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将军

合集下载

《亮剑》中李云龙的真实结局 李云龙拔枪自尽?

《亮剑》中李云龙的真实结局 李云龙拔枪自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亮剑》中李云龙的真实结局李云龙拔枪自尽?
导语:《亮剑》这部剧以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从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朝鲜战争,文化大革命,直至90年代初。

在这样的时间跨度下,描写
《亮剑》这部剧以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从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朝鲜战争,文化大革命,直至90年代初。

在这样的时间跨度下,描写了以李云龙为首的一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将领浴血奋战,立下了卓越战功。

塑造了李云龙能征善战,立下很多战功,却又非常有个性,敢爱敢恨的鲜明人物性格。

但这部剧原著小说最后以李云龙在“大动荡”中,因镇压工运被审查,不堪受辱,拔枪自杀为结局,揭示了那一代革命者悲惨的命运。

亮剑中的主要人物:
丁伟,少将军长,1957年因对庐山时间不满,公开发布反对意见,遭逮捕,后被下放农村劳动,不知所终。

田墨轩,李云龙的岳父,民主人士,1958年被打成右派,连同老伴一起被下放到黑龙江兴凯湖农场劳动,1960年饿死。

赵刚,总参少将,原李云龙的政委,1966年对“大动荡”不满,公开发表反对意见,遭受迫害和凌辱,与妻子赵楠一起在家中自杀。

留下4个孩子托付给李云龙抚养。

李云龙,少将军长,1967年为维持正常秩序镇压当地造反组织受到调查和批斗,在家长开枪自尽。

田雨,李云龙妻子,因公开反对“大动荡”被捕,在李云龙自杀后两天于狱中割腕自杀。

《亮剑》原作中被删减的情节:李云龙的最终命运
李云龙拉开写字台的抽屉,找出一本影集,他翻开影集,看着他和
生活常识分享。

《亮剑》中赵刚和楚云飞、李云龙的原型是谁?

《亮剑》中赵刚和楚云飞、李云龙的原型是谁?

[键入文字]《亮剑》中赵刚和楚云飞、李云龙的原型是谁?赵刚和楚云飞、李云龙的原型是谁?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1915-1978),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第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旅副政治委员,新编第八旅代旅长、旅政治委员,第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旅长,太岳纵队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楚云飞的原型是熊绶春(1907-1948),字霖生,别名林森,南昌新建人。

黄埔军校三期学员,日本步兵学校学员、日本户山军官学校毕业。

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排、连长。

1927 年赴日本学习军事,1931 年回国,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特务第一团中校副团长、代理团长,军事委员会干部训练班上校教育组长,中央步兵学校上校教官,军委会南昌行营干训班上校组长,星子特训班大队长。

河南保安处学兵团长,河南省保安第三团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郑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沙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

第九战区军官大队大队长。

渝北警备司令部参谋长。

1939 年春任第一0 三师少将剐师长。

1942 春任第八军第一0 三师师长,兼云南河口警备司令。

1945 年1 月任第十四军副军长,徐蚌会战前,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中将军长。

1945 年6 月授陆军少将。

先后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豫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滇西反击战。

1946 年起任整编第十师师长。

1948 年12 月初在随国民革命军陆军黄维兵团从河南驻马店地区赶往徐州参战,在双堆集被共军包围,率部固守阵地,保护兵团司令部。

真实历史中李云龙

真实历史中李云龙

真实历史中李云龙: 先跟许世友后跟林彪, 从普通一兵升迁副主席!电视剧《亮剑》中,智勇双全的李云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李云龙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将和大家一起,见证李云龙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路升为军委副主席的传奇之路。

其实电视剧中的李云龙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

比如王近山将军。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另外一位将军——张万年。

张万年参军的时候只有16岁,那个时候小鬼子还没有投降。

当时胶东地区的司令还是许世友。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是许世友的兵。

后来抗战胜利,大批山东兵被调往东北。

他也很幸运的成为了东北战神林彪的兵。

但是,林彪没想到是,他手下一个小小的排长会成为后来的军委副主席。

1947年,张万年当时带领的3排担任的是突击任务。

战斗中,张万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冲锋在前。

腹部被子弹击中,脚部也被烧伤,险些丧命。

而当时张万年只有19岁,想想这个年纪的我们,或许还在游戏中“称王称霸”吧。

建国后,张万年并没有选择退伍,而是主动参加广东剿匪、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

这些战争,只要参加过其中一场的,都堪称为英雄!而他,参加了三场。

说起电视上的李云龙,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兵如子。

这点,和张万年将军是非常一致的。

一次野外训练中,张万年听说一个战士的耳朵冻伤了。

就马上去看望,并且召开会议,检讨自己的过失。

讨论解决的办法。

当时的张万年已经是师长了,他的举动,让士兵们非常感动。

跟着这样的将军打仗,士兵们感觉到了家人的温暖。

在部队里,他时刻和战士们在一起。

他的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在机关里找不到他,下连队一准能找到。

他总是摸爬滚打和战士们在一起。

这样的队伍,训练出来的士兵,各个英勇善战。

1966年,此时的张万年已经是军委副主席了。

一次他去山西视察。

听说一个士兵当和尚了,此事在当地被当做笑谈。

张万年听了可笑不出来,他亲自去五台山问明情况。

这个战士看这个将军像父亲一样和蔼,就讲明了实情。

“李云龙”原型是韩雪的爷爷?拍戏时给她配保镖,把导演吓到了

“李云龙”原型是韩雪的爷爷?拍戏时给她配保镖,把导演吓到了

“李云龙”原型是韩雪的爷爷?拍戏时给她配保镖,把导演吓到了展开全文在娱乐圈里,韩雪一直都是神秘又资源好的存在。

自出道以来,韩雪的资源一直都很好,不仅是多次合作实力派演员,更是多次登上央视的舞台。

韩雪加上从不拍吻戏的这个原则让人感觉十分特立独行。

让人更加好奇她的背景。

尤其是《亮剑》热播之后,不知道哪里传出来韩雪的爷爷就是“李云龙”的原型人物,但是还有传言说《亮剑》中主角‘’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中将,其夫人韩岫岩与韩雪同姓,故外界有传言道,王近山中将是韩雪的外公。

所以韩雪到底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出道从小韩雪便是成绩优秀,并且以文化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上戏录取。

长相也清纯好看,在08年后连续三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看起来成绩很好,但其实当初韩雪进入娱乐圈的时候,遭到全家人的反对。

但幸好韩雪的家境殷实,她不需要为了养活自己,勉强拍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戏,不管片酬的多少,只要是能打动她的角色,她甚至可以免费参演,而且她经常会做慈善,这是爷爷教她的“做好人、演好戏”。

很多人都认为,韩雪属于那种有天赋的演员,但其实为了能成为大众口中的“演技派”,她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很多努力。

别人总说她能有好的影视资源,能有登上春晚舞台的机会,都是因为她的背景够硬。

不管外界如何质疑,她从未解释,但其实看她的作品,就能发现她是有真才实学的,凭借努力能够承担的起这些作品。

事业韩雪给人的感觉一直都很好,前段时间参加综艺节目,凭借多变的声线也是再次收获一批粉丝。

而韩雪也十分低调,除了拍戏几乎没有任何代言,甚至没有任何的商业活动,拍戏之外的韩雪低调到几乎隐退娱乐圈了。

但是在这些低调之外却是她的底气,对自己演技的底气,不追求名利而只是希望能够找到打动自己的作品,不得不说比起来娱乐圈赚钱的人,韩雪更多的是想来娱乐圈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韩雪如今也算是生活十分幸福了,有了老公后的韩雪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家庭上面,最近几年的作品也是慢慢减少了。

而韩雪的背景也让她有底气这样做,之前在参加节目的时候,韩雪就自曝自己第一次拍戏,爷爷不仅让司机跟着,还让她带上了警卫员,明明是个新人,却带着大批“保镖”现身,当时还把导演给吓了一跳。

亮剑—李云龙原型人物

亮剑—李云龙原型人物

“王疯子”王近山:《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根据都梁先生长篇小说《亮剑》上半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一播放就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于是人们都在猜剧中那位在渴望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具有铁血军人不计生死、压倒一切的霸气,同时又有中国农民式的狡猾与狭隘的一面的李云龙,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遍翻八路军团级军官名单,绝对没有李云龙这个人!然而,《亮剑》绝非胡编乱造,李云龙的许多故事都是有原型的,例如苍云岭之战中一炮击溃坂田联队长,就取材于1939年11月黄土岭之战中时任晋察冀军区第1团团长的陈正湘(原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副团长)用山炮击毙了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真实战例;李云龙的部队见到物资就贴上封条、让俘虏跑步以甄别隐匿其中的军官,则都是在曾任东野五师师长、三下江南时屡屡违抗林彪军令但却被林彪直接提长为十二纵队司令员的钟伟的真实故事。

此外,在陈赓、陈正湘等人身上,也可看到李云龙的影子。

不过,被称为“王疯子”的王近山,才是李云龙最主要的原型。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王近山同陈光、钟伟、王必成(《红日》中沈振新的原型)、皮定钧等堪称最有个性的几位!战争篇:徐帅之勇、刘帅之谋、邓政委之断“我算什么?一个放牛娃!我的勇敢是向徐帅学的,谋略是向刘帅学的,果断是向邓政委学的。

”王近山的这番话本属自谦,但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自吹自擂,但独狼觉得这话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徐帅之勇1930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

一位身上有着军事奇才成吉思汗血统、年仅15岁的蒙古族少年王文善,改掉自己文绉绉的名字加入了红军队伍。

他想让自己像大山一样坚强起来,所以新名字就叫“近山”。

严酷的革命斗争形势使得红军干部奇缺。

1931年,16岁的王近山就是在这种血雨腥风中走上连长岗位的。

当上连长后,王近山就渴望打仗,拼命打仗。

一次战斗,他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搏斗,打红了眼,结果两人一同滚下山崖。

国民党兵当场身亡,王近山却奇迹般生还。

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中将看过《亮剑》的很多人都认为这部作品很真实,一改过去电视剧“高大全”的传统,让革命英雄的真实形象显现在荧屏上,非常感人,非常震撼人心。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亮剑》中李云龙原型,他就是:“王疯子”王近山。

王近山将军是人民解放军序列里一员赫赫有名的战将,被称为二野“两朵花”之一(另一为陈锡联)、二野的朱可夫,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战功赫赫的将军死时的职务仅仅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许多老部下都成了他的上级,以至于老部下之一的肖永银奉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的指示写将军的悼词时,面对刺眼的“副参谋长”字样怎么也无法平静,只得找老政委小平同志叫屈,小平同志得知爱将去世的消息时半天说不出话来,末了说了一句“人死不能复生,就叫军区顾问吧。

”湖北省红安县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王近山将军于1915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其祖上是蒙古族在当地的达鲁花赤(元代地方军政长官),到其父亲时,家道中落。

将军有一个姐姐。

黄麻暴动前,后来成为中将的詹才芳到将军家乡,化装成裁缝,做暴动准备工作,王近山即是他的徒弟,只是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已。

王近山将军人生的第一个传奇是在15岁时用牙咬着一颗子弹吓倒了地主,吃了大户。

黄麻暴动后,詹才芳身份公开,他就成了詹连长的警卫员。

多年后,职位远远高于詹才芳的虎胆将军王近山见到老上级时,一如既往地恭敬。

大家叫他“王疯子”,邓小平说,那时革命英雄主义。

近山将军“王疯子”绰号的由来得缘于一次战斗,他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对掐,打红了眼,结果两人一同滚下山崖,大个子当场身亡,王近山奇迹般地生还,从此,战友们都叫他----“王疯子”红军时期,四方面军的白雀园大肃反,各级干部死伤惨重。

王近山所在团只剩下团长王宏坤(55年上将,建国后的海军政委)和几个营连干部。

总指挥徐向前让王宏坤接任军长时说了句话:“现在只有你当军长了”,王把同样的话告诉了他的机枪连长王近山,让他出任团长。

对肃反、AB团极度不理解的王近山天天盼打仗,用他的话说就是:打死一个敌人就赚一个,总比被肃反强。

亮剑:李云龙自杀后,楚云飞抚养他的儿子,坟前说的话字字锥心

亮剑:李云龙自杀后,楚云飞抚养他的儿子,坟前说的话字字锥心

亮剑:李云龙自杀后,楚云飞抚养他的儿子,坟前说的话字字锥心《亮剑》作为中国国产抗战剧的巅峰之作,已经霸占抗战剧榜首15年了,从2005年一上映就获得一致好评。

据当时央视调查数据显示,《亮剑》播出第一周就获得2005年中央电视台收视冠军,更是获奖无数拿奖更是拿到手软。

即使时隔15年现在看仍然热血沸腾。

《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剧中爱国主义精神与英雄主义、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充分展示了我军战士的军事素质和朴实的居民人素质。

剧中对于当时真实的生活场景的还原和当时我军革命先烈的辛苦和牺牲,都给生动形象的还原了出来。

《亮剑》中的李云龙有血有肉,爱憎分明,打仗那更是用兵如神,让敌人闻风丧胆。

其中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将军,王近山将军人称“王疯子”主要是打仗疯狂,面对任何敌人都敢于亮剑,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其一生极具传奇色彩,12岁参加红军南征北战,20岁就成为红军年轻的师长,这些我们从电视剧中就能看出来。

李云龙骁勇善战,常常能出其不意,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剧中与楚云飞算是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就好比诸葛亮与周瑜的那种感觉,只可惜两人分属不同的阵营,不在同一个政治立场,要不然两个人绝对是莫逆之交。

电视剧中两人也算是爱恨情仇,一起抗日救国过,但也一起兵戈相见过,两个人更是被对方打伤过,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其实作者还是比较羡慕这种友谊的,只是两个人都分属不同的阵营,但两个人都是效忠自己的信仰,无奈最后只能天各一方。

战争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军败退到台湾,楚云飞因是蒋介石的爱将,也跟着去了台湾,临走时捧走了祖国的一把土,都是中国人楚云飞也只能无奈。

李云龙晚年生活不是很好,就是因为早期李云龙打仗我行我素不听指挥,铁三角只有丁伟一人幸免于难,其好友独立团政委赵刚也是没有善终,赵刚不能忍受精神上的摧残自杀了,其妻子冯楠把自己的四个孩子交给李云龙抚养,自己也是跟着赵刚去了,而当时的李云龙也是没能熬过去,被监狱放出来之后自己也是自杀了。

李云龙性命垂危,野司一二三号首长全部到齐,他们是哪些首长呢?

李云龙性命垂危,野司一二三号首长全部到齐,他们是哪些首长呢?

淮海战役之中,李云龙穿了国军的军服深入敌方腹地,中途遭遇了他的老朋友楚云飞,双方开战。

这一次李云龙没有那么幸运,被炮弹碎片击中,性命垂危,楚云飞也身中两枪,双方各自把自己的长官带回了医院,进行了抢救性的医治。

李云龙的命可是十分特殊的,他出身红四方面军,后来在因为一个失误没有南下,反而是随着红一方面军进行了长征,可谓是在很多个大人物的手下混过,解放战争时候又被从中野调到了华野,关系网错综复杂,上面和他有关系的大人物真不少。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单单是他受伤住院之后,医院里面就挤满了人,大男人都嗷嗷的哭,哭的护士都揪心的不行。

护士还说野司的一二三号首长全部到齐了,一直很好奇这三位首长是谁?我们不妨做以下的合理推断。

一号首长:粟裕司令。

因为李云龙当时是给粟裕干活的,粟裕很爱惜这个将领,所以李云龙受伤,第一时间来看他的必然就是现任的司令员粟裕,他肯定要关心一下自己下属的伤病情况,毕竟李云龙的生死和他有直接的关系。

二号首长:刘伯承元帅。

李云龙曾经就是刘伯承元帅的警卫员,他们的关系真的不是一般的铁,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生死相依的关系。

这些关系,从李云龙对刘伯承元帅的一句老师长的称呼上就能看出来,李云龙生死不知,老师长还是很担心的。

三号首长:陈赓大将。

这一点没得说,抗战八年的深厚情谊摆在那里呢。

李云龙在陈赓大将手下干了八年,二人的关系早已经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而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关系。

这等关键时刻,他肯定在场。

所以,护士所说的三位首长,恐怕就是粟裕,老师长,还有旅长这三人没错了。

他们才是真正心疼老李的上层领导,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说明了李云龙在他们生命中的特殊性质。

李云龙-亲人的回忆,名人故事

李云龙-亲人的回忆,名人故事

李云龙-亲人的回忆,名人故事
, 李云龙:福建长汀人。

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宣传员,八路军115师教二旅5团营教导员,鲁南军区5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8纵特务团、教导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34军100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33军100
??也叫
从14岁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到1965年因病去世,李云龙一生与军队结缘。

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红小鬼,到成长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李云龙的故事是一部真实
版的“亮剑”。

客家少年参加红军,识文断字当上宣传员
1919年,李云龙出生在福建长汀县,是客家人,祖辈一直很重视文化。

小手工业者出身的李家,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好,但还是将李云龙送进私塾学习。

11月27
8
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

长子李冀闽记得,父亲生前曾跟他谈起过湘江战役,“说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说起被鲜血染红的湘江,他那种凝重肃穆的表情我永远无法忘记。

”。

历史趣谈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 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真实碰撞

历史趣谈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 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真实碰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真实碰撞
导语: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的真实历史碰撞李云龙,经典红剧《亮剑》中的男1号,独立团团长,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作战
当“李云龙”遭遇“樊哈儿”:国共两大抗日名将的真实历史碰撞
李云龙,经典红剧《亮剑》中的男1号,独立团团长,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作战勇敢,近年来被广大军迷影迷视为我军的新一代“战神”。

《亮剑》红遍大江南北后,云龙粉们对其原型进行了人肉式搜索,发现与李云生平极度相似的是我军高级将领,有“王疯子”之称的王近山将军。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湖北黄安人,15岁参加红军,22岁即任红四方面军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抗战时期任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解放战争时间任二野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军军长,抗美援朝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

王近山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在《亮剑》中提及的消灭日军战地观摩团在王近山的军事履历中已算小儿科,解放战争中的襄樊战役、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才是其成名之作,连邓小平同志都说,二野诸将,王近山最能打,立功也最多。

图:李云龙(李幼斌饰)原型王近山
图:樊哈儿(刘德一饰)原型范绍增
樊哈儿,《哈儿师长》、《哈儿军长》、《樊哈儿传奇》多部四川方言电视剧中的男1号,川军名将,是西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袍哥出身,装痴卖傻,喜笑怒骂间做到了国军军长的高位,故事传奇,人物恢谐。

樊哈儿其人也有真实历史原型,即川军高级将领范绍增,人称“范哈生活常识分享。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镇南关大捷被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里程碑,它的胜利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位指挥官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就是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

通过他的英明决策和精准指挥,中国军队最终打败了日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这位指挥官名叫李云龙,他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将领之一。

他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被誉为中国军队的一面旗帜。

镇南关大捷的胜利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取得的。

李云龙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指挥才能非常出色。

他对整个战场局势的把握非常准确,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同时,他也能够根据敌情变化随机应变,灵活指挥部队。

他注重战术的运用,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有效地击溃了日军的进攻。

在镇南关大捷中,李云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挥才能。

他率领部队巧妙地运用火力压制和速度突击等战术手段,成功地破坏了日军的进攻计划。

他还亲自指挥,冲锋在前,为部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除了指挥才能,李云龙还展现出了崭露头角的领导能力。

他深入部队,密切关注士兵的生活和训练,关心士兵的思想和感受。

他注重培养和激励士气,使每个士兵都感到自己是战斗的一部分,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李云龙的勇气和毅力也为他在战争中赢得了口碑。

在镇南关大捷中,他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并肩作战,不畏艰险。

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没有退缩和动摇,给部队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士气。

镇南关大捷的胜利证明了李云龙作为一位指挥官的能力和智慧。

他的英勇和军事才能,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他也成为了中国军队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为后来的将领们树立了榜样。

总结起来,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李云龙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领导能力和勇气。

他的优秀表现对于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军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战斗精神和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镇南关大捷中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军队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抵抗的象征。

李云龙的简介

李云龙的简介

李云龙的简介<<亮剑>>中的人物是嫁接的,拼凑的,并不是说历史上某个人就是剧中人的原型,而应该这样说,这个人是历史上很多人的集合体,对李云龙来说,他就是很多很多英雄军人的组合。

《亮剑》李云龙原型解密!!—---王近山外号王疯子,打仗不要命凶狠,文革时被退伍当一农场厂长,被许世友请出山!!影片中李云龙是129师的.历史记载当时129师的几个团编制是: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770团团长张才...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李云龙的原型是以王近山为基本的素材的。

正在热播的《亮剑》,相信大家都在看,而且品头论足。

现在很多人都在挑李云龙的毛病,如果李云龙是十全十美的人,是高大全、那就不如去看样板戏。

军痞也罢、没教养也罢、不符合解放军的纪律也罢,至少李云龙让人看着有血性、过瘾,能把中国人、中国军人的阳刚之气引出来、逼出来,那就是作者的目的。

李云龙,这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我们姑且不管他是军人也好,兵痞也罢。

不过我相信即使是对其不屑一顾之人,也应该欣赏他以眼还眼,以血还血的个性――尤其是小小一个印尼也胆敢跟在日本屁股后头跟中国叫板的时候。

外交部正在跟印尼交涉,看来只要后者口头认个错,象征性地赔点儿银子(给不给还不好说呢),我们这边最终是不了了之的。

那简直与2001年11月,日本大动干戈地击沉东海‚神秘船只‛如出一辙(经查,被击沉的系中国‚闽长运3705‛号渔船。

日本居然动用了‚金刚级‛,并大摇大摆地深入中国海域将之击沉。

然而,在国内媒体上,‚闽长运3705‛号渔船一直被称为‚神秘船只‛)。

眼下整个东南亚都知道中国好欺负了――昨天是日本,今天是印尼;明天则是越南,或者菲律宾……《亮剑》中,凡是李云龙的上司,平时哪个不猛批他成天闯祸?可一旦遭遇恶战,还不是命令他上?国难当头,那些嫌李云龙‚败坏人民军队形象‛的‚文明之师的拥护者‛们,是不是应该考虑物色这样一位英雄来替中华民族出口气啦?李云龙从小当兵,直至升任少将军长,应该说是深受人民军队的教育。

《亮剑》历史原型趣闻——常乃超曾被誉为“关外救火队长”

《亮剑》历史原型趣闻——常乃超曾被誉为“关外救火队长”

《亮剑》历史原型趣闻——常乃超曾被誉为“关外救火队长”
看过李幼斌版电视剧《亮剑》的,是否还记得剧中有一个情节,李云龙为在淮海战场上俘虏的国民党军队中找出“大官”,便命令全体俘虏跑步,专门审查跑步掉队的就认定为“大官”。

剧中暂7师师长常乃超
这在中国的解放战争史上还确有其事,其首例原型人物就是陈林达将军。

时任国民党军第195师少将师长的陈林达
因剧中李云龙的原型中有号称“中国巴顿将军”的钟伟将军(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史实,只不过首例史实发生在东北战场上的辽沈战役,后被文学艺术创作移植于淮海战役。

单说陈林达这个名字,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实谁。

纪念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

纪念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

纪念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指挥官和杰出将领,他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纪念李云龙将军,是对他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军事才能的崇高赞颂,也是对他对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深深敬意。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云龙这样的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才能够威武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本文将回顾李云龙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国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李云龙的生平事迹李云龙将军,原籍河北省宁晋县,1910年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18岁时参军入伍,经过一系列的军事训练和磨砺,他展示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李云龙将军带领部队多次参加了激烈的战斗,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

1940年,李云龙将军在北平抗日校尉大队中组建了忠义抗日救亡先锋队,进行了多次成功的游击战斗。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后,李云龙将军被任命为三野军62军185师554团团长。

在解放战争中,他带领部队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战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云龙将军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胆识备受称赞,他经常亲自带领部队,冲锋在前。

他总是坚信,士兵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士兵,他勇往直前,冲入弹雨之中,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部队争取最大的胜利。

二、李云龙对中国军队的贡献李云龙将军对中国军队的贡献无法估量,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还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理念,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李云龙将军注重军队的政治工作,他深知政治工作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他经常与士兵们进行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他将政治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使部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李云龙将军还非常注重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他鼓励士兵们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他还积极推动武器装备的研发和更新换代,使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纪念李云龙将军的意义纪念李云龙将军,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崇敬,更是对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精神的传承。

亮剑的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

亮剑的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

亮剑的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在抗战影视第一剧《亮剑》中,李云龙率部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还干掉了一个日军少将,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在小说中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欢迎阅读!李云龙少将之死的真实原因剧中的李云龙最后是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

但小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却是用楚云飞送他的勃朗宁自杀的,死的十分悲壮....李云龙斜倚在沙发上,双眼睁着,似乎还在沉思,勃朗宁手枪掉在地板上,空气中迷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儿,一缕鲜血从他左面颊上流下来,像一条红色的小溪汨汨流淌,染红了他肩章上那颗金色的将星&hellip;&hellip;马天生几乎没有犹豫,他一个箭步冲到那面墙前,迅速地挖出了那颗弹头,仔细地端详着,李云龙说得没错,那弹头的确变了形,他的颅骨还真硬&hellip;马天生默默地把弹头放进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客厅。

一个细心的战士发现,马政委的脸色惨白,在他转身的一刹那,他的眼中竞闪出了一丝泪光。

两天以后的一个深夜,田雨在狱中割腕自尽。

看守人员为此受到严厉的训斥,他们始终没搞清楚,那块小小的保险刀片是怎样躲过严密的搜查带入狱中的。

看守人员私下里议论说,这女人是做好赴死的准备来到监狱的,她根本没打算活着出去。

看她手腕上的那个伤口,割得像个孩子嘴,喷喷,这女人,真下得去手&hellip;&hellip;看守人员从田雨的遗物中发现一张信纸,这是狱方发给她写交待材料的。

这张信纸马上被送到马天生的办公桌上,那上面很潦草地写着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马天生默默看了很久,始终没说一句话。

同日,负责看守李云龙遗体的两个战士,突然遭到几个不明身份的人袭击,使他们昏迷了整整四十八小时。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一定会为李云龙打仗和追求爱情的那股“疯”劲而动容,尤其是他和女护士田雨那惊涛骇浪般的爱情,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原型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这位开国中将曾因婚变一掳到底,降为大校,被逐出军队到地方农场,十年后又重返军队,他的最后一任职务定格为正军级――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时间追溯到1978年5月的中南海,一份关于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同志逝世的悼词,摊开在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那宽大而明亮的写字台上。

这是一份由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将军亲笔撰写的悼词。

曾任第二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沉思片刻,果断拿起笔来,把“副参谋长”几个字圈去,用雄劲的字体写上“顾问”二字。

次日,中央军委补发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

同时,邓小平明确指示,王近山同志的后事按大军区领导规格办理。

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

15岁从军,16岁任连长,号称“小连长”。

先后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1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69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

无论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还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前线,王近山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独树一帜,屡建奇功,所向无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3月,军事科学院出版回忆王近山将军的文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书名――“一代战将”。

江泽民同志题词――“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

杨尚昆同志题词――“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李先念同志题词――“人民的战将王近山”。

至此,历史终于为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但却命运多舛的一代名将王近山作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智勇双全,歼灭日军观战团和共和国的许多将军一样,王近山也是从大别山的红安县走进红四方面军、并逐渐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的。

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

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

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李云龙是中国电视剧《亮剑》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也是许多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剧中的李云龙以其坚韧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能力而备受瞩目,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

然而,李云龙的原型下场究竟如何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亮剑》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剧中的李云龙代表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共产党军队将领。

但是,李云龙并没有在电视剧中出场,只是以较为间接的方式被提及和描述。

据史料记载,李云龙原型王继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将领之一,与李云龙一样,他也是以坚韧不拔、勇猛善战而闻名。

王继才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自幼家境贫寒。

年少时,他就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中,他奋发图强,迅速崭露头角。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王继才的战斗经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继才参加了河北地方抗日武装,他带领部队积极进行游击战,对日军展开了一系列的袭击。

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很快他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保定地区的领导之一。

1938年,王继才担任了中国军工工人赴沪参加战斗的护卫队队长,负责保护军工工人顺利到达。

在长达一个月的战斗中,王继才带领部队英勇作战,多次冲锋陷阵,展现出非凡的战斗能力。

他的勇猛善战鼓舞了全体士兵的士气,使得部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这一战斗结束后,他又参加了多次战斗,展现出了个人的极高战斗素质与指挥才能。

然而,王继才在抗日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40年,他在河北平山县固安附近英勇抵抗日军进攻,最终不幸因受伤牺牲。

尽管王继才离世,但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诵,成为了一代英雄。

总结来说,亮剑李云龙原型下场是以王继才的牺牲作为结局。

他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尽管他的下场让人唏嘘,但他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世人心中闪耀,被人们铭记并敬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将军李云龙,字虎臣,陕西临潼人。

生于1890年。

李云龙是辛亥革命后陕西军界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可是一个真正的刀客。

武艺高强,仗义疏财,刚强勇敢,身先示卒,但脾气急噪,缺乏政治眼光,尤其与杨虎城相比不善于团结、利用知识分子成为军政理手。

乱世造就出英雄,性格也造就了他的悲剧。

《阎良史话》中说,辛亥革命爆发后,李虎臣带了一杆快枪,骑了一匹快马回到阎良,交结张风鸣、南成祥、张明轩、丁增华等一批绿林义士,组成“渭北刀客”,独树旗帜,杀官兵替天行道,打财主杀富济贫。

1912年9月,渭北刀客在官道刘村伏击了一队官兵,缴获许多枪支弹药,从此队伍越来越壮大。

“渭北刀客”在李云龙的带领下逐渐由一帮江湖义士变为在当时陕西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据《陕西省志》记载,“刀客会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组织。

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关山镇今属阎良区)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群众称之为刀客。

刀客约产生于清咸丰初年,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有一个类似首领的人物,大家都称之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围绕首领活动。

刀客分散为各个大小不同的集团,划地自封,分布的地区,以潼关以西、西安以东沿渭河两岸较多,渭北则更多。

刀客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

辛亥革命时,大批的刀客参加革命,走向历史舞台,侠肝义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如今的渭北平原,刀客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就像经历了100多年时间洗涤的关山刀一样,刀客的传说和故事也慢慢地生锈,失去原来的面目。

1915年上半年,李云龙和续西峰、胡景翼、岳维峻、弓富魁、杨虎城、井勿幕、邓宝珊、宋哲元、樊中秀、续范亭、孙殿英等10余人华山结盟,发誓:“成立国民军,救国救民,抵抗帝国主义,扫除国内军阀,不成大功,誓不做官。

以收回租界,与列强站在平等的地位,实行三民主义,永不受外国的侵略为目的。

”从此以后,他们有的住华山,有的散居陕西各地,还有的仍返部队,以待时机。

1917年冬陕西成立反袁靖国军。

长袍于右任为司令。

井勿幕.胡景翼为副司令。

李云龙等华山结盟人员都为骨干。

靖国军是辛亥革命被逼上梁山的穷苦农民组织起来的队伍,李云龙任靖国军第四路第四支队司令。

于右任、胡景翼为老同盟会员,率领麾下李云龙等攻打过袁系陆建章,将其逐出陕西。

后改投吴佩孚,再投冯玉祥,1921年冯督陕时将胡部改编为陕军第一师。

李云龙任补充旅旅长。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与直系其他将领胡景翼、孙岳结盟,于10月24日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并通电请孙中山北上.冯与胡景翼、孙岳等商定组织国民军,冯被推为总司令兼一军长,胡景翼任二军长、孙岳任三军长。

1925年2月下旬,国民二军与原盘踞河南的镇嵩军展开了“胡(景翼)憨(玉琨)之战”.历时月余,憨兵败服毒自尽,国民二军大获全胜。

李云龙率领部队黑夜奇袭虎牢关当推首功。

可惜1925.4.14胡景翼病故。

二军长由岳维峻接任,李云龙任第十师师长。

1925年7月,大战中获胜的国民军进驻陕西,驱逐了北洋军阀陕督吴新田,段祺瑞忍痛割爱免除吴任其陕南护军使,任国民军第三军司令孙岳军为陕西督办,任第二军司令李云龙为陕西军务帮办,开始了国民军陕人主政陕西的时期。

1926年1月1日,冯正式发出通电宣布即日下野出游,同时向段政府辞去本兼各职。

段政府根据冯的意见,任命李云龙为陕西督办,张之江为西北边防督办兼察哈尔都统,刘郁芬为甘肃督办,李鸣钟为绥远都统, 随即,孙岳调往直隶,李云龙率少数部队退回陕西西安继任督陕。

1926年春,吴佩孚联合奉系进攻国民军。

因为冯玉祥出国考察,无主帅的一军被打得元气大伤,韩复榘、石友三叛变,15万人只剩下3万。

二军长岳维峻指挥无方,3师蒋士杰困守信阳48天失城,国民军在河南完全失败,岳渡黄河又被阎锡山俘获到山西。

只剩下二军李云龙、邓宝珊,三军杨虎城、庞炳勋,五军方振武在苦苦支撑。

1926年4月2日,北洋军阀吴佩孚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命驻守河南嵩山的刘镇华率八万多人进入关中,曾在胡憨大战中溃败离陕的原陕督办刘镇华卷土重来,反扑陕西。

吴佩孚委任刘镇华“讨贼联军陕甘军总司令”,联合甘肃督军陆洪涛、陇东张兆钾、陇南孔繁锦等,又勾结了阎锡山攻打西安。

镇嵩军犯陕,阎锡山供其弹药每日一百余车,陕军兵败函谷关,镇嵩军马踏秦川势如破竹。

其编制为:总司令刘镇华,直属总司令部的有卫队旅、警备旅、炮兵团、骑兵团、独立一旅二旅三旅;所属野战军为一师柴云升部、二师贾济川部、三师梅发魁部、四师王振部、五师武衍周部、六师何梦庚部;此外还有陕甘军三十五师憨玉珍部、原陕军一师麻振武部、陕军二师张治公部、北洋军七师吴新田部,总兵力达十万人马。

当时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李虎臣)只率领国民革命二军卫定一部,三军杨虎城部一万余人,和西安城内各族军民奋起抵抗。

三支军队统称陕军,李云龙为总司令,杨虎城为副总司令,并且李云龙率领自己军队担任压力较大的南城的军事防务。

军民同仇敌忾,克服种种困难,忍受极大的痛苦,坚守城池。

围城期间,西安军民历尽艰难困苦,蒙受了重大牺牲。

守住西安,这对于策应广东革命政府的北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万对十万,相持了八个月,这是何等的艰难!到5月15日,刘军攻占城西三桥,完成四面包围,西安攻防战接连出现激战,尤其在东关地区,双方鏖战惨烈。

镇嵩军又转攻南城,争夺制高点小雁塔,李云龙亲征率领刘文伯部殊死血战,终于夺回两次被占领的小雁塔。

双方常常短兵相接,白刃拼杀,反复搏斗。

8月以后,城内弹缺粮尽,已陷危境,但陕军仍在坚守。

8月下旬开始,刘镇华针对守军情况采取分化政策,许诺让李云龙当甘肃督军,把西安让出来,到兰州当官。

又使用飞机撒传单告示:如果拿李云龙、杨虎城二人之首级投靠者,各赏10万、5万元。

李云龙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血战死守。

国民军哀兵必胜,守的滴水不漏。

刘镇华攻城不是对手,死伤惨重,强攻、爆破、挖地道手段用尽,依然一筹莫展。

刘镇华攻不开城,就企图围死城,沿城周挖壕七十华里,壕后筑土墙,架设大炮隔绝内外。

又纵火烧毁城外十万亩麦田。

城中粮食短缺,斗粟百元,后到有价无市,军民挖野菜、剥树皮、餐油渣、咽糠麸,进而煮皮带、吃药材、屠狗杀马、挖鼠罗雀,甚至发生相食死尸惨剧。

即使如此,西安人仍未屈服,共产党员魏野畴、南汉宸等组织城里开群众大会,控诉刘镇华残害陕西人民滔天罪行,经杨虎城批准,批斗枪毙了劣绅楮小瑟等,打击了投降派的邪气。

八个月后,终于击败了刘镇华,护城成功。

胜利后,在北新街空旷地上挖下大坑,埋葬了遗散在城内各处无人收埋的死难者数万具尸骨,并在大土丘上修起纪念馆,有人以沉痛心情写了一幅挽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在西安反围城战斗进入后期,城内情势越来越艰难严峻时,城外的国内形势发生了急聚变化。

7月,广州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直取吴佩孚;9月,被迫下野赴苏的冯玉祥在国共两党要人的敦请协助下,回国联络北方国民军主要将领组成国民联军,在绥远五原镇誓师出征,响应广州国民政府,策应北伐,派兵援陕解围西安。

随即任命孙良诚为援陕总指挥,率部经宁、甘进军陕西。

10月中旬,首解三原之围。

11月中旬,冯玉祥先头部队攻占咸阳后,即向西安发起全面总攻。

冯军在攻击西安十里铺刘镇华大本营时,西安城内守军也乘机出击。

在内外夹攻之下,刘军全线动摇,刘镇华仓惶逃到豫西陕州。

11月27日上午12时,被围困了八月之久的西安城终于解围。

李云龙等坚守西安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西安守城战役的胜利,在国内现代战争史上是一个奇迹,时正值北伐统一中国,前后历时7个多月共计220多天,从残酷程度上远远超过二战中的列宁格勒围城战役。

后者尽管前后历时900天(一说为880天),但是德军始终没能彻底隔绝列宁格勒与外界的联系,苏军始终能够通过拉多加湖的冰面向城内运送物资,而西安被围时与外界的联系完全被隔绝,城内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从老鼠、麻雀到油渣、药铺里的药材甚至纸张,军人们的皮带、皮枪套连同鞋底都被主人煮吃光了(过去的生皮,不是现代的皮革)。

城内除了原先的居民,还有为了逃难涌来的8、9万难民。

围城后期,天天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无法安葬,天气又热,瘟疫横行,城内每天都哭声震天,但是始终没有人要投降。

战斗中,刘镇华在登城的云梯上挂上大幅白布,上边用毛笔写着‘登上城头第一名赏大洋1000块,第二名赏大洋800块,第三名赏大洋500块,后退的当场斩首示众!!一边用盘子托着明晃晃的大洋,一边是手持冷森森鬼头大刀满脸杀气的督战队,又有吴佩孚的一架飞机在西安城上空轰炸助威,可以想象战斗的残酷程度了。

西安保卫战吸引了10万镇嵩军,分散了吴佩孚的兵力,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这一胜利,使冯部国民军士气大振,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甘陕两省站稳了脚跟。

冯玉祥满怀豪情抒诗:“拼命流血求解放,一往直前不回头。

重层压迫均推倒,要使平等现五洲。

”为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和防止西北被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扩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也许是卷进战争旋涡的无辜百姓惨死太多,毕竟这两个战役有质的区别,教材上没有讲此战役。

又因为杨虎城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李云龙的实际作用就被杨的光辉遮挡淹没了。

“二虎守长安”的李云龙面对白骨垒垒、疮痍满目的惨状和“和平期待会”分子的攻击,心灰意懒,决心从此离开军界。

自己曾悄然微服出走,隐居于三原。

冯玉祥到西安后执掌了陕西军政大权,任命以于右任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邓宝珊为副司令(二人随冯绥远五原誓师出征)。

冯严厉寡恩,培养亲信,陕军原来与冯玉祥就有旧仇,为了对付镇嵩军才组成国民联军。

后来冯玉祥又接受了镇嵩军刘镇华的投降,陕军感情受创,矛盾扩大。

驻守西安的冯军宋哲元逼迫陕军接受改编,李云龙被任命军长,辖三师六旅,师长为何经伟、赤亚武、刘文伯。

命令其退出西安、出关东征。

陕军虽不愿放弃家乡地盘,但是为报答解围之恩出关东征。

接着,冯玉祥在徐州会议上公开拥蒋,冯作为第二集团军取得了对鲁、豫、陕、甘、青、宁六省的统管之权。

1928年1月9日,蒋介石复职。

国民党在南京举行二届四中全会,2月7日,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定,蒋中正为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9日,又任命李云龙为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初,适有陇东军阀韩有禄、黄得贵反冯,宋哲元追歼其部至关中,陕军将领田玉洁阻击宋部,并联合韩、黄共六万人攻打冯军。

其后,陕军各路将领在三原县召开联席军事会议,要求陕人治陕,拥岳维峻(西峰)为陕军总司令,李云龙为渭南总指挥,冯子明为渭北总指挥,联合反冯战争终于爆发。

冯部宋哲元采取分化瓦解和军事切割相结合的办法将陕军各个击破。

陕军将领顾含芳、田玉洁、党玉琨、雷赤诚、曹耀南、杨云栋等相继战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