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三二月调考语文真题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武昌区2021届高三年级1月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2021.02.19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

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

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

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世界上有过宗族性的血缘组织的民族不乏其例,但像中华早期文明社会中所见的宗族组织与政治权利同构的情形,却属罕见。

古代中华文明中,宗庙所在地成为聚落的中心,政治身份的世袭和宗主身份的传递相合,成为商、周文明社会国家的突出特点。

政治身份与宗法身份的合一,或政治身份依赖于宗法身份,发展出一种治家与治国融为一体的政治形态和传统。

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其基本特点就是宗法性社会。

这里所说的“宗法性社会”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并无褒贬之意,乃是指以亲属关系为其结构、以亲属关系的原理和准则调节社会的一种社会类型。

在宗法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都家族化了,宗法关系即是政治关系,政治关系即是宗法关系。

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都依照宗法的亲属关系来规范。

这样一种社会,在性质上近于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的社会”。

伦理关系的特点是在伦理关系中有等差、有秩序,同时又有情义、有情分。

因此,在这种关系的社会中,主导的原则不是法律而是情义,重义务而不重权利。

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是脱胎于古宗法社会而来,是不错的。

从早期中国文化的演进来看,夏、商、周的文化模式有所差别,但三代以来也发展着一种连续性的气质,这种气质以黄河中下游文化为总体背景,在历史进程中经由王朝对周边方国的统合力增强而逐渐形成。

而这种气质在西周开始定型,经过轴心时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

这种文化气质在周代集中表现为重孝、亲人、贵民、崇德。

重孝不仅体现为殷商时期繁盛的祖先祭祀,在周代礼乐文化中更强烈表现出对宗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热爱,对家族家庭的义务和依赖。

这种强调家族向心性而被人类学家称为亲族连带的表现,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对自己和所处世界的一种价值态度。

从而,这种气质与那些重视来生和神界,视人世与人生为纯粹幻觉,追求超自然的满足的取向有很大不同,更倾向于积极的、社会性的、热忱而人道的价值取向。

武汉高三二调语文试卷(含答案)

武汉高三二调语文试卷(含答案)

武汉高三二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离骚》的作者是谁?A. 屈原B. 宋玉C. 庄子D. 韩非子3. 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诗人王维的?A. 《春晓》B. 《静夜思》C. 《鹿柴》D. 《江雪》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形容哪位诗人的作品特点?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吴承恩D. 罗贯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8分)1.(3分)D【解析】“主要受生理条件和物质世界体认工具的优化与否等因素影响”错误。

2.(3分)A【解析】“农耕词汇在不同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扩大范围。

3.(3分)C【解析】材料二第二段是阐述体认对象的发展变化带来语言的变化。

C项“秒杀”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语言的变化。

4.(3分)B【解析】“体验”与“认知”在体认过程中二者交融,不能分离而单独存在。

5.(6分)①农耕词汇本身具有强大的情境性、瞬时性与生动性,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现力,能够在当下交际语境中找到契合点。

②当代语境体认场景丰富,人们认知能力提升,二者互动,使语言表达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农耕词汇运用于其他领域带来新的空间。

③农耕词汇体现了独特的中国农耕文化,能重构人们对身体与世界的认知,提供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也反过来为语言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二))(17分)6.(3分)B【解析】“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于文无据。

7.(3分)C【解析】“凄凉哀婉”错。

8.(5分)①林园师傅个性鲜明:严肃、憨直可爱、内心丰富。

②林园师傅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③林园师傅鼓励我成长(答爱才惜才,鼓励我创作亦可)。

评分参考:第①点3分,其中概括2分,解说1分;第②点1分;第③点1分。

9.(6分)①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历史长河是永恒的。

②像林园师傅一样的普通人,人生虽然短暂(虽不完美),但认真工作,努力奉献,这样的群体值得被铭记。

③历史正是由这样的普通人绘就的、推动的。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省略号部分原文:是的,历史不会谢幕,旧的结局总是新的故事的开始。

每一代人都曾用力活过,个人故事纵然微渺,然而它们和历史叙事互为表里,同样应该被后人所珍重。

我们虽不完美,但历史正是由一代一代并不完美的普通人所推动的。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语文毕业班2月调研测试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语文毕业班2月调研测试试题(扫描版)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C(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其基本特点是宗法性社会)2.D(“形成于周代”有误。

原文“重孝不仅体现为殷商时期....繁盛的祖先祭祀”)3.A(“更有价值和意义”缺乏依据)4.D5.A(隶书汉朝时通行)6.B(“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缺乏依据)7.(1)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统领禁卫军。

(译出大意给2分;“即位”“以为”“领”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

(译出大意给2分;“死地”“为武”“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8.①从时间的角度,分为两个层次来描写:前三句是第一个层次,写白天所见;后两句是第二个层次,写入夜后的情景。

(2分)②从“听觉─视觉”转换的角度,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写听觉,第二句写视觉,构成第一层“听觉─视觉”转换;第三、四两句写听觉,最后一句写视觉,构成第二层“听觉─视觉”转换。

(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表现了作者去职闲居、壮志难酬的烦躁和无奈。

(2分)②作者用乐景来反衬内心的烦乱。

(2分)借酒浇愁之后,似醒未醒之中,词人围着室内的屏风转个不停,说明心绪不宁,烦躁不安。

正在此时,窗外一枝鲜花映入眼帘,花蕊上还带有晶莹的露珠。

作者透过花之美来衬托情之哀。

(2分)(意思答对即可)10.(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11.(1)B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A项大体正确,“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表述欠严谨。

C项“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妥。

D项“内涵相同”有误:第一次表现回忆往事时的激动;第二次除了激动之外,还含有发自内心的敬仰、感恩和不舍)(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①副班长是一个硬汉子。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缀段性叙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

胡适曾在评价《儒林外史》时对“缀段性叙事”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

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

”这种叙事方式在现代影视传媒领域广受青睐,一些中外电视系列剧具有明显的“缀段性叙事”特点。

然而,在文学批评史上,“缀段性叙事”曾被指有“致命弱点”。

不少学者以西方小说的结构标准,借用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结构布局的论述,采论证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缺乏“结构”意识,认为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就在于叙事作品的“缀段性”。

殊不知,和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的叙事结构自有其特点。

西方叙事观强调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强调叙事的“头、身、尾”相统一,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

但中国叙事传统,自先秦的史传文学始,重心就在于以人物为中心搭建的空间结构,并且外在的结构形式往往和内在的精神紧密相联。

到了现代影视大行其道的时代,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恰成了对当今电视系列剧叙事优点的阐述。

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 50分。

考试用时1 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 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蒙.头转向蒙.昧无知蒙.冤受屈蒙.古B.曲.径通幽曲.高和寡曲.突徙薪曲.直C.漂.洋过海漂.洗衣裳作风漂.浮漂.亮D.蔓.菁遍野蔓草难除顺蔓.摸瓜蔓.延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褶皱卸磨杀驴釜底抽薪二人同心,其利断金B.梦魇触目惊心高潮迭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C.诡秘行为不轨轻云直上为渊驱鱼,为丛驱雀D.炫目可乘之机奋笔疾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开始后,李娜表现相当积极,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前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考试时间:2024年2月17日上午9:00-11:30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包括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Ⅱ卷包括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你考试顺当★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一、基础学问部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塌.方邋遢.脚踏.实地纷至沓.来B.择.菜咋.舌啧.啧称羡泽.及枯骨C.远岫.星宿.乳臭.未干袖.手旁观D.葵.花癸.丑众目睽.睽揆.情度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融汇峥嵘熔合春光融融B.委曲屈指受屈委曲求全C.提纲题材醍醐金榜题名D.上阙缺憾确证鹊巢鸠占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到此一游”的恶习使众多名胜古迹只可远观不行近视。

远远看去,亭台楼阁婀娜多姿;走近一看,却是满目疮痍....,布满“文身”。

B.尽管中国足球百孔千疮....,然而在经验了足球史上最严厉的反赌风暴之后,我们有理由去畅想中国足球的将来。

C.问题不在该案的定性判决是对是错,而是该案所披露的这样一个事实:两辆大货车8个月的营运,竟会产生368万余元如此惊世骇俗....的过路费。

D.联合国气候变更大会因为各方的立场仍旧南辕北辙....,直到闭幕的那一刻,也未能达成真正的共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需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播种、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

“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

“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

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

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

“耙”原为名词,指由竹、木质长柄及铁、竹或木制梳齿耙头构成的用于平地、接草、搜剔土块、摊翻物料、聚拢谷物等活动的手工农具,后引申为动词,指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摊开谷物和柴草等。

“耙梳”一词在“耙”的基础上构成,字面上表达了使用耙子这种农具进行平土、掉谷等特定农业生产活动,实指整理、梳理。

当前学术话语中、“耙梳史料”“耙梳文献”“耙梳历史”等表达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

上述语言现象与农耕词汇在形成、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密切相关。

农耕词汇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

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D(“构建了三教合一”一句错,构成了茶艺美学的体系)2.B(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没有主次之分)3.C(C项正确,选自南宋郑清之的《茶》。

意在教导读书人要积极进取,不要学习纨绔子弟放浪形骸。

该诗是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体现。

与材料二第3段中“儒家思想赋予茶艺伦理道德的………体悟到道德之境”的表达相符。

A项,选自唐代钱起的《与赵莒茶宴》。

诗人认为,饮茶过后,浑然忘我,感觉脱离尘世,一心清静。

B项,选自唐代灵一的《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该诗表达出灵一禅师对远离尘器的山林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D项,选自唐代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

诗人感觉到出尘之心通往了幽远深邃之境。

此诗极具仙风道骨,是唐代道茶流派的代表作。

)4.①文人传承了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②文人的个性特征和追求;③文人的行为方式。

(每点2分,如答出两点给满分)5.①作为茶艺美学审美主体的妙玉,其审美品位决定了所追求的茶艺之美。

②妙玉邀请宝黛玉等人与自己一同饮茶,茶艺活动成为了品茶之人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情感、表现自我等的审美活动。

③妙玉对茶器、茶水、茶人的要求颇高,表现出茶艺美学集物质美与精神美于一身的特点。

④茶艺美学文化底蕴深厚,与儒释道融合共同构成中国茶艺的哲学基础。

妙玉深谙佛学,因而能“禅茶一味”悟茶之美。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4点满分。

另有言之有理的观点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6.C(少女口吻、有限视角错。

叙述人年龄是奶奶,全知视角运用)7.C(热烈悲壮错,具有神秘感)8.是少女芸川心中的少年陈轸的形象,她用唱“麒麟”古歌表达了对少年的夸赞与爱慕。

是麒麟舞艺术的载体,象征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

小说中芸川唱古歌、陈轸舞麒麟都是对传统文的传承。

9.①弱化故事情节,小说对“我”讲述年少时的情感经历、“麒麟舞”等片段进行了叙述,文中对零星、简单,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散文“形散”的特点类似。

2023年2月武汉市高三语文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2月武汉市高三语文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2月武汉市高三语文调研考试卷2023.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5题。

材料一: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主导和塑造着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

我们说,中国茶艺的哲学基础是由儒释道融合构成的。

但是,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却又是由中国文人所主导和塑造的。

这样说,并丕排除老庄、佛道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而是有主次之分。

唐代,推动茶艺美学成型的,除了小时在寺院生活、后又成为学者的陆羽外,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先行者,借用现代的说法,是有一个“文人集团”或“文人群体”。

当时,一些刚正率直并深存抱负和学识的人,诸如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张志和、耿讳、孟郊、戴叔伦等,都对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大诗人元稹、白居易等都有茶诗名作问世,特别是卢全以一首吟颂“七碗茶”的诗句光耀千古。

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怀的群体,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刻意追求、创造和鉴赏,饮茶走向艺术化,而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纷纷把饮茶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描述和品评,这些是在唐代完成的。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茶寄诗情,品鉴名泉,精研茶艺,推广茶学,创立茶室,墨写茶事,终于成就了茶艺美学的构架。

宋代茶文化走向两极:民间的普及、简易化,宫廷的奢侈、精致化。

而在两极中间的文人,依然崇尚凤雅和自然。

与唐代不同的是,那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而宋代则各领凤骚,文人长持封独有的率真并忐自然契合。

所以,宋代虽以贡茶名世,但真正领导茶文化潮流,保持其精神的仍是文化人。

宋代文人的性情、茶情、豪情、柔情,都在茶中得到展示,真可谓从“一杯茶中看世界”。

与焕然一新的茶的生产和加工方式相适应,明代饮茶凤尚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与此同时,士大夫阶层对饮茶艺术的追求和审美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

明朝前期文人的沉湎于茶事,并非是闲情逸致,而是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l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琥珀.落泊.舶.来品薄.利多销气势磅礴.B.惬.意切.中怯.生生扶老挈.幼锲.而不舍C.称.道嗔.怒撑.门面瞋.目而视瞠.目结舌D.炽.烈桎.梏栀.子花博闻强识.鳞次栉.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心灰意懒蜂拥而至汗流浃背出奇致胜B.真知卓见盘根错节掎角之势按部就班C.来势汹汹集思广益疾风劲草秘而不宣D.珠光宝器行迹无定惊涛骇浪万象更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

②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种来汉越冬的候鸟,种类包括蓑羽鹤、淡眉柳莺、针尾沙稚等。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已经命令美国国防部彻底调查此事,无论事件涉及到什么人,射杀阿富汗平民的美军士兵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A.最终合并截止不折不扣B.最终合并截至不折不扣C.终于合璧截止不遗余力D.终于合璧截至不遗余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亿万消费者瞩目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麦当劳北京三里屯门店供应的鸡翅、吉士片、甜品派存在超时存放问题,并有过期食品或掉落地面食品再销售的情况。

B.尽管2月9日美日韩达成了美国向朝鲜提供24万吨粮食,朝鲜停止核试验,但由于朝鲜与美日韩的矛盾由来已久,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双方敌对的情结。

C.少林寺寺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讲解团由近20名延字辈僧人组成,上岗之前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主要是介绍寺院里边的一些人文景观、典故等,为游客服务。

D.此次震中位于南部瓦哈卡州附近地区,震源深度17.5公里,震中距首都墨西哥城300多公里。

震区格雷罗州的官员称,有约800余栋房屋受损约60余栋房屋倒塌。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高三2月调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高三2月调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

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

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

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

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

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

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

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

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

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

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

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

武汉市高三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二)答案

武汉市高三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二)答案

附:参考答案
一、(分,每小题分)
二、(分,每小题分)
三、(分,每小题分)
四、(分)
.①巉岩、山林、虫鸟;②坚韧不拔、生命顽强,开拓进取、直面人生等。

(词意相近也可)(分,①一点分,共分②一方面分,共分)
.①山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言之成理即可)(分)
②山所隐喻的人生哲理。

(言之成理即可)(分)
(注:引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看其完整性分点给分)
.老一辈为成长的人而高兴,为互相扶助而幸福。

(符合情景即可)(分)
.在丰富的世界里,读“我”成长过程,读我精神品质,读“我”生活态度等(扣住“山林”拓展内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分)
五、(分)
.主要毛病:①“荣幸”;②“一拥而上”;③“抛砖引玉”;④“博得……哗然”;
⑤“但是……重大”等处有误。

修改从略。

(分,一处分)
.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学术环境、科学理念等方面的研究。

(符合题意即可)(分)
.()
理善说;③有限、无限。

笔墨有限,话题无限。

(注意从句式、内容、表达等方面采点赋分)(分)
()略。

(注意从情景、重点、语言表达等方面采点赋分)(分,各分)
六、(分)
.略
个人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 ----------------------------- ----------------------------- -----------------------------。

湖北武汉市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湖北武汉市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湖北武汉市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

但无论“仁”“和”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

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

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

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

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

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

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

《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

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

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

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已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

武汉二月调考

武汉二月调考

③机器人无法具备人的情感、道德 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
(答对一点给1分,共6分)
8. (1)运用拟人手法。写乌桕树孕育了木籽 的成熟,表现出乌桕树温情的生命传承。 (2)运用比喻手法,将木籽比作繁星,生 动地表现了木料数量多、银光闪闪的特点。 (3)引用元代诗人的诗句,既表现出此时 的乌桕树与早梅相似,又为文章增添了文学 色彩。 (4)作者展现出收获时节乌桕树繁华落尽 后依然美丽的一面,体现了对乌桕树的喜爱 与怀念。 答对3点给满分。
3、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高尚的 节操。功名富贵,怎能屈膝相求!表达 了对黑暗政治的批判与不满。 4、“狂谈欲吐”句,表达了作者与友 人“壮图雄心”,不吐不快的意愿。但 是只能被人视作狂谈,惊动世俗,横 遭飞祸。还是不再谈论吧!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1)乡书何处达?
(2) 归雁洛阳边 (2)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3)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9.
1、因为乌桕树就是故乡的代表、乌柏 树见证我在故乡的生活。 2、因为多年后的回忆和梳理而形成对 乌相树清晰完整的印象。 3、我在乌桕树身边时,没有感觉到它 的特别之处,多年后这些碎片化的回 忆才凝聚成浓郁的乡愁。
13. (1)议论的人怀疑陈和
尚倚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 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 法律,应该判处死刑。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15.
1、表达诗人醉心山水,对闲适生活的 眷恋之情。在青山碧水间濯洗头发,在 白浪苍茫间静心垂钓,词人与友人在山 水间求得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2、表达了对仕途得失一笑置之、不屑 追求的态度。词人说自己不善逄迎钻营, 不会做官,而且得罪权贵,遭到排斥, 但那又何妨?在历史上,终将被肯定为 能直道而行,留直节于后世。

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B(原文中“和谐原则”才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价值导向。

B项用较大范围的“中和之美”的概念替换了较小范围的“和谐原则”的概念。

)2.B(A.“使民族智慧更加国际化”有误,原文说“使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们的民族智慧”。

C.“能使人们更关注个体的需要和发展”有误,原文说“把它的基点移置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之上”。

D.“多媒体艺术的最佳感染力”有误,文中说的是“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且因果关系不成立。

)3.D(《思想者》体现的是典型的西方审美观,并没有表现具有和谐审美观的中和之美。

)4.①主题一致。

两则材料都聚焦于中和之美,主题相同。

②内容互补。

材料一偏重论证中和之美的利弊及对当今的现代意义.材料二偏重论证中和之美的价值和现代转化问题,两者可以互相佐证。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对古代和谐进行历史的转换,使之面向21世纪的文化建设和人的现代性。

②要从个体的需要与发展出发,让中和之美焕发积极的现代意义。

③要摆脱外在的目的,让中和之美回归审美本位。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B(A项,“他将轻松完成任务”于文无据,尽管张海出色,但战争年代的侦察任务并不轻松,甚至有生命危险。

文中张海在摆脱敌特的围堵中曾经受伤昏倒。

C项,“张海、张叔贤是真实人物”有误,小说的人物都是虚构的。

D项,选项中的跳皮鬼与司令员给张海取的外号“跳皮鬼”的含义并不相同。

)7.C(“重蹈人物模式化的窠臼”有误,人物在行动中自显,这并不是小说创作的固有模式,但作者在小说中相机运用,使人物的描写活灵活现,并未显出其模式化的特征。

)8.①具有现场效果,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把故事描述得更真实可靠;②具有代入效果,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产生共鸣。

(每答出一点给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2013年高三二月调考语文真题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崔嵬/桌帏砥砺/抵消唯利是图/唯唯诺诺B.下乘/乘势裙裾/倨傲鼎铛玉石/瞠目结舌C.妃嫔/颦蹙火钵/剥啄所向披靡/无法消弭D.羞赧/呢喃布衾/倾倒纡尊降贵/长吁短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娥眉枕藉文字因缘玉不琢,不成器B.意气黯然纨袴膏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C.笼统噩耗钟鸣鼎食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商榷悲摧责无旁待吃一堑,长一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身边万物都在显示着自己的生机和优美。

我觉得作为摄影人不必( )远足名山大川,美丽的风景就在身边。

摄影不在于器材的( ),不在于复制美景,( )在于磨炼出独到的发现之眼,在寻常的( )里拍摄出不寻常的画面。

A.舍近求远精致只场面B.舍本逐末精良而场景C.费尽心力精巧却情景D.千辛万苦精美就风景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福建霞浦,特色之美就表现在变幻莫测而又绮迷的滩涂上,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滩涂。

B.《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C.造成地铁光谷站客流爆棚的主要原因是地铁刚刚开通,运营经验不足,但根本原因是当初设计地铁站时对光谷经济发展统计不足。

D.闯红灯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漠视交通法规和生命的恶习,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

前者如《孟子》,富于雄辩,比喻精当,说理透彻。

后者如《左转》,能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使历史事件故事化,引人入胜。

B.《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如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C.《牲畜林》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

这篇小说按照主人公朱阿的心理时序展开故事,在情节上设置危机,小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中获得了结构的力量。

D.别里科夫、鲁大海、翠翠、窦娥分别是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曹禺的《雷雨》、沈从文的《边城》、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人物。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最早见诸霍华德·莱茵戈德1993年的著作《虚拟社区:在一个电脑化的世界里寻找联系》。

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各种各样的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社会群体,但它不意味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纽带。

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机构、宗教和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

社区成员在其兴趣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转到其它社区,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

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会在一个知识空间内共同生产和分享知识,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时间和金钱。

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

例如网络服务商每月向用户收取租费,但交钱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难舍。

不过,交钱确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

从情感上说,你会赋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

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

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成员希望有人出来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对话正常进行,与支撑社区或同社区有交流的买卖人耐心打交道,并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这些规划加以修改。

除了归属感外,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对其成员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十分严苛。

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而这些恰恰是发展一个真正的社区所需要的。

有这样几条关于社区的基本规则,它们是极有道理的:每位参与者都应该清楚他付出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总体说来,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会有所不同,但这些愿望应该互相吻合;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谁是社区成员,谁处在社区之外。

否则的话,社区就失去了意义;社区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在社区中投入很多,所以离开社区是一件因难的事情。

在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内,最严厉的惩罚是禁止、开除、剥夺、放逐……所有这些词都显示了如果被一个社区拒之门外,会有多么可怕;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者必须追究责任。

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最终,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

人们无法仅遵循规则而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必然地和自己喜爱的人走到一起。

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他们可以从事这类活动的又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的活动摆脱了时空限制。

但在最后,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因为你根本无法在网上与朋友共享日落美景、体闲桑拿或是美味佳肴。

6.下列有关“网络社区”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多种社会群体,但并不表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就一定紧密。

B.人们在网络社区常常容易投入金钱和时间,它们会给成员带来在网络社区里的归属感和义务感。

C.在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中,强调成员的愿望应该保持吻合,成员的身份应真实,社区要有强大的凝聚力,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等。

D.很多人必然会把网络社区结交的朋友带人到有形世界去交往,这是因为人们会和自己喜爱的人分享现实生活的美好。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网络社区交钱的行为,一方面可以体现你的诚意和珍惜,一方面并不能给你带来社区成员身份的确定和情感的依恋。

B.发展一个真正的网络社区需要提出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要求,这是因为真正的网络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

C.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规则对网络社区的构建也非常重要。

D.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所以成员就会对网络社区进行精心的照顾和培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社区是一种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维系,人们应该考虑对网络社区具有的义务、责任方面的问题。

B.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是社区构建的保障,同时也不能阻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往。

C.情感投入在网络社区中作用重大,网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体现了对全新的情感交流方式的渴盼。

D.社区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建立在规则的完善和人们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

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

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

”帝厉声曰:“卜辞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

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

想识朕意。

”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

但国家兴自朔土,徒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

”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

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

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代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

”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

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

(《资治通鉴》138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以协众协:胁迫B.久之乃解解:缓解C.更与卿论更:更加D.弊卒一万弊:疲惫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魏主迁都洛阳决心的一组是(3分)①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②群臣莫敢言③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④各言其志,夫亦何伤⑤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⑥任城,吾之子房也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主与群臣对卦象是否吉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因为对大举伐齐存在分歧。

B.魏主私下里向王澄征求意见,态度谦逊。

魏主称王澄为子房的意思是夸赞王澄聪明能干,超出众人。

C.本文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锐意改革、深谍远虑的君王形象。

在同群臣的争辩中,也体现了魏主富有心计、善用谋略的特点。

D.魏主在谈论亲自参与军事的理由时,先分析承平之主不参与军事的原因,再联系现实,谈及应该参与军事的理由,最后对比感叹,强调寡不一定胜多的道理。

语句工整,富有说服力。

12.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

(3分)(2)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3分)(3)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

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望罗浮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1)两首诗都写到了“泉”,请结合诗句,简析两诗“泉”的不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