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学书法的人务必看完,作用极大
最新学习书法七大好处精选
![最新学习书法七大好处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c4fb7b569eae009591bec33.png)
1、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学习书法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写字是小学生的根本技能,写的比一般同学好,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在班集体的威信,使少儿增加自信心。
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书法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促进生理心理的健康开展书法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对字帖的观察与分析,对书写过程的思考与领悟,对书法习作的评价与反思,将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开展,运用毛笔进行书写,可视为一种操作过程。
在这种操作过程中,神经要进行不断地传导,手的操作感觉被及时传递到大脑,大脑的思维活动不断地发出指令,纠正改善着操作过程。
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学会了符合逻辑的积极思考,因此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开展。
3 、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许多家长都觉得的孩子特别淘气,静不下来,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学习书法能使学生提高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学习习惯。
4、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书法的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专注、写好每一个字,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
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时开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
无数事例证实,学习过书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5、提高人的整体能力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的工作。
但是其中一位练过书法,另一位没有练过书法。
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书法写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精选)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698ba2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e.png)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精选)张旭是一位草书大家。
他十分爱喝酒,经常喝得酩(mǐng)酊(dǐng)大醉,并呼喊着奔跑,然后他才拿起笔来作书。
他所书写出来的作品都是狂草。
有时他还发疯般地用头蘸墨写字,清醒以后,他反复观赏自己书写的作品,世人称他为“张颠”。
张旭真草兼擅,他的书法为时人所喜爱。
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
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形象生动。
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
“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艺术家追求真善美,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
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平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
《***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
在封建社会,皇帝赏下的东西务必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来。
梁楷此举是常人所不敢为和不理解的。
明未的归庄(1613一1673〉能写行草,又善画墨竹。
明亡后,他不肯与清***府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无人。
归庄和当时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称。
明代的宫廷画家吴伟出入宫廷,但看不起权贵。
当时的太监们权力很大。
太监们专权祸国的行为既被人们蔑视,同时,也有些人慑于他们的气焰,卑躬奉迎。
吴伟则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内侍们求画,决拿不到片张半幅。
还有些向吴伟求画的人,如果礼貌不周,他也决不动笔。
只有他醉酣之时,就自动抽纸乱抹,画完就掷扔地上,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真善美认识的具体反映。
谈谈书法临帖的重要性
![谈谈书法临帖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6a6df85336c1eb91b375d99.png)
谈谈书法临帖的重要性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向创作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桥梁,只有在临帖这一阶段打下坚实基础,择取到前人创作的经验和精华,才有可能创作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好作品。
临帖是书法人终生的必修课。
一个人一旦有了一点名声,或者自认为形成了风格以后就不临帖了,那就说明他开始游离于书法家园之外,他的书法之路已走到了尽头,迎接他的将是停滞甚至倒退。
一、临帖就要临经典法帖现在有一部分人临帖选的都是不值得去临的作品,比如一些近现代的不成熟的作品,或者是古代的非经典的作品,或者是一些怪异的作品,临帖要找准目标这是第一位的,要抓住古代经典。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
”所以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榜样要越高、越完美越好,一入手就要临最好的帖,一开始取法就要取好,这是学书法避免走弯路的很重要的前提。
二、临帖要做到“三到”1.先来谈谈“眼到”。
眼到就是察,就是唐代孙过庭所谓的“察之者尚精”。
“察”就是观察,即读帖的一个过程。
先要看笔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看笔画的形态。
对每个笔画的长短、粗细、形状、方向等都要仔细看清楚;二看笔画之间、偏旁之间的组合、搭配、比例等情况,即把握字形结构。
三看笔画、部件在字格中的具体摆放位置。
“察”的这一步功夫切不可轻视,也不要走马观花地“看”,要做到对字形成竹在胸。
观察得越仔细就越有利于临帖。
其次,对法帖中字的章法、落款、铃印等也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
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对空白的分布予以重视。
《书筏》中说:“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
”即是指出要懂得空间分布之理。
而在整体章法上,要注意原法帖的字间行距,欹正关系,润燥疏密等因素。
古人讲求章法要“变而贯”,“如织锦之法,花地相间须要得宜。
”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能看出法帖的微妙之处。
许多临习者只得粗枝大叶,整体看去,似乎与原帖相去不远,但在细微处则失之甚多,这和抄书并无区别。
孙过庭《书谱》译文
![孙过庭《书谱》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91902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a.png)
孙过庭《书谱》译文孙过庭《书谱》译文《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写。
自古以来~善长书法的人~汉、魏时期~有钟繇,yóu,和张芝的卓绝书艺~晋末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精妙。
王羲之说:“近来研究名家书法~认为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
”可以说~钟繇和张芝死后~王羲之、王献之继承了他们。
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
与张芝的草书比~排在他后面,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下功夫到那个程度~未必赶不过他。
”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
考察王羲之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无愧于书法了。
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上古今独绝。
但是今人,二王,还是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
”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
虽然文字的创造~最初只是为了作一些记录~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
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
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
所谓“文采与内质相谐和~才是君子的风度”。
何必闲臵着华美的宫室去住古人的洞穴~弃舍精致的宝辇而乘坐原始的牛车呢,评论者又说:“献之的书法之所以不如羲之~就像羲之的不如钟繇、张芝一样。
”我认为这已评论到问题的要处~但还未能详尽说出它的始末原由。
钟繇专工隶书~张芝精通草体~这两人的擅长~王羲之兼而有之。
比较张芝的草体王还擅于真书~对照钟繇的真书王又长于草体,虽然专精一体的功夫稍差~但是王羲之能广泛涉猎、博采众优。
总的看来~彼此是各有短长的。
谢安素来善写尺牍书~而轻视王献之的书法。
献之曾经精心写了一幅字赠给谢安~不料被对方加上评语退了回来~献之对此事甚为怨恨。
后来二人见面~谢安问献之:“你感觉你的字比你父亲的如何,”答道:“当然超过他。
学书法的目的和意义总结
![学书法的目的和意义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e6bdb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4.png)
学书法的目的和意义总结
学书法的目的和意义如下:
1.传承中华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书法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2.艺术熏陶:书法是一门艺术,学习书法能够提高审美能力,使人更加敏感于美的事物。
3.增强个人修养:书法讲究笔墨气韵,需要耐心细致、自律自控、活泼灵动,学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素养。
4.善于沟通表达:书法可以让人的表达能力更加清晰、准确和得体,有利于平时与人的交流和沟通。
5.增强文化自信:学习书法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6.增加乐趣:书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写好一件作品,但是书写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可以让人心情舒畅和放松。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5a633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7.png)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一、简介书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是汉字艺术中的瑰宝。
通过练习书法,我们可以欣赏到汉字的美妙之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二、毛笔的选择毛笔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工具,选择一支合适的毛笔对于书法练习至关重要。
毛笔的选择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写作的需要来进行,但一般来说,选择品质较好的狼毫、蕉叶或羊毫毛笔是较为推荐的选择。
三、字体的选择书法有不同的字体,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初学者可以从楷书入手,因为楷书字体规范,易于掌握。
当熟悉了楷书后,再逐渐学习其他字体。
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是书法学习的关键。
四、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书法练习的基础,也是书法作品美观与否的关键。
通常来说,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笔尾,右手五指合拢握住笔柄,保持轻松而稳定的姿势。
五、调节墨汁的技巧调节墨汁的技巧对于书法练习至关重要。
墨汁过浓会影响字迹的流畅度,墨汁过稀则会影响字迹的饱满度。
调节墨汁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墨的浓稠程度和水的适量。
六、掌握基本的笔画顺序书法中的每个字都是由一笔一画组成的,掌握好笔画的书写顺序对于书法的美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横平竖直的笔画优先书写,再书写曲线状的笔画,最后书写点画。
七、严格按照字帖练习初学者应该选择一本合适的字帖进行练习,按照字帖上的字形形态进行模仿写作。
通过严格按照字帖练习,可以提高字形的规范性和笔画的准确性。
八、重视书法的心态调整书法需要细心、耐心和专注力,因此心态的调整非常重要。
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要静心投入其中,享受书写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而是要注重感觉与意境的表达。
九、勤于练习,保持恒心书法练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勤于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每天坚持练习,保持对书法的热爱和耐心,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十、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协调性书法作品的美感不仅仅体现在单个字的书写上,还需要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协调性。
识读“书法字”,是书法欣赏的基本功
![识读“书法字”,是书法欣赏的基本功](https://img.taocdn.com/s3/m/b4e2e02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f.png)
【C】才→纔 参→參 惨→慘 蚕→蠶 灿→燦 仓→倉 层→層产→產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 忏→懺 尝→嘗偿→償 ⼚→廠 长→⾧ 床→牀 车→⾞ 彻→徹 陈→陳尘→塵 衬→襯 唇→脣 称→稱 惩→懲 痴→癡 迟→遲齿→⿒ 冲→衝 ⾍→蟲 丑→醜 筹→籌 处→處 触→觸出→齣 础→礎 刍→芻 疮→瘡 辞→辭 从→從 聪→聰丛→叢 窜→竄【D】达→達 呆→獃 带→帶 担→擔 胆→膽 单→單 当→當档→檔 党→黨 导→導 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递→遞 淀→澱 点→點 电→電 垫→墊 冬→鼕 东→東冻→凍 栋→棟 动→動 ⽃→⾾ 独→獨 断→斷 对→對队→隊 吨→噸 夺→奪 堕→墮【E】恶→惡噁尔→爾 ⼉→兒【F】发→發髮范→範 矾→礬 飞→⾶ 奋→奮 粪→糞 坟→墳风→⾵ 丰→豐 凤→鳳 妇→婦 复→復複麸→麩 肤→膚【G】盖→蓋 ⼲→幹榦乾赶→趕 个→個 巩→鞏 沟→溝 过→過构→構 购→購 ⾕→穀 顾→顧 雇→僱 刮→颳 挂→掛关→關 观→觀 冈→岡 ⼴→廣 归→歸 龟→⿔ 柜→櫃国→國【H】汉→漢 号→號 合→閤 轰→轟 哄→閧鬨后→後 胡→鬍护→護 壶→壺 沪→滬 画→畫 划→劃 华→華 怀→懷坏→壞 欢→歡 环→環 还→還 回→迴 会→會 秽→穢汇→匯彙伙→夥 获→獲【J】迹→跡蹟⼏→幾 机→機 击→擊 际→際 剂→劑 济→濟挤→擠 积→積 饥→飢 鸡→鷄雞极→極 继→繼 家→傢价→價 夹→夾 艰→艱 荐→薦 戋→戔 坚→堅 歼→殲监→監 见→⾒ 茧→繭 舰→艦 鉴→鑒鑑拣→揀 硷→礆鹼姜→薑 将→將 奖→獎 浆→漿 桨→槳 酱→醬 讲→講胶→膠 借→藉 阶→階 节→節 疖→癤 秸→稭 杰→傑尽→盡儘紧→緊 仅→僅 进→進 烬→燼 惊→驚 竞→競旧→舊 举→舉 剧→劇 据→據 巨→鉅 惧→懼 卷→捲觉→覺【K】开→開 克→剋 壳→殼 垦→墾 恳→懇 夸→誇 块→塊矿→礦 亏→虧 昆→崑崐捆→綑 困→睏 扩→擴【L】腊→臘 蜡→蠟 来→來 兰→蘭 拦→攔 栏→欄 烂→爛劳→勞 痨→癆 乐→樂 类→類 累→纍 垒→壘 泪→淚厘→釐 ⾥→裏 礼→禮 厉→厲 励→勵 离→離 历→暦歷⾪→隸 俩→倆 帘→簾 联→聯 恋→戀 怜→憐 炼→煉练→練 粮→糧 两→兩 辆→輛 了→瞭 疗→療 辽→遼猎→獵 临→臨 邻→鄰 灵→靈 龄→齡 岭→嶺 刘→劉浏→瀏 龙→⿓ 楼→樓 娄→婁 录→錄 陆→陸 虏→虜卤→⿄滷卢→盧 庐→廬 泸→瀘 芦→蘆 炉→爐 乱→亂仑→侖 罗→羅 屡→屢 虑→慮 滤→濾 驴→驢【M】⿇→蔴 马→⾺ 买→買 卖→賣 迈→邁 麦→⿆ 脉→脈猫→貓 蛮→蠻 门→⾨ 黾→⿌ 么→麼 霉→徾 蒙→濛矇懞梦→夢 弥→彌瀰⾯→麵 庙→廟 灭→滅 蔑→衊 亩→畝【N】难→難 鸟→⿃ 恼→惱 脑→腦 拟→擬 酿→釀 聂→聶镊→鑷 疟→瘧 宁→寧 农→農【O】欧→歐【P】盘→盤 辟→闢 苹→蘋 凭→憑 朴→樸 仆→僕 扑→撲【Q】栖→棲 齐→⿑ ⽓→氣 弃→棄 启→啟 岂→豈 千→韆迁→遷 佥→僉 签→簽籤牵→牽 纤→縴 蔷→薔 墙→墻牆枪→槍 乔→喬 侨→僑 桥→橋 窍→竅 窃→竊 亲→親寝→寢 庆→慶 穷→窮 琼→瓊 秋→鞦 区→區 曲→麯趋→趨 权→權 劝→勸 确→確【R】让→讓 扰→擾 热→熱 认→認 荣→榮【S】洒→灑 伞→傘 丧→喪 扫→掃 啬→嗇 涩→澀 杀→殺晒→曬 伤→傷 舍→捨 摄→攝 沈→瀋 审→審 渗→滲声→聲 升→陞昇胜→勝 圣→聖 绳→繩 湿→濕 适→適时→時 实→實 势→勢 师→師 兽→獸 属→屬 数→數术→術 树→樹 书→書 帅→帥 双→雙 松→鬆 苏→蘇囌肃→肅 虽→雖 随→隨 岁→歲 孙→孫 笋→筍【T】它→牠 态→態 台→臺 檯→颱 摊→攤 滩→灘 瘫→癱坛→壇罎叹→嘆歎汤→湯 誊→謄 体→體 条→條 椭→橢粜→糶 铁→鐵 听→聽 厅→廳 头→頭 图→圖 涂→塗团→團糰【W】袜→襪韤洼→漥万→萬弯→彎⽹→網为→為爲伪→偽僞韦→⾱卫→衛稳→穩乌→烏务→務⽆→無雾→霧【X】牺→犧 席→蓆 系→係繫戏→戲 习→習 吓→嚇 虾→蝦绣→繡 锈→銹 献→獻 咸→醎 显→顯 宪→憲 县→縣向→嚮 响→響 乡→鄉 协→協 写→寫 胁→脅 泻→瀉亵→褻 衅→釁 兴→興 须→鬚 选→選 旋→鏇 悬→懸学→學 寻→尋 逊→遜 凶→兇【Y】压→壓 亚→亞 哑→啞 艳→艷豔严→嚴 岩→巖 盐→鹽厌→厭 养→養 痒→癢 样→樣 阳→陽 尧→堯 钥→鑰药→藥 页→⾴ 叶→葉 爷→爺 业→業 医→醫 异→異义→義 仪→儀 艺→藝 亿→億 忆→憶 隐→隱 阴→陰蝇→蠅 应→應 营→營 拥→擁 佣→傭 踊→踴 涌→湧痈→癰 优→優 犹→猶 邮→郵 忧→憂 余→餘 鱼→⿂御→禦 吁→籲 郁→鬱 与→與 誉→譽 屿→嶼 渊→淵远→遠 园→園 愿→願 跃→躍 岳→嶽 云→雲 运→運韵→韻 酝→醞【Z】札→剳劄扎→紥紮杂→雜 灾→災 赃→贓髒灶→竈凿→鑿 枣→棗 斋→齋 战→戰 占→佔 毡→氈 赵→趙这→這 折→摺 征→徵 症→癥 证→證 郑→鄭 只→祗隻帜→幟 职→職 致→緻 制→製 执→執 滞→滯 质→質种→種 众→眾 钟→鐘鍾肿→腫 周→週 昼→晝 朱→誅筑→築 烛→燭 注→註 专→專 庄→莊 壮→壯 装→裝妆→妝 状→狀 桩→樁 准→準 浊→濁 总→總 纵→縱钻→鑚附表⼆:异体字表Aan 庵【菴】 暗【晻闇】 案【桉】 鞍【鞌】ao 鳌【鼇】Bbai 柏【栢】 稗【粺】ban 坂【岅】bang 幇【幫】 膀【髈】 榜【牓】bao 刨【鉋鑤】褓【緥】 褒【襃】bei 背【揹】 備【俻】 悖【誖】 杯【桮盃】ben 奔【犇逩】beng 綳【繃】bi 痹【痺】 逼【偪】 斃【獘】 秘【祕】 弊【獘】 秕【粃】bian 遍【徧】biao 膘【臕】bie 鳖【鼈】bing 并【並 併 竝】 冰【氷】 禀【稟】bo 鉢【缽盋】博【愽】 駁【駮】bu 布【佈】Ccai 踩【跴】 采【寀採】 睬【倸】 彩【綵】can 參【叅】 慚【慙】cao 操【撡】 草【⾋】ce 册【冊】 厠【廁】 策【筴】cha 插【揷】查【査】察【詧】chan 鏟【剗 剷】chang 嘗【嚐甞】che 扯【撦】chen 嗔【瞋】 趁【趂】cheng 乘【乗椉】塍【堘】撑【撐】 澄【澂】chi 耻【恥】 敕【勅勑】翅【翄】痴【癡】 吃【喫】chou 仇【雠讐】绸【紬】瞅【矁】 酬【詶 酧 醻】chu 厨【廚】 蹰【躕】橱【櫉】 鋤【耡鉏】chuan 船【舩】chuang創【剏剙】 床【牀】 窗【牎牕窓窻】chui 捶【搥】 棰【箠】 錘【鎚】chun 蠢【惷】 春【旾】 淳【湻】 莼【蓴】 唇【脣】 醇【醕】ci 辭【辤】 糍【餈】 鷀【鶿】cong 勿【怱 悤】 葱【蔥】cou 凑【湊】cu 蹴【蹵】 粗【麤 觕】cuan 篡【簒】cui 脆【脃】悴【顇】cun 村【邨】cuo 銼【剉】Ddai 呆【獃 騃】 玳【瑇】dan 淡【澹】 啖【啗 噉】 耽【躭】dang 擋【攩】 蕩【盪】dao 搗【擣】de 德【惪】deng 凳【櫈】di 抵【牴 觝】 堤【隄】 蒂【蔕】diao 雕【彫鵰凋琱】吊【弔】die 蝶【蜨】 叠【曡疊】 喋【啑】ding 碇【矴 椗】dou 兜【兠】 ⾾【鬦 鬬】 ⾖【荳】du 睹【覩】 妒【妬】dun 遁【遯】 墩【墪】duo 朵【朶】 垛【垜】 跺【跥】Ee 額【頟】 扼【搤】 萼【蕚】 峨【峩】 鹅【鵝 鵞】 婀【娿】厄【戹 阨】 鳄【鱷】 腭【齶】 訛【譌】Ffa 罰【罸】 筏【栰】 法【灋】 珐【琺】fan 繁【緐】 翻【飜繙】帆【颿】 泛【汎 氾】fang 仿【倣 彷 髣】fei 痱【疿】廢【癈】fen 氛【雰】feng 峰【峯】fu 俯【頫 俛】 佛【彿 髴】 婦【媍】 附【坿】 麩【粰】Gga 戛【戞】 嘎【嘠】gai 丐【匃 匄】 概【槩】gan 贛【灨贑】 秆【稈】 杆【桿】 乾【乹 亁】 幹【榦】gang 杠【槓】 扛【摃】 肛【疘】gao 皋【皐 臯】 槁【槀】 糕【餻】 稿【稾】ge 胳【肐 髂】 阁【閤】 歌【謌】 個【箇】gen 亘【亙】geng 粳【秔 梗】 耕【畊】 鲠【骾】gong 躬【躳】gou 够【夠】 鈎【鉤】 構【搆】gu 雇【僱】 菇【菰】 ⿎【皷】gua 挂【掛】guai 怪【恠】guan 管【筦】 館【舘】 罐【鑵】gui 规【槼】 瑰【瓌】guo 果【菓】 椁【槨】Hhan 函【圅】 悍【猂】 焊【銲 釬】 捍【扞】hao 嗥【噑 獆】 皓【皜 暠】 蚝【蠔】he 呵【訶】 盍【盇】 和【咊 龢】heng 恒【恆】hong 哄【閧 鬨】hou 糇【餱】hu 呼【嘑 虖 謼】 糊【餬】 胡【衚】hua 話【諙】 嘩【譁】 花【蘤 芲】huan 獾【貛】 歡【懽 驩】huang 恍【怳】hui 毁【譭燬】 蛔【蜖蛕痐蚘】 輝【煇暉】 匯【滙】 迴【廻廽】 徽【幑】hun 混【溷】 昏【昬】huo 禍【旤】Jji 鶏【雞】 楫【檝】 績【勣】 迹【跡 蹟】期【朞】 賫【賷 齎】jia 假【叚】 夾【裌 袷】jian 箋【椾 牋】 劍【劒】 鑒【鑑鍳】 緘【椷】 奸【姦】鹼【鹻】 碱【堿】 剪【翦】 减【減】 繭【蠒】jiang 繮【韁】 僵【殭】 奬【獎】jiao 僥【儌 徼】 叫【呌】 剿【勦】 脚【腳】jie 秸【稭】 届【屆】 階【堦】 潔【絜】 劫【刼 刦】杰【傑】jin ⽄【觔】 晋【晉】jing 阱【穽】 徑【逕】 凈【淨】 脛【踁】jiong 炯【烱】 迥【逈】jiu ⾲【韮】 救【捄】 糾【糺】 揪【揫】 厩【廏 廐】ju 巨【鉅】 矩【榘】 局【侷跼】 舉【擧】juan 狷【獧】 眷【睠】 倦【勌】jue 橛【橜】 撅【噘】 决【決】jun 俊【儁】 浚【濬】 隽【雋】Kkai 慨【嘅】kan 刊【栞】 瞰【矙】 侃【偘】 坎【埳】kang 糠【穅粇】炕【匟】kao 考【攷】ke 咳【欬】 疴【痾】 剋【尅】ken 肯【肎】keng 坑【阬】kou 叩【敂】 扣【釦】ku 褲【袴】kuai 膾【鱠】kuan 款【欵】kuang 况【況】 礦【鑛】 誑【誆】kui 饋【餽】 愧【媿】 窺【闚】kun 昆【崑崐】捆【綑】 坤【堃】kuo 闊【濶】Lla 辣【辢】 臘【臈】lai 賴【頼】lan 懶【嬾】 婪【惏】lang 螂【蜋】 琅【瑯】lei 泪【涙】leng 棱【稜】 楞【愣】li 厘【釐】 裏【裡】 歷【歴厯】曆【厤】 莅【涖蒞】犁【犂】狸【貍】 梨【棃】 隸【隷】 藜【蔾】 栗【凓慄】璃【琍瓈】荔【茘】lian 廉【亷】 鐮【鎌】 奩【匳匲】煉【鍊】 斂【歛】liang 梁【樑】 凉【涼】lin 麟【麐】 吝【恡】 鄰【隣】 淋【痲】 磷【燐粦】ling 菱【蓤】liu 留【畱】 琉【瑠璢】瘤【癅】柳【桺栁】long 弄【衖挵】lu 櫓【艪艣樐】碌【磟】戮【剹勠】爐【鑪】lü 緑【菉】lüe 略【畧】lun 侖【崘崙】luo 裸【躶臝】 騾【驘】Mma 駡【罵傌】⿇【蔴】 蟆【蟇】mai 脉【衇脈】mang 虻【蝱】mao 冒【冐】 卯【夘茆】猫【貓】 牦【犛氂】mei 梅【楳槑】mi 幂【冪】 眯【瞇】 覓【覔】mian 綿【緜】miao 渺【淼】 妙【玅】mie 咩【哶】min 泯【冺】mo 饃【饝】 謨【謩】mu 幕【幙】 畝【畮畆畝】Nna 拿【挐拏】nai 奶【嬭妳】乃【廼迺】nan 楠【枏柟】nao 鬧【閙】ni 霓【蜺】 你【妳】 昵【暱】 擬【儗】nian 拈【撚】 念【唸】 粘【黏】 年【秊】niang 娘【孃】niao 裊【嫋嬝褭】nie 嚙【囓齧】捏【揑】 孽【孼】ning 寧【寕甯】nong 農【辳】nü 衄【衂】nuan 暖【煖煗】nen 嫩【嫰】nuo 糯【穤稬】挪【挼】Ppao 疱【皰】 炮【砲礮】pei 胚【肧】peng 碰【踫掽】pi 毗【毘】 匹【⽦】piao 飄【飃】ping 憑【凴】 瓶【缾】po 迫【廹】pu 鋪【舖】Qqi 戚【慼慽】啓【啟唘】棋【棊碁】栖【棲】凄【淒悽】旗【旂】弃【棄】憩【憇】qian 鉛【鈆】 潜【潛】 愆【諐】qiang 强【強彊】襁【繦】 牆【墻】 檣【艢】 羌【羗】 槍【鎗】qiao 憔【顦癄】蹺【蹻】 峭【陗】 蕎【荍】qin 勤【懃】 琴【琹】 撳【搇】qiu 丘【坵邱】虬【虯】 鳅【鰌】 秋【秌穐】球【毬】qu 驅【駈】que 榷【搉】 却【郤】qun 群【羣】Rran 冉【冄】 髯【髥】rao 繞【遶】ren 韌【靭、靱】飪【餁】衽【袵】妊【袵】rong 冗【宂】 絨【羢毧】熔【鎔】 融【螎】ruan 蠕【蝡】 軟【輭】rui 蕊【蕋橤蘂】睿【叡】ruo 箬【蒻】Ssai 腮【顋】san 傘【繖】sang 桑【桒】se 澀【濇澁】shan 鱔【鱓】 删【刪】 姗【姍】 栅【柵】膳【饍】膻【羶羴】shao 筲【蕱】she 蛇【虵】shen 慎【昚】 參【葠蓡】sheng 升【昇陞】剩【賸】shi 虱【蝨】 是【昰】 ⼫【屍】 濕【溼】 謚【諡】 實【寔】时【旹】 視【眡眎】柿【柹】shu 倏【儵倐】庶【庻】 竪【豎】 漱【潄】 疏【疎】 薯【藷】si 飼【飤】 祀【禩】 厮【廝】 俟【竢】 似【佀】sou 搜【蒐】su 溯【泝遡】訴【愬】 蘇【蘓甦】sui 歲【嵗】sun 笋【筍】 飧【飱】suo 鎖【鎻】 蓑【簑】 挲【挱】Tta 塔【墖】 拓【搨】 它【牠】tan 嘆【歎】 罎【壜罈】袒【襢】tang 趟【蹚】 糖【餹】tao 掏【搯】 縧【縚絛】teng 藤【籐】ti 剃【鬀薙】啼【嗁】 蹄【蹏】tiao 眺【覜】tong 筒【筩】 同【衕仝】峒【峝】tou 偷【媮】tu 兔【兎】tui 腿【骽】 頹【穨】tun 臀【臋】tuo 馱【駄】 托【託】 駝【駞】 拖【拕】Wwa 蛙【鼃】 襪【韈韤】wan 挽【輓】 浣【澣】 玩【翫】 碗【椀盌】wang 亡【亾】 望【朢】 往【徃】wei 喂【餧餵】猬【蝟】wen 吻【脗】 蚊【螡蟁】weng 瓮【罋甕】wu 污【汙汚】塢【隖】 忤【啎】Xxi 嘻【譆】 溪【谿】 晰【晳皙】席【蓆】 熙【熈煕】戲【戯】xia 厦【廈】 狭【陿】xian 銜【啣御】弦【絃】 仙【僊】 鲜【鱻尠尟】閑【閒】嫻【嫺】綫【缐】 籼【秈】xiang 享【亯】 餉【饟】 嚮【曏】 厢【廂】xiao 笑【咲】 效【傚効】xie 脅【脇】 邪【衺】 蟹【蠏】 燮【爕】 蝎【蠍】 泄【洩】紲【絏】 鞋【鞵】 携【攜擕】xin 欣【訢】xing 幸【倖】xiong 汹【洶】 凶【兇】 胸【胷】xiu 修【脩】 綉【繍】 銹【鏽】xu 叙【敘敍】勖【勗】 恤【卹賉】婿【壻】xuan 喧【諠】 楦【楥】 萱【萲蕿藼蘐】璇【璿】xue 靴【鞾】xun 熏【燻薰】徇【狥】 勛【勲】 塤【壎】 巡【廵】Yya 鴉【鵶】 丫【枒椏】yan 咽【嚥】 焰【燄】 胭【臙】 宴【讌驗】艷【豓豔】驗【騐】 烟【煙菸】岩【巖喦巗】燕【鷰】鼹【鼴】贗【贋】 腌【醃】 雁【鴈】 檐【簷】yang 揚【敭颺】yao 夭【殀】 淆【殽】 耀【燿】 窑【窯窰】肴【餚】 咬【齩】拗【抝】ye 野【埜壄】夜【亱】 燁【爗嘩】yi 翳【瞖】 异【異】 咿【吚】 移【迻】yin 因【囙】 殷【慇】 淫【滛婬】喑【瘖】 堙【陻】 陰【隂】吟【唫】 蔭【廕】 姻【婣】ying 罌【甖】 穎【頴】 鶯【鷪】yong 咏【詠】 涌【湧】 恿【惥慂】 雍【雝】you 游【遊】yu 于【於】 欲【慾】 愈【瘉癒】鬱【鬰欝】yuan 冤【寃】 猿【猨蝯】yue 岳【嶽】yun 韵【韻】Zza 匝【帀】 雜【襍】zai 灾【災烖菑】zan 咱【偺喒】簪【簮】 贊【讚賛】zang 葬【塟】zao 唣【唕】 皂【皁】 噪【譟】 糟【蹧】zha 咤【吒】 札【剳劄】榨【搾】 閘【牐】 扎【紥紮】zhai 寨【砦】 齋【亝】zhan 氈【氊】 盞【琖醆】沾【霑】 占【佔】 崭【嶃】zhang 獐【麞】zhao 棹【櫂】 照【炤】zhe 哲【喆】 浙【淛】 謫【讁】 輒【輙】zhen 鴆【酖】 珍【珎】 砧【碪】 針【鍼】 偵【遉】zhi 侄【妷姪】纸【帋】 卮【巵】 栀【梔】 祇【衹秖】帙【袟袠】稚【稺穉】跖【蹠】 志【誌】 址【阯】zhong 冢【塚】 衆【眾】zhou 咒【呪】 帚【箒】 周【週】。
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
![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ce85eaa8114431b80dd8b6.png)
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学习书法的意义书法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璀璨。
中华民族在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文字的书写,因为他不只是生活、文化、思想和科学交流的媒介,而且其艺术价值非常高。
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脑的普及,人们逐步忽视了写字的训练,所以,写出的汉字很难看。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
一.静心的培养学习书法,首先要求人要坐得住。
心静是学习书法的首要问题。
静亦净,就是要求人能平静下来,停止一切活动,心里没有一切与写字无关的杂念,心静如水,专心致志,精神集中。
古人曾说“静能养神”、“静能养身”。
习书需要静,静能延年。
因此学习书法不但使人能做到静得下来、做得下来,对人身的健康有好处,还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工作、学习、和做事的良好习惯,都有很好的帮助。
二.持之以恒的培养学习书法,其次要求人要有顽强的毅力。
持之以恒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性的问题。
学习书法,要提高写字水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得到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每天不间断的临摹学习才能获得。
而临摹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进步又是很慢的,所以,一部分人就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
学习训练起来就不积极主动,今天高兴了就写几个字,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写了。
因此习书没有成功。
然而,另一部分人坚定了信心不间断的练习,最后不但提高了写字水平,还磨炼了人的毅力。
三.一丝不苟的培养一丝不苟是书法临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就是临摹,而不少人就不会临摹,甚至不喜欢临摹。
大家是不是知道,提高写字的水平是临摹,而学习其他任何知识都需要临摹。
如学写作文时要按例文写,学解数学题时要按例题作,这不都是临摹吗?如果你不按例文写和按例题去解题,你能学到写作和解题的方法吗?既然是临摹,就要一丝不苟,不能改变原意。
原貌是什么样,写出字就什么样。
而这时,有的人一临写不像,就丧失了意志,不能控制自己随意乱写了起来。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a43c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c.png)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书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本文主题为“书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旨在分享书法学习者的心得和体会。
一痴丨一位书法家所有的技巧、感悟都源于哪?
![一痴丨一位书法家所有的技巧、感悟都源于哪?](https://img.taocdn.com/s3/m/324694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e.png)
一痴丨一位书法家所有的技巧、感悟都源于哪?元代的赵孟頫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习之,便可名世。
”清人冯班也说过差不多的话:“贫人不能学书,家无古迹也,然真迹只须数行,即可悟用笔,间架规模只看石刻亦可”。
从这两句话,我们一者可以得知在古代哪怕是如赵孟頫这样的大书法家,对于古刻、真迹也是很难得到的,在法帖资料的获得上古人和现代人是无法比的;二者是我们透过这两位书家的话,得以窥见古人学习书法的态度与方法。
只要专心的练习几行字便可名世!便可悟用笔!这在其他艺术的学习上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这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上却是从古至今一种普遍的状况。
这是因为书法的有机性,决定了它“数行”中已经包含技法的全部要素。
“数行”中已经包含各种点画、字结构的基本类别,以及字的衔接和行的呼应等等,这些都会一一的在这“数行”里呈现在你的面前,剩下的只是看你如何去拆解、取用了。
其实这里强调的“数行”包含的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告诉书法学习者首先必须对一册法帖的“数行”要进行无限细致的解读、研究和最为大量的练习。
赵孟頫小楷《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我们来看历代以来的著名书家,虽然也有很多被冠之为“数体全能”,尤其是到近当代,更有很多的书家被誉为“诗、书、画、印”四杰等等,然而真正能在历史上立得住的书法大家,大多还是以一体为能,其他两到三种字体为辅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想要真正有所成就的书家都要先来确定一种作为自己基础的书体,如此便要有一本基础的法帖来做对应,而对这本基础法帖的临摹练习,就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可以是一年,两年,数年,更有可能是毕生都在期间徘徊!这样的例子自古至今是屡见不鲜,近代的如吴昌硕,毕生在石鼓文上下功夫,最终成为以石鼓篆书而开一代书风。
湘人齐白石,虽以画闻名于世,实书法也是卓然大家,其篆书是以《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两帖为本,终生临写不辍,而行书则是以唐代的李邕《麓山寺碑》为本。
到当代,张旭光先生以《圣教序》为本,其行书作品广为当代书坛很多书家所看重而纷纷效仿,有人以为是因了其当时主政中国书协的展览评选之故,但也见的到很多已不要考虑入展的书家也受其影响。
书法欣赏基本要领,搞书法不得不看!
![书法欣赏基本要领,搞书法不得不看!](https://img.taocdn.com/s3/m/d8ffb10d04a1b0717ed5dd02.png)
书法欣赏基本要领,搞书法不得不看!一件优美的书法艺术品,莫不是来自于创作者凭藉著线条媒材,运用创造的技巧,表现出情志的结果。
这三个要素,媒材為客观的载体,技巧為表现手段,情志则是书家对外在世界情感的显现。
媒材与技巧有形质可寻,情志则无形质可求。
站在欣赏者角度来说,也无非凭藉书作以探索作者的情志為最终目的,但是无形的情志难以捉摸,终须依靠有形的表现方式以理出作者幽微的用心。
小从点画的运行、单字的造型,大到行气呼应,篇章佈置,甚至所用的笔、墨和纸都有助於书法趣味的探索。
以此求得书家精心妙义之所在,以及从中看出书家的性情来。
可以说,技法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欣赏者入门的课程之一。
基於这个理由,本单元从技巧的层面,介绍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入手之处。
一、笔法使用毛笔写成各种形态的点画、书体的规律性运动的方法,即是笔法。
它是构成书法的审美情趣,表现书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书法创作可根据字体的不同和审美要求的不同,选择使用各种不同的笔法,写出笔法多变,风格谐调,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来。
元代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可见古人十分重视用笔的方法,甚至强调為书家必须遵守的原则。
用笔的方法繁复,重要的有下列几种:(一 )、方圆方圆即是方笔与圆笔。
起笔、收笔处呈现棱角的為方笔。
它的运笔通常是逆锋入笔,直切而下,行笔之后,折锋顿笔,作三角形运动,使锋侧作出直线的稜角,最后回锋收笔。
方笔的特点是状如刀斫斧劈,峻劲挺直,笔意外露,能呈现出雄强的气势。
魏碑《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额》、欧阳询的字,就是多用方笔的代表。
起笔、收笔处呈现圆润的弧形為圆笔。
圆笔与方笔是相对的概念,它的运笔通常是逆锋起笔,不露筋骨,行笔之后,转中带顿,作环形运动,使锋侧呈现圆形,最后回锋收笔。
圆笔的特点是状如曲铁盘丝,含蓄浑融,笔意内敛,能呈现出妍秀的风姿。
隶书《曹全碑》、北碑《郑文公碑》 (见图 )、顏真卿的字就是多用圆笔的代表。
书法必学的十大技巧
![书法必学的十大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2bd94d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b.png)
书法必学的十大技巧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优美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书写字体,提高书法的艺术价值。
下面是书法必学的十大技巧。
一、笔画的粗细变化。
书法中的笔画粗细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表现出字体的韵律和美感。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根据字体的结构和意境,灵活运用笔画的粗细变化,使字体更加生动有趣。
二、笔画的顺序。
书法中的笔画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按照规定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这样可以使字体更加规范和美观。
三、笔画的起笔和收笔。
书法中的起笔和收笔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和方式,使字体更加流畅和自然。
四、字体的比例和结构。
书法中的字体比例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美感。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根据字体的结构和意境,合理安排字体的比例和结构,使字体更加协调和美观。
五、字体的间距和对称。
书法中的字体间距和对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美感。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注意字体的间距和对称,使字体更加整齐和美观。
六、用笔的力度和速度。
书法中的用笔力度和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韵律。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根据字体的结构和意境,灵活运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使字体更加生动有趣。
七、用笔的角度和方向。
书法中的用笔角度和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注意用笔的角度和方向,使字体更加规范和美观。
八、墨水的浓淡和质地。
书法中的墨水浓淡和质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美感。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墨水,掌握好墨水的浓淡和质地,使字体更加清晰和美观。
九、纸张的质量和厚度。
书法中的纸张质量和厚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字体的整体形态和美感。
书法的好处和重要性
![书法的好处和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ca6b075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1.png)
书法的好处和重要性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
法不仅是汉字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人类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数千
年的书写历史。
书法是一门美学艺术,书法作品包含了大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具
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意义。
书法,不仅可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把汉字表达
出字型美,更能说出精神美,传播礼仪,发扬文明。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它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形体,打开思想的宣言;它继承统一的精神,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能熏
陶人们的情感,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人们的激情,开创出一首首绝
妙的作品。
书法学习,能够增强记忆力,锻炼双手与脑部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对
身心健康有好处,同时让孩子们能够掌握了一种绘画形式,能够帮助孩子更
加深入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书法是经久不衰的经典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
价值,也是教育孩子实现艺术自由、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书法不仅能帮
助孩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也可以让他们体验美的乐趣,放松心情,获
得艺术纯正的享受。
书法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书法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2c79b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f.png)
书法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书法的起源和发展1. 书法的起源书法起源于古代的文字,并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溯至甲骨文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书法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书法的发展在中国古代,书法有着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君子之学。
随着历史的变迁,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书法流派和代表人物,如楷书的颜真卿、行书的王羲之、草书的张旭等。
二、书法的艺术特点1. 书法的表现形式书法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笔墨纸砚表现出文字的美感和意境。
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有楷书的端庄稳重,行书的流畅潇洒,草书的奔放豁达等。
2. 书法的审美特点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
书法作品不仅需要具备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还需要具备笔墨的韵味和意境,这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1. 基本笔画书法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折等,这些基本笔画是书法练习的基础,也是书法作品构图的基础。
2. 结构和布局书法作品的结构和布局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书法风格和体裁有不同的结构和布局特点,比如楷书的布局端庄稳重,行书的布局潇洒流畅,草书的布局奔放豁达。
四、书法的基本功练习1. 纸、墨、笔的选择书法练习需要选择适合的纸、墨、笔。
一般来说,书法练习常用的纸是宣纸或者米纸,墨常用的有徽墨、松烟墨等,笔有羊毫笔、狼毫笔等。
2. 正楷和行书的练习书法练习的基本功包括正楷和行书的练习。
正楷练习要求笔画刚劲有力,端庄稳重;行书练习要求笔画流畅有情,潇洒自如。
3. 毛笔基本功毛笔是书法练习的常用工具,掌握毛笔的基本功很重要。
毛笔基本功包括握笔、提笔、落笔、挑笔、转笔、颠锋等。
五、书法的艺术鉴赏和欣赏1. 书法艺术的鉴赏书法艺术的鉴赏主要包括对书法作品的笔墨意境、结构布局、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从而领略书法艺术的美感和内涵。
2. 书法作品的欣赏方法欣赏书法作品可以通过多种角度和方法,比如从内容主题、字体风格、笔墨技法等方面进行欣赏,从而对书法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书法的十种方法
![学书法的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e041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1.png)
学书法的十种方法学习书法是一件极具趣味和挑战性的事情,它既要求我们有功夫、有毅力,还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品位和审美素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领会书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学习书法的十种方法:1.切实掌握基础知识。
学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笔画、字形结构等基本概念。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后期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2.认真观察、模仿。
学书法最基本的是要认真观察前人的作品,借鉴前人的笔法和结构特点。
在模仿时,要尽量还原前人的笔画,先从模仿开始,这是非常必要的。
3.勤于练习。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字体练习,不断地锤炼自己的笔力和稳定性,这是提高书法水平的必然途径。
4.多看专业书籍。
阅读一些专业的书籍,了解本朝、魏晋、唐宋等著名书法家的心路历程,对于学习书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5.提高审美素质。
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是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学习别人的技法和技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6.找到合适的老师。
有专业的老师帮助我们纠正错误的位移和笔画,是一个人学习书法的关键。
找到一位老师,会让您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和艺术素质。
7.积累实战经验。
通过参加文艺活动、送礼给亲友以及参加书法比赛等多种方式,增加书写的实战经验。
8.掌握基本的书法造型技巧。
写字时,必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切、转、提、捺等。
学习书法不仅要掌握笔画,还要掌握一些书法造型技巧。
9.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学习书法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制定,按部就班,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10.坚持不懈,不能放弃。
学习书法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耐心、毅力和坚持。
不断的锻炼和练习,是学习书法的必然途径。
以上是学习书法的十种方法,希望可以对各位学习者有所帮助。
学习书法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生活态度和审美素质。
希望我们都能够认真学习,用心品味,将书法艺术发挥到极致。
书法的心得与体会范文5篇
![书法的心得与体会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f314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4.png)
书法的心得与体会范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书法的心得与体会范文5篇培训总结是对自己在培训中的感悟和体会的总结,写心得体会的时候大家必须要端正写作态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书法的心得与体会范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练书法的十大好处
![练书法的十大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74ca467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f.png)
练书法的十大好处
书法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练习书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带来许多好处。
以下是练习书法的十大好处。
1. 增强专注力和耐心
书法需要集中注意力,慢慢地用笔在纸上书写,这需要非常的耐心和专注力。
通过练习书法,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2. 改善姿势和姿态
练习书法需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手臂姿态,这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姿势,预防颈椎和腰椎疾病等。
3. 降低压力和焦虑
书法是一种放松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4. 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书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创造新的字体和风格,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
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学会欣赏美的事物。
6. 增强自律和自信心
书法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练习,这可以增强我们的自律和自信心。
7. 改善手眼协调能力
书法需要我们不断地运用手和眼睛协调,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8. 增强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书法,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9. 开发左右脑平衡
书法需要我们同时使用左右手和左右脑,这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左右脑平衡的能力。
10. 培养耐心和毅力
书法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修正,这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毅力,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
练习书法不仅可以带来以上的好处,还可以让我们享受到书法带来的美妙感觉和艺术享受。
因此,不妨花点时间练习书法,感受它带
来的好处和乐趣。
学书必备 中国书法口诀精华 图
![学书必备 中国书法口诀精华 图](https://img.taocdn.com/s3/m/da4f7469192e45361066f5b1.png)
学书必备中国书法口诀精华图学书必备中国书法口诀精华图一、初学书法口诀基础必备汉字线条表,结构规律找方正是原形,奇险求平正初学要牢记,选帖为开始字帖千万册,流派只分三一派钟繇书,风格成古朴一派右军书,多姿称为秀一派小王书,清丽如荷出三派难分右,各自有千秋历代书家出,得一垂今古选帖事虽小,可定学书向选我钟爱帖,如情定终生初选不急写,从头至尾阅读帖有方式,笔画记清晰同类找细别,感悟有心得此时下笔练,事半功又倍首先练笔画,对贴分毫差始求形相同,慢慢悟神功点如空坠石,力量有千钧横如天边云,来势更凶猛撇如断象牙,亦是松生崖捺如武士刀,霍霍斩豺狼折为士曲臂,内中含刚力上述要心领,下笔才神会此时可练字,学书刚开始不求写全帖,可选代表字入室求心定,朝夕要认真见异思迁忌,专心持之恒待到写它字,形神出心间与帖不相右,功到自然成此期看秉赋,长短不可论此为一阶段,功夫要下深追求神品界,须待后阶段。
二、楷书书法口诀汉字楷模是真书,端庄美观价值高。
形体方正有魅力,结构严谨多精巧。
笔画规范讲变化,阴阳笔法结合好。
起收有序要利索,笔笔分明忌潦草。
楷书称正楷起笔多藏锋学书必先行行笔用中锋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
三、行书书法口诀行楷书写要流畅主笔沉着是关键快写简化是特征连笔轻细不可粗伸缩性大变体多用笔最好是长锋执笔用笔如草书使墨必须调湿润执笔必须悬起肘全篇排头是标准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行书字体最多姿用笔八法需记清横平竖直重心稳疏密匀称结构精点画呼应贵活泼穿插揖让要有情项背分明多变化运笔轻盈忌僵硬四、草书要决狂草如激电湍流字字如惊蛇出洞点线变化多姿美疏密虚实心有数气势磅礴态万千结构布白心畅意草书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全章一起要贯通有气有神是精品五、魏体口诀魏碑书体真美观刚柔并济楷隶兼笔画稳健多雍容结字奇伟要有变入笔收笔应遒劲捺画压笔最关键隶意楷法掌握好雄浑质朴贵自然魄力雄强精神飞动气象浑穆兴趣酣足笔法跳跃骨血润达点画峻厚结构天成意态飘逸血肉丰美六、仿宋口诀仿宋书体字宜长整齐列队排成行字字间隔要均匀端正清秀有力量撇如尖刀竖似柱勾要坚挺捺要棒入笔收笔显棱角形神兼备贵阳刚七、隶书书法口诀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重浊轻清斩钉截铁汉隶无师可自通首先学会用中锋蚕头雁尾笔画美内紧外松结构精雁不双飞须注意蚕无二设要记清距宽行窄字宜扁笔要圆粗墨要浓八、章草草诀歌(释文) 稿诀最为难,使转在豪端。
《书谱》、《笔势论十二章》原文及译文打印版
![《书谱》、《笔势论十二章》原文及译文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9ed6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f.png)
《书谱》、《笔势论十二章》原文及译文打印版原文: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
张草犹当雁行。
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今译:关于古代以来,善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钟繇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
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位名家的书法,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
”可以说,钟繇和张芝死后,王羲之、王献之继承了他们。
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
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功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
”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
考察王羲之父子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是无愧于书法这项事业的。
原文: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lu 4)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
”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
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
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今译: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上古今独绝。
但是今人(二王)还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
”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
虽然文字的创造,最初只是为了记录语言,可是随着时代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
张晓明:学书先学字,尊古不泥古
![张晓明:学书先学字,尊古不泥古](https://img.taocdn.com/s3/m/0faf48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7.png)
艺星49张晓明:学书先学字,尊古不泥古■ 陈 雷书法家张晓明先生的工作室位于斜土路一幢大楼的高层区,站在朝南横套间的大落地窗前,可以极目远眺黄浦江上来往的船只。
夏末某日,笔者就在这个内通外透、充溢书香的空间里,与张晓明先生相约,听他谈书论法——谈书法,先谈汉字张晓明先生幼承家学,在国学和书法上分得名师指导,皆具深厚功底。
他在一众书法家里,显得有些特别,善读书,爱思辨,令他独具慧眼;拒绝盲从、仗义执言的性格,又令他不时抛出独到尖锐的观点。
这不,初次见面,他便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人对汉字“越来越不了解”。
他为此而忧虑,并疾呼:“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现存并且还在使用的表意体系文字,但是现在中国人自己都不了解汉字!”虽然与张晓明先生事先预约的访谈主题是“书法”,但他却开门见山地变更题目,坚定地表示——“谈书法,必须先谈汉字”。
在张晓明看来,对汉字的了解和爱护,既关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写好书法的重要前提。
他举例说,每隔一段时间,一些批评简体字的声音就会周而复始老生常谈,比如喜欢揶揄简体字“爱”简化了繁体字“愛”中间的“心”字,变成了所谓的“无心之爱”。
然而,殊不知其实“爱”并非“无心”,它只是把“心”简化成了“一横”。
而这种“简化”的“原创”在古代草书作品里有迹可循。
换句话说,“爱”字其实就是依循中国传统草书的书写规则而简化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爱”亦有“心”,无可厚非。
提出“无心之爱”的人,至少对中国传统草书是不了解的。
但是,反观我们,为什么听不到针锋相对的正面的解释和回应?这是否也正反映出我们自己对传统书法的认识也不够深入?1980年代,张晓明在接待一位台湾学者时,对方向他诟病简体字“门”。
张晓明不客气地回怼道,请你回去先做做功课,你们台湾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里,“土门”的“门”就是这样写的,而且不止一处。
如果我们认真地去研究探讨简化字的来历,就会发现有好多字并不是20世纪简化的,而是古人早就简化了的,比如“与”和“万”,还有一部分是从草书过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想学书法的人务必看完,作用极大学习书法的十大误区学书法者千千万万,成家的星星点点。
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在学书法过程中进入到误区里,虽痴心不渝,猛志长固,终也无所成就。
下面,我就学习书法中最易深陷其中的十大误区,做一分析与书友们共识一、选帖不慎,临帖不精 1.如何选帖?选帖,如同拜师,拜字帖的作者为师。
要写好字,就要拜名师。
名师,才能出高徒。
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人人都想进,为什么?就是因为有名师。
古人云:“取法乎上,而得乎中;取法乎中,而得乎下。
” 中国书法有六千年的历史,历代人才辈出。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等古代书法大师,几乎每个中国知识分子都耳熟能详。
他们在书法上的造诣,几乎臻于完美,可谓达到了化境。
他们的作品历经了一代代文人的精鉴和评定,最后被奉为法帖。
而今人没哪个书法家的作品,能真正称得起是“法帖”。
显而易见,选帖应该首选古代的法帖。
当然这也不是说今人书法就不可学习,而是应该在精研传统之后再吸收现代大师的一些长处。
2.选自己喜欢的法帖。
对一种事物的好恶决定一个人的兴趣,兴趣会影响态度,态度又左右着行为,行为决定着结果。
当你一眼就看中的帖,它在风格上会更适合你的审美,更能激起你的共鸣,你在学习临帖的时候则会更关注它的所有细节,尽力去模仿它的各种技法和风格。
即使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你也会很乐意。
所以在选帖的时候,除了要考虑选法帖和最优秀的字帖外,还要考虑选自己喜欢的帖,这样你会更快入门。
只有当你入门之后,随着对书法的学习理解和感悟,你会慢慢地变的理性,即理性地审视历代各流派的书法风格,而过去那种凭兴趣选帖的情绪化选择,最终会被你克服并完全丢弃,这时的你毫无疑问已经在书法上升高了一个层次。
3.怎样临帖?临帖也叫临摹。
临,是照着字帖去写;摹,是用半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之上进行拓写。
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向创作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桥梁。
只有在临帖这一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学习到前人创作的经验和精华,才有可能创作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好作品。
大多数人虽然都知道临帖的必要性,但是对于临帖本身却未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书法创作有境界的差别,临帖也存在境界的差别。
苏东坡说:“察之愈精,拟之愈神”,意思是说临帖时观察得越精细,临摹出的作品越有神采。
临帖境界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以后创作,这一点往往被书法爱好者所忽略。
如何正确临帖?大体说来,临帖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细看”、“精临”、“ 深悟”。
(1)细看。
细看,就是要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
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对线条分割平面后留白的分布予以重视,弄懂空间分布之理。
而在整体章法上,要注意原法帖的字间行距,欹正关系,疏密等因素。
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能看出法帖的微妙之处。
许多临习者只得粗枝大叶,整体看去,似乎与原帖相去不远,但在细微处则失之甚多,这和抄书并无区别。
前人法帖的妙处往往就在一笔一画,甚至一个小动作之中,都是充满神韵的。
临帖的时候,眼睛要像放大镜,能够将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放大。
能否做到“细看”,关系到眼界是否能高,眼不高手必不能高。
因此临习者不能盲目机械照抄,应多读帖,多观察。
(2)“精临”孙过庭说:“心不厌精,手不厌熟”,所谓“手熟”不仅是指临得形似,而且要神似。
要做到形神兼备,初临下笔自然要缓慢而精到。
久而久之,练到一定程度,熟能生巧,而神采自生。
事实上,“精临”对于每个学书者来说固有难度,可这是一切的基础。
在众多临习者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太多。
其原因有二:一是在临习之初,未能做到“眼到”的境界;二是心态浮躁,临摹功夫尚难达火候。
(3)“深悟” “学而不思则罔”。
用心去感悟,感悟点画的形态和呼应,感悟结体的神态和照应,感悟字与字间的动态和顾盼,感悟行与行之间的分布和亲疏,感悟整篇上布阵与和谐。
所谓“形似”不过是对法帖外在形态上的深刻理解;要做到对法帖的风格意境和精神风貌的把握,必须“心悟”——去遐想和感触前人在挥毫时的情绪变化、运笔动态及作品内在涵养。
所以,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即是说,书法贵在神采,字写出来要有生命,有神情动态;而在字形结构和笔画上精细,却神采不足的,只能算是次一等的水平。
一个人如果写的字既有形质之精美,又有神采之鲜活,那么他就等于从古人那里继承到了精华的东西。
二、自己乱画、不临碑帖。
朋友问我:“不临帖能写好书法吗?”我说:“不能”。
朋友肃然道:“那照你这样说,第一个书法家临谁的帖?”——我窘然无语!虽不能回答这“鸡与蛋谁先有”的问题,但不临帖注定学不好书法。
理由有三:首先,不临帖,就不能从法帖中学到丰富的技法和审美法度,因而自己的俗气无法去掉,随手乱画,没有楷模,没有参照,即使闭门苦练终生,也与书法无缘。
其次,中国书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一代代艺术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继承前人积累的经验,反复融入自己的审美风格,逐渐形成的具有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又具有丰富细腻技法法则的文化艺术,不了解、或不间接了解中国的书法,是无法从事书法活动的。
即使你学习过自己父亲的、老师的、同学的、朋友或者邻居的任何一个人的字,那也是临帖,只不过临的不是法帖而已,这也同样能使你进步,只是这种进步是缓慢的,走了弯路的,但也毫无例外的是对传统书法文化的间接继承。
第三,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不好,涉及到书法的审美原则问题。
怎样的书法谓之好,怎样的书法谓之不好?好,好到什么境界,差,差到什么程度?原因是什么? ——这都需要有标准。
中国书法尽管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却有着相对审美法则。
一幅优秀的作品必须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水准:一是对传统书法艺术继承的水准;二是融入的个人审美风格的水准。
即所谓“继承和发展”,这是书法作品评定的两个基本标准,其他的细则都是建立在这样的评价框架之内。
不临帖,就是排斥传统,不继承传统的书法,在第一关上就失败了,还谈什么好不好呢?三、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
初学书法当然必须从古法学起。
是否出色地学习传统,决定着你将来的书法根基。
然而,学习古法是为了最终创新法,而不是因袭古法,墨守成规。
很多人在传统功力方面狠下功夫,甚至于形神精妙、假可乱真的程度,却就是不愿向今人学习,与现代书法老死不相往来,一概斥之为丑书恶札;自己也不曾越雷池一步,更不愿创点新法出来,老是掏祖宗的腰包,以至于半生书匠,一世无成,这叫只继承不创新。
相反,现在很多初学者贪功近利,急于求成,置传统于不顾,直取今人的所谓“大师名人”、“大赛金奖获得者”的作品,心摹手追,数月速成,偶或获奖之后便飘飘欲仙,四处招摇自擂,轻蔑传统,口头禅曰:“尔等尽写字,乃书匠耳!余书者,艺术也!”这两种人,前者犹可成匠,后者则只会走火入魔。
四、只临碑帖、不读碑帖。
初步临帖的朋友,一般很重视对单个字的笔画、结体的观察和临摹,却很少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忽视对作品整体章法的把握,更不会去体验和感悟作者当时书写时的情绪以及在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迹象,也更说不上对作品所透出的个人综合修养、创作风格、及作品意境的把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临帖的质量和效率。
在书法实践中,有人临了几十年的帖,字临写的很像,但却更像是标本,呆滞死板没有神采,缺少灵气。
所谓画龙容易,点睛却难,难在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生动的神韵。
要克服这个缺陷,就得读帖。
读贴,好多权威解释是,读帖中文字的内容,了解帖在说什么,然后去感悟当时作者的情绪。
我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很不全面,也缺乏说服力。
试想,如果只需要去读文字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电脑里调出一份印刷体的《兰亭集序》的文章,看吧,你能提高书法水平?鬼才相信!其实,读帖说白了就是看帖、赏帖、悟帖。
即全面地看由一字到一行,由一行到一篇,不光看点画、看结构,还要看章法、看布局、看风格、看意境。
通过多看,直到看懂帖里透露出的书法的美,并去反复欣赏其中显现出的意境和风格;最后达到感悟,悟出其中的深层的艺术素养、时代风貌和书法的文化内涵。
这样,我们才会得其“意”而忘其“形”,虽不形同,却能神通。
五、专事实践、不学理论。
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孟子小时候,家门口有片坟地,常常有人死了送来这里丧葬。
埋人要举行丧礼,家属们四肢牛马一般伏地嚎啕大哭,孟子经常站在边上观看,深受濡染和熏陶。
小孩子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模仿,每次回家之后,在后院里掘地为穴,脏泥人于其中,然后呼天抢地嚎啕大哭,孟母发现后非常震惊,担忧孩子会误入歧途而毁了人生,只好赶紧搬家。
那么,小孩模仿丧葬之礼,不知其由,是出自于幼稚无知;那如果我们要见了坟头不问埋的是谁,就趴地上大哭,那还不闹出天大笑柄?——学书法也是这个道理,要明白原理:此帖谁写的?怎样情况下写的?师承哪些流派?有啥特点?品位何如?学他的帖合不合适自己?我们应该学那些方面?此外还要知道学书的一般规律,比如说,学理论你可以明白:书法有法,但无定法。
有法不死,无法不乱。
初学者求法,得道者用法,高迈之人弃法;正书是手段,知法是要求,用法是目的;正书言法,行书达意,草书纵情;无隶楷不古,无楷行不稳,无篆草不畅;楷意重而行死,隶味重则草拙,无行意则楷滞;学楷老不如少,学草少不及老…等等。
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习书时才会有的放矢。
人常说“理论不明,实践不灵”,书法要写好,理论来指导。
适当的理论学习能使你事半功倍,盲目的实践只能使你事倍功半。
六、闭门苦练、鲜于交流。
真理在辩论中明了,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交流不光是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别人看,请别人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的人在练习书法时,苦坐书房,足不出户,苦思冥想,坚临不懈,虽然有一定的收获,可写的字还是上不了宣纸,做了一辈子的书匠,却不曾真正成为一个书法家。
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和人交流,独自苦练,直练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直练得井底之蛙看不到天。
七、独守师门、排斥异己。
上世纪末,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风靡全国,他的小说把中国人的尚武精神演绎的栩栩如生。
在他的笔下,江湖侠客们谨承师传,固守门户,排斥异己,结果武功平平,难成高手,他们总想称霸武林却屡屡梦幻破灭;而只有像令狐冲、郭靖那样不为门户所困,兼学众家之长的人,才能最后成为独步武林的武学大师。
这种现象,在书法界也是相同的。
古人讲,“书临千碑方创体”,这有两个意思:一是强调临写的量要大,二是要广临百家,兼收众家之长。
临帖没有量的积累,是不会引起书写质量的飞跃的,《汲黯传》闻名天下,可这样的小楷经典,是作者每日万字的练习量下成就的境界。
另一方面,学书法应博采众长,像蜜蜂采蜜一样,采的众花香,酿得绝味蜜,只有“学百家之言”,方能“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