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篇
《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痛证特点辨析
1743【理论探讨】《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痛证特点辨析肖薇,刘步平△,陈晓虹,胡莹莹,梁启放(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摘要:“是动病”与“所生病”理论完整化成型于《灵枢•经脉》,为十二经脉病候,后世对两者的含义解释颇多,但至今未有定论。
痛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
本文整理归纳《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有关痛证记载,发现“是动病”痛证与“所生病”痛证相比,种类少、病位分布范围窄,涉及经脉少,同时阴经的痛证明显少于阳经。
分析讨论两者差异,认为其主要与经脉气血的先后变化、经脉循行部位的阴阳差异、经脉属络脏腑的特异性质存在联系,在中医临床应用特别是痛证的辨证诊治过程中应予重视。
关键词:《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痛证中图分类号:R4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20)12-1743-02Analysis on The Pain Syndromes Characteristics of Shi Dong Bing andSuo Sheng Bing in Miraculous PivotXIAO Wei,LIU Bu-ping,CHEN Xiao-hong,HU Ying-ying,LIANG Qi-fang(C〃血caZ MeddcaZ Co//ege加re-Mo%话仍a兀d RehabU.hation,,Guangzhou〃血©ersdy of CM;510006)Abstract:The theories of Shi Dong Bing and Suo Sheng Bing,formed in Miraculous Pivot,were the symptoms of twelve meridians.There have been many explanations about their meanings in later generations,but without a general conclusion drawn as yet.Pain syndromes are relatively commonly existed in clinic,which'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complex and diverse.In this paper,by summarizing the pain syndromes recorded in both of Shi Dong Bing and Suo Sheng Bing,it discovered that the pain syndromes of Shi Dong Bing were less than that of Suo Sheng Bing in species,location distribution ranges and involved meridians.Meanwhile,the pain syndromes of Yin meridians were also obviously less than that of Yang meridians.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it found that they we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changing order of Qi and blood in meridians,the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Yin and Yang in different parts of meridians and the specificity of their meridians and Zang-Fu.It can't be ignored in TCM clinical application,especially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ain syndromes.Key words:Miraculous Pivot;Shi Dong Bing;Suo Sheng Bing;Pain Syndromes痛证在临床上普遍存在[1],{黄帝内经》相关记载颇多。
内经 灵枢---经脉
会 合 父母的阴 阳之气
五谷人胃,化生精微 而营养全身 人
生命维 持不息
脑髓
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
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 骨血脉的墙壁 皮肤坚韧之后,毛发生长
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 血气在脉道中运行不 息,濡养全身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盛者则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 小于人迎。
张介宾(明):“寸口主阴,肺为大肠之脏,手太阴经也。故肺气盛者,寸口大三倍于 人迎,虚则反小也。人迎者,足阳明之动脉,在结喉旁一寸五分,乃三阳脉气所至也。”
谢谢观看!
周纯袆 2018.12.15
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
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张介宾:“手太阴筋结于肩,藏附于背,故邪气盛则肩背痛。肺主皮毛 而风寒在表,故汗出中风。肺为肾母,邪伤其气,故小便数而欠。”
肺手太阴之脉
是主 肺所 生病 者
肺脏所 生之病
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
《难经》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 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 循胃口,上膈属肺。
肺系--元 ·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谓喉咙也。” 。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 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 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 指之端;
灵枢.十二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十二经脉原文摘录【原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1]大肠,还循[2]胃口[3],上膈,属[4]肺,从肺系[5]横出腋下[6],下循臑[7]内,行少阴、心主[8]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9],入寸口[10],上鱼[11],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12],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注释】[1]络:联络、网络、散络的意思。
[2]还循:还,折回来;循:顺沿,意为顺着走。
[3]胃口:此指胃的上口,即贲门。
[4]属:隶属、统属。
[5]肺系:系,系带的意思。
肺系,统指气管与喉咙部分。
[6]腋下:此处所说“腋下”当是指腋前方,其穴为中府、云门。
[7]臑(nào 闹):指上臂肩至肘的部位。
[8]少阴、心主:分别指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9]臂内上骨下廉:臂内上骨,指桡骨。
廉,指侧边,棱角部。
下廉,即下边。
[10]寸口:桡动脉搏动处。
[11]鱼:指大鱼际部,又称“手鱼”。
[12]支者:指正经分出的支脉,仍为经脉的一部分。
【原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1]之端,循指上廉[2],出合谷两骨之间[3],上入两筋之中[4],循臂上廉[5],入肘外廉[6],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7]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8],下入缺盆[9],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10],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注释】[1]大指次指: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
[2]指上廉:食指的桡侧边。
此按曲肘立拳位描述,故称上廉。
[3]合谷两骨之间:两骨,指第一掌骨、第二掌骨,因其分歧,合称歧骨。
两骨之间为合谷穴,即以其开合凹陷如谷而得名。
[4]两筋之中:指阳溪穴,在腕部桡侧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
[5]臂上廉:前臂桡侧,此按曲肘立拳体位,故称上廉,即阳溪至曲池穴之间。
[6]肘外廉:肘横纹外侧,约曲池穴部。
[7]髃骨:指肩胛骨与锁骨相连处,亦是肩髃穴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原文及译文
皇帝内经灵柩经脉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
译文:
肺的手太阴经脉,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腋窝下面,沿着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至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桡骨边缘下行,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穴)。
它的支脉,从手腕后方(列缺穴)直行,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大肠手阳明之脉” 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
译文:
大肠的手阳明经脉,起始于食指末端(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向上,通过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肌腱、拇短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着前臂外侧前缘,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穴),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缺盆向上,经过颈部,贯穿面颊,进入下齿龈,回过来环绕口唇,交叉于人中,左边的经脉向右,右边的经脉向左,向上挟于鼻孔两侧(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的《灵枢》部分则涉及了人体生命之本质,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具体介绍《灵枢·经脉篇》的内容。
经脉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经脉不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通道,还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途径。
《灵枢·经脉篇》通过对经脉的阐述,深入探讨了人体内部的运作机制。
在《经脉篇》中,黄帝提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认为心是人体生命的掌控中枢。
另一方面,黄帝还讲述了经脉分布的路径和阴阳五行的奥秘。
在经脉中,有三阴三阳、任脉冲脉等十四个主要脉络,它们分布在人体内部,连接着全身的组织器官。
此外,《经脉篇》还强调了经脉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如果经脉通畅,气血畅通,则人体会保持健康状态。
而一旦经脉阻塞,则会产生疾病等症状。
因此,中医学中常常强调要通过调理身体,保证经脉畅通。
不过,黄帝也认为,经脉的运作还需要充分考虑时间、精力等因素。
在《经脉篇》中,黄帝详细讲述了“阳气初生”的概念。
所谓“阳气初生”,就是指每天清晨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起点”。
在这个时刻,养分、精气最为旺盛,身体各个部位开始运动,此时进行锻炼、保健等活动效果最好。
总之,《灵枢·经脉篇》通过对经脉的探讨和阐述,揭示了人体内部的奥秘和运作机制,为中国古代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掌握中医学知识、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
最 后 由足厥 阴肝 经 上注 肺 , 如此循 环无 端 构
成经 脉循 环 流注 说 。第 二 , 次提 出了体 内经 脉 首
届络脏 腑 的 循 行 路 线 。 使 十 二 经 脉 与 体 内五 脏
( 六脏 ) 六腑 形 成直 接 的络 属 关 系 , 使各 经 脉在 亦
体腔 内通 过脏 腑 而互 相 交 通 连 接 。例 如 “ 足少 肾
下 前后对 应统 一 的 完整 系统 , 首 次 提 出 了 与六 并 脏( 包括 心包 络 ) 腑对应 络 属关 系 。 六
l2 经 脉 循 行
可 以从 我 国现存 最 早的 一 部 医学 理 论 著 作 《 帝 黄
内经》 进行分析。《 内经》 近半数的篇 幅, 论及了针 灸学的内容 , 尤其是《 灵枢》 《 ,灵枢》 一书原就称作 《 针经》 。而《 灵枢 ・ 脉篇》 经 则奠定 了针灸理论的
臂 内后 廉 , 掌 后 锐 骨 之端 , 掌 内后 廉 , 小 指 抵 人 薇 之 内出其端 。“ ” 手少 阴 之 经 脉 在 帛书 中 尚缺 如 。
阴之 脉 ……贯 脊属 肾络 膀 胱 ”“ 、 暗胱 足太 阳 之脉
… …
络肾属 膀胱” 即足 少 阴肾经 通过 属 肾络膀 胱 ,
因帛书“ 十一脉” 臂少阴脉” 之“ 实际上为《 经脉》 篇
所称 手厥 1经 者 。所 以是《 i l j 经脉》 使 十二 经脉构 篇
成 了一个 完 整 、 统 的经 络 体 系 每一条 经 脉 的 系
而与 肾和暗胱 联 系 . 足 太 阳暗 胱经 通 过 属 膀 胱 而 络 肾而与膀胱 和肾 发 生联 系 , 而 使 肾和 膀 胱 也 从
发生 联系 。这 样使 阴经 属 于脏 而络 于腑 , 阳经 属 于腑 而络 于脏 , 构成 了明 与 阳、 脏与腑 之间 的表里 相 合关 系。脏 之在胸者 ( 、 ) 肺 心 联系 手 阴经 , 在腹
浅析《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篇》
浅析《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篇》冯伟【摘要】通过对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部古代医书中经脉的命名、循行特点、与之相关病候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两部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命名相似,与经脉循行方向大体一致,《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疾病症候及所主疾病较为简单,而《灵枢·经脉篇》则较为系统,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4)006【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经脉【作者】冯伟【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21973年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我国文物考古人员发现了两种用秦篆文字手写的经脉学专著《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1],出土后,经拼合修复及整理,其内容基本保存完整,二者皆论述了人体十一脉的循行、所主病和灸法。
起初均无书名标题,经专家研究和鉴定,另外据其内容所述,而得其名。
这两部灸经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论述经脉的文献资料。
据考证,这两部书在春秋至秦汉时期已成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相对较为古朴,比《阴阳十一脉灸经》成书更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
因《灵枢·经脉》成书时间晚于两部灸经,换句话说,两部灸经可作为《灵枢·经脉》的底本或祖本[2]。
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上肢的经脉皆以“臂”字命名。
如“臂泰阴脉”“臂少阴脉”,而《灵枢·经脉》上肢的经脉皆以“手”字命名。
其“以手代臂”的缘由大概与经脉的远体点(经脉位于四肢末端的一点)在手上有关。
《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上肢经脉远体点并不是都在手上,而《灵枢·经脉》上肢经脉远体点皆在指端。
《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另一规律是除“臂太阴脉‘之心’”与“足少阴脉‘系于肾’‘出肝’”外,其他各经脉皆不与其脏腑互相联系。
试述《灵枢·经脉》的“有穴通路”
《灵枢经脉第十》说解
《灵枢·经脉第十》说解《灵枢·经脉第十》说解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说解:首先,“雷公问于黄帝”这样的开篇就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人们不禁要问:这么重要的事,岐伯哪儿去了?在《黄帝内经》这部书当中,黄帝似乎是个理所当然的主角,因为他兼有上天之神、人世之王、华夏之祖的多重身份,而且每一个身份都无尚的崇高。
然而实事求是地讲,在针刺医学这个领域,黄帝却是一个外行,而《内经》实际上的主角只是歧伯。
歧伯的名义是“天师”,也就是黄帝的师傅,他才是最高的学术权威,所以凡是学术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概以歧伯的讲述为最终结论。
我们看《内经》行文的惯例,通常总是以黄帝发问为开端,引出歧伯的一番议论,最后以黄帝称善结束。
因此,就学术上的真正师承关系而言,黄帝其实是歧伯的徒弟,而本篇既以“雷公问于黄帝”为开篇语,则只能说明雷公是黄帝的徒弟、歧伯的徒孙。
我们知道《经脉》篇实乃《内经》中的经典篇章,因为针医对《经脉》的仰赖,丝毫不亚于基督徒所仰赖的《圣经》。
然而这样一篇具有“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性质的经典文献,却没有歧伯露面,反倒是以雷公发问引出黄帝的长篇大论,这其中应该有两层含义。
第一,表明《经脉》并不属于纯粹的学术性文章,而是类似于律条性质的一部法典。
它由黄帝亲口发布,这就相当于皇帝颁布圣旨,一言九鼎,不得违抗。
也就是说,理解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
第二,表明《经脉》与“天师”无关。
也就是说,关于经脉的来龙去脉以及具体细节,就连岐伯这样的顶尖医学专家还没有吃准吃透,所以他留了一个退身步,不肯以“天师”的名义发表意见。
我们在《终始》说解中曾经有过简单的分析,《经脉》这篇文字,其实是在《内经》总编辑(也就是书中的岐伯)的直接授意之下,根据前人(也就是书中提到的“先师”)的相关资料,予以条理润色,精心编纂而成。
《黄帝内经》灵枢 ● 经脉篇第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导读:【题解】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
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题解】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
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禁脉[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
黄帝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本段阐述了人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经脉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1]禁脉乃"禁服"之误,其意就是指《灵枢》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载于此篇。
因该篇记载了黄帝授书于雷公时所说的话"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
凡刺之理",故雷公在这里以此发问。
【白话解】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绎脉在内依次与五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
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
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
人出生以后,五谷人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
《黄帝内经》灵枢篇原文和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灵枢篇第一·九针十二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
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未赭(别本作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
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黄帝内经:灵枢第10章 经脉
经脉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翻译】雷公向黄帝问道:《禁服篇》曾说,针刺的道理,首先是经脉,揣度其运行的终始,了解其长短,以及内部与五脏的联系,外部和六腑的分别,希望详尽地听听其中的道理。
【原文】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翻译】黄帝说:人的最初生成,先形成于精,由精发育而生成脑髓,以骨骼为支干,以脉管藏血气而养全身,以筋连串骨骼使之坚强,以肉为墙壁保护内脏,当皮肤坚韧时,毛发就附着生长。
五谷入于胃,化生出各种营养,脉道借之通行全身,血气运行不息。
【原文】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翻译】雷公说:我想彻底地听听经脉最初生成的情况。
【原文】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翻译】黄帝说:根据经脉的变化,可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调整虚实,这是不可不通晓的。
【原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翻译】肺手太阴经脉,从中焦腹部起始,下绕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贲门,上贯膈膜,入属于肺,再由喉管横走,至于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达肘中,顺着前臂内侧上骨的下缘,入寸口,循着鱼际,出拇指尖端。
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原文】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黄帝内经》灵枢● 经脉篇第十(译文)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3-31 繁體中文版【题解】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
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禁脉[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
黄帝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本段阐述了人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经脉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1]禁脉乃"禁服"之误,其意就是指《灵枢》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载于此篇。
因该篇记载了黄帝授书于雷公时所说的话"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
凡刺之理",故雷公在这里以此发问。
【白话解】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绎脉在内依次与五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
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
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
人出生以后,五谷人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
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
灵枢经脉篇解读
灵枢经脉篇解读
《灵枢经脉篇》是中医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人体经脉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本篇经文内容繁密,需要深入理解,下面是一些关键点的解读:
1. 经脉的概念:经脉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道,与脏腑组织相互联系,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2. 五脏六腑与经脉的关系:五脏六腑是经脉的起始点和终止点,通过经脉的运行调节各器官的功能,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3. 经脉的分类:经脉分为经络和奇经八脉两种,经络主要分布在皮肤和肌肉组织上,奇经八脉则分布在深部器官和骨骼之中。
4. 经脉的运行规律:经脉的运行规律与时空息息相关,具有昼夜、四季和人体生理阶段等不同的运行规律。
5. 经脉与疾病的关系:经脉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经脉阻塞或瘀滞会导致各种疾病,如头痛、胸闷、腹痛等。
总之,《灵枢经脉篇》是中医经典之一,通过对经脉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 1 -。
灵枢经脉篇原文
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
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阳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灵枢 经脉》 膀胱足太阳之脉(1)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1)。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2),循肩膊(3),挟脊(4)抵腰中,入循膂(5),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 6 ),循脾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7)之后,循京骨(8)至小指外侧。
[本经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三焦下合)、委中(合)、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络)、跗阳、昆仑(经)、仆参、申脉、金门(郄)、京骨(原)、束骨(输)、足通骨(荥)、至阴(井)。
[交会穴]曲鬓、率谷、浮白、窍阴、完骨、临泣、环跳(足少阳),神庭、百会、脑户、风府、大椎、陶道(督脉)。
【注释】(1)交巅——“交”者,交会之意;“巅”者,乃指头顶正中高点,当百会穴处。
(2)项——后颈部。
(3)肩膊——指肩胛区。
(4)挟脊——指挟行脊柱两旁。
(5)膂——挟脊两旁的肌肉。
(6)髀枢——当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所在。
(7)外踝——腓骨下端的突出处。
(8)京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即第五蹠骨粗?S治?【语译】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
《灵枢 经脉》 肾足少阴之脉(2)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足少阴肾经【循行】《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1)足心,出于然谷(2)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本经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郄)、照海、复溜(经)、交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1)邪走——邪通斜。
(2)然谷——穴在内踝前大骨下,即舟骨粗隆下方。
“然骨”即指舟骨粗??【语译】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病候】《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面不欲食,面如漆柴(1),咳唾则有血,喝喝(2)面喘,坐而欲起目。
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3)。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4) ,脊、骨内后廉痛,痿、厥(5),嗜卧,足上热而痛。
【注释】(1)漆柴——形容病者面色黄黑无光泽。
(2)喝喝——为气喘声.(3)骨厥——肾主骨,指本经脉所过部出现的证候。
《灵枢·脉度》原文译文要点
《灵枢·脉度》原文|译文|要点《灵枢·脉度》出自《黄帝内经》。
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主要叙述人身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脉、任、督脉的长度,故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灵枢·脉度》原文作者:佚名黄帝曰:愿闻脉度。
歧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
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榖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
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荣也?歧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
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歧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歧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吞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腨)、腳皆痛,小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盳盳)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
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
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
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
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
两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rou。
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
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
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
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
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
庚笃辛死,金胜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