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

合集下载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_德育管理.doc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_德育管理.doc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_德育管理论文回来听课,令人感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管齐下”、紧密结合,改变了过去多数家庭在教育上的“不作为”甚至负面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对外扩张”: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重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者”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展。

在现代社会,除了教师这一不可或缺的“主角”外,“生”、“旦”、“净”、“末”、“丑”竞相登场——家长、家庭成员、学生周围环绕着的其他“成年人群体”及其所操作、控制的信息传播手段,都会弹奏着各自和谐或不和谐的音符,最终加入“教育生态环境”大合唱,进而成为起作用的“教育者”之一。

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走出学校,联合社区有关部门和其他一切积极因素,建构道德教育的“统一战线”,实现超越传统学校教育范畴的扩张式教育。

我们从社会上聘请了政府官员、法律工作者、公安民警、企业家等多个行业的人员为校外辅导员,定期邀请他们为学生作讲座或报告,进行理想、法制、行业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这所大学校,并引发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思考,这对引导学生的道德践行有很大的作用。

实践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和智育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德育抓好了,教育教学质量就会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也是分数,也是升学率。

实践还告诉我们:德育不是搞形式、喊口号,而是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中;德育不是轰轰烈烈、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慰勉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眼神所蕴涵的无尽的精神交流和心灵慰藉;德育在本质上不是通过激励、约束等外在的力量给人以压力,而主要是通过帮助、感动等内在的精神力量赋予人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1][2]“三下乡”社会实践_社会实践报告“三下乡”社会实践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回想起那段难忘的日子,尽管苦、累,但我们并没有一句抱怨,掉过一滴眼泪,在我们脸上除了快乐,还有就是幸福。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1. 引言1.1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意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意义在于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育人、共同教育。

这种德育模式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到知识,家庭得到情感和家庭教育,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这种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方式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方式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在实施方式上,首先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

学校需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成长环境,制定针对性的德育计划和措施。

学校也应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其次是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德育贯穿。

学校应该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德育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

社会可以提供资源支持,开展各类德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体验。

社会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德育知识,引导公众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方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是指以学校、家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方式,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的工作模式。

该模式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共同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道德素养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将就这一模式进行一一解析。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学校是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主体,负责制定并实施德育方案。

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课程,设计德育活动,提供德育资源,组织德育评估等。

在德育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传授基本的道德准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

学校还应重视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等。

家庭在德育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品德教育的起点。

家庭中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德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德育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德育情况,与学校和社会共同配合培养孩子的品德。

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品德,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孩子的积极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社会是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境。

社会是小学生接触社会风气的重要场所,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模范对小学生德育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社会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引导,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小学德育工作的“三位一体”构建模式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和携手育人的局面。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无疑将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注入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品德优良、道德高尚的小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从事教师工作二十年,在与学生一起上课、学习以及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激情与无忧无虑的快乐,同时也在他们犯下了错误后,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和严肃认真的批评,既有开玩笑式的嗔怒,更有恨其不努力时的痛心。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着,我们面临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处于快速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受到年龄、性格、知识、心理、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其道德认知水平和行为模式具有易反复、善变的特征,从而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果难以巩固和顺利发展。

育人德为先,一切教育归根到底是“德”的教育,所以如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其他教育服务,成为目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根据工作体验,我认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是解决青少年学生德育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下面就从两个方面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理论探究1.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德育的优势在于组织的严密性、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目标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固定性,但也正是这样的优点,在另一方面又成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及针对性的制约因素。

比如说,我们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有时不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所以,学校教育应该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2.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1)启蒙性。

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个性形成的起点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家人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

(2)长期性。

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上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

一个孩子在成人、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大得多。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青少年一代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关键,但德育却不是凭借这“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配合。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延伸。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实现“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格局,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相互合作,协同构建整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认识“三位一体”和谐德育,拓宽德育途径,整合德育资源。

家庭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校德育做到了计划性和课程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正确的道德知识的学习、各种情境的设置,走进工厂参观访问等,使学生具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明白生活中的对与错;《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教学,教师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认知程度、适时渗透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不足,学校来抓好和谐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和谐德育工作中,给予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设立集体奖项进行表彰。

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劳动意识和关爱他人意识逐渐增强。

学校教育中个别化教育不足,家庭教育中个别教育优势弥补。

学校教育虽然大力提倡开展个别教育,但由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育时,仍然以集体教育为主,缺乏针对性。

这时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就成为家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为孩子是在家长的直接关心和爱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脾气、爱好、习惯等家长是十分清楚的,教育针对性更强。

因此,学校的和谐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这一优势,通过家访、电话等渠道,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使家长更好地开展对孩子的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就需要运用“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家庭和社会扮演着各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角色,共同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

学校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

在学校中,学生接受专业的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品德情操。

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的快乐和成就。

学校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德育教育专题讲座、志愿者服务活动、道德讲堂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修身养性,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家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不仅是学生的温暖港湾,更是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土壤。

德育工作中,家长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家中也能接触到正确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要注重亲子沟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孝心和友爱之心。

还要注重孩子的情感培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亲近和信任。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修养。

家庭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社会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

在社会各个角落,孩子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人际关系。

社会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社会应该给予学校合理的支持,支持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给予学校充分的空间和资源,共同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

社会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都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各种资源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社会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小学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

为有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构建“三位一体”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三位一体”模式是指以德育主管领导、教师队伍、学生为三个主体,通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统一来实现小学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主管领导是“三位一体”模式的核心。

德育主管领导应设立专门德育机构,并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他们需要制定德育工作计划、规划和政策,确保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德育主管领导也需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发展,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队伍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

教师队伍需要具有高度的德育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师德修养。

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案,并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师队伍还需要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宗旨和对象。

他们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受益者。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和发展。

德育工作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自觉遵守纪律、尊重他人、亲爱集体等良好行为习惯。

“三位一体”模式的核心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统一。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

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应包括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小学德育工作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特色课程、实践活动、示范教学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在构建“三位一体”模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德育工作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1. 引言1.1 概述小学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德育工作,学校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德育工作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德育工作,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未来栋梁。

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需要全力以赴地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字数:219】1.2 介绍“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三位一体”构建模式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合作,共同育人的工作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互动,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

在“三位一体”构建模式中,学校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管理者负责规划和组织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具体的德育计划和政策,确保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受到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老师是“三位一体”构建模式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承担着引导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

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在“三位一体”构建模式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要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模式。

通过“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学校管理者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肩负着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

新形势下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之思考

新形势下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之思考

加社 会 实 践活 动 。社会 实 践 活动 是 生动 有 效 的德 育载 体 ,作 为 教 育主 体 的 学校 ,应 尽 可能 地 多组 织 一些 社会 实践 活动 ,把书 本 上 枯燥 抽 象 的思 想具 体 到生 动鲜 活 的 实践 中,使 学 生在 社 会 实践 中 体 味人 生 ,升 华思 想 ,纯 洁道 德 ,端正 行 为 。五 是 开展 经典 诵 读 活动 。 《 弟子 规》 《 字 经 》 《 三 千字 文 》等 古 代 经典 诗 文蕴 含着 丰 富的 思想 教 育性 ,是 学 校 开展 德育 的有 效载 体 ,学 校 可通 过 经 典诵 读等 形式 ,加 强对 学 生 的思想 品 德和 行为 习惯 教 育 。 二 、发挥 家庭 在德 育 中 的渗透 功 能 家庭 是 实施 德育 的重 要场 所 ,家 庭 教育 的重要 性 日益 被 人们 所 认 可 。父 母是 孩 子 的第 一 老 师 ,家 庭教 育 的好 坏 , 直接 关 系 任 着 学 生 良好 思想 品质 和 行 为 习惯 的形 成 。孩 子 出 生后 可 以 说朝朝 暮 暮 都在 接 受着 家庭 的教 育 ,这种 家 庭 教育 是 在有 意 和 无意 、有 计 划 和无 计划 、 自觉和 不 自觉 中进 干 的 。家 长 以其 自身 的思 想和 『 言 行 随 时随地 在 教 育和 影 响着 子 女 ,其潜 移 默 化 的作用 是 其 他任 何 教育 所 不 能替 代 的 ,直接 影 响 到孩 子 的一 生 。实 践证 明 ,家庭
性 、系 统性 都 很强 ,教师 应 充分 发 挥教 材 优势 ,创 新教 学 方式 , 之 中 。 学校 各类 主题 活动 是对 学 生进 行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的 重 要 载 体 ,也 是最 生 动 、最 活泼 、最有 效 的德 育 形式 。三 是各 学科 德 育 渗透 。除 思想 品德 学科 外 ,其 他 各 学科 都 不 同程 度 的存 在着 德 育 元素 ,各 学科 教师 都应 承 担起 对 学 生进 行 思想 品 德 教 育的责 任 , 在教 学 过程 中要 自觉渗 透 德 育 因素 。 是 鼓励 和 组织 学 牛积 极 参

三位一体培养

三位一体培养

三位一体培养三位一体培养是指在教育体系中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品德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时具备必要的竞争力。

在知识教育方面,三位一体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知识。

传统的教育常常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而三位一体培养的方式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种综合学科知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广的视野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能力培养方面,三位一体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常常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三位一体培养的方式通过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这种能力培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在品德塑造方面,三位一体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传统的教育常常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

三位一体培养的方式通过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品德塑造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三位一体培养是一种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品德塑造的有机结合。

这种培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通过三位一体培养,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在学校教育孩子知识,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小学德育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至关重要,三者之间的协作和互相支持,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展开分析。

学校在小学德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孩子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不仅承担了教学任务,更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和校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还要注重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解决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这些都是小学德育中学校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学校在小学德育中所应承担的重要作用。

家庭在小学德育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更是孩子德育的第一道防线。

在家庭中,孩子在与父母、兄弟姐妹的相处中,形成了他们的人格和品质,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感情。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要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家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还要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成长需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家庭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这些都是家庭在小学德育中应承担的重要作用。

社会在小学德育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也是孩子德育的重要来源。

在社会中,孩子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影响,不仅受到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更受到了社会的熏陶和塑造。

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构建

临湘市文武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在《中共中央关于迸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校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以八荣八耻为核心,通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事、对己、对人的责任心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自治和自理的能力。

确立德育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意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耐挫能力,富有同情心,并乐于和善于与人合作。

在探讨中小学德育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领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德育教育之路。

一、学校德育教育,浓墨重彩。

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未成年人教育的三个环节(学校、社会、家庭)中学校是龙头。

介于以上认识,我校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七彩生活亮风景。

(一)、健全组织,形成德育工作网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学校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氛围,德育工作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计划,所有这些为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建设阵地,形成德育工作载体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做好德育阵地建设,形成德育工作的载体。

我们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班队活动、思品课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辅之于少先队、团队建设,健全周一升旗仪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这个世纪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今日的未成年人终会成为明日的主力军。

“德者,本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决定他们能否成才,更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是新世纪人才的发展目标。

当今,“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家庭有“望子成龙”的期望;学校有培育人才的任务;社会有“有用的人”的呼声;国家有“栋梁之才”的需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面临着艰巨的探索和实践。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的内涵所谓“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指的是以学校为基地,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发挥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合力作用,使各渠道畅通,将德育的单一渠道改为多渠道,将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整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关系的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限制以及错误思想影响,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方面当前,虽然中小学都在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 “升中指挥棒”使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难以改观;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又遭遇安全责任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得不到家长应有的理解和配合;学校教育效果易受社会的负面影响等。

(二)家庭教育方面因为有些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一味迁就,有的简单粗暴、棍棒教育,有的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惜一切代价,而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忽视和排斥,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小学德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机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学生德育的发展。

本文将对小学德育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德育中的具体作用。

学校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主要环境,承担着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品德。

学校通过开展各项德育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师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诚实守信的品质。

通过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学校注重学生德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使学生在学校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个性。

学校在小学德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社会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家庭是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德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是小学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的德育教育需要与社会相结合,吸收社会的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意识形态观念。

社会对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以及尊重个性、促进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环境中的各类活动也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当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经验教育等方式,将社会因素融入到德育教育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德育模式中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作用,缺一不可。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当利用其教育资源和管理手段,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社会环境,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德育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家庭应当注重家庭教育,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的德育教育需要与社会相结合,给予孩子多样化的体验和成长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
社会责任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需要采用一种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其中“三位
一体”构建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模式。

“三位一体”指的是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角色。

在这个模式下,家长是学生
德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是主要执行者,社会是重要辅助者。

首先,家长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要负责培
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家长还要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配合学校落实德育工作。

其次,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执行者。

学校要制订全面可行的德育计划,有针对性地
开展有趣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孩子明确自己的作用和责任。

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帮助学生积极对抗种种不正之风,依据个体差异采取多种形式策划德育教育活动。

最后,社会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辅助者。

社会是孩子的第二个家,除了家长和学校外,
社会尤其是社区和社会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和社会机构要负责组织和支持各种有
益的德育教育活动,为学校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

总之,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家长、学校和社会
应该携手共同开展德育教育,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只有三者之间通力合作,方可形成德育教育的完美体系,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方案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方案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方案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不仅生活在校园中,也生活在家庭和社会中,必须把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使德育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向未来开放,构筑开放的大德育。

“三位一体”:“三位”指的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体”指的是一种适合初中学生德育发展的运行体制。

我们要注意把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运行体制。

(一)社会教育社会是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的实践基地,社会是孩子道德形成的主渠道。

1.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道德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封闭在学校内,而要走出校园,走出课堂。

社会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要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要有计划的加强学校与当地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性作用可以有机地连接起来,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国、爱乡、服务社会的好公民。

2.社会教育活动安排(1)开展家长当教师活动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代表,向学生传授与学生有关的行业知识,以增强学生的社会知识和自身素质(银行职员、医生、交警、消防、法律、公安、工人、农民等),每月1节课。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年级组(或班级)为单位,联系厂矿企业、机关农村去体验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每学期集体活动1次(以年级组为单位或学校统一组织),分散活动由班主任安排);去高青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每班至少一周)。

(3)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周末、节假日走向社区、街道、敬老院,开展宣传科学、优化环境、服务老人等活动。

每次活动结束后,各班要利用班会进行总结,让学生写体会、谈感想,加强认识。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新模式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新模式

生 的传统 美 德 家 庭 是 人 生 的第 一 所 学 校 ,父 母 是 孩 子 的 第
一பைடு நூலகம்
母 或其 他亲人 到社区 、工厂 、商场 、车间参加一
些 “ 验劳动 ” 体 ,让 孩 子 知 道 社 会 财 富 的 来 之 不
任 老 师 。家 庭 教 育 的状 况 直 接 影 响 着 孩 子 的 一
生 ,孩 子 的 很 多 传 统 美 德 都 是 在 家 庭 中形 成 的 。 如 尊 老 爱 幼 、勤 俭 持 家 、 男 女 平 等 、夫 妻 和 睦 、 邻 里 团结 、诚 实 守信 等 ;它 还 可 以教 育 学 生 热 爱 家 庭 ,培 养 和发 展长 幼 亲情 、邻 里 友 情 等 ,共 同
各 界 人 士 对 学 生 德育 课 的 意 见 ,在 此 基 础 上 认 真 反 复 总结 ,对 学 校 的德 育 课 进 行 了改 革 ,提 出 了 家庭 、学 校 、社 会 “ 位 一 体 ” 的 德 育 教 育 新 模 三
式。

长 ,确立孩子在家庭 中的应有地位 ,参与家务 劳 动 , 培 养 孩 子 爱 劳 动 、会 劳 动 的 生 活 自立 能 力 ,
文章 编 号 :10 — 8 3 (06 4 0 3 — 2 0 5 5 4 2 0 )0 — o 6 0
德 育 课 的 目的是 把 社 会 意 识 形 态 、社 会 道 德
建 立 美 满 幸 福 的家 庭 。这 都 有 助 于 学 生 养 成 良好 的生 活 习惯 ,树 立 良好 的社 会 风 尚。
如学校家庭社会相关机构协同建立学生个人道德档案将其个人简介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奖惩情况等全面真实地记录在案并纳入个人道德网络系统以备随时查询并与学生的助学金发放荣誉获得入党升学就业直接联系起来成为用人单位考查的重要指标

浅谈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意义和对策

浅谈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意义和对策
21 0 1年 9月 第 8卷 第 9期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学 版 ) 人
o m a fHu e nv ri fE o o c( ma i e n o i S in u lo b iU iest o c n misHu nt sa dS cM ce y i
的《 民道德建设实施 纲要 》 公 中指 出 :家庭 、 “ 学校 、 关、 机 企事
业 单位 和社 会 在 公 民道 德 教 育 方 面 各有 侧重 、 各有 特 点 . 相 是 互 衔 接 、 不 可 分 的统 一整 体 。 须 把 家 庭 教 育 、 密 必 学校 教育 、 单 位 教 育 和社 会 教 育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 互 配 合 , 相 相互 促 进 。 ” 二、 建“ 构 三位 一 体 ” 育模 式 的意 义 德 ( ) 利 于促 进 青 少 年 道 德 人 格 的 完 善 一 有 德 育 过 程 在 本 质 上 是 教 育 者 传 道 与 受 教 育 者 感 悟 的 过
过程 中,各种环境都在 自发 的对德育主体和德育过程进行影
响 , 积 极 正 面 的 , 有 消 极 负 面 的 , 消 极 负 面 的影 响 往 往 有 也 而
把青少年的德育作为学校 、 家庭 和社会德育 的共同任务 , 施加 全 面 的影 响 , 青 少 年 的 道 德 人 格 得 到 全 面 的发 展 。 使 ( ) 利 于促 进 社 会 和 谐 二 有
能实 现 。
首先 , 庭 、 校 和 社 会 三 者 在 德 育 目标 方 向 上 的 一 致 , 家 学 将使 青 少 年 在 德 育 过 程 中接 受 到 一 致 的 德育 影 响 ,不 会导 致 “ 重 ” 格 现 象; 次 , 庭 、 校 和 社 会 可 利 用 各 自德 育 资 双 人 其 家 学 源的优势 , 过 资源的利用和共享 , 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 通 构 学 校 教育 为 主导 、 社会 教育 为依 托 的 “ 位 一 体 ” 育体 系 , 三 德 在 不 同 的 时 间 、 点 为 青 少 年 的道 德 发 展 提 供 了充 分 的资 源; 地 再 次 . 庭 、 校和社会德 育在德育 的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 , 家 学 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养 , 促进学生健康 发展 , 必须谋 求学校教 育
与家庭教育 的深度 融合 和相 得 益彰 , 为学 生
营造一个 良好 的教 育生 态环 境 , 实现 学校 道 德教育外延 和内涵 的双重扩张 。
断挖掘其中富含的德育 和心 育资 源。如我们
以孔庄阻击 战纪 念碑 为爱 国 主义教 育 基地 ,
心理 自助 的直接 经验 和体 验 , 为养 成 良好 品
德、 塑造完美人格奠基 。
过广 大师生 勤劳的双手 , 遗余力地 去美化 、 不
绿化 、 净化 我们 的校园 , 力争使 学校 的每一个 角落都能产 生无声 的教育 影响 。我们 也一直
致力 于营造 一种 积极 向上 的校 园 文化 氛 围,
首先 , 心理 健康 教育 与学 科课 程 相结 将 合 。学科 课 程 是 现代 学校 教 育 中最 重要 的 方面, 也是心理健 康 教育 的主 阵地 。我 们要 求所有 任课教师 根据 学科 及教 材特 点 , 有计
划地 、 有系统地确 立任 教学 科 的心 理教 育 目
通过橱 窗 、 板报 、 播 电视 、 广 升旗仪式 等平 台, 潜移 默化地 向学生传 输着我们 这个 时代 的主 流思想 , 以便 他 们 将 来 能够 适 应 时代 、 向 面
非常密切 的关 系 , 因为 学生 的健 康 心理 和 良
在现代 教育 中 , 家庭教 育 的重 要性 越 来 越 突出。要培养学生 良好 的心理 素质 和道 德
好道德在很 大程 度上 是训 练 的结果 , 动课 活 程所具有 的实践 、 训练 功能 对 培养 学生 健康
的心理和 良好 的道德有着 重要 的作 用 。多年 来, 我们 十分重视 活动课程 的开发 与建设 , 不
举措 、 新突破 , 探索“ 校一 家庭~ 社 区” 结 学 相 合 的德育新模式 。

社会 转 型期 , 校德育 的内容 、 法 、 径等 学 方 途
都面 临着严峻的挑 康 教 育 为突 见 :
破口
浪潮 中进一 步深 化教 育 改革 , 解决 学校 德育
未来 。
标 , 具体 落实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比 如 , 并 我们
正在研究 的“ 助教 学法 ” 通 过组 织师 生 开 帮 , 展互 助学习 , 加强 课堂 教学 中学 生人 际交往
心理健康教育之 所 以能成 为道德教 育 的
的密度 和强度 , 引导学 生形 成 合作 、 享 、 分 互
定 的心理学 知识 的基 础上 , 得心 理 调节 和 获
品质和品德 。我们 一直致力 于活动课 程 的校 本特 色研究 , 使其 扎根 校 园、 伸触 角 , 延 与其 他学 科和谐 共振 、 共同发展 。 再次 , 心理 健 康教 育与 环境 课 程相 结 将 合 。幽雅宜人 的物 理环境 和民主 向上 的人文 环境 , 对陶冶健 康 的心 理素 质和 良好 的道 德 品质至关重 要 。我 们 一直 以有 限 的资金 , 通
有效 载体 和桥 梁 , 在 于它存 在 于我 们平 时 就
实实在在 、 一丝不苟 的工作 中 , 在 于我们 和 存
学生 时时刻刻 的交往 中。 二、“ 山打牛” 以提 高家长素质 为抓手 隔 :
助 等 良好 的 心 理 品 质 和 道 德 认 知 、 行 践
能力 。
其次 , 将心 理健 康教 育 与活 动课 程 相结 合 。德育和心理健康 教育都 与活动课 程有着
所面 临的困境 和危机 , 摆在 广大 教育 工作 是
心育是德 育 的基础 , 学生 良好 道 德素 质 的形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 , 让心育 开 出素质 “
22 第 期 0年 7 1
教 研 与 论・ 学 育 学 育究评 中教教
l科 l 攀
教育之花 ” 是我们孜孜 以求 的 目标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 仅仅是一 点心理 调 查、 心理咨询 或几 节 心理教 育课 所 能 完全 涵 盖 的。我们的心理健康教 育主要依 托各种 活 动 和心理训 练 , 目的就 是要 使 学生 在具 备 一
养学生爱 国、 尊老 、 取等优 良品质 。我们还 进 通过参加义务 劳动 , 办主题 团 队活动 、 举 文娱 联欢 活动 、 育 运 动会 等形 式 , 养 学 生 团 体 培
“ 位 一 体 " 学 校 德 育 新 模 式 三 :
任 爱龙
( 苏省姜 堰 市大伦 中学, 2 5 0 江 2 50 )

要: 在经济社会 转型期 , 学校德 育面临 严峻 的挑 战。如何
探 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模 式 , 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的重
大课题。德育实践 中, 立足校情 , 应 探索 “ 学校一 家庭一 社 区” 相结 合 的德育新模式 , 以心理健 康教育 为突破 口, 以提高 家长 素质 为抓
现实 中 , 多农村家长 素质并不高 , 孩 许 对 子缺乏情感 沟通 和具 体 指导 , 这种 家庭 环 境 不利于学 生 的健 康成 长 。根 据我 们 的调 查 ,
很多学生 的品德 问题 、 理 问题是 由不 健康 心
以张沐敬老 院为德 育基 地 , 曙光集 团为社 以
会实践基地 , 组织学生 开展 了一系列 活动 , 培
者面前 的重 大课 题 。在 德育 实践 中, 我们 结 合 自身的校情( 农村 初 中, 件薄 、 资弱、 硬 师 生 源差) 积极 寻求 适合 自己发展 的新 思路 、 , 新
就是要 培 养 以道 德 素质 为 核 心 的“ 四有” 新
人 。在知识 不断更 新 、 科技 飞速 发展 的经济
手, 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重点 , 营造 良好 的教育生态环境 , 积极 激
发学生 的德育 内驱 力, 实现德 育和 智育 相辅 相成 、 相互 配合 、 互 相 促进 。 关键词 : 德育 模式 学校 家庭 社 区
道德素 质是人 的重要 内涵 , 它决 定 着人 的尊严 、 价值和成就 。良好 道德素质 的培养 , 关键在于青 少年 时期 , 基础 教 育 的首要 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