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备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备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备考习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理环境B.社会存在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3.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分泌的一种物质B.客观事物C.一种特殊的物质D.人脑的机能,人脑对物质的反映4.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 )。
A.社会历史现象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 )。
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2.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
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4.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 )。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B.交换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5.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1.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 )。
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2.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
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3.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 )。
马哲辅导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B. 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C.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D. 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世纪40年代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30年代D.18世纪40年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真理与误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错误在于没有搞清楚哲学的真正对象是什么B、没有搞清楚物质和意识的真正关系是什么C、忽视了科学之科学仍然是科学D、片面夸大科学对哲学的基础作用6.否认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会导致A.可知论 C.反映论 D、先验论7.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B.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问题8.哲学是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B. 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革命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世界观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A.不彻底性 B、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B、唯物的、辩证的C、彻底的、完备的D、实践的、客观的11.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1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B、人们认识和工作的根本方法C、人们关于宇宙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科学知识D、人们对人生的目的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多项选择题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是B、用哲学取消具体科学的研究D、用具体科学取代哲学2.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利益高于一切世界是可知的 D.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认识源于实践3.辩证法把世界看作是D.静止的E.不变的4.形而上学把世界看作是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有A.直观性B.不科学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E.机械性6.下列各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水是世界的本原火是世界的本原C.存在是世界的本原D.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7.下列各项属于辩论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的有C.思维辩证法E.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宣扬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物质和意识单项选择题1.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虽不科学但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这就是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解释自然 B. 用神解释自然C. 用理念.精神解释自然D. 用原子去解释自然2.把物质说成是某种或某几种可直接可视的实物的观点是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理解的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B.灵魂C.物质D.水4.中国古代的佛教理论家惠能, 在听到有人争论是风吹幡动还是幡自己在动时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练习测试题1.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2、3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④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3 )。
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⑷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2、4 )。
⑴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⑵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⑷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2、3 )。
马哲复习题
是非题:(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
f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t3.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t4.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f5.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形式上是否新奇。
f6.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事物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t7.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f8.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f9.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可知论。
t10.概念、判断、推理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f11.认识的客体就是指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f12.人类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
t13.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f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可以超越一切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限制。
f1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f16.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有区别的。
t17.哲学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f18.原子不是世界的本原,而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
t19.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过程的统一体。
t20.在度的范围内,量变不可能引起质变。
t21.普遍联系是指我们可以将任何两个事物联系起来。
f22.多数真理是相对真理,只有少数真理是绝对真理。
f23.正确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错误的认识也不例外。
t24.人口因素也是社会革命的动因之一。
f25.25、“吃、穿、住、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t2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f27.哲学的“党派”斗争就是革命派和反动派的斗争f28.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t29.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一切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的根本分歧之一。
f30.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统一性f31.矛盾的对立与斗争推动事物发展,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f32.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因素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漳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备考习题(三)
漳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备考习题(三)
1.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学说
答案:C
2.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答案:C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答案:A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答案:D
5.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C
6.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句话是指( )。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答案:D
本文摘自:漳州人事人才网/?wt.mc_id=bk10271。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单选) DA联系发展的观点 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C人民群众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单选)A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单选) DA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 科学的实践观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单选) CA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单选) DA求实创新 B 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多选)BCD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 科学社会主义7、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两大贡献是(多选)AC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科学社会主义C 剩余价值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多选)(BCD)A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D)A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 万物皆备于我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单选)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
这是因为(多选)ABDA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D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马原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1.表象:是感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指知觉的回忆与再现,是感性认识的最高级阶段2.推理:建立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判断上,从事物的属性及其联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的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
3.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4.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5.改革:在社会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对旧的社会制度的变革。
6.革命:本义为政治革命,即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
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其标志性手段是暴力武装手段。
7.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9.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即。
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10.肯定:维持显存事物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11.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12.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
其本质按马克思理解的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人)对客体(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能动的反映13.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具有对立和统一两种基本属性。
14.时间:是物质运动存在形式之一。
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库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库及答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E)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DE)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BCE)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E)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ADE)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BCD)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7.哲学上的二元论(BD)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ACD)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BDE)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BC)A、人的主观意识B、人的主观感觉C、人的心D、宇宙精神E、绝对观念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考复习题
9、方法论是()。
A、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B、一种方法C、方法和理论的对立统一D、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案:D】1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答案:C】20、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B、可知与不可知有无同一性C、先知与后知有无同一性D、矛盾有无同一性【答案:A】25、二十世纪初以来流行美国的、以杜威、詹姆士为代表的一个哲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B、实用主义C、科学主义D、历史主义【答案:B】29、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A、阶级矛盾和阶层矛盾B、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矛盾和生活矛盾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答案:B】36、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C】39、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A、客观存在的物体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C、一切自然现象D、客观实在性【答案:D】4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
A、原子B、物质C、精神D、运动【答案:B】4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B、静止C、规律性D、可知性【答案:A】4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诡辩论【答案:B】4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答案:C】46、承认相对静止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答案:A】47、静止是指()。
A、同运动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的不运动D、静止是无条件的【答案:B】49、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在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带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掌握基本理论B.亲自参加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B.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
这说明( D)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 )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单选)DA 联系发展的观点C 人民群众的观点B革命的批判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单选)A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单选)A 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单选 ) CA 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D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单选)DA 求实创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多选)BCDA 唯物主义历史观B马克思主义哲学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7、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两大贡献是(多选)ACA 唯物主义历史观B科学社会主义C 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多选)( BCD)A 世界统一于存在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D)A 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单选)A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 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BD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
这是因为(多选)ABDA 意识根源于物质B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单选)D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20世纪的哪个时期?它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于19世纪下半叶,具体来说是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德国哲学、法国启蒙思想和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为人类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世界哲学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推动了哲学的革命性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几个重要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
其中,唯物论指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辩证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动力。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论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过程。
主体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客体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认识,从而获取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和实践的检验,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的理解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个体的自由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人的自由不是与他人的冲突和压迫相对立的自由,而是通过解放个体和解放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的。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论的根源、基础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对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战略思考,以实现人类社会的自我解放和发展。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题一.单选(30分),30小题,每题1分;二.多选(20分),10个小题,每题2分;三.简答题(35分):7个小题,每题5分1.人和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答:生产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人们才会有生产,人才可以生存下来。
生产关系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生产关系就是指人在直接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生产关系是指人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所以生产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2.世间是否有真理?答:有。
真理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又具有绝对性,就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还具有相对性,就是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而人类的总体活动总是在不断地努力追求并获得真理,从而用真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所以世间是有真理的,只是有些真理我们找到了,有些仍然还没获得。
3.房价过高是否违背价值规律?答:是。
价值规律即: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带答案)1.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答案:BCD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答案:C3.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答案:C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答案:C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答案:D6.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答案:CD7.剩余价值规律( )。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答案:ABCD8.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答案:AC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终极真理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论B。
不可知论C。
诡辩论D。
二元论4.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B。
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8.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关系B。
一般与个别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关系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A.阶级性B。
科学性C.革命性D。
实践性10.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客观唯心论B。
形而上学的观点C.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D。
主观唯心论的观点1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B。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D。
马克思主义哲学_习题集(含答案)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10.“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的手”这句话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的部分同整体的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事物内部矛盾性的观点
1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42.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A.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43.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3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34.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2.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练习题)
第一课第2框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练习题)一、填空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和集大成者?(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19世纪创立并为后继者们所不断发展的哲学体系,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哲学史上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哲学的革命,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提供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哪两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哪些理论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和,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2)其理论内容包括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揭示了的发展规律,科学预见和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的发展和未历史使命。
反映出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4.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特征和品质?其历史使命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性、性、性和的品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发展和为历史使命。
5.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出发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我们成长成才指明、提供;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走好人生路。
7.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做到哪些方面?勤下功夫,真、融会贯通,真、坚定理想,真、联系实际,真_。
二、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它是()A.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并起指导作用B.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哲学体系C.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D.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2.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集(后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没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信仰上帝或菩萨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的唯心主义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4、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
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B.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C.只有人的意识才是世界的本原D.只有“宇宙精神”才是第一性的东西5、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
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B.世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世界是由在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英国古典经济学B.英法空想社会主义C.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之间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点是()。
A.历史性B.科学性C.实践性D.革命性9、物质是标志()的哲学范畴。
A.物体的总和B.原子C.存在D.客观实在10、“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A.固有属性B.根本特性C.存在形式D.最高理性11、世界统一于()。
A.存在B.意识C.物质D.物体12、物质的固有属性是()。
A.时间空间B.能量C.质量D.运动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多样性B.运动性C.客观实在性D.统一性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概要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A.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C.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D.整个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获奖感言中说道:“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人和自然的关系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6.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9.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0.“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A.一致,都是唯物主义观点B.一致,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不一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不一致,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
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3.新生事物是指( )。
A.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的东西B.从旧事物中产生出来的东西C.在形式和现象上都新的东西D.一经产生就是强大、完善的东西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
A.对抗性矛盾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5.“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1.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
A.矛盾特殊性原理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5.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6.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句话是指( )。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B.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2.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3.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
A.都有共同点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4.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5.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B.因果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开放性5.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6.“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马史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A.康德星云假说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 )。
A.是“历史的有力杠杆”B.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C.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尺”D.是“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汇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4.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 )。
A.主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重复性5.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必然性( )。
A.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是与偶然性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性D.深藏于偶然性背后,并制约着偶然性1.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包括( )。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2.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包含思维和存在关系性质的有( )。
A.自由和必然B.真理和客观存在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3.假象( )。
A.是主观的B.是客观的C.容易使人产生错觉D.也是本质的表现4.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D.可能性量的大小5.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B.事物在它刚刚形成时没有矛盾C.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D.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有(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2.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 )。
A.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的前提B.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C.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心中有数D.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C.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D.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4.社会意识( )。
A.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由社会存在决定C.具有相对独立性D.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5.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 )。
A.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B.唯心主义的”精神万能论“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因为它( )。
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路线D.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3.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C.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4.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
A.循环论B.诡辩论C.激变论D.直线论5.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D.唯心主义真理观1.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
A.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B.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C.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D.既认为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2.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能制造生产工具B.是否具有社会性C.是否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D.是否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地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 )。
A.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观点( )。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肯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5.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观点,说明( )。
A.劳动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B.自然创造人和社会创造人的统一C.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和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D.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1.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转化而来的B.高级运动形式中包括低级运动形式C.高级运动形式不依赖低级运动形式D.低级运动形式也不依赖高级运动形式2.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形式是特殊的。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的有( )。
A.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否定形式B.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C.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D.不同事物的发展周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C.社会意识是对科学文化的反映D.社会意识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4.地理环境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原因为( )。
A.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它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D.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5.下列各项属于矛盾的同一性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