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二)

合集下载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三、 主体功能区及其开发战略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 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 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第三节 区 域 规 划
• 一、 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性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包括区际规划和区 内规划,区际规划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区内规划是对一定区 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 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要求: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 二、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 中人地关系的协调、代内及代际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等。 (二)发达国家政策经验:财政货币政策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福利政策帮助低收入者 ,制定教科和职业培训政策提高人口素质,设立开发机构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开发。 (三)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努力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区域现实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 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 (二)、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方向定位和发展目标、 战略重点、布局和步骤。
• 5 请用SWOT分析法对你家乡未来一段时间的发 展战略做出 初步分析
思考题
• 1 什么是战略?什么是区域发展战略?请按照情 景分析法的思路,谈谈我国经济发展某些方面的 战略策略。
• 2 什么是区域规划?为什么要制定区域规划?区 域规划与区 域发展战略有何内在联系?
• 3 区域规划包括哪些类型?我国的五年 (计划) 规划与一般 的区域规划之间为何种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研究摘要:本文回顾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介绍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后,本文探讨了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的几个关键方面。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的研究和实践效果。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研究是为了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的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实现共赢的基石,对于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当前面临的挑战尽管区域发展规划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人力资源流失和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

另外,由于区域发展规划往往是长期的,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张力。

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在制定并实施规划时保持坚定的信心和长远的眼光。

3.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规划能够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使各部门、企业和居民形成统一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向。

其次,规划能够统筹资源配置,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通过设计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合作机制,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最后,规划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环境友好型政策和措施,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 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的关键方面为了确保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论证:制定区域发展规划需要依据充分的调研分析和科学的数据支持,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

(2)参与式决策:区域发展规划应建立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形成共识。

(完整版)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完整版)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完整版)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U1绪论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

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

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

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区域规划分析(要点总结)

区域规划分析(要点总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要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其基本属性是: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二、区域的基本特性1.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和范围和可度量性2.区域的不可位移性和不可置换性3.区域内部具有同一性4.区域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三、1、区域发展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区域科学的定义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四、区域研究的新动向1.更新了区域资源的观念2.扩大了区域研究的范围3.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4.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5.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五、区域发展分析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由于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六、区域分析方法1.地理学的比较法2.经济学的分析法3.数学的模拟法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一、自然资源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2分类1)按自然资源的物质组成划分,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五大类。

中国的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

中国的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

中国的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区域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利用的规划。

而区域政策是指国家、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减少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的区域规划中国的区域规划是一个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因素的过程。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将区域规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规划。

国家级规划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涵盖宏观经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等内容。

省级规划则根据国家级规划进行细化,并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特点。

市级规划则更注重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具体问题。

在中国的区域规划中,东部地区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区域。

这一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

东部地区的规划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强环境保护。

中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转移和支撑区域。

中部地区的规划重点是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和增加农民收入。

西部地区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后方。

西部地区的规划重点是加快发展基础设施、促进资源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中国还注重发展沿海经济开放区、特色经济区和示范区,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中国的区域政策中国的区域政策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少地区差距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发展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政策。

例如,对于东部地区,国家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体育文化产业。

对于中部地区,国家鼓励发展制造业、农业和农村旅游业。

对于西部地区,国家鼓励发展能源、矿产资源、旅游等特色产业。

同时,国家还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除了区域发展战略,中国还采取了以区域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

例如,国家出台了关于发展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通过建设沿海经济开放区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

另外,国家还出台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强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区域发展与规划。

区域发展与规划涉及到对不同地区的特性、发展趋势和规划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知识点。

一、区域发展的概念与特征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条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区域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空间特征:区域发展是基于具体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综合性:区域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和相互关系。

3. 动态性:区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的发展状况和重点会发生变化。

二、区域规划的目标与内容区域规划是指根据特定地域的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和政策,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包括城市建设、农田利用和生态保护等。

2. 产业结构规划:确定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和调整方向,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3. 城市规划:制定城市的发展规划,包括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4. 社会发展规划:关注人口增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问题,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区域发展与规划的影响因素区域发展与规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几个主要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经济条件:经济基础设施、资本投资、技术创新等经济因素影响着地区的发展。

3. 社会因素: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文化习俗等社会因素对地区的发展和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政策与规划: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划对区域发展和规划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与实施策略

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与实施策略

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与实施策略引言:区域发展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一系列发展目标、政策和措施的规划。

它是推动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与实施策略,以期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制定原则(一)综合性原则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应该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才能制定出既符合区域实际情况又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规划。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发展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这意味着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确保区域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

(三)参与性原则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应该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各方应该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有机会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一个共识和共同努力的过程。

(四)灵活性原则区域发展规划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规划应该具备一定的调整和修订机制,以便及时应对新的挑战和问题,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

二、实施策略(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

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应该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区域的交通和通讯便利性,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规划应该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该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源,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应该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

区域经济评论2021.01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本刊特稿】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刘应杰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与此同时,国家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成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之一,区域政策也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政策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区域发展主要有以下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梯度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此外,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具体来说主要有4项:区域发展先行先试政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政策、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和跨区域协同发展政策。

未来,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有以下4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改革的问题,区域政策精准化、精细化的问题,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问题,区域发展中出现新的分化差距问题。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政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21)01-0010-04收稿日期:2020-11-09作者简介:刘应杰,男,国务院研究室专题调研组组长,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1000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实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第一次归纳总结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几大战略,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的目标任务。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区域发展战略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国家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之一,区域政策也是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政策之一。

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

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

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规划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而在城市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也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因为它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从而实现最优化的城市规划结果。

二、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的概念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地分析区域的优缺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最大化地发挥地域优势,最小化地消除发展的不足。

它是针对中国各地的地理、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特点而制定的,有利于推动城市化、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

三、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的重要性1.有利于增加地方就业机会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从而扭转当地经济发展不足的局面,增加地方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2.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城市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规划,推进城市化发展。

3.有利于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加强城乡联系,实现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域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更好地发挥城市发展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城市发展的优势,比如根据城市历史文化、架构建筑与空间规则,调整城市结构,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补充。

2.更好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通过开发新型经济产业和绿色环保技术,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建设,实现城市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因地制宜地制定服务业优惠政策,推进工业企业与科技设计公司的合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五、结论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通过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城市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规划,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达到优化城市规划的效果。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
二是政府通过各项财政措施,根据变化了的经济 环境和条件,调整区域经济运行的目标,使之更 符合客观实际。
三是为特定地区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 他们能更快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4
二、区域金融政策
(一)区域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对区域内货币 的供给和流通状况进行调控,来影响区域经济 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区域规划的性质及特点 发挥优势
兼顾全局
▲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效益原则
城市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工业区域规划 资源开发区
区域规划
风景旅游区
区域规划
农业区开发规划
综合性区域规划
44
第四节 地方政府在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一)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1、经济发展的目标 2、为实现目标而采用的手段
10
(一)区域财政政策的目标 1、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目标 2、区际公平目标 3、区域发展的稳定性目标
11
(二)区域财政政策的职能
1、调节资源配置: 一是通过财政手段扶持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
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 二是运用财政手段支持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对社
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效应的产业; 三是利用财政手段限制污染环境、掠夺性资源
(二)区域资本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对区域资本市 场的培育和发展,进行内部积累、横向集中和 社会化控制等资本经营,来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经营机制转换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系列政策。
15
三、区域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 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 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 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2)保护和扶植幼小的战略产业。 (3)淘汰或援助衰退产业。

0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二章)

0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二章)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由岩石、土壤、水 、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环境(eco-environment)
➢ 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是地球表面岩石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
➢ 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必 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付出。
➢ 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发展。 ➢ 区域发展也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 ➢ 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自然资源的范畴不断扩大,
➢ 3.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利用对 象的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即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一)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 1. 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不同生产部门的发展和布局,对自然资源的要求是不同的; 同样的自然资源对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 2.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综合分析资源和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对主导因素重点深入地研 究和评价。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

区域规划则是对一个地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布局的规划。

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一、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是一个地区实现整体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和促进各行业良性互动的过程。

区域发展需要全面考虑该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各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提高产业的集群效应和协同效应。

同时,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区域发展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水平,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对一个地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布局进行的规划。

通过区域规划,可以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考虑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

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农田、工业、居住等用地的合理划分和布局。

其次,要考虑交通、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以满足人们的出行和生产需求。

此外,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的规划。

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和人口的分布,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是相互作用的。

区域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区域规划进行引导和规范,而区域规划也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区域规划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方向和路径,通过对各区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各地区的功能和发展重点。

同时,区域规划还可以协调各地区的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对区域规划进行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需求的变化,原有的规划可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决策。

是对区域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决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区域发展战略属国家和地区最高层次的规划和高层次的宏观决策。

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l0年以上)、系统性(六大要素)、稳定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多个层次,整体战略和子战略)的特征。

区域发展战略的特征:全局性、客观性、长远性、系统性(区域是一个巨系统、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战略要素,也是一个系统)、稳定性(不能随意变动)、政策性(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区域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整体战略和分地区、分行业、分部门的子战略,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总体发展战略、部门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战略。

总体发展战略是指区域整体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六大战略要素。

部门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部门的发展战略。

地区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的次一级区域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总体发展战略要注意处理好与上一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平行区域、本区域内发展战略的关系。

部门发展战略具有专业性、从属性、交叉性、同步性。

地区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区域发展战略的分类: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开发战略两大部分。

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行业发展战略等内容。

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

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随着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资源配置、环境保护和社会平衡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区域发展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区域规划的重要性。

一、中国的区域发展现状中国的区域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

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

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发展迅速,但农村地区相对欠发达。

二、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1.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发展较好,但是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投资和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2.资源配置不合理。

中国的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大部分资源集中在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3.环境压力增大。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资源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三、中国区域发展的未来方向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中国需要加强东西部地区的协作与合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投资和政策的引导,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的交通、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加强,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3.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支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四、区域规划的重要性区域规划是指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和资源条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区域发展的过程。

区域规划能够有效引导和协调各个地区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区域规划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7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知识点:第十章第一节

2017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知识点:第十章第一节

第⼗章 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 我国“⼗⼆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空间⾼效利⽤、⼈与⾃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本章主要摘编相关区域规划和政策中对⼯程项⽬投资建设和⼯程咨询⼯作具有重要约束或引导作⽤的内容。

第⼀节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国⼟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规划主要⽬标时间是2020年,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空间以及内⽔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指导思想与规划⽬标 (⼀)指导思想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贯彻党的⼗七⼤精神,树⽴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式,规范开发秩序,提⾼开发效率,构建⾼效、协调、可持续的国⼟空间开发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

1.开发理念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开发中的“开发”,特指⼤规模⾼强度的⼯业化城镇化开发。

限制开发,特指限制⼤规模⾼强度的⼯业化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

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态功能区,要限制⼤规模⾼强度的⼯业化城镇化开发。

将⼀些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限制发展。

国⼟空间必须坚持的开发理念包括: (1)根据⾃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 (2)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 (3)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开发的理念; (4)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 (5)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 (6)提供⽣态产品的理念。

2.主体功能区划分 我国国⼟空间分为以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态功能区;按层级,分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两个层⾯。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开发区域,是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规模⾼强度⼯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的。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措施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推动发展。

本文将就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各地区特色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与地方资源和特点相适应。

因此在发展战略的规划中,要实行“一地一策”,鼓励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要注重跨区域协调,推动各地区特色产业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打造全国一流的产业集群。

例如,苏州的纺织业、珠海的电子业、青岛的啤酒业等在相应领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成就。

在这些领域突出的地区,应该进一步利用已有的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交通网络密度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交通网络支持,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易交通的区域更受欢迎。

因此,应加强对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体系的投入。

同时要注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为要求,以有效管理为保障。

这个战略需要更大的资金和更长远的考虑。

在资金方面,政府应该投入巨额资金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

在考虑方面,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先进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建设更好的交通网络和设施。

三、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推进人才创新发展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制定更加具体的人才引进计划,推进人才创新,发挥人才在企业和地区创新中的作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本地发展。

在引进人才方面,应该建立一定机制,例如提供优惠的房产政策、子女教育、医疗等福利,让人才愿意来到本地发展。

在发展人才方面,需要政府和企业精心抓好人才培养、引智计划等。

在优化企业人才机构方面,可以运用与国外同行业企业合作的方式,拓宽人才市场。

四、拓宽对外开放,扩大区域合作对外开放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无可替代的一环。

展会、招商引资、加强与周边贸易关系等都是宣传拓展的一种途径。

同时,各地也应该加强对合作伙伴的了解,加强区域内部产业发展合作,以加强各地间的力量和协同作业。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 )就业矛盾。

A.摩擦性B.周期性C.自愿性D.结构性【答案】 D2、直接投资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资资金投入(),并由政府有关机构或其指定、委托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等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组织建设实施的方式。

A.准经营性项目B.经营性项目C.非经营性项目D.使用贷款的投资项目【答案】 C3、“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A.郑州B.武汉C.合肥D.济南【答案】 A4、下列企业、组织中,适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是()。

A.个人独资企业B.有限责任公司C.合伙企业D.政府机关【答案】 B5、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列关于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切实落实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法人责任制B.严格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耕地义务C.积极推行建设占用补充耕地保证金制度D.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任务,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答案】 C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企业投资核准范围最小化,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推行的制度是()。

A.项目承诺制B.首问负责制C.项目备案制D.项目责任制【答案】 A7、下列行为中,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的是()。

(新教材已删除)A.购买股票B.土地使用权转让C.购买新设备D.发行债券【答案】 C8、项目法人以()的形式存在的,要设立董事会。

董事会由投资方负责组建。

A.国有独资公司B.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C.国有参股有限责任公司D.国有股份有限公司【答案】 A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我国共设立()预算。

A.两级B.三级C.四级D.五级【答案】 D10、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区域发展战略是一种长期规划与目标设定的方法,包括地理区域内政府利用资源、制定政策、推动发展的长期战略,以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而区域政策是在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针对具体问题和挑战制定的政策措施。

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统一各个部门、地区和利益相关方的目标和行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作共赢。

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到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明确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落实。

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等,以提升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外部投资。

区域政策则是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出的具体行动方案。

政府通过区域政策来调整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区域间的差异和不平衡。

区域政策可以包括产业政策、人口流动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以实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特点: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产业结构、人口情况等,必须根据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例如,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相关的产业,人口密集的地区可以注重发展服务业。

2.合作与竞争:区域发展往往需要进行跨地区合作与竞争。

政府需要鼓励地区间的合作,加强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区域间的竞争,提高地方的竞争力。

3.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保护环境资源。

4.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战略需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时,政府需要密切关注政策的效果和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以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第八章区域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

第八章区域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

财政补贴
在一些国家,只要地方财政收入低于某一水平的地 区,就可以从中央政府得到相应数额的财政补贴。 有些国家还对地处边远、经济特别落后的地区进行 财政补贴。
2、区域金融(货币)政策
投资补助
即政府对在特定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补助。
就业补助
即政府对在特定地区就业的人员提供补助。
优惠贷款
联系
他们都是政府支持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手段; 区域政策与规划是对区域战略的支持,区域战略是制
定区域政策与规划的前提。
区别
三者的侧重点不同; 三者的基本作用有一定区别。
三、区域经济政策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概念:由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的总和。
作用:调节资源配置
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市场机制是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 要缩小,必须加强政府干预。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
1、区域财政政策
目标:效率目标、公平目标、稳定性目标 手段:地区税收杠杆
特征: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高度集中化。 适用地区:
重点发展区域 “问题”区域
“问题”区域
落后区域:包括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地 理位置边远的区域、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等。
萧条区域:主要是经济结构以传统衰退产业为主 的区域,其主要病症是萧条。
膨胀区域:主要是经济活动过于集中与产业布局 过度拥挤的区域,其主要病症是膨胀。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
5、区域投资政策
区域投资政策,是指中央政府利用其在基础设 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 地区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地 区,通过其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 些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

规划 所设二级学科

规划 所设二级学科

所设二级学科
(1)区域发展与规划
(2)城乡规划与设计
(3)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4)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5)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6)城乡规划管理
(1)区域发展与规划学科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政策与战略、区域规划与城镇化。

研究内容:区域发展、城乡统筹、城乡经济学、城乡土地规划、城镇化理论、政策与发展战略等。

(2)城乡规划与设计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乡村规划。

研究内容: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理论、城市设计、乡村规划与设计、城乡景观规划、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等。

?
(3)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主要研究方向:住房政策与规划(包括房地产)、社区建设规划。

研究内容:城市住房政策、住区开发、房地产开发、社区建设与管理。

(4)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主要研究方向:城乡历史发展与理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

研究内容:城市建设
史、城乡历史发展与理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乡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5)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主要研究方向:城乡生态规划、城乡安全与防灾。

研究内容:城乡生态规划理论、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型基础设施规划、工程型基础设施规划。

(6)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主要研究方向:城乡建设管理。

研究内容:城乡安全与防灾、城市建设管理、城市管理与法规、乡村建设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100.00)1.关于我国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四大主体功能区提出的“开发”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 A.特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B.限制开发特指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 C.农产品主产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仍允许一定程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D.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仍要鼓励农业开发(分数:2.00)A. √B.C.D.解析:2.根据开发方式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______等主体功能区。

∙ A.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B.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C.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 D.国家、省级、县级主体功能区(分数:2.00)A.B. √C.D.解析:3.我国城市化地区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 A.提供工业品∙ B.提供农产品∙ C.提供生态产品∙ D.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分数:2.00)A.B.C.D. √解析:4.以下功能区中,以增强提供生态产品能力为首要任务的是______。

A.城市化地区B.农产品主产区C.重点生态功能区D.重点开发区(分数:2.00)A.B.C. √D.解析:5.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进行有度有序开发,是遵循______的原则。

∙ A.优化结构∙ B.保护自然∙ C.集约开发∙ D.协调开发(分数:2.00)A.B. √C.D.解析:6.关于以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以下属于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的是______。

∙ A.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控制在3.91%∙ B.“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 C.单位面积城市空间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 D.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进展(分数:2.00)A.B.C. √D.解析:7.我国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任务不包括______。

∙ A.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B.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C.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D.构建区域协调的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格局(分数:2.00)A.B.C.解析:8.我国的优化开发区是指具备______等条件的城市化地区。

∙ A.综合实力较强,能够体现国家竞争力∙ B.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且对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C.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 D.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分数:2.00)A. √B.C.D.解析:9.我国重点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包括______。

A.优化空间结构B.优化城镇布局C.优化人口分布 D.把握开发时序(分数:2.00)A.B.C.D. √解析:10.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是我国______的功能定位。

∙ A.优化开发区∙ B.重点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分数:2.00)A. √B.C.D.解析:11.我国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包括______。

∙ A.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B.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 C.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且对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分数:2.00)A.B.D.解析:12.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国要在______等地建设能源基地。

∙ A.山西、内蒙古、西南、东南和新疆∙ B.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东北和新疆∙ C.山西、内蒙古、西南、东北和新疆∙ D.山西、鄂尔多斯盆地、东南、东北和新疆(分数:2.00)A.B. √C.D.解析:13.在我国能源开发布局中,鄂尔多斯盆地的发展方向是______。

∙ A.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加快煤层气开发,继续发挥保障全国能源安全∙ B.以煤炭开采加工和火力发电建设为主,加大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风能开发力度,建设高效清洁大型能源输出地∙ C.以水电开发为主,加快天然气资源开发,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和建设坑口电站,加强煤电外送通道建设,建成以水电为主体的综合性能源输出地∙ D.加强石油勘探,稳定石油产量,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和风电,加快建设面向东北和华北的能源输送通道(分数:2.00)A.B. √C.D.解析:14.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西部地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一批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B.中部地区大力推进矿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优势资源转化,积极推进矿业经济区建设∙ C.东部地区稳定规模,保障振兴,促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 D.东北地区重点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挖掘资源潜力(分数:2.00)A. √B.C.D.解析:15.在能源开发布局中,核电基地的发展要遵循______的方针。

∙ A.整体布局、分段开发∙ B.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C.整体布局、分步实施∙ D.整体规划、分段开发(分数:2.00)A.B.C. √D.解析:16.在能源开发布局中,要重点在______布局建设大型风电基地。

∙ A.西南、华南和东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 B.西北、华中和东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C.西南、华北和东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D.西北、华北和东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分数:2.00)A.B.C.D. √解析:17.在能源开发布局中,近期要重点在光伏产业较发达的______等地区布局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

∙ A.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兰新线、青藏线、宁夏和内蒙古沙漠边缘∙ C.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河西走廊、兰新线∙ D.河西走廊、兰新线、青藏线、珠江三角洲(分数:2.00)A. √B.C.D.解析:18.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______要采取最严格的节水措施。

∙ A.松花江、辽河区∙ B.长江、西南诸河区∙ C.珠江、东南诸河区∙ D.黄河、淮河、海河区(分数:2.00)A.B.C.D. √解析:19.珠江、东南诸河区水资源差异大,______是珠江上游地区的工作重点。

∙ A.重点解决河道与河口水生态环境问题∙ B.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保障城市化地区用水需求,解决季节性缺水∙ C.重点解决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 D.加强水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分数:2.00)A.B.C. √D.解析:20.在区域产业政策中,重大制造业项目原则上应布局在______。

∙ A.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B.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C.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D.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分数:2.00)A. √B.C.D.解析:21.区域土地政策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 A.探索实行城乡之间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规模挂钩∙ B.探索实行城乡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的规模挂钩∙ C.探索实行地区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吸纳外来人口定居的规模挂钩∙ D.相对适当扩大优化开发区域建设用地规模(分数:2.00)A.B.C.D. √解析:22.区域农业政策中,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______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低于(分数:2.00)A. √B.C.D.解析:23.在区域人口政策中,在______要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

∙ A.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B.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C.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D.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分数:2.00)A. √B.C.D.解析:24.在区域环境政策中,优化开发区域要______。

∙ A.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B.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较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C.通过治理、限制或关闭污染物排放企业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和环境质量状况达标∙ D.依法关闭所有污染物排放企业,确保污染物“零排放”,难以关闭的,必须限期迁出(分数:2.00)A. √B.C.D.解析:25.在区域环境政策中,重点开发区域要______。

∙ A.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 B.按照国内先进水平,根据环境容量逐步提高产业准入环境标准∙ C.按照保护和恢复地力的要求设置产业准入环境标准∙ D.按照强制保护原则设置产业准入环境标准(分数:2.00)A.B. √C.D.解析:26.在区域环境政策中,限制开发区域要______。

∙ A.严格限制排污许可证的增发,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制定较高的排污权有偿取得价格∙ B.合理控制排污许可证的增发,积极推进排污权制度改革,制定合理的排污权有偿取得价格,鼓励新建项目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排污权∙ C.从严控制排污许可证发放∙ D.不发放排污许可证(分数:2.00)A.B.C. √D.解析:27.在区域环境政策中,禁止开发区域要______。

∙ A.注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建设项目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防范∙ B.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 C.尽快全面实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并实行较高的提取标准∙ D.旅游资源开发要同步建立完善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分数:2.00)A.B.C.D. √解析:28.我国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______。

∙ A.投资环境初步改善,生态和环境恶化得到初步遏制,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增长速度达到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B.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C.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D.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分数:2.00)A.B. √C.D.解析:29.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发展阶段是指______。

∙ A.2001年到2010年∙ B.2010年到2020年∙ C.2010年到2030年∙ D.2021年到2050年(分数:2.00)A.B.C. √D.解析:30.我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包括______。

∙ A.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 B.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C.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D.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分数:2.00)A. √B.C.D.解析:3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