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的“天气预报”是怎样的
清朝的环境与自然灾害江南水患与北方旱灾
清朝的环境与自然灾害江南水患与北方旱灾清朝的环境与自然灾害——江南水患与北方旱灾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跨越了近三个世纪,从1644年至1912年。
在这个时期,清朝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江南水患和北方旱灾。
这些灾害与当时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给清朝的统治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江南水患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而又是中国的主要农业区之一。
加之长江、黄河多次改道,不断涌入江南地区,使得水患问题愈发严重。
江南水患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一直存在,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1. 形成原因江南水患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水流缓慢,容易积水。
其次,长江的改道导致了水势的增加。
最后,江南地区的气候湿润,降雨量大,导致江河水位上涨。
2. 灾害影响江南水患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每逢洪水泛滥,百姓的房屋和农田会被冲毁,农作物收成无望。
同时,洪水还会导致疾病传播,人们生活在洪水中的环境也极其恶劣。
3. 抗灾措施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抗灾措施来应对江南水患。
他们修筑了大量的护堤,加强了堤防的巡查和维护,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灾害预警系统。
此外,清朝还推行了抗洪救灾的政策,使得受灾人民能够得到一定的帮助和救济。
二、北方旱灾与江南水患相反,北方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气候干旱,很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
清朝时期,北方旱灾频繁发生,给当地的农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1. 形成原因北方旱灾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和地理条件有关。
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夏季,干旱的状况更为严重。
此外,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对旱灾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灾害影响北方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
由于缺水,农田变得干旱,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导致收成大幅度减少甚至绝收。
旱灾还会导致畜牧业和渔业的崩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难。
3. 抗灾措施面对北方旱灾的威胁,清朝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抗灾措施。
清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
清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民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从明朝中期起,中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前后的清末才结束,长达500年,明、清两朝恰好处于这一时间段内,所以国内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则称为“现代小冰期”。
自然,明清两朝的雪灾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频繁。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中,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仅节选17次,明清就占13次。
朱祁钰(明代宗)当皇帝的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大雪,极为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河北沧州,“冻死人畜无数”;山东德州,“人畜冻死”。
朱厚照(明武宗)当皇帝的正德八年(公元1513 年),雪下得最凶猛的是华东地区,这些地区江河冰合,鸟兽冻死,甚至冻毙村民。
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竟然同时成了“超级溜冰场”:太湖,“冰,行人履冰往来者十余日”;洞庭湖,“冰合,人骑可行”。
在明清小冰期,又以清朝遭受的雪灾最严重。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节选明清“严重强寒潮灾害”13次中,有9次发生在清朝。
有学者又把17至19世纪的这一段时间称为小冰期中的“寒冷期”。
离现在最近的500年中最寒冷的五十年,即出现在这一时期,具体说,是公元1650至1700年间。
这最冷的五十年里,连下一个月大雪并非罕见,而是常见。
如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的全国雪灾,被冻死者“甚众”。
在河北一带,不少人被冻毙在山洞里。
而当年南方的湖南永州等地,竟然也连下40多天雪,“民冻死者无算。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冬天,华北、华东、华中等地连降大雪,连续下40至60天不等,黄河至龙门段都冻起来了,淮河更是坚冻两个月。
全国好多省市的地方志上,都有冻死人记载——湖北大冶等地,“冻饿死者甚众”;河南开封一带,“井冰,道路多冻死者”;江西南昌等地,“行人多冻死”;安徽怀宁等地,“冻馁死者甚众”;江苏盱眙等地,“民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山东临沂等地,“人多冻死”,威海“行人死者无算,屋内亦有冻死者。
1900至2099年历年谷雨时间表
二十四节气:雨水时间(1900-2099)二十四节气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1900年1900年02月19日10时01分1901年1901年02月19日15时45分1902年1902年02月19日21时40分1903年1903年02月20日03时41分1904年1904年02月20日09时25分1905年1905年02月19日15时21分1906年1906年02月19日21时15分1907年1907年02月20日02时58分1908年1908年02月20日08时54分1909年1909年02月19日14时39分1910年1910年02月19日20时28分1911年1911年02月20日02时20分1912年1912年02月20日07时56分1913年1913年02月19日13时44分1914年1914年02月19日19时38分1915年1915年02月20日01时23分1916年1916年02月20日07时18分1917年1917年02月19日13时05分1918年1918年02月19日18时53分1919年1919年02月20日00时47分1920年1920年02月20日06时29分1921年1921年02月19日12时20分1922年1922年02月19日18时16分1923年1923年02月20日00时00分1924年1924年02月20日05时52分1925年1925年02月19日11时43分1926年1926年02月19日17时35分1927年1927年02月19日23时34分1928年1928年02月20日05时19分1929年1929年02月19日11时07分1930年1930年02月19日17时00分1931年1931年02月19日22时40分1932年1932年02月20日04时28分1933年1933年02月19日10时16分1934年1934年02月19日16时02分1935年1935年02月19日21时52分1936年1936年02月20日03时33分1937年1937年02月19日09时21分1939年1939年02月19日21时09分1940年1940年02月20日03时04分1941年1941年02月19日08时56分1942年1942年02月19日14时47分1943年1943年02月19日20时40分1944年1944年02月20日02时27分1945年1945年02月19日08时15分1946年1946年02月19日14时09分1947年1947年02月19日19时52分1948年1948年02月20日01时37分1949年1949年02月19日07时27分1950年1950年02月19日13时17分1951年1951年02月19日19时10分1952年1952年02月20日00时57分1953年1953年02月19日06时41分1954年1954年02月19日12时32分1955年1955年02月19日18时19分1956年1956年02月20日00时05分1957年1957年02月19日05时58分1958年1958年02月19日11时48分1959年1959年02月19日17时38分1960年1960年02月19日23时26分1961年1961年02月19日05时16分1962年1962年02月19日11时15分1963年1963年02月19日17时09分1964年1964年02月19日22时57分1965年1965年02月19日04时48分1966年1966年02月19日10时38分1967年1967年02月19日13时24分1968年1968年02月19日22时09分1969年1969年02月19日03时55分1970年1970年02月19日09时42分1971年1971年02月19日15时27分1972年1972年02月19日21时11分1973年1973年02月19日03时01分1974年1974年02月19日08时59分1975年1975年02月19日14时50分1976年1976年02月19日20时40分1977年1977年02月19日02时31分1978年1978年02月19日08时21分1979年1979年02月19日14时13分1980年1980年02月19日20时02分1981年1981年02月19日01时52分1983年1983年02月19日13时31分1984年1984年02月19日19时16分1985年1985年02月19日01时07分1986年1986年02月19日06时58分1987年1987年02月19日12时50分1988年1988年02月19日18时35分1989年1989年02月19日00时21分1990年1990年02月19日06时14分1991年1991年02月19日11时58分1992年1992年02月19日17时44分1993年1993年02月18日23时35分1994年1994年02月19日05时22分1995年1995年02月19日11时11分1996年1996年02月19日17时01分1997年1997年02月18日22时51分1998年1998年02月19日04时55分1999年1999年02月19日10时47分2000年2000年02月19日16时33分2001年2001年02月18日22时27分2002年2002年02月19日04时13分2003年2003年02月19日10时00分2004年2004年02月19日15时50分2005年2005年02月18日21时32分2006年2006年02月19日03时25分2007年2007年02月19日09时09分2008年2008年02月19日14时50分2009年2009年02月18日20时46分2010年2010年02月19日02时36分2011年2011年02月19日08时25分2012年2012年02月19日14时18分2013年2013年02月18日20时02分2014年2014年02月19日01时59分2015年2015年02月19日07时50分2016年2016年02月19日13时34分2017年2017年02月18日19时31分2018年2018年02月19日01时18分2019年2019年02月19日07时04分2020年2020年02月19日12时57分2021年2021年02月18日18时44分2022年2022年02月19日00时43分2023年2023年02月19日06时34分2024年2024年02月19日12时13分2025年2025年02月18日18时06分2027年2027年02月19日05时33分2028年2028年02月19日11时26分2029年2029年02月18日17时07分2030年2030年02月18日22时59分2031年2031年02月19日04时50分2032年2032年02月19日10时32分2033年2033年02月18日16时33分2034年2034年02月18日22时30分2035年2035年02月19日04时16分2036年2036年02月19日10时14分2037年2037年02月18日15时58分2038年2038年02月18日21时51分2039年2039年02月19日03时45分2040年2040年02月19日09时23分2041年2041年02月18日15时17分2042年2042年02月18日21时04分2043年2043年02月19日02时41分2044年2044年02月19日08时35分2045年2045年02月18日14时22分2046年2046年02月18日20时15分2047年2047年02月19日02时10分2048年2048年02月19日07时48分2049年2049年02月18日13时42分2050年2050年02月18日19时34分2051年2051年02月19日01时17分2052年2052年02月19日07时13分2053年2053年02月18日13时01分2054年2054年02月18日18时51分2055年2055年02月19日00时46分2056年2056年02月19日06时29分2057年2057年02月18日12时27分2058年2058年02月18日18时25分2059年2059年02月19日00时04分2060年2060年02月19日05时57分2061年2061年02月18日11时42分2062年2062年02月18日17时28分2063年2063年02月18日23时21分2064年2064年02月19日04时59分2065年2065年02月18日10时47分2066年2066年02月18日16时40分2067年2067年02月18日22时17分2068年2068年02月19日04时13分2069年2069年02月18日10时08分2071年2071年02月18日21时59分2072年2072年02月19日03时42分2073年2073年02月18日09时34分2074年2074年02月18日15时31分2075年2075年02月18日21时11分2076年2076年02月19日03时03分2077年2077年02月18日08时53分2078年2078年02月18日14时36分2079年2079年02月18日20时28分2080年2080年02月19日02时12分2081年2081年02月18日08时03分2082年2082年02月18日14时00分2083年2083年02月18日19时40分2084年2084年02月19日01时27分2085年2085年02月18日07时19分2086年2086年02月18日13时05分2087年2087年02月18日18时58分2088年2088年02月19日00时45分2089年2089年02月18日06时33分2090年2090年02月18日12时29分2091年2091年02月18日18时13分2092年2092年02月19日00时06分2093年2093年02月18日06时06分2094年2094年02月18日11时56分2095年2095年02月18日17时48分2096年2096年02月18日23时34分2097年2097年02月18日05时19分2098年2098年02月18日11时13分2099年2099年02月18日16时52分。
科普中国古代的气象学原理
科普中国古代的气象学原理中国古代对气象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的天文、地理、历法等学科都与气象学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研究天象、地理现象以及气候变化来解读自然界的规律,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农业生产、天灾预测和预防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的气象学原理进行科普。
一、天象与气候古代中国人观察天象,认为天空中的星辰和云彩变化与地面上的气候密切相关。
例如,中国古代的农历是以月亮的运行和变化为基础制定的,因为云彩的变化会影响到月亮的亮度和形状。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星象来推测天气的变化,例如,当天空中出现彩云、红霞等色彩斑斓的云朵时,人们会认为天气晴朗;而天空中出现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时,人们会预测到即将有暴雨或雷雨发生。
二、地理与气候古代中国人还通过研究地理现象来理解气候的变化。
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例如,中国南方多山,水源丰富,气候湿润,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古代人们观察了地方的地貌、水文、植被等情况,进而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
另外,古代人们还发现河流的形成和变化与水文循环及季节性气候变化密不可分,这对于农业生产和防洪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三、天文与气象天文学在中国古代气象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人们观察到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的运行规律与气候变化有关。
例如,古人发现太阳的高度变化与季节气候有密切联系。
古代中国人设计了仰观太阳、观测太阳阴影等方法来测定太阳的高度并制定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通过观察星象来预测天气的变化,例如,北斗七星的位置和云彩运动的关系。
四、历法与气象古代中国的历法制定是以天象和气象为基础。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农业社会中重要的工具,用于指导农事和农田的管理。
历法中记录了太阳、月亮、星辰的运行规律以及候令的变化,这对于预测气象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历法中还记录了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农事指导。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气温变化
中国历史上的⼏次⽓温变化近五千年的时间,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1100年)以来,⽵类分布的北限⼤约向南后退1°—3°纬度。
右,正⽉份的平均温度⾼3°—5℃。
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年)代,黄河流域的劳动⼈民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对于他们,季节的运⾏是很重要的事。
⼈民采⽤各种⽅法来定春分,作为农业操作的开始时的年平均温度相差1.5℃,正⽉平均温度相差4.6℃。
这个结果与考古时期⽤⽵⼦分布区域变化的⽅法所得的结果是⼀致的。
来调和饮⾷,因当时不知有醋。
这说明梅树的普遍性。
战国秦汉时期,⽓候继续暖和。
清初的张标研究了秦朝《吕⽒春秋》中的物候资料,认为秦时春初物候要⽐清初早三个星期。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齐鲁(⼭东),⽵在渭川(陕西),漆在陈夏(今河南南部)。
这些的繁茂。
知道的第⼀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
那时,⽓候已⽐现在寒冷。
这种寒冷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公元280—289年这⼗年间达到顶点。
当时每年阴历4⽉份降霜,估计那时的年平均温度⽐现在低1°—2℃。
六世纪上半叶⽐现在冷。
频繁,⽽且延到暮春。
根据南宋的历史记载,从公元1131—1260年,每⼗年降雪平均最迟⽇期是4⽉9⽇,⽐⼗⼆世纪以前⼗年的最种现象是罕见的了。
福州是中国东海岸⽣长荔枝的北限,⼀千多年来,曾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次在公元1110年,另⼀次在1178年,均在⼗⼆世纪。
⽇本的封建主历年在西京花园设宴庆祝⽇本的樱花盛开,从公元九世纪⾄⼗九世纪,均有⽇期的记载,从⽽保留了⼀份物候记录。
这个樱花开放时期,以第九世纪为最早,第⼗⼆世纪为最迟。
⼗⼆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开始回暖。
公元1200年、1213年、1216年和1220年,杭州没有冰和雪。
这个时候,北作为经济林⽊⽽培植了。
⼗三世纪初和中期的⽐较温暖的期间是短暂的,不久冬季⼜严寒了。
中国历史上的罕见大雪: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
中国历史上的罕见大雪: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近来全国多地连降大雪,气温骤降,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国古代的大雪远比现在大得多。
汉武帝时期遭遇大雪灾年元鼎二年三月大雪“平地厚五尺”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
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
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到了第二个寒冷期,大雪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
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期间经历东汉、三国、晋、南北朝。
实际上,在这之前反常气候已经出现,大旱大涝不断。
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好几个年头的冬季都出现了极端的大雪天气。
汉武帝当皇帝长达55年,是西汉在位最长的皇帝,天灾人祸也最多。
其间有三个大雪灾年,被记入了史书。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二月,这一年刘彻打到了“一角而足有五蹄”怪兽,被视为祥瑞,于是定年号为“元狩”。
实际上这一年天下一点也不吉祥,当年冬天,“大雨雪,民多冻死。
”大雪到底有多大,从很多老百姓被冻死的情况来分析,这场大雪肯定不是一般的大。
七年后又连着两个雪灾年。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三月和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三月,连着出现极端倒春寒。
元鼎二年三月的大雪“平地厚五尺”。
元鼎三年的情况比元鼎二年更糟糕。
常年一般到阴历三月,中原地区的河水是不会结冰的,这年竟然结了;而到了阴历四月,又下了场大雪,关东十余郡县老百姓缺衣少粮,饥寒交迫,出现了为了活命“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虽然天下饥荒不断,刘彻等西汉皇帝却将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财富用来造陵墓,置随葬品。
在东汉初年的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一个大雪天,这些帝王陵大多让赤眉军盗了。
当时起义军无衣无食,“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
古时候的夏天有多热
古时候的夏天有多热作者:翟璐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10期今年5月,印度遭遇罕见高温。
5月份的最后一周,印度北部、东南部和东部的气温均在42℃至48℃之间。
据新华社消息,印度官员称,高温已造成2200多人死亡。
在气象学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温,称为“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古人称为“热灾”。
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的统计分析来看,中国历史上的热灾相对其他自然灾害并不是太多,与“霜灾”并列,约占总数的1%。
那么,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哪些“热灾”呢?南宋嘉定八年暑热最广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
当时的皇帝是赵扩(宁宗),今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
这一年又恰逢大旱,灾情严重。
《宋史·五行志二》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燠”的本意是温暖,史书上称“大燠”,则是“太热了”。
因为对水的需求过于旺盛,“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
放在眼下,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币,那时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贵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甚众”。
清乾隆八年最热然而,南宋嘉定八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
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三卷“清代气象记录(上)”中可以看到,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整个华北地区异常炎热,可以说是超级酷暑,整个华北地区完全进入“烧烤模式”。
《续东华录》中使用了“威暑”来记录当时的高温,天气热得像发了威要吃人的老虎,来势凶猛。
这一年夏天,以北京的情况最糟糕。
当时法国教士A.Gaubil(中文名“宋君荣”)正在北京,他在日后寄往巴黎的目击报告中写道:“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像1743年7月这样的高温”;“7月13 日以来炎热已难以忍受,而且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慌。
古籍中五花八门的“天气预报”
古籍中五花八门的“天气预报”古代也有天气预报?这一点都不奇怪!大家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便堪称比较靠谱的“长期天气预报”。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等谚语,“清明时节雨纷纷”等诗词,更让这种天气预报广为人知。
不过,在地处南疆碧波中的海南,古人们是如何预报天气的呢?海南谚语中的天气预报“客有叩门指云物而告予曰:海气甚恶,非祲非祥。
断霓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
此飓风之渐也,子盍备之?语未卒,庭户肃然,槁叶蔌蔌。
惊鸟疾呼,怖兽辟易……少焉,排户破牖,殒瓦擗屋。
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北宋时谪居岭南的苏东坡,曾命苏过写下《飓风赋》,令今人对古人看云识天气的本领刮目相看。
的确,“夏季东风恶过鬼,一斗东风一斗水”“鸡曝翅,天有日;鸡曝腿,天做水”“五月初一有雷响,当年没有大台风”……在上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海南的古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积累了众多的谚语代代相传。
其中,有不少起着天气预报的作用,涵盖了阴晴、降雨、刮风、雷电、气温等诸多天气预报的要素,而且独具海南特色。
如预报气温的。
在中长期预报上,有“冬至出日天,春节寒牛死”“冬至在月头,寒到目汁流”“小寒冷死鸡,大寒猪滚泥”,“三月东风晒死草”“八月曝死鱼虾,当年就要寒冷”等。
在短期预报上,海南古人们则总结出了“蜻蜓飞得高,晒得农人心都焦”“日落红光中,明日任你烘”等谚语。
对于防风,生活在这片海岛上的古人们颇有心得。
中长期的预报有听雷的,如“六一一雷压九台,七一一雷九台来(农历六月一日鸣雷,当年台风少;七月一日鸣雷,当年台风多)”;有观云的,如“五月初五云公多,今年台风相接来”;有看雾的,如“—朝大雾三朝风,三朝大雾起狂风”;有看气温的,如“三月日毒晒死草,六月台风推树倒”;还有“见风使舵”的,如“小寒三日有南风,明年六月有台风”等,不一而足。
而在短期预报上,古人们也积累了“天边有断虹,台风断树丛”“天起扫把云,台风将来临”“海面似街面,必有风胎成”等经验。
奏折上的“天气晚报”:官员为啥要跟皇帝聊天气
奏折上的“天气晚报”:官员为啥要跟皇帝聊天气作者:来源:《新传奇》2021年第44期在皇帝每日批阅的奏折中,除了涉及社会重大事件外,还有大量雨雪主题的奏折,有时会多到“刷屏”。
为什么官员们要不厌其烦地向皇帝上报雨雪呢?是官员无事可奏,想要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还是皇帝有听天气晚报的爱好?奏折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也是皇帝与大臣之间重要的沟通媒介。
通过批阅奏折,皇帝可以了解官员的日常工作及地方突发情况。
但在皇帝每日批阅的奏折中,除了涉及社会重大事件外,还有大量雨雪主题的奏折。
为什么官员们要不厌其烦地向皇帝上报雨雪呢?是官员无事可奏,想要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还是皇帝有听天气晚报的爱好?其实都不是。
清代的地方大员之所以热衷于上报雨雪,是因为清代的一项特殊制度规定——雨泽奏报制度。
重视雨水是传统中国自古就有“农为邦本,食为政首”的说法。
因此,统治者们对天气状况会非常关心,重视降雨是一种传统。
只不过,清代以前,雨雪上报一直都没能形成一种制度。
据学者研究,秦代就有地方向中央呈报雨水的记录。
睡虎地秦简中记载:“雨为澎,及秀粟,辄以书言澎稼……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在秦代,雨水情况不用按月报,只需要在每年八月前呈报就可以。
东汉,郡国会上报雨泽情况。
《后汉书》载:“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
”唐宋时期,也有官员上报雨雪的记载。
唐代,刘晏管理财政,他要求地方按时上报雨雪的情况。
宋代、金代也都有关于地方官上报雨水的记载。
《宋史》载,宋仁宗时期“诏天下诸州月上雨雪状”。
《金史》载,金章宗时期“令月具雨泽、田禾分数以闻”。
明代,皇帝同样关心地方雨水情况。
明仁宗朱高炽曾指出,关心天气情况是恤民之政。
因此,他不仅要求地方官员上报天气情况,自己还要亲自阅读,“自今四方所奏雨泽,至即封进,联亲阅焉”。
不过,明代的雨水上報主要是看皇帝个人需求,雨水上报还没能形成一种制度。
雨泽奏报制度的产生清代皇帝深知雨水情况与农业收成、地方治乱的关系,因此对雨水情况十分上心。
清朝的灾害与自然灾难
清朝的灾害与自然灾难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时间长达268年,由康熙帝于1644年建立,道光帝于1912年退位结束。
在这漫长的统治时期中,清朝面临了许多灾害和自然灾难的考验。
本文将探讨清朝面对的主要灾害和自然灾难,以及这些灾难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饥荒在清朝时期,饥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灾害。
由于不稳定的气候、农作物产量下降和政府管理不善等原因,清朝时期经常发生严重的饥荒。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道光年间的“道光饥荒”,这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饥荒,据说导致了数百万人口的死亡。
饥荒不仅直接导致人口减少,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洪水除了饥荒,清朝还频繁遭受洪水灾害。
由于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泛滥,许多地区面临洪水的威胁。
其中,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悲哀”,因为它在清朝时期经常泛滥,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洪水不仅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受损,同时还导致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三、地震清朝时期也多次遭遇地震灾害。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
清朝时期记录到了许多严重的地震事件,如1731年的咸丰地震和1887年的河北地震。
这些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正常秩序。
四、旱灾旱灾也是清朝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稳定和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等原因,许多地区经常受到干旱的威胁。
旱灾对农作物产量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饥荒和社会动荡。
五、瘟疫在清朝时期,瘟疫也是一种常见的灾害。
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病时常爆发,像是一把隐形的刀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瘟疫不仅导致人员伤亡,还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以上所述,清朝时期面临了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这些灾害对当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饥荒导致人口锐减,社会动荡;洪水和旱灾破坏了农田和农作物,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地震和瘟疫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
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引言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势复杂,山川纵横,气候多样。
清代是云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气候变动频繁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清代云南的季风气候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天气灾害。
一、云南的季风气候云南位于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其气候中受到了季风和山地气候的共同影响。
季风气候主要是指季风的影响,而山地气候则是由于云南的地形特点所致。
1. 季风气候云南的季风气候主要表现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每年5月到10月是云南的雨季,而11月到次年4月则是旱季。
雨季期间,云南主要受到东南亚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而旱季期间,则主要受到西南季风的控制,很少下雨。
2. 山地气候云南是一个地势复杂的省份,山地气候对其气候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山脉的存在,云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别。
山地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度的改变上,高山地区气温低,降水量多,比低海拔地区更加湿润。
二、清代云南的天气灾害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结合,使云南在清代经历了许多天气灾害。
1. 洪涝灾害云南的雨季较长,降水量大,地形复杂,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导致因素之一。
雨季期间,洪水泛滥,河流水位上涨,城市和农田受到严重破坏。
有时,洪水甚至会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更大的灾害。
2. 旱灾云南的旱季气候干燥,缺乏降水。
旱灾主要是由于降雨不足而导致的。
旱灾期间,农作物生长严重受阻,田地变得干旱,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在清代,旱灾时有发生,给云南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3. 山地灾害由于云南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经常发生。
季风期间的大雨会给山体带来不稳定性,导致山崩地裂。
这些山地灾害给云南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结论清代是云南历史上气候变动频繁的时期,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共同作用,导致了云南的天气灾害频发。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
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
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
《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
《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
《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
《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
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
福建清朝主要气象灾害
清清顺治元年(1644年)雹正月乙卯建瓯大雪雹,重至十余斤。
五月长乐雨雹。
洪涝六月十六日夜上杭山溪横溢,倾刻平地丈余,溺死者五、六千人,田庐畜屋无数。
六月二十日夜龙岩大水,东西二城门俱崩,溺死百余人。
六月二十七日夜连城大水,漂民居害禾。
大风六月二十七日子时罗源大风。
七月一日夜永泰大风拔木。
清顺治二年(1645年)冰雹二月六、八日沙县、南平分别出现大风雨雹。
清顺治三年(1646年)雹一月建阳、建宁等地大雪雹,重至十余斤,延平以下皆然。
一月十二日南平、沙县等地雨雹,大者如拳。
洪涝三月连城大水,五月连城北安里大水。
五月十八日莆田、福州积雨逐成,巨侵城中。
六月泰宁大水。
干旱霞浦夏大旱。
清顺治四年(1647年)洪涝二月永安大水。
四月永安、沙县、清流、宁化、南平、长汀大水。
五月南平、松溪、建瓯、建宁大水。
六月十七日将乐大水。
寒害五月五日清流结霜。
清顺治五年(1648年)干旱长乐春旱,七月霞浦大旱。
洪涝六月上杭紫金山大水,但未伤人。
清顺治六年(1649年)寒害五月五日宁化、清流下霜。
干旱六月宁化旱。
清顺治七年(1650年)寒害一月永泰大雪盈尺。
洪涝四月二十四日宁化、清流大水,四月二十五日沙县大水,邵武大水。
冰雹六月建宁阴霾雨雹。
干旱宁德夏大旱。
清顺治八年(1651年)冰雹二月仙游大雹。
五月将乐雨雹,大者如碗,小者如鸡子。
洪涝四月永泰小溪水涨。
五月三日夜清流、宁化大雨,溪水暴涨,城内水深三至六尺,四处墙垣尽圮。
五月明溪大水。
寒害六月漳平飞霜。
清顺治十年(1653年)洪涝邵武大水。
五月沙县大水,水涨入城,坏民居十余家。
九月平和、漳浦等地大水。
干旱漳州各地旱。
寒害五月罗源大寒如严冬,漳州各地冬大寒。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风雹三月夜建阳大风雨雹,四月六日建瓯风雹大作。
干旱清流大旱。
洪涝四月长汀汀州大水,平地深丈余,舟从城上入。
七月十三日福安二十九都陡然骤雨滂沱,汹涌水头丈余。
寒害仙游冬霜四十余日,杀草木六畜。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寒害一月连江大雪,平地深三尺。
中国5000年历史各朝代温度变化曲线图,暗藏着各朝兴衰之谜
中国5000年历史各朝代温度变化曲线图,暗藏着各朝兴衰
之谜
竺可桢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天色变化,创造有多刺变化,温度较高为暖和期,温度较低为寒冷期。
并是以划定了四个暖和期和四个寒冷期。
暖和期指温度高于均匀线,寒冷期指温度低于均匀线。
第一个暖和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第一个寒冷期:东周第二个暖和期:两汉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第三个暖和期:唐朝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第四个暖和期(相对暖和,但不及之前暖和):明朝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有学者按照气温变化图揣测,暖和期则会建立强大的昌隆王朝,而寒冷期则会出现衰败和朝代更迭。
比如明朝的衰败很洪流平上是由于小冰川期的天色劫难,那时几乎是文明史以来的最冷时代。
究其缘故缘由是由于:一旦温度降低,北方的草原就会枯萎,游牧迫于生计就会南下侵扰所以会出现朝代更迭。
良多人质疑温度揣测的切确性,按照挪威科学家绘制的雪线图来停止验证比力。
按照雪线的凹凸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和中国5000年气温变化图对角力计较,趋向根基同等。
古代自然气候名称
古代自然气候名称中国古代自然气候名称有很多,这些名称都是根据古人对气候的观察和描述命名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自然气候名称。
一、大暑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
这一天正值夏季的末期,气温最高,阳光强烈,人们感到非常炎热。
大暑时节,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避免中暑。
二、寒露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这一天正值秋季的中期,气温逐渐下降,早晨出现露水,有时还会有露珠结成的露凝。
寒露时节,人们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三、白露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
这一天正值秋季的初期,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早晨的露水比较多,有时还会出现露珠结成的雾气。
白露时节,人们要注意保湿,多吃水果,防止皮肤干燥。
四、小寒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
这一天正值冬季的初期,气温非常低,寒冷刺骨,有时还会出现小雪或霜冻。
小寒时节,人们要注意保暖,多穿衣服,避免冻伤。
五、立春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2月3日或4日。
这一天正值冬季的末期,气温逐渐回暖,春天的气息开始出现,有时还会出现早梅开放的景象。
立春时节,人们要注意增加活动量,多晒太阳,预防春季疾病。
六、小暑小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6日或7日。
这一天正值夏季的中期,气温已经很高,人们感到非常炎热,有时还会出现热带风暴或雷雨天气。
小暑时节,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七、大寒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
这一天正值冬季的末期,气温最低,寒冷异常,有时还会出现大雪或冰冻。
大寒时节,人们要注意保暖,避免冻伤,多吃暖性食物。
八、立夏立夏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的5月5日或6日。
这一天正值春季的末期,气温开始回升,夏天的气息开始出现,有时还会出现早稻播种的景象。
嘉庆年间的天灾与社会动荡
嘉庆年间的天灾与社会动荡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是清朝晚期的一个时期。
尽管当时清朝的政治和经济一度相对稳定,但嘉庆年间也经历了多次天灾与社会动荡。
这场千年不遇的灾难,给清朝的政权和百姓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变化。
一、嘉庆年间的天灾春秋时期,“昔有大旱三年,老成而出乎地矣。
”大旱是天灾之一,致使一个地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水源,从而导致粮食缺乏。
在嘉庆年间,中国的气候异常恶劣,天灾频繁出现。
1、干旱1799年,湖南省出现了黄河以南从未见过的“天旱”,一直持续到1801年。
此次干旱导致兵役、赋税、水利和粮食生产等方面的虚耗,多数人民无法生存,物价一路飙升。
由于江南水网富灌,因此是全国之中灾荒比较少的地区。
但江南也没有幸免于难,重庆渝北、江苏苏州等地都一度面临饥荒。
2、水灾1810年至1816年,长江、黄河、淮河、太湖和松花江等地相继发生丰水灾。
其中以黄河泛滥最为严重,波及面积达到了70多万亩,人们居住的村庄和农田全部被淹没。
夫子庙、大明湖等重要场所也因为水灾而受到了破坏。
3、风暴1819年,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次“海寇风暴”。
这次风暴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后果:许多船只被摧毁,多数御林军士散落各地;当地民众更是因此倾家荡产,大批人口流离失所。
二、社会动荡激增嘉庆年间的天灾导致了社会动荡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民间的不满情绪。
这些天灾本身就已经造成了极大的人口流动和转移,许多甚至被迫离开家园去外地发展生计。
这些人在外漂泊,很难稳定下来,从而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1、匪患这次天灾出现的背景是农民作物歉收,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
受此影响,许多土匪就在平民间逐渐成长起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夺旗将军”洪仁玕。
他在江西南昌成立了一个忠义会,集结数万人复仇,虽然得到了强有力的反抗,结果还是毫无建树。
2、流窜之人在嘉庆年间,由于天灾带来的饥荒和瘟疫肆虐,不少外出打工的人也滞留在外困苦无助,进而成了无家可归的“流窜之人”。
明清时期的京城气象
历史档案馆的雍正二年(1724)至光绪三十年(1904)北
为这次极端酷热死亡。[2]
京地区呈报的《晴雨录》,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天气现
康熙五十四年(1715),俄国政府组织首个北京传
象,观测时间长达 180 年之久,这是目前我国存档的北
教士团。1732 年,北京传教士团在今天的东交民巷建
京地区最完整、记录时间最长的气象观测记载。中国
“晴”等天气现象,记录年代按阴历记载,记录时辰以
掌握雨量多少,以便于了解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奏
子、丑、寅、卯标明。观测结果汇编成《晴雨录》,并用汉
中国气象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时期《越缦堂日记晴雨录》
46 (栏目编辑:胡 菡)
文、满文记录成册,报送皇帝阅批。现保存在中国第一
超过。7 月 13 日到 25 日期间,北京地区有 11400 人因
文台、气象台、地球物理台及经纬局集约一体,观测和
制 度 的 改 变 ,这 一 时 期 我 国 很 多 地 区 的 气 象 活 动 间
奏报体制逐步完善。但是,明清时期各地的气象观测
断 ,导 致 气 象 观 测 缺 乏 连 续 性 、完 整 性 ,大 部 分 原 始
要素和时制、时间、观测次数的不同,导致观测结果差
北京地磁气象台改制为我国第一个官办的气象观测和
气压计、湿度计、风速器等气象观测仪器陆续被发明和
地磁观测的综合性国家观象台——中央观象台,该观
应用。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积极推动“西学
象台至今保留完好,成为京城地标式的文物建筑。
东渐”,近代气象科学随之传入中国。乾隆八年(1743),
除了北京地磁气象台,外国教会组织在北京长辛
造了一座永久性的教堂,命名为圣玛利亚教堂,在此开
清朝时期北京天气怎么样
清朝时期北京天气怎么样
清朝时期的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都,也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清朝时期的北京天气,一般来说,是温和的,温度适宜,湿度较低,空气清新,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清朝时期的北京,夏季温度适宜,湿度较低,空气清新,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夏季的温度一般在20-30度之间,湿度较低,空气清新,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夏季的温度一般在20-30度之间,湿度较低,空气清新,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而冬季,温度较低,一般在零下5-10度之间,有时会有降雪,但雪量不大,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清朝时期的北京,春季和秋季的天气比较多变,有时会有阴雨天气,但也有晴朗的天气,温度一般在10-20度之间,湿度较高,空气清新,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总的来说,清朝时期的北京天气温和,温度适宜,湿度较低,空气清新,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夏季的温度一般在20-30度之间,冬季的温度一般在零下5-10度之间,春季和秋季的天气比较多变,有时会有阴雨天气,但也有晴朗的天气,温度一般在10-20度之间,湿度较高,空气清新,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清朝时期的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都,也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而清朝时期的北京天气,温和宜人,晴朗的天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使得这座古都更加美丽,也使得清朝时期的北京成为一座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都,也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康熙年间的“天气预报”是怎样的
>康熙在位的61年间,水灾与旱灾持续侵犯,旱灾和蝗灾又总是相伴而生,所以康熙非常重视各地传来的有关天气正常和异常的报告。
在康熙初年,他已经接触到一些西方来的传教士。
赫治清介绍说,康熙是一位善于学习的君王,他从这些传教士那里学到一些观天气的常识,并懂得了记录天气形势的重要性,于是在全国各地都安排亲信的人帮他观察与记录,那时尽管还不会做出天气预报,但是记录天气成为康熙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他希望能从已记载的文献中找出气候的规律来。
康熙三十二年夏季,淮徐及至江南地区大旱,到了阴历六月中才降雨,李煦奏报收成和米价后,康熙御批道:“五月间听闻得淮徐以南时舛候,夏泽愆期,民心慌慌,两浙尤甚。
朕夙夜焦思,寝食不安,但有南来者,必问详细,闻尔所奏,少解宵旰之劳。
秋收之后,还写奏帖奏来。
”因为天气总是和粮食收成及米的价格紧密相关,五月间听说江南一直旱到了阴历六月才下雨,所以康熙凡见到南方来人都要询问详情,他还命李煦到了秋季收成统计出来以后,再报上粮米情况。
不仅要求各地报上天气形势,康熙本人也对天气有所研究。
他从清代逐日按时辰的降水记录记载成册的《晴明风雨录》中摘抄下有规律的现象来,并认为通过其中的规律可以做出天气预报。
《晴明风雨录》现存的只有雍正二年(1724年)以后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间的天气现象。
当时康熙能够看到的规律大致总结为阴历每月初八、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四这些日子下雨;在初九到十五这几天能看到月光。
如果出现了云挡月,当时就认为将有一场持续几天的暴风
雨。
康熙不仅摸索旱涝规律,他还观察过风向,康熙曾记录过中国北方在所有季节中西南风是很罕见的;被人们称为客风的西北风出现时,将会在三四天变风向;而一旦刮起东北风和东南风,就是要下风的象征。
为了能够准确地判断风向,康熙在他的住所还树起一竿小旗子。
非但醉心于观察和学习,康熙还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路记录下来,与来自各地的天气密报做比较。
这也应该算是农业大国国君一种特殊的勤政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