。

4、扩大了动物在空间的移动范围——两侧对称的体型最有利于运动,既适合游泳,又适合在物体上爬行,是动物由水中漂浮或固着生活进入水底爬行的结果,水底爬行又可进化到陆上爬行,所以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中胚层(mesoderm)的形成: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外胚层之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胚层——中胚层,故扁形动物属于三胚层动物。

中胚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是动物体结构的发展和各器官复杂化的物质基础,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的水平。

如由中胚层形成的复杂的肌肉层,它的发生首先就减轻了外、内胚层的某些机能,尤其是运动机能,增强了空间位移的速度,并随着感觉器官的逐渐发展,使动物能较快地和有效地去摄取食物,从而加强了机体的代谢,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展和排泄生殖等器官系统的形成。

扁形动物体内还充满了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这是一种特殊的柔软结缔组织,贮藏水分和养料的功能,使动物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抗干旱和耐饥饿,因此中胚层的产生也是动物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输卵管、输精管等)+附属腺体(前列腺、 卵黄腺等)。
• 具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体内受精— —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扁形动物门
涡虫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脑内神经分泌细胞的分 泌物和再生作用有关(再生过程中,神经分泌细胞 的数量增加)。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吸虫纲 (Trematoda)
• 营寄生生活:原始种类——体外寄生,高等种 类——体内寄生。
• 有1-2个吸盘(sucker)或吸钩(hook)。 • 成虫体表不具纤毛和腺细胞,被有保护和兼吸
收营养的皮膜,消化系统趋于退化。 • 常见种类:三代虫(Gyrodactylus)、指环虫
扁形动物门
二、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 扁形动物约15000余种,我国发现近1000 种。
• 分三纲: 1、涡虫纲 2、吸虫纲 3、绦虫纲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涡虫纲
• 多自由生活,多数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也 有生活在土壤中的。一些种类也侵入养殖埕地,成为 蛤、蛏等贝类的养殖敌害。
• 体表有纤毛。
肓突,即三肠类。 4、无明显主干,呈多分支状肠管,即多肠类。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呼吸、排泄系统
• 1、呼吸 :体 表渗透,厌氧 生活。
• 2、排泄:多 数扁形动物具 有原肾管系统 (protonephrid ium system): 由外胚层内陷 形成,有排泄 孔通体外。
扁形动物门
排泄管每个分支末端由帽状细胞(cap cell)和 管细胞(tubule cell)组成盲管。 帽状细胞盖在管细胞上,并伸出二条或多条鞭 毛悬垂于管细胞中央腔中。
1、神经系统 • 出现原始的中枢神经
系统,体前端有1对 发达的脑神经节 (cranial ganglion)。 • 由脑神经节向后发出 若干纵行神经索 (neural chord)。 • 神经索间有许多横神 经相连,形成梯形神 经系统(ladder-type nerves system),支 配全身。
扁形动物门
2、感觉器官 • 眼点(eyespot):1对,体前端背侧。
构造简单:色素细胞(pigment cell) + 视觉细胞(sensory cell)——感知光 线明暗,但不能成像。 • 耳突(ear rising):一对,体前端两侧。 司味觉和嗅觉。 • 脑神经节附近有平衡囊(statocyst)。 • 体表各处分布有感觉细胞,感受触觉、 化学刺激、水流等
猪带绦虫-头节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 2 The Platyhelminthese(扁形动物) are characterized b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 A) Bilateral symmetry • B) Organ-level systems • C) Triploblastic embryonic germ layers • D) Most are hermaphroditic(雌雄同体的)
• 成虫体表不 具纤毛、幼 虫具钩,身 体多数有节 片,消化系 统完全退化。
扁形动物门
绦虫-体壁结构
• 常见种类: 牛带绦虫
(Taenia saginata)、 猪带绦虫 (Taenia solium)
猪带绦虫 扁形动物门
• 猪带绦虫 • 成虫寄生于人体
小肠内。 • 体长2-8m,700
-1000个节片, 头节有4个吸盘, 顶突有小钩(2排, 25-50个)。 • 人吃了未熟的含 囊尾蚴的猪肉 (米猪肉)后患 病。
(Dactylogyrus)、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绦虫纲(Cestoida)
• 营体内寄生 生活。
(dioecious) • E)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扁形动物门
• 5 The intestines of turbellarians(涡虫的) frequently are...
• A) Branched • B) Reduced • C) Straight • D) Absent • E) None of the above is correct
扁形动物门
• 6 The Platyhelminthes have ____________ that aid in osmoregulation(渗透调节) and the excretion of nitrogenous wastes.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进化特征
• 身体开始成为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 • 具有3个胚层(triploblast):外胚层、内胚层和
中胚层(mesoderm)。 • 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到适应底栖爬行生活,
这是进化到陆生爬行的先决条件。
扁形动物门
• 管细胞壁具有许多微细小孔,管细胞后 端与原肾管分支相连,原肾管沿途有成 对的肾孔(nephridiopores)开口于身体 背方两侧。
• 帽状细胞鞭毛打动似火焰,故又名焰细 胞(flame cell)。
• 鞭毛打动驱动组织中水分进入管细胞, 并沿原肾管流向肾孔排出。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生物学特征
• 身体通常背腹扁平。 • 体壁(body wall)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
形成皮肌囊(dermomuscular sac)结构。 • 消化管与体壁之间为实质。 • 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 • 消化管——有口、无肛门。 • 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多种感官。 • 排泄系统——原肾形。 • 自由生活,寄生(内、外)。
扁形动物门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1、表皮和肌肉 • 2、实质 • 3、消化系统 • 4、呼吸、排泄系统 • 5、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 6、生殖、发育
扁形动物门
• 扁形动物的肠分为4类: 1、无明显肠道,咽后仅一团吞噬细胞,呈合胞体状。 2、肠呈管状或囊状,不分支,即单肠类。 3、肠管分三主干,一支向前,二支向后,各主干又有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