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公式 六年级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π2r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所有公式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所有公式.小学数学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Ѕ=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V=Sh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平面图形的特点联系及周长面积的计算
平面图形的特点、相互联系及周长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05页平面图形的内容及“应用与反思”中平面图形的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相互联系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回顾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对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面积之间联系进行梳理。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创情板题谈话: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出各平面图形。
)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回顾整理的内容。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周长面积的计算。
2.出示复习目标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相互联系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回顾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 让一名学生读复习目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3.出示复习指导师: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还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看复习指导(多媒体投影出示):【复习指导:请同学们回顾并整理以下问题:(1)小学阶段了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的?】指名学生读复习指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数学中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数学中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一、平面图形的知识1.1 定义与性质平面图形是平面内的图形,它由线段、射线、直线组成。
平面图形有无数个,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根据边数和角数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1)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四边形:由四条边和四个角组成,分为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3)五边形、六边形等:根据边数和角数进行分类;(4)圆:由无数条等距的线段组成,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1.3 面积计算(1)三角形面积:底×高÷2;(2)矩形面积:长×宽;(3)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4)圆形面积:π×半径²。
二、立体图形的知识2.1 定义与性质立体图形是空间内的图形,它由平面图形组成。
立体图形有无数个,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根据面、棱、顶点的数量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1)三棱锥:四个面,六个棱,四个顶点;(2)四棱锥:五个面,七个棱,四个顶点;(3)五棱锥:六个面,十一个棱,五个顶点;(4)长方体: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5)正方体: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6)圆柱: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四个顶点;(7)圆锥: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两个顶点;(8)球:一个曲面,无数个点。
2.3 体积计算(1)三棱锥体积:底面积×高÷3;(2)四棱锥体积:底面积×高÷3;(3)五棱锥体积:底面积×高÷3;(4)长方体体积:长×宽×高;(5)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6)圆柱体积:底面积×高;(7)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8)球体积:4/3×π×半径³。
三、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与转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存在联系,如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矩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或圆形。
图形公式大全表
图形公式大全表所有图形的公式一、平面图形公式:1、正方形 s=a²或对角线×对角线÷2 c=4a2、平行四边形 s=ah3、三角形s=ah÷24、梯形s=(a b)×h÷25、圆形s=πr2 c=πd6、椭圆s=πr7、扇形 s=lr/2二、立体图形公式:1、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 用符号表示是:s=2(ab bc ca)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用符号表示是:v=abh 或底面积×高用符号表示是:v=sh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符号表示是:s=a²×6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符号表示是:v=a³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符号表示是:s侧=πd×h6、圆柱的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用符号表示是:s=πr²×2 dπh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符号表示是:v=πr²×h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用符号表示是:v=πr²×h÷39、圆锥侧面积=1/2*母线长*底面周长10、圆台体积=[s s′ √(ss′)]h÷311、球体体积=(1/3*s*h)*(4*pi*r²)/s=4/3*pi*r²三、立体几何图形:1、柱体:包括圆柱和棱柱。
棱柱又可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按底面边数的多少又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n棱柱;棱柱体积都等于底面面积乘以高,即v=sh;2、锥体:包括圆锥体和棱锥体,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及n棱锥;棱锥体积为v=sh/3 ;3、旋转体:包括圆柱、圆台、圆锥、球、球冠、弓环、圆环、堤环、扇环、枣核形等。
平面、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公式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周长 d 2 2 S=πr 或 S=π( ) 2 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2 2 S=πR —πr 2 或 S=π(R—r) n 扇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360 n 2 S=πr × 360
R
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
2
2、有不稳定性,没有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S=chπ=2πrh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2 S=Cπ+2πr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或 V=πr h
2
1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3 1 V= Sh 3 1 2 或 V= πr h 3
圆锥体
面;由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2、圆锥的高有只有一条。
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计算公式
图 形 图 例 特 征 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长方形 a b 2、 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 有 2 条对称轴。 1、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 a 2、是特殊的长方形。 3、有 4 条对称轴。 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 h a 1、内角和 180 度。 三角形 h a a 梯形 h b 1、 有无数条对称轴, 有无数条直径, 无数条半径。 圆形 o r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 2 倍。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处处相等。 4、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式详细整理汇总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式详细整理汇总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d÷2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相互联系】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
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Ch =2πrh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Ch+2πr2=2πrh+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2h④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1/3sh=1/3πr2h 【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统一成:V=sh即底面积×高.。
【数学】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的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01.平面图形的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02.平面图形的面积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²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²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ab+ah+bh)×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 a²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0.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² +2πrh03.立体图形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³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²h4.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²h÷3具体情景问题04.和、差、倍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05.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a.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b.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c.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06.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07.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08.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09.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0.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1.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2.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平面与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平面与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学科,其中的几何学则是研究空间和形状的一门重要分支。
而在小学阶段,数学平面与立体几何是学生所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平面与立体几何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一、平面几何1. 直线和线段直线是由无限多个点组成,没有起点和终点,用字母表示。
直线的性质包括平行、垂直等。
线段是直线上的有限多个点构成的部分,有起点和终点,用两个字母表示。
2.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图形。
角的度量单位常用度(°),角度按大小可分为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和平角(等于180°)。
3.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根据边长及角度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还有根据内角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4.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根据边长及角度可分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一般四边形。
5. 圆圆是由平面内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圆的性质包括半径、直径和圆心等。
二、立体几何1. 立体图形与表示方法立体图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物体。
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
描述立体图形时,可以使用图形的名称、表面积、体积等进行表示。
2. 直线、直线段与射线直线在空间中没有起点和终点,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直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有起点和终点。
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和无限延伸的部分组成。
3.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平行的线或平面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会相交的线或平面。
垂直的线或平面是指两个相交的线或平面,相交的角为90°。
4.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指其所有的外部面积之和。
常见的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包括长方体的公式为2*(长*宽+长*高+宽*高),球体的公式为4*π*半径的平方等。
六年级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六年级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几何公式主要包括各类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以及部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平面图形计算公式如下:
三角形:面积=底×高÷2,公式S=a×h÷2;周长=三边之和。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周长=4×边长,公式C=4a。
长方形:面积=长×宽,公式S=a×b;周长=2×(长+宽),公式C=2(a+b)。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周长=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立体图形计算公式如下:
圆柱: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公式S=ch+2s=ch+2πr2;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
圆锥: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圆: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C=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以上公式中的字母含义如下:a、b代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相邻两边;h代表高;c代表底面的周长;r代表半径;d代表直径;s代表底面积;V 代表体积。
这些公式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理解这些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的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的计算公式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在学习上存在着总结归纳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很好地帮助孩子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小编整理了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的计算公式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的计算公式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01.平面图形的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02.平面图形的面积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²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²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ab+ah+bh)×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 a²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0.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² +2πrh03.立体图形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V =abh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³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²h4.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²h÷3具体情景问题04.和、差、倍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05.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a.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b.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c.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06.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07.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08.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09.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0.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1.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2.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方法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是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升华,下面给大家说说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方法操作方法01制定复习计划,结合数学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详细的复习计划,在复习过程中严格执行复习计划,努力安排各阶段复习的内容和时间,科学合理安排复习进度。
著名机构六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毕业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篇
毕业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篇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课型一对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复习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等技能。
3.掌握所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体或图形的位置。
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3.4 难点:教学目标1.2.3课首沟通1.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了解是否有特别的事发生,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2.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问问孩子本周在校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不懂或存在疑惑的地方。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单选题] 由木格钉成的支架,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D.圆2.一张五边形的纸片,沿一条直线剪去一个角,剩下的角的个数为()。
3.将一张长方形纸按右图所示的方法折叠,∠1=()度。
4. 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各长着一棵大树,有人想要把池塘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且仍为正方形,而不影响大树生长.你说可能吗?如果可能,请画出扩大后的示意图。
导学一 : 平面图形知识点讲解 1、平面图形的认识基础知识梳理(一)线与角名称 意义相同点不同点直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都是直的没有端点,长度无限. 射线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平行线:在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角: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锐角:小于90度;直 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度 (二)知识网络例 1. 判断:大于90°的角叫钝角。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x 4 C=4a 面积=边长x边长S=a x a=a2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x棱长x 6 S 表=a x a x6
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V=a x a x a=a3
3、长方形(C :周长S :面积a :边长)
周长=(长+ 宽)x 2 C=2(a+b)
面积=长乂宽S=ab
4、长方体(V: 体积s: 面积a: 长b: 宽h: 高)
(1)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 2 S=2(ab+ah+bh)
⑵体积=长乂宽x高V=abh
5、三角形(s :面积a :底h :高)
面积=底乂咼* 2 s=ah 宁2
三角形高= 面积x 2宁底三角形底=面积x 2宁高
6、平行四边形(s :面积a :底h:高)
面积=底乂高s=ah
7、梯形(s :面积a:上底 b :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x高* 2 s=(a+b)x h宁2
8、圆形(S :面积C :周长JI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x J =2x J x 半径C= J d=2 J r
⑵面积二半径x半径x J = n r2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ch(2 J r或J d)(2)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积
x 2
(3)体积=底面积x高(4)体积=侧面积* 2x半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例如,正数加正数得正数,负数加负数得负数。
- 整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例如,a - b 可以转化为 a + (-b)。
除法的概念与性质- 除法的定义:a 除以 b 表示为 a ÷ b,a 被 b 除得 q,余数为 r。
- 除数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a ÷ b = q,则 a = b × q + r。
- 除法的性质:余数永远是非负整数。
几何图形的认识- 点、线、线段、射线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和宽度的,线是一连串无限延伸的点的集合,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线,射线是有一个起点的线。
- 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区分:直角是 90 度角,钝角是大于 90度的角,锐角是小于 90 度的角。
长方体的认识与特征- 长方体的定义:一个有六个面的多面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长方体的特征:六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的面积乘以高。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 数据的整理:整理数据时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归纳。
投影与视图- 投影的概念:将一个体体现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它的投影。
- 视图的概念: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立体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叫做视图。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的内容概要,主要包括整数的加法与减法、除法的概念与性质、几何图形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与特征、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投影与视图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与公式,可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
初等几何图形定义与计算公式大全(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适合小学初中高中中及数学爱好者
几何图形定义与计算公式大全重点介绍两类常用的几何图形:一是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正多边形以及与圆有关的各种图形;另一是空间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球体、锥体、圆柱体以及各种正多面体.这里较详细地收集了它们的面积、体积、侧面积、表面积、重心和转动惯量等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一些图形(如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对于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椭圆作图法和圆弧放样法也作了简要的说明.同时,明确指出了在百余年前已经严格证明了的所谓“几何三大问题”不能用尺规作图.§1 三角形与四边形一、 三角形各元素的计算1. 三角形各元素图 2.1 图 2.2a,b,c 为三角形三边 R 为外接圆半径 A,B,C 为三个角 r 为内切圆半径AD 为a 边上的高 H 为垂心(三条高的交点) AF 为A 角的平分线 G 为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AE ()a m =为a 边上的中线 为内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p 为半周长 为外心(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S 为ABC ∆的面积2. 三角形各元素计算公式[高][中线] Abc c b a c b m a cos 221)(22122222++=-+=)180( =++C B A )(a h =)(a t =内O ⎪⎭⎫⎝⎛++=)(21c b a p 外O 222222sin ⎪⎪⎭⎫ ⎝⎛-+-==a c b a b C b h a[角分线][面积][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 2sin 2sin 2sin 4222))()((C B A R C tg B tg A p tg p c p b p a p p S r ==---==二、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几何重心、转动惯量计算公式图形表中m 为物体的质量,物体都为匀质.一般物体的转动惯量计算公式见第六章,§3,五. 2cos 2])[(122Ac b bc a c b bc c b t a +=-++=Rabcrp ah C B A R c p b p a p p C ab S a 421sin sin sin 2))()((sin 212====---==S abc C c B b A a R 4sin 2sin 2sin 2====*[任意三角形]a,b,c 为三边,为a 边上的高[等腰三角形]b 为两腰,a 为底边,为a 边上高a h a ha,b 为邻边,d 为对角线, 为对角线的夹角a 为边长,为顶角,为两对角线ϕα21,d d图形面积S 、几何重心G 与转动惯量J a,b 为邻边,h 为对边距,为顶角,为两对角线,为两对角线夹角a,b 为上下底,h 为高,l 为两腰中点连线a,b,c,d 为四边长,为两对角线,为两对角线夹角 面积重心 G 在对角线交点上面积重心转动惯量转轴通过重心,且平行于上下底 (图(a ))当a=b 时(平行四边形)面积()()()()α2cos abcd d p c p b p a p -----=或α21,d d ϕ21,d d ϕαsin ab bh S ==ϕsin 2121d d =lh h b a S =+=)(21)(2sin 3b a ba h GQ ++=αb a ba h GP ++=2sin 3α),,,(AB CF CD AE QD CQ PB AP ====)(36)4(223b a b ab a h J +++=m h a h J 121223==)(21sin 2121221h h d d d S +==ϕ)(21d c b a p +++=)(21C A ∠+∠=α)(21D B ∠+∠=§2 圆与正多边形一、 与圆有关的各量计算公式⌒AMB BCA BAT 21=∠=∠=α式中⌒AMB 表示AMB 弧所对应的圆心角∠AOB 的角度(下同),C 为ANB 弧上的任意点.[两割线及其夹角γ])(21⌒⌒AC BD -=γAE ·BE= CE ·DE=ET 2⎪⎭⎫ ⎝⎛+=∠=⌒⌒BD AC AEC 21βAE ·BE= CE ·DE=r 2-OE 2 式中r 为圆的半径.)(21''⌒⌒TAT TBT -=δ [圆内接四边形面积S ]O为圆心,r为半径,d为直径O为圆心,r为半径,d为直径r 为半径,b 为弦长,为弧s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其弧度数,O 为圆心θα图形r 为半径,b 为弦长(b=2a ),h 为拱高,为圆心角度数,为圆心角弧度数,s 为弧长,O 为圆心R 为外半径,r 为内半径,D 为外直径,d 为内直径,O 为圆心 θα同前,为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其弧度数r 为半径,d 为直径,l 为圆心距,O O ',为新月形张开角度,为其弧度数 面积重心转动惯量 转轴与GO 重合(图(a ))面积 式中重心0.10.2 0.3 0.4 0.399 0.795 1.182 1.5560.5 0.6 0.7 0.8 0.91.9132.2472.5512.8153.024三、 正多边形各量换算公式与比例系数表n 为边数 R 为外接圆半径 R t r R ,,,θαθαR t r R S 180)(36022πθπθ=-=t R α=22sin322233ααr R r R GO --=22sin197.382233θθr R r R --≈)sin (844αα--=r R J m r R )sin (422ααα-+=)sin 180(2θπθπ+-=r S )sin (2ααπ+-=r η2r =θπθπηsin 180+-=l GO ηηπ23-=l GO ηηπ2'-=d l ηdl η为圆心角 S 为多边形面积重心G 与外接圆心O 重合正三角形 正方形 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正n 边形2233RRa2tan2αnr2cot 2αa正多边形各量比例系数表α⎪⎪⎭⎫⎝⎛=n 360α243a 2433R 233r R 3a 33a 632a 22R 24r R 2a 22a 2125102541a +R 521021-a 5521021+a 552521+2233a 232r a 23αsin 22R n 2sin2αR 2sin2αa§3 实用几何作图一、 正多边形作图[已知边长作正三角形] 已知AB 等于边长.分别以A,B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于C ,连接AC ,BC ,即为所求正三角形(图2.3).[已知边长作正方形] 已知AB 等于边长.以AB 外任一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画圆交AB 于E .连接EO 并延长交圆于F ,连接AF 并延长截取AD=AB .分别以B ,D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于C ,连接BC ,DC ,□ABCD 即为所求正方形(图2.4).[已知外接圆作正五边形] 过圆心O 作互相垂直的直径AB ,CD ,平分OB 于E ,以E 为圆心,EC 为半径画弧交OA 于F ,以CF 为半径在圆周上顺次截段并连接各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图 2.5).也可参考正十边形作法(见图 2.11中的虚线).[已知边长作正五边形] 已知AB 等于边长.以A ,B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两圆交于C ,D ,连接CD .以D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圆,交CD 于E ,交A 圆于F ,交B 圆于G ,连接FE ,GE ,并延长交B ,A 圆于H ,I .分别以H ,I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于J ,连接JI ,IA ,BH ,HJ ,连同AB 即为所求正五边形(图2.6).[已知外接圆作正六边形] 以外接圆半径在其圆周上顺次截段,并连接各点,即为所求正六边形(图2.7). ABC[已知边长作正六边形] 已知AB 等于边长,分别以A ,B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于O ,以O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圆.再按上法可作出所求正六边形(图2.8).[已知外接圆作正七边形(近似作法)] 以圆周上任一点A 为圆心,以同圆半径为半径画弧交圆周于B ,C ,连接BC ,AO ,交于D .以BD 为半径(作图时应略大于BD )在圆周上顺次截段,并连接各点,即为所求正七边形(图2.9).[已知外接圆作正八边形] 过圆心O 作互相垂直的直径AB ,CD .分别以A ,B ,D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E ,F ,连接EO ,FO ,并延长交圆于G ,H ,I ,J ,顺次连接八点,即为所求正八边形(图2.10).[已知外接圆作正十边形] 过圆心O 作互相垂直的直径AB ,CD ,以OB 为直径画圆E ,连接EC 交E 圆于F .以CF 为半径在圆周上顺次截段,并连接各点,即为所求正十边形(图2.11).[已知外接圆作任意正多边形(近似作法)] 将直径AB n 等分(n 为边数),以A ,B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于C ,连接C 与第二个分点E ,并延长交圆于D ,以AD 为半径在圆周上顺次截段,并连接各点,即为所求正n 边形(图2.12中为正九边形).二、 椭圆作图已知长短轴(2a,2b )作椭圆,其方法如下:[轨迹法] 作长轴AB =2a ,短轴CD =2b ,相互垂直平分交于O ,以D 为圆心,a 为半径画弧交AB 于.在两点钉上,F F ,F F线,移动铅笔所画出的曲线即为椭圆(图2.13).[焦点法] 同轨迹法一样,先画出点,将AB 8等分,中间各点为.分别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两两相交于和.再将这些交点连同A ,B 一起用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即近似于所求椭圆(图2.14).[压缩法] 用长短轴为直径画出两个同心圆,并将圆周12等分(小圆分点1~12,大圆分点对应为21~1'').连接018,117,42,51'-''-''-''-'和1-11,2-10,4-8,5-7,并延长,将51'-'与1-11,5-7;42'-'与2-10,4-8;117'-'与1-11,5-7;018'-'与2-10,4-8的交点(共8个),连同四个顶点一起,用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即近似于所求椭圆(图2.15).[圆弧法] 作长轴AB=2a ,短轴CD=2b ,相互垂直平分交于O ,作OE=OA ,以C 为圆心,CE 为半径画弧交AC 于F ,作AF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G ,交CD 延长线于I .作OH=OG ,OJ=OI .分别以I ,J 为圆心,IC 为半径画弧,又分别以G ,H 为圆心,GA 为半径画弧,则四段弧相连即近似于所求椭圆(图2.16).三、 圆弧放样法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由于受各种施工条件的限制,不能用圆规一转就画出圆弧,可采用下面方法在施工现场直接放大样.这种方法可在有限平面内放出任意大半径的圆弧实样,又便于工人同志掌握.[已知弦长和拱高作圆弧] 方法作AB 等于弦长,作CO 垂直平分AB ,并使CO 等于拱高,连接BC ,作BC 的中垂线DE .作的平分线交DE 于E ,在ED 延长线上取DF=DE ,则F 为的分点.由对称性,F 的对称点也是的分点.重复上述步骤,可得的各分点,将各分点以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即为所求圆弧(图2.17).此方法概念明确,步骤较少,占地最少.方法作AB 等于弦长,作CO 垂直平分AB ,并使CO 等于拱高.作BC 的中垂线DF ,截OE=CD .过E 作AB 的垂线交DF 于F ,则F21,F F i K )71(≤≤i 1F i AK 2F i BK i M i N )62(≤≤i ︒1ABC ∠41'F 41,321,161,81︒211述步骤,可得的各分点,将各分点以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即为所求圆弧(图2.18).此方法步骤最少.[已知弦长和圆弧上任一点作圆弧] 已知AB 为弦长,C 为已知圆弧上一点.以BC 为边作角()ABC CAB CBB ∠<<∠=∠αα1.再以AC 为边按相同方向作角α=∠1CAA .上的点.当取a 为一系列值时,便得到圆弧上一系列点,将各点以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即为所求圆弧(图 2.19).此方法最适于采用经纬仪、罗盘仪来测放半径很大的圆弧.四、 几何作图问题所谓初等几何作图问题,是指使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作图.若使用尺规有限次能作出几何图形,则称为作图可能,或者说欧几里得作图法是可能的,否则称为作图不可能.很多平面图形可以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例如上面列举的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等.而另一些就不能作出,例如正七边形、正九边形、正十一边形等,这些多边形只能用近似作图法.如何判断哪些作图可能,哪些作图不可能呢?直到百余年前,用代数的方法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即给出一个关于尺规作图可能性的准则:作图可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个作图问题中必需求出的未知量能够由若干已知量经过有限次有理运算及开平方运算而算出.几千年来许多数学家耗费了不少的精力,企图解决所谓“几何三大问题”:立方倍积问题,即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二倍于一已知立方体的体积. 三等分角问题,即三等分一已知角.化圆为方问题,即作一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一已知圆的面积. 后来已严格证明了这三个问题不能用尺规作图.,321,161,81为交于1111,,C C BB AA ︒1︒2︒3§4 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几何重心与转动惯量计算公式一、 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几何重心与转动惯量计算公式图形体积V 、表面积S 、侧面积M 、几何重心G 与转动惯量*Ja 为棱长,d 为对角线a,b,h 分别为长,宽,高,d 为对角线体 积 3a V = 表面积 侧面积 对角线重 心 G 在对角线交点上体 积表面积 侧面积对角线重 心 G 在对角线交点上 转动惯量取长方体中心为坐标原点,坐标 轴分别平行三个棱边(当时,即为正方体的情况)表中m 为物体的质量,物体都为匀质.一般物体的转动惯量计算公式见第六章,§3,五.26a S =24a M =a d 3=2aGQ =abh V =)(2bh ah ab S ++=)(2b a h M +=222h b a d ++=2h GQ =m h b J x )(12122+=m h a J y )(12122+=m b a J z )(12122+=m h b a J o )(121222++=h b a ==*a,b,c为边长,h为高a为底边长,h为高,d为对角线n为棱数,a为底边长,h为高,g为斜高a,b,c,p,q,r为棱长h为高a’,a分别为上下底边长,n为棱数,h为高,g为斜高重心(P为顶点,Q为底面的重心)体积式中分别为上下底面积重心(P,Q分别为上下底重心)体积表面积侧面积gaanM)'(2+=式中分别为上下底面积重心(P、Q分别为上下底重心)1111111128812222222222222cbacpqbpraqrV=PQGQ41=)''(3FFFFhV++=FF,''''3'24FFFFFFFFPQGQ++++=⎪⎪⎭⎫⎝⎛⎪⎭⎫⎝⎛++=2''13aaaahFVFFMS++='FF,'2222'''3'24aaaaaaaahGQ++++=两底为矩形,a’,b’,a,b分别为上下底边长,h为a为截头棱长高,1底为矩形,a,b为其边长,h为高,a’为上棱长r为半径[半球体]r为半径,O为球心r为球半径,a为弓形底圆半径,h为拱高,α为锥角(弧度)r为球半径,a为拱底圆半径,h为拱高[球台]r为球半径,a',a分别为上下底圆的半径,h为高R为中心半径,D为中心直径,r为圆截面半径,d为圆截面直径[圆柱体]r为底面半径,h为高R为外半径,r为内半径,h为高r为底圆半径,h,H分别为最小,最大高度,α为截角,D为截头椭圆轴h为截段最大高度,b为底面拱高,2a为底面弦长,r为底面半径,α2为弧所对圆心角(弧度) a,b,c为半轴r为底圆半径,h为高,l为母线r,R分别为上,下底圆半径,h为高,l为母线F为上下底平行,F',F分别为上,下底面积,中截面面积,h为高d为上,下底圆直径,D为中截面直径,h为高二、多面体[正四面体] [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 [正二十面体]4 8 12 20[欧拉公式] 一个多面体的面数为f,棱数为k,顶点数为e,它们之间满足ke-f+=2。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计算方法:根据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结构,计算其顶点数
立体图形的边数是指构成立体图形的面的数量。
边数是立体图形分类的一种重要依据。
边数相同的立体图形可能具有相似的几何特性。
不同边数的立体图形具有不同的几何特性。
定义:立体图形中面的数量
01
02
性质:立体几何中的图形具有三维空间特性,包括形状、大小、位置等。
空间关系:立体几何研究图形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平行、相交、垂直等。
03
04
定理和公理:立体几何有一系列定理和公理,用于推导和证明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定义:空间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表示为矢量或向量
空间向量的模:表示空间向量的长度或大小
土木工程:立体图形在土木工程中用于描述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
机械设计:立体图形在机械设计中用于描述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立体几何模型:用于描述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和物体
计算几何模型:用于计算几何形状的面积、体积等
数学建模竞赛:立体图形的应用是数学建模竞赛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物理学建模:用于描述物理现象和物体运动规律的模型
医学影像:医学影像的呈现需要使用立体图形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
电子科技:电路板、芯片等的设计需要使用立体图形进行建模和仿真
机械制造: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需要使用立体图形进行建模和模拟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施工、装修等环节需要使用立体图形进行空间分析和设计
定义: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和空间关系的科学,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
计算方法:通过顶点和边数计算
特性:不同立体图形的面数不同,与立体图形的形状有关
分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常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mh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S=π(R2-r2)
=π(D2-d2)/4
椭圆
D-长轴
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
符号
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d-桶底直径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a-长
b-宽
c-高
S=2(ab+ac+bc)
V=abc
棱柱
S-底面积
h-高
V=Sh
棱锥
S-底面积
h-高
V=Sh/3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积
六年级数学图形求解题技巧
六年级数学图形求解题技巧解题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图形求解题则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六年级数学中,图形求解题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等。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六年级数学图形求解题的一些技巧。
一、认识图形的性质在解图形求解题时,首先需要认识和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
常见的图形包括几何图形(如圆、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坐标图形(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直线等)和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具体来说:1. 几何图形的性质:需要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特点和计算公式,如矩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为180度,等边三角形的内角为60度)。
2. 坐标图形的性质:需要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坐标求出点的位置或根据点的位置求出坐标。
3. 立体图形的性质:需要了解立体图形的定义、特点和计算公式,如长方体的性质(六个面都是矩形)。
二、图形变化的分析在解图形求解题时,还需要能够分析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要观察和判断图形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图形变化包括平移、翻折、旋转和放大缩小等。
在解题时,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图形在变化前后的位置、方向和大小等特点,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从而得出解题的答案。
例如,当题目给出了一个图形发生了平移时,可以观察图形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从而找到规律。
同样地,当题目给出了一个图形发生了翻折、旋转或放大缩小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来解题。
三、综合应用解题在解图形求解题时,还需要能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巧,灵活运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
具体来说,就是要能够将所学的图形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应用到解题过程中。
当遇到复杂的图形求解题时,可以先观察和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巧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时候,解题思路可能并不是一条线性的路径,而是需要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维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2
9π
28.26
16π
50.24
25π
78.5
32π
100.48
36π
113.04
48π
150.72
64π
2特征
周长公式
面积公式
长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2、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有2条对称轴。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
1、四条边都相等,
2、是特殊的长方形。
3、有4条对称轴。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C=(a+b+h)×4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
1、6个面,每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C=a×12=12a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或V=πr2h
圆锥体
1、2个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2、由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只有一条。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错误!未指定书签。
V= Sh
或V= πr2h
一、常用的π倍
1π
3.14
2π
6.28
3π
9.42
4π
12.56
5π
15.7
6π
18.84
7π
21.98
S=a2
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2、有不稳定性,没有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三角形
1、内角和180度。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或V=a3
圆柱体
1、3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
的两个圆;侧面是曲面。
2、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
3、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S=c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2πrh+2πr2
圆形
1、有无数条对称轴,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处处相等。
4、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
或C=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2
或S=π( )2
环形
圆环是两个大小不一同心圆的重叠组成。
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S=πR2—πr2
或S=π(R2—r2)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公式
图形
图例
特征
棱长总和
表面积公式
体积公式
长方体
1、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每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2、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3、8个顶点,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