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教案

合集下载

小升初科学教案模板及反思

小升初科学教案模板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运动规律和宇宙的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宇宙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形状、运动规律和宇宙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宇宙的奥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地球和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球和宇宙的基本概念。

(二)新课讲授1. 地球的基本形状:教师展示地球的模型,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自转、公转等运动规律。

2. 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教师通过PPT展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运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3. 宇宙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宇宙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地球和宇宙的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模型、PPT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1. 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兴趣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 学生在分组讨论环节,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和引导。

针对以上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加强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小升初《绝对值》奥数教案

小升初《绝对值》奥数教案

(小升初) 备课教员:第三讲 绝对值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明确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和几何意义。

2. 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会在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条件下求这个数。

3.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 绝对值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难点: 绝对值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种)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内容吗?生:……师:上节课我们学习数轴、相反数和倒数,那谁来帮老师回忆一下什么是相反数?生:……师: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那相反数有什么特点呢?生:……师:我们可以画数轴来表示-1和1这对相反数,-1是不是在原点的左边,1是不是在原点的右边。

两点到原点距离是不是相等的?生:是。

师:对,这就是绝对值,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用“||”来表示。

(板书课题:绝对值)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用“||”来表示。

)二、星海遨游(43分钟)例题一:(9分钟)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并分别指出它们的绝对值:8,–8,41,-41,0,-3。

师:同学们先看看正数有哪些?生:8,41。

师:负数呢?生:-8,-41,-3。

师:那我们接下来画数轴,在画数轴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数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吗?生: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

师:对,确定了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后,我们就可以标出数字的位置。

生:师:数字都标好了,同学们能求出他们的绝对值吗?生:能。

师:因为上面我们说到绝对值指的就是到原点的距离,那么8和-8的绝对值都是8,41和-41的绝对值都是41,0的绝对值就是0,-3绝对值就是3。

同学们你们都会了吗?生:会。

师: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得出绝对值的特点:(1)非负性: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大于或等于0的数;(2)绝对值等于0的数只有一个,就是0;(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为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力,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的意义、观察的方法、观察的实践、观察的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提高观察的兴趣。

2. 教会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力。

3.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升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2. 如何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升写作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观察示例、写作范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观察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的意义和方法的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观察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并学会观察的方法。

3. 观察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事物,提高观察力。

4. 观察写作教师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进行观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一、观察的意义二、观察的方法三、观察实践四、观察写作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一个人或物,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2. 阅读一篇优秀的观察作文,分析其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观察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此外,观察写作的环节,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中的“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5篇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23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

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23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小升初数词模块教案

小升初数词模块教案

小升初数词模块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升初数词模块的相关内容,包括基数词、序数词、集合词和倍数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掌握基数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2.掌握序数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3.掌握集合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4.掌握倍数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理解序数词的表达方式和用法;2.灵活运用集合词进行计算;3.灵活运用倍数词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教材:小升初数词模块的教材和学习资料;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介绍先自我介绍,然后询问学生们对数词模块的了解程度。

Step 2 基数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1.将基数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并撰写重点内容在黑板上。

2.通过教材的示例句子和练习题来让学生掌握基数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Step 3 序数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1.将序数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并撰写重点内容在黑板上。

2.通过教材的示例句子和练习题来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Step 4 集合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1.将集合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并撰写重点内容在黑板上。

2.通过教材的示例句子和练习题来让学生掌握集合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Step 5 倍数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1.将倍数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并撰写重点内容在黑板上。

2.通过教材的示例句子和练习题来让学生掌握倍数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Step 6 综合练习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综合的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

Step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Step 8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教学延伸:1.可以设计一些更有趣和实际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2.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3.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词模块。

小学升初中数学教案

小学升初中数学教案

小学升初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学升初中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如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

2. 讲解初中阶段即将接触的数学知识点,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趣味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如“鸡兔同笼”、“抽屉原理”等。

2. 回顾小学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基础知识,巩固记忆。

3. 讲解初中数学知识点:简要介绍代数、几何、概率等初中数学内容,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初步了解。

4. 实例分析:选取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路线规划等,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5.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

3. 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生动形象的数学图形和实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素材: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用于实例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巩固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对初中数学有初步了解,并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

小升初《有理数的乘方》奥数教案

小升初《有理数的乘方》奥数教案

(小升初) 备课教员: 第八讲 有理数的乘方一、教学目标: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

3、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4、通过对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学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符号规律。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种)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做个小实验,现在老师有一张纸,这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是不是很薄? 生:是。

师:那么现在呢,老师给它对折1次,那么请问同学们,现在的厚度是多少呀? 生:0.1×2=0.2毫米。

师:非常好,那么老师继续给它对折2次,3次,4次...那么它的厚度是不是一直在成倍的变化。

生:是。

师:同学们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吗? 生:珠穆朗玛峰。

师:是的,这位同学说对了,老师说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就能超过珠穆朗玛峰。

这是真的吗? 生:……师:其实啊,我们只需要连续对折27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而连续折叠30次就有12个珠穆朗玛峰了呢。

生:……师:对折1次厚度为:0.1×2对折2次厚度为:0.1×2×2 对折3次厚度为:0.1×2×2×2 对折4次厚度为:0.1×2×2×2×2 对折30次厚度为:0.1×230乘方: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二、星海遨游(43分钟) 例题一:(9分钟) 计算:(1)(-7)2 (2)-72 (3)(-43)4 (4)-(-5)3师:同学们先看第(1)小题,谁告诉老师它的底数是什么? 生:-7。

小升初语音教学设计教案

小升初语音教学设计教案

小升初语音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区分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音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3. 学生能够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中准确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区分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

2. 难点,学生能够在口语表达中准确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三、教学内容。

1. 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

2. 元音的发音规律。

3. 辅音的发音规律。

4. 语音知识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语音知识(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并让学生初步了解语音知识。

2. 学习元音的发音规律(2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英语中元音的发音规律,重点讲解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发音区别。

3. 学习辅音的发音规律(2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英语中辅音的发音规律,重点讲解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发音区别。

4. 训练语音发音(3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语音发音训练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知识。

5. 语音知识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口语练习题,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练习与巩固(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与巩固,检验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方法。

1. 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 练习法,教师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

3. 情景教学法,教师设计一些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六、教学工具。

1. 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语音知识。

2. 练习题,教师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语音知识的掌握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作文小升初微课教案模板

作文小升初微课教案模板

作文小升初微课教案模板一、课前准备。

确定课题。

搜集素材。

准备课件。

二、上课流程。

1. 破冰活动。

自我介绍。

热身活动,如,讨论当前时事或分享个人经验。

2. 导入新课。

提出作文题目或要求。

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重点和难点。

英文回答,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kplace cannot be overstated. Clear and concise communication is vital for employees to work together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When communication is poor, it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errors, and even conflict.中文回答,有效的职场沟通至关重要。

清晰简洁的沟通对于员工高效有效地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当沟通不畅时,它会导致误解、错误甚至冲突。

3. 讲解重点。

分析作文的结构。

讲解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行文等。

提供范文或示例。

英文回答, When writing an essay, it is important toconsider the audience. The tone and style of writing sh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e intended reader. For example, a formal essay for a professional audience will differ from an informal essay for a personal blog.中文回答,写作时,考虑受众很重要。

写作的语气和风格应适合目标读者。

例如,写给专业受众的正式论文将不同于写给个人博客的非正式论文。

小升初各种问题讲解教案

小升初各种问题讲解教案

小升初各种问题讲解教案一、小升初英语问题讲解。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针对英语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首先,针对英语单词的记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利用图片和实物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让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来加深印象。

同时,可以通过歌曲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单词记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其次,针对英语语法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例句和语法规则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

同时,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法规则。

最后,针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扩大阅读量和写作范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二、小升初数学问题讲解。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学科。

针对数学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

首先,针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实物教学、游戏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其次,针对数学解题方法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的基本方法。

同时,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技巧。

最后,针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思维、培养逻辑思维、提高分析能力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如游戏教学、竞赛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三、小升初语文问题讲解。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学科。

针对语文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教案名称: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语文学习,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

2.巩固和扩展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和能力。

教学内容:1.复习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包括字的认读、词汇积累、语法基础等。

2.展开初中语文学科的预习:包括初中语文课本的阅读、作文写作等。

教学步骤:1.复习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a.分层次巩固字词基础知识:根据学生的程度安排不同的复习内容,如认读生字、词语搭配等。

b.针对语法基础进行复习和强化: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时态、语态等。

2.初中语文学科的预习a.阅读初中语文课本:选择几篇适合难度的文章,让学生提前阅读,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

b.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初中写作风格的练习,如议论文、记叙文等。

3.课后巩固与反馈a.布置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字词搭配练习、语法填空、写一篇作文等。

b.批改作业并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升能力。

教学资源:1.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2.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

3.练习册、作业本等。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堂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其掌握程度和是否存在问题。

3.定期进行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作文小升初教案模板下册

作文小升初教案模板下册

作文小升初教案模板下册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2. 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表达清晰、连贯。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作文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分析作文题目。

让学生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确定写作的主题和内容。

3. 讲解写作技巧。

通过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开头、承接、结尾等,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写作。

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 互相交流。

让学生互相交流作文,相互学习,相互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6. 总结提高。

通过总结训练的成果,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表达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完整等。

因此,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我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作,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小升初备考技巧教案

幼儿园小升初备考技巧教案

幼儿园小升初备考技巧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园家长和学生了解小升初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2. 学生掌握应对小升初考试的技巧,提高考试成绩。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采取积极态度面对考试。

教学内容:1. 初中招生政策2. 小升初考试科目3. 解析考试重点和难点4. 如何备考小升初考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小升初考试的目的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小升初考试对未来的影响。

二、讲授初中招生政策(10分钟)教师介绍当前招生政策,如初中录取方式、政策举措等,让家长和学生清楚了解小升初的录取形式和政策。

三、讲授小升初考试科目(15分钟)教师介绍小升初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让学生了解考试的科目种类,从而有针对性的备考。

四、解析考试重点和难点(20分钟)教师就小升初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如语文的阅读理解、数学的应用题、英语的听说能力等,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五、如何备考小升初考试(30分钟)1. 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2. 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内容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4. 掌握考试技巧,如做题方法、时间分配等5. 督促和监督孩子的学习,提高备考效果六、总结(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并做好复习准备。

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小升初考试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学生掌握了备考小升初考试的技巧和方法,具备备考小升初所需的基础知识。

3. 学生能够对小升初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4篇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4篇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4篇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在读悟中,抓住以小树为线索,理解本文的寓意,领悟人物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 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拎lī 拎水怔zhèg 怔住绰ch uò 绰号)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3)本文第一主人公是孩子还是母亲。

并说明理由。

3.交流预设(1)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

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

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

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

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

小学升初中衔接班教案

小学升初中衔接班教案

教案名称:小学升初中衔接班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生活,适应初中课程的要求和节奏。

2.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科知识衔接: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框架。

2. 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 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知识点,阐述学习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活动教学法:组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步骤:1. 课程导入:简要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梳理: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框架。

3. 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4.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5. 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课程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技能。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 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升初中衔接教材。

2. 课件:教学PPT课件。

3. 案例资料:相关案例和素材。

4. 活动用品:各类活动所需道具和器材。

七、教学时间安排:1. 课程时长:每节课45分钟。

2. 课程频率:每周一次。

小升初找比例方法教案

小升初找比例方法教案

小升初找比例方法教案教案标题:小升初找比例方法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意义;2. 学会运用比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2. 找比例方法的基本步骤;3. 比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比例练习题集;3. 学生练习册。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比例的概念,通过举例解释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比例的两个基本要素:比例的前项和后项。

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确定比例的前项和后项,并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找比例方法的基本步骤(15分钟)1. 介绍找比例方法的基本步骤:观察、列式、解答。

2. 以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四、实际问题解决(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找比例方法解决。

2. 鼓励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在黑板上或课件上展示解题过程。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练习找比例方法解决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写在练习册上。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扩展:1. 针对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复杂的比例问题,提高解题难度;2.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方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化学等。

教学评价:1. 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评价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通过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评价他们的解题思路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2.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升初因数的求法教案

小升初因数的求法教案

小升初因数的求法教案教案标题:小升初因数的求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因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辨别一个数的因数。

2. 掌握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因数的概念和求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2.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因数的概念: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因数的定义,例如:什么是因数?能否给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例子?2. 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个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这个数的因数。

二、讲解因数的求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对于数12,可以将其分解为2 × 6 或3 × 4,因此12的因数为1、2、3、4、6、12。

2. 强调特殊情况: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特殊情况,如质数只有1和自身两个因数,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因数的性质,例如:一个数的因数必定小于或等于这个数本身。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要求学生在纸上列举出这些数的所有因数。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计算给定数的所有因数。

3. 教师选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进行讨论和纠正。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应用题,要求学生利用因数的求法解决问题。

例如:某个数的因数有6个,这个数是多少?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解决相关问题。

3. 教师选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因数的定义和求法。

2. 教师提问,要求学生总结因数的性质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交下节课检查。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因数的概念和求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知识,通过练习和应用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四首》第一首观沧海【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体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领会表达的妙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资料展示——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正音碣石(jié) 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萧瑟(sè)(2)节奏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释义水何澹澹: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

峙,挺立。

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

至,极点。

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

其,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

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

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四.品读诗歌——讨论探究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是作衬托用。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

“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五、研读诗歌——体悟情感感情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合作性学习】1、整体感悟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

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

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

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3、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

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作业: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第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

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黑暗,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一、文学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近体诗形成年代唐代之前唐代格律要求较少限制限制严格形式分类古诗,古风律诗,绝句举例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二、读:语速,语调,节奏三、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四、释题,背景1.标题: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

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二、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三、学习诗歌1.教师范读,领读诗歌2.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3.学生自读体会。

4.交流(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5)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四、诗歌赏析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