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将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将军
李云龙,字虎臣,陕西临潼人。
生于1890年。
李云龙是辛亥革命后陕西军界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可是一个真正的刀客。
武艺高强,仗义疏财,刚强勇敢,身先示卒,但脾气急噪,缺乏政治眼光,尤其与杨虎城相比不善于团结、利用知识分子成为军政理手。
乱世造就出英雄,性格也造就了他的悲剧。
《阎良史话》中说,辛亥革命爆发后,李虎臣带了一杆快枪,骑了一匹快马回到阎良,交结张风鸣、南成祥、张明轩、丁增华等一批绿林义士,组成“渭北刀客”,独树旗帜,杀官兵替天行道,打财主杀富济贫。
1912年9月,渭北刀客在官道刘村伏击了一队官兵,缴获许多枪支弹药,从此队伍越来越壮大。
“渭北刀客”在李云龙的带领下逐渐由一帮江湖义士变为在当时陕西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据《陕西省志》记载,“刀客会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组织。
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关山镇今属阎良区)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群众称之为刀客。
刀客约产生于清咸丰初年,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有一个类似首领的人物,大家都称之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围绕首领活动。
刀客分散为各个大小不同的集团,划地自封,分布的地区,以潼关以西、西安以东沿渭河两岸较多,渭北则更多。
刀客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
辛亥革命时,大批的刀客参加革命,走向历史舞台,侠肝义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如今的渭北平原,刀客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就像经历了100多年时间洗涤的关山刀一样,刀客的传说和故事也慢慢地生锈,失去原来的面目。
1915年上半年,李云龙和续西峰、胡景翼、岳维峻、弓富魁、杨虎城、井勿幕、邓宝珊、宋哲元、樊中秀、续范亭、孙殿英等10余人华山结盟,发誓:“成立国民军,救国救民,抵抗帝国主义,扫除国内军阀,不成大功,誓不做官。
以收回租界,与列强站在平等的地位,实行三民主义,永不受外国的侵略为目的。
”从此以后,他们有的住华山,有的散居陕西各地,还有的仍返部队,以待时机。
1917年冬陕西成立反袁靖国军。
长袍于右任为司令。
井勿幕.胡景翼为副司令。
李云龙等华山结盟人员都为骨干。
靖国军是辛亥革命被逼上梁山的穷苦农民组织起来的队伍,李云龙任靖国军第四路第四支队司令。
于右任、胡景翼为老同盟会员,率领麾下李云龙等攻打过袁系陆建章,将其逐出陕西。
后改投吴佩孚,再投冯玉祥,1921年冯督陕时将胡部改编为陕军第一师。
李云龙任补充旅旅长。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与直系其他将领胡景翼、孙岳结盟,于10月24日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并通电请孙中山北上.冯与胡景翼、孙岳等商定组织国民军,冯被推为总司令兼一军长,胡景翼任二军长、
孙岳任三军长。
1925年2月下旬,国民二军与原盘踞河南的镇嵩军展开了“胡(景翼)憨(玉琨)之战”.历时月余,憨兵败服毒自尽,国民二军大获全胜。
李云龙率领部队黑夜奇袭虎牢关当推首功。
可惜1925.4.14胡景翼病故。
二军长由岳维峻接任,李云龙任第十师师长。
1925年7月,大战中获胜的国民军进驻陕西,驱逐了北洋军阀陕督吴新田,段祺瑞忍痛割爱免除吴任其陕南护军使,任国民军第三军司令孙岳军为陕西督办,任第二军司令李云龙为陕西军务帮办,开始了国民军陕人主政陕西的时期。
1926年1月1日,冯正式发出通电宣布即日下野出游,同时向段政府辞去本兼各职。
段政府根据冯的意见,任命李云龙为陕西督办,张之江为西北边防督办兼察哈尔都统,刘郁芬为甘肃督办,李鸣钟为绥远都统, 随即,孙岳调往直隶,李云龙率少数部队退回陕西西安继任督陕。
1926年春,吴佩孚联合奉系进攻国民军。
因为冯玉祥出国考察,无主帅的一军被打得元气大伤,韩复榘、石友三叛变,15万人只剩下3万。
二军长岳维峻指挥无方,3师蒋士杰困守信阳48天失城,国民军在河南完全失败,岳渡黄河又被阎锡山俘获到山西。
只剩下二军李云龙、邓宝珊,三军杨虎城、庞炳勋,五军方振武在苦苦支撑。
1926年4月2日,北洋军阀吴佩孚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命驻守河南嵩山的刘镇华率八万多人进入关中,曾在胡憨大战中溃败离陕的原陕督办刘镇华卷土重来,反扑陕西。
吴佩孚委任刘镇华“讨贼联军陕甘军总司令”,联合甘肃督军陆洪涛、陇东张兆钾、陇南孔繁锦等,又勾结了阎锡山攻打西安。
镇嵩军犯陕,阎锡山供其弹药每日一百余车,陕军兵败函谷关,镇嵩军马踏秦川势如破竹。
其编制为:总司令刘镇华,直属总司令部的有卫队旅、警备旅、炮兵团、骑兵团、独立一旅二旅三旅;所属野战军为一师柴云升部、二师贾济川部、三师梅发魁部、四师王振部、五师武衍周部、六师何梦庚部;此外还有陕甘军三十五师憨玉珍部、原陕军一师麻振武部、陕军二师张治公部、北洋军七师吴新田部,总兵力达十万人马。
当时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李虎臣)只率领国民革命二军卫定一部,三军杨虎城部一万余人,和西安城内各族军民奋起抵抗。
三支军队统称陕军,李云龙为总司令,杨虎城为副总司令,并且李云龙率领自己军队担任压力较大的南城的军事防务。
军民同仇敌忾,克服种种困难,忍受极大的痛苦,坚守城池。
围城期间,西安军民历尽艰难困苦,蒙受了重大牺牲。
守住西安,这对于策应广东革命政府的北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万对十万,相持了八个月,这是何等的艰难!
到5月15日,刘军攻占城西三桥,完成四面包围,西安攻防战接连出现激战,尤其在东关地区,双方鏖战惨烈。
镇嵩军又转攻南城,争夺制高点小雁塔,李云龙亲征率领刘文伯部殊死血战,终于夺回两次被占领的小雁塔。
双方常常短兵相接,白刃拼杀,反复搏斗。
8月以后,城内弹缺粮尽,已陷危境,但陕军仍在坚守。
8月下旬开始,刘镇华针对守军情况采取分化政策,许诺让李云龙当甘肃督军,把西安让出来,到兰州当官。
又使用飞机撒传单告示:如果拿李云龙、杨虎城二人之首级投靠者,各赏10万、5万元。
李云龙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血战死守。
国民军哀兵必胜,守的滴水不漏。
刘镇华攻城不是对手,死伤惨重,强
攻、爆破、挖地道手段用尽,依然一筹莫展。
刘镇华攻不开城,就企图围死城,沿城周挖壕七十华里,壕后筑土墙,架设大炮隔绝内外。
又纵火烧毁城外十万亩麦田。
城中粮食短缺,斗粟百元,后到有价无市,军民挖野菜、剥树皮、餐油渣、咽糠麸,进而煮皮带、吃药材、屠狗杀马、挖鼠罗雀,甚至发生相食死尸惨剧。
即使如此,西安人仍未屈服,共产党员魏野畴、南汉宸等组织城里开群众大会,控诉刘镇华残害陕西人民滔天罪行,经杨虎城批准,批斗枪毙了劣绅楮小瑟等,打击了投降派的邪气。
八个月后,终于击败了刘镇华,护城成功。
胜利后,在北新街空旷地上挖下大坑,埋葬了遗散在城内各处无人收埋的死难者数万具尸骨,并在大土丘上修起纪念馆,有人以沉痛心情写了一幅挽联:
生也千古,死也千古;
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在西安反围城战斗进入后期,城内情势越来越艰难严峻时,城外的国内形势发生了急聚变化。
7月,广州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直取吴佩孚;9月,被迫下野赴苏的冯玉祥在国共两党要人的敦请协助下,回国联络北方国民军主要将领组成国民联军,在绥远五原镇誓师出征,响应广州国民政府,策应北伐,派兵援陕解围西安。
随即任命孙良诚为援陕总指挥,率部经宁、甘进军陕西。
10月中旬,首解三原之围。
11月中旬,冯玉祥先头部队攻占咸阳后,即向西安发起全面总攻。
冯军在攻击西安十里铺刘镇华大本营时,西安城内守军也乘机出击。
在内外夹攻之下,刘军全线动摇,刘镇华仓惶逃到豫西陕州。
11月27日上午12时,被围困了八月之久的西安城终于解围。
李云龙等坚守西安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西安守城战役的胜利,在国内现代战争史上是一个奇迹,时正值北伐统一中国,前后历时7个多月共计220多天,从残酷程度上远远超过二战中的列宁格勒围城战役。
后者尽管前后历时900天(一说为880天),但是德军始终没能彻底隔绝列宁格勒与外界的联系,苏军始终能够通过拉多加湖的冰面向城内运送物资,而西安被围时与外界的联系完全被隔绝,城内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从老鼠、麻雀到油渣、药铺里的药材甚至纸张,军人们的皮带、皮枪套连同鞋底都被主人煮吃光了(过去的生皮,不是现代的皮革)。
城内除了原先的居民,还有为了逃难涌来的8、9万难民。
围城后期,天天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无法安葬,天气又热,瘟疫横行,城内每天都哭声震天,但是始终没有人要投降。
战斗中,刘镇华在登城的云梯上挂上大幅白布,上边用毛笔写着‘登上城头第一名赏大洋1000块,第二名赏大洋800块,第三名赏大洋500块,后退的当场斩首示众!!一边用盘子托着明晃晃的大洋,一边是手持冷森森鬼头大刀满脸杀气的督战队,又有吴佩孚的一架飞机在西安城上空轰炸助威,可以想象战斗的残酷程度了。
西安保卫战吸引了10万镇嵩军,分散了吴佩孚的兵力,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这一胜利,使冯部国民军士气大振,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甘陕两省站稳了脚跟。
冯玉祥满怀豪情抒诗:“拼命流血求解放,一往直前不回头。
重层压迫均推倒,要使平等现五洲。
”为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和防止西北被帝国主义、封
建军阀扩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也许是卷进战争旋涡的无辜百姓惨死太多,毕竟这两个战役有质的区别,教材上没有讲此战役。
又因为杨虎城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李云龙的实际作用就被杨的光辉遮挡淹没了。
“二虎守长安”的李云龙面对白骨垒垒、疮痍满目的惨状和“和平期待会”分子的攻击,心灰意懒,决心从此离开军界。
自己曾悄然微服出走,隐居于三原。
冯玉祥到西安后执掌了陕西军政大权,任命以于右任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邓宝珊为副司令(二人随冯绥远五原誓师出征)。
冯严厉寡恩,培养亲信,陕军原来与冯玉祥就有旧仇,为了对付镇嵩军才组成国民联军。
后来冯玉祥又接受了镇嵩军刘镇华的投降,陕军感情受创,矛盾扩大。
驻守西安的冯军宋哲元逼迫陕军接受改编,李云龙被任命军长,辖三师六旅,师长为何经伟、赤亚武、刘文伯。
命令其退出西安、出关东征。
陕军虽不愿放弃家乡地盘,但是为报答解围之恩出关东征。
接着,冯玉祥在徐州会议上公开拥蒋,冯作为第二集团军取得了对鲁、豫、陕、甘、青、宁六省的统管之权。
1928年1月9日,蒋介石复职。
国民党在南京举行二届四中全会,2月7日,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定,蒋中正为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9日,又任命李云龙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8初,适有陇东军阀韩有禄、黄得贵反冯,宋哲元追歼其部至关中,陕军将领田玉洁阻击宋部,并联合韩、黄共六万人攻打冯军。
其后,陕军各路将领在三原县召开联席军事会议,要求陕人治陕,拥岳维峻(西峰)为陕军总司令,李云龙为渭南总指挥,冯子明为渭北总指挥,联合反冯战争终于爆发。
冯部宋哲元采取分化瓦解和军事切割相结合的办法将陕军各个击破。
陕军将领顾含芳、田玉洁、党玉琨、雷赤诚、曹耀南、杨云栋等相继战死。
特别是凤翔一战,冯军甚至将已缴械的八百余陕军官兵用机枪扫杀。
如果小说《铁血西北》记述属实,那就更为惊人。
在此情势之下,1928.4月李云龙孤注一掷,意气行事以卵击石,发兵攻潼关围西安。
但是却被冯军马鸿宾、孙连仲夹击,失败退走商县黑龙口。
其手下两个师长缴诫遭诱杀,参谋长刘季衡被诬为共产党分子刘季红也被杀害。
后来新败的李云龙残军,在河南又被十万红枪会打得大败。
(后来又有多次军队遭到邪教指使的凶悍教民的袭击,包括战区副长官的汤恩伯。
人们无法想见漫山遍野,手持镰刀铁锹,衣不遮体蜂拥而来的恐怖。
)部队在豫西无法立足,只得投靠蒋介石第一集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3师。
李云龙被任命为中将师长。
驻扎湖北沙市。
历史还有一个重要情节:共产党的地下武装许权中旅,曾长时间埋藏依附在李云龙部(二人同是临潼乡党)。
1927年10月,该部队毅然脱离了冯子明,接受了国民联军南路军李云龙的整编。
编为新编3旅,许权中任旅长。
部队驻扎在陕西洛南县,成立了政治部,廉益民任主任。
后来清涧起义失败的唐澍,辗转来到许权中旅任参谋长。
1928年4月,李云龙参加了反对冯玉祥的战争。
中共陕西省委认为,军阀混战正好为渭华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决定立即举行渭华起义。
唐澍、刘志丹带着部队来到达华县瓜坡镇,成立共产党领导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全军斗志昂扬,参加当地的农民暴动。
起义失败后,刘志丹等去省委汇报,决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设法保存党领导的
这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许权中受命与陕西省蓝田县委控制的共产党员尹耕辛领导的民团,合编为李云龙军所属的刘文伯3师9旅,许权中仍任旅长。
可惜这只革命武装竟消失在十万红枪会手中。
当时许权中不忍心下令向贫苦农民开枪,结果被围攻的帮会农民抢夺步枪2000只,先后杀害1000多缴械士兵,许权中也被砍成重伤。
1930年夏,扼守沙市的李云龙,又成功创造一次守城战例。
当时贺龙红二军团正面临着战略发展方向上的选择。
主力部队向荆州、沙市推进,发动鄂西地方总暴动,争取与其他红军部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段德昌主张利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混战的有利时机,分兵四出,歼灭反动的白极会,拔去根据地内的白色据点,使洪湖根据地连成一片。
红军势如破竹大军压境,使沙市市面恐慌已极,而驻军也仅新编3师一师,可李云龙是守城专家。
9月4日,红二军团2军、6军强攻沙市,激战一昼夜,受挫于坚城之下。
红二军四师十团团长张一鸣等干部牺牲,伤亡达一千余人。
军团被迫撤回潜江一带。
中原大战时,李云龙想重返陕西,但是蒋介石让杨虎城捷足先登。
杨虎城在蒋唐战争期间,突袭驻马店,击败唐生智,立了大功。
得蒋赏识,从新14师长被蒋擢升为7军长。
中原大战打下洛阳后,杨虎城率部西返入陕,被蒋任命为十七路军兼陕西省主席。
李云龙心怀不满,和南阳的滇军范石生部以及川军郭汝栋部等配合冯阎反蒋之战,在武汉发难。
结果部队被撤番编遣,本人也被撤职。
从此淡出军界。
抗日战争爆发,又为血性汉子李云龙的人生画上最绚丽地色彩!1938年春,李云龙率“光复军”第五支队在滑县牛屯一带活动。
5月12日,日军一部1000余人自封丘入侵滑县,当晚在牛屯驻扎。
五支队获报日军不过三四百人,于是决定乘日军出发之机出其不意地予以伏击。
次日拂晓,五支队在城坡寨伏击来犯之敌。
但因误探了敌情,战斗打响后,敌人猛烈反击,五支队陷于异常被动的局面,副司令李旭东率部逃走。
五支队遂被打散,官兵伤亡200余名。
司令李云龙孤军拼搏,不幸为敌弹所中,以身殉国。
李云龙为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