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基本营养物质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1)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1)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cc2f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a.png)
非营养性甜味剂又被人们叫做低能量甜味剂,只需要很少的量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甜度, 且几乎不含热量。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代糖主要有安赛蜜、阿斯巴甜、木糖醇、纽甜、糖精、 甜蜜素、甜菊糖苷、三氯蔗糖等。
1.糖类是生命的基础能源,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糖类都可以水解 B.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C.糖类都含有C、H、O元素 D.糖类都符合Cn(H2O)m的通式
糖类
实验探究四
淀粉的检验
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 mol/L H2SO4溶液,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 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 ,加热。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
实验探究三
淀粉水解反应
实验现象 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
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是构成多种二糖和多糖的基本单元
葡萄糖
结构式 H C O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基本营养物质
葡萄糖结构分析
HC O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糖类
醛基 羟基
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因此葡萄糖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
维生素
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这一类化合 物的化学组成大多符合Cn(H2O) m 的通式。
生活中常见的糖类
植物种子或块茎
带甜味的水果
甘蔗等
人体摄入的糖类 物质主要是淀粉!
《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7a0f2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5.png)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健康饮食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分类和性质。
2.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实验前预处理。
2.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辅助教学。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4. 设计一些与营养物质相关的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食物营养成分表,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营养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主题——基本营养物质。
2. 讲授新课(1)蛋白质教师介绍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举例说明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性。
学生阅读教材或资料,了解蛋白质的分类、来源和营养价值。
(2)糖类与油脂教师讲解糖类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举例说明糖类对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学生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讨论油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教师介绍维生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强调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学生了解微量元素的种类和作用,讨论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食物营养成分检测实验,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试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基本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5.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营养物质摄取和健康饮食的建议报告。
同时,预习下一节关于食品安全的课程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功能,了解它们在人体代谢中的作用,掌握其组成和性质。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7章 第4节 第3课时基本营养物质 (原卷版+解析版)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7章 第4节 第3课时基本营养物质 (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fc38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5.png)
第七章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原卷版)基础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
一种信息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烷烃B.可发生水解反应C.可发生加聚反应D.具有一定的挥发性2.下列有机物按碳的骨架进行分类,其中与其他三种有机物属于不同类别的是()3.科学家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烃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在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B.X的性质与烯烃类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X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比甲烷少4.下列物质中,碳碳间成键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A.C2H6B.苯C.D.聚乙烯5.“化学是五颜六色的”是指在化学实验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
下列有关反应获得的颜色不正确的是()①红②橙③黄④绿⑤青⑥蓝⑦紫A.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⑦B.淀粉遇碘:⑥C.蛋白质遇浓硝酸:③D.热的氧化铜遇酒精:①6.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二、非选择题7.100多年前,“化学守护神”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了一种至今仍在临床使用的催眠药(化合物Ⅳ)。
由源自石油的基本化工原料Ⅰ合成化合物Ⅳ的一种途径为(1)由化合物Ⅰ合成化合物Ⅱ的反应类型为。
(2)下列关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说法正确的有(填字母)。
A.化合物Ⅰ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B.化合物I能发生加聚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化合物Ⅱ能发生酯化反应D.化合物Ⅱ不能与金属Na反应(3)由化合物Ⅲ合成化合物Ⅳ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除化合物Ⅲ外,另一种反应物是。
(4)化合物Ⅰ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填名称),化合物Ⅱ与Ⅳ都含有的官能团是(填名称),化合物Ⅳ的分子式为。
8.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1302e36bd97f192379e916.png)
基本营养物质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
2.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基本营养物质(1)种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组成元素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元素C、H、O C、H、O C、H、O、N、S、P等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①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填现象)葡萄糖红色沉淀(Cu2O),葡萄糖光亮的银镜,应用:检验葡萄糖。
②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③蛋白质特征反应:a.颜色反应:浓HNO3变黄,蛋白质――→b .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应用:鉴别蛋白质。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①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a .蔗糖: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C 6H 12O 6+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b .淀粉:(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②油脂的水解a .酸性环境:油脂+水――→硫酸甘油+高级脂肪酸,b .碱性环境:油脂+水――→NaOH 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
③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水――→酶氨基酸。
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油脂的应用①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②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③能增加食物的滋味,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④工业上常用油脂来制取肥皂。
(3)蛋白质的应用①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保证身体健康。
②动物的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应用于工业上。
③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新知探究]填写下表:提示:都含有C、H、O三种元素;单糖、双糖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多糖由于组成分子的n值不同,故分子式不同。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7b804de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e.png)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了解糖类的分类及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
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4.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
通过对基本营养物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基本营养物质如图是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化学物质?各自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种类2.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 、H 、O ,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 、S 、P 等元素。
知识点二 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 代表物间的关系 单糖 葡萄糖、果糖 C 6H 12O 6 同分异构体 二糖 蔗糖、麦芽糖 (C 12H 22O 11) 同分异构体 多糖淀粉、纤维素(C 6H 10O 5)n不属于同分异构体2.糖类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①[实验7-7]②[实验7-8]淀粉――→I 2变蓝。
(2)水解反应①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 n C 6H 12O 6(葡萄糖)。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三 蛋白质 1.存在和组成(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组成:由C 、H 、O 、N 、S 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①蛋白质――→催化剂(如蛋白酶)水解最终产物氨基酸――→一定条件下蛋白质 ②重要的氨基酸名称结构简式甘氨酸丙氨酸(2)变性、显色、灼烧 ①[实验7-9] 实验操作向鸡蛋清中加入几滴醋酸铅溶液向鸡蛋清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灼烧一小段头发和丝织品 实验现象加热后,鸡蛋清沉淀,加入蒸馏水,凝结的鸡蛋清不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②总结:蛋白质的变性: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乙醇、甲醛、酸、碱、重金属盐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
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油脂(知识点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油脂(知识点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0da13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c.png)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蛋白质油脂(知识点考试试题)知识点一蛋白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具有多种重要功能B.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都必须由食物获得C.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D.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下列有关蛋白质、酶、氨基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相同B.大多数酶是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C.在合成反应中酶作催化剂时要避免接触重金属盐D.在人体内作催化剂的大多数酶的活性温度约为37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C.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知识点二油脂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花生油是纯净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B.天然油脂通常是纯净物C.动物脂肪和矿物油属于油脂D.同种简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合甘油酯也可组成纯净物5.亚油酸又称9,12-十八碳二烯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60%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健康油”“长寿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油属于酯类,能水解B.玉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温下为固态C.亚油酸不能使溴水褪色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6.冰激凌中的奶油被称为人造脂肪,由液态植物油氢化制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奶油是可产生较高能量的物质B.人造脂肪属于酯类物质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D.油脂的水解反应均为皂化反应7.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B.葡萄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所得产物相同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8.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da4931ed9ad51f11df2d4.png)
7.w=76.0%×56×3÷(56×3+16×4)=55% 8。略
9。(1)固体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成蓝色。
(2)可以是Fe,因为铁的活泼性比铜强,可从溶液中置换出铜。
(3)加热蒸干,灼烧,将CO(H2)通过灼热的固体.
10.TiO2+2C+2Cl2 TiCl4+2COTiCl4+2Mg MgCl2+Ti
加成
无
CH2BrCH2Br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水)褪色
氧化
点燃
CO2、H2O
淡蓝色火焰,
氧化
点燃
CO2、H2O
明亮的火焰,少量的黑烟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1.B 2.B 3.AD 4.B 5。A 6。C 7。B
8。C2H4→C2H5BrC2H4+HBr C2H5Br
C2H4→C2H5OH C2H4+H2O C2H5OH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MgCl2、CaO、NaOH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CO2、H2O、CH4。
复习题
1.(1)A:Na; B:K; C:Mg; D:Al; E:C; F:O; G:Cl;
(2)Al(OH)3+OH—=AlO2-+2H2O
(3)K > Na > Mg (4)H2O2K+2H2O=2KOH+H2↑﹥ (5)NaBr 黄
(6)18
2.C 3.A 4.D 5.D 6.A 7.D 8.A
9.(1)A:Na; B:O2; C:Cl2; D:H2; E:N2; F:Na2O2; G:Na2CO3;
I:HCl; J:NH3。
7.4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4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7981993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7.png)
(一)教学特色创新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设计一日三餐的合理膳食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营养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方面: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影响讨论效果。
-关注人体健康,树立合理膳食、科学生活的理念;
-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为家人和社会提供有益的建议。
4.创新与实践:
-在设计合理膳食方案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提出符合营养需求的新想法;
-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改善个人和家庭的饮食习惯;
-积极参与课堂实验、讨论等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1.选择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增强课堂互动;
2.设计案例研究活动,以实际食物为例,分析其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利用项目导向学习,分组让学生设计一日三餐的合理膳食方案,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
4.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展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4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4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高中化学第4讲 基本营养物质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第4讲 基本营养物质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ceca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9.png)
第4课时必备知识——基本营养物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概念]①糖类;②单糖;③低聚糖;④多糖;⑤油脂;⑥蛋白质;⑦成肽反应;⑧变性;⑨盐析;⑩氢化(硬化)[基本规律]①糖类的结构及相互转化;②油脂的结构及性质;③蛋白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知识点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一、糖类1.糖的概念糖是指多羟基醛和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的产物。
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H2O)m,所以糖类也习惯称为碳水化合物。
2.糖的分类3.两种重要的单糖——葡萄糖与果糖(1)组成与结构(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加成反应 —与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发酵成醇 —C 6H 12O 6――→酒化酶2C 2H 5OH +2CO 2 (葡萄糖) ↓生理氧化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能量 4.两种重要的二糖——蔗糖与麦芽糖5.两种重要的多糖——淀粉与纤维素二、油脂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2.油脂的分类3.油脂的物理性质性质特点密度密度比水小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状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含有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熔、沸点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4.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水解反应,矿物油属于烃类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二者可通过水解反应进行区分:取少量试样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并加热,红色变浅的是油脂,无变化、液体分层的是矿物油。
三、氨基酸和蛋白质1.氨基酸(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①两性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COOH,又含有碱性基团—NH2,因此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既可与酸反应(表现碱性),又可与碱反应(表现酸性)。
分析写出甘氨酸(H2NCH2COOH)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成肽反应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357fba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c.png)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短周期(一、二、三周期),长周期(四、五、六、七周期,其中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
- 族:元素周期表中的纵列称为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符号为A),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符号为B),Ⅷ族(8、9、10三个纵列),0族(稀有气体元素)。
2. 元素周期律。
- 原子半径:-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作用逐渐增强。
-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由于电子层数增多。
-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有: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易置换出氢气,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 非金属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有: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化合,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 化合价:-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 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 8(H、O、F除外)。
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原子结构、性质,根据元素性质推测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寻找新材料: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
二、化学键。
1. 离子键。
- 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如第ⅠA、ⅡA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如第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35化工制图4版答案-第3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19
![35化工制图4版答案-第3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19](https://img.taocdn.com/s3/m/7d6d8dba50e2524de5187ed6.png)
31第三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3-1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表达方法练习 《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1-1 根据主、俯、左视图,补画右、后、仰视图。
3-1-2 根据主、左、俯视图,补画右、仰、后视图,并按规定标注。
3-1-3 根据主、左、俯视图,补画右、仰、后视图,并按规定标注。
3-2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表达方法练习《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2-1 判断A向和B向视图是否正确,指出错误图例的错误原因。
3-2-2 判断A向视图是否正确,指出错误图例的错误原因。
3-2-3 判断A向视图是否正确,指出错误图例的错误原因。
323-3 判别剖视图的正误《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3-1 参照轴测图,补画剖视图中的漏线。
3-3-2 参照轴测图,补画剖视图中的漏线。
3-3-3 四个不同的主视图,哪一个是正确的?用铅笔圈出另外三个视图的错误部位。
3-3-4 下面四组视图哪一组是正确的?用铅笔圈出另外三组视图的错误部位。
333-4 补画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4-1 3-4-2 3-4-33-4-4 3-4-5 3-4-6343-5 将右侧的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5-1 3-5-23-5-3 3-5-4353-6 读懂主、俯视图,画出全剖的左视图《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6-1 3-6-23-6-3 3-6-4363-7 选择正确的主视图,并在相应的括号内画“√” 《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7-1 3-7-2 3-7-3 3-7-4373-8 读懂主、俯视图,画出半剖的主视图 《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8-1 3-8-23-8-3 3-8-4383-9 读懂三视图,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左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9-1 3-9-2 3-9-3393-10 选择正确的主视图,并在相应的括号内画“√” 《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10-1 3-10-2 3-10-3 3-10-4403-11 根据左侧的主、俯两视图,在适当的部位作出局部剖视图《习题答案》第三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3-11-1 选择合适的位置,在右侧将主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教育部参赛--基本营养物质说课课件--纪艳新
![教育部参赛--基本营养物质说课课件--纪艳新](https://img.taocdn.com/s3/m/b6e77a4aa8956bec0975e322.png)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美 鼓舞学生学习化学热情
【过渡】思考: CO2+H2O=H2CO3 , 但是SiO2不能与水直接化合成H2SiO3。那怎 联系实际 样制备H2SiO3呢? 硅酸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呢?
学 生
教师
主动参与
引导
讨论交流
硅酸
引入本课时的第二话题
实践应用
【学生活动五】 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第五题 五、 实验探究:硅酸制法
基于以上思考我对教法是这样设计的
三、说教法
情境
激励
类比
归纳
自主 实验 探究
学习
设计 意图
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突出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探究性 教学”、“互动对话教学”,
我对学法也有如下建议
四、说学法:
自主学习法
阅读教材
实践操作法 实验探究
总结讨论法
归纳知识
便于记忆
通过如上分析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设疑】那么SiO2有没有什么特性呢?我们看 一下盛装氢氟酸的试剂瓶 【思考】为什么用塑料瓶 而不是玻璃瓶 主动参与
学 生
联系实际
教师
引导
讨论交流
关于这个反应有没有 什么应用呢?
实践应用
设计意图:引出新知SiO2+4HF=SiF4↑+2H2O
【过渡】我们经常利用此反应来雕刻玻璃。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雕刻过程
实践应用
与CaO(碱性氧化物)
设计意图:用旧知识推理新内容,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内容让学生感觉难点不难
【知识应用】 【展示图片】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
教师
引导
【思考】、 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 主动参与 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7-4-2 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7-4-2 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2d3e5f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6.png)
化反应生成的酯。
注:油脂是小分子化合物!!!
R1、R2、R3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 可以相同或不同。
硬脂酸:C__1_7H__35_C__O_O__H_ 软脂酸:C__1_5H__31_C__O_O__H_ 油酸:C__1_7H__33_C__O_O__H_ 亚油酸:_C_1_7_H_3_1C__O_O__H_
奶油俗称黄油,是将牛乳中的脂肪成分经过提炼浓缩 而得到的动物油脂产品。奶油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甘 油酯,熔化温度在30℃左右,比一般植物油的高。这使其 在室温下有一定硬度,具有可塑性,适于糕点被花和保持 糕点外形完整;同时,奶油的熔化温度并不太高,因此入 口即化,具有良好的口感。另外,奶油具有浓郁的奶香味, 还含有较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一直是制作蛋糕、饼干、 面包等烘焙食品和巧克力、冰淇淋的重要原料,受到人们 的普遍喜爱。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2课时 蛋白质&油脂
【学习目标】
1. 了解蛋白质、油脂的组成。 2. 掌握蛋白质、油脂的主要性质。 3. 知道蛋白质、油脂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
1.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或涂抹医用酒精等方 法进行消毒? 2.油和脂两者在外观上有何区别?在微观上又有何区别?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69c70edb80eb6294dd886cd8.png)
解析:假设B的分子式为C9nH16nOn,有 12×9n+1×16n+16×n=280,求得 n=2,所以B的分子式为C18H32O2。A 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57H106O6+ 3H2O―→C3H8O3(甘油)+C18H32O2+ 2C,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的分子式为: C18H36O2,结合C是直链饱和脂肪酸, 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 COOH,是硬脂酸。具有5个碳原子的C 的同系物可能有: CH3CH2CH2CH2COOH、 (CH3)2CHCH2COOH、
[答案] (1)纤维素
某同学称取9 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 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1)各步加入的试剂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 ___。 (2)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_ 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析出1.44 g砖红色沉淀,淀粉的水 解率是________。
和“脂”;察状态、析性质,区分“油” 和“脂”。将“ ”和“—
COO—”的性质迁移到油脂中,掌握其核
一、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1.糖类由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 式为________,最简式为________。 果糖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 ________,最简式为________,以 上二者互为________。 3.蔗糖、麦芽糖分子式都为________, ________不同,也互称为________。
vi-cell xr quad pak成分
![vi-cell xr quad pak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181284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b.png)
【关于vi-cell xr quad pak成分的深度评估与探讨】一、vi-cell xr quad pak成分的定义与作用vi-cell xr quad pak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培养培基,其成分包括细胞培养基、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等。
它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和体外实验中,能够为细胞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代谢活动,同时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污染,保证细胞培养的纯净性和稳定性。
二、vi-cell xr quad pak成分的详细评估1. 细胞培养基:vi-cell xr quad pak的基础成分之一,通常包括培养基的水、氨基酸、维生素、激素和矿物质等,能够提供细胞生长和代谢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2. 营养物质:vi-cell xr quad pak中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如葡萄糖、氨基酸、脂类等,这些物质能够为细胞提供能量和原料,促进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
3. 生长因子:vi-cell xr quad pak中还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等,这些生长因子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加快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增殖能力。
4. 抗生素:vi-cell xr quad pak中添加有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保证细胞培养的纯净性和稳定性。
vi-cell xr quad pak成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提供细胞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时保证细胞培养的纯净性和稳定性。
三、vi-cell xr quad pak成分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目前,vi-cell xr quad pak已经成为细胞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在细胞培养和体外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对vi-cell xr quad pak成分的研究和应用也将更加深入和广泛,相信它将为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带来更多的重要突破和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化学性质
油
脂
水
解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
可逆水解
硬脂酸
甘油
完全水解
硬脂酸钠 甘油
油脂的应用
油脂
—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具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工业上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制肥皂等
判断正误·准确理解概念
不 (1)油脂属是于高分子化合物( × ) (2)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 √ ) (3)油脂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 ) 碱性水解 (4)植物油在空气中变质是发生氧了化加成反反应应( × ) (5)植物油不能能使溴水褪色( × ) 碳碳双键 (6)油脂难溶于水( √ )
代表物分子组成
酯
油
植物油 (液体)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H、O
脂肪
动物脂肪(固体)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氢化(硬化) H2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熔点高
① 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② R1=R2=R3 是单甘油酯
R1≠R2 ≠ R3 是混甘油酯 ③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银镜反应:碱性、加热条件形成光亮的银镜。 -CHO (葡萄糖) 银氨溶液 -COOH
新制Cu(OH)2:碱性、加热条件形成砖红色沉淀。 -CHO (葡萄糖) 新制Cu(OH)2 -COOH
总结:葡萄糖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Cu(OH)2氧化。 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
葡萄糖、麦芽糖中含有醛基(-CHO),称为还原性糖。
课后巩固练习
D
催化剂
中和H2SO4
检验葡萄糖
课后巩固练习
B
水解产生葡萄糖 无淀粉
课后巩固练习
A
乙酸 新制Cu(OH)2 溶解 银氨溶液 无变化
石蕊溶液 变红 Na2CO3溶液 有气泡
葡萄糖
蔗糖
砖红色沉淀 无变化
砖红色沉淀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课后巩固练习
A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课后巩固练习
植物油属于酯类,在NaOH溶液中煮沸时,水解后的生成物能溶于水,矿物油无此性 质,故B项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归纳总结
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物质 组成 性质
油脂
脂肪
油
矿物油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能水解并部分兼有烯烃的性质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高级脂肪酸
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氢氧化铜悬浊液)
D
本课结束
⑧酶
⑨油脂
解析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单糖不能水解。
归纳总结
能水解的常见有机物
(1)蔗糖―水――解→葡萄糖+果糖
单糖不水解 双糖
糖
麦芽糖―水――解→葡萄糖
类 (2)淀粉(纤维素)―水――解→葡萄糖 多糖
(3)酯类―水――解→酸(盐)+醇
油脂 (4)油脂―水――解→高级脂肪酸(盐)+甘油
蛋白质 (5)蛋白质―水――解→氨基酸
糖类中单糖,双糖和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课后巩固练习
B
不同
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氨基
课后巩固练习
C
单糖不水解
课后巩固练习
羟基 不反应
D
变黄
课后巩固练习
液 水解
固
A
课后巩固练习
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C6H12O6
纤维素是植物主要成分
深度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1.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怎样通 过实验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提示 把NaOH(过量)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若观察到有砖红色沉 淀生成,说明该人患有糖尿病。
2.某同学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③反应方程式: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
糖类水解
2. 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麦芽糖有还原性)
3. 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小结】糖类的水解 单糖不水解,双糖水解为2个单糖,多糖水解为n个单糖。
糖类的应用
判断正误·准确理解概念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学习目标
1.知道糖类的组成、性质和用途,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3.了解基本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
1.微观探析:能从官能团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科学探究: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性质提出可能的假设,设计实验 探究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性质。
部分
C12H22O11+H2O―催―― 化―剂→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课后巩固练习
4.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D 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羟基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羟基
C.能发生银镜反应
醛基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无羧基
(1)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 × ) 淀粉,纤维素等没甜味 (2)葡萄糖和果糖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具有不同的结构,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 (3)所有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 单糖(葡萄糖,果糖等)不能水解 (4)淀粉和纤维素n不的同分子,式分相子同式,不所以同二,者不互是为同同分分异异构构体体( × ) (5)蔗蔗糖糖和水淀解粉为水解葡的萄产糖物和只果有葡糖萄糖( √ ) (6)纤维素在不人能体在内人可体以水内解水为解葡,萄只糖能,故加可强作胃为肠人蠕类动的营养物质( × ) (7)多糖类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 (8)棉、麻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 )
深度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例2.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解析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 有些矿物油含有烯烃,也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A、D项无法区别;
(3)请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① ② ③
现象A 溶液呈蓝色 溶液呈蓝色 溶液不呈蓝色
现象B 未产生银镜 出现银镜 出现银镜
结论 未水解 部分水解 完全水解
(4)实验方案中,NaOH的作用 中和H2SO4,防止H2SO4和银氨溶液反应变质 。
思维建模
1.糖类水解规律 (1)单糖不发生水解。 (2) 1 mol双糖能水解,生成2 mol单糖分子。 (3) 1 mol多糖能水解,生成很多摩尔单糖分子。 2.糖类水解条件 蔗糖、淀粉的水解均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并且水浴加热。
归纳总结
“油”和“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一般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 室温下为液态;“脂”一般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高,室温下为固态,又称为 “脂肪”。油通过氢化可以转化为脂肪。另外,油脂是混合物。
深度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例1.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有哪些区别?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油脂,属于酯类物质,植物油中含碳碳双键; 矿物油属于烃类(含部分烯烃)。
3.淀粉水解程度及其产物检验注意的问题 (1)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 (2)因反应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溶液必须呈碱性, 所以应先中和再检验。
02 油脂
YOU ZHI
油脂
油脂组成特点及分类
熔点低
元素组成 代表物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6H10O5)n(淀粉)+nH2O―稀――H△―2S―O→4 nC6H12O6 。 (2)该同学认为水解程度有三种可能 ①淀粉完全水解,此时水解液存在溶质 C6H12O6、H2SO4 (填化学式)。 ②淀粉未水解,此时水解液的溶质 (C6H10O5)n、H2SO4 (填化学式)。 ③淀粉部分水解,此时水解液的溶质 C6H12O6、(C6H10O5)n、H2SO4 (填化学式)。
D
酶
不可以
C、H、O、N、P、S等
课后巩固练习 04
课后巩固练习
A
无 加热
6
课后巩固练习D来自C12H22O11+H2O―催―― 化―剂→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课后巩固练习
C
n不同,分子式不同, 不是同分异构体
糖类水解 葡萄糖与新制Cu(OH)2:碱性、加热条件形成砖红色沉淀。
1、蔗糖的水解反应 催化剂
中和H2SO4
检验葡萄糖
①实验现象:试管中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实验结论:蔗糖水解有 葡萄糖 生成。蔗糖无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
C12H22O11+H2O―催―― 化―剂→C6H12O6+C6H12O6
深度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纤维素 蛋白质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纺织品是棉制品还是羊毛?
提示 棉制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以灼烧法鉴 别,灼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制品。
例3.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②③ (填序号)。
①乙酸乙酯 ②葡萄糖 ③果糖 ④蔗糖 ⑤麦芽糖 ⑥淀粉 ⑦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