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神经外科中心姜卫剑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
脑血管介入及护理
脑血管介入及护理【摘要】20世纪后半叶,临床医学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脑血管病是国人致死的最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的新增病人,神经介入的应用已经显示了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广阔前景和领域。
【关键词】脑血管;护理【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55-02脑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成年人群脑血管病发生率为150~200人/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5%左右.我国人口中每年死于脑血管的患者超过100万,脑血管病危害患者本人,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直接原因是脑血管狭窄或阻塞,颅内外血管狭窄既可直接造成脑缺血。
首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呢?虽然有多种检查可为我们提供诊断依据,但其中只有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
一但明确患者有脑血管狭窄存在,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
1 适应症与禁忌症1.1 适应症:(1)颅内血管性疾病,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动脉栓塞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脓肿、囊肿、血肿等。
(3)颅脑外伤引起的脑外血肿。
(4)手术后观察手术效果及脑血循环状态。
1.2 禁忌症:(1)老年性动脉硬化者需慎重。
(2)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3)造影剂过敏者。
(4)有严重出血倾向。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有的患者和家属对此缺乏了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心理压力。
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关心、同情、帮助病人,协助生活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
2.1.2 术前准备:因此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适应症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直径>70%以上者,有症状性狭窄在60%以上者,有症状性椎动脉狭窄≥50%或优势侧椎动脉狭窄者,有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70%以上者或闭塞者。
《神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与研究进展》一书出版
[7] Yao J,Yang ZG,Chen HJ,et a1.Gastric adenocarcinoma:can
perfusion CT help to noninvasively evaluate ttlmor angiogenesis?
[J1.Abdom Imaging,2011,36:15 21. [8] 陈 波 ,许 健 ,曹 建 民 ,等 .氩 氦 刀 冷 冻 治 疗 肺 癌 及 疗 效 评
[4] Hillman GG,Singh-Gupta V,A1-Bashir AK,et a1.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sunitinib ·- induced vascular changes to schedule chemotherapy in renal cell
介 入 放 射 学 杂 志 2014年 2月 第 23卷 第 2期 J Intervent Radiol 2014.Vo1.23,No.98.
[3] Weidner N.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ancer[J].Am J Pathol,1995,147:9 -19.
通 览 全 书 ,具 有 以下 特 点 :(1)从 介 入 治 疗 专 业 的视 角较 详 尽 的 阐 述 了 脑 脊 髓 血 管 疾 病 介 入 治 疗 技 术 ;又 从 临 床 医 师 的角 度 归 纳 了 各 有 关 疾 病 相 关 临 床 知 识 和 临 床 处 理 对 策 ,同 时 又 能 将 两 者 有 机 结 合 并 使 之 相 互 贯 通 、补 充 。(2)把 握 了神 经 血 管 介 入 号业 近 年 来 国 内外 发 展 的 基 本 动 态 ,介 绍 了 新 技 术 和 新 理 念 。 因此 ,此 书 适 合 于 所 有 从 事 介 入 专业 工 作 的 医 师 和 研 究 生 阅 读 ,更 是 一 本 良好 的 T 具 书 ,方 便 临 床 医师 在 实 际 工 作 中借 鉴 和 参 考 ,有 利 于 开 阔视 野 、拓 宽 思 路 和 提 高 临 床 诊 疗 水 平 。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BA狭窄治疗目的是防止其闭塞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
脑血管造影 金标准 MRA 闭塞: 敏感性97%,特异性99% 狭窄: 不够精确 TCD MCA较好
颅内动脉成形术原则:
次满意扩张 缓慢加压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PTA并发症
血管闭塞(Abciximab) ICA系统: 10% VBA系统:20% 再狭窄问题未解决(Probucal) 重要穿通支闭塞 动脉壁穿通 痉挛 其它
颅外:
1、椎动脉开口 2、颈内动脉起始
最易发生 脑动脉 粥样硬化狭窄 的部位 颅内:
黑种人 中国人 亚洲人 女性 年轻
危险因素
1、椎动脉远端 椎基底交界 基底动脉 高血压 2、ICA虹吸段 MCA主干 糖尿病
血管内治疗-相关造影知识
1、ICA分段 *ACA分段 * MCA分段 2、椎动脉分段 *椎基底动脉解剖 *PCA分段 3、颅内动脉交通 *WILLIS动脉环 *ICA与VBA交通 *ICA与ECA交通 *软脑膜侧支交通 4、脑动脉栓塞的表现
血管内治疗-相关的知识
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 易发生栓子脱落 颈总动脉开口部狭窄, 溃疡斑块较少 椎动脉开口部狭窄, 决定内支架治疗时, 应分析该段的形态学 特征 颅内动脉“脆弱”
颅外段脑动脉治疗时, 应充分了解颅内段有 无合并存在的串联的 严重狭窄 “渊源”动脉闭塞后, 其它动脉狭窄成形术 的价值 颅内动脉成形术的原 则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 姜卫剑
Hemorrhagic
Posterior territory
姜卫剑DSA常规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操作常规入门学习,姜卫剑教授的作品,慢慢吸收消化。
1、操作前准备1.1.患者情况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临床情况、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目前用药情况。
并确认已签署造影知情同意书。
1.2.实验室检查了解重要的化验结果,包括凝血象、乙肝五项、血常规、尿素氮、肌酐、血糖等。
如有条件,查丙肝抗体及艾滋病抗体。
1.3.神经影像检查复习CT、MRI/MRA、TCD、颈部超声等资料,结合病史初步判断“责任”病变的部位。
1.4.患者教育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告知患者在腹股沟麻醉、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及注射造影剂时可能体验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对策。
2、消毒2.1.刷手0.05%碘伏刷手2遍。
范围: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
顺序:从指尖至肘上10cm。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如双手触及有菌物体须重新消毒。
2.2.穿刺部位消毒0.05%碘伏消毒2遍。
范围:双侧消毒,上界平脐,下界为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延线,内界为大腿内侧。
顺序: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第2遍消毒不能超过第1遍消毒边界。
3、铺无菌单、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第1块铺在小腹上,由上而下,盖住阴部。
第2块与第1块垂直,在穿刺点下方,由右向左铺盖第3块与第1、2块交叉45度点,露出右侧穿刺点。
第4块与第1、2块交叉,露出左侧穿刺点。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5块为无菌大单,铺在小无菌单上,露出患者头部。
第6块为无菌中单铺在造影床尾部。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铺第5、6块无菌单应在穿好手术衣并戴好无菌手套后进行。
4、造影准备4.1.造影常用器械、材料及药品5F动脉鞘及扩张器、“J”形导丝、穿刺针/套管针、止血钳、手术刀片、1%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注射器、5F多孔猪尾巴导管、4F/5F Hunter或Simmon导管、泥鳅导丝、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高压注射器、生理盐水、肝素生理盐水、无菌纱布。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治 疗方 法 之 一 , 并 取得 了 良好 的疗 效 。对脑 动 脉 狭窄 介入 治 疗 的最 新进 展作 一 综述 。
[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 中; 介入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7 4 3 . 9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2 ( b ) 一 0 1 9 3 — 0 4
Th e l a t e s t d e v e l o p me n t s o f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 s t e n o s i s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r e a t me n t
L I U Ke Y A NG Ha n - j i e L I G u a n g - q i n
【 Ke y wo r d s 】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y r s t e n o s i s ; I s c h e mi c s t r o k e ;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的远期疗效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的远期疗效【摘要】目的 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50%)患者116例,其中基底动脉狭窄患者57例,狭窄57处;颅内椎动脉狭窄患者59例,狭窄60处。
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是靶病变相关的缺血性卒中、症状性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结果 本组病例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4%(110/117)。
30 d内的卒中事件8例,30 d后(中位时间33.5个月)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卒中事件5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年卒中率(包括30 d内的任何死亡和卒中)4.0%。
结论 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可减少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年卒中风险、改善功能预后,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远期疗效与支架是否成功置放以及狭窄部位有关。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成形术;支架Long-term Outcome of Elective Stenting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Vertebrobasilar Stenosis XU Xiao-Tong*, JIANG Wei-Jian, DU Bin, et al. *Neurovascular Angioplasty Team,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The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long-term outcome of a largest case series to date after elective stenting of symptomatic atherosclerotic intracranial 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 stenosis.Methods During September 2001 till September 2007, elective stenting with a balloon-expandable stent was performed in 116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intracranial 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 stenosis ≥50% that resulted in qualifying stroke or 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event within 180 days.Results There were eight strokes within 30 days, and fi ve strokes in the VBA territory after 30 days (mean of 1005 days). The annual stroke rate in the VBA territory (including any stroke and death within 30 days) was 4.0%. Signi fi cantly higher stroke-free survivals in the vertebrobasilar territory were found in stent success subgroup and V A stenosis patients.Conclusion Elective stenting can reduce the annual stroke risk and improve function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therosclerotic vertebrobasilar stenosis that compares favorably to medical therapy. The long-term outcome i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stent placement and stenotic site.【Key Words 】 Atherosclerosis; Vertebral artery;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Angioplasty; Stent徐晓彤1,姜卫剑1,杜彬1,董可辉2,金旻1,王清河1,马宁1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4BA714B-7)作者单位110005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姜卫剑cjr.jiangweijian@・论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药物治疗效果差[1-3],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成形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4-6]。
全国脑血管病知名专家
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专家许百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大明现任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介入神经放射学研究中心主任等。
石祥恩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吴中学教授,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放射科主任。
赵继宗现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副院长,王硕天坛医院擅长脑血管疾病凌锋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介入放射诊疗中心主任,张庆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神经外科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二系副主任毛颖华山医院主任医师刘建民,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焦德让,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男,脑系科(医院)中心名誉院长、神经外科主任神经外科教授,脑血管介入中心主任。
赵文元上海长海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史继新南京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指导老师,南京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江苏省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马廉亭,我国血管内神经外科创建人之一,并获中国医师奖。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湖北省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黄峰平,1997年8月晋升为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主任助理;黄光富,神经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黄正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导师,兰青,苏大二附院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刘荣耀,男,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
漆松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男,教授,主任医师,主任,博士生导师沈建康,上海瑞金医院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突眼
( 辑 : 锦芳) 编 徐
・
诊治分析 ・
血管 内介入 治疗外伤性突 眼
尹 波 魏瑞 理 张 弩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外伤性 突眼的病 因、 发病机制 、 诊断和治疗方法 。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 院 自2 0 0 5年至 2 1 0 1年收治的 1 5例外伤性
1 4例
突 眼 患 者 , 有 患 者 均 行 全脑 血 管数 字 减 影 造 影 检 查 明 确 诊 断 。1 所 4例 经 股 动 脉人 路 行 可 脱 球 囊 栓 塞 治 疗 , 1例单 纯 Mea试验 。 结 果 t
1 一 般 资 料 :5例 患 者 , 性 8 , . 1 1 男 例 女 位 于 颈 内 动 脉 海 绵 窦 段 或 海 绵 窦 壁 上 . 利 用 血 流 冲 击 将球 囊送 入 海 绵 窦 瘘 口或
性 7例 ; 龄 2 ~ 5岁 。 伤 到 入 院 间 隔 均 有 眼静 脉 引 流 。 1 年 36 外 0例 有 岩 上 、 窦 引 腔 内 后 ,以 等 渗 性 非 离 子 型 造影 剂缓 慢 下 时间2 0天 一 1年 。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明 确 外 流 , 4例有 程 度 不 等 的 皮 层 静 脉 引 流 。 1 充 盈 球囊 。 造 影 证 实 瘘 V完 全 闭 塞 时 . 经 I
颈 试 验 , 影 像 学 表现 进 行 分 型 。 组 中 型 阀 接 头 将 球 囊 导 管 送 人 指 引 导 管 内 . 对 本 1 资 料 与 方 法 l 4例 系颈 动 脉 海 绵 窦 漏 直 接 型 , 口 均 在 电 视 监 视 下 将 其 缓 慢 送 人 颈 内动 脉 . 瘘
证 实 为颈 动 脉海 绵 窦漏 , 中 l 其 0例 1次 可脱 球 囊 填 塞 成 功 ; 第 1次 栓 塞 后 球 囊 泄 漏 复 发 经 栓 塞 治 愈 ;1例 为 颈 动 脉 一 4例 再次 眼静 脉 漏 , 纯 单
脑血管造影及姜卫剑
区窄区域
CBF ↑
2020/12/8
29
临床分型:
非症状性狭窄 症状性狭窄 Ⅰ型: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缺血性症状 Ⅱ型:狭窄引起的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盗血)性症状 Ⅲ型:混合型或复杂型
亚型 A型:相应区域无梗塞,或腔隙性梗塞但无神经缺损后遗症
低血流量性TIAs
复发性、刻板性、短暂性 MCA区神经缺损
2020/12/8
MCA狭窄,纤维帽 破裂,血栓形成
血栓性脑梗塞
33
2020/12/8
34
2020/12/8
35
2020/12/8
36
2020/12/8
37
2020/12/8
38
2020/12/8
39
2020/12/8
40
Ⅰ型狭窄:大脑前动脉
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获益 B型:相应区域小面积梗塞/小卒中,或合并远端血管串联性狭窄,
或远端主干闭塞,但该支动脉参与其它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 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部分获益 C型:相应区域大面积梗塞/严重残疾 或远端主干慢性闭塞,该支动脉未参与其它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 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不能获益
2020/12/8
2020/12/8
87
颅内动脉狭窄 的自然病程
经典治疗
抗血小板 、抗凝
年卒中率: BA VA PICA&PCA MCA ICA-intracranial
10.7% 7.8%
6.0% 8.0% 10%
2020/12/8
88
ICA-O 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的自然
病程
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
VACSG:
颈动脉狭窄成形术研究进展-姜卫剑
2. N Engl J Med 1991;325: 445–53.
3.1 症状性狭窄的自然病程和CEA
NASCET
NASCET尚纳入了导管造影证实的狭窄率50%~69%的 858例患者。5年随访期间,CEA后的同侧缺血性卒中率 较阿司匹林治疗为低(15.7% vs 22.2%,P=0.045; ARR为6.5%和RRR为29%) NASCET尚纳入狭窄率<50%的1368例患者。 5年随访期 间,2种治疗的结果类似(14.9% vs 18.7%,P=0.16)[3]。
结论:
对于不加选择的患者而言,EDP-CAS经验不足术者的手 术安全性则不可能与有经验的CEA术者相媲美 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EPD-CAS应用于CEA高危的狭窄率 >80%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 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EPD-CAS应用于无CEA高危特征的 任何颈动脉狭窄患者
1. 前言
CEA是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传统治疗方法 几项RCT表明: 狭窄程度≥50%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能够从CEA中明 显受益[1-4] 狭窄程度≥60%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则为有所获益 [5,6] 然而,即便是手术低危患者,CEA仍有围手术期卒中和死 亡风险
3.1 症状性狭窄的自然病程和CEA
2个RCT比较了阿司匹林治疗和CEA+阿司匹林治疗的结果 揭示了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自然病程和CEA的风险/效益
1. Lancet 1998; 351:1379– 1387. 2. N Engl J Med 1991;325: 445–53. 3. N Engl J Med 1998; 339:1415–1425.
症状性狭窄的自然病程和CEA
ECST
血管内介入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
血管内介入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万亮;李轶;荆朝晖;杨晓笙;华续明【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3【摘要】目的探讨应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的效果与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重度颅内血管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血管狭窄率(75.15±10.7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2.50±3.31)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为(1.27±0.91)分.行单纯Gateway球囊扩张5例,球囊辅助Wingspan支架植入57例.随访3~14个月,平均8.7个月.结果本组病人球囊、支架均准确到位,术后狭窄率(17.69±10.12)%,术后NIHSS评分(1.23±1.92)分,mRS评分(0.97±1.1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发生脑梗死4例,其中穿支梗死2例,抗血小板治疗相关梗死2例,经治疗后达mRS评分2~3分.5例单纯球囊扩张病人随访期间血管狭窄改善稳定,未发生脑梗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安全、有效,单纯球囊扩张术可能对部分病人更有益.%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technical notes of Gateway balloon and Wingspan st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SIA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2 patients with severe SIA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rate of artery stenosis was 75.15%± 10.70%,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was 2.50 ± 3.31 and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score was 1.27 ± 0.91 before the operation. Simple Gateway balloon dilatation was performed in 5 patients, while balloon-assisted Wingspanstenting was performed in 57.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time of 8.7 months, ranged from 3 to 14 months. Results Balloons and stents were in the correct place in all the patients. The rate of artery stenosis, NIHSS and mRS scores were 17.69%± 10.12%, 1.23 ± 1.92 and 0.97 ± 1.10 respectively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co 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Postoperative cerebral infarction occurred in 4 patients, including perforator infarction in 2 and antiplatelet treatment related infarction in 2, and the mRS were achieved 2 to 3 scores after treatment in these patients. The artery stenosis was improved well in 5 patients with simple Gateway balloon dilatation, and no complication such as cerebral infarction occurred. Conclusions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serve SIAS, while simple balloon dilatation may be more beneficial to some patients.【总页数】4页(P105-108)【作者】万亮;李轶;荆朝晖;杨晓笙;华续明【作者单位】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2【相关文献】1.基于高分辨力MR血管壁成像对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的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于寰;段凯;张月;宋春华;薄文伟;韩丽萍;张铁2.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J], 韩建峰;袁兴运;霍康;宋文峰;屈秋民;马爱群3.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患者中介入治疗后认知功能情况分析 [J], 唐龙冲4.血管内介入治疗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及安全性观察 [J], 代瑞宁;谢飞5.血管内介入治疗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及安全性观察 [J], 代瑞宁;谢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马宁;姜卫剑
【期刊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5(013)002
【摘要】卵圆孔未闭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明,许多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比较,进一步肯定了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或不明原因的卒中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房间隔瘤伴发卵圆孔未闭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经皮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应用前景看好,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总页数】4页(P140-143)
【作者】马宁;姜卫剑
【作者单位】100050,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100050,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卵圆孔未闭研究进展 [J], 王震
2.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 [J], 朱润秀;袁军;郭小亮
3.卵圆孔未闭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分析 [J], 崔燕;魏峰
4.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卵圆孔未闭研究进展 [J], 王震
5.卵圆孔未闭相关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征分析 [J], 穆利英;金泽宁;付强;南京;孟帅;隋滨滨;李子孝;杜丽娟;鞠奕;赵性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一例报道
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一例报道苏旭东;刘增品;周存河;陈瑞卿;于江华【摘要】高灌注损伤综合征(HS)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脑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脑出血.目前,高灌注脑出血仍是困扰神经介入医生的一大难题,临床尚无相关指南及规范指导其治疗,因此患者病死率较高.笔者所在医院结合临床经验采用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一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并首次进行报道,以期为提高临床高灌注脑出血救治水平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27)004【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高灌注;脑出血;锥颅血肿碎吸术;病例报告【作者】苏旭东;刘增品;周存河;陈瑞卿;于江华【作者单位】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4CICAS研究[1]表明,我国颅内血管狭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国家。
大脑中动脉狭窄是颅内血管狭窄的常见类型,支架植入术是其主要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及致残率、致死率,但术后高灌注损伤所致颅内出血一直是困扰神经介入医生的一大难题。
SAMMPRIS研究表明,颅内出血是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围术期病死率很高[2]。
目前,防治高灌注脑出血尚无相关指南及规范。
笔者所在医院结合临床经验采用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一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且查阅相关文献尚未见报道,对高灌注脑出血的救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颈动脉狭窄:手术还是用药
颈动脉狭窄:手术还是用药作者:姜卫剑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4年第1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 姜卫剑教授如今做完颈部超声或核磁后, 被告知有颈动脉狭窄的人越来越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国内神经介入领域权威专家姜卫剑教授表示,服药是基础治疗,卒中高危人群应当积极采取手术干预措施颈动脉狭窄大多数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炎、动脉先天结构不良、动脉夹层等也是导致颈动脉发生狭窄的原因。
颈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可引发中风。
其中,无症状狭窄每年发生中风的概率为1%,有症状狭窄每年发生中风的概率高达10%。
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中风的发生,是首先应该明确的观念。
树立积极干预的观念过去,由于对脑血管病认识不够,很多医生多只是检查脑内有无病灶,不太关注血管问题。
一些患者小中风发作,有些医生也只是嘱其吃些药,并未想到患者血管狭窄问题可能要靠手术解决,如不积极干预有发生脑部大面积梗死的风险。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积极干预颈动脉狭窄从而预防中风呢?除了药物之外,颈动脉严重狭窄主要依靠颈动脉剥脱术和支架介入术。
事实上,颈动脉狭窄达到什么程度需要手术治疗,一直是临床决策的一个难点。
欧美国家对颈动脉狭窄的认识和研究比我们早,他们在上世纪50 年代开始报道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并做过几个大型临床实验。
结果显示,与服用阿司匹林相比,颈动脉狭窄率超过70%,即严重狭窄时,需要做剥脱术;而当狭窄率在50% ~ 69% 时,做剥脱术的效果大概要 5 年后才能看出来,这意味着对于高龄患者就应慎重考虑手术干预的问题;低于50% 的狭窄,剥脱术效果不如药物。
这些结论来自于大的医学中心(每年手术例数超过25 例)完成的研究,对于有症状患者实施剥脱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6%,而对于无症状患者实施剥脱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3%。
然而,与上述大医院所做的调查结论不完全一致,国外医疗保险公司组织的调查却认为,在现实的临床实践中,剥脱术风险似乎比想象中要高,其中有症状者在围手术期因手术导致发生中风和死亡的风险超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