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 穴位学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10大穴位解析!

董氏奇穴10大穴位解析!

董氏奇穴10大穴位解析!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穴性:泻肝胆热、开郁通窍。

主治:口苦耳鸣、肝火旺盛、脾气暴躁、肩膀酸痛、右胁下痛、项紧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

3.3.“九九部位”奇穴与 传统耳针的比较
耳针是在传统针灸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 医学知识及全息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针 灸方法。董氏奇穴“九九部位”腧穴也是 在耳部进行针刺治疗的。耳针以现代现代 生物全息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董氏奇穴 “九九部位”腧穴运用时以五行学说为主 要理论基础,二者比较,董氏奇穴“九九 部位”腧穴有以下几个特点:

脏腑别通论 病象理论 整体局部全息观 现代神经学说
脏腑别通
董氏奇穴针灸在继承传统中医脏象、经络理论的同时, 也引入了一个传统中医极少运用脏腑别通的理论。该理论 源于明代李梃之《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心与胆相 通;肝与大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脾与 小肠相通。”董氏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心包与胃相通。 脏腑别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行而来,实乃脏腑 之气化相通。此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例 如:“三通穴”(既:通天、通关、通山三穴),位于胆 经之上而为治疗心脏疾患的特效之穴;“中白穴”位于三 焦经之上而用于治疗肾虚腰痛效果显著;“木穴”位于大 肠经之上,在治疗肝火旺盛方面有特效。“火包穴”在胃 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3.4.董氏奇穴针刺危险性低
董氏奇穴多数分布于四肢、头面及耳朵等部 位,胸腹及腰背部腧穴仅以三棱针浅刺放 血即可。前后项部、小腹部、腹股沟区眼 部等部位的传统穴位因靠近大的神经血管 或重要脏器,针刺时易发生危险,而这些 部位均无董氏奇穴分布。因而大大降低了 针刺的危险性。
4.刺法特点
董氏奇穴施针手法简单,持针、进针与 传统针灸没有差别。手法上分正刺、斜刺、 浅刺、深刺、皮下刺、留针等。不采用循、 弹、刮、摇、飞、震等行气手法,亦不采 用苍龙摆尾、龙虎交战等复杂手法,刺激 量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晕针等 意外的发生

董氏奇穴详解图文

董氏奇穴详解图文
目录
• 1---20图解 • 21---25.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
• 26—27.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 • 28---31. 特色诊法 • 32---43.治疗特色 • 44---62.精华董氏奇穴特效配穴 • 63---79.董氏72绝针 • 80.---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歌诀
1
2
3
4
33
•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 董师虽然创见奇穴甚多,但从无一穴以自己姓名命名,他认为医 学为救人之利器,为社会之所需,不应私秘而主张公开,编写奇 穴之汇,亦无一丝名利之图,其伟大精神令人钦佩,反观时下偶 有一见,尚未定论,恐或为别人所据,即迅速冠以某某合谷,某 某血海、某某三阴交者,又岂可以道理计。至于那些剽窃别人创 见将穴改名,企图偷天换日之人,则又岂能不觉愧耻。
30
• 五、治疗特色 • 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
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 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 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 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 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 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 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重治暴聋; 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屡验不爽,不 一而足。在患侧四花中穴、四花外穴附近若有瘀络,刺血 对缓解肩关节疼痛极有效验。
• 运用董氏奇穴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掌握一些特效的招 式,形成一系列疑难专科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董氏先祖 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卓有成效的治疗经验,必须首先 掌握。第二层次,由董氏奇穴完整的实践及理论体系切入, 参透针道原理,把握一身阴阳规律,形成以静制动、以不 变应万变的整体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临床 问题时,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找到最佳治疗对策。可以 说,董氏奇穴将中国传统针灸之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为 学者须沉潜入微,真积力久,方可慧然独悟。

董氏奇穴常见穴位

董氏奇穴常见穴位

腕顺一穴 腕顺二寸
腕顺二穴 腕顺一穴
三三部位
1 三其穴 其门穴:在手背橈骨之外側上緣,距手腕横纹后两寸处
靠内侧一寸处。 其角穴:挠骨之外侧,距手腕横纹后四寸处 其正穴:挠骨之外侧,距手腕横纹后六寸处 手术:手背虎口朝上,臂側放,針斜刺約與皮下平行,
由橈骨上緣以十五度向外斜刺一寸至一寸半,貼骨進 針 主治1)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 2)脱肛,痔疮痛
手术:针深止五分,禁双手用穴
主治:(1)心脏炎,心跳胸闷(2)呕吐,霍乱 说明:本穴在小肠经上,小肠合穴附近,治疗心脏病有特效,
亦治大腿内侧痛,坐骨神经痛,尾骶骨痛以及内侧膝盖痛。
5 三士穴 人士穴
取穴:手平伸掌心向上、当腕横纹上三寸、前臂桡骨 外侧上缘处是穴
手术:斜刺从外向内,以15度角斜刺五分—一寸五分 主治:气喘、手掌痛、手指痛、肩臂痛、背痛、胸痛、 心悸、蛋白尿 地士穴 取穴:掌心向上、腕横纹上六寸,人士穴上三寸 手术:同人士穴 主治:气喘、感冒、头痛、肾亏、腰痛、心脏病、疝 气、便秘
点。 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 主治:各类妇科病
说明: 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有关,通过理三焦、疏肝
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本穴配妇科穴,左右交替,治疗不孕症。 禁双手同时取穴
还巢穴
还巢穴
4木炎 取穴: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之中央线内开二分处
(D线),上穴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三 节横纹六分六(三分点法),共二穴
手术:一寸半针,针五分至一寸深 孕妇禁针
主治:小儿气喘、高烧不退(特效)、急性肺炎、肺机 能不够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说明:本穴配灵骨治疗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效。 若人气滞与气虚,则将导致血瘀血滞。
血瘀上焦则肺疾胸痺;血瘀中焦则为症瘕、血瘀下 焦则为少腹疼痛、妇女疾病;血瘀经络则关节痺痛、 风湿诸病、半身不遂;瘀血内蓄则性情变化而为神经 诸疾。所以取用灵骨穴、大白穴通气补气,而能散滞 消瘀。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手掌食指、中指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手掌食指、中指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手掌食指、中指一、手掌部(掌面3节,掌背3节)四横纹(四缝穴),2~5指,一节横纹之中点处,每侧四穴。

点刺0.1~0.2寸,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出血。

本穴一般不炙。

主治:小儿疳积、小儿腹泻、百日咳、气喘、咳嗽、蛔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指病等。

A、食指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

1. 大间穴,食指掌面+第一节横纹上+外侧三分处。

木穴,内侧三分处。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直刺二~四分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內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小间穴,大间穴直上二分半。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侧间穴,大间穴下二分半*以三棱针出血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俯神经。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吐黄痰、角膜炎、麦粒肿、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特效)2.浮间+外间,食指二节外侧三分、上下三分点处浮间穴,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疝气、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外间穴,*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中间+下间,中间穴,食指第一节中央处*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下间穴,食指第一节中下四分三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俯神经。

疝气、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花、眼睛痠痛、背痛。

天阳、地阳、人阳、內阴、沉阴五穴,为治疗睪丸疾病的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4.天阳+人阳+地阳,食指二节外侧五分处,三穴。

人阳穴,*使用五分针与肌肉垂直下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隱睪症。

5.內阴穴,掌面食指第三节横纹上二分半外四分处。

沉阴穴,小间穴外侧二分睪丸癌、睪丸瘤、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阴茎痛、阴门肿痛。

6.双喘穴,掌面食指二节横纹+內外侧尽头处。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医学课件)董氏奇穴

(医学课件)董氏奇穴

03
董氏奇穴在临床应用上的 优势
疗效显著,见效快
董氏奇穴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具 有显著的疗效,往往能够快速
缓解患者的病痛。
通过对董氏奇穴的刺激,能够 有效地调节人体气血,达到疏 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目的
,从而治愈疾病。
董氏奇穴的刺激方法多样,包 括针刺、按摩、拔罐等,不同 方法之间疗效可以相互补充,
THANKS
肾关穴与神阙穴配伍
适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和肠道疾病。
董氏奇穴的治疗手法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治疗时要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 染。
治疗手法:采用针刺、艾灸、按 摩等手法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穴 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
避免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等 情况下进行治疗。
对于孕妇、儿童、体质虚弱的患 者,应谨慎使用董氏奇穴治疗。
使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董氏奇穴疗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易于学习掌握,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使得其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பைடு நூலகம்泛性。
在操作过程中,董氏奇穴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和 并发症。
通过掌握董氏奇穴疗法的操作技巧,不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简单的治 疗,也可以在日常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
阳陵泉穴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肝炎等肝胆疾病, 以及头痛、眩晕等。
肾关穴
主治肾脏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以及耳鸣、耳聋等。
神阙穴
主治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痢疾等, 以及虚脱、休克等。
穴位配伍与治疗原则
灵骨穴与肾关穴配伍
适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和肺气不足引起的咳嗽等症状。
阳陵泉穴与神阙穴配伍
适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和肠道疾病。
董氏奇穴的理论基础

董氏奇穴针灸学基础全套

董氏奇穴针灸学基础全套

董氏奇穴针灸学基础全套★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董氏奇穴 穴位学ppt课件

董氏奇穴 穴位学ppt课件
8、木穴和胆穴合用治疗更年期的烦躁很有效。 *杨维杰医案:曾治一严重手足干燥翻裂出血之妇人,已
在数家医院治疗三月无效,手不能触物,足不能着地,经 其子背负而来,仅在尺泽及委中三棱针点刺,二次即皮肤 收口而愈,见者无不称叹刺血之妙。
编辑版pppt
34
皮肤病的治疗:
1、从肺论治 2、从肝论治 3、从瘀论治 4、从心论治, 5、调脾胃,收尾达到不复发。
3.除治上述病外,尚能治睪丸炎及腮腺炎 (原理见2.)也可治对侧手指麻木。
4.「手术」之针一、二分治心脏病变,针二、 三分治小肠病疝气及膝痛,这说明针浅治 近,针深治远,其它穴都可以此类推,十 四经穴亦同此理.
编辑版pppt
14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小间穴
编辑版pppt
15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小间穴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 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上二分是穴。
3.所谓禁忌双手取穴,尽量少取穴,减轻进针痛 苦,一般可采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两边皆病, 以男左女右为主。据经验本穴双手取穴并无大碍。
编辑版pppt
20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外间穴】
编辑版pppt
21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外间穴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 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是穴。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 痛。
编辑版pppt
35
第一章 一一部位
综论:从上述食指之六穴看来,皆与木有关, 印证了肝与大肠通的理论。故能治心脏, 或为“种木生炎”之故。
编辑版pppt
36
第一章 一一部位
【脾腫穴】
编辑版pppt
37
第一章 一一部位
脾肿穴取穴:掌面、中指第二节、中央线 上,三分法、共二穴。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稿)一一部位1、大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左外开三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其特效)、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左三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心脏分支神经;正下2~2.5分大小肠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小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高二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枝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上二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治心脏,1~2.5分肺分支神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3、浮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二分,去第三节指横纹三分三。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食指第二(中)节正中央外开(向大拇指)二分去第三(末)节指横纹三分四处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4、外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2分,去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2分,去第三指横纹六分六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5、中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本节)正中央。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

主治:心跳、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手掌向上)。

手术:针深1~2.5分。

效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治疗疝气之特效针,单手取穴可也。

注意:禁用两手同时取穴。

6、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治流产、安胎。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导读:董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针刺疗法,该疗法的穴位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古法针灸又合经络系统,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一个新的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董氏奇穴为什么「简、易、效」摘自《董氏奇穴针灸学》1特点骨缘分布组合穴位背部七线同穴异名1骨缘分布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进针时均紧贴骨缘。

如“一一部位”及“二二部位”的穴位均贴骨,或进针抵骨。

“ 三三部位”的心门穴、肝门穴、肠门穴,“五五部位”的海豹穴、木妇穴,“六六部位”的火主穴、门金穴,“七七部位”的四花上穴、足三重穴等,均贴骨缘。

灵骨穴也是紧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等等。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其治疗效应显著。

2组合穴位董氏奇穴组合穴位较多,即多个穴位为一组,多穴一名,针刺效应相同。

如腑巢穴即包括23穴;后背的五岭穴包括大椎骨下连续10节10个穴位、旁开3寸连续8个穴位、再旁开3寸连续7个穴位,总共44个穴位;“七七部位”的下三皇穴包括天皇、地皇和人皇;“八八部位”的上三黄穴包括其黄、明黄和天黄等穴;其他如足三重穴、指三重穴、指肾穴、五虎穴、外三关、四马穴等,均为组合穴位。

董氏奇穴的穴位组合特点与其刺法之“倒马针法”常两针、三针并刺有关。

3背部七线董氏奇穴有相当数量的穴位集中在背部,且位于7条垂直的直线上。

这7条直线是:中线与督脉重叠,左右各旁开1.5寸、3寸、6寸各有一条线。

中线上有21穴;1.5寸线上有9穴,左右共18穴;3寸线上有15穴,左右共30穴;6寸线上有7穴,左右共14穴。

此7条线上总共有83穴。

4同穴异名董氏奇穴有不少穴位与正经是重叠或极为接近的,可以认为属于同穴异名现象。

如背部穴位与督脉穴位和膀胱经穴位;“六六部位”的水曲穴即地五会,水相穴即太溪;“四四部位”的人宗穴即手五里等。

此外,也有部分穴位邻近正经穴位,如门金穴即陷谷穴后五分紧贴两趾骨间,火主穴即太冲穴向后五分,灵骨穴即合谷穴后1寸,紧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等。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7)面部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7)面部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7)面部X十七、面部1.上里穴,攒竹穴直上五分。

眼神经、颜面神经、耳介侧头神经。

眼压过高胀痛、酸痛、昏痛、头痛、颜面神经麻痺、口歪眼斜、呕吐、反胃、腹胀。

神经错乱。

三棱针出血效果卓著。

四俯一穴,丝竹空直上五分处。

四腑二穴,眉毛正中央点直上五分处。

2.马金水,在外眥角直下至顴骨之下缘向外横开四分处。

*直刺二分~三分。

咬肌神经、肾之神经、肺之副支神经。

肾结石、闪腰、岔气、肾肝炎、背痛、腰痛、鼻炎。

3.马快水,在马金水直下四分。

咬肌神经、肾神经、膀胱神经。

膀胱结石、膀胱炎、小便频数、腰脊椎骨痛、骨刺、鼻窦炎。

4. 木枝穴,当马金水穴向外横开一寸处取之。

下关穴直下五分。

三棱针出血。

耳介侧头神经、肝胆神经。

胆结石(特效)、肝虛、胆虛、小儿夜哭。

三叉神经痛5.俯快穴,鼻下缘向外横开五分再上五分处。

迎香穴直上五分处。

肾之神经、六俯神经。

腹胀、腹痛、疝气。

胃痛。

鼻塞。

6.鼻翼穴,在鼻翼上端之沟陷中。

肺、肾、脾神经。

眉酸痛、头昏眼花、肾亏之各种神经痛、半身不遂、四肢骨痛、颜面麻痺、舌痛、舌硬、舌紧、偏头痛、喉痛、头胀。

7.水通穴,在嘴角下五分。

*斜刺五分。

肾神经。

肾脏性之风湿病、肾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头晕、眼花、肾虛、腰痛、闪腰、岔气、背痛、口干、胃溃疡(特效)、十二指肠溃、腹胀气。

水金穴,在水通穴向內斜开五分。

*直刺二分~五分。

曾以水通、水金两穴斜刺治疗重症胃溃疡多年之患者,竟然一次获得痊癒,其效果,不容忽视。

配穴:水通、水金两穴为补肾(特效穴),当两穴附近出現暗滞色时为两穴的用针最适当时机,效果也特別明显。

8.六快穴,在人中向外横开一寸四分。

距口唇外纹一分五处。

*直刺二分~三分。

颜面神经、分泌神经。

尿道结合、尿道炎。

颜面神经麻痺。

以三棱针治疗颜面神经麻痺效佳。

配穴:六快穴配马快水穴治尿道结石有(卓效)。

9.七快穴,当嘴角外开一寸处。

*斜刺:由上往下刺一寸~二寸。

肺神经、颜面神经。

颜面神经麻痺、肺虛弱、尿道结石、三叉神经痛。

董氏奇穴治疗学讲解

董氏奇穴治疗学讲解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三叉穴更佳。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治慢性久年头痛甚好。

3.针灵骨、合谷,立可缓和疼痛。

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亦可立止头痛。

5.太阳穴刺血最特效,久年头痛轻则一、二次,重则三、四次痊愈。

⑥脚面血管放血,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佳。

2.针七里穴、九里穴、中九里(风后)、偏头穴,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

5.太阳穴点刺特效,久年偏头痛轻则一次,重则二、三次可愈。

6.水曲穴。

⑦脚面偏头区血管放血,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后头穴、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3.委中刺血甚效,治久年后头痛尤佳。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四)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高、阳明头痛〉1.天皇穴或肾关穴皆甚效。

2.针通天、火菊、前头效果良好,立止疼痛。

3.四花中穴、印堂部位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4.五虎一、五虎三亦效。

⑤脚面前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⑥四腑一、二穴配上里点刺放血,也可止疼痛。

(五)头晕1.灵骨治头晕甚效。

2.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血压低的头晕亦效。

3.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

*针双合谷,涌泉后二寸半,立降血压,曲池丁字刺亦可。

*脑贫血、头晕、针列缺透太渊,配灵骨特效(水通、水金、配通山、通天效果亦佳)。

(六)脑神经不清〈神衰弱〉1.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效果良好。

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上三黄与下三皇效果亦佳。

③心脏区、前头区、偏头区、三重穴,点刺放血,效果甚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③针正筋、正宗、三重、效果佳。

④脚面及膝以下点刺放血,效果良好。

⑤后头区点刺放血,效果卓著。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经穴学-董氏奇穴

经穴学-董氏奇穴

经穴学-董氏奇穴·第一篇(下) 2经穴学-董氏奇穴·第一篇(下)?取穴:当四花副穴直下二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说明及发挥:※四花下穴之位置在胃经上,所治之病多系胃肠病,腑肠穴亦在胃经上,主治亦同,但两针通常配合应用。

※两针并用,亦称削骨针(紧贴胫骨进针)能治骨骼胀大(骨刺)。

【腑肠穴】部位:四花下穴直上一寸半。

【附图】解剖:(六腑神经、肺之副神经、肾之副神经、心脏之副神经)主治:肠炎、腹胀、胃痛、浮肿、睡中咬牙。

取穴:当四花下穴直上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运用:通常为四花下穴之配穴,效力迅速,但不单独用针。

【四花里穴】部位:在四花中穴向里横开一寸二分,当胫骨之外缘。

【附图】解剖:(心之支神经、肺之区支神经)主治:肠胃病、心脏病、心跳、转筋霍乱(呕吐)。

取穴:在四花中穴向里横开一寸二分,至胫骨之外缘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

说明及发挥:※四花里点刺出血治上述病变效果更佳。

※点刺出血尚能治变形性膝关节炎(膝关节骨刺)。

【四花外穴】部位:在四花中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

【附图】解剖:(肺之支神经、六腑神经)主治:急性肠炎、牙痛、偏头痛、脸部神经麻痹、肋膜痛。

取穴:当四花中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寸半。

运用:用三棱针出黑血,治急性肠胃炎、肋膜痛、胸部发胀、哮喘、坐骨神经痛、肩臂痛、耳痛、慢性鼻炎、头痛、高血压。

说明:※四花外穴亦为极重要点刺穴位,除上述各病外,对于侧身各种病变更有特效。

如上述之偏头痛、耳痛、肩臂痛、肋骨痛,侧面(胆经)之坐骨神经痛及足跗痛等均有特效。

※点刺时在四花外穴周围视青筋出血即见大效,不必拘穴位。

【上唇穴】部位:在膝盖下缘。

【附图】主治:唇痛、白口症。

取穴;当膝盖正中央下缘,膑骨韧上。

手术:用三棱针刺膝盖下缘膑骨韧带上及其邻近区,使出黑血,立即见效。

【下唇穴】部位,在膝盖下缘约一寸。

【附图】主治:唇痛、白口症。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1手掌无小大指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1手掌无小大指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1-1手掌无小大指董氏奇穴针灸学习 1-1手掌无小大指C、无名指1.凤巢穴,无名指一节+外侧五分处,共三穴,在三眼穴外。

*五分针,直刺二~三分固有掌侧指神经、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子宮癌、子宮瘤、子宮炎、月经不调、赤白带、崩漏、输卵管不通、子宮前傾或后屈、不孕症、阴门肿痛、肩凝症、卵巢炎。

2.还巢穴,无名指中节+外侧五分线上正中央,共1穴。

※本穴配妇科穴,左右交替(即针左妇科配右还巢,针右妇科则配左还巢,治不孕症有极佳疗效。

)※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有关;透过理三焦、疏肝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3.复原穴,无名指内侧第一节+三分线上,共3穴配五虎穴,治全身骨痛。

4.三眼穴,无名指+第一节+外侧三分线上,共3穴。

消化不良、胰脏炎、脾脏炎、下痢、胃病呕吐、失眠症、发烧、功同足三里,本穴具有預防疾病、保健及强壮的作用。

治疗失眠配镇静穴。

(三眼凤巢)香山:这个三眼穴,一点也没有看到与眼有什么关系??可以改称:指三里5.木炎穴,无名指二节+內侧三分处,共三穴。

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两胁痛、脚抽筋、气喘。

6.定喘穴,无名指+二节+外侧三分,共三穴;内侧为木炎穴。

支气管喘息、脾喘、右心衰竭。

(还巢定喘)7.木灵穴(七十二绝针之一),无名指二节横纹上,共二穴。

*以三棱针出血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肝硬化、肝炎、肝癌、两胁痛、胆囊炎、胆道蛔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D、小指1.太阳一穴(原名眼黄穴),掌面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处。

太阳头痛、偏头痛、黄胆病、头晕、头昏、低血压高、三叉神经痛、眼病、手指痛、眉棱骨痛。

太阳一穴配太阳二穴(二节正中央)同时下针,效果较佳。

2. 通骨穴,小指一节横纹上,共二穴*斜刺二~三分,坐骨神经痛、腰痛、脊椎炎、脊椎长骨刺。

3.水源穴,小指第一节+內侧三分线上,共三穴。

董氏奇穴穴位讲解

董氏奇穴穴位讲解

董氏奇穴穴位讲解五虎穴临床应用五虎穴是董氏奇穴中治疗:全身骨肿。

根据杨维杰老师《董氏奇穴针灸学》赖金雄前辈《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还可治疗脚背痛,脚跟痛,腱鞘炎,手指痛,脚趾痛等应用极为广泛。

五虎穴的位置参考杨维杰老师《董氏奇穴针灸学》在此从略。

现将杨维杰老师,赖金雄前辈的经验总结如下:杨维杰老师:五虎一治手指痛酸,腱鞘炎,手掌痛。

五虎三治足趾痛酸。

五虎四治脚踝。

脚背酸痛。

五虎五治脚跟酸痛。

五虎二作为五虎三,五虎四的倒马针。

赖金雄前辈:1五虎一五虎二治手指麻痛。

2五虎二五虎三治足趾麻痛。

3五虎三五虎四治足背麻痛。

4五虎四五虎五治足跟痛。

5五虎四五虎五配小节治足跟痛。

6五虎四五虎五配中白,下白治内外踝痛甚效。

7五虎四五虎五配肩中治膝痛。

前些时运用杨维杰老师,赖金雄前辈经验治疗几个病例效果很好,总结如下:病例1:赵某某,女,75岁,右脚麻1年余,其间经过中西医治疗未见效果,于是以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配合木斗,木留治疗三次麻木基本消失。

病例2:商某某,女,34岁,左踝关节扭伤10余日,表现为左踝关节,足背疼痛。

以五虎四五虎五配小节治疗二次,基本痊愈。

病例3曹某某,女,60岁,右足背肿痛10余日,经过中医治疗(活血化淤类中成药)足背疼痛如初,而且越来越严重,以五虎四,五虎五治疗约10分钟,疼痛减半。

留针30分钟,疼痛消失,后见到此人询问,自从那一次治疗始终没有复发,患者连连称奇。

体会:五虎穴董师原用于治疗全身骨肿,按此五穴之分布及主治有全息意味属手足顺对法, ,配合动气针法,获效神速。

董师在治疗疾病时,强调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

贴骨进针治足跟痛效果尤佳。

浅刺皮下治疗足麻木效果很好。

五虎穴内涵[脏腑别通][体应针法][对应针法]理论体系。

运用董氏奇穴治疗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秘验一.初诊病人首用木火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健侧取穴)。

针尖向小指方向斜刺一~ 二分,针感为微酸疼痛。

董氏奇穴-五行穴

董氏奇穴-五行穴
董氏五行穴
•编辑课件
• “董氏五行穴”结合辩证施治,确实为我 们中医治疗提供了一个简单便捷的方法。
• 就是可用手五行和足五行结合起来施治。 可左手配右足,或右手配左足这样子,交 替针治,既保证了治效,又减轻了病人总 针一处的痛苦。
• 在施针时,结合患者病变部位,施以动气 针法,效果更著
•编辑课件
一、 董氏五行穴——下五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辑课件
4、驷马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驷马下穴)-------肺 • 位置:
驷马下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 驷马中穴:驷马下穴直上二寸 驷马上穴: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注:五分手小指宽度 • 主治:肺结核、肋骨痛、肋膜炎、肺弱、肺病、肺癌、肺 部纤维化、胸背痛、胸部撞击之内伤、挫伤、哮喘、肺机 能不足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鼻炎、耳聋、耳鸣、耳炎、 颜面神经麻痹、眼角膜炎;牛皮癣、各种皮肤病(特效)、青 春痘
•编辑课件
5、手下三皇穴及手肾关穴(肾) • 位置:
手天皇穴:手尺骨鹰嘴向下有一筋陷处,接近 心门穴 手肾关穴:手天皇穴向下一寸 手地皇穴:手尺骨茎突上2.5寸处,近肠门穴 手人皇穴:手地皇穴上3寸处,近肝门穴。 • 主治:同足下三皇及足肾关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补充 • 1、心门穴 • 取穴: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肉侧陷处,距肘尖一
1、上三黄(明黄、天黄、其黄简称上三黄)------肝
• 位置: 明黄穴:大腿内侧面之正中央处 天黄穴:明黄穴直上三寸 其黄穴:明黄穴直下三寸 注:上三黄以明黄穴为取穴标记
• 主治:肝癌、肝硬化、各种肝炎、肝机能异常、肝 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胆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 良、胀气;脊椎长软骨压迫神经、椎间盘突出症(特 效)、脊椎骨膜炎(骨刺);中风半身不遂、癫痫(特效) 手足舞蹈、昏迷咽语、高低血压

董氏奇穴准确穴位图(火枝穴火全穴驷马中穴驷马上穴驷马下穴三泉中九里)

董氏奇穴准确穴位图(火枝穴火全穴驷马中穴驷马上穴驷马下穴三泉中九里)

董氏奇穴准确穴位图(火枝穴火全穴驷马中穴驷马上穴驷马下穴三泉中九里)火枝穴部位:在其黄穴上一寸半。

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

主治:黄疸病、黄疸病之头晕、眼花及背痛、胆炎。

运用:明黄、火枝、其黄三穴同用治黄疸病胆炎。

火全穴部位:在其黄穴直下一寸五分。

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

主治:同火枝穴,并治脊椎骨痛及足跟痛。

运用:火全穴配其黄、火枝穴下针,亦可治黄胆病、胆炎、胆结石止痛,火全穴单用治脊椎骨痛及足跟痛。

部位: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处向前横开三寸。

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主治:肋痛、背痛、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痛、肺病、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乳房疼、半身不遂、牛皮癣、下肢扭伤。

驷马上穴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主治:同驷马中穴驷马下穴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下二寸。

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主治:同驷马中穴。

运用: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单独取上、中、下三穴,其余各症两脚六针同时取之。

说明:①驷马上中下三穴位于膝盖骨外上缘这延伸线上,驷马中穴据经验,应于胆经风市向前(向阳明经)横开三寸半之穴点训宜;②驷马三穴治疗肺脏病候群之特效要穴,治疗鼻炎、牛皮癣、青春痘均有特效,对于各类皮肤病效果亦佳,另外治疗结膜炎、甲状腺肿亦有卓效。

三泉位置:膝关节外侧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处为一穴点,该点直上二寸及四寸处各一穴点,计三穴点。

针深三分至一寸。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口眼歪斜。

运用:该组穴位治上述病症确有卓效。

与灵骨合用更佳,唯此穴位须单足(健侧)取穴为宜。

若伍地仓、颊车(方向对刺)益佳。

尚可治疗耳鸣、重听。

中九里位置:直立时手臂下垂,中指尖所触部位是穴。

一寸至二寸五分。

主治:腰背痛、肢颈痛、脊椎骨痛、头晕眼胀、手臂麻木、下肢无力。

运用:该穴即胆经风市穴。

治疗时可参阅风市之主症,本穴对于侧身病变极佳。

基于其祛风疏络作用,亦可用于头痛、神经痛,遍身骚痒等疾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手躯逆对能治眼角痛(二间穴、三间穴能治眼痛, 其理相近)。
2.董师认为本穴作用于心,故能治心脏病,董师凡能 治心脏病之穴位,亦能治膝盖痛。以下皆同此。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3.除治上述病外,尚能治睪丸炎及腮腺炎 (原理见2.)也可治对侧手指麻木。
4.「手术」之针一、二分治心脏病变,针二、 三分治小肠病疝气及膝痛,这说明针浅治 近,针深治远,其它穴都可以此类推,十 四经穴亦同此理.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大间穴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大间穴取穴:平卧或正坐、手心向上、取 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向大指三分是穴(B线取 穴)。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 具特效)、眼角痛、睪丸痛。(心与小肠表里、小肠经到眼
角)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大间穴原理及应用发挥:
1.食指属大肠经,透过肝与大肠通(肝经环绕阴部), 本穴能治肝经之病变,基于手躯顺对法,治小肠气、 疝气、睪丸痛甚效。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⑴阴掌五线--阴掌指三阴所经之掌心而言, 试以中央线为C线,桡侧(近大指侧)黑白肉 际为A线,A与C之中央线为B线,尺侧 (近小指侧)黑白肉际,为E线,E与C之中 央线为D线,了解此五线之分布位置,对 于寻找阴掌手指部位之穴位,关系甚为重 要(见图一)。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2.二穴(三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二穴,则以两指 节间距离之1/3处各取一穴(如木穴)(有少数例外, 如大间、小间)
3.三穴(四分点法)-两指节间若有三穴,则先就两 指纹之中点取穴,再以此中点穴距两边之中点各 取一穴(即两指间之四分之一处各取一穴)。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4.五穴(六分点法)-连续五穴之穴位不多,仅有 「五虎穴」,然「五虎穴」应用之机会则甚多, 取穴法便很重要,取穴时先取上指纹与下指纹前 之骨头前缘之中点为五虎三穴,然后就五虎三穴 距上下纹各1/3处取一穴计五穴(即于其间画分六 等份,每隔六分之一各取一穴)。按:五虎穴取穴 并非在二纹之间,已如前述,取穴宜特别注意。
董氏奇穴 穴位学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一一部位」即手指部位,不论阴掌(掌心)及阳掌(掌 背)皆属之,「董氏正经奇穴学」原载27个穴道,其中 有些穴道,又有好几个穴位组成,总计有52个穴点。
这些穴道,均有独特疗效,仅在手指部位即有半 百穴道(加上董公弟子补充当属更多,如:小节穴、反 后绝、大叉穴、三叉穴等)着实令一般人及初学者,不 易寻找正确穴位。其实手指部位之穴道,分布颇有规 律,以下几点找穴方法加以说明,以便寻找应用。
【木穴】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木穴取穴:掌面、食指、第一节、D线上,
共二穴,三分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原理及应用: 1.本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
(眼病可加头临泣牵引,老年慢性眼病用上三黄)手汗、 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 2.本穴治疗手掌皱裂,手皮肤病尤具特效。治疗富贵手(易 干裂),平均三四次即愈。 3.本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胆热移于脑则为 鼻渊,本穴能清肝胆火。 4.治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因「木」主风之故本穴亦有经络 通于鼻,治鼻病甚效。先将鼻涕清理干净,再做吸气动作。
能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 2.通过本经循行「手足阳明同名经相通」之
理,治牙痛(亦有手躯逆对之意)胃痛。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中间穴】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中间穴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是穴。 主治: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
眼昏、疝气。
精品课件
原理及应用: 1.上述之大间、小间、外间、浮间、中间等穴均忌双
精品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章 一一部位4.透过「大肠与肝通」(肝经入目系,上颠顶) 及「手躯逆对」能治头晕眼昏。
5.董师极为注重心与膝之关系(全息),凡能治 心脏病变之穴位,亦常用于治膝部疼痛。
6.本穴再次强调针浅治近,针深治远。针深一、 二分治头面心胸病,针深二分半治疝气及膝痛。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里,故能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还能 治支气管扩张。 2.透过「大肠与肝通」,能治小肠气、疝气、眼 角痛,其对应运用关系同大间穴。 3.本穴还能治心悸及膝盖痛。 4.本穴针浅治心肺病,针深治较远、治小肠气、 疝气、膝痛。以下各穴类推。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浮间穴】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手取穴,一般而言,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则。 2.上述诸穴为治疝之特效穴。若能配合三棱针在内踝
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 3.依据董氏对应针法(见附三)第四种之「手躯顺对法」
之手指与阴部相对,董氏以五个「间」穴治疗疝气, 具有一定的道理,此五穴均在食指上,与大肠经有关, 透过「肝与大肠通」之理论,治疗疝气当然有效。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小间穴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小间穴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 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上二分是穴。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 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肠 炎。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小间穴原理及应用: 1.本穴在食指大肠经边,能治肠炎;大肠与肺表
浮间穴取穴: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 分,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处是穴。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 痛。
精品课件
原理及应用: 1.透过肝与大肠通及手躯顺对,可以治疗疝气、
尿道炎、小肠气。 2.透过本经主治及手足阳明相通的病,能治牙痛
与胃痛。 3.所谓禁忌双手取穴,尽量少取穴,减轻进针痛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2)阳掌三线──手指阳掌部位之奇穴分布 较阴掌简单,仅呈三线分列,近小指称尺 侧,近大指称桡侧)及中央,两侧均贴靠骨 缘下针,中央则刺以皮下针(见图二)。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⑶四项分点── 1.一穴(二分点法)-在两指纹间仅有一穴者,概 以中点(即 1/2处)取穴(如中间穴)
苦,一般可采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两边皆病, 以男左女右为主。据经验本穴双手取穴并无大碍。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外间穴】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外间穴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 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是穴。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 痛。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一一部位
原理及应用: 1.透过「肝与大肠通」及「手躯顺对」,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