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说课稿小学语文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再见了亲人》。
本文是一篇描写志愿军战士与朝鲜阿妈及其小孙女依依不舍的告别场景的课文。
主要内容为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争胜利后,与照顾他们生活和战斗的朝鲜阿妈及其小孙女告别的情景。
通过志愿军战士与朝鲜阿妈、小孙女的对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战役、再见、依依不舍”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背诵。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战士和朝鲜人民的小卡片。
2. 学具:课本、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浓厚的情感氛围,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讲解解析(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感情。
5. 课堂练习(5分钟)1. 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 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有什么深厚的感情?3. 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朝鲜阿妈、小孙女深情厚谊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续写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告别后的情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抗美援朝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再见了,亲人》。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
它主要讲 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 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它是落实单元重点,即"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重点课文。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在单元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理 解课文内容,了解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 友谊和壮烈的亲人情怀。
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增加了难 度。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从具体内容中感受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和亲 人情怀,教学难点为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二、教法设计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1、以情激情,介绍背景。
教学伊始,我借助录像片段,再现情景,"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 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朝夕相处了 8 年,结 下了深厚的情谊。
战争最终以正义和良知取得了胜利。
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中朝两国人民依依惜别。
"学生如亲临现场, 初悟离别之情, 这样既为理解课文作了情感铺垫, 同时揭示了课题。
2、以境激情,撞击情感。
本课紧紧抓住"再见了,亲人"这一抒发情感的主线进行情境的创设, 再现两国人民话别的场景、离别的场面,升华学生的情感。
3、以读激情,读中悟法。
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想象当时的场景,同时在朗 读中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法设计 我根据这篇课文情感饱满、段落相似的特点,先引导学生初感文本, 把握情感基调;再让学生说说触动自己情感之弦的语句和事例;然后以读 为本,自悟自得。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说教材《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作品,讲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这篇课文安排在本册教材的第四组中,本组课文讲述的都是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而且都有很强的思想性,为学生提供了熏陶思想、陶冶情操的平台。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文本,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文为了表达“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个中心思想,精心选择了材料。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在理解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l.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通过理解课文重点语句,体会它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通过重点分析课文中讲述的三个故事,领悟作者选材上的技巧,从而积累写作技能。
4.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二、说教法“教是为学服务的。
”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根据本课特征,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l.启发诱导法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
志愿军满怀深情地追述很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赞颂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实际上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中朝人民的友谊正是用鲜血凝成的。
所以教学时,我注意引导理解这个点,这样既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又能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比较扎实的训练。
2.迁移法同为志愿军跟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时,几段写法上相同。
所以,我认真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用学到的相同方法学习2、3自然段。
3.以读代讲法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中朝人民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的,要让学生反复朗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优质教学设计三篇
14.《再见了,亲人》(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一文,作者魏巍以志愿军的口气,深情地追忆了与朝鲜人民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阅读本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体会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付出的代价,对志愿军的亲情、真情、深情,而且还应该深刻的体会到我志愿军为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等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这伟大的精神是永运值得讴歌的!(2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而培养学生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2、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并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做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要求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并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一个中心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
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让我们重温历史的感动瞬间聆听那特殊年代那震撼人心的动人故事。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 (多媒体依次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第2张第3张幻灯片),请同学带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句话描述图意。
2.师讲述: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余萍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
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
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1)认知方面:结合导学案,认识、会写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
(2)技能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方面: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导学案,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作为本课教学重点,结合课后思考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
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问导法、暗示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内涵。
六、说学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小学语文[修改版]
第一篇:《再见了亲人》说课稿小学语文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情感熏陶为主,主题是他们令我们...一:说教学内容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情感熏陶为主,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训练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官兵离开朝鲜时在车站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本课以亲人为主线,用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方法,记叙了大嫂小金花和大娘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任务,把现实的告别和回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能正确读写战役雪中送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4体会重点语句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因为本课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出生于现代,时代感不强,无法引起共鸣。
那么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放在让学生捕捉文字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中朝人民用血泪交织的亲情。
四:说教学方法众所周知我们是武校,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程度上有很大差异,所以我总结出适合武校的教学方法,望大家笑纳。
{一}字1读2分解【即把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详细讲解。
】3放大【即把生字的偏旁学生容易写错的在黑板上放大,以免学生写错。
】{二}词1讲解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根据字的表面意思讲解【比如雪中送炭】{三}句抓重点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让学生反复朗读,情景交融。
{四}段讲解段落时我采取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在讲解第一自然段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通过学生朗读思考,然后回答:洗补衣服,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说教材。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
这三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二、说学情。
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
首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整篇文章我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来体会感情。
三、说教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我立足文本,主要采用了以情激情、读中感悟,悟中生情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之中。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时点拨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句、令人感动的地方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 感受亲人的含义,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3.学法迁移,运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进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令人感动的地方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 感受亲人的含义,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1、领悟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原因。
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二)引导学习“与大娘”惜别的情景我先让学生默读这一段,边读边思考划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 一、说教材1.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再见了,亲人》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第九册是高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既注意了与中年级教材的衔接,又开场表达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第九册教材在低中年级的根底上开场进展篇的训练,围绕篇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重点读写训练工程。
这两个读写的重点是从读懂一篇课文的内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到能体会内容所表达的思想,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才能。
学习第三组的课文,要指导学生继续运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完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深化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使学生的阅读才能进一步得到稳固和进步。
而该课文是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沉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
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
课文分别选取了送别路上在火车站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辞别的场面。
在送别路上,记叙的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回忆,把现实的辞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物典型、场面典型。
因此文章很有感染力。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学生从中受到国际的思想教育。
3.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年级学生阅读才能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函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因此,在教学目的的设置上,那么强调“突出教材要求”、“突出学情特点”的两个原那么。
充分考虑本单元教学目的的要求和我班学生详细实际的情况,根据课文“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示”,我是这样制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的:(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教育。
《再见了,亲人》的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的说课稿《再见了,亲人》的说课稿一、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以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首席地位。
二、说教材处理(一)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内容,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材简析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话别总是双方交谈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
在志愿军向朝鲜人民追述种种往事时,朝鲜人民一定也回忆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讲述着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课文中没有作具体叙述。
(三)教学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四)教学难重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三、说设计思路上勾下连,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文章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4 课《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最后抒发感情,用反问作结。
这部分是教学重点。
每个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一位人物的感人事迹。
这三个自然段用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件,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后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场面,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
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借助典型事例来体现两国人民的真挚深厚的情意;二是采用多种句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文的语言感情真挚强烈,抒情性强,通俗易懂。
本课编写的意图学生受到是让中朝人民伟大友谊的熏陶感染;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具体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这份伟大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无比真挚与坚定。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朝人民为什么能建立起这样深厚的情谊。
五、说教法根据本课特征,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知识联系、迁移法课文是以志愿军单方面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
《再见了,亲人》的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的说课稿《再见了,亲人》的说课稿一、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以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首席地位。
二、说教材处理(一)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内容,记叙了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材简析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话别总是双方交谈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
在志愿军向朝鲜人民追述种种往事时,朝鲜人民一定也回忆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讲述着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课文中没有作具体叙述。
(三)教学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 、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 、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 、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四)教学难重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三、说设计思路上勾下连,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文章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优秀说课稿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亲情故事,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通过讨论和分享,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2.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三)互动方式
在师生互动方面,我计划采用问题引导、讨论和反馈的方式。通过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生生互动方面,我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和合作完成任务。此外,我还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这些互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懂得珍惜和平,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由于课文内容涉及到战争和亲情,学生可能对战争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和共鸣。课文中的亲情和感恩情感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中作者的亲情和感恩情感,与之产生共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
它主要讲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在单元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3、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增加了难度。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从具体事例中感受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和亲人情怀,教学难点为: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二、教法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
1、以情激情,介绍背景。
教学伊始,我再现情景谈话:1958年,抗美援朝结束,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地挥手,深情地呼唤。
(齐读课题。
)学生如亲临现场,初悟离别之情,这样既为理解课文作了情感铺垫,同时揭示了课题。
2、以境激情,撞击情感。
本课紧紧抓住“再见了,亲人”这一抒发情感的主线进行情境的创设,设计了“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三个教学环节再现两国人民话别的场景、离别的场面,升华学生的情感。
3、以读激情,读中悟法。
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想象当时的场景,同时在朗读中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法设计我根据这篇课文情感饱满、段落相似的特点,先引导学生初感文本,把握情感基调;再让学生说说触动自己情感之弦的语句和事例;然后以读为本,自悟自得。
四、教学程序围绕着文章的题眼,我精心抽取了“再见了,亲人”这条深情而厚重的丝线,拨动学生的心弦,设计了“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的“叠加式”结构。
(一)讲亲人-------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这节课的“课眼”很明显,就是“亲人”。
语文公开课《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语文公开课《再见了,亲人》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再见了,亲人》说课稿宣汉县马渡乡中心校王波一、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十四课。
这篇课文讲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撤离朝鲜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这篇课文是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学习的主题是让学生体会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些可歌可泣的事情,体会课文中表达的令人震撼的情,并且领悟的表达方法。
因此,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结成的友谊,感受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二是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如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并结合相关的资料体会表达的真情。
(2)举一反三,迁移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学习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四、教学难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五、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收集志愿军战士与崇安县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2、教师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背景的相关资料,学生交流后总结介绍。
(2)播放《志愿军军歌》和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战斗的图片,一边语言导入: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在这个过程中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撤离朝鲜时与朝鲜人民挥泪告别的情景。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个大概的了解,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从而为学生体会本文的情感营造情景。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14、《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
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
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1、2、3自然段。
2、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感受朝鲜人民对中国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内容中体会思想才初步接触,所以选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为本文重点。
但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是选取哪些材料,是怎样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学生是陌生和困难的,因此,“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
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问导法、暗示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内涵。
六、说学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汊河中心小学马俊2016年春
一:说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情感熏陶为主,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训练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官兵离开朝鲜时在车站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本课以亲人为主线,用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方法,记叙了大嫂小金花和大娘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任务,把现实的告别和回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能正确读写战役雪中送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4体会重点语句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因为本课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出生于现代,时代感不强,无法引起共鸣。
那么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放在让学生捕捉文字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中朝人民用血泪交织的亲情。
四:说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我们是武校,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程度上有很大差异,所以我总结出适合武校的教学方法,望大家笑纳。
{一}字
1读
2分解【即把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详细讲解。
】
3放大【即把生字的偏旁学生容易写错的在黑板上放大,以免学生写错。
】{二}词
1讲解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根据字的表面意思讲解【比如雪中送炭】
{三}句
抓重点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让学生反复朗读,情景交融。
{四}段
讲解段落时我采取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在讲解第一自然段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通过学生朗读思考,然后回答:洗补衣服,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五}篇
根据本课抒情性较强的特点,我采用“以读激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法,即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抓重点语句,创景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文章中心,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故事导入法:
在讲之前告诉学生:1950年美国这个霸权主义国家侵略朝鲜,目的是侵吞朝鲜后跨过鸭绿江来侵略我们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下令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曲去支援朝鲜,于是出现了本课描写的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官兵离朝归国的感人场面。
2情景教学法
比如在讲大娘在冒死为志愿军送打糕的时候所用的几个动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身临其境地感受‘冒”“穿’动词,想象当时硝烟弥漫的大娘是怎样去送打糕的,体会中朝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
3观察想象法
通过观察图画和读课文密切结合起来深入理解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特别引导学生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也就是对本课两幅插图的描写: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从而深刻理解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即大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失去妈妈,大嫂失去双腿,也就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主题。
五说教案
板书是微型教案,根据我的教学设计以及本文的重难点,我的板书围绕亲人一词展开,在左边板书大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失去妈妈,大嫂失去双腿,在右面板书志愿军200万为朝鲜牺牲36万,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血的代价然后在中间用双箭头表示不是亲人胜似女人。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重感悟,重情景创设,重朗读,抓住亲人一线作为情感线的一些做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