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别》分析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本诗为杜甫名作“三别”中的首篇,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反映安史之乱中朝廷征兵之惨酷。
全诗共32句,均为一位新婚女子的独白倾诉,而无一语其他旁白或*话,通篇又一韵到底,不像他的《石壕吏》多次转韵变换。
倘是俗手,极易写得平铺直叙,甚或慵散板滞。
然而本篇却呜咽凄切、回肠荡气,“情绪纷而语言*”(浦起龙《读杜心解》),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其原因之一即在于刘辰翁所指出的多用“转笔”。
仇兆鳌《杜诗详注》云:“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三段各八句”,共分五段,他是从全诗叙述的内容来划分的;刘辰翁的“七转”说,却着眼于新妇的感情起伏抑扬,分疏更为细腻,更能见出新妇曲折复杂的心绪。
但感情的变化实与叙述内容密不可分,把“五段”、“七转”结合起来,对掌握全诗的脉理构架是有帮助的。
“暮婚晨别”的巨大生活反差是新妇沉重悲感的根源。
首4句先用比体,以兔丝依附蓬麻,喻女子之依丈夫;又以兔丝引蔓不长,喻女子所靠不稳,紧接着直呼出“征夫”之妻犹如路旁弃物的悲叹。
一个“征夫”,既点明丈夫的身份,又说明造成悲剧的原由,此为一层;“结发”以下8句为第二段:前4句交代“暮婚晨别”的事实,并作“无乃太匆忙”的呼喊,语气直截紧迫,此为二层;“君行虽不远”4句却稍一转折,意谓丈夫突然被征,幸而所行不远,仅止河阳(此诗写于洛阳至华州道中),并非远别,只是婚礼尚未完成,媳妇的名份未定(古时礼俗,婚后次日拜见公婆,始确定媳妇身份)。
这一转折传达出新妇既悲且羞、吞吐难言的语气,语缓而意更悲怆,王嗣?]赞为“极细心语”(《杜臆》),此为三层;“父母养我时”以下8句为第三段,以今昔情事对比,感情趋于惨切,但先缓后急,应作四、五两层转折来读。
“父母”4句是追忆,自言虽是贫家姑娘,也享受一份父母宠爱,平日深藏闺中,不轻易抛头露面,但“嫁鸡随鸡,嫁*随*”,命运已与丈夫联在一起。
这两句实是全诗的感情高潮所在。
诗笔走此,都以倾诉新婚诀别的悲痛为基调,转转折折,含情不尽,一层深于一层,用一意反复之笔,充分揭示出新妇同一悲痛心情的多方面的内涵,均属顺转。
《新婚别》杜甫解析
二、杜甫诗歌特点
杜甫的经历使其失去了年少轻狂的心 态和健康的体魄,多了一双放眼望向低层 的透视生活的眼睛,思想感情也逐渐转移 到了普通百姓的一边。 其创作扎根于底层,是对现实的苦吟,反 映历史,被称为 “诗史”。 风格“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做官、被俘阶段(43-48岁)
43岁谋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 还家探亲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755年), 途中被俘。 伺机潜逃后,以诗的形式记录真实见闻,成 就了不朽的「三吏」、「三别」。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垂老别
无家别
新婚别
四、西南飘泊阶段(48-58岁)
旅居于杜甫草堂: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成 都 漂流于湘水一带:后来再度飘泊于湖北、湖南 一带。 病死在湘江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充满盛唐文人所普遍具 有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2、长安求仕、拜谒阶段(35-43岁)
考官不成,便开始长期、艰辛的拜谒生涯, 滞留长安近10年。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辛悲。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 向洛阳
在他的五十一岁的枝头
史海咏魂之杜甫
二 一 一杯苦荞在手 就着朱门的肉香 你满眼的荒村野骨 其实你没有吃的 也没有酒来祭奠你沉重的灵魂 你只能用一杯空气 泼向死气沉沉的水面 在公元2004年 我还能看到 你激荡开的小小的涟漪 一杯苦荞在手 就着朱门的肉香 你满眼的荒村野骨 在胡须圆圆缺缺的酒珠里 肩扛苍生疾苦 你风尘仆仆的心啊 走遍了天涯海角 才发现 没了流浪的地方 才发现 没有了纸和笔 来酿造人世的沧桑 挂在盛唐丰满的脸上
273新婚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273新婚别原文、翻译及赏析新婚别杜甫〔唐代〕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译文菟丝子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展开阅读全文∨赏析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全诗大致可分为三段,也可以说是三层,但是这三层并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层比一层高,而且每一层当中又都有曲折。
这是因为诗中人物的心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
第一段,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
她是刚过门的新嫁娘,过去和丈夫没见过面,没讲过话。
所以语气显得有些羞涩,有些吞吞吐吐。
这表现在开头两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新嫁娘这番话不是单刀直入,展开阅读全文∨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59年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9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
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
杜甫《新婚别》赏析
杜甫《新婚别》赏析陈才智新婚别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别”之一,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
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头天结婚,第二天新郎就去当兵,这完全违背当时新婚者不服兵役的常理和习俗。
一想到丈夫就要到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去,新娘悲痛得心如刀割。
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
于是,她强抑悲怨痛楚,在离情别绪中,平静而深情地鼓励丈夫,同时炽热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以及他们对正常人生和亲情的留恋,他们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勇气。
句解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兔丝附在又短又矮的蓬麻身上,它的蔓儿自然不会很长。
把女儿嫁给出征打仗的人,还不如把她扔在路旁!“兔丝”,一种蔓生植物,多缠附在别的植物上生长,古人用以比喻女子之依附男子。
这里是新娘用以自比。
“蓬麻”,两种低矮植物,用以比征夫。
开篇以“兔丝附蓬麻”这一自然现象,比喻婚后女子依附丈夫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比中有兴,贴切巧妙,恰到好处,不仅准确地把握了结婚仅一天的新嫁娘的特定身份、语气口吻、感情色彩及心理动态,也符合诗歌进程的需要。
比兴意义并不局限于表示夫妇的依存关系,而是更形象深刻地表达了新娘对新郎那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情意,这样婉转入笔,比开门见山效果更佳,而且从新妇的角度叙述,不宜直截了当。
唐诗三百首-《新婚别》赏析
唐代杜甫《新婚别》赏析--唐诗三百首赏析精品篇《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词句注释⑴兔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⑵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⑶无乃:岂不是。
⑷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⑸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⑹姑嫜(zhāng):婆婆、公公。
⑺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⑻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⑼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⑽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
⑾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
⑿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⒀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
⒁“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
⒂久致:许久才制成。
襦(rú):短衣。
裳:下衣。
⒃不复施:不再穿。
⒄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⒅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⒆错迕(wǔ):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⒇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2] [3] [4]白话译文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新婚别》古诗_作者杜甫_古诗新婚别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新婚别》古诗_作者杜甫_古诗新婚别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鉴赏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此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也可以说是三层,但是这三层并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层比一层高,而且每一层当中又都有曲折。
这是因为人物的心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
第一段,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
她是刚过门的新嫁娘,过去和丈夫没见过面,没讲过话。
所以语气显得有些羞涩,有些吞吞吐吐。
这明显地表现在开头这两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新嫁娘这番话不是单刀直入,而是用比喻来引起的。
这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她这时的心理状态。
“兔丝”是一种蔓生的草,常寄生在别的植物身上。
“蓬”和“麻”也都是小植物,所以,寄生在蓬麻上的兔丝,它的蔓儿也就不能延长。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可是现在她嫁的是一个“征夫”,很难指望白头偕老,用“兔丝附蓬麻”的比喻非常贴切。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是一种加重的说法,为什么这位新娘子会伤心到这步田地呢?“结发为君妻”以下的八句,正是申明这个问题。
“结发”二字,不要轻易读过,它说明这个新娘子对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为这关系到她今后一生的命运。
然而,谁知道这洞房花烛之夜,却就是生离死别之时呢!头一天晚上刚结婚,第二天一早就得走,连你的床席都没有睡暖,这哪里象个结发夫妻呢?“无乃太匆忙”的“无乃”,是反问对方的口气,意即“岂不是”。
杜甫:《新婚别》赏析
杜甫:《新婚别》赏析
杜甫:《新婚别》赏析
导语: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
[1]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妇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进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赏析:
这是一首悲壮的诗章。
婚礼刚刚完毕,新婚夫妇尚未拜见姑嫜,新郎却立即要奔赴战场出征打仗。
诗中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她对爱情、对丈夫忠贞不渝,惟愿“与君永相望”;可是为了百姓的安康,对丈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奋勇上战场。
322唐诗解读——杜甫之《新婚别》
322唐诗解读——杜甫之《新婚别》展开全文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注免丝:莬丝子,蔓生植物。
因藤叶细软,所以必须要依靠其他植物的枝干才能向上生长。
无乃:岂不是。
姑嫜:丈夫的父母。
苍黄:青色和黄色,比喻极大的变化。
久致:花了很长时间才做成。
罗襦:绸布的短衣。
错迕:错杂交迕。
解读:“三吏”是通过人物问答的方式来叙事,诗人即诗中的人物。
而“三别”则完全是人物的独白,诗人是隐于事外的,这样更能体现寓主观于客观的叙事特点。
“三别”所写内容与“三吏”一脉相承,仍是反映唐王朝兵役制度的黑暗与罪恶,以及人民在战乱中遭受的离别与痛苦。
这首诗写了一对新婚夫妇“暮婚晨告别”的悲惨遭遇。
诗人采用为新嫁女子代言的方式,一韵到底,全面地展现了新婚女子的一腔幽怨和痛苦之情。
诚如清人李安溪在读完此诗时,说这首诗纯粹是夫妻之间“小窗嚅喁,可泣鬼神”,这是化用了《诗经·秦风·小戎》的意境——“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的句子,原句是以一个妇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在外出征丈夫的思念。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之一,本应该是充满着欢快和喜悦之情的。
可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却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和不幸,就在新婚的当天,她的丈夫就被官府抓了去以充兵役。
在此离别之际,这位新嫁娘含着万分复杂的感情深情地对官人千叮万嘱,一长串的临别之语,一气呵成,感人至深。
我们既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女主人公是一位温柔美丽、善解人意而又深明大义的新娘子,并为她那发自肺腑的真切语言所感动。
诗歌以比兴开头,这不仅与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追求完全吻合,也符合新婚女子的身份。
新婚别诗词赏析
新婚别唐代:杜甫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无乃:岂不是。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
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
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
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
久致:许久才制成。
襦:短衣。
裳:下衣。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杜甫新婚别原文及赏析
杜甫新婚别原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Lynn整理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潼关吏》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注释】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无乃:岂不是。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
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
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
“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
久致:许久才制成。
襦:短衣。
裳:下衣。
不复施:不再穿。
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错迕: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赏析】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新婚别杜甫诗词鉴赏
新婚别杜甫诗词鉴赏新婚别杜甫诗词鉴赏新婚别杜甫唐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离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清楚,何故拜姑嫜。
爸爸妈妈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局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尽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俯视百鸟飞,巨细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注释】:(1)兔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成长。
蓬和麻的枝干都很短,所以菟丝子附在上面的引蔓天然长不了。
比方女子嫁给征夫,共处难久。
(2)无乃:岂不是。
(3)河阳:今河南孟县,其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坚持。
(4)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位置。
唐代风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今仅宿一夜,婚礼没有完结,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5)藏:躲藏,不随意见外人。
(6)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话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7)迫:折磨、压抑。
(8)中肠:心里。
(9)苍黄:犹慌乱。
意思是多所不方便,更费事。
(10)事戎行:参军交兵。
(11)久致:良久才制成。
(12)襦:短袄,裳:下衣。
(13)不复施:不再穿。
(14)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装扮。
(15)双翔:双双对对一同翱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孤寂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仰慕。
(16)错迕:过失,不如意。
(17)永相望:永久期望重聚。
表明对老公的爱情始终不渝。
【赏析】:这首诗写一对新婚夫妇,在成婚的次日清晨,新郎就要赴前哨。
诗写得回肠荡气,全诗除开端两句“特用比兴发端”(《杜诗说》)外,满是新妇赠别劝勉的独白之词,这与“三吏”的对话体有别。
经过大段悲怨而又悲痛的自诉,刻画了一个承受着磨难命运、又懂得以国务为重的仁慈坚毅的青年妇女形象,深入提醒了战役带给公民的巨大不幸。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刻画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唐代-杜甫《新婚别》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杜甫《新婚别》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此诗作于公元759年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9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
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
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三吏三别”六首诗作。
这首《新婚别》是“三别”的第一篇。
原文:新婚别唐代-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翻译: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杜甫《新婚别》古诗鉴赏
杜甫《新婚别》古诗鉴赏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新婚别杜甫唐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注释】:(1)兔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蓬和麻的枝干都很短,所以菟丝子附在上面的引蔓自然长不了。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2)无乃:岂不是。
(3)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4)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今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5)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6)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7)迫:煎熬、压抑。
(8)中肠:内心。
(9)苍黄:犹仓皇。
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10)事戎行:从军打仗。
(11)久致:许久才制成。
(12)襦:短袄,裳:下衣。
(13)不复施:不再穿。
(14)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15)双翔:双双对对一起飞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16)错迕:差错,不如意。
(17)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赏析】:这首诗写一对新婚夫妇,在结婚的次日清晨,新郎就要赴前线。
诗写得回肠荡气,全诗除开始两句“特用比兴发端”(《杜诗说》)外,全是新妇赠别劝勉的独白之词,这与“三吏”的对话体有别。
通过大段悲怨而又沉痛的自诉,塑造了一个承受着苦难命运、又懂得以国事为重的善良坚毅的青年妇女形象,深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
杜甫诗人著名作品《新婚别》
杜甫诗人著名作品《新婚别》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杜甫诗人著名作品《新婚别》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婚别》作品介绍《新婚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
此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
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
这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既有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
《新婚别》作品原文兔丝附蓬麻⑴,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⑵,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⑶。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⑷。
妾身未分明⑸,何以拜姑嫜⑹?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⑺。
生女有所归⑻,鸡狗亦得将⑼。
君今往死地⑽,沉痛迫中肠⑾。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⑿。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⒀。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⒁。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⒂。
罗襦不复施⒃,对君洗红妆⒄。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⒅。
人事多错迕⒆,与君永相望⒇。
词句注释⑴兔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⑵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⑶无乃:岂不是。
⑷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⑸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⑹姑嫜(zhāng):婆婆、公公。
⑺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新婚别》审美赏析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新婚别》审美赏析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新婚别》审美赏析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代表作就是“三吏三别”。
其中,“三别”中的《新婚别》很有特点,它不但描写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而且借此形象暗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辛酸。
全诗如下: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歌。
诗歌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是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
诗歌首先写道:“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新嫁娘这番话不是单刀直入,而是以比兴手法来引起的。
这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她此时的心理状态——含蓄婉转。
这里,诗人选择的意象很有特点,“兔丝”是一种蔓生的草,常寄生在别的植物身上。
“蓬”和“麻”也都是小植物,而寄生在蓬麻上的兔丝,它的蔓儿也就不能延长。
这就比喻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但现在她嫁的是一个“征夫”,虽有依靠,很难指望白头偕老。
诗人以“兔丝附蓬麻”的比喻就自然引出了所要表达的真意——“引起所言之辞”。
诗人接着进入“所言之辞”:“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从中、两句来看,意思很明白,但在语气上确实有怨恨之意。
她怨恨什么?诗人接着写道:“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这就是新嫁娘怨恨的原因。
其中,“结发”二字,说明妇人之对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为这关系到她今后一生的命运。
然而,谁料到这洞房花烛之夜,却就是生离死别之时呢!前一天晚上刚结婚,第二天一早就得走,连你的床席都没有睡暖,这哪里像结发夫妻呢?“无乃太匆忙”的“无乃”,是反问对方的口气,意即“岂不是”,诗人借此强调了新嫁娘的怨恨与无奈之情。
新婚别原文及赏析
新婚别原文及赏析新婚别杜甫〔唐代〕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译文菟丝子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人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嫁岂不归太短,太短!你到河阳成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归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成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归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归“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归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成呀,只怕归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我不能随你成,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归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归成对成双;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注释兔丝:即菟丝子,一种人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无乃:岂不归。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新婚别》杜甫全诗鉴赏
新婚别全诗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
新婚别兔丝附蓬麻⑴,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⑵,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⑶。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⑷。
妾身未分明⑸,何以拜姑嫜⑹?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⑺。
生女有所归⑻,鸡狗亦得将⑼。
君今往死地⑽,沉痛迫中肠⑾。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⑿。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⒀。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⒁。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⒂。
罗襦不复施⒃,对君洗红妆⒄。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⒅。
人事多错迕⒆,与君永相望⒇。
【注释】⑴兔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⑵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⑶无乃:岂不是。
⑷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⑸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⑹姑嫜(zhāng):婆婆、公公。
⑺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⑻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⑼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⑽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
⑾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
⑿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⒀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
⒁“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
⒂久致:许久才制成。
襦(rú):短衣。
裳:下衣。
⒃不复施:不再穿。
⒄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⒅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⒆错迕(wǔ):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⒇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作品注释
Text1 Text2 Text3
Text5
8 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9 将:带领,相随。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10 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死地:冒死之地。 11 迫:煎熬、压抑。中肠:内心。 12 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13 事戎行:从军打仗。戎行:军队。 14 “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扬:高昂。 15 久致:许久才制成。 16 襦:短衣。裳:下衣。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作者简 介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人,自号少 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 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ext2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创作背景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此诗作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 之乱爆发。公元759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 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 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三吏三别”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唐玄 宗年号,742~756)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 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批判“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 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这首《新婚 别》是“三别”的第一篇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作品注释
Text1 Text2
TeText5xt5
1 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比喻女子嫁给征夫, 相处难久。
2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君妻:一作“妻子”。 3 无乃:岂不是。 4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5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HERE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新婚别》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此诗描写了一对 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丈夫头天结婚,第二天就要赶赴战场, 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 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忍 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 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LOGO
Y新OU婚R TI别TLE
TextText44 Text5
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 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 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 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 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 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 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注释译文
Text1 Text2
Text4 Text5
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 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 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 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 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 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LOGO
作YO品UR 原TITL文E
HERE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新婚别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