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饮食文化
除夕吃饺子的文化寓意是什么
1、除夕吃饺子寓有进宝之意我国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
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
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
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馅鲜味美。
2、不同地方饺子馅料不同过年可以食用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过年一般都吃第一餐吃饺子因为饺子象征着团圆招财进宝的意思,有的北方人在饺子里放糖,还有放一些硬币,谁吃到了就是财运亨通,重庆人一般就是吃一些,传统主菜扣肉等特色的主菜的,湖南人一般就是吃年糕,象征真的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湖北人一般就是喝鸡汤阿然后主要是象征着清泰平安阿,所以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啊过年时候吃的东西也是不一样。
3、做饺子注意盐要少而油多了,口味就有点腻了得,多加盐或酱油口味是好了,可吃进去的盐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盐多了,血压就会升高。
所以,油适量,盐要少。
油点到为止。
而在许多人调饺子馅时候得,而觉得只放肉香味不够得,是要还要另外加好多油得。
而口味要讲究得,而健康也要注意得,我们吃得油已经过量了,会影响健康了,而且所以应该点到为止。
饺子的做法有哪些主料:饺子粉250g、白菜350g。
辅料:油30ml、盐4g、胡萝卜60g、干木耳15g、粉丝35g、花椒30粒、蚝油10g、白胡椒粉适量、包饺子调料适量、葱8g、姜8g步骤:250g饺子粉,加了125g清水,和成面团,盖上盖子饧一个小时。
如果你觉得硬的话,你可根据自已的习惯添加水的量。
面团饧着的时候,准备馅料,木耳、粉丝分别泡发,白菜、胡萝卜洗净。
胡萝卜擦成丝。
白菜切成碎末。
撒适量的盐。
为除去菜中的`水份。
泡发好的木耳粉丝切碎。
锅中倒入油,爆香花椒。
捞出花椒,油热的时候就倒入胡萝卜丝中,再加入姜末拌匀。
吃文化
早餐到底有什么用 7:00-8:00早餐的科学搭配: 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 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 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 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 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 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 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 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3.各地烹饪方法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菜肴特色。如山东菜,北 京菜擅长爆、炒、烤、熘等;江苏菜擅长蒸、 炖、焖、煨等;四川菜擅长烤、煸炒等;广 东菜擅长烤、焗、炒、炸等;
4.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
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 的菜系:除影响较大的川菜(四川)、鲁菜 (山东)、淮扬菜(江苏)、粤菜(广东) 四大菜系之外,还有浙菜(浙江)、闽菜 (福建)、徽菜(徽州)、湘菜(湖南)、 本帮菜(上海)等地方菜系,代表了各地色、 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
•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端五节是我国民间的一大节日。五月初五叫端 午,这个说法很早就开始了。“端“者,初亦,由于传说战国时代伟 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死于这一天, 后来端午节的纪念活动多与屈原联系 在一起。其意义变得比较重要。 节是饮食习俗:吃棕子、饮雄黄酒。
•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按照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而八 月的三十天中, 十五又居一月之中,故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自 古以来,人们就有中秋赏月的活动。开始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所爱 好,后淅成为民间的传统风习。据传吃月饼的风俗始于唐代的甜饼, 后才形成了专门的中秋节日的糕点。其形为圆富有家家团圆、欢乐之 意。节日饮食习俗:月饼、桂花糖艿头
中国春节饮食文化
坐在炉过桌旁 ,剥橘子,吃花生 ,叫做 “ 守 岁”。
最 后 儿童 向长 辈 辞 岁 ,长 辈 给 儿 童 发 “ 岁钱 。有 些 地 方 作长 辈 的在 除 夕深 夜 把 橘 子 、荔 枝等 果 品置
于孩 子 床头 枕 畔 ,名 为 “ 压 岁果 ” ,好 让小 孩 年 初
一
早晨 醒时 ,获 得新春 的欢 乐 。
的人吃饺子 ,要在汤里放些香菜 、葱花 、虾皮 、韭
菜等 小料 。
大 约 到 了 唐 代 ,饺 子 已经 变 得 和 现 在 的 饺 子
一
模 一子 里 单 独 吃 。宋
代称饺 子为 “ 角 儿 ” ,它 是 后 世 “ 饺 子 ” 一 词 的
晚是 为 了纪 念 盘 占氏 开天 辟 地 ,
结束 r 混沌 状 态 , 二是取 其 与 “ 浑 囤” 的谐 音 ,意 为 “ 粮 食 满 囤 ” 。 另外 ,民 间还 流 传 吃 饺 子 的 民俗 殳娲 造 人 有 关 。 女 娲 抟 土 造 人 时 , 由于 天 寒 地 冻 ,黄 土人 的 耳朵 很 容 易 冻掉 ,为 了使 耳朵能 固定 不掉 ,女 娲 在 人 的耳 朵 上 扎 一 个 l l , i l  ̄ ,用 细 线把 耳 朵拴 住 ,线 的 另一 端 放 在 黄 土 人 的嘴 里咬 着 ,这 样 才 算把 耳 朵 做 好 。老 百 姓 为 了纪 念女 娲 的 功 绩 ,就 包 起 饺 子 来 ,用 面 捏 成 人 耳 朵 的 形 状 , 内 包 有 馅 ( 线 ),用嘴 咬吃 。 饺 子 成 为 春 节 不 町缺 少 的 : 节 日食 品 ,究 其 原
交子 ( 饺 子 )” 。北 方 人除 夕包 饺 子 ,讲究 皮 薄 、 馅 足 ,捏 得 紧 ,包 时 不 许捏 破 ,下 锅 不 许 煮烂 。 如 果 不 小 心把 饺 子弄 破 ,也 只能 说 “ 挣 了 ” ,忌 讳 说
除夕年夜饭菜谱
除夕年夜饭菜谱【除夕年夜饭菜谱】年夜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餐,它象征着全家人团聚和美好的祝福。
除夕年夜饭一般会准备多种丰盛的菜肴,以示吉祥和丰收。
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几道传统的除夕年夜饭菜谱,希望能为您的团聚之夜增添一份美味。
【一、鱼生】鱼生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非常重要,因为鱼音“余”,与“鱼余”谐音“年余”,寓意着年年有余。
鱼生的制作方法千变万化,以下是一种简单的做法:原料:- 鲜鱼片:500克- 芒果:1个- 萝卜:半个- 黄瓜:半个- 青红椒:适量- 葱姜蒜:适量- 香菜:适量- 柠檬:1个步骤:1. 将鲜鱼片切成薄片,用开水焯水一下捞出沥干备用。
2. 将芒果、萝卜、黄瓜切成丝,青红椒切末备用。
3. 葱姜蒜切末,香菜洗净切段备用。
4. 将鱼片码放在盘中,摆放芒果丝、萝卜丝、黄瓜丝、青红椒末、葱姜蒜末、香菜段。
5. 柠檬挤汁,淋在盘中。
撒上花生碎即可。
【二、蒜香排骨】蒜香排骨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年夜饭菜肴,它有着浓郁的香味和口感鲜嫩。
原料:- 排骨:500克- 大蒜:适量- 生姜:适量- 料酒:适量- 白胡椒粉:适量- 生抽:适量- 白糖:适量步骤:1. 将排骨放入锅中焯水至断生,捞出沥水备用。
2. 大蒜捣成蒜蓉,生姜切成末备用。
3. 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用油,加入蒜蓉、姜末炒香。
4. 放入排骨煸炒均匀,加入料酒翻炒均匀。
5. 把炒好的排骨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白胡椒粉、生抽、盐、白糖搅拌均匀。
6. 开始蒸煮,大火蒸制15-20分钟,至肉质熟烂即可起锅。
【三、寿面】寿面意味着长寿和幸福,是中国传统年夜饭不可或缺的菜肴。
原料:- 面粉:500克- 水:适量- 盐:适量- 熟猪油:适量- 葱花:适量步骤:1. 面粉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饧面15分钟。
2. 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切成细条状备用。
3. 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放入少量盐和几滴熟猪油,煮沸。
4. 将切好的面条下锅煮熟,煮至变熟即可。
汉族除夕风俗
汉族除夕风俗
汉族的除夕风俗如下:
1.除旧布新: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扫除屋内屋外的灰尘和垃圾,寓意着辞
旧迎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2.祭祖敬神:家家户户会在除夕晚上摆上供品,向祖先表示敬意,并烧纸钱、
焚香、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幸福。
3.吃年夜饭:除夕晚上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
饭,也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
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美食,也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4.守岁:除夕夜,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会聊天、看春晚、玩游戏等,一直守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5.燃放烟花爆竹:在除夕之夜,人们会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
烟花
爆竹的声音很大,可以驱赶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6.压岁钱:除夕夜,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祝福晚辈平安健康、顺利幸
福。
7.贴春联和门神:在除夕之前,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和门神,以示祝福和
祈福。
春联的内容一般是对仗工整的对联,表达对家庭的美好祝愿;门神则是为了驱邪避鬼,保家平安。
以上是汉族的除夕风俗,这些传统习俗已经传承了数千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夕的历史背景和年夜饭传统
除夕的历史背景和年夜饭传统除夕,又称大年晚,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前一天,也是中国农历中最后一天。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也被世界范围内的华人所庆祝。
除夕夜是中国人团聚的时刻,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人会举行盛大的家庭聚会,并共享丰盛的年夜饭。
那么,除夕的历史背景和年夜饭传统是怎样产生的呢?历史背景除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与农作息紧密相关。
农历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来制定的,而除夕则标志着一个农历年度的结束。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人们过除夕夜的记录。
在农历的最后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扫尘、贴春联、烧香祭祖等,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由于传统的中国家庭观念十分重视亲情和团聚,除夕成为了人们团聚的时刻,家人们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年夜饭传统在除夕夜的家庭聚会中,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年夜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家人团聚、团结和幸福。
年夜饭通常会在除夕夜的晚上举行,整个家庭会一起准备食材并合力做菜。
家人们会根据各地的传统习俗和个人口味,准备出丰盛的菜肴。
在年夜饭菜单中,有一些在传统习俗中特别受欢迎的菜肴。
例如,鱼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因为它的发音与“余(余下)”谐音,寓意着将来年有余。
另外,人们还会吃饺子,因为饺子形状酷似古代的银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除此之外,年夜饭还会包括其他多种菜肴,如炖肉、烧鸡、炒虾仁、蔬菜炒等,以保证整个家庭都能得到丰盛的食物。
年夜饭的准备工作一般会提前几天开始。
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厨艺和对家人的关爱。
家人们会亲自选购食材,勤快的主妇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腌制和扎制食品、糕点和甜点等,以备除夕家庭聚会时享用。
年夜饭的准备过程也是家人们相互合作和互动的时刻,大家围绕着厨房忙碌,共同分享快乐和团圆。
总结除夕的历史背景和年夜饭传统紧密相连,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舌尖上的年味——最全的春节美食及各地习俗大全
春节,全国各地都沉浸在欢庆的时刻,美食自然不可或缺。
今天悠游家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全国各地春节美食及各地习俗。
春节全家团圆聚餐舌尖年味:春节美食篇巍巍中华,幅员辽阔。
各个地域因地理、文化环境不同也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且丰富的饮食习俗。
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来看看不同地方的人们是如何通过美食来庆祝佳节的。
肉皮冻北京作为首都,北京的节日气氛来得更为热烈,烤鸭、红烧鱼……都是餐桌上的“熟客”。
其实,与这些“大菜”相比,一些点心反而更是人们的心头好。
老北京人家里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凉菜,此外还有“芥末墩儿”,也是一种凉菜,用来佐酒和开胃。
清蒸鳗鱼上海“鳗影高悬,鲞味四溢”,是上海人春节最有味道的写真,清蒸鳗鱼卷逐渐成为上海人过年餐桌上根深蒂固的一道美食。
发财就手广东“发财就手”在广东年夜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它实际上指的是发菜蚝豉炖猪手,而今发菜并不提倡吃,生菜的利用则更多一些。
发菜或生菜,粤语中都有“发财”“生财”之意。
而“蚝豉”,有“好事”的谐音;“猪手”则意指“就手”,即得心应手。
年豆包东北“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
粘豆包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用黄米面和小豆馅自制而成。
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门打猎时的食物。
这要全家人一起在年前包完,并在过年一起吃,预示着全家幸福、美满、和谐。
香肠四 川和腊肉一样,是四川人团年饭上不可缺少的美食,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灌几斤香肠,一眼望去,每家的窗台阳台上挂着一条条整整齐齐、红白相间、泛着诱人油光的香肠。
对四川人来说,没得香肠,就没得年味!廿九,蒸馒头江苏“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在除夕之前的这两天,按照传统习俗每家每户一定要蒸上几锅面食,发面和蒸馒头的习俗就取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湘辣肘子湖 南红烧水鱼和湘辣肘子是春节必点之菜,这两道菜分别寓意“纵横天下”、“家肥屋润”。
春节的传统饮食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传统饮食习俗有哪些提起春节的过法,人们脑海中通常会想到年夜饭吃饺子、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大拜年等习俗。
那么春节传统饮食习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春节的一些传统饮食习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春节传统饮食习俗1、吃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2、吃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3、元宵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
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
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
4、屠苏酒据说是我国汉末名医华佗创制。
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将其流传开来。
屠苏,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
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
据说于正月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
5、元宝汤即馄饨,因其形似元宝,故称“元宝汤”。
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象征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
一般或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或以羊肉、白菜为馅。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中午要喝元宝汤。
春节的传统美食年夜饭的丰盛与象征意义
春节的传统美食年夜饭的丰盛与象征意义中国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中国人团聚的时刻,也是举家欢庆的日子。
而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中,年夜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年夜饭不仅丰富可口,更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介绍春节传统美食年夜饭的丰盛和象征意义。
一、年夜饭的丰盛中国春节年夜饭的菜肴通常数量众多,种类繁多,令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年夜饭都离不开传统的主菜和小吃。
1. 主菜主菜是年夜饭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通常有鱼、肉、海鲜等。
其中,鱼是必不可少的主菜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鱼(鱼“余”与“余”同音)的发音与“余”(“余”的发音与“裕”的发音相似)相同,寓意着年年有余、富贵吉祥。
此外,烤鸭、烤乳猪等也是一些地方特色的主菜,它们皮脆肉嫩,口感极佳。
2. 小吃除了主菜,年夜饭还包括各类小吃和点心。
比如,饺子在北方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饺子的形状好似元宝,有寓意招财进宝的象征,同时吃饺子还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完整无缺。
此外,年糕也是年夜饭中常见的小吃之一,其发音与“高”相同,寓意新的一年步步高升。
二、年夜饭的象征意义除了丰盛的菜肴外,年夜饭还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凸显着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1. 团圆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和谐。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一家人共进年夜饭能够增进亲情,加强家庭关系。
2. 祭祀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夜饭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仪式。
在用餐前,人们会在家中设立神坛,祭拜祖先并献上供品。
这是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3. 美好祝福年夜饭的菜肴和名称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好祝福,寓意着吉祥、好运和幸福。
比如,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腊肉象征着富贵安康等等。
总之,春节传统美食年夜饭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丰富多样的菜肴展现了中国人丰富的饮食文化,而其中的象征意义则蕴含着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
春节的饮食文化
春节的饮食文化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年”。
在春节期间,人们不仅会进行各种祭拜和庆祝活动,还会在饮食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内涵。
春节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色。
本文将介绍春节期间的饮食习俗和一些代表性的传统菜肴。
一、年夜饭春节的年夜饭是中国家庭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也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
年夜饭通常会有很多道菜,象征着团圆、幸福和吉祥。
其中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是鱼,因为“年年有余”在汉语中与“鱼”字谐音,寓意着来年家庭生活的富余和财富的积累。
年夜饭中还常常会有烤鸭、糖醋排骨、红烧肉等美味佳肴。
二、团圆饺子除了年夜饭,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重要传统习俗就是包饺子。
包饺子是家人团聚、共同享受美食的活动,也象征着团圆和吉利。
包饺子的时间通常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亲人一起围坐在餐桌旁,边包饺子边互诉衷肠,增进感情。
三、年糕在中国,年糕也是春节期间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年糕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加工而成。
因为“糕”和“高”在汉语中谐音,所以年糕寓意着每年都能够“步步高升”,事业和生活都能够取得不断进步的良好势头。
年糕有很多种吃法,可以蒸、炒或者煮汤,口感软糯,甜而不腻。
四、汤圆除夕之夜,很多地方的人们还会吃汤圆。
汤圆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圆球状食物,外皮柔软,内里馅料丰富多样。
吃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家庭的和睦,也象征着困难和坎坷都能“团团圆圆”地圆满解决。
五、年菜除了年夜饭之外,春节期间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菜肴,也被称为“年菜”。
不同地区的年菜各具特色,但都透露出丰收、祥和和美好的寓意。
比如,广东的年菜以烧腊和海鲜为主,鲜美可口;四川的年菜则辛辣开胃,给人以热烈和豪放之感。
六、小吃和糖果春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品尝各种小吃和糖果。
比如,南方人喜欢吃元宵,北方人则爱吃炸油角、糖画等传统小吃,这些小吃都象征着幸福和甜蜜。
总结:春节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夕夜餐桌礼仪
除夕夜餐桌礼仪
除夕夜是家庭团圆的时刻,餐桌礼仪能让这个时刻更加温馨和谐。
以下是一些除夕夜餐桌礼仪的建议:
1、尊重长辈:在就座时,让长辈先坐,以示尊重。
在吃饭过程中,要注意给长辈优先夹菜,并适时倾听他们的话语。
2、端庄得体:坐姿要端正,不要大声喧哗或拿筷子敲碗碟。
不要过量食用或挑食,要保持餐桌礼貌。
3、注重卫生:保持手部清洁,使用餐巾擦拭嘴唇。
咀嚼慢而细致,避免说话时有食物残渣飞溅。
4、礼貌用语:用餐时应尽量避免大声交谈或发出嘈杂声音。
在需要取用或夹取食物时,可以礼貌地说一声“请”,并感谢对方。
5、分享和尊重:与家人分享食物时,可以先询问对方是否有特别想尝试的菜肴。
遵循风俗习惯,不浪费食物,尊重每一道菜肴。
6、文明饮酒:如有饮酒,请适量,并注意不要说出不雅、冒犯他人的言辞。
与家人欢聚时,以礼貌和善意交谈。
这些餐桌礼仪可以让除夕夜餐桌更加和谐温馨,共享团圆之乐。
各国过年的饮食习俗
各国过年的饮食习俗各国过年的饮食习俗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各国过年的饮食习俗,希望有所帮助!巴拉圭:南美州的巴拉圭把每年的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
只能吃冷食,一直到除夕零钟声响起,才能点火烹煮佳肴,欢度新年。
法国:法国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来年定交厄运。
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光。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别的兔形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
秘鲁:秘鲁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一起等教堂零点钟声敲响时,便争吃葡萄,并力求按钟声的节奏,一颗颗地吃,但只吃十二颗。
第一颗求安宁,第二颗求和谐,往下依次为快乐、发财、和睦、避难、祛病、生意兴隆、工作顺利、事事如意和相爱幸福。
伊朗:伊朗人在除夕之夜特别爱吃“七道菜”,每道菜名称要以字母开头,象征一家人全年吉祥。
匈牙利:匈牙利人过新年不吃禽肉,他们认为鸡鸭鹅等禽类有翅膀,吃了它,幸福便会随之“飞走”。
奥地利:奥地利人新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绝对不准吃螃蟹,他们认为,螃蟹是横行的,谁吃了它,就会给工作和家庭带来不幸。
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人,在新年来到的一周内忌吃猪、羊、牛、马这些肉类食品。
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饭。
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
吃这顿饭时,绝对禁止喝汤。
他们认为,喝了汤,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涝。
保加利亚:吃年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
于是主人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得有多值!外国过年的风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其实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国家也过春节哦。
除夕饮食文化年夜饭的变迁与象征意义
除夕饮食文化年夜饭的变迁与象征意义除夕,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是中国传统重要的节日之一。
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年夜饭作为一道不可或缺的节庆餐饭,既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的祝愿,也记录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历史和变迁。
本文将从历史、食材、餐俗等方面探讨除夕饮食文化年夜饭的变迁与象征意义。
一、历史变迁中国的年夜饭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古代,人们过年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认为年夜饭的丰盛可以带来好运和祝福。
在明清时期,年夜饭逐渐发展成为家人围坐于一桌的盛宴,人们以家庭和团圆为主题。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年夜饭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现代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健康,年夜饭的菜肴也趋于多样化和精细化,烹饪技巧和食材选择也得到了提升。
二、食材选择除夕饮食文化年夜饭的食材选择十分讲究。
一方面,食材的选择需要符合地域传统和季节特点,另一方面,食材也要具有象征意义。
在北方地区,人们喜欢食用饺子。
饺子的外形酷似古代银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而在南方地区,年夜饭的主食则是年糕或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和谐。
此外,年夜饭上的其他菜肴也具有象征意义。
比如,“蒸鱼”与年年有余相谐音,寓意着来年生活富裕;“鸡”象征着吉祥和团圆;“虾”寓意着“笑”和“发”,预示来年一帆风顺。
三、餐俗习惯除夕饮食文化年夜饭在家庭中除了味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世代相传的餐桌习俗和社交礼仪。
年夜饭的年菜通常是丰盛多样的,寓意着来年家庭生活的美好。
人们会在餐桌上准备各种传统的年夜食品,如“团圆饭”、“团年肉”等。
而在吃团圆饭时,一家人会欢聚在一起,共同分享美食,象征着家族团结和力量。
除夕夜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贴春联。
贴春联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房屋,更是一种祈福的仪式,通过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希望新一年可以平安顺遂。
四、象征意义除夕饮食文化年夜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
首先,它象征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年夜饭的丰盛和美味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除夕夜的饮食文化团圆饭与年夜饭的区别
除夕夜的饮食文化团圆饭与年夜饭的区别除夕夜的饮食文化:团圆饭与年夜饭的区别除夕夜,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前夜,也是一个家人团聚、亲朋好友相聚的重要时刻。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除夕夜有两个重要的晚餐,分别是团圆饭和年夜饭。
尽管它们都是为了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但两者在饮食内容、形式与寓意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同。
一、团圆饭团圆饭是指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共同享用晚餐的一种传统习俗。
与平时的晚餐相比,团圆饭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1. 饮食内容团圆饭的饮食内容通常是家人喜欢的家常菜,突出口味鲜美、温馨简单的特点。
这些菜肴通常是家中长辈擅长的经典菜肴,如红烧肉、鱼香肉丝、清炖鸡汤等。
这些菜肴不仅符合大家的口味,而且也体现了传统的家庭美德和团聚的寓意。
2. 形式与寓意团圆饭通常在家中举行,由家中的主妇或者年长者准备。
家庭成员围绕饭桌,相互交谈笑语,共享美食。
这一形式强调着家庭之间的温情和亲情,在热烈的气氛中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思念之情。
团圆饭所蕴含的寓意是希望家庭成员在新的一年里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共同为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它强调亲情的连结,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二、年夜饭年夜饭是指在农历新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和亲朋好友共同举行的盛大晚宴。
年夜饭是中国农历新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习俗。
1. 饮食内容年夜饭的饮食内容较为丰盛,通常包括鱼、肉、蔬菜、汤羹等多种菜肴,并且以寓意吉祥为主要考虑。
较常见的年夜饭菜肴包括鱼(年年有余)、年糕(年年高升)、饺子(团圆)、汤圆(团圆)等。
这些菜肴形状鲜活,颜色鲜艳,象征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2. 形式与寓意年夜饭通常在家中或者饭店等庆祝场所举行,邀请家人和亲朋好友一同参加。
年夜饭的场合庄重热闹,人们身着盛装,院落内外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家人和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着美食,共享欢乐。
年夜饭所蕴含的寓意是希望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和顺如意、富裕如意。
它强调了吉祥和好运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除夕团圆饭菜肴的文化内涵
除夕团圆饭菜肴的文化内涵除夕团圆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习俗之一。
这是一顿与家人共进的盛大晚餐,旨在庆祝农历年的到来,祈福平安和团圆。
除了温馨的氛围和家庭团聚的意义,除夕团圆饭菜肴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除夕团圆饭菜肴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并探讨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背景除夕团圆饭菜肴的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传统上,中国人认为团聚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除夕之夜更是要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共度一个重要的时刻。
在古代,除夕的重要性可以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得以窥见。
中国春节作为许多岁时,有一套行事流程,其中除夕团圆饭是其中一环。
二、象征意义1. 财富与吉祥:在除夕团圆饭菜肴中,一些食材是有特殊象征意义的。
比如,鲤鱼象征着财富和连年有余,它在不同地区都有出现。
血糯米年糕代表团圆和家庭的完整。
饺子则象征富裕和好运。
2. 祖先敬意: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餐桌上放一些祭品向祖先致敬。
这些祭品常常包括水果、水饺等,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3. 地域文化特色:中国各地的菜肴呈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
北方的团圆饭往往有饺子、炖鸡汤等,而南方以海鲜和年糕为主。
这些特色菜肴的不同代表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的多样性。
三、文化内涵1. 人情味和家庭价值观:除夕团圆饭强调家庭团聚,强调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不可替代的情感纽带。
这一文化传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和关系。
2.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除夕团圆饭菜肴反映了中国丰富的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并重视食物的烹饪方法、食材的选择和搭配等方面。
除夕团圆饭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凝聚了人民的智慧和传统知识。
3. 起居与人的精神追求:除夕团圆饭不仅仅是一顿晚餐,更是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人们通过共进美食,共享家庭温暖,追求家庭和睦与快乐。
总之,除夕团圆饭菜肴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刻内涵的习俗之一。
它代表了团聚、祈福、寻求吉祥和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意义。
除夕传统美食和饮品介绍
除夕传统美食和饮品介绍除夕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春节前夜,人们会举家团聚,享用丰盛的美食和饮品。
这一天,家庭主妇们会精心准备各种传统美食,以及独特的饮品,为家人带来喜庆和美好的时刻。
本文将介绍除夕传统美食和饮品的文化背景以及各类美食的制作和特点。
一、传统美食1. 年糕年糕是除夕必备的传统美食之一。
它是由糯米制成的,具有柔软的口感和甜美的味道。
制作年糕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蒸煮和压制,以此确保其糯米的黏性和口感的完美。
年糕可以切成小块或者切成薄片,在锅内煮沸,再配合独特的酱料和调料,成为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
2. 饺子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中最受欢迎的之一。
它象征着一家人团圆,寓意着吉利和幸福。
饺子的皮由面粉制成,内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一般来说,饺子的内馅包括肉类、蔬菜和海鲜等各种食材。
饺子可以蒸、煮或者水煎,口感鲜嫩可口。
在除夕之夜,全家人会一起包饺子,并沾着酱油一起享用,这成为一种团圆和喜庆的仪式。
3. 海鲜海鲜在中国也是除夕时节的一道重要美食。
因为“海鲜”与“年年有馀”谐音,所以吃海鲜也象征着未来一年的丰收和富裕。
在除夕晚餐上,人们常常会准备鲍鱼、鱼翅、龙虾和虾等各种珍贵的海鲜食材。
根据个人喜好,海鲜可以清蒸、红烧或者炒制,保持原味的同时增添丰富的风味。
二、传统饮品1. 酒在中国文化中,饮酒是庆祝和团聚的重要方式。
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喝酒,并祝福对方来年好运连连。
黄酒、白酒以及果酒等传统酒类在这个时候尤为受欢迎。
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酒文化,有些地方还会自酿私家酒,并邀请亲友品尝。
2. 汤圆在除夕之夜,人们喜欢饮用汤圆。
汤圆是由糯米制成的,通常有各种甜和咸的口味选择。
在制作过程中,糯米粉会被加水揉搓成团状,再加入各种馅料,如芝麻、红豆或者花生等。
煮熟的汤圆有柔软的口感,滑爽的触感以及温暖的回甘。
人们相信吃汤圆能够带来团圆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3. 果汁除夕夜,不少人喜欢享用一杯清凉的果汁。
除夕吃年夜饭还是春节_年夜饭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除夕吃年夜饭还是春节_年夜饭整理年夜饭是在除夕那天吃,一般是在除夕的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之间。
年夜饭是年末最重要、最丰富的一顿晚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团团聚圆、幸福美满。
下面是我整理的2023除夕吃年夜饭还是春节,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2023除夕吃年夜饭还是春节年夜饭又叫年晚饭、团年饭、团聚饭、围炉,这是春节独有的习俗之一。
一般来说,年夜饭会在除夕(大年三十)那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之间吃。
中国人民很重视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的春节,尤其是大年三十的晚上。
在除夕,不仅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还有守岁的习俗。
因此,人们会在大年三十这天早早的开头预备。
年夜饭不仅是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而且年夜饭还有货许多讲究和寓意。
例如,年夜饭上肯定要有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肯定要有腊肠,寓意着长长期久。
人们很重视除夕,同样很重视年夜饭。
他们盼望在这顿饭上可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无论相隔多远以及工作有多忙,这是一家人在一起吃的一顿重要而丰富的晚餐。
以前人们喜爱自己细心预备年夜饭,在制作年夜饭上会花许多功夫。
而如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去餐馆、酒店吃年夜饭,因此过年期间许多餐馆、酒店都不打烊。
年夜饭其实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快乐吃的一顿饭,不用在意究竟需要预备多少,一家人开快乐心吃上简洁的年夜饭也是不错的。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除夕是哪一天除夕源于先秦,“除夕”指的是农历年一年当中末尾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除夕夜”也叫做“大年夜”“除夜”、“岁除”等,过了这一天就意味着正式迎来新的一年,去旧迎新,喜迎新春,所以是民间特别重要的一个民俗节日。
不同地区大年三十的饮食文化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公斤左右的鲤鱼, 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盛。
年夜饭的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年夜饭的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年夜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团圆、祥和、美好的寓意。
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将探讨年夜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所呈现出的新气象。
一、年夜饭的起源年夜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
在农历除夕之夜,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享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顿晚餐寓意着家人之间的团圆和和谐,同时也是对新一年的祈愿和期待。
因此,年夜饭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年夜饭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年夜饭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年夜饭的菜品相对简单,主要以肉类、蔬菜、海鲜等为主。
而到了现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烹饪技术的进步,年夜饭的菜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包括各种传统名菜和创新菜品。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年夜饭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家庭聚餐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餐厅、酒店等地享用年夜饭。
这种形式的年夜饭不仅方便快捷,还能让人们享受到更多元化的菜品和服务。
三、现代年夜饭的新气象在现代社会中,年夜饭不仅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人们不仅品尝美食,更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此外,现代年夜饭还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
比如,在菜品的设计上,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口感体验;在用餐方式上,采用自助餐、分餐制等形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在氛围营造上,利用灯光、音乐等手段,营造出更加温馨、浪漫的用餐环境。
四、总结与展望年夜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团圆、祥和、美好的寓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年夜饭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在未来,我们相信年夜饭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会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团圆的年夜饭!。
北方人过年吃什么食物和节日习俗_春节
北方人过年吃什么食物和节日习俗中国南北文化有差异,竟连饮食文化也不尽相同。
那么,北方人过年都会吃什么呢,有什么习俗?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一些,希望对大家有用哦。
北方人过年的饮食习俗1、吃饺子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
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
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
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馅鲜味美。
2、吃汤圆用自制的汤圆粉或市场上出售的干汤圆粉制成各种馅心的汤圆,润甜可口。
3、吃鱼意为“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生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4、猪前蹄北方过年,啃猪蹄儿是要给来年有个挠头!(挠是指往回赚钱的意思)买猪蹄儿还有一规矩,就是一定要买猪的前蹄,因为前蹄是往回挠,后蹄是往后蹬。
猪蹄红烧,卤水都可以,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做法。
5、鸡鸡与吉同音,寓意吉祥鸡翅,寓意展翅高飞、飞黄腾达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
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6、柿饼柿子也是北方新年市场常见的食品,不少地方在守岁时会准备糕点瓜果,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柿饼,即象征事事如意。
7、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阖家团圆,幸福甜蜜之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北方过年的气氛很浓厚,尤其是丰盛的年夜饭,不止包含了以上东西,还有很多表达对来年好景象的菜色,比如四喜丸子,象征团圆美满;牛肉,表示来年牛气冲天;年糕寓意节节高;豆腐表达全家福等等。
除夕宴席菜单及寓意
除夕宴席菜单及寓意芹菜:勤快年夜饭不止是一家的团聚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长年菜中的芹菜,“芹”与“勤”谐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劳,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
猪手:发财就手猪手,可以焖猪手,也可以发菜猪手,也可以花生猪手等等,吃法很多,因为猪手寓意着发财就手,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就手发财,干什么也都会发财就手。
生菜:生财生菜读起来与“生财”谐音,讨个口彩,是过年必备的蔬菜。
上面再摆一把金灿灿的油炸馓子,便是“金条生财”了。
南瓜(免瓜):免灾免难云南一些地方南瓜叫“免瓜”,有免灾免难的寓意,也是过年必备的蔬菜,颜色也是鲜艳无比,很有过年的气氛。
鸡:有计年菜必须有一只鸡在餐桌上,因为“吃鸡起家”。
拜神还要用鸡做“头生”,都会选“走地鸡”,喻求生生猛猛鱼:年年有余因为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鱼)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
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
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
除夕夜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一锅炖:盆满钵满这其实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个做法,主要是将很多美味放在一起,这种“大杂烩”的做法,寓意着丰收,富足,来年一样盆满钵满,年夜饭都会有的一道菜。
红烧鱼:年年有余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
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吉祥如意。
口水鸡:金鸡送福之前就推荐过这道菜口水鸡,中国人有句说法叫“无鸡不成宴”,因此不管大小宴席,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菜色,年夜饭就更不例外了。
有鸡“有计”,寓意生财有计,逢凶化吉。
红烧猪蹄:手到财来这道菜很多酒店套餐都有,叫“发财就手”“横财就手”“手到拿来”等,除了好的寓意,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蹄加上花生和发菜等一起煮熟营养丰富,味道好。
卤水金钱肚:金钱满地卤味在菜单中一般都有一道,又叫毛肚,形如铜钱而牛百叶色泽金黄,加上其他卤味,或者形如元宝的`香菇一起配盘,成为了年夜饭桌上的“财富担当”,寓意财运滚滚,招财进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夕饮食文化【篇一:春节饮食礼仪】春节期间的饮食丰富多彩,但是礼仪也颇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各自的饮食特点,礼仪也很多,值得学习。
春节,一般是指正月初一至十五的半个月时间。
从古至今,春节都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
在此期间,人们互相拜年祝贺,增添友好感情,有的则要看望亲戚朋友,赠送礼品和年货,有的则要相互请客吃饭,名为“年节酒”。
春节的前也是除夕,古称“岁除”或“逐除”。
除夕的饮食习俗,北方和南方不尽相同。
北方人以饺子为美味,有水饺、蒸饺等,在出席子时食用,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为讨吉利,有的饺子中放些糖块,意味来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饺子里放一枚“制钱”,吃到有制钱的饺子,一位着财运亨通。
在南方,人们以年糕、元宵、松糕、粽子以及鱼、肉、菜为美味。
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
元宵也叫“团子”、“圆子”即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
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产和生活“年年高”之意。
吃年夜饭之前,旧时一般还先要祭祖,将食物分出少许,献给祖先,以示纪念。
午夜钟声一响,辞岁礼开始,全家向祖先灵位行礼致敬,子女依长幼序向长辈行礼辞岁。
小辈可从长辈那里收到“压岁钱”即“押崇钱”,寓意镇压“邪崇”。
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祝福。
早餐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等,几乎全国各地都要吃年糕,“黏”字与“年”字谐音,而“年”字本来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
现在已通称年糕了。
吃罢早饭,人们穿上新装,到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家去拜年,预祝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每家都会以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招待客人。
这一天,人们吃的大多是节前准备好的食物,即取其“有余”之意。
北方大多吃馒头,南方还是以米为主。
初了以上礼仪习俗外,各地、各民族还以自己地区独特的风味食品庆祝春节,增加了春节的热烈气氛。
台湾人欢度春节要吃新鲜西瓜,以庆贺新年新岁。
全家人围炉聚餐,品尝水酒和菜肴。
菜肴大多去名吉利,如萝卜叫“菜头”,寓意为“彩头”;“鸡”是闽南语“家”的谐音,隐寓为“食鸡起家”;还有一种茎与叶子较长的“长年菜”,表示长生不老等。
四川西部一带,正月初一,按习俗每家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吃长寿面”。
相传汉东方溯云,彭祖寿长,活到八百,因是脸长之故。
“脸”亦称“面”,“脸长”可称“面长”,因此吃长条面寓意人长寿。
民间走访亲友,还多以挂面为馈赠礼物。
浙江西部地区,每年正月初一,各家都准备丰盛的茶点,如花省、核桃、瓜子、炒米糖、冰米糖等,一次邀请亲友或邻里到家饮茶,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称之为“请大年”。
侗族,大年初一必吃鱼,或煎、或炸、或烧、或炖,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配上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
春节吃鱼,预示新的一年吉庆有鱼(余),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达翰尔族的男女青年,在大年初一早上梳洗打扮完毕,先向长辈行礼、请安、敬酒,然后逐户拜年。
而每家兜备有年高,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着吃糕,取其“年年高”之意。
云南地区的壮族妇女,在初一清晨,身着新衣、鞋、到河渠挑水回家,手里拖着象征牛、马、猪、羊、狗、猫的石头,口里模仿着六畜叫声,寓意来年“六畜兴旺”。
到家后将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让全家和客人品尝,象征吉祥,相信喝了会使人聪明伶俐。
云南鹤庆地区的白族人,在节日里有去野外汲河水的习惯,称“汲春水”。
初一那天全天吃米糕,称“吃熟年”。
海南岛的黎族,除夕早上,男人宰猪、鸡,妇女蒸年糕、煮年饭(或包粽子),下午封存压年米,傍晚摆设祭品,祀拜祖宗,祭毕吃年饭、喝年酒。
新年初一闭门守家。
早上给牛栏、猪圈、鸡窝等处送年糕。
云南丽江等地的纳西族人,在初一这天吃素拜祖坟。
节日期间各家还用大米猪肉喂狗,因为传说五谷是狗带来的。
贵州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仡佬族人,春节时要酿酒、杀猪、宰鸡、做豆腐和糍粑等,并用几升糯米或糯苞谷作一大糍粑供奉祖先,并在三天之内不许动,以纪念祖先当初开荒辟草的艰辛。
多姿多彩的春节饮食文化活动,不仅改善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增进了友谊,也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一、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正月朔日, 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
”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 汉代又称“元正”, 晋代又称“元辰”, 北齐时又称“元春”, 唐代又称“元朔”。
我国历史上元旦在哪一天也不尽统一。
夏代在正月初一, 商代在十二月初一,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
汉武帝时又恢复到夏历, 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民国元年决定采用公历, 遂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 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即春节。
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小年”, 是过“大年”的预演。
祭灶在先秦时是重要的祭礼“ 五祭” 之一。
1、除夕贴对联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
鱼、饺子、汤圆、年糕除夕拜年, 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苏东坡《守岁》诗写道:“ 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 少年尤可夸。
”清代诗人赵翼在85 岁高龄时曾作《除夕》诗:“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2 . 正月初一拜年“年”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式将“年”字定为岁首在汉朝。
正月的头一天俗称“三元” ,又称“三朝”、“元朔” 。
又有“上日”、“三朔”、“三始” 等别称。
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开门炮仗”,爆竹之后, 碎红满地, 称为“满堂红”。
正月开始占岁。
汉代东方朔的《岁占》称岁后八日: 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日, 三日为猪日, 四日为羊日, 五日为牛日, 六日为马日, 七日为人日, 八日为谷日。
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而把“ 扫帚星” 引来, 招致霉运。
在院落里撒芝麻杆儿,要刺“扫帚星婆娘”的脚。
3 . 正月初二大年初二, 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夫婿与孩子回娘家。
叫做“归宁”拜年时先去舅舅、岳父家。
4 . 正月初三正月初三, 有些地方俗称“ 赤狗日”, 这一天不出门, 不宴客。
初三又叫“ 小年朝”, 应该祭祀祖先和诸神, 但不能扫地、起火、打水。
初三日, 有的商店开始营业, 俗称“ 初三开店门”。
初三是俗传“ 老鼠娶亲” 的日子。
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忙了好几天了,找个理由休息一下。
从星宿的运转来看,正月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
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5 . 正月初四大年初四有“接神” 的习俗。
家家户户准备牲礼、四果、生仁、炸枣等迎接, 烧金纸、神马。
此外, 初四不动刀、剪。
否则,视为对神的不敬。
6 . 正月初五初五也叫“破五”,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
初五要吃饺子、放鞭炮、赶庙会, 全家庆贺。
关于财神, 民间有很多传说: 主管财源的神明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民间信仰。
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道教赐封并不称为财神,而是在所官职上加封神明。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
佛教里也有财神:北方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
宋朝蔡京: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
赵公明: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拜。
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
7 . 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送穷”,这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神。
“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图经》)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8 . 正月初七正月初七也称“人日”、“ 人胜节”、“ 七元”。
东方朔《占年书》:“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
”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 则是吉祥, 代表那一年出入顺利, 人口平安,风调雨顺。
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 其中必有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菜、葱、蒜。
据说汉代已有人日习俗,至魏晋后更开始被重视。
古人会在人日当天戴上“人胜”(一种头饰,以示吉祥),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唐代后,皇帝会赐彩缕、人胜及登高大宴群臣。
9 .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
吃元宵, 挂彩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古时候人们称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
因为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或元宵。
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
宋朝时, 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 到明代更延长到十日。
四、清明节旧俗以清明的前一天( 一说前两天) 为寒食节。
我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有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等风俗。
汉代定为“ 禁烟节”。
唐代诗人韩翃(音hong,字君平,天宝13年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每年公历4 月5 日前后, 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
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这时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 万物欣欣向荣, 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 因而称为清明。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 许多地区的人们往往合二为一, 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介子推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迫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