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的政治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观看待社会政治,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学说。
从而为统治阶级提出了一套极为高明的统治之术,成为其政治学说的总原则。
一、“无为而治”的涵义《道德经》中曾有这么一段话;“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当时正处于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之时,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对劳动人民专横暴虐和任意剥削,百姓不胜其苦。
老子认为,当时统治者的恣意妄为、胡作非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
所以他极力呼吁为政要“无为”。
老子认为,这是治国的根本,同时这也迎合了老百姓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环境的心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大智者不敢为也。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因此,老子主张“以静治国”。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为圣人之治的原则。
可见老子的“无为”是以静制动的“为”,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的“为”,并且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为,天下大治。
二、“无为而治”思想的辩证思考“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真挚深沉的“民本”情怀,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渊源,对后世的治国安邦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包含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一)“无为而为”的思想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治主义”。
实质上,老子“无为”是“以无为为”,即“为无为”。
“无事”不是“绝事”,即什么事也不干,而是“事无事”,不可执事以扰民。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也强调“为”,重视“治”。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和谐观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强调了宇宙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它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相互依存的各个事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秩序。
这种和谐不是基于权力和压迫的、强制的关系,而是基于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利益的关系。
《道德经》中强调了道的思想,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道是和谐的本源。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它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人应该尊重、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去征服、操控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认为人应该以柔和的态度与他人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不是争斗、压迫、控制他人。
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当代社会中,和谐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谐观将我们从个人主义、利益追求的泥沼中解放出来。
当代社会充满着竞争、冲突与分裂,人们往往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与他人的关系。
和谐观要求我们摆脱个人利益的束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和谐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常常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关爱,给自然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和谐观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提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人们之间缺乏理解、尊重和信任。
和谐观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跳脱了传统的功利主义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与理解。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其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道德观,提出了许多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道德经的和谐观是其核心之一,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道德经中提出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观点,强调了柔弱与坚强的关系。
道德经认为,柔弱者真正强大,在柔弱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在当代社会中,这种和谐观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应当以柔弱为美德,以柔弱来迎接挑战,通过柔弱的力量来战胜坚强,实现最终的和谐与统一。
道德经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反对强制性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是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从而带来和谐与均衡。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采用各种手段去解决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与失衡。
而道德经提出的“无为而治”的观点,提醒我们应当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柔和,不要过分干预,从而获得更好的和谐,解决问题的方法。
道德经中还提出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观点。
这个观点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于获取智慧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被高速的信息和漫天的声音所包围,我们很难真正的得到内心的平静,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与和谐。
而道德经提醒我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轻易言说,从而获得内在的和谐与智慧。
道德经中提出的“至柔居下”和“无为而治”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的领导与治理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领导者和执政者应当以柔弱的态度来面对问题,不要过于强势,同时也要尊重自然规律,不可强行干预。
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道德经的和谐观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之一,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深入思考和理解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达到内在的平和、外在的和谐,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154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吴瑜琪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无为而治”,出自于《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其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对当今的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无论从伦理道德,还是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行政管理的角度,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无为而治”理念对现如今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过程中,以及现代行政管理中均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无为而治;老子;以人为本;行政管理无为而治源自《道德经》,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自我实现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在古代有很多成功的实践范例: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惨败,将黄老之术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黄老之术反对骄奢淫逸,提倡“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因此,汉初推崇黄老的几位皇帝都十分俭朴。
汉初诸帝为了达到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目的,对农业更是十分重视。
西汉初年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一定的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运用一定的职能,通过结合使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对组织要素及组织系统的运行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不仅是生产力,还是首要生产力。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人类自古就以共同劳动为基础,有了管理群体才能进行正常有序的活动,其是系统组织有机运行的必要条件。
而“无为而治”其是管理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作为”我国政府是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略谈老子的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一)
略谈老子的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一)摘要]老子通过自己对自然世界的深入观察分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重要论点。
强调不管是人、地、天还是道,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反观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尤其是由于人类的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
老子的这一论断的提出为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人类的发展怎样顺应自然和历史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老子道规律和谐发展一、关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通过自已对自然世界的深入观察分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重要论点,这里说的“道”,就是指自然世界事物运动发展内在的、固有的基本规律。
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人大,地大,天大,道大。
其中“道”是第一位的。
不管是人、地、天还是道,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说,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身运动发展内在的、固有的基本规律,我们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实现和谐的发展,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老子从自然世界发展的规律中窥见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原理是相通的,因而主张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应遵循自然无为的规律。
所谓无为,不是指守株待兔,毫不作为,而是指应当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作为,不能违背规律凭自已的意志强行妄为。
因此,在社会治理方面,老子主张统治者要实行德政政治,这也是他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实施办法,他提出了“以百姓心为心”的总的要求和一系列的德政方针,包括:“圣人之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虑其心,强其骨。
”,强调民本民生,关心百姓的吃穿住行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生产,发展医疗建身,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身体强壮。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强调要采取抑富济贫的措施,实行天下共同富裕。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所著。
其内容丰富而深刻,涉及哲学、伦理、政治等多个领域。
关于和谐观的阐述尤为重要,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道家的和谐观可谓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人应当顺其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他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乎天理、顺应自然,不要强行干预自然的运行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老子也提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强调以柔克刚,以平和、包容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道家和谐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谐观有助于调整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复杂和紧张。
利益冲突、竞争激烈等问题时常出现。
道家和谐观强调以柔克刚,以包容、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避免冲突与对抗,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工作、家庭、社交等各个领域,和谐观都能够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借鉴。
和谐观有助于调整自然与人的关系。
当代社会,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道家和谐观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观有助于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推动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谐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在政治领域,和谐观要求领导者以柔克刚,以平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民众,注重民生、民情,尊重民意,构建和谐的政治生态。
这对于政治体制的优化、政府治理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观有助于促进社会平稳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是当代社会的追求目标之一,而和谐观能够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哲学指引。
通过顺应自然,以柔克刚的态度,以宽容、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构建和谐的家庭、组织、社会,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能够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经典之一。
和谐观是《道德经》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和平。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和谐观在《道德经》中被视为宇宙的基本原则。
《道德经》提倡“道”作为宇宙的本源规律,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道的原则,而道即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法则。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变化。
《道德经》中说道:“道法自然”,强调人应该顺从自然的规律,并避免人为干预带来的破坏与矛盾。
这种和谐观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
和谐观在《道德经》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道德经》关注人的内在修养和自我约束,提倡谦逊、宽容和善良的品德。
它强调不争论、不对抗、不攻击的和谐处世之道。
《道德经》说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在人际关系中,应该追求平衡与和谐,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这种和谐观认为人类应该相互包容、互助互爱,在和谐中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共同发展。
《道德经》的和谐观还涉及社会和谐与治国理政。
《道德经》提出了治理一个国家的原则,认为人民应该被保护和尊重,政府应该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主张政府应该保持低位而高效,不干预个人自由,不操纵市场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当代的视角来看,道德经的和谐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和谐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醒我们应该保护和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时,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道德经的和谐观也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治理有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的自私和利益追求,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
倡导和谐观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合作,强调互助互爱的品德,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社会进步。
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新经济 2014年12月(上、中旬合刊)- 48 - 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陈华文摘 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老子的思想不但有“虚极静笃”的人生境界,又有着“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可谓是包罗万象。
本文阐述了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观点,结合当前的时政及现实状况,分析了老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 和谐思想 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未来中华民族发展提出的理念和目标,也是对中华民族千年理想追求的传承和发展。
“和谐”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源泉,而老子对“和谐”的论述又有其独到之处。
一、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观点一是“尊道”与“贵和”。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谐”才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
“尊道”与“贵和”反应出道家的基本思想,说明万物的“有常”与和谐的无价,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是永恒不变的。
二是“不争而胜”。
老子和谐思想更阐述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处世方法论。
在为人处世的中,太过于争强好胜往往是不能够达到目标的,而恰恰相反,“上善若水”只有拥有包容之心、海纳百川的情怀,才能够在为人处世之中游刃有余。
三是“无为而治”。
“无为”是老子认为的重要治国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
讲求在治国的过程中,应适应自然规律,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强行而为,尽量减少对客观事物的人为干预,才能够达到“万物自化”的理想境界。
二、老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老子的和谐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与国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和——构建人际之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对于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带来了指导与方向,是从古至今人们人生观与方法论的重要参考,为人类追求自我解放、自我发展提供了“指南针”。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道德经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和谐观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首先,《道德经》强调整体观念。
它提出了“天地一体,万物融为一体”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系统。
这种整体观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不断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情感联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其次,《道德经》强调中庸之道。
道德经认为,一切过程都是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中庸之道就是不断调整、平衡和协调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面临着许多相互矛盾的问题,例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等。
追求中庸之道,就是要在这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当中找到平衡点,使之既能满足各方需求,又可以保持社会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第三,《道德经》强调以德治国。
道德经认为,政治权力的行使必须建立在道德上,只有通过德行的力量,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当代社会,政治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建立以德治国的制度和文化,强调公正、诚信,以及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可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是非常重要的。
它让我们意识到,生命不只是个人的,也属于整个宇宙,我们需努力建立起一个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社会,以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作为当代人,我们不仅需要研读古代经典,更需要将古代哲学的智慧融入到当代社会建设当中,为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道家的重要著作。
在《道德经》中,对和谐观有着深刻的阐述,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心灵与物质等方面的和谐观念,这些和谐观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道德经》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道德经》中,提倡“道法自然”,强调“顺其自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和谐观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自然界的生态失衡和气候变化。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念,重新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家园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对人与人的和谐观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以柔克刚”,“以无为而无不为”,提倡以柔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不断。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念,学会以柔克刚,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道德经》对心灵与物质的和谐观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道德经》中,提倡“虚无”,主张“无私之心”,认为“知足常乐”,强调心灵的深沉与内心的宁静。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文明发展迅速,人们日益追求物质享受,但内心的空虚和精神世界的贫乏也日益成为人们的心灵困扰。
我们需要从《道德经》中汲取营养,学会追求内心的富足与心灵的平静,实现心灵与物质的和谐统一,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道德经》所提倡的和谐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秉持和谐的观念,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心灵与物质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所倡导的和谐观念也为我们指明了实现和谐社会的路径和方法,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道德理念。
其中的和谐观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承载了古代智慧和当代价值。
本文将从《道德经》的和谐观出发,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及意义。
道家文化强调和谐共生、自然无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在《道德经》中,和谐观贯穿于始终,主张“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无为而治”,强调万物平衡共生、相互依存、不强不弱、不争不斗。
这种和谐观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也贯穿于人际关系、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之中。
《道德经》所倡导的和谐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如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严重问题,而《道德经》所强调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的理念正是人类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
在和谐观的指导下,人类可以借鉴自然界的平衡和谐之道,推崇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治理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互动日益频繁,各种矛盾与冲突也随之而来。
此时,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学习“和而不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以求取人际关系的和谐,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国家治理也可以借鉴《道德经》的和谐观,推崇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以和为贵的理念,实现国家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社会,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容易陷入功利主义、攀比心理等浮躁的境地,而《道德经》所强调的“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观念则能够让人摆脱功利的桎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个人修养上,我们可以借鉴《道德经》的和谐观,学会“以柔克刚”、“无欲则刚”,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和和谐。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154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吴瑜琪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无为而治”,出自于《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其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对当今的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无论从伦理道德,还是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行政管理的角度,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无为而治”理念对现如今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过程中,以及现代行政管理中均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无为而治;老子;以人为本;行政管理无为而治源自《道德经》,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自我实现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在古代有很多成功的实践范例: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惨败,将黄老之术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黄老之术反对骄奢淫逸,提倡“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因此,汉初推崇黄老的几位皇帝都十分俭朴。
汉初诸帝为了达到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目的,对农业更是十分重视。
西汉初年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一定的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运用一定的职能,通过结合使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对组织要素及组织系统的运行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不仅是生产力,还是首要生产力。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人类自古就以共同劳动为基础,有了管理群体才能进行正常有序的活动,其是系统组织有机运行的必要条件。
而“无为而治”其是管理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作为”我国政府是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中所包含的和谐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和谐是指事物间相互协调、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的状态,是一种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
首先,和谐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项利益的冲突逐渐增多。
因此,在面对繁杂的信息时,需要结合和谐观,保持积极的心态,处理好各种关系,以期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在社会交往中,和谐观都能帮助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冲突,保持心灵的平静。
其次,和谐观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社会是复杂的,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合作,才能实现持续的、和谐的发展。
和谐观认为,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一种信任、协调、互敬的力量。
在实际的社会建设中,我们需要借鉴和谐观的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集体凝聚力,最终实现共赢局面。
最后,和谐观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需要对自然环境保持最大的尊重,以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和谐观认为,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追求一种和谐的发展方式,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
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和谐观的思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发展,便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是一个深刻的哲学观念,其价值不仅在古代有所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将和谐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赋予其更加深刻的人文特征,为我们共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和谐观,这些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道德经》中,道家重视道德修养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无为而治”、“和而不唯”的思想,这些都对当代社会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治”,主张让自然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不做强制干预。
这对当代社会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是人为地强行干预。
在环保、自然资源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这个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倡导绿色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德经》强调“和而不唯”,主张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摒弃唯物主义,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对当代社会提出了重要的思考,即在社会发展中要尊重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保持开放、平和的心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全球化浪潮下,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与融合越来越重要,而《道德经》的“和而不唯”思想正是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
《道德经》中强调“至柔服牛,含之千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了道家主张的和谐观。
这些观念对当代社会指出了重要的方向,即倡导柔性力量、包容与大爱。
在家庭、组织或国家管理中,我们应该遵循柔性治理、包容执政的原则,解决矛盾,化解纷争,实现和谐共生。
《道德经》中强调虚心谦和,反对奢华与粗俗,倡导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对当代社会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应该重拾朴素、简约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让简单幸福成为我们当代人的追求。
《道德经》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和谐观,这些观念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道家的和谐思想,倡导顺应自然、柔性治理、多元共生、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评析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评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关于政治的观点,是将“无为而治”作为主旨。
他的立场认为政治实践应当以不为、不夺、不欺为主,以贤慧的智慧和乐于服务的态度,来思考和处理社会现实问题,而不是仅仅依靠计划和法律来强制执行。
其精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以自然环境作为依据,以和合、理性、关怀和服务为理想,在这种理念之上,在政治运作中强调人才、学术和技术;强调发挥个体智慧,以兯性谅解和有序共处的和谐思想来创造凝聚力。
他的观点进一步提出:政治的本质不在与权力的博弈中,而是在于去管理、改善人民的生活;解决社会矛盾、调整社会分配,以调动内部活力,达到自我完美。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思想,积极有效地构建了政治运作的体系,实现了思想的自我调节和调和,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自然的融洽共处。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由传说中的老子创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中,关于和谐的观念极为重要,提倡彼此和谐相处,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道德经》强调“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实现和谐的基础。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归真”,认为每个人都应有“归真”的信念,用仁爱的心理状态去处理人际关系,实现对他人无欲无求,以求达到和谐的境界。
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出“中庸”的思想,反对激进的行为,主张采取审慎的态度。
他认为,“中庸”的理念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
众所周知,和谐观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应遵循正确的仁爱态度,开拓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建立社会和谐根基的必要条件。
其次,坚持“中庸”的理念,避免激进急躁,能有效减轻冲突,创造体积和谐的社会气氛。
另外,和谐观还在调节人的行为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做法中,应当回归“仁者爱人”,以和谐的心态去处理人们的矛盾,忍让以做到宽容包容,尊重他人的权利,有效遏制行为的冲动,减少争吵及纷争。
最后,根据《道德经》的和谐观,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层面上,各级政府与企业、学校也应向和谐文化接受教育,让和谐文化深入社会,让“仁者爱人、归真”的理念发扬光大,让和谐文化渗透每一个角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
总之,《道德经》的和谐观以及其现实意义,对当今的社会意义重大。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我们应该坚持“仁者爱人、归真”的理念,遵循“中庸”的态度,回归“仁者爱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和谐文化深入社会,推进社会的发展,增进社会的繁荣。
老子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的,有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人才等。
那种把 实力 简单等同于 有权 、 有势 、 有人 、 有武力 等单一因素的观点是错误的。
发展是途径。
实力 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具有, 实力 是发展、培养出来的。
因此,发展是获得 实力 的途径。
孙子在讲到爱护士卒时说: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 地形 )由此可见,士卒的勇敢,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
以此推之, 实力 也是培养、发展出来的,不是从来就有的。
发展 实力 ,人们往往不够重视,急躁情绪十分严重(如58年大跃进)。
其实,民谚说得很好: 磨刀不误砍柴功 ,有了 实力 ,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至于如何培养、发展 实力 ,孙子没有说,但中国的成语 韬光养晦 ,也许会给人们以启示。
经济是根本。
孙子说: 凡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 用间 )打仗没有钱不行,同样的道理,干事业没有钱也不行。
对于经济的重要地位,人人都懂,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行动中贯彻这一思想的。
中国 文化大革命 中搞的 以阶级斗争为纲 、 政治挂帅 ,就是没有落实经济是根本这一重要思想。
由此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千万不能忘记。
就中国目前而论,经济实力还不雄厚,许多人还没有摆脱贫困,发展经济仍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关键。
孙子是通过论述 将 的重要性来说明人才的关键作用的。
孙子在 谋攻 篇明确指出: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意思是: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
其结论是: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
( 作战 )在战争中人才(将)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在各行各业人才都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而采取的积极举措。
利益是追求。
孙子的 全胜 战略思想,表现战场上就是: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因为,只有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压到敌人,这样才能 兵不血刃 地取得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老子的政治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浅析老子的政治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闫祯(山东中华文化学院济南250002)内容摘要:和谐社会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政治的和谐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老子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道德经》中论述的关于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执政为民的民本思想、天道公平的社会平等观念、轻令简约的为政观念、弥兵反战的和平思想,是老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虽然这些思想还不系统, 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社会, 但《道德经》中的关于政治和谐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关键词:老子、政治和谐、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也是扎根于当代中国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
中国是最早提倡“和谐”的国家,有着注重建设和谐社会的悠久历史。
老子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道德经》中, 就有着丰富的有关和谐社会的理念, 虽然这些理念还不系统, 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社会, 但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现代与传统的互补,《道德经》中的关于政治和谐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和谐思想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对无为而治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治大国,若烹小鲜”。
统治者只有小心谨慎,严肃认真,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国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即圣人,百姓并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以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百姓,顺应百姓生产生活的自然规律。
若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百姓便无所适从,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也就违背了无为而治的总体思想,那么国家离灾祸也就不远了。
这告诫了日后的执政者,治理国家就像烹鱼一样,要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使之共存共荣,相互促进。
掌握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度”,做到使统治不扰民,又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后世的执政者以无为之心处以无为之道。
老子以为,过分看重自己,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是一切祸患的根源,若是舍己从公,置身度外,从顺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危害。
故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甚或做到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公的终极王道,“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以托天下。
”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
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要符合“道”。
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老子还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治理国家,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
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
二、执政为民的民本思想“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意谓统治者不要有自己的私心、欲望,而应以老百姓的心愿、希望作为自己的意志。
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相合,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相合。
“以百姓之心为心”,体现了以人为本,与之相对的则是“以己之心为心”。
二者之不同,显而易见,其结果更是大相径庭。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一个执政党,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执政者更当“以百姓之心为心”,“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欲建设和谐社会,政府不仅要执政为民,更需务实。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空口无凭、夸夸其谈的作风必须根绝,好高骛远、远离实际的口号绝对要不得。
人民关心的是掌握公权力的人有没有实际行动,并会对吹牛之人怀有不满情绪,以致人民可能不会配合政府行动,各扫门前雪。
所谓“圣人终不为大”,不夸口也,否则“轻诺必寡信”,人民将失去信心。
“故能成其大”,启示我们务实才能取得改革成果,才能使人民信任。
执政为民,必然要求戒私心。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夸盗。
”执政者如若私利膨胀,老子称之曰“夸盗”。
夸盗即是强盗头子,谓执政者只是一味谋取私利,就是掠夺人民财富的大盗。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四词都是不为私利扰民的意思。
无欲而民自朴,说明执政者的行为起表率作用。
欲使风俗淳,先正其身。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要成为成功的执政者,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这样虽处于人民之上却不损害人民利益,而人民就会推举他。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启示执政者不争私利才能执好政、带好头。
三、天道公平的社会平等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向我们描述了天下太平的终极理想社会模型,他说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那时的政治已经完全闷闷无为而且实已无所为,虽存而若亡,“湛兮似或存”。
人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完全没有任何压力,充分享受着生命的自由和快乐,谁也不会强迫谁怎样,大家和谐平等相处而互无所求,民风淳朴,绝无诈伪,天下太平,上下无事无所事。
而不应该按照一定的主观行政立场为出发点去制定政治意识形态规范和法律,把人划分为若干种类并给以不同对待。
老子以为,真正成熟的理想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应是“道法自然”的,其表现形式应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即最高最大无上的至德是没有“德”之概念的,是没有人为强设的标准和规范的,人人平等而无分别,无善无恶,无贤无愚,无德无不德,唯有如此才是至治之道。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老子以为,人的本性本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人为的分别人的产物,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
当政者人为地把本来平等的人进行有色区别和定性划分是不对的,他反对那种做法,所以批评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在他看来,人们只把合乎人为自设的美、善的标准规范的人和事物作为“美”、“善”,而把不合乎其标准规范的视为“恶”和“不善”,其实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恶”和“不善”。
老子以为真正的善政应该“方而不割”、“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诚全而归之”、“大制不割”。
最伟大的施政者应放下执政者的架子,“和其光,同其尘”,并“以百姓心为心”、“为天下混其心”,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喜好对人进行取舍、扬弃,更不能让有些人因为不合乎自己制定的法制规范而被抛弃。
执政者“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当天下人人平等时,执政者不是凌驾于人民百姓之上,而是把自己放在人民百姓之后,混然于天地之间,混迹于众人之内。
那时的天下人看待执政者,仅仅“知有之”,对他并不存在敬爱或者畏惧,“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那时的王民关系是鱼水关系,两不相害,两不相伤,平等和谐而处,是最理想的平等自由模式。
相反,人们会对他们“亲之誉之”;再者王道消而霸道成,强权政治,顺我者生而逆我者亡,人们会对他们“畏之”;再下之,霸道也不成了,盗贼之世,天下大乱,上下相害,那时的王侯,人们则对他们“侮之”了,就再也不把他们当做执政者了,只会把他们当做盗贼看待。
老子以为,只有天下人人平等了,人类社会才能出现“自化”、“自定”、“自正”、“自富”、“自朴”、“其民淳淳”的美好的政治局面,天下人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而各自为主,各自乐享太平之治。
四、轻令简约的为政观念老子坚决反对以“术”治国,自恃有“术”的人往往自以为“智”,往往自以为是“智者”,往往自矜其能,甚至自以为可以“代司杀者杀”,对百姓“以死惧之”。
这些违道的行为是不能长久的,属于“不道”,就会导致“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国家就会动乱,社会就出现“民之饥”、“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腐败局面,天下人就会纷纷嚷嚷,就会“勇于敢”、“敢为”“轻死”、“不畏死”、“不畏威”、“智多”、“难治”。
以“术”治国者的最后结局一定是“不道早已”,以“身殃”、“多败”的下场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正是基于以上的规律,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执政者与民各自恃“智慧”,上下两相愚、两相伤,所以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对于老子的这些思想,可以看作是执政者对百姓的政令过多、剥夺过于频繁和严重。
在现在看来,可以理解为权力所控制的领域过多,百姓被束缚手脚,社会生活僵化而少生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依法治国,其部分内容便是限制政府行政权力的。
我们的领导人也经常强调“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一定要履行好职能,在其他如经济领域,则首先应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少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等等。
五、弥兵反战的和平思想老子还具有非常明显的反战思想,呼吁和平。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
”老子主张以慈俭立国,以仁德怀民,也表现了他对当时兼并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强烈不满,“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由此看出,老子十分厌恶战争,明确地反对战争。
这与老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火不断,不仅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也扰乱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