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练习案:2.2.1 练习案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2020年高考语文复:古典诗歌鉴赏练题一、赏析意象作用练前提示:意象是古代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

赏析意象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造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②写人: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③抒情:感发兴寄,表达情感。

④结构:或为线索,或为中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注XXX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XXX。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注:此诗写于XXX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761),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诗中“柳絮”“桃花”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柳絮、桃花为暮春典型意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春尽之时的伤心断肠之情。

通过反衬和拟人手法,柳絮随风、桃花逐水而去,以二者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多情。

同时,以物喻人,以颠狂柳絮和轻薄桃花比喻势利小人,讽刺他们随波逐流,表达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故衫XXX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注:①本诗作于宝历元年(825),时XXX从忠州刺史徙杭州刺史再徙苏州刺史。

②绯衫:大红色官服。

唐代官员三品以上着紫红,四品、五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为绯红。

③梅:梅雨季节。

诗人想借“故衫”抒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首联用“绯衫”“老身”自嘲,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未获提拔重用的苦闷之情。

中间两联借绯衫依旧感慨职位依旧,为职位长期得不到升迁而苦恼。

尾联“欲弃空箱似少恩”借旧衣不可弃,暗喻旧臣不宜疏远,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皇上提拔重用的心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XXX其一楼压黄河山满坐,XXX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XXX城头过。

其二一别XXX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XXX酒人。

答案:这两首诗都以“楼”为主要意象。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阅读作业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骢马万楚金路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①,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释:①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驰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枕上作①陆游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②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这时陆游七十六岁,被罢官闲居家中已多年。

②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旧辈流”指期许恢复万里关河的朋友,“死尽”是说这些老朋友们大多都已故去。

B.作者的夙愿因朋辈的去世和年华的流逝而日益渺茫,因此有“孤枕梦”之语。

C.“清愁”因梦醒后的秋风秋雨而生,“清愁”之情与“清秋”之景交融,情景相生。

D.诗歌由“卧”而“梦”再到“醒”,脉络分明,“吴笺着句”照应“作”,结构严谨。

(2)诗歌颈联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陳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戍蝶过闲馒,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此诗是111甫(712年〜770年)于770年春坍留长沙时所作.②鹖冠:传说为楚隐齐鹖冠子所戴之冠。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2020年高考语文(课标I)大一轮复习(PDF版教师用书):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课标I)大一轮复习(PDF版教师用书):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

2. 2. 4.5.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考查内容 素养要求(高考方向) 年份卷别题号设分题型选篇及作者 体裁题材 考点 考查能力 难度2019课标全国Ⅰ 14 / 153 分/ 6 分选择题/简答题 《题许道宁画》 ( 陈与义)宋诗题 画 抒情诗 综 合 考点/ 考点2鉴赏评价中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标全国Ⅱ14 / 15 3 分/ 6 分选择题/简答题 《 投 长 沙 裴 侍郎》( 杜荀鹤)唐诗投 赠 言志诗 综 合 考点/ 考点1鉴赏评价中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标全国Ⅲ14 / 153 分/ 6 分选择题/简答题/ 《 插田歌》 ( 刘禹锡)唐诗田 园 抒情诗 综 合 考点/ 考点1鉴赏评价中审美鉴赏与创造2018课标全国Ⅰ14 / 153 分/ 6 分选择题/简答题《野歌》( 李贺)唐诗即 事 抒情诗综 合 考点/ 考点1鉴赏评价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课标全国Ⅱ14 / 153 分/ 6 分选择题/ 简答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 卷 后》 ( 节选)( 陆游)宋诗咏 物 言志诗 综 合 考点/ 考点1鉴赏评价中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标全国Ⅲ 14 / 153 分/ 6 分选择题/ 简答题《 精卫词》 ( 王建)唐诗咏 史 怀古诗综 合 考点/ 考点2鉴赏评价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总计综合考点 考点 1 考点 2考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平均分值 3 分 6 分 6 分 占比 2% 4% 4% 考频6 题/ 6 卷4 题/ 6 卷2 题/ 6 卷命题规律与趋势01 考查内容1.从体裁来看,全部为诗。

2.从题材来看, 涉及题画抒怀、咏物言志、 咏史怀古等。

从作品的时代来看, 全部为唐宋时期的作品。

02 考频赋分1.从题型来看,2016 年及以前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一般设两道题, 赋分一直是11 分。

从 2017 年开始,题型改为主客观结合型, 2018 年将客观题改为四选一,总分值降 为 9 分。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古诗鉴赏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古诗鉴赏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诗鉴赏作业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

(9分)春夕旅怀[唐]崔涂①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

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

B.颔联的第二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C.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D.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写春景之寥落;后四句重在抒情,抒发了凄婉动人的愁绪。

2.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

(9分)渭上秋夕闲望①潘阆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

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

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

B.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C.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32鉴赏古代诗歌的情感(含解析)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32鉴赏古代诗歌的情感(含解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情感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崔融①杜审言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②烟尘扫,秋风古北平③。

:杜审言的朋友,时任节度使书记官。

②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

③北平:郡名,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姚合①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

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

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

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

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行人王建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

梦见离珠浦①,书来在桂州。

不同鱼比目②,终恨水分流。

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即合浦,地名,在广西南部。

②鱼比目:比目鱼。

双眼在一侧,常喻形影不离的夫妻。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女主人公哪些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杂诗十首(其四)张协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①卜。

:即司马季主,他是汉初长安著名的卜者。

《史记·日者列传》记载,宋忠和贾谊曾问他:“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他答道:“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

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

”最后四句意蕴丰富,请简析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后自主规范练案31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后自主规范练案31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练案三十一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水仙子渡瓜洲赵善庆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

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

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这首曲子的前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惟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上片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年行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①,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①河湟地: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一带地区,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4.(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①,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①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5.(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强化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杜甫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①左绵:地名,代指绵州。

杜甫此诗写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2020版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学案:1.2.1 学案一 古代诗歌阅读确保得9分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学案:1.2.1 学案一 古代诗歌阅读确保得9分 Word版含解析

学案一古代诗歌阅读,确保得9分——选择3分不能丢,简答6分不失误第1讲从理解入手辨别选项正误准确答题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的,在二轮复习中应继续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这仍是备考“古诗歌阅读”的首要任务。

一、明确考场“读懂”标准——别“求全责备”1.“读懂”只是相对的对于一首诗来说,“读懂”可能永远“在路上”。

考场上的“读懂”,仅限于把握了诗的大体内容,思路是什么,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全面。

不要为达不到平时课堂上在老师带领下理解得那么深入、透彻而心急,不要患上“读懂强迫症”。

读懂,只是“懂”而已。

2.咬文嚼字,理解诗意至少要读三遍,要把时间用在品读语言理解诗意上,尤其要咬文嚼字,要寻找最快捷、最直接、最牢靠的读懂路径。

3.多方联系,扫除障碍高考所给的诗歌会尽可能让考生读懂,但绝不可能让考生一览无余,其会在某一处某一点上有障碍,如某一两处诗句或词语,诗的层次跳跃性偏大,诗的感情不是那么明显。

而这些,只要多读几遍,多方联系,“连猜加蒙”,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眼观六路——披文入情的几大路径1.善假于物——利用选项信息加强判断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选项一般设置为3对1错,错的那一项也仅仅是细节设误,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信息,善于借鉴这些信息,对于快速疏通诗意,披文入情,有很大帮助。

[示例][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学案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一高考研究——鉴往知来,知道高考怎么考一、[2020·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速读批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二、[2020·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赠赵伯鱼(节选)韩驹①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

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

③参:领悟,琢磨。

诸方:各地方,各方面。

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速读批注: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4.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课后练习————————————一、[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2020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集训19 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 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集训19 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 含答案解析

专题集训19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一、单首鉴赏1.(2018·广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有改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9分)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解析:B B项,“借景抒情”理解错误。

这里应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居无定所的蓬草。

(2)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解析:颔联中诗人用“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这些浅显的语言描写了在战乱后,和自己有相同际遇的朋友相逢。

自己与朋友均已老去,青春和青春的锐气在战乱流离中已消磨尽。

“相逢征战后”流露出朋友相逢的喜悦之情,“白首”“青春已过”流露出对时光飞逝,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征战”“乱离”表达了对社会战乱动荡、个人身世坎坷的痛苦之情。

答案:①诗的颔联运用较通俗的语言,说年老的时候在征战后相逢,青春早已在乱世中离去,承首联“多难”二字,又与结尾的“恨无穷”遥相呼应;②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消磨尽,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③同时也发出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乱动荡,诗人的痛苦充溢于诗句之中。

2.(2018·云南师大附中第八次月考,有改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9分)落花①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练习案:2.2.2 练习案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练习案:2.2.2 练习案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含解析

练习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①薛稷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②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③。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京”指长安。

“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

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

②咸阳:即都城长安。

③傅岩、首山:诗人家乡的两座山。

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

首山,即首阳山,据《史记》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既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做了铺垫。

D.这首诗的最后,作者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项,“对当今朝廷的不满”有误,应为“对当今政治的隐忧”。

★(2)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两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

“顾”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句中,动词有“驱”“越”“顾”,抓住这三个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结合全诗主旨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习题(含解析)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习题(含解析)

专题规范练十二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踯躅:杜鹃花的一种。

③恩波:皇帝的恩泽。

④斗:通“陡”。

(1)赏析颔联的“竞”和“闲”二字的妙处。

(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④契⑤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指乘小车出游。

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③黾勉:殷勤。

④及兹:来此。

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北山①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

②陂:池塘。

③堑:护城河。

(1)第一句的“输绿”一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1)词的上片写抒情主人公卷帘出场,倚楼凝望,思绪万千,“”一词点明了主旨。

下片“青鸟不传云外信”一句,运用了“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2)简要赏析结尾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的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鉴赏作业形象类题目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

【答案】描绘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

落地的寒霜透出了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悲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解析】(1)筛选典型意象。

诗中的典型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图景画面。

根据上面筛选出的典型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意象连缀成富有诗意的画面。

(3)概括画面特点。

根据画面内容概括画面特点,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

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流程](1)游子、离歌、微霜、鸿雁、云山、关城树色、御苑砧声(3)寒秋送别的凄凉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注】也愁人苦。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古代诗歌阅读题】仿真综合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古代诗歌阅读题】仿真综合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题】仿真综合训练卷(一)唐代诗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赤壁歌送别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②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②唐突:触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出了赤壁之战前紧张的氛围,“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胜负存亡,即将一战而定。

B.次句紧承首句,直接写出赤壁之战的结果,曹操大军楼船被一扫而空。

“扫”“空”极写周瑜军队势如破竹的战力。

C.第三句直接描写赤壁战场上大火的惨烈,又是对第二句战争结局的原因的解释,“张”“照”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

D.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饱含着诗人对儒将周瑜的赞美,表现了周瑜在赤壁战场泰然从容、指挥若定、气定神闲的风度。

解析:选C C项,“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不正确,这里是在表现东吴军队的气势。

(2)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从此诗诗题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

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事迹,通过古人古事,抒发怀古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

参考答案:①怀古之情。

前四句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不义战争的否定。

②送别之意。

后四句主要写送别之情。

希望朋友观看到赤壁古战场景象后,向自己写信告知,表达了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对朋友奋发有为的期许。

[白话诗歌]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而空。

烈火熊熊焰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

君去大江观看青碧澄明的江水,也会看到当时大战留下的争斗的遗迹。

请您将实地的观感一一写信给我,使我看过信后也大快一下壮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殢人娇①后庭梅花开有感李清照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②,云闲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③。

[注]①殢(tì)人娇:词牌名。

②江楼楚馆:泛指旅舍.③羌管: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

(1)“江楼楚馆,云闲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在上片中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5分)答:解析:作答此题时需要关注题干中的要求,提问该四句在上片中的作用。

“江楼楚馆"为婉约词中常见意象,表明词人所在地点;“闲”字则表示词人此时的心境,百无聊赖;“凭栏翠帘低卷”则进一步暗示词人此刻心情低沉、寂寞,有淡淡的哀愁。

参考答案:交代了观后庭梅花的地点和自身处境,以及寂寞无聊的心情。

(2)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下片“坐上客来……云断”,写宴席之上,词人和友人欢声笑语共同饮酒,歌声美妙有如行云流水,整体呈现欢乐的氛围;“频剪”梅枝,则暗示大好时光的易逝,心生惆怅之意;最后,“莫直待”含有劝慰之意,不要等到思念之时才想起这般美好,应及时珍惜眼前美景乐事。

参考答案:描绘了与友人品酒、赏梅、高歌的欢娱,表达了对大好时光易逝的惆怅,对美景乐事的珍惜。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2)题。

(11分)破阵子·远眺徐允贞万里孤峰匝地,一湾新月如钩。

点点寒鸦争晚树,片片轻帆落远洲。

黄昏犹倚楼。

暮雨又归南浦,潮声惊满长楸。

玉笛只悲征客梦,小艇才闻渔夫讴。

风吹无限愁.(1)简要赏析“黄昏犹倚楼”一句中“犹”字的妙处,并分析这句在词中的作用。

(5分)答:解析:此题有两个考查点,需要分别作答。

对于炼字,首先就该字进行阐释(“仍然”的意思),接着做具体阐述,结合“倚楼"表明黄昏时倚靠时间之久,也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关于作用的思考,需要从内容和结构的层面解释,关注诗歌中倚楼远眺之景。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词鉴赏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词鉴赏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词鉴赏作业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送客归京【唐】白居易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宋】贺铸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游赏胜地。

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③沧浪曲:《沧浪歌》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

“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

这样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2)①对杜诗伟大成就的赞美:前两联写杜甫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表达了对杜诗非凡成就的赞美。

②对杜甫坎坷人生的同情:第五句写杜甫多次在战乱中逃亡,几度陷于危难,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同情。

③对杜甫仁爱无私的伟大情怀的景仰:第六句写杜甫在困境中依然希望造福百姓,体现出对杜甫不顾个人安危、心系天下苍生的大仁大爱的景仰之情。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3练习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3练习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含解析)(2021年整理)

(完整)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3练习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3练习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3练习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山石(节选)韩愈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B.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

C。

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D。

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

",看起来是咏物诗,但诗中并没有对“山石”的具体描绘,没有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并且也没有运用象征或起兴手法。

所以,“咏物诗”的说法错误。

本诗可以算是写景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

★(2)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清月出岭,月光入窗扉,表现出山寺之夜的清幽。

②“穷烟霏"说明天明时分山间白雾茫茫,看不清道路,只能于迷雾中上下穿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练习案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2)题。

十五从军征[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①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②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③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④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

阿: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②窦:洞穴。

③旅:野的。

④持:用。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生旅葵”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项,“侧面写出”的说法不正确。

这四句是直接描写老兵家园的荒凉景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

①“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写出老兵一去数十年,有家归不得。

②归途中逢乡里人,得知家中已是荒坟累累,到家所见是兔子、野鸡乱窜;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处处荒凉破败。

③孤苦无依、内心哀伤;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却不知递给谁。

出门东望,潸然泪下,心中的悲哀诉说不尽。

,可以从诗歌的描写入手进行分析。

老兵十五从军,八十始得归,说明久经沙场;回家途中询问路人,得知家破人亡,结局悲惨;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孤苦无依,生活悲凉。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2)题。

渡黄河范云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汤汤”意为水势浩大,“不可陵”意为不可渡过,本诗起笔状写黄河气势以及水流特征,暗示渡河之难。

B.桧和松都是坚硬的木材,以桧为楫无法渡河,以松为舟才能胜载,可见河水的迅猛和渡河的危险、困难。

C.“空庭”以下四句是诗人岸畔所见,庭户空空,旧木横躺,田园荒芜,不睹人迹,极写村庄的破败荒凉却不失静谧安适。

D.诗人最后以问句抒发情感,由于有了前面渡河和社会凋残的描写,这两句不仅不显生硬,而且具有感情力量。

项,“不失静谧安适”的说法错,文中没有表现“静谧安适”的意思,只是表现了环境的荒凉。

★(2)本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喻国家之危局与世事之艰难;描绘了环境的荒凉萧条,以此比喻国家民族的衰落;结尾以一句询问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忧虑。

,诗歌写黄河之水的汹涌滔滔,虽有舟楫却不可横渡,表现环境的恶劣;最后两句“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表达了对黄河清澈的盼望。

诗歌带有隐喻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心。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奉陪封大夫①九日登高岑参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②。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

②中军:此处指代主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佳节重阳,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谐欢乐之景。

B.颔联描绘了重阳节边地的严酷环境,“霜威”指天寒霜重;“杀气傍中军”指战争不断,疆场杀气腾腾。

C.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如黄花酒、横笛、征雁、塞云等都寄寓了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

D.节日的边庭,欣喜于没有战事,边境安宁。

尾联直接抒情,展现了将士们醉舞军中、豪迈粗犷的性格。

项,颔联不是对边地严酷环境的描写,重在烘托封大夫特有的“霜威”和“杀气”。

★(2)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将军形象相比,本诗中的封大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与《渔家傲·秋思》中忧国思乡、壮志未酬的悲壮的白发将军形象不同,本诗描写了封大夫特有的“霜威”和“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②将士们的纵情醉舞、感荷(感谢)“吾君”,表现了他治军有方、深受爱戴的特点;③而登高饮酒、聆赏笛歌,也暗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黄花酒”“登高”写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饮酒的洒脱气质;“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中的“霜威”“杀气”写出了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威名远扬的特点;“横笛”“娇歌”写出了将士们纵情欢歌的场景,也体现了封大夫与士兵同乐,并深受士兵爱戴的特点。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书空: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借喻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的艰苦生活。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项,“‘绿’借喻指酒”的说法错误,这不是借喻,是借代,这是以颜色代指物体“酒”。

C 项,“炉存火似红”,意思是“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句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火似红”是想象的内容。

D项,“壮志难酬”的说法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由注释可知,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愁苦之情。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

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③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选用的意象主要有“云”“雪”“风”,其中“云”是乱云,“雪”是急雪,“风”是旋风,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乱云低压,急急下落的雪花在风中回旋的景象。

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从内容上看,表达出诗人身处战乱之世内心的悲凉。

从结构上看,这两句为下文写酒器、酒、炉火等室内景象及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

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

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

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项,“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为可以以李少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

★(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慷慨大方。

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慷慨之人。

②射艺高超。

“投壶华馆静”是说,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

③潇洒不羁。

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要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分析时,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心活动,再到精神品质。

如“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可见李少府是一个慷慨之人。

“投壶华馆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

“纵酒凉风夕”,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①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

陈与义1124年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

“靖康之难”发生后,他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

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

②南服:指南方偏远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北面,“背日”也指楼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北向远处眺望。

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

“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联想到了国家风雨飘摇的状态,是虚写。

C.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

D.诗人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人总是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现出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

项,这里是实写,实指“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

★(2)诗人登临远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岳阳楼周围的壮阔景观:江堤曲折,草木连绵不断,江水、湖水形态各异,风高浪急。

②以壮景衬哀情,壮观之景使人产生飘零之感,诗人触景伤情,引发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迁谪之恨、家国之愁。

,第一句总起,二、三、四句具体描绘所见景象,所以回答第一问时,将二、三、四句的内容答出即可。

要回答描写的作用,首先需看所写之景有何特点,其次看这些景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有何关系。

7.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秋登越王台①康有为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

十七史②从何说起,三千劫③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越王台:一名粤王台,为西汉南越王赵佗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

此诗作于光绪五年(1879)秋,此时康有为22岁。

②十七史:用宋末文天祥语。

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

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

”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

③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

(1)对这首诗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感怀,“秋风”渲染气氛,“混混龙蛇”喻君子与小人混杂,“最可哀”表达作者的政治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