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地方政府与区域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它们过去曾经是发达地区,有 的甚至是高度发达地区。在它们的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那 些传统性的第二产业部门,诸如钢铁、造船、纺织等。随着时代 的发展,这些行业都由创新阶段进入衰退阶段。这种陈旧的经济 结构给此类地区带来了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高,地区经济与人 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口外流等一系列问题。
特定区位因素可能形成的优势是定向的
各种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
一种区位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开发利用条件是有差别 的,因而可以建立不同的地区优势
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可移动性
有些区位因素是可以移动的,如资金、劳动力因素 等 有些因素是不可以移动的,如地区的政治条件;区 域经济基础雄厚、科学文化发达等
有利条件转化为区域优势的前提
区域发展的经济环境
地区拥有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本总量、地 区工农矿业的生产能力、区域交通系统、 信息系统、金融系统、商业系统以及其他 服务业系统的完备程度及其服务质量 区域市场条件 区域资源供需条件 区域劳动力供应条件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条件
影响区位优势发挥的因素
一种有利的区位因素对特定产业部门生产发展 的影响能力
与落后(贫困)地区不同的是,这类地区的人均收入水 平与生产发展水平可能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社会 基础完善,科学文化比较发达。
美国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高达25%,许多人都来到像图 中由阿尔•卡彭(Al Capone)办的这种施粥场接受救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区域经济发展病的诊断方法一 克劳森的四指标分析法
区域收入水平/ 全国收入水平
区域收入增长率/ 全国收入增长率
大于1
大于1 繁荣区
小于1
潜在萧条区
小于1 发展中地区 萧条区
区域经济病变治疗中的政策界限
以开发为主还是以救济为主
救济:主要是考虑落后地区与萧条地区人民的困难,政府向他们提供 无偿的、或是以工代赈的援助,藉以缓解社会的不满。这是一种消极 的措施,不可能消除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源 开发:主要是针对影响企业基金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出根源,利用经 济手段进行治疗。目的在于为地区经济问题的解决作出一套正确的、 切实可行的规划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协调问题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
落后地区和萧条地区的区别
(1)落后地区(贫困地区)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绝对落后的地区,它们从来就是落后的。在它 们的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那些初级产业部门。区内的第二 产业主要是农林渔矿产品的初步加工工业、简单劳动密集型行业。
(2)萧条地区
第八讲 地方政府与区域 发展规划
一、区域特征分析 二、区域发展目标系统与政府相应的政 策
和手段 三、区域产业结构 四、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
五、地方政府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
一、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区域经济病理分析与诊断 区域经济病变治疗中的政策界限
区域发展诸条件
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 区域发展的经济环境 区域发展的科学技术环境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与天然资源丰度
制表的方法是先根据地区生产发展的条件粗略 估计有哪些部门可能成为地区优势部门。然后 列出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区位因素, 并区分指向性因素、重要因素与一般因素
下一步再将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条件 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作比较。
最终根据列表比较的结果,选择最优的区位因 素作为区位优势
2、区域经济病理分析
在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后,就可以进一步 围绕总目标建立起:
阶段目标系统,即将总目标分成几个在不同时 完成的、阶段性目标 子区域目标,即将全国发展总目标分成应由几 个二级区去完成的二级子目标 手段目标系统
手段—目标系统(一)
政府可以用以影响区域经济的政策和手段:
在政府指导下找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 订区域全面发展战略和规划 提供信息(对象:国内外资本家) 利用财政诱导与补偿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病:指那些因区域经济结构失调或 区域企业竞争能力衰退而产生的慢性病
区域经济发展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经济结构落后,这是落后地区的通病 经济结构陈旧,这是经济萧条区的通病 经济结构臃肿、紊乱,这是过度繁荣区的通病 区域企业竞争力衰退
企业规模不经济 生产布局不合理 工业设备老化、管理与生产技术落后,致使产品质量下降,成 本上升 公用事业与基础设施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些重要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区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
三、区域发展目标系统与政府相 应的政策和手段
区域发展目标系统地制订
手段—目标系统
区域发展目标系统的制订
关于如何处理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关系
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以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 两者相辅相承
确定主从目标关系的依据
在确定区域发展总目标中发展速度与社会公平 两者的主从关系时,主要依据是:
计划经济发展预测 全国或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社会资金积累状况与政府可能用于开发的财力
开发资金的分配何者优先
“最有潜力者优先”:实际上是一种救济重于开发的战略,是一种治 标的措施
充分就业与结构优化何者居首 移劳动力就职业还是移职业就劳动力
移劳动力就职业:把困难地区的过剩劳动力迁移到可以为他们提供就 业机会的繁荣地区去 移职业就劳动力:即把繁荣地区一些衰败行业,有计划的迁往劳动力 过剩的低工资地区,或由政府直接投资,在困难地区振兴实业,为那 里大量的失业人口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
政局的稳定性: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政府的经济管理质量
区域内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种宗教团体之 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它与相邻地区、国家之间 的关系是否和睦
国家或区域财政收入的大小,及其使用分配的 政策依据
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的法 律体制,执法是否有保证,契约、专利能否受 到保障,公私财产与公私合法所得能否受到保 护等
地区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 略目标一致,才有可能得到确立,否则 只会把规划工作引入歧途 地区发展优势只有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 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后,才能确定 一个区域的优势只有通过与全国其他区 域进行比较,才能确定。
确定区域优势的方法
将各部门生产发展要求满足的条件与地区可能 提供的条件进行全面的逐条对比,然后加以综 合,并列表示意说明
特定区位因素可能形成的优势是定向的
各种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
一种区位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开发利用条件是有差别 的,因而可以建立不同的地区优势
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可移动性
有些区位因素是可以移动的,如资金、劳动力因素 等 有些因素是不可以移动的,如地区的政治条件;区 域经济基础雄厚、科学文化发达等
有利条件转化为区域优势的前提
区域发展的经济环境
地区拥有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本总量、地 区工农矿业的生产能力、区域交通系统、 信息系统、金融系统、商业系统以及其他 服务业系统的完备程度及其服务质量 区域市场条件 区域资源供需条件 区域劳动力供应条件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条件
影响区位优势发挥的因素
一种有利的区位因素对特定产业部门生产发展 的影响能力
与落后(贫困)地区不同的是,这类地区的人均收入水 平与生产发展水平可能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社会 基础完善,科学文化比较发达。
美国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高达25%,许多人都来到像图 中由阿尔•卡彭(Al Capone)办的这种施粥场接受救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区域经济发展病的诊断方法一 克劳森的四指标分析法
区域收入水平/ 全国收入水平
区域收入增长率/ 全国收入增长率
大于1
大于1 繁荣区
小于1
潜在萧条区
小于1 发展中地区 萧条区
区域经济病变治疗中的政策界限
以开发为主还是以救济为主
救济:主要是考虑落后地区与萧条地区人民的困难,政府向他们提供 无偿的、或是以工代赈的援助,藉以缓解社会的不满。这是一种消极 的措施,不可能消除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源 开发:主要是针对影响企业基金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出根源,利用经 济手段进行治疗。目的在于为地区经济问题的解决作出一套正确的、 切实可行的规划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协调问题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
落后地区和萧条地区的区别
(1)落后地区(贫困地区)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绝对落后的地区,它们从来就是落后的。在它 们的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那些初级产业部门。区内的第二 产业主要是农林渔矿产品的初步加工工业、简单劳动密集型行业。
(2)萧条地区
第八讲 地方政府与区域 发展规划
一、区域特征分析 二、区域发展目标系统与政府相应的政 策
和手段 三、区域产业结构 四、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
五、地方政府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
一、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区域经济病理分析与诊断 区域经济病变治疗中的政策界限
区域发展诸条件
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 区域发展的经济环境 区域发展的科学技术环境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与天然资源丰度
制表的方法是先根据地区生产发展的条件粗略 估计有哪些部门可能成为地区优势部门。然后 列出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区位因素, 并区分指向性因素、重要因素与一般因素
下一步再将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条件 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作比较。
最终根据列表比较的结果,选择最优的区位因 素作为区位优势
2、区域经济病理分析
在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后,就可以进一步 围绕总目标建立起:
阶段目标系统,即将总目标分成几个在不同时 完成的、阶段性目标 子区域目标,即将全国发展总目标分成应由几 个二级区去完成的二级子目标 手段目标系统
手段—目标系统(一)
政府可以用以影响区域经济的政策和手段:
在政府指导下找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 订区域全面发展战略和规划 提供信息(对象:国内外资本家) 利用财政诱导与补偿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病:指那些因区域经济结构失调或 区域企业竞争能力衰退而产生的慢性病
区域经济发展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经济结构落后,这是落后地区的通病 经济结构陈旧,这是经济萧条区的通病 经济结构臃肿、紊乱,这是过度繁荣区的通病 区域企业竞争力衰退
企业规模不经济 生产布局不合理 工业设备老化、管理与生产技术落后,致使产品质量下降,成 本上升 公用事业与基础设施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些重要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区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
三、区域发展目标系统与政府相 应的政策和手段
区域发展目标系统地制订
手段—目标系统
区域发展目标系统的制订
关于如何处理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关系
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以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 两者相辅相承
确定主从目标关系的依据
在确定区域发展总目标中发展速度与社会公平 两者的主从关系时,主要依据是:
计划经济发展预测 全国或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社会资金积累状况与政府可能用于开发的财力
开发资金的分配何者优先
“最有潜力者优先”:实际上是一种救济重于开发的战略,是一种治 标的措施
充分就业与结构优化何者居首 移劳动力就职业还是移职业就劳动力
移劳动力就职业:把困难地区的过剩劳动力迁移到可以为他们提供就 业机会的繁荣地区去 移职业就劳动力:即把繁荣地区一些衰败行业,有计划的迁往劳动力 过剩的低工资地区,或由政府直接投资,在困难地区振兴实业,为那 里大量的失业人口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
政局的稳定性: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政府的经济管理质量
区域内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种宗教团体之 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它与相邻地区、国家之间 的关系是否和睦
国家或区域财政收入的大小,及其使用分配的 政策依据
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的法 律体制,执法是否有保证,契约、专利能否受 到保障,公私财产与公私合法所得能否受到保 护等
地区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 略目标一致,才有可能得到确立,否则 只会把规划工作引入歧途 地区发展优势只有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 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后,才能确定 一个区域的优势只有通过与全国其他区 域进行比较,才能确定。
确定区域优势的方法
将各部门生产发展要求满足的条件与地区可能 提供的条件进行全面的逐条对比,然后加以综 合,并列表示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