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经济学政府间财政关系d13z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 d13zPPT课件
❖ 财政管理体制(fis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也称预算 管理体制,通常定义为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级地方 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确定财政管理的主体与级次、公共收支的划分原 则与方法、财政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财政调节制
度和方法等。 07—.12.2—020地方各级政府没第十有三章公政共府间收财政支关系的立法权。
二、财政分权
❖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征税权和支出权向 下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 财政自主权。
——在发达国家,财政分权是“后福利国家”时代为低 成
本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政府重组的有效工具
——在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旨在挣脱治理无效、宏观 经济不稳定和低经济增长的陷阱
❖ 因此,最好让每个地方政府走自己的路。多 样化的政府管理制度,会增加找到解决新问 题方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
❖ 政府间财政关系(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收支上的权责关系。
❖ 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实行联邦制国家采用 的一种制度,指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收入和公共 支出的一种制度安排
❖ 第一,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地 方政府公共支出比重明显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平均56.8%,上 升到90年代平均69.7%,到本世纪初再创新高,达到70.2%,比 80年代初上升了23.6%。这表明,我国财政分权程度越来越高。
❖ 第二,选取1998年的情况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地方本级公共支 出比重高于所有国家。
——我国1998年地方公共支出比重比联邦制国家同期平均水平 (46.3%)高出53.6%;其中,比该比重最高的国家(加拿大, 60%)还高出18.5%,比该比重最低的国家(德国,35%)高出 103%。
——确定财政管理的主体与级次、公共收支的划分原 则与方法、财政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财政调节制
度和方法等。 07—.12.2—020地方各级政府没第十有三章公政共府间收财政支关系的立法权。
二、财政分权
❖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征税权和支出权向 下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 财政自主权。
——在发达国家,财政分权是“后福利国家”时代为低 成
本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政府重组的有效工具
——在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旨在挣脱治理无效、宏观 经济不稳定和低经济增长的陷阱
❖ 因此,最好让每个地方政府走自己的路。多 样化的政府管理制度,会增加找到解决新问 题方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
❖ 政府间财政关系(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收支上的权责关系。
❖ 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实行联邦制国家采用 的一种制度,指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收入和公共 支出的一种制度安排
❖ 第一,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地 方政府公共支出比重明显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平均56.8%,上 升到90年代平均69.7%,到本世纪初再创新高,达到70.2%,比 80年代初上升了23.6%。这表明,我国财政分权程度越来越高。
❖ 第二,选取1998年的情况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地方本级公共支 出比重高于所有国家。
——我国1998年地方公共支出比重比联邦制国家同期平均水平 (46.3%)高出53.6%;其中,比该比重最高的国家(加拿大, 60%)还高出18.5%,比该比重最低的国家(德国,35%)高出 103%。
第十八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PPT课件
一般性补助,也称为无条件拨款或非专项拨款,是一种 不带使用条件或没有指定资金用途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 式,其作用是重点解决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责任不对 称的问题。
配套补助,也称为对称补助,是因在上级政府对 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同时也要求下级政府 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而得名的。
非配补助,也称为非对称补助,是指在上级政府 对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并不要求下级政府 拿出配套资金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
三、政府间的财权划分
(一)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
1.效率原则 2.适应原则 3.恰当原则 4.经济利益原则
(二)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1.分割税额 2.分割税率 3.分割税种 4.分割税制 5.混合型
(三)税收收入划分的具体做法
1.将那些与稳定国民经济有关的税种以及与收入再分配有关的 税种,划归中央政府,如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
当一个地方的公共产品水平太低,获得有条件补助并启 动后会激励地方公共支出更大的增长。
第四节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1.1950年实行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2.1951—1957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3.1958年下放财权,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财政体制。 4.1959—1970年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
(四)地方税体系
1.房产税改革。
2.资源税改革。
(五)分税制的评价
分税制的主要优点在于保证了中央政府预算收入的相对份额(即 占全国预算收入的比重)有所增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 系在形式上比较统一和规范,因此对今后的改进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
但是,分税制保留了包干体制的基本特征,改变的只是中央政府 在收入增量分配中占了较大份额。这表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 事权和收支责任的划分并没有完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配套补助,也称为对称补助,是因在上级政府对 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同时也要求下级政府 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而得名的。
非配补助,也称为非对称补助,是指在上级政府 对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并不要求下级政府 拿出配套资金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
三、政府间的财权划分
(一)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
1.效率原则 2.适应原则 3.恰当原则 4.经济利益原则
(二)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1.分割税额 2.分割税率 3.分割税种 4.分割税制 5.混合型
(三)税收收入划分的具体做法
1.将那些与稳定国民经济有关的税种以及与收入再分配有关的 税种,划归中央政府,如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
当一个地方的公共产品水平太低,获得有条件补助并启 动后会激励地方公共支出更大的增长。
第四节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1.1950年实行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2.1951—1957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3.1958年下放财权,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财政体制。 4.1959—1970年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
(四)地方税体系
1.房产税改革。
2.资源税改革。
(五)分税制的评价
分税制的主要优点在于保证了中央政府预算收入的相对份额(即 占全国预算收入的比重)有所增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 系在形式上比较统一和规范,因此对今后的改进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
但是,分税制保留了包干体制的基本特征,改变的只是中央政府 在收入增量分配中占了较大份额。这表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 事权和收支责任的划分并没有完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第十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PPT课件
灶方
税
吃包
制
饭干
1950 1953 1958
1980 1985 1994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
背
分税制 产业结构不合理,宏观调控能力削弱
景
中央财政困难加重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指
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导
思
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想
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一、1994年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1994年后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1、国家财力偏于分散 2、地方之间苦乐不均 3、助长地区保护和封锁 4、财政体制与税收体制不配套
第三节 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1994年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
统分
总
收类
额
统分
分
支成 成
分地
分
地方固定收入
1、关税 2、海关代征的消费 税和增值税 3、消费税 4、铁道、银行总行 、保险公司等集中 缴纳的收入(包括 营业税、所得税利 润和城市维护建设 税) 5、中央企业上缴利 润 6、车辆购置税 7、证券交易(印花 )税
1、增值税 中央50%,地方50% 2、资源税 海洋石油资源税归 中央,其余归地方 3、企业所得税、个 人所得税 中央60%,地方40%
1、营业税(不含铁道部等 集中缴纳部分) 2、城镇土地使用税 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税 4、城乡维护建设税(不含 铁道部等集中缴纳部分) 5、房产税 6、车船税 7、其他印花税 8、耕地占用税 9、契税 10、土地增值税 11、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第四节 预算管理体制
(二)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分税制的具体内容 (四)分税制改革的成效与完善 三、财政省管县改革 背景:县乡财政困难,政府层级较多,行政支出庞大。 思路:由省级财政直接管理县级财政,避免地级市对县级财政
财政学课件:第22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 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外溢 性。这种外溢性也会使得地方政府不愿单独采取调节宏 观经济的财政政策。
9
3. 只有中央政府才具有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宏观调节需 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 货币政策方面地方完全处在无能为力的地位上。宏观调 控职能只能由中央政府来承担。
啸预警、国际安全等。 2.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国防,外交,全国性的行政和司法
体系等。 3. 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地方的环境,社会基础设施,治安,
行政管理等。
5
(三) 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分工 1.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 2. 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
6
二、 收入分配职能
2
第一节 中央与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府间的职能分 工
财政对整个经济有三种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 宏观调控。本节讨论这三项职能如何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 府之间进行分工。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二、 收入分配职能 三、 宏观调控职能
3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一) 促使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 1. 效率的实现有赖于成本效益的权衡机制,这种机制能够
第二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 本章主题 • 本章讨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包括纵向和
横向两个方面。即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1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分工 •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 • 第四节 中国的分税制 • 第五节 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
1. 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不可能通过地方政府来实现。因 为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维护本地区利益,地区间的财 政关系只能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地区之间自发的 援助行为不足以实现调节地区间收入分配的目标。
9
3. 只有中央政府才具有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宏观调节需 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 货币政策方面地方完全处在无能为力的地位上。宏观调 控职能只能由中央政府来承担。
啸预警、国际安全等。 2.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国防,外交,全国性的行政和司法
体系等。 3. 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地方的环境,社会基础设施,治安,
行政管理等。
5
(三) 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分工 1.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 2. 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
6
二、 收入分配职能
2
第一节 中央与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府间的职能分 工
财政对整个经济有三种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 宏观调控。本节讨论这三项职能如何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 府之间进行分工。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二、 收入分配职能 三、 宏观调控职能
3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一) 促使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 1. 效率的实现有赖于成本效益的权衡机制,这种机制能够
第二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 本章主题 • 本章讨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包括纵向和
横向两个方面。即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1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分工 •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 • 第四节 中国的分税制 • 第五节 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
1. 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不可能通过地方政府来实现。因 为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维护本地区利益,地区间的财 政关系只能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地区之间自发的 援助行为不足以实现调节地区间收入分配的目标。
第十章政府间财政关系精品PPT课件
3.“同质竞争”所导致的“内耗”,使长三角港口群不能及时 形成规模效应。
4.应提高沿江港口建设规模和等级,促进向大型化、深水化、 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收入分配职能分工
存在不同看法: 中央——公平是全国性目标,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差 距也不能太大。 地方——不同地区对公平偏好是不同的。 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承担。 原因:自由流动(迁移)下,如由地方政府来实施, 将产生“富迁穷入”。
审计调查的6个省(市)开发区,2003年以来共减免 税款183.56亿元,其中东部4个省(市)减免178.14亿元, 平均每个省(市)44.54亿元,最多的达75.27亿元,而中 西部两个省共减免5.42亿元。此外,各地在实际执行中普 遍存在扩大优惠政策范围的问题,如擅自扩大开发区面积、 违规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批准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企业享受 税收优惠等,由此导致国家税款流失66.47亿元。审计调 查的87个开发区中,有79个开发区向企业返还120.15亿元。
理论支持:
施蒂格勒(1957)——分权菜单,即 “地方政府接近 当地人民,比中央政府更熟悉民情,因此在提供地方性公 共产品上,地方比中央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能够按照当 地人民的偏好提供产出 ”。
奥茨(1972)——分权定理,“在等量提供公共产品 下,一些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优于中央政府”。
(二)蒂布模型--用脚投票
西方财政理论中称“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 )。 除极少数国家,都存在多级政府。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多奉行财政联邦制,财政联邦制与国家结构形式所指的联 邦制有同有异,其差别在于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实行财政联 邦制(财政支出责任的区分、收入权的划分和政府间转移 支付制度)。 财权与事权统一;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收支挂钩。
4.应提高沿江港口建设规模和等级,促进向大型化、深水化、 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收入分配职能分工
存在不同看法: 中央——公平是全国性目标,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差 距也不能太大。 地方——不同地区对公平偏好是不同的。 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承担。 原因:自由流动(迁移)下,如由地方政府来实施, 将产生“富迁穷入”。
审计调查的6个省(市)开发区,2003年以来共减免 税款183.56亿元,其中东部4个省(市)减免178.14亿元, 平均每个省(市)44.54亿元,最多的达75.27亿元,而中 西部两个省共减免5.42亿元。此外,各地在实际执行中普 遍存在扩大优惠政策范围的问题,如擅自扩大开发区面积、 违规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批准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企业享受 税收优惠等,由此导致国家税款流失66.47亿元。审计调 查的87个开发区中,有79个开发区向企业返还120.15亿元。
理论支持:
施蒂格勒(1957)——分权菜单,即 “地方政府接近 当地人民,比中央政府更熟悉民情,因此在提供地方性公 共产品上,地方比中央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能够按照当 地人民的偏好提供产出 ”。
奥茨(1972)——分权定理,“在等量提供公共产品 下,一些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优于中央政府”。
(二)蒂布模型--用脚投票
西方财政理论中称“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 )。 除极少数国家,都存在多级政府。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多奉行财政联邦制,财政联邦制与国家结构形式所指的联 邦制有同有异,其差别在于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实行财政联 邦制(财政支出责任的区分、收入权的划分和政府间转移 支付制度)。 财权与事权统一;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收支挂钩。
第11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二节 政府间的税收划分
一、政府间税收划分的依据 二、政府间税收划分的方式 三、政府间税收权限的划分
一、税收划分的依据
(一)将各税种的功能与各级政府的职 责相结合
(二)注重多级财政间的相互协调 (三)体现税收划分的便利性 (四)使税收划分有利于经济的运行与
发展
二、税收权限的划分
(一)税收权限的内容 (二)税收权限的基本划分模式
(一)税收权限的内容
1.税收立法权 2.税法解释权 3.征收管理权 4.税收调整权
(二)税收权限的基本划分模式
1.分散型税权划分模式 2.适度集中、相对分散型税权划分模式 3.集中型税权划分模式
三、政府间具体税种的划分
• (一)关税 • • (二)增值税 • • (三)个人所得税 • • (四)公司所得税 • • (五)财产税 • • (六)使用费和规费
(二)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三)1994年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
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四)1994年后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与规
范 (五)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划分改革
(一)1994年后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的主 要调整与变动
1.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分享比例 2.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3.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出口退税共同负担机制 4.成品油税费改革 5.其他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的调整
• 二是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基础标准。参照现行财政保 障或中央补助标准,制定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免费提供 教科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补助等9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国家基础标准。
• 三是规范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的支出 责任分担方式,主要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责、权、利三者关系
财政责任是财力和财权分配的前提。 财权是完成财政权利的保证。 财力是实现财权和财政责任的基础。
所以,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处理好三者关系。
我国的政府预算: 中央预算由国务院直属各部门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乡镇
三级预算组成。
则认为,人们更关心的只是本地区穷人的状况,
不同地区对收入公平程度的偏好是不同的。如果
以分权的形式由各个地方政府在各地分别进行收
入的再分配,则可以满足各地的不同偏好,提高
社会福利。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收入分配的公平不仅包括在个人之间的收 入再分配,还应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再分配。这 是因为各个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 不同,提供相同的公共劳务水平,所需征收税收 的税率是不同的。这样,两个条件相同的人会由 于所处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的不同,承担不 同的税负,这不符合“同等福利水平税收负担相 同”的横向公平原则,因而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各 地区间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以平衡地方政府的财 政能力。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西(Tresch) 由于信息不完全,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过程
中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易造成对公共产品的 过量提供或提供不足。而地方政府来提供才是 最有效的。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5)“以足投票”理论
蒂布特(Tiebout ) 个人通过迁移到能提供他们最满意的公共服务与
税收组合的区域居住,其结果是各区域之间相 互模仿、学习,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中央级机关的经常性管理事务。 7、建立风险调节基金制度,建立必要的物资储备、组织特大自然灾害
救济等事务 8、执行国家有关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民族地区及其他贫
责、权、利三者关系
财政责任是财力和财权分配的前提。 财权是完成财政权利的保证。 财力是实现财权和财政责任的基础。
所以,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处理好三者关系。
我国的政府预算: 中央预算由国务院直属各部门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乡镇
三级预算组成。
则认为,人们更关心的只是本地区穷人的状况,
不同地区对收入公平程度的偏好是不同的。如果
以分权的形式由各个地方政府在各地分别进行收
入的再分配,则可以满足各地的不同偏好,提高
社会福利。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收入分配的公平不仅包括在个人之间的收 入再分配,还应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再分配。这 是因为各个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 不同,提供相同的公共劳务水平,所需征收税收 的税率是不同的。这样,两个条件相同的人会由 于所处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的不同,承担不 同的税负,这不符合“同等福利水平税收负担相 同”的横向公平原则,因而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各 地区间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以平衡地方政府的财 政能力。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西(Tresch) 由于信息不完全,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过程
中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易造成对公共产品的 过量提供或提供不足。而地方政府来提供才是 最有效的。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5)“以足投票”理论
蒂布特(Tiebout ) 个人通过迁移到能提供他们最满意的公共服务与
税收组合的区域居住,其结果是各区域之间相 互模仿、学习,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中央级机关的经常性管理事务。 7、建立风险调节基金制度,建立必要的物资储备、组织特大自然灾害
救济等事务 8、执行国家有关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民族地区及其他贫
公共经济学课件中国人民大学演示课件
8
三、免费搭车者问题
? 定义: 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 为称为免费搭车行为(free riding) ; 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 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 者(free-rider problem)。
? 结果:整体利益得不到最大化 ? 两个重要概念:
?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 ? 税收价格(tax price )
O
纳税的 边际负 效用 (-)
2019/11/13
A B C
DE F
ab c
MUpg 政府预算
MDt
15
二、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theory of maximum social gain )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二、财政支出最优规模
2019/11/13
16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非排他性
混合品 1.集体消费,但存在着拥挤 2.由私人部门生产或直接由公
共部门提供 3.通过市场或国家预算分配 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或 税收
例如:公园、公共游泳池、共 同产权资源(如城市绿地)等
非竞争性
混合品
1.
1.
2.由私人企业生
2.直接由政府提供或在与政府
3.通过市场分配,辅之以补贴或校正 签 约情况下由私人企业生
2019/11/13
9
A和B的支付矩阵
假设: (1)A\B有2小时 1小时→3面包或1
大坝
A用2小时生产面包 不合作均衡
A用1小时生产大坝
B用2小时生产面包 A和B每人都得到6单位 A得到5单位面包的效
(2)
面包的效用(=12单位) 用
第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PPT课件
• 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很多,根据地方政 府使用资金权限的大小可以分为一般转移 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 1.一般性转移支付(无条件转移支付) • 2.专项转移支付(有条件专移支付)
• 这种补助只是针对于某项特定的支出,因 而其适用性也是与某项特定支出相关联。
•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 次:终极目标、基本目标和直接目标点。
• (1)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的终极目标。
• (2)实现经济相对均衡发展是政府间转移 支付制度的基本目标。
• (3)实现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 平的均等化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直接 目标。
• 二、西方财政分权理论 • (一)马斯格雷夫的分权理论 • (二)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 • (三)奥茨的分权理论 • (四)布坎南的分权“俱乐部”理论 • (五) 特里希的“偏好误识”理论 • (六)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 • 三、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政府间职责划分
• 一、政府间职责划分的依据 • (一)受益范围 • (二)规模经济 • (三)偏好差异 • (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比较优势
• 二、税权划分依据
• 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说来 ,凡是属于地方事务所需要的财力,除了 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外,其余的税权应 该下放到地方。
• 三、税权划分的类型 •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税权分散模式 •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适度分权模式 • (三)以法国为代表的高度集权模式
第四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 二、政府间职责划分的基本原则 • (一)西方国家划分政府间职责范围的基
公共经济学第13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 在中央统一政策、统一制度和统一计划指导下,地方财政实行分级管 理,地方具有一定的预算调整权和机动财力,但不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 (没有税收公债立法权)。我国1953-1980年近30年时间里采用这种体 制。
• 从1980-1993年间我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分级包干,特别是上世纪80年 代末实行的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为以后分税制财政管理 体制奠定了基础。
7
13.1.1 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工
• 2.公共产品提供的分工
• 分散化决策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集中决策则降低社会福利。因此, 对于地方性公共产品来说,假如中央政府提供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每单位 产量的成本是相同的,由各地提供各自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量比由中央 在各地统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量更有效率。
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相互转移。
• ②转移支出有两种模式:纵向转移支付主要指上下级政府间的资金转移; 横向转移支付主要指财力从富裕的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转移。
• 划分的结果:中央收入得大头,地方得小头,地方收入不抵支出部分, 由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
16
13.1.3 蒂博特模型与区域间自由移民下的效率
公共经济学第13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13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
13.1 公共部门职能与适当级别政府的对应
3
13.1.1 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工
• 财政有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在单一政府的情况下, 只能由唯一的政府行使。但是,在一个多级政府体制中,就产生了一个财 政职能如何分工的问题。哪些职能由中央政府行使,哪些职能由地方行使, 这也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它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础。
• 在中央统一政策、统一制度和统一计划指导下,地方财政实行分级管 理,地方具有一定的预算调整权和机动财力,但不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 (没有税收公债立法权)。我国1953-1980年近30年时间里采用这种体 制。
• 从1980-1993年间我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分级包干,特别是上世纪80年 代末实行的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为以后分税制财政管理 体制奠定了基础。
7
13.1.1 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工
• 2.公共产品提供的分工
• 分散化决策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集中决策则降低社会福利。因此, 对于地方性公共产品来说,假如中央政府提供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每单位 产量的成本是相同的,由各地提供各自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量比由中央 在各地统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量更有效率。
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相互转移。
• ②转移支出有两种模式:纵向转移支付主要指上下级政府间的资金转移; 横向转移支付主要指财力从富裕的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转移。
• 划分的结果:中央收入得大头,地方得小头,地方收入不抵支出部分, 由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
16
13.1.3 蒂博特模型与区域间自由移民下的效率
公共经济学第13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13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
13.1 公共部门职能与适当级别政府的对应
3
13.1.1 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工
• 财政有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在单一政府的情况下, 只能由唯一的政府行使。但是,在一个多级政府体制中,就产生了一个财 政职能如何分工的问题。哪些职能由中央政府行使,哪些职能由地方行使, 这也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它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础。
政府间财政关系ppt课件
地方政府自身(本级)公共收入占国家收入的比重; 地方政府总公共收入构成,即地方政府自身公共收入(本级)
占地方总公共收入(本级+转移支付)比重
地方政府税收控制指数(index of tax control):是地方政府各
税种收入比重乘以各自权重后的加权平均指数,是反映地方政 府税收自主权的一个重要指标。考察的内容包括地方税种税率、 税基、分税制下收入分割等确定权的划分。
7
表 13.3 税收自主权指标及权重
税收自主权指标
权重
1. 州(省)/地方政府自由设定税率和税基
1
2. 州(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率
0.8
3. 州(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基
0.6
4. 在分税制下,州(省)/地方政府能确定收入分割
0.5
5. 在分税制下,收入分割要由州(省)/地方政府同意
二、财政分权
分权:一种方法划分为三种形式,即经济分权(消费者主 权)、政治分权(政治决策权下放)和行政分权(委托—代理关 系);另一种方法划分为两种形式,即行政分权和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是指征税权和支出权向下 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割。
分税权:即分别设立中央税和地方税两个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
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享有相应的税收立法权和调整权。
分税率:即按税源实行分率计征,包括上下级政府对某一税基按
各自既定比率征税,以及上级政府对某一税基征税的同时,代下 级政府按其税率课征并将税款转给下级政府(称之为税收寄征), 在税法上通常采用地方附加形式。
财政管理体制(Fis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也称预算管理
占地方总公共收入(本级+转移支付)比重
地方政府税收控制指数(index of tax control):是地方政府各
税种收入比重乘以各自权重后的加权平均指数,是反映地方政 府税收自主权的一个重要指标。考察的内容包括地方税种税率、 税基、分税制下收入分割等确定权的划分。
7
表 13.3 税收自主权指标及权重
税收自主权指标
权重
1. 州(省)/地方政府自由设定税率和税基
1
2. 州(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率
0.8
3. 州(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基
0.6
4. 在分税制下,州(省)/地方政府能确定收入分割
0.5
5. 在分税制下,收入分割要由州(省)/地方政府同意
二、财政分权
分权:一种方法划分为三种形式,即经济分权(消费者主 权)、政治分权(政治决策权下放)和行政分权(委托—代理关 系);另一种方法划分为两种形式,即行政分权和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是指征税权和支出权向下 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割。
分税权:即分别设立中央税和地方税两个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
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享有相应的税收立法权和调整权。
分税率:即按税源实行分率计征,包括上下级政府对某一税基按
各自既定比率征税,以及上级政府对某一税基征税的同时,代下 级政府按其税率课征并将税款转给下级政府(称之为税收寄征), 在税法上通常采用地方附加形式。
财政管理体制(Fis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也称预算管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最好让每个地方政府走自己的路。多 样化的政府管理制度,会增加找到解决新问 题方法的机缺点一:财政分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地方政府总公共收入构成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3)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税收自主权指标及权重
税收自主权指标
1. 省/地方政府自由设定税率和税基 2. 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率 3. 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基 4. 在分税制下,省/地方政府能确定收入分割 5. 在分税制下,收入分割要由省/地方政府同意 6. 收入分割在分税制中固定下来,但能被上级
——我国1998年地方公共支出比重比联邦制国家同期平均水平 (46.3%)高出53.6%;其中,比该比重最高的国家(加拿大, 60%)还高出18.5%,比该比重最低的国家(德国,35%)高出 103%。
——与单一制国家同期平均水平(32.1%)相比,我国地方公共支 出比重高出122%;其中,比该比重最高的国家(丹麦,56%) 高出27%,比该比重最低的国家(法国,18%)高出295%!
——在经济转型国家,财政分权是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 场经济体制的直接结果
——在拉丁美洲国家,财政分权源于人民追求民主的政 治压力
—202—1/2/在3 非洲国家,财政第十分三章权政府主间财要政关是系服务于国家统一
(一)财政分权的衡量
❖ 衡量指标
地方政府的审批预算权、举债权、征税权、就业人 数占公共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公民参与和影响本辖 区财政决策的程度等
二、财政分权
❖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征税权和支出权向 下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 财政自主权。
——在发达国家,财政分权是“后福利国家”时代为低 成
本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政府重组的有效工具
——在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旨在挣脱治理无效、宏观 经济不稳定和低经济增长的陷阱
❖ 两个主要指标 ——地方政府公共收入自主权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国家公共支出的比重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 地方政府公共收入自主权
❖ 衡量指标 ——地方政府自身(本级)公共收入占国 家公共收入的比重 ——地方政府总公共收入构成—地方政府 自身公共收入占地方总公共收入比重 ——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
——上述比较结果,不得不令人深思:我国的财政分权是否太过分 了?尤其我国还是单一制国家!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二)财政分权的优缺点
❖1. 财政分权的优点 ——财政分权使政府产出更适合当地偏好 ——财政分权鼓励政府间财政竞争 ——财政分权有助于制度创新 ❖2. 财政分权的缺点 ——财政分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 20—21/2/3—财政分权难第十以三章实政府现间财政公关系平收入分配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一节 财政关系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支出责任安排
第三节 收入责任安排
第四节 转移支付制度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一节 财政关系的基本问题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 ❖二、财政分权
2021/2/3
政府单方面改变 7. 分税制制中的收入分割由上级政府在年度预
算中确定 8. 省/地方税种的税率或税基只能在上级政府规
定的范围内变化 2902.1上/2/3 级政府规定税率第和十三税章 基政府间财政关系
权重
1 0.8 0.6 0.5 0.4
0.3
0.2
0.1 0
2.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国家公共支出的比重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
❖ 政府间财政关系(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收支上的权责关系。
❖ 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实行联邦制国家采用 的一种制度,指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收入和公共 支出的一种制度安排
优点一:财政分权使政府产出更适合当地偏好
价格和成本
E
P
O
2021/2/3
A
C
D
AC=MC
B
D1
Q1
Q2
Q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D2 数量Quantity
优点二:财政分权鼓励政府间财政竞争
❖ 蒂布特模型:“用脚投票” ❖ 财政分权从三个方面鼓励地方政府间竞争。
第一,地方政府要想方设法做到“以民为本”, 尽可能满身当地居民的各种需要。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地方政府自身(本级)公共收 入占国家公共收入的比重
年份
地方政府公 其他国家 共收入比重 (2001年)
1978—1989年平均 72.7 1990—1999年平均 57.9 2000—2004年平均 46.2
联邦制 单一制
31.1
18.7
高48.6% 高147%
第二,地方政府会努力加强管理,以最低可 行的成本提供公共服务。
第三,约束收入最大化的政府行为,限制地 方政府的过度征税权。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优点三:财政分权有助于制度创新
❖ 对于许多政策问题而言,没有人确切知道其 正确答案是什么,更不能肯定是否存在一个 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第一,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地 方政府公共支出比重明显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平均56.8%,上 升到90年代平均69.7%,到本世纪初再创新高,达到70.2%,比 80年代初上升了23.6%。这表明,我国财政分权程度越来越高。
❖ 第二,选取1998年的情况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地方本级公共支 出比重高于所有国家。
❖ 财政管理体制(fis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也称预算 管理体制,通常定义为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级地方 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确定财政管理的主体与级次、公共收支的划分原 则与方法、财政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财政调节制
度和方法等。 20—21/2—/3 地方各级政府没第十有三章公政共府间收财政支关系的立法权。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地方政府总公共收入构成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3)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税收自主权指标及权重
税收自主权指标
1. 省/地方政府自由设定税率和税基 2. 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率 3. 省/地方政府只能自由设定税基 4. 在分税制下,省/地方政府能确定收入分割 5. 在分税制下,收入分割要由省/地方政府同意 6. 收入分割在分税制中固定下来,但能被上级
——我国1998年地方公共支出比重比联邦制国家同期平均水平 (46.3%)高出53.6%;其中,比该比重最高的国家(加拿大, 60%)还高出18.5%,比该比重最低的国家(德国,35%)高出 103%。
——与单一制国家同期平均水平(32.1%)相比,我国地方公共支 出比重高出122%;其中,比该比重最高的国家(丹麦,56%) 高出27%,比该比重最低的国家(法国,18%)高出295%!
——在经济转型国家,财政分权是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 场经济体制的直接结果
——在拉丁美洲国家,财政分权源于人民追求民主的政 治压力
—202—1/2/在3 非洲国家,财政第十分三章权政府主间财要政关是系服务于国家统一
(一)财政分权的衡量
❖ 衡量指标
地方政府的审批预算权、举债权、征税权、就业人 数占公共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公民参与和影响本辖 区财政决策的程度等
二、财政分权
❖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征税权和支出权向 下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 财政自主权。
——在发达国家,财政分权是“后福利国家”时代为低 成
本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政府重组的有效工具
——在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旨在挣脱治理无效、宏观 经济不稳定和低经济增长的陷阱
❖ 两个主要指标 ——地方政府公共收入自主权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国家公共支出的比重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 地方政府公共收入自主权
❖ 衡量指标 ——地方政府自身(本级)公共收入占国 家公共收入的比重 ——地方政府总公共收入构成—地方政府 自身公共收入占地方总公共收入比重 ——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
——上述比较结果,不得不令人深思:我国的财政分权是否太过分 了?尤其我国还是单一制国家!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二)财政分权的优缺点
❖1. 财政分权的优点 ——财政分权使政府产出更适合当地偏好 ——财政分权鼓励政府间财政竞争 ——财政分权有助于制度创新 ❖2. 财政分权的缺点 ——财政分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 20—21/2/3—财政分权难第十以三章实政府现间财政公关系平收入分配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一节 财政关系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支出责任安排
第三节 收入责任安排
第四节 转移支付制度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一节 财政关系的基本问题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 ❖二、财政分权
2021/2/3
政府单方面改变 7. 分税制制中的收入分割由上级政府在年度预
算中确定 8. 省/地方税种的税率或税基只能在上级政府规
定的范围内变化 2902.1上/2/3 级政府规定税率第和十三税章 基政府间财政关系
权重
1 0.8 0.6 0.5 0.4
0.3
0.2
0.1 0
2.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国家公共支出的比重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
❖ 政府间财政关系(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收支上的权责关系。
❖ 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实行联邦制国家采用 的一种制度,指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收入和公共 支出的一种制度安排
优点一:财政分权使政府产出更适合当地偏好
价格和成本
E
P
O
2021/2/3
A
C
D
AC=MC
B
D1
Q1
Q2
Q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D2 数量Quantity
优点二:财政分权鼓励政府间财政竞争
❖ 蒂布特模型:“用脚投票” ❖ 财政分权从三个方面鼓励地方政府间竞争。
第一,地方政府要想方设法做到“以民为本”, 尽可能满身当地居民的各种需要。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地方政府自身(本级)公共收 入占国家公共收入的比重
年份
地方政府公 其他国家 共收入比重 (2001年)
1978—1989年平均 72.7 1990—1999年平均 57.9 2000—2004年平均 46.2
联邦制 单一制
31.1
18.7
高48.6% 高147%
第二,地方政府会努力加强管理,以最低可 行的成本提供公共服务。
第三,约束收入最大化的政府行为,限制地 方政府的过度征税权。
2021/2/3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优点三:财政分权有助于制度创新
❖ 对于许多政策问题而言,没有人确切知道其 正确答案是什么,更不能肯定是否存在一个 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第一,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地 方政府公共支出比重明显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平均56.8%,上 升到90年代平均69.7%,到本世纪初再创新高,达到70.2%,比 80年代初上升了23.6%。这表明,我国财政分权程度越来越高。
❖ 第二,选取1998年的情况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地方本级公共支 出比重高于所有国家。
❖ 财政管理体制(fis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也称预算 管理体制,通常定义为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级地方 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确定财政管理的主体与级次、公共收支的划分原 则与方法、财政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财政调节制
度和方法等。 20—21/2—/3 地方各级政府没第十有三章公政共府间收财政支关系的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