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是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保障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健康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操作指南。

一、扬尘控制措施1.封闭与隔离o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

o建(构)筑物施工时应封闭施工,封闭材料选用防尘密目网,并采取湿法作业减少扬尘。

2.垃圾处理o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临空抛撒。

o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3.道路与材料管理o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处理,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o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需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4.车辆管理o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o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

5.洒水降尘o定时对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特别是在干燥、大风天气下增加洒水频次。

二、废水处理措施1.搅拌机废水处理o在搅拌机前台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排出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2.食堂与生活污水处理o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o厕所设立化粪池,定期清理。

3.油液与化学品管理o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特别是发电机等设备的废油,需设置滤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o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三、噪音控制措施1.施工时间管理o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

o如需夜间施工,应提前申请报批,并严格遵守夜间施工规定。

2.设备降噪o选用低噪音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o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柴油发电机等)设置封闭的降噪棚。

3.人为噪声控制o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倡导文明施工。

四、废弃物处理措施1.分类处理o施工废弃物应分类定点堆放,分类处理。

o废钢材、木材、塑料等固体废料应尽量回收利用。

保证施工环保的措施有什么

保证施工环保的措施有什么

保证施工环保的措施有什么在建筑施工中,环保措施的贯彻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这也将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以下是保证施工环保的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环境评估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估。

这可以帮助确定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并规划适当的环保措施。

例如,如果周围有附近的水源或生物受到影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保护它们。

2.分类管理垃圾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

如果没有处理,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期间应按类型管理废弃物并合理处理。

这样不仅有助于环保,还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3.采用环保材料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优先考虑低碳、环保材料。

这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更有利于长期环境保护。

4.进行水和土壤保护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水和土壤保护。

为了保护水源不被污染,施工现场必须安装过滤网,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除油、除渣和回收等处理。

土壤的保护也非常重要,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规定在污染土壤处设置屏障,防止土壤污染。

5.建设临时设施在施工期间,临时设施的建设有助于防止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避免污染地面的同时,搭建围挡,蒙布实施防尘保护等措施。

6.强制施工现场管理为了保证环境的持续保护,施工现场的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定,并强制执行,这有利于达到既定的环保目标。

总之,保证施工环保的措施非常重要。

在建筑施工中,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不仅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施工现场是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源,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以减少施工现场对环境的污染。

1.尽量减少噪声污染:施工现场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和办公区域造成困扰。

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可以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墙或屏障来阻挡噪音传播,使用低噪音的设备和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息时间,以减少建筑施工期间的噪音。

2.确保空气质量:施工现场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尘土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洒水降尘,覆盖沙土和裸露土壤等,以减少扬尘和飞散粉尘的产生;使用低污染的材料和化学品,合理选择和使用劣质燃料,以降低废气排放。

3.妥善处理废弃物: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废水、废油等。

为了保护环境,应采取妥善处理废弃物的措施:建立废物分类体系,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可燃废物进行妥善处理或焚烧,有害废物进行专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合理使用水资源:施工现场通常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如建筑洗涤、水泥混凝土制作等。

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保护水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使用施工现场的水资源,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低水量冲洗马桶、使用循环水冷却设备等;处理和回收废水,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在施工现场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

监测项目包括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方面,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法规。

6.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如种植适应性强的植被,修复土壤,恢复生态功能。

前述的措施只是一些常见的环保措施,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措施制定。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大气污染爱护措施:
1)场内道路均为硬化处理路面,工地大门内外各15m范围做混凝土路面硬化处理,设专人清扫,洒水降尘。

2)施工现场中分别设置一座10平方米砖砌封闭式建筑垃圾站和一座5平方米的砖砌封闭式生活垃圾站,定期清理外运施工垃圾。

3)取消工地锅炉、茶炉,均改为电热及液化石油气式伙房设备;全部机动车辆必需有排气合格证,稳定达标,防止噪声污染。

4)施工现场细颗散粒散体材料装卸运输时,必需实行遮盖等有效措施,材料入库存放,出场汽车要保证不将渣土遗洒。

5)建筑装修阶段使用废旧竹编板搭建封闭式垃圾通道。

2.防止水源污染爱护措施:
1)施工现场所设油库、油漆库均做防水处理;容量做到不渗不漏;放置室外也应进行防渗漏处理,不得乱置。

2)现场食堂按集团要求设置隔油池,做隔油防污处理。

3.防止躁声污染爱护措施:
1)根据北京市的要求遵守施工作业时间,防止噪声扰民。

2)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机械噪声,采纳有效措施,降低噪声频率,夜间施工不超过55分贝,白天不超过70分贝。

3)对强噪音机械实行封闭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1控制扬尘措施(1)建筑垃圾、建筑材料、机具设备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进出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或施工机具设备,应采取封闭覆盖、清洗车轮等措施,防止物料散落、飞扬、流漏或车轮带泥等污损场外道路。

(2)建筑垃圾应按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存放,不可再利用的及时清运。

(3)生活垃圾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并应及时清运。

建筑垃圾应按当地有关规定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定时集中运出,按规定处理。

生活垃圾应设置便于运输的封闭式垃圾容器,并及时清运。

(4)施工作业区:土方施工过程,应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不大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5)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

采取技术措施(如利用剩余混凝土制作预埋块、加气碎砌块作屋面保温找平材料、散落砂浆回收再利用等),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

1.2钻孔灌注桩泥浆排放管理方案为了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水平,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力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在施工生产中,由于钻孔桩施工大量泥浆排放影响环境,同时给我们施工企业造成不文明施工形象。

为了规范施工行为,特制定排放管理方案。

1.2.1控制的目标、指标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对员工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学习使大家不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在生产、生活和服务过程中对重大环境因素按程序和管理方案进行管理,施工现场保证100%的执行地方环保方面的规定,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100%控制。

做到0投诉率。

1.2.2管理要求:1、首先现场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污水排放标准的有关条款;2、收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3、结合本项目施工特点及现场施工环境要求;4、学习业主对这方面的意见及施工合同、施工投标书中在这方面的承诺。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一、噪声控制:1.合理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住宅区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

2.噪声防护设施:设置噪声屏障、隔音罩等设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噪声产生。

二、扬尘控制:1.覆盖与湿化:对露天堆放的土方、建筑材料等进行覆盖或湿化处理,减少扬尘。

2.定期清洁:定期进行现场清洁,清除积尘和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度。

3.设置喷淋装置:在必要的施工工艺中设置喷淋装置,控制扬尘的产生和扩散。

三、水污染防治:1.合理排放废水: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废水处理和排放,避免直接排入附近水体。

2.使用环保材料:选择环保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源的污染。

3.防止泥浆流入水体:设置沉淀池、围挡等设施,防止泥浆流入附近的水体。

四、气体排放控制:1.废气处理设施: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排气罩、过滤装置等进行净化处理。

2.减少燃烧排放: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和车辆,减少燃烧排放产生的有害气体。

3.锅炉与烟囱排放:严格遵守相关排放标准,安装烟气净化设施,减少大气污染。

五、土壤保护:1.土壤保留与覆盖: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土壤层,对裸露土地进行覆盖,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使用对土壤有害的化学物质,确保土壤的质量和健康。

六、固体废物处理:1.分类收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按照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

2.垃圾堆放区域:设置指定的垃圾堆放区域,避免废物随意倾倒和扩散。

七、环境监测与评估:1.监测设备安装:在施工现场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对噪声、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监测。

2.定期评估报告:定期进行环境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不受损害。

以上是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细化的环境保护方案,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合理规划: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固定施工区域、设立临时生活区、储存及处置建筑材料等方面,确保施工过程中环保管理更加便捷。

2.垃圾分类: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普通垃圾分开收集、运输和处理。

同时,采用封闭式运输和标准化的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垃圾的安全、合法处理。

3.水资源保护:在施工现场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消耗。

采集和储存雨水用于施工和清洗设备,安装节水设备,控制水的浪费。

同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进行规范处理,确保不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4.防尘措施:施工现场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防尘措施,如覆盖裸土、及时清理扬尘、湿法施工等,减少扬尘产生和扩散。

5.建筑材料管理: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砖块、钢筋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在选购建筑材料时,要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对材料的储存和运输要进行规范管理,防止材料污染环境。

6.噪声控制:施工现场会产生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

所以在施工现场要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如减少施工设备的噪声、使用隔音设备、控制施工时间等,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宁。

7.植被保护:在施工现场要合理规划植被保护区域,保留和保护原有的植被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毁坏和破坏植被,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8.环境监测:在施工现场要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震动、水质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证施工过程中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对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划、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防尘措施、建筑材料管理、噪声控制、植被保护和环境监测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建立环保管理制度: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环保要求和措施。

2.合理施工规划: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废弃物分类处理: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纸张、塑料、玻璃等可回收物品进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污水处理:将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如设置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杂质后再进行排放或者进行循环利用。

5.建立垃圾箱房:在施工现场设置垃圾箱房,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防止垃圾飞散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6.降低噪音污染: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如选择低噪音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设置隔音设施等。

7.排放气体的处理:减少施工现场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如选择低挥发性有机物、减少焚烧作业等。

8.植被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植被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采取措施保护植被,如设置护栏、限制施工区域等。

9.水资源保护:减少施工现场对水资源的消耗,妥善利用雨水、回用废水等,尽量减少对周边水资源的污染。

10.标志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环境保护标志,提醒施工人员和来往人员关注环境保护,遵守环保规定。

11.定期检查和监测: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12.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培养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总结起来,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包括规划施工过程、废水废气处理、废弃物分类处理、噪音控制、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执行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安装公司************项目部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为了更有效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要有效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我项目部将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综合管理(1) 我公司将根据公司管理标推、国家省市规定要求建立环境保护机构,落实责任人,建立奖罚制度。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必保证环保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

(3)经常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4)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室,建立干部值班制度,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及时沟通信息,化解矛盾。

(5)建立包括废气、废水、垃圾和噪声等环境因素的管理计划,定期检查,并有完整的记录。

二、环境保护措施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1)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必须搭设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施工主要道路全部采用硬化,有专人清扫,并制定洒水降尘制度,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3)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起标的机械。

(4)石灰、水泥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采取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在装卸运输时,采取措施防止遗洒和飞扬。

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

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5)搅拌站格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

(6)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7)在人口稠密的区域,严禁用敞口锅熬制沥青,必须使用密闭和带有烟尘处理装置的加热设备。

(8)土石方运输装载必须低于槽帮15厘米,采取有效措施封闭严实,杜绝遗撒污染路面。

施工现场出口处采取冲洗车辆的措施,严禁车辆带泥带土出现场。

2)、防止水污染措施:(1)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发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

(2)凡进行现场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先排入沉淀地,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3)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

所有排水均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严格管理,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定期清理废油,防止污染。

(5)现场储存油料,必须采取措施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严禁乱倒废油。

(6)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环卫处,由环卫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

(7)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3)、防止施工噪声污染措施(1)作业时尽量控制噪音影响,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应遵照GB12523-90制定降噪声制度。

噪声超出的机械设备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同时在施工中采取防护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不同施工阶段的作业噪声限值如下表:单位:(分贝)注: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工地边界线处的限值。

(2)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操作棚,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在居民稠密区施工应使用低噪声振捣器。

(3)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需要日夜连续施工的工程,汇报市、区建委批准,及时向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同时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方可施工。

(4)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控制人为的噪声,提高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倡导文明施工。

(5)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噪声值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4)、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我公司格非常重视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

(1)对所有进场材料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天放射性指标超标的材料进入工程使用。

(2)对室内用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须有游离甲醛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合格报告。

并选用E1类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

(3)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肢粘剂、水性处理剂须其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合格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确保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配(TDl)(聚氨酯类)含量检测合格报告。

(4)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禁止使用沥青类防腐、防潮层处理剂。

(5)室内装修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不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及混苯。

(6)不在室内使用有机溶剂洗涤施工用具。

(7)涂料、胶粘剂、水性处理剂、稀释剂和溶剂等使用后,及时封闭存放,废料及时清出室内。

5)、不扰民施工措施不扰民施工措施是指为保证让施工现场周围的单位、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施工的一系列措施。

不扰民施工措施包括:1.晚上十点至早上六点,原则上停止一切建筑施工活动,特别是噪声较大的施工活动,以免影响周围的单位、居民的休息。

不可避免要在该时段内施工作业,施工前要先取得周围的单位、居民或居委会的同意,并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相应施工许可手续。

2.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有可能污染周围环境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不可随意倾倒、排放。

3.施工现场车辆进出场时,要避开每日上、下班(学)时段,不要造成施工现场周围交通不畅或发生事故。

4.施工现场材料的运输车辆要冲洗干净,方可进出现场,运送散装材料的车辆要有防止散落、飘落的措施,防止污染周围地面。

运送砂、石的车辆在卸车时,要避开居民休息时段,以免卸料噪音影响他人休息。

5.施工过程中若造成周围环境地面及空气污染,应及时中止施工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清理、整改。

6.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施工可能对其造成影响。

若施工需要破附近的路面或在路边挖坑,一定要设防护,夜间要设照明和警示灯。

在近行人出入的附近施工,应设置封闭的防高空坠物走道,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7.教育好工人要遵纪守法,严禁施工人员骚扰附近单位、居民。

8.施工现场要公布施工投诉电话,虚心接受他人批评意见。

9.要经常与当地单位、居委会保持联系、交流情况,经常征求其意见,及时消除施工给带来的扰民隐患,切实做好文明施工。

6)、地面水和泥浆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通过泥浆处理池处理后的废渣,在场区晾晒后,运至指定弃土场填埋。

作到不乱溢、不乱遗。

外运时遵守天津市政府有关规定,夜间运输,一次不能装得太满,出大门前认真冲洗,并要加蓬布遮盖严防掉渣,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环境。

施工中的泥浆水按施工段集中收集,经沉淀处理,指标达标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中。

运输车辆、混凝土输送泵的冲洗污水、泥浆池污水,先排入沉淀池,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系统。

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中。

所有废水、污水按经过批准的方法处理后排入排污系统,不得污染环境。

7)、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1)、对可直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如废木箱、废纸箱、边角料、水泥袋等可自行处理,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废金属等现场临时存放时要标识醒目,分类存放。

并且定期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处理。

(2)、对不可直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如废机油、废电池、废电线、电缆等,由物资部门按照当地环保部门批准的方法,运往批准的地点进行处理。

(3)、开挖出的土,白天堆放在临时堆土场内,夜间组织车辆封闭运出场外,弃于指定的弃土场内。

并且在弃土场内作好水土流失的一切防护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放在临时堆土场中用于回填的土方也同时作好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8)、施工中生活垃圾处理措施施工现场划片设责任区,立标志牌注明责任人,责任人每天将垃圾按照批准的方法往批准的地点进行处理,生活垃圾按城市规定每天集中,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

施工现场的垃圾,经常清理打扫,集中堆放,按照城市规定每天集中,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9)、防火、防爆、防毒保证措施现场设有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每月对职工进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建立防火工作档案。

施工现场内配置平台,以满足高层消防要求和消防水源及其它设施。

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动用明火施工,须报我公司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组审核同意后,并在安全员的监护下,方可操作。

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

动火前消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换要重新办理用火证手续。

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炸物品,必须有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盗、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要求,库房应有非燃材料搭投。

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火符合防火规定。

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

工程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进入工程内的可燃材料,可根据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必要时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

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未经保卫部门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具。

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少于5m,两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

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在施工中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

特别在进行电气焊、油漆、粉刷或从事防火等危险作业时,要有具体防火要求。

10)、绿化及保护措施对场地内需要保留的树木用围栏加以保护;开辟场地间隙种花植草,大门及围墙周围设置绿化带,使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提供足够的人力和工具用以保持工地现场干净、整洁和安全,随时无条件接受监理指令,对保持工地现场的整洁和安全有关的具体事情负责。

11)、其它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落实分工包干。

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设专职现场自治员二名,建筑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生活垃圾设专门垃圾箱,并加盖,每日清运。

确保生活区、作业区保持整洁环境。

(2)合理修建临时厕所,不准随地大小便,厕所内设冲水设施,制定保洁制度。

(3)在现场大门内两侧、办公、生活、作业区空余地方,合理布置绿化设施,做到美化环境。

(4)砂石料等散装物品车辆全封闭运输,车辆不超载运输。

在施工现场设置冲洗水枪,车辆做到净车出场,避免在场内外道路上“抛、洒、滴、漏”。

(5)保护好施工周围的树木、绿化,防止损坏。

(6)如在挖土等施工中发现文物等,立即停止施工。

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文物局等有关单位。

(7)多余土方在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规定地点弃土,严禁乱倒乱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