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
微分方程稳定性
det A 0
P0 (0, 0 )的 稳 定 性 由 (9 ) 的 特 征 方 程
det( A I ) 0
(11)
(12)
的根(特征根)决定。方程(12)可写为
2 p q 0 p ( a1 b 2 ) q d et A (1 3)
则特征根为
( 即 a 0 或 p , q 0) 得到的。在临界情况下 即 a = 0 或 p , q = 0) (
(1)平衡点和稳定性的概念只是对自治方程(1)(6)而言才有意义。
二者可以不一致。 (3) 在讨论平衡点稳定性时,对初始点的要求是存在一个邻 域,这是局部稳定的定义。如果要求对任意的初始点 (3)(8)式成立,成为全局稳定。对于线性方程,局部稳定 和全局稳定是等价的,对于非线性方程,二者不同。 (4) 对于临界情况,和非线性方程的全局稳定,可以用相 轨线分析方法讨论。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建模与求解:设地球半径为 R ,质量为M ;卫星轨 道半径为r ,卫星质量为m 。
根据假设(ii)和(iii),卫星只受到地球的引力,由牛 顿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其引力大小为
F= GMm r
2
(1)
其中G 为引力常数。 为消去常数G ,把卫星放在地球表面,则由(1)式得
mg = GMm R
1 k
( 此处 mg k v 0 )
利用初始条件, 得 C ln ( mg ) 代入上式后化简, 得特解 v
mg k
机动 目录
t 足够大时
k m t
v
)
上页 下页
mg k
(1 e
1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
如果 tlim x(t ) x0 , 则称平衡点P0是稳定的.
t
lim y(t ) y0 ,
下面给出判别平衡点P0是否稳定的判别 准则. 设 f ( P0 ) f ( P0 ) f ( P0 ) g ( P0 ) x y p , q g ( P0 ) g ( P0 ) y x x y
微分方程定性分析
一般提法:不去积分给定的微分方程, 而根 据 方程右端的函数的性质确定方程的积分曲线在整 个区域内的分布状态. 基本任务:考虑在有限区域内积分曲线的形状, 或研究当时间无限增大时, 积分曲线的性态. 研究对象:驻定系统 若微分方程组
dxi fi ( x1 , x2 , , xn ), i 1, 2,, n dt
2 2
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常微分方程定性分析 在各个学科领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数学工具, 也是数学建模的必备基础理论. 一.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基本任务和 主要研究方法 极少情况下,能够用初等函数或初等函 数的积分表示微分方程的解. 解 求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决 方 对微分方程进行定性分析 法
二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xn+2 + axn+1 + bxn = r, 其中a, b, r为常数.
当r = 0时, 它有一特解 x* = 0; 当r ≠ 0, 且a + b + 1≠ 0时, 它有一特解 x*=r/( a + b +1). 不管是哪种情形, x*是其平衡点. 设其特征方
程
2 + a + b = 0 的两个根分别为 =1, =2.
来代替.
dx f ( x0 )( x x0 ) dt
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理论研究
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理论研究稳定性是微分方程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稳定性理论研究的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即系统是否会趋向于一个确定的状态,或者是否会出现周期性的振荡。
本文将介绍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稳定性理论研究的是微分方程的解在初始条件或参数变化下的行为。
稳定性可以分为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两种情况。
局部稳定性指的是系统在某一特定状态附近的解的行为,即如果系统的初始状态足够接近这个特定状态,那么系统的解将会趋近于这个特定状态。
全局稳定性则要求系统的解在整个定义域内都趋近于一个特定的状态,不管初始状态是如何选择的。
二、线性稳定性分析对于线性微分方程,可以通过判断系统的特征根来研究其稳定性。
考虑形如 $\frac{{dx}}{{dt}}=Ax$ 的线性微分方程,其中 $A$ 是一个常数矩阵。
方程的解可以表示为 $x(t)=e^{At}x_0$,其中 $x_0$ 是初始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矩阵 $A$ 的特征根的实部。
如果所有特征根的实部都小于零,则系统是局部稳定的;如果所有特征根的实部都小于等于零,则系统是渐近稳定的;如果存在特征根的实部大于零,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三、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对于非线性微分方程,稳定性的分析就更加复杂。
一般情况下,无法直接得到解析解,需要借助数值方法或近似方法进行研究。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线性化法,即将非线性方程在某一特定点附近进行线性近似。
通过线性化后的方程,可以通过判断线性化方程的稳定性来推断原方程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来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Lyapunov函数是一个标量函数,通过判断其导数的符号来推断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导数小于零,则系统是局部稳定的;如果导数小于等于零,则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四、应用稳定性理论在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控制系统中,稳定性是设计控制器的一个重要指标。
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
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许多现象的变化规律。
稳定性是微分方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系统在某个状态下,当微小扰动施加在其上时,系统能够回到原来的状态。
而动力系统则是研究微分方程解的性质与行为的一种数学工具。
本文将探讨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的关系以及其应用。
一、稳定性的概念与分类稳定性是微分方程研究中常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微分方程中,稳定性分为三类:渐近稳定性、指数稳定性和有界稳定性。
渐近稳定性指的是当系统趋于稳定状态时,解会渐近地接近一个特定的值。
指数稳定性则是指当系统趋于稳定状态时,解以指数速度趋于一个特定值。
有界稳定性则是指解在稳定状态附近有界,不会趋于无穷大或无穷小。
二、动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动力系统是研究微分方程解的性质与行为的数学工具。
在动力系统中,解的性质可以通过相图来描述。
相图是在平面上描述状态变化的图形,每个点代表系统的一个状态,而解的轨迹则是相图上的一条曲线。
动力系统中的关键概念包括平衡点、极限环和吸引子等。
平衡点是动力系统中解保持恒定的点,极限环则是动力系统解在某个周期内反复变化的情况。
三、稳定性与动力系统的联系稳定性与动力系统密切相关,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通过研究微分方程解的行为来进行的。
对于一个稳定的系统,解的轨迹将会以某种方式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而对于不稳定的系统,则可能出现解趋于无穷大或无穷小的情况。
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稳定性分析和Lyapunov稳定性分析。
线性稳定性分析通过线性化系统的方程来研究它的稳定性,而Lyapunov稳定性分析则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四、应用案例: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稳定性与动力系统的理论在生态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环境和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稳定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
以食物链为例,假设有一个由食物链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全局解的存在性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全局解的存在性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
对于微分方程的研究,稳定性与全局解的存在性是两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全局解的存在性展开讨论,并探讨它们在应用中的意义。
一、稳定性分析稳定性是指微分方程解的行为在微小扰动下是否保持不变。
对于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稳定性可通过特征值的符号来判断。
具体而言,若特征值的实部均小于零,则系统稳定;若存在大于零的实部特征值,则系统不稳定。
对于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稳定性的分析相对复杂。
一种常用方法是通过线性化系统来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线性化系统是在非线性系统的稳定点附近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逼近得到的系统。
通过分析线性化系统的特征值,可以判断非线性系统的局部稳定性。
二、全局解的存在性全局解是指微分方程在整个定义域上存在且唯一的解。
对于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局解的存在性一般能得到保证。
而对于非线性微分方程,全局解的存在性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全局解的存在性与定理有关。
例如,一个常用的定理是皮卡-里普丝定理(Picard-Lindelöf Theorem),该定理保证了一阶常微分方程在给定条件下存在唯一的全局解。
另外,拉格朗日平均值定理(MeanValue Theorem)也是分析全局解存在性的有用工具。
除了定理,数值方法也可以用来求解微分方程的全局解。
例如,常用的欧拉方法、龙格-库塔方法等数值方法能够逼近微分方程的全局解。
这些数值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三、稳定性与全局解的应用意义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和全局解的存在性在科学与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列举几个具体的应用领域:1. 物理学:微分方程广泛应用于物理学中的运动学、电磁学、热力学等领域。
通过稳定性分析和全局解的存在性可以确定物理系统的稳定性和行为。
2. 工程学:微分方程被应用于工程学中的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电路等领域。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是研究微分方程解的行为随参数变化而产生的稳定性问题的数学分支。
在许多实际问题中,人们常常需要分析微分方程在不同参数下的解的性质,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和动态特性。
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是指微分方程解在初始条件或参数扰动下的响应行为。
在微分方程中,对解的稳定性主要分为几种类型:1.渐近稳定:解会收敛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2.指数稳定:解在某稳定状态附近呈指数形式衰减或增长。
3.李雅普诺夫稳定:指解相对于初始值的具体指数速度趋于稳定。
4.中立稳定:解在稳定状态周围有振荡。
稳定性分析方法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分析解的稳定性:李雅普诺夫方法李雅普诺夫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构造一个李雅普诺夫函数来研究解的收敛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系统,并且可以用来证明解的全局稳定性。
极限环方法极限环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将微分方程线性化为极限环系统,探索极限环周围解的动态特性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对周期解和周期性解的稳定性问题有很好的应用。
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是用于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一种方法,可以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从而快速得到解的稳定性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线性系统和光滑函数的稳定性分析。
应用领域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控制理论、动力系统和生态学等。
通过稳定性分析,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稳定性特性和动态行为,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结论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是微分方程研究中一个重要而深刻的领域,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技术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微分方程的稳定性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
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础工具,它描述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例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力学、电路等等。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呢?这就需要用到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
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一个基础定理,通过研究微分方程的解的奇点的性质,可以判断微分方程的解的稳定性。
微分方程的解的稳定性与它的初值条件和参数有关。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微分方程的例子:$y'=-y$这个微分方程的解为$y=Ce^{-x}$,其中$C$为常数,在不同的初值条件下,这个微分方程的解会发生不同的情况。
如果初值条件为$y(0)>0$,那么解曲线将呈现出一种渐近逼近某个值的趋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稳定性;如果初值条件为$y(0)<0$,那么解曲线将呈现出一种指数增长的趋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稳定性。
对于一个一阶微分方程$\frac{dy}{dx} = f(x,y)$,如果它的所有解在某一点$(x_0,y_0)$处存在且唯一,而且$f(x_0,y_0)=0$,那么称这个点$(x_0,y_0)$为微分方程的一个奇点。
奇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鞍点若在$(x_0,y_0)$附近的任意一个点$(x,y)$,都有$f(x,y)\neq0$,那么$(x_0,y_0)$就是鞍点,这个点是微分方程的不稳定平衡点。
2.稳定平衡点若在$(x_0,y_0)$附近的所有点$(x,y)$,都有$f(x,y)$的符号相同,那么$(x_0,y_0)$就是稳定平衡点,这个点是微分方程的稳定平衡点。
3.不稳定平衡点若在$(x_0,y_0)$附近的所有点$(x,y)$,都有$f(x,y)$的符号不同,那么$(x_0,y_0)$就是不稳定平衡点,这个点是微分方程的不稳定平衡点。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包含了两个基本的结论:稳定性定理和不稳定性定理。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与解析解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与解析解一、引言微分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描述了自然界中许多现象和系统的变化规律。
在动力学系统中,微分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系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状态变化和稳定性分析。
本文将探讨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介绍其解析解的求解方法。
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稳定性是研究微分方程动力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系统的状态变化是否趋于平衡态。
在微分方程中,稳定性可分为稳定、不稳定和半稳定三种情况。
1. 稳定性当系统在某一平衡态附近的微扰下能够回到平衡态,并且对于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系统状态的剧烈变化时,系统被称为稳定的。
2. 不稳定性当系统在某一平衡态附近的微扰下不能回到平衡态,并且对于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引起系统状态的剧烈变化时,系统被称为不稳定的。
3. 半稳定性当系统在某一平衡态附近的微扰下会回到平衡态,但对于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引起系统状态的小幅度变化时,系统被称为半稳定的。
三、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了解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可以使用解析解的方法进行分析。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线性稳定性分析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1. 线性稳定性分析线性稳定性分析适用于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该方法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得到系统的稳定性。
当所有特征根的实部都小于零时,系统为稳定系统。
当至少存在一个特征根的实部大于零时,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2.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适用于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该方法通过求解李雅普诺夫方程,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李雅普诺夫方程的解是有界的,且趋近于零,那么系统为稳定系统。
如果李雅普诺夫方程的解在无穷大时趋近于一个有界值,那么系统为半稳定系统。
如果李雅普诺夫方程的解在无穷大时趋近于无穷大,那么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四、微分方程解析解的求解方法微分方程的解析解为能够用已知函数表达的解。
有一些特定的微分方程能够求得解析解,下面介绍两种求解方法:分离变量法和特征方程法。
微分方程稳定性
微分方程稳定性微分方程是描述自然界或社会现象数学模型的重要工具,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稳定性是微分方程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它决定了系统的长期行为。
本文将从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入手,探讨其原理及应用。
稳定性概述在微分方程中,稳定性描述了系统在扰动下的表现。
一个系统若具有稳定性,即在初始条件稍微改变时系统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保持在某种稳定的状态。
相反,若系统不稳定,则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系统行为的剧烈变化。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线性微分方程,我们可以通过线性稳定性定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简言之,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其特征根的实部有关。
如果所有特征根的实部都小于零,则系统是稳定的;如果存在实部大于零的特征根,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相比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更加复杂。
通常我们需要通过 Lyapunov 函数、相平面分析等方法来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Lyapunov 函数是一种标量函数,通过分析 Lyapunov 函数的正负号可以确定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不稳定性或者随机稳定性。
应用案例分析举一个简单的应用案例,考虑如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frac{dx}{dt} = -x^3$$可以通过 Lyapunov 函数的方法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定义Lyapunov 函数为 $V(x) = \frac{1}{2}x^2$,对 $V(x)$ 求导得:$$\dot{V}(x) = x \dot{x} = -x^4$$当 $x \neq 0$ 时,有 $\dot{V}(x) < 0$,因此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Lyapunov 函数在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结论微分方程的稳定性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关乎系统的长期行为和稳定性。
通过线性稳定性定理和 Lyapunov 函数等方法,我们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研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对微分方程稳定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演化规律,为问题的求解提供重要参考。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常微分方程是研究函数和它的导数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
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遇到描述自然现象或系统动态演化的问题,而常微分方程正是用来描述这些变化过程的数学语言。
对于一个常微分方程而言,了解和判断它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反映了系统的长期行为和演化方向。
一、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是指系统在经历一定的扰动后,能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或者逐渐趋向于某一稳定的状态。
在常微分方程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方程解的稳定性。
解的稳定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稳定解:如果在解的某个附近,初始条件的微小扰动不会引起解的显著变化,那么我们称这个解是稳定的。
2. 汇合解:如果初始条件的微小扰动会使解趋向于某个特定的解,那么我们称这个解是汇合解,或者吸引解。
3. 不稳定解:如果初始条件的微小扰动会导致解远离原来的状态,那么我们称这个解是不稳定的。
二、线性方程的稳定性对于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frac{dy}{dx} = f(x)y$$线性方程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解的特征值来判断。
1. 实特征值:如果特征值的实部为负,则解是稳定的。
如果特征值的实部为正,则解是不稳定的。
2. 复特征值:如果特征值的实部小于零,解是稳定的;如果特征值的实部大于零,解是不稳定的。
而特征值的虚部则决定了解的振荡程度,如果虚部存在,则解是振荡的。
三、非线性方程的稳定性非线性方程的稳定性分析相对复杂,没有统一的判据。
在研究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方法有:1. 线性化法:将非线性方程近似为线性方程,然后用线性方程的稳定性条件进行分析。
2. Lyapunov函数法: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来判断解的稳定性。
如果能找到一个满足特定条件的Lyapunov函数,那么解是稳定的。
3. 相图法:通过画出相图来观察解的稳定性。
相图可以展示出解的演化轨迹及其吸引子,从而判断其稳定性。
四、稳定性的应用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在科学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1. 科学研究:稳定性理论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现象和生物系统的变化过程,比如描述人口增长、化学反应动力学等问题。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
lim x2 (t ) x
,
(8)
则称平衡点P0是稳定的(渐进稳定); 否则, 称P0是不稳定的(不渐进稳定).
先看线性常系数方程
1 (t ) a1 x1 a2 x2 x , 2 (t ) b1 x1 b2 x2 x
将f(x)在x0点作Taylor展开,只取一次项, 方程(1)近似为 (t ) f ( x0 )( x x0 ), x (4) (4)称为(1)的近似线性方程,x0也是方程(4)的 平衡点. 关于x0点稳定性有如下结论: 若f '(x0) < 0,则x0对于方程(4)和(1)都是 稳定的; 若f '(x0) > 0,则x0对于方程(4)和(1)都是 不稳定的.
(9)
(非齐次方程组,可用平移的方法(x1= u1+c1, x2 = u2+c2)化为齐次方程组) 系数矩阵记作
a1 a2 A b b , 2 1
(10)
为研究方程(9)的唯一平衡点P0(0, 0)的稳定 性,假定A的行列式 detA 0 . (11)
P0(0, 0)的稳定性由(9)的特征方程 det(A I) = 0 (12) 的根(特征根)决定. 方程(12)可以写成更加明晰 的形式 2 p q 0 p ( a1 b2 ) . (13) q det A 将特征根记作1, 2,则 1 1, 2 ( p p2 4q ). 2
6.2 军备竞赛 两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由于相互不 信任和各种矛盾的存在、发展而不断增加 自己的军事力量,防御对方可能发动的战 争. 本节介绍L. F. Richardson1939年提出的 一个模型.
军备竞赛 (arms race)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概览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概览微分方程是描述自然界中各种现象演化规律的数学工具,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则是研究方程解的渐近行为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动力系统中,稳定性理论是研究系统在微小扰动下的性质,以此来预测系统的长期行为。
本文将对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进行概述。
稳定性的概念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中,稳定性是指当自变量(通常是时间)趋于无穷远时,因变量(方程解)的行为。
一个解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趋向一个有限值,这种情况被称为渐近稳定。
另一方面,如果解在微小扰动下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情况被称为不稳定。
稳定性的分类稳定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渐近稳定:当时间趋于无穷时,解趋向于一个有限值。
2. 李亚普诺夫稳定:解在某种度量下趋向于零。
3. 指数稳定:解以某种指数速率趋近于零。
4. 分歧稳定:解在某些区域内保持稳定,但在其他区域内不稳定。
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判定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是微分方程理论的关键问题。
常用的方法有: 1. 利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通过证明存在一个李亚普诺夫函数,证明解在该函数下渐近稳定。
2. 极限环稳定性判据:利用系统的特征值研究系统的稳定性。
3. 稳定性的Lyapunov方法: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天体力学中,稳定性理论用于研究行星轨道的长期性质;在生物学中,通过稳定性理论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理论为实际问题的预测和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
结语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是研究微分方程解的基础。
通过本文的概览,读者可以了解稳定性的概念、分类、判定方法和应用,进一步深入学习微分方程稳定性的理论。
愿本文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微分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工具和概念,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中。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是研究方程解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的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引言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是数学分析中重要的分支之一。
通过对微分方程解的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解的长期行为。
稳定性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系统的演化趋势,对于控制工程、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中,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扰动下是否会趋向于一个平衡状态。
根据系统的特性,稳定性可以分为渐近稳定、指数稳定和有界稳定等。
渐近稳定是指当系统受到小幅度扰动时,解会渐渐趋向于某个特定的平衡状态。
指数稳定是指系统的解在一定时间内呈指数级收敛到平衡状态。
有界稳定是指系统的解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一个有限范围内,不会无限制地增长或衰减。
三、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线性微分方程是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对于线性系统,可以通过特征值的判别方法来确定其稳定性。
当系统的特征值具有负实部或纯虚部时,系统是渐近稳定或有界稳定的。
而当系统的特征值具有正实部时,系统是不稳定的。
四、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对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更加复杂。
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化分析、相平面分析和拉普拉斯方法等。
线性化分析将非线性系统近似为线性系统,通过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来判断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相平面分析通过绘制相图来分析解的长期行为,进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拉普拉斯方法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进行求解,求得系统的稳定解。
五、应用示例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控制系统为例,稳定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以稳定系统。
此外,在物理学中,稳定性分析常用于研究天体运动、流体力学等问题。
在生物学中,稳定性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生物种群的增长和竞争关系等。
六、总结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是数学分析中重要的内容,对于系统行为的理解和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解存在性分析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解存在性分析在数学领域中,微分方程是研究物理、工程、经济和生物等领域中数学建模的一种重要工具。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和解的存在性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和解的存在性进行分析。
一、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微分方程的稳定性描述了解的行为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情况。
稳定性的分析通常包括平衡点的稳定性和解的稳定性两个方面。
1. 平衡点的稳定性平衡点是微分方程中解保持不变的点。
考虑一个一阶常微分方程dy/dt=f(y),当f(y)=0时,y的值处于平衡点。
为了判断平衡点的稳定性,有以下三种情况:a) 当f'(y)<0时,该平衡点是稳定的。
意味着当y离开平衡点时,解会回到平衡点附近。
b) 当f'(y)>0时,该平衡点是不稳定的。
当y离开平衡点时,解将远离平衡点。
c) 当f'(y)=0时,无法确定平衡点的稳定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 解的稳定性除了平衡点的稳定性,我们还可以研究解本身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稳定解具有以下特征:a) 收敛性:解在特定的条件下趋于一个有限的值。
b) 渐进稳定:解在无穷远处趋于零。
通过稳定性分析,我们可以判断系统是否具有趋于稳定状态的性质,这对于系统控制、优化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分方程的解存在性分析解的存在性是对微分方程是否能找到满足特定条件的解进行研究。
下面介绍两个常见的解存在性定理。
1. 皮卡-林德勒夫定理对于连续函数f(x,t)和初始条件x(t0)=x0,如果f(x,t)满足利普希茨条件,则方程dx/dt=f(x,t)在区间[t0,t1]上存在唯一的解。
利普希茨条件是指存在一个常数L,使得对于t∈[t0,t1]和x1、x2∈Rn,满足|f(x1,t)-f(x2,t)|≤L|x1-x2|。
2. 广义皮卡-林德勒夫定理对于非线性连续函数f(x)和初始条件x(t0)=x0,如果f(x)满足利普希茨条件,且满足一定的增长条件,则方程dx/dt=f(x)在区间[t0,t1]上存在解。
稳定性理论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稳定性理论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微分方程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领域,用以描述系统的变化规律。
稳定性理论则是研究系统的稳定性质,通过对微分方程解的行为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是否稳定。
本文将探讨稳定性理论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1. 稳定性定义在开始讨论稳定性理论的应用前,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稳定性。
对于一个微分方程系统,如果其解在某一点附近的微小扰动不会引起解的明显变化,那么这个系统就具有稳定性。
稳定性的定义是基于系统的解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行为而言的。
2. 线性稳定性线性微分方程是一类常见的微分方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
线性稳定性主要研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
通过分析线性方程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得到系统的稳定性性质。
当所有特征值的实部为负时,系统是稳定的;当存在实部为正的特征值时,系统是不稳定的。
3.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是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稳定性的重要方法。
该理论通过构造一个李雅普诺夫函数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当李雅普诺夫函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是稳定的;当李雅普诺夫函数严格下降,并在某一稳定点取得最小值时,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4. 技术应用稳定性理论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稳定性理论被用于描述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天体力学中的行星轨道运动。
在工程学中,稳定性理论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例如电路中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在生物学中,稳定性理论则被用于分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例如生物种群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5. 混沌与稳定性稳定性理论在混沌系统的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混沌系统是一类具有确定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行为通常表现为极为复杂的、不可预测的特征。
通过稳定性理论的方法,可以对混沌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混沌现象的本质。
总结:稳定性理论作为一种数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微分方程的研究中。
不论是线性稳定性还是非线性稳定性,均为对系统的稳定性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常微分方程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数学模型,它描述了很多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
稳定性是判断微分方程解的性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数学中一个很古老、很有趣的研究领域。
一、稳定性的定义稳定性指的是微分方程解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是否相同,即判断解是否会随着某些参数或初始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剧烈的变化。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研究微分方程的解的稳定性,比如我们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一个力学系统的运动,而稳定性则决定了系统在不同初始状态下的行为。
二、稳定性的分类根据微分方程的解的变化趋势,可以将稳定性分为三类:渐近稳定、无穷稳定和不稳定。
1. 渐近稳定指的是微分方程的解在趋近某一个状态时,会以指数的方式趋近于该状态,并最终趋近于该状态。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个人在飞机上跳伞的问题,假设这个人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以用速度的平方来描述,那么可以写出如下的微分方程:m * dv/dt = mg - kv^2其中k是一个常数,其代表了空气阻力的大小。
我们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或者理论推导等方法来确定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人跳伞后的运动情况。
这个问题的稳定性就取决于k的大小,如果k比较小,那么方程的解会趋近于一个常数,即人的下落速度稳定下来;如果k比较大,那么人的下落速度会一直变化,最终也不会趋近于一个常数。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当k比较小时,该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是渐近稳定。
2. 无穷稳定指的是微分方程的解在经过无限次的变化后,最终会趋近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稳定状态可能是一个恒定值,也可能是一个运动轨迹。
例如,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谐振子模型,其运动方程可以写成:d^2x/dt^2 + kx = 0其中k是一个常数。
我们可以通过解微分方程来得到x的具体形式,显然,当k>0时,由于势能的作用,谐振子总是会回到平衡位置,这个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是无穷稳定。
3. 不稳定指的是微分方程的解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稳定下来,一旦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就会出现剧烈的变化。
微分方程稳定性
微分方程稳定性微分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工具,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
研究微分方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其解的稳定性,即在不同条件下方程解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微分方程稳定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稳定性的概念在研究微分方程稳定性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稳定性。
在微分方程中,稳定性意味着方程解在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解的行为是否保持不变或者趋于某种平衡状态。
稳定性分为三种类型:稳定、不稳定和半稳定。
稳定解是指当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方程解的行为保持不变。
不稳定解是指在微小变化下,方程解的行为发生显著变化。
半稳定解则介于稳定和不稳定之间,当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方程解可能保持不变,但也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
二、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线性微分方程(形如dy/dt=Ay,其中A为常数矩阵),我们可以通过特征值来判断其稳定性。
特征值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解的行为。
如果所有特征值的实部都小于零,系统为稳定。
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征值的实部大于零,系统为不稳定。
而当特征值的实部既有小于零的也有大于零的时候,系统为半稳定。
三、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对于非线性系统,判断稳定性要更加复杂一些。
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线性化来近似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线性化是将非线性系统在某一平衡点附近进行线性近似,然后通过线性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其稳定性。
通过计算线性化矩阵的特征值,可以得到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信息。
除了线性化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可用于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拉普拉斯变换、极限环理论、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来决定。
四、例子分析考虑一个简单的非线性系统:dy/dt=−y^3+2y。
对于这个系统,我们可以通过线性化研究其稳定性。
首先计算平衡点,令dy/dt=0,得到y=0和y=±√2。
将这些平衡点代入方程,计算线性化矩阵的特征值。
在y=0附近线性化,得到线性化方程为dη/dt=−3y^2η,其中η是线性化误差。
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
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学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
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关键概念。
本文将重点讨论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并探讨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稳定性概述稳定性是指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某种状态或行为的性质。
在微分方程中,稳定性研究的是系统解的长期行为。
简单来说,一个稳定的系统解表示在微小扰动下,系统仍能保持在原来的状态或趋于某种固定行为。
二、线性稳定性与非线性稳定性线性稳定性是指当微分方程为线性方程时,系统在某个点附近解的变化是否趋于稳定。
线性稳定性的判断可以通过特征方程的特征根来进行分析。
特征根的实部小于零,系统解趋于稳定;特征根的实部大于零,系统解趋于不稳定。
然而,非线性方程的稳定性分析更为复杂。
非线性稳定性的判断需要通过 Lyapunov 函数、Poincare-Bendixson 定理等方法来进行分析。
通过 Lyapunov 函数的符号变化,可以判断系统解在某个点附近是否稳定。
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稳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动力系统是通过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一组一阶常微分方程来描述的。
这样可以将微分方程的解看作是在相空间中的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稳定性。
动力系统的平衡点是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考点。
通过线性化动力系统在平衡点的矩阵,可以判断平衡点的稳定性。
若所有特征根的实部都小于零,则平衡点是稳定的。
四、应用举例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概念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生态学为例,人口增长模型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
探究系统解的稳定性,可以预测种群的动态变化趋势,为生态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稳定性与动力系统的概念在控制工程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可以设计出稳定的控制系统,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微分方程中的稳定性与动力系统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稳定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解的长期行为,而动力系统的分析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系统在相空间中的轨迹。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
第五节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这里简单介绍下面将要用到的有关内容:一、 一阶方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设有微分方程()dxf x dt= (1) 右端不显含自变量t ,代数方程()0f x = (2)的实根0x x =称为方程(1)的平衡点(或奇点),它也是方程(1)的解(奇解)如果从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出发,方程(1)的解()x t 都满足0lim ()t x t x →∞= (3)则称平衡点0x 是稳定的(稳定性理论中称渐近稳定);否则,称0x 是不稳定的(不渐近稳定)。
判断平衡点0x 是否稳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利用定义即(3)式称间接法,不求方程(1)的解()x t ,因而不利用(3)式的方法称直接法,下面介绍直接法。
将()f x 在0x 做泰勒展开,只取一次项,则方程(1)近似为:0'()()dxf x x x dt=- (4) (4)称为(1)的近似线性方程。
0x 也是(4)的平衡点。
关于平衡点0x 的稳定性有如下的结论:若0'()0f x <,则0x 是方程(1)、(4)的稳定的平衡点。
若0'()0f x >,则0x 不是方程(1)、(4)的稳定的平衡点0x 对于方程(4)的稳定性很容易由定义(3)证明,因为(4)的一般解是0'()0()f x t x t ce x =+ (5)其中C 是由初始条件决定的常数。
二、 二阶(平面)方程的平衡点和稳定性方程的一般形式可用两个一阶方程表示为112212()(,)()(,)dx t f x x dtdx t g x x dt⎧=⎪⎪⎨⎪=⎪⎩ (6)右端不显含t ,代数方程组1212(,)0(,)0f x x g x x =⎧⎨=⎩ (7) 的实根0012(,)x x 称为方程(6)的平衡点。
记为00012(,)P x x如果从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出发,方程(6)的解12(),()x t x t 都满足101lim ()t x t x →∞= 202lim ()t x t x →∞= (8) 则称平衡点00012(,)P x x 是稳定的(渐近稳定);否则,称P 0是不稳定的(不渐近稳定)。
Lyapunov稳定性理论概述
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 = f( x, t)
其中x0=0为其平衡态。 若存在一个有连续一阶偏导数的正定函数V(x,t),满足下述条件: 1) 若V /(x,t)为负定的,则该系统在原点处的平衡态是一致渐近稳定的; 2) 更进一步,若随着||x||→∞,有V(x,t)→∞,那么该系统在原点处的平衡 态是大范围一致渐近稳定的。 3, 不稳定性定理
前,大部分V函数的构造,都是用这种试探凑合法。 2,倒推V函数法
先设计 dV 负定(或半负定),然后积分求出V ,来看V是否正定。若正定, dt
便能断定系统平衡位置渐近稳定(稳定);否则,也只好重新再找其它合适的V函
数。
3,微分矩方法 同时构造V和 dV ,看能否满足所需条件,即所谓微分矩方法。然而,这种 dt
x e 差任意大,而当a ≺0时, x(t) = 0 at 。与零解的误差不会超过初始误差x0,且随
着t 值的增加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当|x0|很小时,x(t)与零解的误差也很小。
这个例子表明a f 0时的零解是“稳定”的。下面,我们就给出微分方程零解稳
定的严格定义。
设微分方程
R dx
dt
=
f
(t, x) ,
函数。
三, Lyapunov函数的构造
Lyapunov直接法的核心技巧是构造Lyapunov函数,虽然人们针对不同实
际问题已经运用多种方法(能量函数法、类比法、梯度法、变梯度法、微分矩方
法等)具体构造出满足需要的Lyapunov函数,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但构造
Lyapunov函数的方法仍无一般规律可循,纯粹是研究工作者本人的经验和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这里简单介绍下面将要用到的有关内容:一、 一阶方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设有微分方程()dxf x dt= (1) 右端不显含自变量t ,代数方程()0f x = (2)的实根0x x =称为方程(1)的平衡点(或奇点),它也是方程(1)的解(奇解)如果从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出发,方程(1)的解()x t 都满足0lim ()t x t x →∞= (3)则称平衡点0x 是稳定的(稳定性理论中称渐近稳定);否则,称0x 是不稳定的(不渐近稳定)。
判断平衡点0x 是否稳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利用定义即(3)式称间接法,不求方程(1)的解()x t ,因而不利用(3)式的方法称直接法,下面介绍直接法。
将()f x 在0x 做泰勒展开,只取一次项,则方程(1)近似为:0'()()dxf x x x dt=- (4) (4)称为(1)的近似线性方程。
0x 也是(4)的平衡点。
关于平衡点0x 的稳定性有如下的结论:若0'()0f x <,则0x 是方程(1)、(4)的稳定的平衡点。
若0'()0f x >,则0x 不是方程(1)、(4)的稳定的平衡点0x 对于方程(4)的稳定性很容易由定义(3)证明,因为(4)的一般解是0'()0()f x t x t ce x =+ (5)其中C 是由初始条件决定的常数。
二、 二阶(平面)方程的平衡点和稳定性方程的一般形式可用两个一阶方程表示为112212()(,)()(,)dx t f x x dtdx t g x x dt⎧=⎪⎪⎨⎪=⎪⎩ (6)右端不显含t ,代数方程组1212(,)0(,)0f x x g x x =⎧⎨=⎩ (7) 的实根0012(,)x x 称为方程(6)的平衡点。
记为00012(,)P x x 如果从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出发,方程(6)的解12(),()x t x t 都满足101lim ()t x t x →∞= 202lim ()t x t x →∞= (8) 则称平衡点00012(,)P x x 是稳定的(渐近稳定);否则,称P 0是不稳定的(不渐近稳定)。
为了用直接法讨论方法方程(6)的平衡点的稳定性,先看线性常系数方程1111222122()()dx t a x b x dtdx t a x b xdt⎧=+⎪⎪⎨⎪=+⎪⎩ (9) 系数矩阵记作1122a b A a b ⎡⎤=⎢⎥⎣⎦并假定A 的行列式det 0A ≠于是原点0(0,0)P 是方程(9)的唯一平衡点,它的稳定性由的特征方程det()0A I λ-=的根λ(特征根)决定,上方程可以写成更加明确的形式:2120()det p q p a b q A λλ⎧++=⎪=-+⎨⎪=⎩(10)将特征根记作12,λλ,则121,(2p λλ=- (11)方程(9)的解一般有形式1212t t c e c e λλ+(12λλ≠)或12()t c c t e λ+(12λλλ==)12,c c 为任意实数。
由定义(8),当12,λλ全为负数或有负的实部时0(0,0)P 是稳定的平衡点,反之,当12,λλ有一个为正数或有正的实部时0(0,0)P 是不稳定的平衡点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将平衡点分为结点、焦点、鞍点、中心等类型,完全由特征根12,λλ或相应的,p q 取值决定,下表简明地给出了这些结果,表中最后一列指按照定义(8)式得下马看花关于稳定性的结论。
由上表可以看出,根据特征方程的系数,p q 的正负很容易判断平衡点的稳定性,准则如下:若0,0p q >> (12)则平衡点稳定,若0p <0q <或 (13)则平衡点不稳定以上是对线性方程(9)的平衡点0(0,0)P 稳定性的结论,对于一般的非线性方程(6),可以用近似线性方法判断其平衡点00012(,)P x x 的稳定性,在00012(,)P x x 点将12(,)f x x 和12(,)g x x 作泰勒展开,只取一次项,得(6)的近似线性方程1212000000112111222000000212111222()(,)()(,)()()(,)()(,)()x x x x dx t f x x x x f x x x x dtdx t g x x x x g x x x x dt⎧=-+-⎪⎪⎨⎪=-+-⎪⎩ (14)系数矩阵记作120001212(,)x x P x x x x f f A g g ⎡⎤=∣⎢⎥⎢⎥⎣⎦特征方程系数为0012012(,)()x x P x x p f g =-+∣,det q A = 显然,00012(,)P x x 点对于方程(14)的稳定性由表1或准则(12)、(13)决定,而且已经证明了如下结论:若方程(14)的特征根不为零或实部不为零,则00012(,)P x x 点对于方程(6)的稳定性与对于近似方程(14)的稳定性相同。
这样,00012(,)P x x 点对于方程(6)的稳定性也由准则(12)、(13)决定。
第六节 种群的相互竞争与相互依存当某个自然环境中只有一种生物的群体(生态学上称为种群)生存时,人们常用Logistic 模型来描述这个群数量的演变过程,即(1)dx xrx dt N=- (1) x (t )是种群在时刻t 的数量,r 是固有增长率,N 是环境资源容许的种群最大数量,在前面我们曾应用过这种模型,由方程(1)可以直接得到,0x =N 是稳定平衡点,即t →∞时x(t)→N ,从模型本身的意义看这是明显的结果。
如果一个自然环境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群生存,那么它们之间就要存在着或是相互竞争,或是相互依存,或是弱肉强食(食饵与捕食者)的关系。
这里将从稳定状态的角度分别讨论这些关系。
一、种群的相互竞争当两个种群为了争夺有限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时,最常见的结局是竞争力较弱的种群灭绝,竞争力较强的种群达到环境容许的最大数量。
人们今天可以看到自然界长期演变成的这样的结局,例如一个小岛上虽然有四种燕子栖息,但是它们的食物来源各不相同,一种只在陆地上觅食,另两种分别在浅水的海滩上和离岸稍远的海中捕鱼,第四种则飞越宽阔的海面到远方攫取海味,每一种燕子在它各自生存环境中的竞争力明显地强于其它几种,这里我们建立一个模型解释类似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种结局的条件。
模型建立 有甲乙两个种群,当它们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生存时,数量的演变均遵从Logistic 规律,记12(),()x t x t 是两个种群的数量,12,r r 是它们的固有增长率,N 1、N 2是它们的最大容量, 于是对于种群甲有1111(1)dx xrx dt N =- 其中因子11(1)x N -反映由于甲方有限资源的消耗导致的对它本身增长的阻滞作用,11x N 可解释为相对于N 1而言单位数量的甲消耗的供养甲的食物量(设食物总量为1)。
当两个种群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生存时,考察由于乙消耗同一种有限资源对甲的增长产生的影响,可以合理地在因子11(1)x N -中再减去一项,该项与种群乙的数量2x (相对于N 2而言)成正比,得到种群甲方增长的方程11211112(1)dx x xr x dt N N σ=-- (2) 这里1σ的意义是,单位数量乙(相对N 2而言)消耗的供养甲的食物量为单位数量甲(相对N 1)消耗的供养甲的食物量的1σ倍。
类似地,甲的存在也影响了乙的增长,种群乙的方程应该是21222212(1)dx x xr x dt N N σ=-- (3) 对2σ可作相应的解释。
在两种群的相互竞争中1σ、2σ是两个关键指标,从上面对它们的解释可知,1σ>1表示在消耗供养甲的资源中,乙的消耗多于甲,因而对甲增长的阻滞作用乙大于甲,即乙的竞争力强于甲,对2σ>1可作相应的理解。
一般地说,1σ与2σ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但是可以把下面这种特殊情况作为较常见的一类实际情况的典型代表,即两个种群在消耗资源中对甲增长的阻作用对乙增长的阻滞作用相同,具体地说就是,因为单位数量的甲和乙消耗的供养甲方食物量之比是1:1σ,消耗的供养甲方食物量之比是2σ:1,所谓阻滞作用相同即 1:1σ=2σ:1,所以这种特殊情形可以定量地表示为1σ2σ=1 (4)即1σ、2σ互为倒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如果一个乙消耗的食物是一个甲的1σ=k 倍,则一个甲消耗的食物是一个乙的2σ=1/k 。
下面我们仍然讨论1σ、2σ相互独立的一般情况,而将条件(4)下对问题的分析留给大家讨论。
稳定性分析 为了研究两个种群相互竞争的结局,即t →∞时12(),()x t x t 的趋向,不必要解方程(2)、(3),只需对它的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
首先根据微分方程(2)、(3)解代数方程组121211112121222212(,)(1)0(,)(1)0x x f x x r x N N x x g x x r x N N σσ⎧=--=⎪⎪⎨⎪=--=⎪⎩(5)得到4个平衡点: 11221122341212(1)(1)(,0),(0,),(,),(0,0)11N N P N P N P P σσσσσσ----因为仅当平衡点们于平面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时(12,0x x ≥)才有实际意义,所以对3P 而言要求1σ、2σ同时小于1,或同时大于1。
按照判断平衡点性的方法(见前面)计算1212112111112222221221122(1)2(1)x x x x x x r x r f f N N N A g g r x x x r N N N σσσσ⎡⎤---⎢⎥⎡⎤⎢⎥==⎢⎥⎢⎥⎢⎥⎣⎦---⎢⎥⎣⎦ 12(),1,2,3,4i x x P p f g i =-+ = det ,1,2,3,4iP q A i = = 将4个平衡点p 、q 的结果及稳定条件列入下表*)注:表中最后一列“稳定条件”除了要求p>0,q>0以外,还有其他原因,见下面的具体分析。
为了便于对平衡点P 1、P 2、P 3的稳定条件进行分析,在相平面上讨论它们。
在代数方程组(5)中记1212112(,)10x xx x N N ϕσ=--= 1212212(,)10x x x x N N ψσ=--= 对于1σ、2σ的不同取值范围,直线ϕ=0和ψ=0在相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不同,下面给出它们的4种情况;并对这4种情况进行分析1、121,1σσ<>。
由表1知对于11(,0)P N 有p >0,q <0,1P 稳定;1P 的稳定性还可以从t →∞时相轨线的趋向来分析,图1中 ϕ=0和 ψ=0两条直线将相平面(120,0x x ≥≥)划分为3个区域:图1 121,1σσ<> 1P 稳定112:/0,/0S dx dt dx dt >> (6) 212:/0,/0S dx dt dx dt >< (7) 312:/0,/0S dx dt dx dt << (8)可以证明,不论轨线从哪个区域出发,t →∞时都将趋向P 1(N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