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宪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宪法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学生在对宪法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等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探究宪法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差异。
4.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增强宪法的权威性。
5.培养宪法意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宪法的认识体会。
_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
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树立法治意识。
(二)能力目标:辨别人治与法治(三)知识目标:理解良法善治,知道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法治的含义、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突破措施:(二)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辨别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突破措施:利用中国古代法治材料和当代中国法治材料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利用(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理论知识宏观,虽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如知道相关法律法规,但不知道法治的含义、要求,不明白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不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蓝图。
存在着“有了法律制度就是法治”的认识误区。
四、教学过程:(课前ppt:我与爱车的合影)(一)导入新课比一比:比比谁知道的法律法规多。
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生活经验,说出所知道的法律法规【设计意图】比一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进入法治课堂。
同时,学生说出的法律法规为之后的课堂展开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车祸遭遇——引发法治思考师:本学期9月1日,葛某高高兴兴的开着爱车上班,刚出地下车库,就被一辆面包车从侧面撞击。
瞬间心情低落,愤怒无比,连忙报警。
心想:这车祸,我太无辜,面包车从侧面撞击我的车,而我是从地下车库出来,这次车祸应该面包车司机负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
1.困惑无比还原车祸现场:(可制作现场图)问题1:同学们,你们认为交警叔叔应该如何判罚此次交通事故?生:略师:最后,交警判我负主要责任,面包车司机负次要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docx
4.1夯实法治基石学标教目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实行法治的意义,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进程;理解掌握良法治与善治;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能力目标: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治的权威。
重点法治的意义。
难点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
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i 新课利用电视剧《人民的民义》小官巨贪的事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实行法治的意义,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进程;理解掌握良法治与善治;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治的权威。
学习重点:法治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意味着。
(2)追求并奉行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实行之治。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
(3)1840年,一些中国的仁人志丄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制度。
变法改革,成为、的必然选择。
(4)法治是现代政文明的,是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描绘法治蓝图(1)党的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社会因法治而。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
党的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
(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文稿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主题概览本文将着重探讨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分析其深度和广度,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深度评估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教学设计的深度。
在深度上,这个教学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对法治的理解,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概念,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简单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更要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在文章撰写时,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剖析法治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
三、广度评估在广度上,这个教学设计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概念,同时还需要理解法律的体系和运作机制。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章中不仅要对宪法进行深入解读,还要扩展到法律体系、司法机制以及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样才能使得文章在广度上更加全面,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四、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应该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同时引出对这个主题的个人理解和看法。
在正文部分,我们需要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展开讨论。
首先对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概念做简要介绍,然后逐步扩展到法律体系和司法机制,最后对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在结论部分,我们需要对整个主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再次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本文中,作者将共享自己对法治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者认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六、结语在撰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对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法治的理解和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也加深了对法治建设的理解。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教育价值】1.自我成长:安全、有尊严的生活,我愿意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我与他人的关系:能够积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自觉履行对他人的义务。
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树立法治信心,培养法治精神,认同法治道路,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法治的进程及进步,体会法治的作用,培养法治信仰,坚定法治信念。
2.能力目标: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能够辩证思考案件中的现象。
3.知识目标:理解法治内涵和要求,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教学重点】感受法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愿意努力夯实法治基石。
【教学难点】法治要求良法善治【教学设计】环节一:漫谈感受法治古今交通事故处理对比问1:开车时撞到行人,怎么处理?在古时候骑马伤到行人,会怎么处理?问2:通过法治处理比通过人治处理好在哪儿?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师生谈话引入话题,暖场;初步认识法制、人治、法治的区别,感受到法治好,同时帮学生定位在历史高度。
环节二:历史选择法治——法治的过去1、观看视频《清朝时中西方发展对比》问:中西方差距越拉越大,造成清朝逐渐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究其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当时时代背景下社会向前发展的阻碍。
因此清朝末年不仅我们自身落后,还受到西方列强的侵蚀,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2、学生交流:鸦片战争后,我国各个阶级做出的“反对封建制度”的探索。
小结: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尝试,反映了人民对民主法治的期盼,为法治道路奠定了基石。
中国走法治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设计意图:历史发展看,法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环节三:探索法治道路——法治的现在案例一:陈女士搀扶摔倒的李奶奶,结果不小心造成李奶奶二次受伤。
李奶奶将陈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万余元损失。
1、请同学们组内交流2分钟,组员各自选择一方并将理由简单的写在对应色卡上。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话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尊重法治、践行法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尚有不足。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治现象较多,但系统地掌握法治知识的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意义和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概念和意义。
2.法治基石的作用和重要性。
3.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的意义和基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治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制作课件,展示法治基石的相关图片和知识。
3.准备法治实践活动材料,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4.准备时间:约1小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法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治基石的相关知识,如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
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和我国法律的重要性。
2.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涵义和我国法律的重要性。
2.法律的作用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
3.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材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境模拟的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法律涵义和法律重要性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并通过提问方式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模拟生活中遵守法律的情景,从而增强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法律作用的思考题,让学生回家后思考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讲述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本章节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仍有待提高。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3.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观念。
2.讨论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法治的重要性。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探究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验法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法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法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法治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明确法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5分钟)邀请法治工作者分享实际工作经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治事业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1 教学分析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法庭审判看图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教师总结:法治。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治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一)法治的意义1.材料呈现:违法建筑“建快拆慢”“建易拆难”是长期困扰基层执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违法建筑治理的“瓶颈”。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建立了以自行拆除为基础、申请拆除(助拆)为辅助、强制拆除为保障的拆违机制,特别是用好、用足城乡规划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明确了执法机关制止当事人违法建设行为的强制措施(即查即拆)和违法建筑拆除的代履行,建立了快速处置机制,大大增强了依法拆违的操作性,有效解决了实践中为了提高执法效率“用违法手段拆违法建筑”的问题,树立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的样板。
2.问题:你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是怎么理解的?3.师生共同总结:(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3)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于法治的深层次理解还不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法律,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法治精神还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案例分析有一定的兴趣,通过讨论能更好地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公民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境模拟道具,便于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治?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案例:一个人在公共场所违规,被警察罚款。
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了解法治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提高法治观念。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
例如:模拟一个交通场景,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遵守法律,我们还可以如何维护社会法治?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日常生活中要遵守法律。
《夯实法治基石》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本框有“选择法治道路”和“描绘法治蓝图”两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1)树立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建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生活态度。
(2)通过关注时政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让中国法治蓝图框架引领学生未来的能力。
(3)学习法治的特点;人治与法治的区别;法治进步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关注时政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让中国法治蓝图框架引领学生未来的能力。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建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生活态度。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杜绝冤假错案需要依法治国》图片展后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的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学生阅读后,谈感受设计意图: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要需要夯筑法治基石●讲授新课预习教材,出示提纲(1)法治的特点是什么?(2)了解法治与人治的区别(3)标志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生活中,法治进步有哪些重要意义?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一)选择法治道路1.关注生活: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1)《未成年人保护法》(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义务教育法》(4)《反家庭暴力法》……你说我说:法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2.播放视频:《法治中国精编版》3.教师小结:法治:①建立在民主基础上,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②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关注时政:改革开放法治进程:✓1978年—1996年,民主法制恢复阶段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法治国家的特点,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法治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治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对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法治观念不强,有时会忽视法律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掌握法治的基本原则,明确法治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情感目标:使学生热爱法治,尊重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为构建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掌握法治的基本原则。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树立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对法治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树立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法治国家的特点和法治原则。
3.准备生活情境,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法治国家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治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法治,树立法治观念。
九上道德与法治 夯实法治基石教案设计
九上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石教案设计1. 教案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品质为核心目标。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 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的法律问题,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法治观念。
5.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法治知识有更直观的理解。
6.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法治的理解和看法。
7. 组织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法治机构的了解和信任。
8. 配备案例分析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和关注。
9.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法治历史和法治发展道路,增强对国家法制建设的自信和认同。
10. 利用游戏化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11. 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设计讨论课,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法治看法和观点。
12. 设计小组项目,让学生通过研究法律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和实践能力。
13. 利用故事演绎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情感共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14. 设计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模拟法庭审判的过程,感受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15.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法治和国际人权法,培养他们的全球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16. 建立法律知识问答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法规知识和相关常识。
17. 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认识法治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8. 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理念和法治精神,激发他们对法治的敬畏和尊重。
19. 设计道德情感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20. 利用互动投票等方式,让学生就当前法治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21. 引导学生了解法治中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法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22. 设计与家长沟通的环节,让家长加入到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中来。
23. 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和价值观,增强他们对法治的文化认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学生如何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他们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但深入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课堂,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并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课程内容和相关图片。
3.准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警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中学生如何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框题夯实法治基石。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法治的主题,阐述法治的内涵,论证法治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及中国法治新蓝图,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八年级下册的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学习宪法主要内容,学生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这为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治思维,没有形成坚定的法治信仰。
而本课所讲的法治及全面依法治国给学生提出了更具时代性的法治要求,所以应进一步学习,夯实法治基础。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情景探究式教学。
采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法治的存在;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理解现象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理论依据支撑;在整体教学设计中渗透法律思维,让学生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法治道路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能力目标;:梳理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理解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知识目标: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教学重点:理解法治的两个要求,理解法治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我国的法治进程;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图片导入教师提问:这些生活场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关系吗?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制止这些现象呢?(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法治”,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夯实法治基石》公开课教案_3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法治的含义,知道我国法治的要求,会描绘法治新蓝图的基本做法,并提高学生对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个人生活需要法治的理解能力,提高捍卫法治建设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区养狗扰民这个事件和高铁霸座这一社会热点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的进程,在不断夯实法治基石的基础上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维护社会法治的责任意识,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法治的两个要求:良法和善治
三、教学难点
感悟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的信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为主,合作探究。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法治基石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法治基石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教学内容:1.法治基石的概念和重要性2.法治基石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3.法治基石对社会的意义和影响4.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法治基石的概念,告诉学生法治基石是法治的基础和保证,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必备条件。
Step 2 理解法治基石(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什么是法治基石,以及法治基石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和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具体了解法治基石的不同方面,包括法律法规、宪法、法庭和法官等。
Step 3 探讨法治基石的意义和影响(2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法治基石对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了解法治基石对于社会稳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
Step 4 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20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如如何学习法律知识、如何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等。
Step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法治基石的重要性和学生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同时,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法治基石的相关内容。
扩展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升的经验和方法,并向班级进行汇报。
2.学生可以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提高对法治基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学生可以选择一项具体的法律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撰写报告的方式,深入了解法律的运行和实施情况。
4.学生可以参观法庭或者组织一次模拟法庭,体验法庭审判的过程和重要性。
评估方式:1.课堂讨论和小组汇报的表现评价。
2.学生参与扩展延伸活动的情况评价。
3.学生的书面作业和报告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治基石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法治基石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并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理论依据课标要求1.6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的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中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与法治”的内容。
而第四课主要集中探讨法治的话题。
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明确法治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强调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明确法治是实现国家复兴的必由之路。
为第二框探讨法治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在分析教材之后,明确本课时的核心知识点有两方面,共三个问题。
一方面是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这方面有两个核心知识点,一是实行法治的意义,包括对个人的意义和国家的意义,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
另一个是实行法治的要求,包括良法和善治。
第二方面是描绘法治蓝图,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历程中发现,法治一直在路上,我们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依宪治国、崇尚法治精神等内容,已经了解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障。
但在课前调查中,我依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是“你认为什么是法治?”“你认为实行法治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法治?”学生的答案暴露出几个问题点。
首先,学生对于法治的概念还有混淆。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仅有30%的学生能够答出法治是依法治理。
其他有54%的学生依然把法治与法制混淆,认为法治就是完善法律制度,治理国家的法律,或是用法律制约人民。
夯实法治基础优秀教案
夯实法治基础优秀教案《夯实法治基石》教案【教材分析】本框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法治,领悟我国选择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本框题包括两个目题的内容:第一目“选择法治道路”,主要介绍了法治保障公民生活,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第二目“描绘法治蓝图”,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进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新的战略部署,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学情分析】“法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初中生未必能站在历史发展、民族复兴、治国理政的高度,全面准确深刻理解“法治”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本框内容立意深远、内容宏大,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反映国家法治建设战略部署的高瞻远瞩而不落入琐碎的生活细节描述,贴近初中生的既有生活认知而不生硬灌输、理论说教,需要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探索。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治中国取得的进步,认同社会主义法律所蕴含的正义与民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2.能力目标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以历史见证者与建设者的姿态,看待中国法治进程,提高建设法治中国的能力。
3.知识目标能够分析说明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2.教学难点: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教法学法】1.教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思考,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维,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2.学法: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感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法律成语金科玉律、言出法随、例直禁简、法出一门、以法为教……思考:你知道以上成语的含义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金科玉律——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言出法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反就依法处理;例直禁简——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法出一门——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以法为教——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夯实法治基石
教师点拨:漫画一和漫画二共同说明了法律和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实行法治既需要实行良法之治,也需要实行善治。
我
们要夯实法治之基,凝聚法治共识,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
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选择法治道路
问题:
(1)中国近代以来的一次变法求强运动是什么?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求:邀请学生依次朗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小组内讨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