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一、首诊医生为疫情报告责任人,要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村名或街名和门牌号。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二、疫情管理人员为网络直报责任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同时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要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在网络直报中遇到技术问题,立即与市疾控中心联系,及时解决,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三、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和保存工作,收卡后应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不得延误,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至少保留三年备查。

四、一旦发现疫情,必须立即在规定时限内上网直报,特殊或重大疫情要同时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时限:甲类2小时,乙类6小时,丙类12小时内。

五、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网络直报要求进行网络报告、开展测试及其他工作,绝对禁止在正式网站上进行练习、测试。

六、疫情管理员要积极与市疾控中心对所报疫情进行复核,每季度复核一次。

1/ 1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

2、网络直报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3、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4、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5、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6、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少更改一次,一般应在8位以上,应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并严格保密。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由防保科负责,由疫情专职管理人员执行。非工作时间由值班人员执行,并做好传染病疫情登记。

二、对法定传染病、病源携带者、疑似患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须按照规定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漏报、迟报。

三、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源携带者、疑似患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完成以上报告程序前须先报告分管院领导,同时电话报告杏花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网络直报人员在提交传染病报告卡前要认真审核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特别是所报疾病的名称,保证准确无误。

五、对瞒报、缓报、漏报、谎报或报告错误者,按《传染病奖惩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网络直报人员要妥善保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发的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不得随意转让或泄漏。

七、专职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定期不定期修改密码。

202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一、首诊医生为疫情报告责任人,要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村名或街名和门牌号。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二、疫情管理人员为网络直报责任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同时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要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在网络直报中遇到技术问题,立即与市疾控中心联系,及时解决,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三、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和保存工作,收卡后应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不得延误,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至少保留三年备查。

四、一旦发现疫情,必须立即在规定时限内上网直报,特殊或重大疫情要同时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时限:甲类____小时,乙类____小时,丙类____小时内。

五、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网络直报要求进行网络报告、开展测试及其他工作,绝对禁止在正式网站上进行练习、测试。

六、疫情管理员要积极与市疾控中心对所报疫情进行复核,每季度复核一次。

202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二)引言

传染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各国需要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直报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染病网络直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染病直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我国于2024年制定了一套全新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文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和网络直报工作。

二、定义

1. 传染病网络直报:指医疗机构将传染病病例和疫情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报送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平台的行为。

2. 医疗机构:指具备传染病监测和直报要求的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医院、诊所等。

三、网络直报要求

1. 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2. 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将所需报送的病例信息及时准确地填报至监测平台。

3. 医疗机构应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以提高直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人负责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熟悉网络直报流程。

四、网络直报流程

1. 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后,由该机构内设的网络直报专人负责填报相关信息。

2. 填报的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病例基本信息、就诊医疗机构信息、疫情传播情况等内容,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 填报完成后,网络直报专人应及时上传所填报的病例信息至监测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4. 监测平台将接收到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应对措施。

五、责任和惩罚措施

1. 医疗机构应切实履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可靠性。

2.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或直报信息不准确的医疗机构,卫生健康部门将视情况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服务等。

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规范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机构传

染病网络直报成为了传染病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及

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制定医

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规范,对于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目的

1.确保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通过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流程和要求,提高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确保传染病的及时上报。

2.提高报告质量: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内容和报告要求,确保报告

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规性,提高报告质量。

3.优化管理流程:通过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管理流程,实

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交流,优化传染病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管理要求

1.建立健全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1)明确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工作目标和职责。

(2)制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3)制定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的报送要求和时间节点。

(4)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的归档和管理制度。

2.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准确性

(1)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对从事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人员进

行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2)科学选用传染病网络直报软件和设备,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3)确保传染病报告中的数据准确、一致、完整。

3.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监督与管理

(1)制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监督与管理流程,并指定专门的监督责

任人。

(2)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和准确性。

(3)定期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与进步,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也应随

之不断完善与加强。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和掌控工作,网络直报系统

是特别紧要的工具之一、本文将从网络直报管理的目的、管理制度

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网络直报管理的重要目的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的重要目的在于实现传染病信息的集中汇总、适时交流和有效管理。它可以帮忙政府能够快速反应,适时有

效的防控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同时,这种管理制度还可以帮忙医

疗卫生机构适时地把握各类传染病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病例监测和

防治工作。此外,网络直报管理可帮忙相关部门更好的把握本地区

传染病疫情,开展精细化管理,订立更为科学和人性化的措施。

二、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内容

1.归口管理单位

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归口管理单位应为县级或以上地方政府卫

生健康主管部门,由专人专职管理。该部门应牵头与相关部门订立

管理措施,并向下属医疗机构进行培训。

2.网络直报系统建设

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应明确各级别单位之间的网络关系,建立相

互联系的信息共享机制,并且保证系统的高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该管理制度还应规定系统的接入条件、审批机制等。

3.信息收集和处理

信息收集和处理是紧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各类传染病的信息应

适时采集,确保精准性、真实性和适时性。同时,应规定信息收集

的时间和方式等,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

4.信息共享与发布

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应规定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适时、精准、完整地共享和发布传染病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如:短信

通知、微信群发送、网站即时发布、电话通报等方式,便于信息快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

一、引言

传染病网络直报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及时发现、控制传染病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是确保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将对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大家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的重要性

1. 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通过对报告数据的严格审核,确保疫情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有助于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为疫情处置争取宝贵时间,降低疫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3.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率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有助于优化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率,减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担。

4. 促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制度的主要内容

1. 报告数据审核流程

报告数据审核流程包括数据报告、数据审核、数据反馈和数据整改等环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数据审核工作。

2. 审核数据范围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范围包括法定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明原因疾病、重点传染病监测等数据。

3. 审核数据内容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病例报告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病原学检测信息、病情转归信息等。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如下:

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

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4、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5、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

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和主管院长。

8、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9、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本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本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工作,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方式和内容

第二条传染病网络直报分为定点医疗机构直报和非定点医疗机构直报两种方式。

第三条定点医疗机构直报的内容包括:传染病病例报告、聚集性疾病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报告等。

第四条非定点医疗机构直报的内容包括:传染病病例报告、聚集性疾病报告等。

第三章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要求

第五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配备统一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并进行培训和操作指导。

第六条非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入统一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并进行培训和操作指导。

第七条定点医疗机构和非定点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病例或聚集性疾病时,应当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传染病网络直报的信息应当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就诊医院和医生信息等。

第九条传染病网络直报的信息应当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管理

第十条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平台,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一条定点医疗机构和非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相关数据。

第十二条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保障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

第十三条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数据,及时调整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定期更换一次。

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者电子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报告和调查传染病疫情,以便于及时控制和预防疫情扩散的一项制度。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直报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的重要性。

首先,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能够实现疫情数据的全面、及时和准确报告。通过网络平台收集疫情数据,可以实现医务人员、公共卫生部门及时将病例和疫情信息上报,并迅速传输给有关部门和群众。与传统的疫情报告方式相比,网络直报制度更加高效。实时的疫情数据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参考,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可以加强疫情数据的整合和分析。通过网络平台汇总和整理疫情数据,能够对疫情的时空分布、传播途径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这对于了解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提前预警疫情爆发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网络直报制度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疫情数据共享与合作,提高传染病防控的效能。

最后,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可以促进公众参与和信息透明。疫情数据的公开透明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对公众的尊重和保护。通过网络平台直报制度,公众可以及时了解疫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此外,疫情数据的公开和可查看性还可以促进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意识,从而积极参与防控工作。

然而,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问题。网络平台的使用依赖于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水平,部分地区的医疗资源和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和滞后。其次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网络平台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需要加强数据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传染病发病和流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直报和管理的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的效率,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数据采集与上传:各级卫生机构通过互联网或专用数据上传系统,将传染病相关数据实时录入、上传至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2. 数据监测与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传染病的异常情况和趋势,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预警信息。

3. 数据共享与交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各级卫生机构之间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传染病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4. 预警与应急响应: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可以根据监测数据生成预警信息,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需要启动传染病应急响应计划。

5. 管理与评估: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可以对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工作流程,并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

疾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同时,该制度还可以促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卫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023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2023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2023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重要的工作和交流平台。在传染病防控领域,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传染病事件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威胁。

一、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平台

为了方便各级部门、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的上传和查询,我们将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平台。该平台将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共享和交流,方便上级部门进行统一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同时,平台将与国家卫健委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明确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内容和要求

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内容应当包括疫情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病原体及耐药情况、治疗情况、疫情防控措施等。各级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填报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填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各级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按时上报相关数据,确保信息的及时上报和快速传递。

三、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监督和管理

为了保证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将加强对各级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组织

对网络直报情况进行抽查和核验,并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机构进行通报和整改。同时,建立追责机制,对于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迟报疫情的部门和机构,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涉及大量的患者信息和敏感数据,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我们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工作。加强对网络直报平台的防护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存储。同时,制定相关的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信息的使用范围和权限,保护医疗机构和个人的隐私权。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一、引言

传染病的及时、准确报告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蔓延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报告传染病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制定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以便更好地实现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

二、背景

在传染病监测和管理过程中,传统的手工报告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和准确的要求。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传染病数据的快速直报和共享,提高了传染病监测和管理的效率。

三、系统架构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单位收集传染病报告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归档和整理。

2、网络传输模块:通过加密和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安全地传输到中心数据库。

3、中心数据库:存储传染病报告数据,并提供查询和统计功能。

4、监测分析模块:在中心数据库中对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报表模块:根据监测结果,各类报表,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参考。

四、工作流程

1、数据采集: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单位按照规定的流程采集传染病相关数据。

2、数据: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至中心数据库。

3、数据审核:中心数据库对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数据统计:审核通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类报表和图表。

5、监测预警: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6、数据共享:中心数据库根据需要将数据共享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五、责任和权限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的实施涉及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规定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规定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定期更换一次;

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

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者电子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定期更换一次。

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者电子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4)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

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

2、疫情管理员每日两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3、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6、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

7、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

8、每季度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分析,报医务处、业务院长。

9、遇到特殊情况时,报告业务院长协调解决。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如下:

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

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4、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5、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

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