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经颅磁治疗仪-PPT课件
适用范围:
由于rTMS经颅磁治疗仪采用了频谱重复性 (rTMS)电磁技术,包含适合对脑部多种疾病治 疗的频率和强度。适用范围:缺血性脑血管病 1. 脑血栓形成和脑血栓性梗塞 2.腔隙性梗塞 3.脑供 血不足、脑萎缩、脑动脉硬化 4.脑椎底供血不足 脑脊髓损伤性疾病 ;1.颅脑损伤,中毒性脑损伤 、脊髓损伤者 2.脑出血后需要运动功能恢复的 3. 小儿脑瘫、癫痫病 4.创伤性颅脑损伤、颅内肿瘤 手术后需要脑功能恢复者脑功能性疾病 ;1.帕金 森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精神障碍 2.神经衰弱 、失眠、眩晕、神经性头痛、脑疲劳综合症、神 经性疾病 3.抑郁性精神症、焦虑症、强迫症、恐 惧症等
治疗效果:
根据康泰健脑仪的治疗机理,对脑血管病和其它病部 疾病患者有下列效果: 1、镇静、抗炎、消肿的作用明显 增强。 2、增强了对血管的舒张和调节作用,改善血管壁 的变性硬化和炎症反应,增加血管弹性和肉韧性、解除脑 血管痉挛、降低血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干预脑梗死后 出现的离子失衡,减轻Ca2+超载,从而减轻因离子失衡 引起的组织损害,解除脑血管痉挛,舒张脑血管,改善血 管壁的硬化、变性及炎症反应,促进缺血区侧枝循环的建 立,促进和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预后结局,有 助于各项功能的恢复。 3、对脑细胞作用:抗炎、消肿, 加速炎性渗出物吸收、消散。加快损伤细胞对DNA合成物 质的吸收,改善组织营养,改善受损区及周围区域的代谢 环境(PH值趋于弱减性)对损伤的脑细胞可起到促进细 胞新陈代谢,提高受损细胞的可复率; 4、抑制异常脑电 和脑磁的发生和传播,改善睡眠质量,控制和改善癫痫病 的发作。 5、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6、激活休眠状态的脑 细胞。
治疗效果:
• 1、快速改善睡眠质量; • 2、快速修复损伤的脑细胞; • 3、快速改善脑供血不足; • 4、快速改善头晕脑胀症状; • 5、快速改善血三高、高血压。
经颅磁刺激PPT课件
rTMS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每次输出两个以上成串的有 规律的重复TMS,频率≤1 Hz称为低频rTMS或慢速 rTMS;刺激的重复频率>1H称为高频rTMS。划分主要根 据不同频率刺激的生理作用和风险,低频刺激会引起皮质 功能抑制并没有刺激风险,高频作用相反,高于10Hz容 易引起皮质兴奋性增高,同时副作用的风险也增高。
两个部分组成
设备
Power Generators 刺激线圈
设备
线圈 圆形线圈 蝶形线圈 静态液冷(低耗能) 动态液冷(高耗能)
线圈磁场分布于距离成反比,所以要贴近患者头 部
45度方向诱发最高刺激
技术原理
电磁现象:电流通过一个线圈可以产生磁力 线,磁力线可使临近的线圈内产生逆向电流。
技术分类
rTMS与TMS不同的是 1.在神经元不应期也能够进行刺激。 2.rTMS对皮层产生功能性的影响 高频刺激(15~25 Hz)可能增加局部代谢 低频刺激(1~5 Hz) 降低局部代谢
兴奋性的指标参数: 1.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s, MT)即TMS作用 于运动皮层可引起所支配肌肉收缩的最小强度; 2.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s)的波幅;
技术原理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用于治疗主要是通过改 变它的刺激频率而分别达到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 皮质功能的目的。
高频率、高强度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总和,导致刺激部位神经异常兴奋,低频刺激的 作用则相反,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 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对rTMS 刺激的局部神 经通过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作用对多部位 功能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病人的大脑功能状况, 需用不同的强度、频率、刺激部位、线圈方向来 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两个部分组成
设备
Power Generators 刺激线圈
设备
线圈 圆形线圈 蝶形线圈 静态液冷(低耗能) 动态液冷(高耗能)
线圈磁场分布于距离成反比,所以要贴近患者头 部
45度方向诱发最高刺激
技术原理
电磁现象:电流通过一个线圈可以产生磁力 线,磁力线可使临近的线圈内产生逆向电流。
技术分类
rTMS与TMS不同的是 1.在神经元不应期也能够进行刺激。 2.rTMS对皮层产生功能性的影响 高频刺激(15~25 Hz)可能增加局部代谢 低频刺激(1~5 Hz) 降低局部代谢
兴奋性的指标参数: 1.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s, MT)即TMS作用 于运动皮层可引起所支配肌肉收缩的最小强度; 2.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s)的波幅;
技术原理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用于治疗主要是通过改 变它的刺激频率而分别达到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 皮质功能的目的。
高频率、高强度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总和,导致刺激部位神经异常兴奋,低频刺激的 作用则相反,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 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对rTMS 刺激的局部神 经通过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作用对多部位 功能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病人的大脑功能状况, 需用不同的强度、频率、刺激部位、线圈方向来 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ppt课件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前额叶皮质活跃
惊恐障碍(PD)——背外侧前额叶(DLPFC)功能异常, 两侧DLPFC兴奋性不对称(右>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右前额叶皮质氧灌注 增加,左侧前额叶皮质的灌注下降
强迫症(OCD)——前额叶皮质代谢亢进和灌注增加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5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 低频(≤5Hz)刺激右侧DLPFC——缓解紧张、 担心、烦躁、入睡困难
• 评估:HAMA,HAMD • 事件相关电位:MMN,N100,N200,
P3a,P3b等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9
精神分裂症的rMTS治疗
• 阴性症状——前额皮质活动度减低
• 阳性症状(顽固性幻听)——左右侧颞回区和 左侧颞顶区活动增强
• NREM睡眠——生长发育;REM——学习、 记忆、情绪调节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2
睡眠障碍
睡眠发动与维持障碍 过度睡眠障碍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睡眠障碍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3
生理心理性失眠可能原因
• 睡眠结构的改变 • 个体和遗传素质的影响 • 个体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问题的影响 • 个体本能的问题——124 • 不正确的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医源性问题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4
双相情感障碍
• 病理性抑郁情感主要反映——兴趣缺乏 • 非典型的躁狂和抑郁症状:性欲、食欲、睡眠
需要量、行为及注意、疼痛和感觉过敏、易症状(自杀风险高) • 伴焦虑的抑郁大多非双相 • 治疗认知的偏差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经颅磁刺激 (TMS)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ci stimulation,TMS) ——非创伤性、安全、无痛,1985年,AnthonyBarker
惊恐障碍(PD)——背外侧前额叶(DLPFC)功能异常, 两侧DLPFC兴奋性不对称(右>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右前额叶皮质氧灌注 增加,左侧前额叶皮质的灌注下降
强迫症(OCD)——前额叶皮质代谢亢进和灌注增加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5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 低频(≤5Hz)刺激右侧DLPFC——缓解紧张、 担心、烦躁、入睡困难
• 评估:HAMA,HAMD • 事件相关电位:MMN,N100,N200,
P3a,P3b等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9
精神分裂症的rMTS治疗
• 阴性症状——前额皮质活动度减低
• 阳性症状(顽固性幻听)——左右侧颞回区和 左侧颞顶区活动增强
• NREM睡眠——生长发育;REM——学习、 记忆、情绪调节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2
睡眠障碍
睡眠发动与维持障碍 过度睡眠障碍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睡眠障碍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3
生理心理性失眠可能原因
• 睡眠结构的改变 • 个体和遗传素质的影响 • 个体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问题的影响 • 个体本能的问题——124 • 不正确的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医源性问题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4
双相情感障碍
• 病理性抑郁情感主要反映——兴趣缺乏 • 非典型的躁狂和抑郁症状:性欲、食欲、睡眠
需要量、行为及注意、疼痛和感觉过敏、易症状(自杀风险高) • 伴焦虑的抑郁大多非双相 • 治疗认知的偏差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经颅磁刺激 (TMS)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1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ci stimulation,TMS) ——非创伤性、安全、无痛,1985年,AnthonyBarker
药理学课件经颅磁刺激及其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中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发展及展望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项前沿的治疗技术,不断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有望 为更多精神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经颅磁刺激及其在治疗抑 郁症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创新技术, 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疗效。
什么是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利用磁场产生的短暂脉冲来刺激头 部神经组织,调节大脑的功能和活动。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原理
经颅磁刺激通过改变神经元活动、突触连接和神经递质释放来改善抑郁症患 者的症状。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效果与安全 性
经颅磁刺激已被证实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具备良好的 安全性和耐受性。
经颅磁刺激的作用机制
通过调节脑区活动、神经调节物质和神经回路,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产生治 疗效果。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适应症
经颅磁刺激广泛应用于各类抑郁症患者,包括难治性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以及孕妇等特 殊群体。
经颅磁刺激的种类
常见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连续经颅磁刺激 (cTMS)和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
经颅磁刺激与抗抑郁药物的比 较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相比,具有独特 优势和适应症。
非侵入性经颅磁刺激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非侵入性经颅磁刺激具有安全、无创、可逆、可调的常见不良反 应
尽管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包 括头痛、头晕和面肌抽搐。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流程和操作技巧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操作,在特定的设备下完成一系列的治疗步骤。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前后需要注 意的事项
经颅磁刺激技术简介 ppt课件
结果发现: ①经颅重复磁刺激通过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善脑卒中后意识障碍; ②增加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α频段的绝对功率; ③α频段相对功率值与Glasgow昏迷评分和JFK昏迷恢复量表评分评分呈正 相关。 结论:TMS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可改善脑卒中意 识障碍患者的脑功能活动,对意识障碍患者有促苏醒作用。
丘脑 其他皮质区 脑干调节系统
Pascual-Leone A,Amedi A, Fregni F, et al. The plastic human brain cortex. Annu Rev Neurosci.2005;28:377-401.
刺激模式
单脉冲模式
重复模式
刺激模式
TBS模式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影响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分泌(比如谷氨酸 、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
刺激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干扰大脑功能、诱发神经网络振荡;
神经可塑性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还是突触的可塑性,是人类 学习记忆、疾病、衰老,神经生长、发育、修复的基础。
神经损伤可塑性
Synaptic regeneration
计算方法: CMCT=T1-T2
脑科学研究
RTPL-右颞顶交界区 1Hz 25min
场景1
场景2
右脑颞顶交界处——参与思考判断他人做某事 时的心理状态,影响是非判断,所以有人称它 是“道德罗盘”。
临床治疗 基于循证医学的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
欧洲的专家团队根据2014年3月以前发表的rTMS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而编写的临 床治疗指南,为rTM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循证基础。
PPT课件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四川省康复医院
丘脑 其他皮质区 脑干调节系统
Pascual-Leone A,Amedi A, Fregni F, et al. The plastic human brain cortex. Annu Rev Neurosci.2005;28:377-401.
刺激模式
单脉冲模式
重复模式
刺激模式
TBS模式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影响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分泌(比如谷氨酸 、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
刺激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干扰大脑功能、诱发神经网络振荡;
神经可塑性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还是突触的可塑性,是人类 学习记忆、疾病、衰老,神经生长、发育、修复的基础。
神经损伤可塑性
Synaptic regeneration
计算方法: CMCT=T1-T2
脑科学研究
RTPL-右颞顶交界区 1Hz 25min
场景1
场景2
右脑颞顶交界处——参与思考判断他人做某事 时的心理状态,影响是非判断,所以有人称它 是“道德罗盘”。
临床治疗 基于循证医学的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
欧洲的专家团队根据2014年3月以前发表的rTMS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而编写的临 床治疗指南,为rTM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循证基础。
PPT课件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四川省康复医院
经颅磁刺激的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Merton用高电压经颅刺激大脑皮质,引出运动诱发电 位。然而电刺激经过颅骨和头皮的高电阻会产生疼痛 和灼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1982
Polson制作了磁场刺激器可以兴奋外周神经,首次记录 到肌肉收缩的诱发电位。
2020/1/16
4
TMS技术简介
发展简史
1986
英国Shef field大学的Barker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经颅磁 场刺激器,可以在颅外直接刺激运动皮质诱发身体对侧 手的运动。
Lefaucheur Jean-Pascal,André-Obadia Nathalie,Antal Andrea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n the therapeutic use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2.Simone Rossi, Mark Hallett, Paolo M. Rossini, Alvaro Pascual-Leone and The Safety of TMS Consensus Group.
Safety, ethical considerations, an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clinical
病例对照研究的系 统综述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可期待
2020/1/16
1.睡眠障碍 2.孤独症 3.运动性失语等
专家观点,临床医 生反映 尚未严格试验证明
28
临床应用
康复应用
TMS是康复评定和治疗的新手段。 帮助中风患者大脑的功能重组,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偏侧忽视、言语功
1982
Polson制作了磁场刺激器可以兴奋外周神经,首次记录 到肌肉收缩的诱发电位。
2020/1/16
4
TMS技术简介
发展简史
1986
英国Shef field大学的Barker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经颅磁 场刺激器,可以在颅外直接刺激运动皮质诱发身体对侧 手的运动。
Lefaucheur Jean-Pascal,André-Obadia Nathalie,Antal Andrea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n the therapeutic use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2.Simone Rossi, Mark Hallett, Paolo M. Rossini, Alvaro Pascual-Leone and The Safety of TMS Consensus Group.
Safety, ethical considerations, an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clinical
病例对照研究的系 统综述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可期待
2020/1/16
1.睡眠障碍 2.孤独症 3.运动性失语等
专家观点,临床医 生反映 尚未严格试验证明
28
临床应用
康复应用
TMS是康复评定和治疗的新手段。 帮助中风患者大脑的功能重组,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偏侧忽视、言语功
经颅磁刺激ppt课件
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
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的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通 过了FDA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的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 应用在精神领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 应症的治疗;在神经领域的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的治疗等; 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的改 变等。
rTMS使用的适应症
• 1.失眠 • 2.焦虑症 • 3.抑郁症 • 4.偏头痛 • 5.癫痫 • 6.脑梗塞后的运动障碍,失语,视觉障碍,吞咽困难等 • 7.帕金森病 • 8.阿尔茨海默症 • 9.意识障碍 • 10.脊髓损伤等
愿 每一个夜晚 都有美好的睡眠 愿 每一个清晨 都有真心的笑颜
谢谢大家!
经颅磁刺激的优势在哪里
•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手段,疗效明确。相对于药物治疗,
其起效快、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由于它是非系统性疗法,所以不伴 有用药常见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性功能异常、恶心、嗜睡、口干 等。经颅磁刺激是门诊疗法,长期费用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 需麻醉镇静,可以完全保持清醒。相对于物理治疗,特别是电休克治 疗,其安全性高、无痛苦、不会影响认知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
东北国际医院 神经内科
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rTMS)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的)、非侵入性 的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的磁脉冲高度聚焦于 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该技术自问世 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 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 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项目。
TMS简介 ppt课件
• 用于刺激外周神经,低频兴奋外周混合神经引 起肌肉收缩、抑制脊髓兴奋性。
• 手持低频平刺激:用于治疗偏头痛、癫痫、外 周肢体疼痛。
• 用于MEP检测,诊断颅内运动神经功能
ppt课件
21
运动诱发电位的诊断作用
ppt课件
22
功能区定位方法
FUNCTION MAPPING
ppt课件
23
重复刺激-常规TMS与模式化TMS
L/O/G/O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
ppt课件
1
TMS原理及应用
TMS-背景原理 TMS-使用参数
TMS-临床检查 TMS-临床治疗
TMS-发展科研
ppt课件
2
TMS背景 - 定义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经颅磁刺激
TMS是用瞬变磁场穿过颅骨,产生感应电流 无创性刺激大脑神经的一种新技术。 TMS是一种无痛性神经功能调控艺术。 TMS是一种无电极、无接触的诱发电刺激。 TMS是集科研、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工具。
TMS刺激其他效应
研究发现,1Hz低频rTMS作用于左侧眶额叶 (OFC)可增强正常人对正性情绪的记忆,假
刺激无效,认为OFC可能是DLPFC的核心脑 区,是情绪信息加工的最高级整合中枢。 (Schutter,2006 ;Camille,2004)。
路会生(2007)等发现,正常人听“拉德斯基 进行曲”形成愉快状态时脑桥腹侧正中下部激 活,且脑电中心频率为32Hz,采用32Hz高频 rTMS刺激该脑区,数分钟后可增强愉悦感及其 32Hz中心频率脑电功率。
ppt课件
19
二、TMS使用参数
1,TMS术语与使用方法
• 手持低频平刺激:用于治疗偏头痛、癫痫、外 周肢体疼痛。
• 用于MEP检测,诊断颅内运动神经功能
ppt课件
21
运动诱发电位的诊断作用
ppt课件
22
功能区定位方法
FUNCTION MAPPING
ppt课件
23
重复刺激-常规TMS与模式化TMS
L/O/G/O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
ppt课件
1
TMS原理及应用
TMS-背景原理 TMS-使用参数
TMS-临床检查 TMS-临床治疗
TMS-发展科研
ppt课件
2
TMS背景 - 定义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经颅磁刺激
TMS是用瞬变磁场穿过颅骨,产生感应电流 无创性刺激大脑神经的一种新技术。 TMS是一种无痛性神经功能调控艺术。 TMS是一种无电极、无接触的诱发电刺激。 TMS是集科研、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工具。
TMS刺激其他效应
研究发现,1Hz低频rTMS作用于左侧眶额叶 (OFC)可增强正常人对正性情绪的记忆,假
刺激无效,认为OFC可能是DLPFC的核心脑 区,是情绪信息加工的最高级整合中枢。 (Schutter,2006 ;Camille,2004)。
路会生(2007)等发现,正常人听“拉德斯基 进行曲”形成愉快状态时脑桥腹侧正中下部激 活,且脑电中心频率为32Hz,采用32Hz高频 rTMS刺激该脑区,数分钟后可增强愉悦感及其 32Hz中心频率脑电功率。
ppt课件
19
二、TMS使用参数
1,TMS术语与使用方法
经颅磁刺激技术介绍
进而刺激大脑神经元的技术。
它通过在头部放置一个强大的磁场,使局部脑 组织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激活神经元,引发相 应的生理反应。
TMS具有非侵入性、无痛、无创伤等特点,被 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神经康复等领域。
发展历程与现状
TMS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 以来,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
应用的转变。
目前,TM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于神经科学研究,如认知科学、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许多临床试 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能够 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局限性
成本高
经颅磁刺激技术设备成本较高,可能 限制了其在某些地区或医疗机构的普 及。
需要专业操作
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经颅磁刺激技术可能不适用于某些特 定人群,如体内植入金属物体、癫痫 患者等。
经颅磁刺激技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 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神经心理学等领域。
在神经康复领域,TMS技术也 被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如抑郁症、癫痫、帕金森病等。
临床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TMS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主 要包括神经心理障碍、精神疾 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
对于神经心理障碍,TMS技 术可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
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在精神疾病方面,TMS技术 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双相情感
02
研究表明,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康复治疗中具
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语言等功能。
适用人群
03
适用于神经康复期的患者,如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
患者。
其他应用领域
1 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经颅磁刺激被研究用于治疗ADHD,通过调节大 脑前额叶皮质兴奋性改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恐障碍(PD)——背外侧前额叶(DLPFC)功能异常, 两侧DLPFC兴奋性不对称(右>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右前额叶皮质氧灌注 增加,左侧前额叶皮质的灌注下降
强迫症(OCD)——前额叶皮质代谢亢进和灌注增加
.
5
.
6
.
7
抑郁症的rMTS治疗
• 最佳位点:背外侧前额叶(DLPFC)
• 方法:高频(>5Hz)刺激左侧DLPFC; 低频 (≤5Hz)刺激右侧DLPFC
• 参数对疗效的影响:高强度优于低强度;长时 优于短时
.
8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 高频(>5Hz)刺激左侧DLPFC——缓解情绪低 落,精神动力缺乏
• 低频(≤5Hz)刺激右侧DLPFC——缓解紧张、 担心、烦躁、入睡困难
需要量、行为及注意、疼痛和感觉过敏、易激 惹 • 双相中抑郁的特点:迟钝症状、强迫症状、精 神病性症状(自杀风险高) • 伴焦虑的抑郁大多非双相 • 治疗认知的偏差
.
15
妇产科的心理问题
• 好发时期: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 后
• 常见疾病:绝经问题、妇科肿瘤及妇产科手术 后、生育问题、月经问题
.
11
睡眠
• 非快眼动(NREM)睡眠和快眼动(REM) 睡眠
• NREM睡眠分为阶段一(S1)、阶段二 (S2)、阶段三(S3)、阶段四(S4)
• 各阶段大致比例:S1:5%、S2:50%、S3和S4 各10%、REM睡眠:25-30%
• NREM睡眠——生长发育;REM——学习、 记忆、情绪调节
• 心理因素:产后心理“退化”现象、不孕的心 理问题、pocs,经前期综合征
.
16
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
• 心理问题是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 心脏疾病经常导致心理疾病 • 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很多共同表现 • 诊疗过程与纠纷问题
.
17
No Image
/10/29
.
18
.
12
睡眠障碍
睡眠发动与维持障碍 过度睡眠障碍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睡眠障碍
.
13
生理心理性失眠可能原因
• 睡眠结构的改变 • 个体和遗传素质的影响 • 个体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问题的影响 • 个体本能的问题——124 • 不正确的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医源性问题
.
14
双相情感障碍
• 病理性抑郁情感主要反映——兴趣缺乏 • 非典型的躁狂和抑郁症状:性欲、食欲、睡眠
.
3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MTS)
• 以固定频率和强度连续作用某一脑部区域的 TMS
• 重要参数:刺激频率(低频:1Hz;高频:520Hz)及强度(80%-120%MT)
• 应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焦虑 障碍,孤独症,强迫症,帕金森氏症,癫痫等
.
4
焦虑障碍的rMTS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前额叶皮质活跃
• 评估:HAMA,HAMD • 事件相关电位:MMN,N100,N200,
P3a,P3b等
.
9Leabharlann 精神分裂症的rMTS治疗• 阴性症状——前额皮质活动度减低
• 阳性症状(顽固性幻听)——左右侧颞回区和 左侧颞顶区活动增强
.
10
其他应用
• 儿童孤独症——双侧背外侧前额叶 • 癫痫——EEG定位病灶 • 脑外伤后认知功能 • 帕金森氏症
经颅磁刺激 (TMS)
.
1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ci stimulation,TMS) ——非创伤性、安全、无痛,1985年,AnthonyBarker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神经认知科学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
.
2
MTS的作用原理
• 电磁感应原理 • 无痛兴奋神经细胞 • 依赖于脑部的电场作用产生神经去极化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右前额叶皮质氧灌注 增加,左侧前额叶皮质的灌注下降
强迫症(OCD)——前额叶皮质代谢亢进和灌注增加
.
5
.
6
.
7
抑郁症的rMTS治疗
• 最佳位点:背外侧前额叶(DLPFC)
• 方法:高频(>5Hz)刺激左侧DLPFC; 低频 (≤5Hz)刺激右侧DLPFC
• 参数对疗效的影响:高强度优于低强度;长时 优于短时
.
8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 高频(>5Hz)刺激左侧DLPFC——缓解情绪低 落,精神动力缺乏
• 低频(≤5Hz)刺激右侧DLPFC——缓解紧张、 担心、烦躁、入睡困难
需要量、行为及注意、疼痛和感觉过敏、易激 惹 • 双相中抑郁的特点:迟钝症状、强迫症状、精 神病性症状(自杀风险高) • 伴焦虑的抑郁大多非双相 • 治疗认知的偏差
.
15
妇产科的心理问题
• 好发时期: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 后
• 常见疾病:绝经问题、妇科肿瘤及妇产科手术 后、生育问题、月经问题
.
11
睡眠
• 非快眼动(NREM)睡眠和快眼动(REM) 睡眠
• NREM睡眠分为阶段一(S1)、阶段二 (S2)、阶段三(S3)、阶段四(S4)
• 各阶段大致比例:S1:5%、S2:50%、S3和S4 各10%、REM睡眠:25-30%
• NREM睡眠——生长发育;REM——学习、 记忆、情绪调节
• 心理因素:产后心理“退化”现象、不孕的心 理问题、pocs,经前期综合征
.
16
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
• 心理问题是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 心脏疾病经常导致心理疾病 • 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很多共同表现 • 诊疗过程与纠纷问题
.
17
No Image
/10/29
.
18
.
12
睡眠障碍
睡眠发动与维持障碍 过度睡眠障碍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睡眠障碍
.
13
生理心理性失眠可能原因
• 睡眠结构的改变 • 个体和遗传素质的影响 • 个体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问题的影响 • 个体本能的问题——124 • 不正确的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医源性问题
.
14
双相情感障碍
• 病理性抑郁情感主要反映——兴趣缺乏 • 非典型的躁狂和抑郁症状:性欲、食欲、睡眠
.
3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MTS)
• 以固定频率和强度连续作用某一脑部区域的 TMS
• 重要参数:刺激频率(低频:1Hz;高频:520Hz)及强度(80%-120%MT)
• 应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焦虑 障碍,孤独症,强迫症,帕金森氏症,癫痫等
.
4
焦虑障碍的rMTS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前额叶皮质活跃
• 评估:HAMA,HAMD • 事件相关电位:MMN,N100,N200,
P3a,P3b等
.
9Leabharlann 精神分裂症的rMTS治疗• 阴性症状——前额皮质活动度减低
• 阳性症状(顽固性幻听)——左右侧颞回区和 左侧颞顶区活动增强
.
10
其他应用
• 儿童孤独症——双侧背外侧前额叶 • 癫痫——EEG定位病灶 • 脑外伤后认知功能 • 帕金森氏症
经颅磁刺激 (TMS)
.
1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ci stimulation,TMS) ——非创伤性、安全、无痛,1985年,AnthonyBarker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神经认知科学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
.
2
MTS的作用原理
• 电磁感应原理 • 无痛兴奋神经细胞 • 依赖于脑部的电场作用产生神经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