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开放发展 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作者:王悦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把开放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正面外溢效应。
开放发展理念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提供了行动指南,必将进一步拓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拓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拓展世界经济发展空间。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报告中,李克强强调,“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
这也就很好地诠释了开放发展的概念。
开放发展理念,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1.坚持开放发展必须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布局为前提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
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
发展服务贸易。
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
完善投資布局,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
高中政治每日一题第08周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②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开放③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④“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①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⑤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基本战略(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自身积累资金,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进外资。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①定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完整版)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经济生活》1.影响价格主要因素(分析我国粮、油、猪肉、CPI等物价上涨的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2.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②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未来收入预期④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⑤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刺激居民消费,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科学、理性消费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结合当前形势分析我国采取的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的原因)(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怎么办):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公司经营成功因素?/企业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结合金融危机分析企业如何走过“寒冬”?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完善产业链条和产品结构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④企业间的兼并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增强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的本领,增强经济安全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上市募资,扩大资本的支配范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就业问题(为什么、怎么办)(1)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
高中政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高中政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①必然性: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②重要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3)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①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②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越来越迫切。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知识扩展】(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原因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求开放战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引进来”重在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走出去”要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基点和立足点规则意识针对贸易保护主义,要增强规则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本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2)应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2019考研政治必背考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019考研政治必背考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9考研政治必背考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加速演变,世界面临开放与保守、合作与封闭、变革与守旧的重要抉择。
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抓住机遇、化解挑战,是我国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国内看,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从而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对外开放工作必须把握的主攻方向。
(二)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州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
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是我们的宝贵经验。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现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实践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坚持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才能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才能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三)以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核心,全方位升级开放型经济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
升我 国国际竞 争力和 国际地位 , 统筹 内陆沿边 沿海
度、 韩 国等周边 国家也纷 纷对外 发展 自贸关系 。这 开放 , 形成 引领对外 开放 的新 区域和 带动 区域 发展
前线 2 0 1 3 / 1 2 l 1 4 5 《
理 论研 究 } L i L u n Y a n J i u
[ 经 济]
资 中还 常 常遇 到 各种 障碍 。一 些地 区安全 形势 严 惠互 利 的原 则加强 与其他 国家开展合 作 。当前 , 世
峻, 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 对我 国企业 的海外风险防范 界 主要 经济体 之 间的联系 日益紧密 , 利益交 融更加 能力提 出了更高要求 。
L i L u n Y a n J i u I 理论研究
[ 经 济]
实行更加 主动 的开放 战略
文 /邢 华 马小 芳
I. 八 大报告提 出 , 要 实行 更加积极 主动 的开放战 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一
I 略, 完善互利共赢 、 多元 平衡 、 安全高效 的开放
济水 平。 业化 战略” , 欧洲推 出“ 2 0 2 0 战略” , 日本推 出“ 重生 战
略” 。新 兴经 济体加 大引 势变化 要求我 国实行更加主动 的 俄 罗斯 一 2 0 2 0 ” , 巴西 推 出“ 壮大 巴西计 划” 。这都使
是 实现 对 外 贸 易稳 定 增 长面 临 压力 。2 0 1 2
型经 济体系 。习近平 在参加亚太 经合组织第 二十一 年 , 我 国进 出 口总 额 3 8 6 6 7 . 6 亿美元 , 比上 年 增 长 次 领导 人非正 式会议 、 二 十 国集 团领 导人 第八 次峰 6 . 2 %, 增 速 比上年 回落 1 6 . 3 个百分 点。 出 口2 0 4 8 9 - 3 会 等 国际会议 时也 多次指 出 , 要 实行 更加 主动 的开 亿 美 元 , 增长 7 . 9 %; 进口1 8 1 7 8 . 3亿 美 元 , 增 长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 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 的迅速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 高、 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 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 ①现阶段,这种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 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 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基 础 整 合 热 点 聚 焦
考 点 突 破 易 错 演 练
基础整合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载体:跨国公司。 (4)实质:现阶段 ,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3.实质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 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 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4.正确态度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 ,我们应当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 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实质
高考扫描: 2013 年江苏,13,选 ;2013 年广东, 24,选。
【典例导引】 (2013 年江苏政治,13,2 分)对发展中国家 而言,一个完整的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线(① →②→③)如图所示。该图所揭示的经济现象( )
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者:钟山来源:《中国经贸》2018年第04期核心要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仅意味着扩大开放的范围、拓宽开放的领域、加深开放的层次,还意味着创新方式、优化布局、提升质量。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对全球挑战、谋求共同发展,是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课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扩大开放,才能促进发展、增强实力,从而实现经济安全。
要坚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深化对外开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到2020年前,进一步巩固我国经贸大国地位;到2035年前,基本建成经贸强国;到2050年前,全面建成经贸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继续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去,为企业走出去营造好的环境、好的条件、好的服务,引导企业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实施境外合作区创新工程,培育大型跨国企业,打造中国投资品牌,树立中国投资形象。
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对接,做优做精重大项目。
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培育贸易新增长点,拓展投资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促进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积极推动打造新的开放增长极,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倡议。
积极推进自贸协定谈判,提升自贸协定水平。
全力筹备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必要性(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①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④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格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全方位:对世界各类型国家开放;②宽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③多层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和内地”(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①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互利共赢:就是对外开放中要坚持共同发展,坚持通过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二)多元平衡:就是对外开放中实现多元发展、平衡发展。
出口多元、市场多元、进出口平衡、区域的协调在提升制造业开放层次的同时,也要重视扩大服务业和农业开放;在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要重视增加进口和对外投资合作;在巩固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同时,也要重视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也要重视提升加工贸易附加值;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重视参与全球化分工合作;在提升沿海开放水平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快内陆和沿边开放,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安全高效:就是对外开放中要坚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的综合效益,增强抵御外部冲击和国际风险的能力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对外贸易方式和利用外资方式外贸方式转变:存在问题:出口贸易中也存在着出口商品多为附加值较小的低技术的产品和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仍占较大比重一方面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是扩大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比重,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互动发展,促进进出口基本平衡(二)不断拓展开放深度。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新取向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新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正确的开放战略,对外开放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动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内部与外部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变化,对对外开放也提出了新要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处理对外经贸关系,引领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的调整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出口导向为重要支撑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经济质量。
但由于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也加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
为保持经济的长期快速健康增长,我国对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适度调整,在保持对外贸易适度增长、提升产品出口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内需主导发展战略,通过开发国内市场、促进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过多依赖出口转移到内需、出口、投资“三驾马车”上来,尤其是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作用。
外贸由大幅超前增长向与国民经济平衡增长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锁定在出口创汇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短期目标上。
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导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使外贸出现了大幅超前增长。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加上当前持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以及日益多样的贸易摩擦,单纯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提升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更高层面上来规划外贸发展的方向,使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及片面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以及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方向上来,成为新时期我国改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
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什么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
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什么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从“扩大对外开放”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断推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列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主要方面之一。
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功经验的肯定,也强调了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新主题,表明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化,将以更主动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宝贵经验。
从1978年第一份来料加工协议在广东东莞虎门镇签订,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率先实行特殊政策,对外开放;到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继而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
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加快推进、纵深发展的新阶段。
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
相对于较为单一的“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互接互补”成为新的时代要求。
此后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2001年12月11日,在经历了15年的漫长谈判历程之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艰难而漫长的谈判过程显示了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融入全球经济大潮的巨大勇气和坚定决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
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作者:邢华马小芳来源:《前线》2013年第12期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习近平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等国际会议时也多次指出,要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既是我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深化改革开放,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环节。
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动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要求我国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新兴经济体面对的外部风险和挑战增加,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开始显现。
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主动调整期,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也面临需求下滑、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和挑战。
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给我国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一是实现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面临压力。
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
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
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
这延续了我国近年来顺差不断收窄的趋势。
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需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对外贸易新优势。
二是保持利用外资规模稳定面临不确定因素。
欧债危机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全球投资者避险意识上升,跨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下降。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6 |ECONOMY 学习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中主要涉及三层含义:一是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和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二是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三是要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多双边、区域和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首先,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对开放型经济的总体要求。
多元平衡可以理解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平衡、财税金融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平衡、外需内需的平衡、不同地区与不同产业的平衡以及国际市场方面不同国别和地区的平衡。
这种平衡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的一种平衡,是一种宏观的大平衡。
在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这种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是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纳入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之中予以考虑,在国家整体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阶段,努力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多元平衡发展,可以使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或部分产业的过度开放,导致国民经济产生新的结构性矛盾,最终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安全高效则是这种平衡的落脚点,在积极主动的开放过程中,安全高效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其次,从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看,开放应有利于优化结构。
我国在过去的对外经济发展中大量的投资集中在中低端制造业,虽然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出口大国,但仍不是强国,整体经济结构仍不够优化,中高端产业竞争力较弱。
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激烈之际,优化对外经济结构,特别是优化出口结构已迫在眉睫。
没有结构的优化就无法拓展开放的深度,更难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效益,更无法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所以解决好扩大开放与优化结构的关系,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要努力发挥好开放型经济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在扩大开放深度的同时,解决好开放的效应问题。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深刻结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面改革开放,随着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我们对开放重要性认识在不断深化,开放本身也成为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善于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巧妙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努力形成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就能在短期内取得长足进步。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概况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概况总结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概况总结(一)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其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2)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怎么样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的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三)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中国实行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这制度为中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四)为什么要按劳分配?(1)是由中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五)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坚持对外开放
1、坚持对外开放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格局: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2、意义:(三个有利于)
格局
全方位 宽领域 多层次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不仅对商品、技术、劳务、等传统产业市场开放, 也对金融、电信、保险、能源、交通、房地产等 领域实施开放。 经济特区(5个)、 沿海开放城市和开发区(14个)、 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沿边、沿江13个市、镇) 内陆中心城市(重庆、岳阳、武汉等共15个)
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企 业对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 ,跨国企业,经济技术合作
原因
内容或 引资、引技、引智 措施 联系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 是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经济意义: 第一,“高铁外交”开启中国外交的3.0时代 第二,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的历史性转变 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第四,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 严峻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既要坚持以上海自贸区为新起点,实 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又要调整战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谋划 中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三个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 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 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 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 第五,中国高铁“走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速铁路“走出去”,为中国在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广阔的地 缘空间,高铁就是升级版的现代丝绸之路。高铁将把中国的商品、 产业、装备、文化和思想传播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 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经济建设、精神文化建设都实行开放。
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
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地域上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的逐步开放,产业上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依次开放,我国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面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欧美一些国家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重大变化,以及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习近平同志果断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21世纪中国走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连通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地区,连通亚欧大陆,将有力推动我国和沿线国家联动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历史使命是通过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以国内自贸区建设对接国际自贸区谈判,为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打好基础。
建设“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具有协调区域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政治意义。
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什么对外开放格局
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什么对外开放格局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开放战略开放战略就是指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基本方针、策略和行为准则。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在世界上推行什么样的开放政策,如何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呢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明确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方针和具体政策,这就确定了我们对外开放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程度和体量这么大的国家,所以,我国在对外开放上还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主动。
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也就会形成一个新格局: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与世界接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与先进文明接轨的对外开放理念;而从国内来说,我国将会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在国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德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这是在全面总结30多年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世情国情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对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放型经济在逆境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全球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2位。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跃升至全球第2位,已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
2011年,对外投资规模达74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6.7倍,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
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作出重要贡献。
2011年,我国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49.8%,外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涉外税收近3.6万亿元,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外经贸领域吸纳就业1亿人左右。
对外开放有效促进了国内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推动国内体制改革,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开放型经济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提升。
我国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外来投资国,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重大变化。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是外贸增长方式还较粗放,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吸收外资结构亟待优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还需进一步增强;走出去规模总体偏小,企业国际化水平还不高。
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客观需要。
世情国情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从国际看,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2011年,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已分别较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增长44%和27%。
各国更加看重开拓国际市场和吸引国际投资,纷纷提出“出口倍增”、“产业回归”、“再工业化”等政策,抢占全球市场、资源、产业、人才、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虽然世贸组织多哈谈判进展缓慢,但各国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强化区域次区域合作。
美国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未来开放重点聚焦到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
各方围绕制定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更趋激烈。
面对国际经贸格局的深刻调整,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新一轮的国际博弈和竞争中力争主动。
从国内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确立了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善于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国际上的各种资源要素,是支撑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相较改革开放之初或者10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之时,我们更加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和条件。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我们也需要继续通过开放吸纳全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开放助力改革攻坚和发展转型。
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运筹空间;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基本内涵。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坚持根据发展改革创新的需要自主推进对外开放。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我国加快自身发展的自主选择,我们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
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选择好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把握好有序扩大开放的节奏和力度,不断拓展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善于运用“以开放换开放”的策略营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各国更加倚重中国经济,希望在中国获得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也希望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另一方面,出于各种原因,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中遭遇的贸易保护主义、投资壁垒等各种障碍持续增多。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要实行“以开放换开放”的策略,即以自身的开放换取其他经贸伙伴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等领域对我开放,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看,“以开放换开放”,也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为全球创造更加开放公正的发展环境。
三、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立足于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
创新开放模式,推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快内陆地区培育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形成引领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
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特大城市的开放先导地位,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基地转变,推进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
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建设若干全国乃至国际性经济、贸易、航运、金融中心和次中心。
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完善内陆开放布局,鼓励东部与内陆地区共建开发区,在长江、陇海、京广、京九等交通干线沿线,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
加快推进沿边省份向周边地区开放,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的同时,鼓励出口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加工组装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产业链高端拓展。
完善外贸促进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努力扩大文化、技术、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扩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检测与分析、管理咨询和先进环保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的服务进口。
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能源资源、关键设备、零部件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
完善进口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提高进口议价能力。
推动发达国家放宽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
促进重要商品进口来源地多元化。
健全产业损害预警和进口贸易救济机制,维护重点产业安全。
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
把利用外资从主要依靠成本优势转到主要依靠人才、环境、市场上来。
完善利用外资法律法规,认真研究国民待遇、准入清单等国际投资规则的通行做法,深化涉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环境透明化和便利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市场信用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完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
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与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
推动各类产业聚集园区转型升级和有效整合,鼓励外资投向科技中介、创新孵化器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
完善走出去的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等制度建设。
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设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和农业合作。
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引导国内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培育“中国建设”和“中国劳务”国际品牌。
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支持企业在全球通过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联合重组等方式,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增强应对对外投资合作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保障境外企业和人员合法权益。
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
全面深化双边经贸关系。
创新与发达国家合作模式,增进开放互信。
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维护共同利益。
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减免关税待遇。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着力增强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坚持世贸组织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主渠道地位,推进多哈回合谈判。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
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营造于我有利的制度环境。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形成东西呼应、区域协调、布局合理的自贸区格局。
提高自由贸易区开放水平,深化货物贸易合作的同时,着力提高投资、服务贸易合作水平。
(作者: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