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使至塞上》附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题1. 请简述王之涣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光。
2. 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王之涣在《使至塞上》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文学常识题4. 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诗人?5. 《使至塞上》这首诗收录于哪部诗集?6. 王之涣的诗作有哪些特点?三、阅读理解题7. 请分析《使至塞上》一诗的意境。
8. 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王之涣在这首诗中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四、默写题10. 请默写王之涣的《使至塞上》全诗。
五、开放性问题11. 你认为《使至塞上》一诗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体现王之涣的边塞诗风格?12. 王之涣的《使至塞上》与其它边塞诗相比,有何独特之处?答案:一、诗歌鉴赏题1. 《使至塞上》一诗描绘了边塞辽阔的自然风光,黄河远上,白云缭绕,孤城高耸,山势险峻,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荒凉。
2. 运用了夸张和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远上”和“万仞”的夸张,以及“黄河”与“白云”、“孤城”与“万山”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和画面感。
3.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边塞将士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文学常识题4. 王之涣是唐朝的诗人。
5. 《使至塞上》收录于《全唐诗》。
6. 王之涣的诗作以边塞诗著称,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
三、阅读理解题7. 《使至塞上》的意境辽阔而深远,诗人通过黄河、白云、孤城、万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边塞特有的苍凉与壮美。
8.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他们远离家乡,戍守边关,却无法享受到春天的温暖,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9. 王之涣通过黄河、白云、孤城、万山等景物的描写,以及羌笛、春风等细节的点缀,抒发了自己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和对将士们的同情。
四、默写题10. 使至塞上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中考古诗词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33 使至塞上
〖美文赏读〗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词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作者介绍〗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其作品主要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诗词主题〗《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诗词赏析〗《使至塞上》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
此诗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所往之处是:“属国过居延。
”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使至塞上》赏析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作者】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名句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描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一个“大”字形容。
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突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
2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使至塞上》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使至塞上》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__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__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试题2: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分)答案: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分)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分,意思对即可)试题3: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四、古诗词鉴赏
9.按要求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
(1)广阔无壤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得又大又圆。
(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1三、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6-7题。
(2分)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案:7答案.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8答案: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
“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使至塞上》课文讲解+课堂作业+答案
《使至塞上》课文讲解+课堂作业+答案使至塞上唐王维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作者作品本诗选自《王维集校注》。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山水田园派诗人,苏轼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开元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
乱平后。
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
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诗。
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二、写作背景开元25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了朝廷。
这首诗所写的即为此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三、体裁:五言律诗题材:边塞诗。
四、韵脚:边,延,天,圆,然。
押an韵。
节奏:二/三五、整体感知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单车”也许并非真的单人单车,这样写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要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
“属国”是诗人自称。
实际诗人并不需要经过居延,这样写,也是表现边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
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
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征蓬””归雁”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前两联还是在个人荣辱浮沉的小圈子里打转,颈联则画风一转,境界转而阔大起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最新2020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_古诗词曲鉴赏14:使至塞上_含答案
14. 使至塞上(唐·王维)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12课;◎语文九上第17课;◎苏教七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主旨:全诗重在写景,情景结合,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描写塞上的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的景象。
这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了该诗慷慨豁达的艺术特色。
D. 第四联写使者在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写诗人王维以使者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单车”写出了形单影只的情状以及行程中内心的孤寂。
B. 颔联叙事兼写景。
写诗人自觉如“征蓬”般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进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暗写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的内心感受。
C. 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 尾联“都护在燕然”一句与首联“属国过居延”一句遥相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萧关的侦察兵却骑马来报:“都护正在前线作战。
”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古诗词《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写诗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诗中用动词“问”“过”“出”“人”“__________①__________”,写出诗人出使的行踪。
言事中又有写景,颔联借“征蓬”和“归雁”传达出诗人__________②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塞外风光,个人的情绪在__________③__________的景象中已然消散,情感也随之升华。
(3 分)2.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
3.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4.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画线诗句都勾勒出了大漠图景,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大漠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分)答:_____________答案:(二)古诗阅读(共5分)1.答案:①逢②孤独飘零③苍茫壮阔2.A3. 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评分标准:(2分)写出特点1分;语句通顺1分。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在中考复习中,诗歌鉴赏是语文科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仰。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参考:题目一:请解释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使”字的含义。
答案:在《使至塞上》中,“使”字指的是出使,即奉命前往边塞。
题目二:《使至塞上》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边塞风光的?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通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等诗句,描绘了辽阔的边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的向往和对戍边将士的敬仰之情。
题目三:《使至塞上》中,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在《使至塞上》中,诗人表达了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对戍边将士的敬意以及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题目四:请简述《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意象。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征蓬”和“归雁”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
题目五:《使至塞上》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了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自然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边塞的感慨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题目六:《使至塞上》中,诗人对于边塞生活有何感受?答案:在《使至塞上》中,诗人通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等诗句,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对将士们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题目七:请分析《使至塞上》一诗中诗人的使命感。
答案:在《使至塞上》中,王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作为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题目八:《使至塞上》一诗中,诗人的视角有何特点?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我”的直接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题目九:《使至塞上》中,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在《使至塞上》中,王维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戍边将士的敬仰,间接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使至塞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二、古诗阅读(3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
诗题“单车欲问边”中“问边”的意思是______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________。
(1分)11.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2分)
答案:
10.问边:慰问边关守军;征蓬:飘飞的蓬草
11.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使至塞上》王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
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3分)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
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参考答案:(1)B B.有误,全诗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大漠的雄浑景色。
“归雁”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的内心感受。
故选:B。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示例二: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氨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
【诗词阅读及答案】王维《使至塞上》阅读鉴赏
【诗词阅读及答案】王维《使至塞上》阅读鉴赏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题解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被任命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河西边塞查访军情。
而在此前,有贤相之称的张九龄已被贬为荆州长史。
王维系张九龄任用的官员,在这次权利斗争中他虽然幸运地保住了性命,却被排挤出了长安朝廷。
这首诗即作于赴河西边塞途中。
句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一说为使者的代词,语出汉代李陵《答苏武书》“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这里指代诗人自己;一说指出使的车仗简单,随从不多,轻车简从之义。
“问”,慰问。
“属国”,一说为附属之国,“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的倒装,是为了和音律而调整了词序;一说为汉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其职事是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此处同样代指诗人自己。
“过”,一说为经过,一说为探访、探望。
“居延”,古地名,东汉时为张掖属国都尉治所,故城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尽管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很明显,诗歌的前两句是直接点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蓬”,即蓬草,其株凋后颇脆,遇风飞散,飘转无定。
“胡天”,古代中原人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为“胡”。
早年的王维曾对边疆生活充满热情,这从他的《燕支行》、《少年行》等诗中可以看出。
而此刻当他真正来到边塞,昔日的豪情却消褪了很多。
他以蓬草和大雁自比,蓬草随风而散,是漂泊的象征,大雁意象也总是和离别、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暗喻着他内心的孤独、抑郁。
从长安到边塞,万里行程,诗人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或许这是因为他没有心情去欣赏沿途的风景。
但当诗人一进入“胡天”,奇异的边塞风光立刻深深吸引了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一般认为是烽烟,但也有人理解为烟沙,即大漠上旋风卷起的尘柱,这里取前一种解释。
“河”,一般认为指黄河。
边塞迥异的风景,让初次领略它的诗人变得意兴勃发。
2020福建中考《使至塞上》鉴赏练习(带答案)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表达了诗人孤“使”的意思是出使,“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飘飞的蓬草。
(2分)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4.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5.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1分)(意思对即可)6.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1分)②美的具体表现:(2分)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1分)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2分)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
(1分)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2分)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
(1分)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分)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
(1分)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使至塞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
(二)古诗阅读(7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4分)
2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答案:
2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22.D。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6分,每小题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答案】C
【解析】颈联描写塞外奇特壮美的景色,抒发豪迈雄壮之感。
1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案】B
【解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对偶手法分析正确;但诗人写的不是实景,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振翮北飞的“归雁”、随风而去的飞蓬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并不是实写大雁和蓬草。
20.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2分)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答案】D
【解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秦岭”和“蓝关”不是指的边塞,而是诗人被前往潮州途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