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曾经打败过贺龙的名将

合集下载

亮剑

亮剑

《亮剑》中真实的李云龙李云龙(1919-1965):福建长汀人。

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宣传员,八路军115师教二旅5团营教导员,鲁南军区5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8纵特务团、教导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34军100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33军100师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高炮第63师政委,舟嵊要塞区岱山守备区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5年因病逝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说起李云龙,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电视剧《亮剑》中那个耿直刚烈的男主角。

电视剧里的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不过,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华大地上,确实有过不少“李云龙”。

他们之中,有一位恰好与电视剧的男主角同名——也叫李云龙。

从14岁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到1965年因病去世,李云龙一生与军队结缘。

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红小鬼,到成长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李云龙的故事是一部真实版的“亮剑”。

客家少年参加红军,识文断字当上宣传员1919年,李云龙出生在福建长汀县,是客家人,祖辈一直很重视文化。

小手工业者出身的李家,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好,但还是将李云龙送进私塾学习。

长汀是福建的边远山区,但由于地处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1929年3月,红军入长汀,在这一带建起了苏维埃政府。

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少年李云龙萌发了参加红军的想法。

1933年2月,14岁的李云龙来不及与亲人告别,就跟着红三军团走了。

这一走就是20多年。

在红三军团里,李云龙曾担任过司号员。

后来,因为他上过私塾,还写得一手好字,就被安排去当宣传员。

1934年初冬,红军战略转移,离开中央苏区。

李云龙也跟随红三军团北上。

长征途中,李云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湘江战役。

真实历史中李云龙

真实历史中李云龙

真实历史中李云龙: 先跟许世友后跟林彪, 从普通一兵升迁副主席!电视剧《亮剑》中,智勇双全的李云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李云龙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将和大家一起,见证李云龙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路升为军委副主席的传奇之路。

其实电视剧中的李云龙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

比如王近山将军。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另外一位将军——张万年。

张万年参军的时候只有16岁,那个时候小鬼子还没有投降。

当时胶东地区的司令还是许世友。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是许世友的兵。

后来抗战胜利,大批山东兵被调往东北。

他也很幸运的成为了东北战神林彪的兵。

但是,林彪没想到是,他手下一个小小的排长会成为后来的军委副主席。

1947年,张万年当时带领的3排担任的是突击任务。

战斗中,张万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冲锋在前。

腹部被子弹击中,脚部也被烧伤,险些丧命。

而当时张万年只有19岁,想想这个年纪的我们,或许还在游戏中“称王称霸”吧。

建国后,张万年并没有选择退伍,而是主动参加广东剿匪、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

这些战争,只要参加过其中一场的,都堪称为英雄!而他,参加了三场。

说起电视上的李云龙,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兵如子。

这点,和张万年将军是非常一致的。

一次野外训练中,张万年听说一个战士的耳朵冻伤了。

就马上去看望,并且召开会议,检讨自己的过失。

讨论解决的办法。

当时的张万年已经是师长了,他的举动,让士兵们非常感动。

跟着这样的将军打仗,士兵们感觉到了家人的温暖。

在部队里,他时刻和战士们在一起。

他的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在机关里找不到他,下连队一准能找到。

他总是摸爬滚打和战士们在一起。

这样的队伍,训练出来的士兵,各个英勇善战。

1966年,此时的张万年已经是军委副主席了。

一次他去山西视察。

听说一个士兵当和尚了,此事在当地被当做笑谈。

张万年听了可笑不出来,他亲自去五台山问明情况。

这个战士看这个将军像父亲一样和蔼,就讲明了实情。

亮剑—李云龙原型人物

亮剑—李云龙原型人物

“王疯子”王近山:《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根据都梁先生长篇小说《亮剑》上半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一播放就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于是人们都在猜剧中那位在渴望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具有铁血军人不计生死、压倒一切的霸气,同时又有中国农民式的狡猾与狭隘的一面的李云龙,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遍翻八路军团级军官名单,绝对没有李云龙这个人!然而,《亮剑》绝非胡编乱造,李云龙的许多故事都是有原型的,例如苍云岭之战中一炮击溃坂田联队长,就取材于1939年11月黄土岭之战中时任晋察冀军区第1团团长的陈正湘(原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副团长)用山炮击毙了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真实战例;李云龙的部队见到物资就贴上封条、让俘虏跑步以甄别隐匿其中的军官,则都是在曾任东野五师师长、三下江南时屡屡违抗林彪军令但却被林彪直接提长为十二纵队司令员的钟伟的真实故事。

此外,在陈赓、陈正湘等人身上,也可看到李云龙的影子。

不过,被称为“王疯子”的王近山,才是李云龙最主要的原型。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王近山同陈光、钟伟、王必成(《红日》中沈振新的原型)、皮定钧等堪称最有个性的几位!战争篇:徐帅之勇、刘帅之谋、邓政委之断“我算什么?一个放牛娃!我的勇敢是向徐帅学的,谋略是向刘帅学的,果断是向邓政委学的。

”王近山的这番话本属自谦,但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自吹自擂,但独狼觉得这话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徐帅之勇1930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

一位身上有着军事奇才成吉思汗血统、年仅15岁的蒙古族少年王文善,改掉自己文绉绉的名字加入了红军队伍。

他想让自己像大山一样坚强起来,所以新名字就叫“近山”。

严酷的革命斗争形势使得红军干部奇缺。

1931年,16岁的王近山就是在这种血雨腥风中走上连长岗位的。

当上连长后,王近山就渴望打仗,拼命打仗。

一次战斗,他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搏斗,打红了眼,结果两人一同滚下山崖。

国民党兵当场身亡,王近山却奇迹般生还。

亮剑读后感

亮剑读后感

亮剑读后感亮剑读后感电视上曾经热播过一部叫《亮剑》的电视剧,很受大家喜爱。

我不仅看过这部电视剧,还阅读过《亮剑》这部小说。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很奈人看,我曾数次被书中描写引得呵呵笑出了声,真可谓百看不厌。

这里面的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性情急噪,甚至有点个人英雄主义,有着农民式狡猾的人物。

但他对自己的信仰非常忠诚。

他从一个憨厚、几乎什么都不懂的农民逐渐成为一个威严的将军,这中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无数次大小战役。

他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甚至可以说有些虚荣。

他是一个为维护自己尊严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故事中很多细节突出了尊严的高贵士可杀,不可辱。

还有他所具备的亮剑精神。

他曾经在给老战友讨论作战方案时说:假如你是一个剑客,有一天突然遇到一个对手,你明知他是天下第一剑客,自知不敌,你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老战友说:当然不能退缩,要不然你还凭什么当剑客?李云龙说:对!就应该这样。

倒在对手剑下不算丢脸,这叫虽败犹荣,但要逃走,脸可就丢大了。

这就叫亮剑!我很赞同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是不是应该发扬一下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努力打败它,过不去没关系,但不能不作努力。

亮剑读后感轰轰随着迫击炮声的响起,李家坡战役打响了。

起初,几个八路军主力团全部战败,并且伤亡惨重。

李云龙为此也大动肝火。

因为129师386旅长陈赓让独立团当预备队,李云龙一向喜欢拔得头筹,他跃跃欲试想一展身手。

随着几个团的战败,陈赓让李云龙的独立团上去拼杀。

李云龙利用了土工作业的方法与添油战术战胜了山崎中佐的部队并且中佐阵亡。

以上就是都梁先生写的《亮剑》开头部分,这也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段。

本文的主角正是独立团里的李云龙。

他是大别山人,老红军。

1927年曾参加黄麻暴动,也参加了红军的战略性的大转移。

他的职位曾经四升四降,这都是由于他争强好胜,不服从领导,可由于他敢于打硬仗,而且打起仗来不按照常规出牌,往往出奇制胜,屡建奇功!领导对他很是头疼。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导语:《亮剑》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李云龙这位铁血好汉、铮铮男儿深深映入观众的心里,他曾感动过无数人,也激励过无数人,所以人们便追本溯源想要
《亮剑》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李云龙这位铁血好汉、铮铮男儿深深映入观众的心里,他曾感动过无数人,也激励过无数人,所以人们便追本溯源想要找到原型,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
相似人物一:中将王近山
相似度60%
特点:20岁当上红军师长。

王近山一直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打仗,打起仗来不要命,人称“王疯子”。

42岁当上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

李云龙医院结识田雨以及电视中田雨好友张白露插足于李田之间的感情纠葛都取材于王近山的事迹。

王近山曾受伤入院,当时为386旅772团副团长,同时入院的还有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

王近山喜欢医院的院花韩岫岩,在陈锡联的撮合下,两人结为夫妇。

相似点一:打起仗来不要命
1915年,王近山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桃花乡一个穷苦人家,9岁就为地主放牛,13岁当长工。

性子刚烈的他15岁就和一帮小兄弟参军。

王近山打起仗来特别勇敢,第二年就从班长、排长升任连长。

在一次战斗中,王近山与敌人“肉搏”,抱住敌人滚下山崖,脑袋被尖石刺了一个深洞,自此他头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洗澡都不能用劲搓洗。

就是这次战斗,他得了一个绰号——“王疯子”。

他很快被提拔为红10师28团团长。

相似点二:相近的战斗经历
生活常识分享。

血战关家垴---《亮剑》中李云龙围攻山崎大队的真实战斗

血战关家垴---《亮剑》中李云龙围攻山崎大队的真实战斗

《亮剑》中李云龙围攻山崎大队的真实战斗:血战关家垴胡展翔《亮剑》中有一场李云龙独立团围歼日军冈崎大队的李家坡之战,其历史原型就是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血战。

此战被称为八路军抗战中最惨烈的一仗。

1940年8月20日起,华北八路军各部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破袭战,参战部队共105个团,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八路军转入攻坚战,日军也进行报复作战。

1940年10月初,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了解到了八路军的整个百团大战进攻情况后,即令所属部队首先坚守和恢复各铁路沿线的据点。

随后向铁路两侧及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扫荡”。

日军第1军因各铁路沿线的兵力不足,于是从驻山西运城的第37师团(1939年2月7日在九州久留米编成,为三单位制师团)各单位抽调部队组建成冈崎支队(支队长为第37步兵团的参谋冈崎谦受中佐)参与这次扫荡。

该支队主力为1个步兵大队和2个步兵中队,共1227人。

冈崎支队10月6日从晋南的闻喜出发,于10月9日下午抵达南关镇。

因“扫荡”武乡以东地区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在“百团大战”中损失比较严重,难以单独完成任务,第1军于10月11日临时决定冈崎支队以一部对沁河上游进行扫荡,其主力则转向武乡以东地区协助独立混成第4旅团。

冈崎中佐接到命令后,即命步兵第226联队第2大队主力(大队长今富光藏少佐)对沁河上游进行扫荡,自己当天亲率留驻在沁县的其他部队转向武乡以东地区。

此时该部实力为:步兵第225联队第3中队,155人;步兵第226联队第8中队,153人;步兵第227联队第6中队,151人;步兵第226联队第2机枪中队第2小队,38人。

加上其他后勤人员,共有561人,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日军1个步兵大队编制为1091人,以下称这支日军为冈崎大队)。

10月25日,冈崎大队冲入山西省黎城县东南的黄崖洞,接近了该处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水腰兵工厂,守卫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朱德警卫团)的连长不战而退。

历史趣谈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 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真实碰撞

历史趣谈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 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真实碰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真实碰撞
导语: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的真实历史碰撞李云龙,经典红剧《亮剑》中的男1号,独立团团长,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作战
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的真实历史碰撞
李云龙,经典红剧《亮剑》中的男1号,独立团团长,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作战勇敢,近年来被广大军迷影迷视为我军的新一代“战神”。

《亮剑》红遍大江南北后,云龙粉们对其原型进行了人肉式搜索,发现与李云生平极度相似的是我军高级将领,有“王疯子”之称的王近山将军。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湖北黄安人,15岁参加红军,22岁即任红四方面军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抗战时期任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解放战争时间任二野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军军长,抗美援朝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

王近山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在《亮剑》中提及的消灭日军战地观摩团在王近山的军事履历中已算小儿科,解放战争中的襄樊战役、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才是其成名之作,连邓小平同志都说,二野诸将,王近山最能打,立功也最多。

图:李云龙(李幼斌饰)原型王近山
图:樊哈儿(刘德一饰)原型范绍增
樊哈儿,《哈儿师长》、《哈儿军长》、《樊哈儿传奇》多部四川方言电视剧中的男1号,川军名将,是西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袍哥出身,装痴卖傻,喜笑怒骂间做到了国军军长的高位,故事传奇,人物恢谐。

樊哈儿其人也有真实历史原型,即川军高级将领范绍增,人称“范哈生活常识分享。

《亮剑》历史原型趣闻——常乃超曾被誉为“关外救火队长”

《亮剑》历史原型趣闻——常乃超曾被誉为“关外救火队长”

《亮剑》历史原型趣闻——常乃超曾被誉为“关外救火队长”
看过李幼斌版电视剧《亮剑》的,是否还记得剧中有一个情节,李云龙为在淮海战场上俘虏的国民党军队中找出“大官”,便命令全体俘虏跑步,专门审查跑步掉队的就认定为“大官”。

剧中暂7师师长常乃超
这在中国的解放战争史上还确有其事,其首例原型人物就是陈林达将军。

时任国民党军第195师少将师长的陈林达
因剧中李云龙的原型中有号称“中国巴顿将军”的钟伟将军(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史实,只不过首例史实发生在东北战场上的辽沈战役,后被文学艺术创作移植于淮海战役。

单说陈林达这个名字,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实谁。

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曾经打败过贺龙的名将

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曾经打败过贺龙的名将

1917年冬陕西成立反袁靖国军。长袍于右任为司令。井勿幕.胡景翼为副司令。李云龙等华山结盟人员都为骨干。靖国军是辛亥革命被逼上梁山的穷苦农民组织起来的队伍,李云龙任靖国军第四路第四支队司令。于右任、胡景翼为老同盟会员,率领麾下李云龙等攻打过袁系陆建章,将其逐出陕西。后改投吴佩孚,再投冯玉祥,1921年冯督陕时将胡部改编为陕军第一师。李云龙任补充旅旅长。
1928年1月9日,蒋介石复职。国民党在南京举行二届四中全会,2月7日,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定,蒋中正为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9日,又任命李云龙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8初,适有陇东军阀韩有禄、黄得贵反冯,宋哲元追歼其部至关中,陕军将领田玉洁阻击宋部,并联合韩、黄共六万人攻打冯军。其后,陕军各路将领在三原县召开联席军事会议,要求陕人治陕,拥岳维峻(西峰)为陕军总司令,李云龙为渭南总指挥,冯子明为渭北总指挥,联合反冯战争终于爆发。冯部宋哲元采取分化瓦解和军事切割相结合的办法将陕军各个击破。陕军将领顾含芳、田玉洁、党玉琨、雷赤诚、曹耀南、杨云栋等相继战死。特别是凤翔一战,冯军甚至将已缴械的八百余陕军官兵用机枪扫杀。如果小说《铁血西北》记述属实,那就更为惊人。在此情势之下,1928.4月李云龙孤注一掷,意气行事以卵击石,发兵攻潼关围西安。但是却被冯军马鸿宾、孙连仲夹击,失败退走商县黑龙口。其手下两个师长缴诫遭诱杀,参谋长刘季衡被诬为共产党分子刘季红也被杀害。后来新败的李云龙残军,在河南又被十万红枪会打得大败。(后来又有多次军队遭到邪教指使的凶悍教民的袭击,包括战区副长官的汤恩伯。人们无法想见漫山遍野,手持镰刀铁锹,衣不遮体蜂拥而来的恐怖。)部队在豫西无法立足,只得投靠蒋介石第一集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3师。李云龙被任命为中将师长。驻扎湖北沙市。

亮剑:共和国的将领中谁堪称真实的李云龙

亮剑:共和国的将领中谁堪称真实的李云龙

但是,在母亲的心里却埋下了对父亲不可原谅的恨,从此两人之间摩擦不断。据兄弟姐妹们说,为了表示对父亲将我送人的怨恨,母亲和父亲开始不停地争吵、赌气,母亲发誓再也不生孩子了,又是吃麝香又是用麝香,因为她听说麝香可以避孕。
父亲和母亲都是个性很强的人,争吵起来总是互不相让,越吵越厉害,脾气暴躁的父亲常常气得在家里“噼里啪啦”地摔东西……夫妻感情发生裂痕时,总是很难心平气和地交流,怀疑与猜忌也会像毒蛇一样缠上身来。
然而,母亲的极端做法,却将父亲伤得体无完肤。王近山是谁啊?那可是死都不怕、出了名的“疯子”将军,他怎么可能容忍如此伤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坚定地把一纸“离婚诉讼状”送上了中央!
父亲的离婚案,一时间引起了全军乃至全国的一片哗然。当时,有不少高级干部厌倦了原配夫人,换老婆现象比较严重。党中央为严厉打击这种不正之风,对很多干部进行了严厉处分,人们称之为“铡美案”。被母亲一闹,父亲也很快被推上风口浪尖,竟成了“铡美案”典型。父亲的老战友以及很多中央领导人找父亲谈话,希望父亲不要离婚,有人甚至暗示说,离婚的话会受到严厉的处分,只要不离婚哪怕是维持现状也行啊!但父亲却斩钉截铁地说:“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离婚我铁定了,组织爱咋办就咋办!”就这样,母亲“挽回”父亲的种种努力,最终换回的却是一纸离婚书。1964年初,父亲和母亲离婚了。
文/王媛媛
看过《亮剑》的人,一定会为李云龙打仗和追求爱情的那股“疯”劲而动容,尤其是他和女护士田雨那惊涛骇浪般的爱情,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殊不知,作为李云龙的原型,我的父亲王近山的情感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母亲就像一只刺猬,深爱着父亲却总在不经意间将他刺得遍体鳞伤
原来,在朝鲜战场,父亲的司机朱铁民多次冒死保护父亲,父亲十分感动,便对因妻子患肾病没有生育的司机许诺:回国后再生的第一个孩子就送给他。母亲一听惊呆了,满脸喜悦之情顿时消失,继而大发雷霆,坚决不允:“谁让你自作主张把孩子送人啦?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父亲咬着牙,一声不吭,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再提起此事。

亮剑的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

亮剑的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

亮剑的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在抗战影视第一剧《亮剑》中,李云龙率部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还干掉了一个日军少将,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在小说中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欢迎阅读!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剧中的李云龙最后是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

但小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却是用楚云飞送他的勃朗宁自杀的,死的十分悲壮....李云龙斜倚在沙发上,双眼睁着,似乎还在沉思,勃朗宁手枪掉在地板上,空气中迷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儿,一缕鲜血从他左面颊上流下来,像一条红色的小溪汨汨流淌,染红了他肩章上那颗金色的将星……马天生几乎没有犹豫,他一个箭步冲到那面墙前,迅速地挖出了那颗弹头,仔细地端详着,李云龙说得没错,那弹头的确变了形,他的颅骨还真硬…马天生默默地把弹头放进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客厅。

一个细心的战士发现,马政委的脸色惨白,在他转身的一刹那,他的眼中竞闪出了一丝泪光。

两天以后的一个深夜,田雨在狱中割腕自尽。

看守人员为此受到严厉的训斥,他们始终没搞清楚,那块小小的保险刀片是怎样躲过严密的搜查带入狱中的。

看守人员私下里议论说,这女人是做好赴死的准备来到监狱的,她根本没打算活着出去。

看她手腕上的那个伤口,割得像个孩子嘴,喷喷,这女人,真下得去手……看守人员从田雨的遗物中发现一张信纸,这是狱方发给她写交待材料的。

这张信纸马上被送到马天生的办公桌上,那上面很潦草地写着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马天生默默看了很久,始终没说一句话。

同日,负责看守李云龙遗体的两个战士,突然遭到几个不明身份的人袭击,使他们昏迷了整整四十八小时。

历史趣谈:李云龙原型王近山:打仗勇猛人称“王疯子”

历史趣谈:李云龙原型王近山:打仗勇猛人称“王疯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云龙原型王近山:打仗勇猛人称“王疯子”导语:“《亮剑》这部连续剧你们都看过吧?”“看过!”“你们知道吗,李云龙的原型之一就是我们这支部队的。

”7月30日上午,在陆军第13集团军军“《亮剑》这部连续剧你们都看过吧?”“看过!”“你们知道吗,李云龙的原型之一就是我们这支部队的。

”7月30日上午,在陆军第13集团军军史馆内,军史馆负责人郭景龙的话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准大学生。

李云龙原型名叫王近山第13集团军是许多重庆人都熟悉的一支部队。

它的军史馆大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外覆暗红色花岗石,形似一只攥紧的铁拳。

军史馆共3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布展面积2800平方米,展出图片1126幅、陈列实物1069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5件。

最小的一件文物仅比一只普通蚂蚁略大,是战斗英雄郭春生在淮海战役小张庄防御战时留在他头部的弹片。

“这个雕塑什么意思啊?”7月30日上午,20余名大学贫困新生来到军史馆参加“英雄的部队就在我们这座城市”为主题的梦想课堂,新生们不等讲解员开口,就开始发问。

“这组雕塑名叫‘铁血雄师·亮剑’。

”郭景龙介绍,雕塑四周辅以集团军战斗历程浮雕、军歌、军组织沿革表等元素,着力突出集团军核心精神和传统。

“《亮剑》这部连续剧你们都看过吧?”“看过!”大家都来了精神。

“李云龙的原型之一就是我们这支部队的。

”郭景龙说,李云龙的原型叫王近山,打起仗很是勇猛,人称“王疯子”,曾任三八六旅旅长。

这支部队后逐渐发展为第13集团军。

《亮剑》政委原型戴眼镜听到这里,新生们自发地鼓起掌来,郭景龙接着说:“1943年,王生活常识分享。

敢顶撞林彪的解放军少将

敢顶撞林彪的解放军少将

敢顶撞林彪的解放军少将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6年第4期解放军出版社1987 年7 月出版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一书中,在介绍钟伟时,最后是这样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参谋长,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安徽省农业厅副厅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细心的人看了这样的介绍可能要提出疑问:这位大军区的参谋长,是因何被转业降职成了省农业厅的副厅长的呢?钟伟,1915 年生于湖南平江县。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长征。

后曾任新四军第三师十旅二十八团团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军长等职。

钟伟是电视剧《亮剑》中丁伟人物原型,也是李云龙的主要人物原型之一。

1959 年8 月18 日,中共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了传达庐山会议精神的扩大会议。

8 月22 日,经过再次扩大的军委扩大会议重新举行时,各大军区领导除在家值班者,各军、兵种正副职,各野战军军长、政委,各师一名正职干部共1569 人出席会议。

林彪亲自出席,批判彭德怀和黄克诚,肃清其在军队30 年来的流毒和影响。

在会议的第3 天,时任空军政委的吴法宪(后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成员)急不可耐地放了一颗重磅炸弹:“我要向彭德怀讨还血债!他在长征路上下令杀了一军团的一位连长。

”吴法宪话音刚落,林彪说:“彭德怀恨不得一下吃掉一军团!因为一军团是毛主席亲手缔造和亲自领导过的。

”对于这样的话,时任北京军区参谋长的钟伟坐不住了,他说道:“这完全是无中生有,你当时在场吗?我在场,是我干的!彭总不在场,也不知道有这件事!现在要说清楚,那人是罪有应得,该杀!他在一、三军团强攻娄山关,敌人反攻时,临阵逃脱,还拉了几个战士反水,被我们后续部队捉住,执行战场纪律,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你不杀他,他会反过来杀我们。

”钟伟说完这些,又想起了大会批黄克诚贪污黄金的事,便继续说:“说黄克诚贪污黄金,我不能作证。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一定会为李云龙打仗和追求爱情的那股“疯”劲而动容,尤其是他和女护士田雨那惊涛骇浪般的爱情,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原型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这位开国中将曾因婚变一掳到底,降为大校,被逐出军队到地方农场,十年后又重返军队,他的最后一任职务定格为正军级――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时间追溯到1978年5月的中南海,一份关于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同志逝世的悼词,摊开在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那宽大而明亮的写字台上。

这是一份由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将军亲笔撰写的悼词。

曾任第二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沉思片刻,果断拿起笔来,把“副参谋长”几个字圈去,用雄劲的字体写上“顾问”二字。

次日,中央军委补发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

同时,邓小平明确指示,王近山同志的后事按大军区领导规格办理。

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

15岁从军,16岁任连长,号称“小连长”。

先后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1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69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

无论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还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前线,王近山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独树一帜,屡建奇功,所向无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3月,军事科学院出版回忆王近山将军的文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书名――“一代战将”。

江泽民同志题词――“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

杨尚昆同志题词――“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李先念同志题词――“人民的战将王近山”。

至此,历史终于为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但却命运多舛的一代名将王近山作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智勇双全,歼灭日军观战团和共和国的许多将军一样,王近山也是从大别山的红安县走进红四方面军、并逐渐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的。

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

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

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李云龙是中国电视剧《亮剑》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也是许多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剧中的李云龙以其坚韧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能力而备受瞩目,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

然而,李云龙的原型下场究竟如何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亮剑》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剧中的李云龙代表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共产党军队将领。

但是,李云龙并没有在电视剧中出场,只是以较为间接的方式被提及和描述。

据史料记载,李云龙原型王继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将领之一,与李云龙一样,他也是以坚韧不拔、勇猛善战而闻名。

王继才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自幼家境贫寒。

年少时,他就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中,他奋发图强,迅速崭露头角。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王继才的战斗经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继才参加了河北地方抗日武装,他带领部队积极进行游击战,对日军展开了一系列的袭击。

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很快他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保定地区的领导之一。

1938年,王继才担任了中国军工工人赴沪参加战斗的护卫队队长,负责保护军工工人顺利到达。

在长达一个月的战斗中,王继才带领部队英勇作战,多次冲锋陷阵,展现出非凡的战斗能力。

他的勇猛善战鼓舞了全体士兵的士气,使得部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这一战斗结束后,他又参加了多次战斗,展现出了个人的极高战斗素质与指挥才能。

然而,王继才在抗日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40年,他在河北平山县固安附近英勇抵抗日军进攻,最终不幸因受伤牺牲。

尽管王继才离世,但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诵,成为了一代英雄。

总结来说,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是以王继才的牺牲作为结局。

他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尽管他的下场让人唏嘘,但他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世人心中闪耀,被人们铭记并敬仰。

精忠报国的李云龙_900字

精忠报国的李云龙_900字

精忠报国的李云龙_900字抗日战争期间,在太行山苍云岭上,八路军一二九师386旅新一团在团长李云龙的带领下,与日军精锐坂田联队苦战数天,后因力量悬殊被敌军包围。

八路军总指挥部考虑战斗的不利因素,于是命令他们撤退。

但是智勇双全的团长李云龙通过望远镜发现,狡猾的敌军指挥部建在迫击炮射程之外。

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擒贼先擒王”的锦囊妙计。

于是违反军令,命令全团向前进攻,使敌军指挥部进入迫击炮的射程范围。

正当敌人被他们的举动弄地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新一团已经进入了500米的射程范围。

神射手柱子在只有2枚炮弹的恶劣的环境之下,仅用手指瞄准向敌军指挥部发炮。

第一炮打歪了,在危急存亡的时刻,柱子半眯眼睛瞄准指挥部,只听“嘭”的一声,敌军指挥部轰起了一阵浓烟。

收获可不小啊!1个大佐、2个中佐和1个少佐均死在炮弹之下。

此刻,坂田联队已经群龙无首,立即溃不成军。

虽然在与坂田联队的战斗中胜利了,但是我军总指挥部还是因为李云龙反抗军令而惩罚他到被服厂当厂长,和一群妇女们一起绣花。

不久之后,又被调到独立团当团长。

此时,狂妄的山崎大队竟孤军深入了八路军根据地。

八路军总部决定打掉这股顽敌。

山崎大队在李家坡的山头妄图凭借有利地形固守待缓。

我军连续派了两个团都被山崎大队陆续打败了。

上级指派李云龙的独立团去消灭山崎大队。

骨秀神聪的李云龙在详细分析了敌我的形势之后,决定利用土工作业挖坑道的办法,使我军接近敌军,把强攻距离缩短到仅30米。

并且命令把全团的手**集中在训练有素一营手里,命令他们在2分钟之内全部投完。

3600多枚手**啊!从高高的空中垂落,掀起一阵又一阵遮天的尘土。

手**投完之后,突击队员握着全团的全部机关枪进行冲锋,接着全团一队跟一队地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就连炊事班的战士也手拿菜刀与敌人进行血肉拼搏。

李云龙带领的独立团胜利地歼灭了山崎大队,在战斗史上又创造了一段传奇。

七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岁月漫长而无声,但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该忘记那段历史,那个但恃铁血报祖国的李云龙,和那些与他一样精忠报国的英雄!朱可夫曾经说过,“军人的生命应该属于祖国”。

纪念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

纪念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

纪念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指挥官和杰出将领,他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纪念李云龙将军,是对他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军事才能的崇高赞颂,也是对他对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深深敬意。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云龙这样的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才能够威武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本文将回顾李云龙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国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李云龙的生平事迹李云龙将军,原籍河北省宁晋县,1910年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18岁时参军入伍,经过一系列的军事训练和磨砺,他展示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李云龙将军带领部队多次参加了激烈的战斗,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

1940年,李云龙将军在北平抗日校尉大队中组建了忠义抗日救亡先锋队,进行了多次成功的游击战斗。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后,李云龙将军被任命为三野军62军185师554团团长。

在解放战争中,他带领部队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战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云龙将军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胆识备受称赞,他经常亲自带领部队,冲锋在前。

他总是坚信,士兵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士兵,他勇往直前,冲入弹雨之中,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部队争取最大的胜利。

二、李云龙对中国军队的贡献李云龙将军对中国军队的贡献无法估量,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还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理念,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李云龙将军注重军队的政治工作,他深知政治工作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他经常与士兵们进行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他将政治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使部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李云龙将军还非常注重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他鼓励士兵们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他还积极推动武器装备的研发和更新换代,使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纪念李云龙将军的意义纪念李云龙将军,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崇敬,更是对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精神的传承。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镇南关大捷被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里程碑,它的胜利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位指挥官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就是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

通过他的英明决策和精准指挥,中国军队最终打败了日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这位指挥官名叫李云龙,他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将领之一。

他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被誉为中国军队的一面旗帜。

镇南关大捷的胜利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取得的。

李云龙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指挥才能非常出色。

他对整个战场局势的把握非常准确,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同时,他也能够根据敌情变化随机应变,灵活指挥部队。

他注重战术的运用,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有效地击溃了日军的进攻。

在镇南关大捷中,李云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挥才能。

他率领部队巧妙地运用火力压制和速度突击等战术手段,成功地破坏了日军的进攻计划。

他还亲自指挥,冲锋在前,为部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除了指挥才能,李云龙还展现出了崭露头角的领导能力。

他深入部队,密切关注士兵的生活和训练,关心士兵的思想和感受。

他注重培养和激励士气,使每个士兵都感到自己是战斗的一部分,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李云龙的勇气和毅力也为他在战争中赢得了口碑。

在镇南关大捷中,他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并肩作战,不畏艰险。

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没有退缩和动摇,给部队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士气。

镇南关大捷的胜利证明了李云龙作为一位指挥官的能力和智慧。

他的英勇和军事才能,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他也成为了中国军队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为后来的将领们树立了榜样。

总结起来,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李云龙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领导能力和勇气。

他的优秀表现对于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军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战斗精神和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镇南关大捷中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军队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抵抗的象征。

百岁老红军曾救下28人性命 是-李云龙-的大恩人

百岁老红军曾救下28人性命 是-李云龙-的大恩人

[键入文字]百岁老红军曾救下28 人性命是”李云龙”的大恩人韩先良,生于1914 年,湖北省礼山(今大悟)县人,用中国人的虚岁数法,已至期颐之年,100 岁了。

韩老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消灭敌人不计其数,也曾救过28 个战友的命。

“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在战场上只要碰到战友受伤了,那根本顾不得个人安危,心里只想着一定要把战友救出来。

有的战友连名字我都不知道。

”老人的思绪早已飘向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而记忆中最大的亮色,当是他与一代战将王近山的传奇经历。

电视剧《亮剑》让李云龙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而李云龙的原型之一就是王近山。

从1933 年起,作为王近山的警卫员,韩老与“李云龙”朝夕相处5 年之久。

“我4 次救过王近山的命。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1935 年3 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后,令红四军、红三十军等向梓潼与江油展开猛烈进攻,这一攻势直接威胁成都,国民党28 军军长邓锡侯率18 个团增援。

由于枪少人少,有一次,敌人突破了我军防线,当时,我军其他部队都已撤离,唯独王近山死活不肯走,竟坐在阵地上哭了起来。

“说出来可能好多人不相信,王近山这个人啊,打起仗来不要命,可一旦打了败仗,他就会赖在阵地上不走,甚至有时候还要哭鼻子。

”回忆起当年的老首长,韩老冷不丁地曝出这个鲜为人知的细节。

当时敌军的合围已迫在眉睫,韩先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与司号长一道,抓起王近山飞也似地冲了出来。

虽然大家成功突围,但韩先良的腰却中弹了。

1935 年8 月17 日,红军从毛儿盖开始越过草地。

过草地前必须准备足够的干粮,这时,却有战士把韩先良他们的干粮拿走了。

大家实在没有办法,就把韩先良骑的牲口杀了,煮肉当干粮给王近山吃,由于煮得半生不熟,大家把嘴巴都吃肿了。

“还有两次都是陪着王近山去前线阵地观察敌情,却遭遇到了敌人的袭击。

”韩先良1。

电视剧《亮剑》中,史称“王有胜阅兵”的主角王有胜,演技炸裂!

电视剧《亮剑》中,史称“王有胜阅兵”的主角王有胜,演技炸裂!

电视剧《亮剑》中,史称“王有胜阅兵”的主⾓王有胜,演技炸裂!史称“王有胜⼤阅兵”的这⼀⽚段发⽣在《亮剑》后半部分的解放战争阶段。

有道是强将⼿下⽆弱兵,段鹏就是李云龙⼿下的四⼤⾦刚之⼀,冲锋陷阵的时候那勇猛劲⼉活脱脱是按李云龙的模⼦刻的,作为段鹏⼿下的王有胜,这位疑似精兵,也被安排在这⼀集漏了⼀⼩脸⼉。

王有胜露脸的前半段,⼈设没的说,张贴封条、关门落户、持枪站岗、擦⼩⽪鞋,⽆不透着⼀股⼲练劲⼉,怎么看都像精兵。

咱们王有胜,今⼉个真⾼兴,对⼿⼀整个被服仓库啊,⾥⾯全是制式的好东西,是当⼋路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好待遇,如今被咱们缴获,就在⾃⼰的⾝后守护着,这回可真发达了。

你瞅王有胜这⼩样⼉,跟李云龙缴获到敌⼈的战利品时的⼟地主式傲娇状态⼀模⼀样,绝对出⾃独⽴团独家遗传。

通常咱⽼李李云龙是闷声发⼤财,可王有胜年纪⼩,还不懂这个,忍不住就有点嘚瑟,⼩眼⼉笑得跟睡着似的,⼩嘴⼉翘得跟瓢似的,脸上乐的跟嫁不出去的⼤姑娘终于上了轿似的。

光是肢体语⾔也就罢了,过了⼀会⼉,五师的兄弟部队也从仓库前的街上路过,王有胜伴随着激昂的配乐,开启了单⼈模式的阅兵仪式。

为了让⾃⼰的形象,尤其是那双新⽪鞋多受到⼀点关注,他忍不住⽋嗖嗖的问⼈家:同志,你们哪个部队的?你瞧,这⾸长的感觉找的基本挺准。

乐极⽣悲,装过了劲,⼀会⼉,五师⼀⽀部队经过时,⼈家指战员随⼝问了⼀句:你哪部分的?王有胜骄傲的嘴⼀撇,就不告诉你,只说了⼀句:封条上写着呐!⼈家五师这位指战员本来就没缴获到多少战利品,⼼⾥正憋着⽓,让王有胜打开⼤门封条看看,王有胜⼀看⼈家指战员挺横,知道⾃⼰演的略嫌浮夸,赶紧笑脸相劝,说了⼀句:这可不⾏啊!⼈家指战员没搭理他,⼀下就把仓库门踹开了,让⼠兵们每⼈扛⼀箱⾛⼈。

这下王有胜急眼了,连忙挡在前⾯,甚⾄端起了冲锋枪,当然他也是装腔作势,毕竟⾝前的都是⾰命战友,他肯定不敢做下⼀个动作,五师的指战员⼀巴掌给他扇⼀边地上去了。

眼睁睁地看着战利品被兄弟部队“抢”⾛,势单⼒孤的王有胜⼜不敢来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曾经打败过贺龙的名将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曾经打败过贺龙的名将李云龙,字虎臣,陕西临潼人。

生于1890年。

李云龙是辛亥革命后陕西军界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可是一个真正的刀客。

武艺高强,仗义疏财,刚强勇敢,身先示卒,但脾气急噪,缺乏政治眼光,尤其与杨虎城相比不善于团结、利用知识分子成为军政理手。

乱世造就出英雄,性格也造就了他的悲剧。

《阎良史话》中说,辛亥革命爆发后,李虎臣带了一杆快枪,骑了一匹快马回到阎良,交结张风鸣、南成祥、张明轩、丁增华等一批绿林义士,组成“渭北刀客”,独树旗帜,杀官兵替天行道,打财主杀富济贫。

1912年9月,渭北刀客在官道刘村伏击了一队官兵,缴获许多枪支弹药,从此队伍越来越壮大。

“渭北刀客”在李云龙的带领下逐渐由一帮江湖义士变为在当时陕西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据《陕西省志》记载,“刀客会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组织。

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关山镇今属阎良区)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群众称之为刀客。

刀客约产生于清咸丰初年,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有一个类似首领的人物,大家都称之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围绕首领活动。

刀客分散为各个大小不同的集团,划地自封,分布的地区,以潼关以西、西安以东沿渭河两岸较多,渭北则更多。

刀客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

辛亥革命时,大批的刀客参加革命,走向历史舞台,侠肝义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如今的渭北平原,刀客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就像经历了100多年时间洗涤的关山刀一样,刀客的传说和故事也慢慢地生锈,失去原来的面目。

1915年上半年,李云龙和续西峰、胡景翼、岳维峻、弓富魁、杨虎城、井勿幕、邓宝珊、宋哲元、樊中秀、续范亭、孙殿英等10余人华山结盟,发誓:“成立国民军,救国救民,抵抗帝国主义,扫除国内军阀,不成大功,誓不做官。

以收回租界,与列强站在平等的地位,实行三民主义,永不受外国的侵略为目的。

”从此以后,他们有的住华山,有的散居陕西各地,还有的仍返部队,以待时机。

1917年冬陕西成立反袁靖国军。

长袍于右任为司令。

井勿幕.胡景翼为副司令。

李云龙等华山结盟人员都为骨干。

靖国军是辛亥革命被逼上梁山的穷苦农民组织起来的队伍,李云龙任靖国军第四路第四支队司令。

于右任、胡景翼为老同盟会员,率领麾下李云龙等攻打过袁系陆建章,将其逐出陕西。

后改投吴佩孚,再投冯玉祥,1921年冯督陕时将胡部改编为陕军第一师。

李云龙任补充旅旅长。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与直系其他将领胡景翼、孙岳结盟,于10月24日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并通电请孙中山北上.冯与胡景翼、孙岳等商定组织国民军,冯被推为总司令兼一军长,胡景翼任二军长、孙岳任三军长。

1925年2月下旬,国民二军与原盘踞河南的镇嵩军展开了“胡(景翼)憨(玉琨)之战”.历时月余,憨兵败服毒自尽,国民二军大获全胜。

李云龙率领部队黑夜奇袭虎牢关当推首功。

可惜1925.4.14胡景翼病故。

二军长由岳维峻接任,李云龙任第十师师长。

1925年7月,大战中获胜的国民军进驻陕西,驱逐了北洋军阀陕督吴新田,段祺瑞忍痛割爱免除吴任其陕南护军使,任国民军第三军司令孙岳军为陕西督办,任第二军司令李云龙为陕西军务帮办,开始了国民军陕人主政陕西的时期。

1926年1月1日,冯正式发出通电宣布即日下野出游,同时向段政府辞去本兼各职。

段政府根据冯的意见,任命李云龙为陕西督办,张之江为西北边防督办兼察哈尔都统,刘郁芬为甘肃督办,李鸣钟为绥远都统,随即,孙岳调往直隶,李云龙率少数部队退回陕西西安继任督陕。

1926年春,吴佩孚联合奉系进攻国民军。

因为冯玉祥出国考察,无主帅的一军被打得元气大伤,韩复榘、石友三叛变,15万人只剩下3万。

二军长岳维峻指挥无方,3师蒋士杰困守信阳48天失城,国民军在河南完全失败,岳渡黄河又被阎锡山俘获到山西。

只剩下二军李云龙、邓宝珊,三军杨虎城、庞炳勋,五军方振武在苦苦支撑。

1926年4月2日,北洋军阀吴佩孚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命驻守河南嵩山的刘镇华率八万多人进入关中,曾在胡憨大战中溃败离陕的原陕督办刘镇华卷土重来,反扑陕西。

吴佩孚委任刘镇华“讨贼联军陕甘军总司令”,联合甘肃督军陆洪涛、陇东张兆钾、陇南孔繁锦等,又勾结了阎锡山攻打西安。

镇嵩军犯陕,阎锡山供其弹药每日一百余车,陕军兵败函谷关,镇嵩军马踏秦川势如破竹。

其编制为:总司令刘镇华,直属总司令部的有卫队旅、警备旅、炮兵团、骑兵团、独立一旅二旅三旅;所属野战军为一师柴云升部、二师贾济川部、三师梅发魁部、四师王振部、五师武衍周部、六师何梦庚部;此外还有陕甘军三十五师憨玉珍部、原陕军一师麻振武部、陕军二师张治公部、北洋军七师吴新田部,总兵力达十万人马。

当时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李虎臣)只率领国民革命二军卫定一部,三军杨虎城部一万余人,和西安城内各族军民奋起抵抗。

三支军队统称陕军,李云龙为总司令,杨虎城为副总司令,并且李云龙率领自己军队担任压力较大的南城的军事防务。

军民同仇敌忾,克服种种困难,忍受极大的痛苦,坚守城池。

围城期间,西安军民历尽艰难困苦,蒙受了重大牺牲。

守住西安,这对于策应广东革命政府的北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万对十万,相持了八个月,这是何等的艰难!到5月15日,刘军攻占城西三桥,完成四面包围,西安攻防战接连出现激战,尤其在东关地区,双方鏖战惨烈。

镇嵩军又转攻南城,争夺制高点小雁塔,李云龙亲征率领刘文伯部殊死血战,终于夺回两次被占领的小雁塔。

双方常常短兵相接,白刃拼杀,反复搏斗。

8月以后,城内弹缺粮尽,已陷危境,但陕军仍在坚守。

8月下旬开始,刘镇华针对守军情况采取分化政策,许诺让李云龙当甘肃督军,把西安让出来,到兰州当官。

又使用飞机撒传单告示:如果拿李云龙、杨虎城二人之首级投靠者,各赏10万、5万元。

李云龙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血战死守。

国民军哀兵必胜,守的滴水不漏。

刘镇华攻城不是对手,死伤惨重,强攻、爆破、挖地道手段用尽,依然一筹莫展。

刘镇华攻不开城,就企图围死城,沿城周挖壕七十华里,壕后筑土墙,架设大炮隔绝内外。

又纵火烧毁城外十万亩麦田。

城中粮食短缺,斗粟百元,后到有价无市,军民挖野菜、剥树皮、餐油渣、咽糠麸,进而煮皮带、吃药材、屠狗杀马、挖鼠罗雀,甚至发生相食死尸惨剧。

即使如此,西安人仍未屈服,共产党员魏野畴、南汉宸等组织城里开群众大会,控诉刘镇华残害陕西人民滔天罪行,经杨虎城批准,批斗枪毙了劣绅楮小瑟等,打击了投降派的邪气。

八个月后,终于击败了刘镇华,护城成功。

胜利后,在北新街空旷地上挖下大坑,埋葬了遗散在城内各处无人收埋的死难者数万具尸骨,并在大土丘上修起纪念馆,有人以沉痛心情写了一幅挽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在西安反围城战斗进入后期,城内情势越来越艰难严峻时,城外的国内形势发生了急聚变化。

7月,广州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直取吴佩孚;9月,被迫下野赴苏的冯玉祥在国共两党要人的敦请协助下,回国联络北方国民军主要将领组成国民联军,在绥远五原镇誓师出征,响应广州国民政府,策应北伐,派兵援陕解围西安。

随即任命孙良诚为援陕总指挥,率部经宁、甘进军陕西。

10月中旬,首解三原之围。

11月中旬,冯玉祥先头部队攻占咸阳后,即向西安发起全面总攻。

冯军在攻击西安十里铺刘镇华大本营时,西安城内守军也乘机出击。

在内外夹攻之下,刘军全线动摇,刘镇华仓惶逃到豫西陕州。

11月27日上午12时,被围困了八月之久的西安城终于解围。

李云龙等坚守西安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西安守城战役的胜利,在国内现代战争史上是一个奇迹,时正值北伐统一中国,前后历时7个多月共计220多天,从残酷程度上远远超过二战中的列宁格勒围城战役。

后者尽管前后历时900天(一说为880天),但是德军始终没能彻底隔绝列宁格勒与外界的联系,苏军始终能够通过拉多加湖的冰面向城内运送物资,而西安被围时与外界的联系完全被隔绝,城内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从老鼠、麻雀到油渣、药铺里的药材甚至纸张,军人们的皮带、皮枪套连同鞋底都被主人煮吃光了(过去的生皮,不是现代的皮革)。

城内除了原先的居民,还有为了逃难涌来的8、9万难民。

围城后期,天天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无法安葬,天气又热,瘟疫横行,城内每天都哭声震天,但是始终没有人要投降。

战斗中,刘镇华在登城的云梯上挂上大幅白布,上边用毛笔写着‘登上城头第一名赏大洋1000块,第二名赏大洋800块,第三名赏大洋500块,后退的当场斩首示众!!一边用盘子托着明晃晃的大洋,一边是手持冷森森鬼头大刀满脸杀气的督战队,又有吴佩孚的一架飞机在西安城上空轰炸助威,可以想象战斗的残酷程度了。

西安保卫战吸引了10万镇嵩军,分散了吴佩孚的兵力,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这一胜利,使冯部国民军士气大振,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甘陕两省站稳了脚跟。

冯玉祥满怀豪情抒诗:“拼命流血求解放,一往直前不回头。

重层压迫均推倒,要使平等现五洲。

”为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和防止西北被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扩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也许是卷进战争旋涡的无辜百姓惨死太多,毕竟这两个战役有质的区别,教材上没有讲此战役。

又因为杨虎城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李云龙的实际作用就被杨的光辉遮挡淹没了。

“二虎守长安”的李云龙面对白骨垒垒、疮痍满目的惨状和“和平期待会”分子的攻击,心灰意懒,决心从此离开军界。

自己曾悄然微服出走,隐居于三原。

冯玉祥到西安后执掌了陕西军政大权,任命以于右任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邓宝珊为副司令(二人随冯绥远五原誓师出征)。

冯严厉寡恩,培养亲信,陕军原来与冯玉祥就有旧仇,为了对付镇嵩军才组成国民联军。

后来冯玉祥又接受了镇嵩军刘镇华的投降,陕军感情受创,矛盾扩大。

驻守西安的冯军宋哲元逼迫陕军接受改编,李云龙被任命军长,辖三师六旅,师长为何经伟、赤亚武、刘文伯。

命令其退出西安、出关东征。

陕军虽不愿放弃家乡地盘,但是为报答解围之恩出关东征。

接着,冯玉祥在徐州会议上公开拥蒋,冯作为第二集团军取得了对鲁、豫、陕、甘、青、宁六省的统管之权。

1928年1月9日,蒋介石复职。

国民党在南京举行二届四中全会,2月7日,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定,蒋中正为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9日,又任命李云龙为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初,适有陇东军阀韩有禄、黄得贵反冯,宋哲元追歼其部至关中,陕军将领田玉洁阻击宋部,并联合韩、黄共六万人攻打冯军。

其后,陕军各路将领在三原县召开联席军事会议,要求陕人治陕,拥岳维峻(西峰)为陕军总司令,李云龙为渭南总指挥,冯子明为渭北总指挥,联合反冯战争终于爆发。

冯部宋哲元采取分化瓦解和军事切割相结合的办法将陕军各个击破。

陕军将领顾含芳、田玉洁、党玉琨、雷赤诚、曹耀南、杨云栋等相继战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