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的改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疾病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英文名:diabetic retinopathy缩写:DR别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ICD号:E14.3分类:内分泌科概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流行病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和控制程度关系密切,而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类型关系不大。
糖尿病病程越长或控制越差,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越高。
一般来说,约25%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约5%为增殖性病变。
其发病率在糖尿病病程<10年组为7%;10~14年组为26%;15年以上组为63%;而30年组高达95%,约25%为增殖性病变,2%~7%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是工作年龄段的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青少年中,86%的失明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在成年中,1/3法定失明的原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
糖尿病患者致盲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倍。
根据ADA(2003)的数据,在首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21%有视网膜病变,70%的2型糖尿病最终将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率极高。
因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早期筛查、预防及干预治疗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与眼科共同参与1995年全国DM流行病学调查,OGTT检查1566人中,DM患者325人,其中DR 32人(占9.84%);BDR 27人(8.3%);PDR 5人(1.5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及激光治疗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及激光治疗体会冯国建【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17(002)013【摘要】目的对眼底激光治疗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患者70例(患眼96只),均给予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黄斑水肿情况、眼底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结果患者治疗6个月后,视力0.2以上的89例,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黄斑水肿完全消退,无新黄斑水肿出现.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无新生血管,视网膜水肿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治疗后,仅出现2只眼有少量玻璃体积血,给予口服用药,积血被自行吸收,无增殖性视网膜脱离、血管性青光眼情况.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方法应用下,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视力情况改善、黄斑水肿与视网膜水肿症状消除,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19-20,23)【作者】冯国建【作者单位】临朐县基督教爱德医院眼科,山东潍坊 26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1【相关文献】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改变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J], 刘新2.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前眼底改变与术后眼底疾病发生率对照分析 [J], 张悦;刘治容;廖世煌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及激光治疗体会 [J], 冯国建;4.基层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体会 [J], 单超;张咏;夏鹏;张道民5.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体系建设》 [J], 阮薏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在视网膜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
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
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临床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血管扩张,管壁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进而发生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闭塞,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
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大量出血。
随着纤维组织增殖,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下面分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
1.血管病变(1)毛细血管异常:①微血管瘤:视网膜微动脉瘤虽然也可在其他疾病如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特发性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肾病、贫血等疾病中可以见到,但它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性表现,是该病最早的可靠体征。
微动脉瘤在检眼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或暗红色小圆点,其直径常在15~60um,即视盘边缘视网膜静脉直径的1/8~1/2,也偶有较大者,可至视网膜静脉直径,但一般不超过125um。
有时在眼底镜下很难分辨为动脉瘤与小出血点,则可随访观察,小出血点一般在较短期内消失。
另外可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若边缘光滑,荧光充盈,可证明是微动脉瘤。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常能发现眼底镜不易发现或不能查见的很小的微动脉瘤。
因为在较暗的脉络膜背景上的一个亮点,比在橘红色背景下的红点更易被发现。
所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出现的微动脉瘤常比眼底镜下所见的数目要多。
还有一些微动脉瘤显示荧光不充盈,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红细胞阻塞微动脉瘤所致。
这种微动脉瘤在眼底镜下也往往不能与小出血点鉴别。
微动脉瘤常出现在眼底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并多在颞侧。
糖尿病人群导致的眼底病变现状
糖尿病人群导致的眼底病变现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统计,全球有4.63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将增加到7.13亿。
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病变,其中眼底病变是较为常见和严重的一种,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病因、分类和治疗等方面阐述糖尿病人群导致的眼底病变现状。
一、病因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的主要原因是高血糖状态,长期持续的高血糖会影响血管壁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导致微血管病变和早期微灶。
与此同时,细胞内酶也被影响,从而影响了巩膜和视网膜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研究表明,越严重的高血糖状况,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也越高。
二、分类眼底病变可以分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两种类型。
非增生性眼底病变包括微血管病变和早期微灶,更常见的类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扩张、外渗和闭塞,或出现小凸起性渗出。
而增生性眼底病变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或在缺血部位,新生的毛细血管细胞或板膜细胞生长而形成的病变。
若未及时治疗,增生性眼底病变会导致视网膜脱离和失明。
三、诊断DR病情的诊断需要通过眼底检查,常用的方式是通过放大显微镜和准直灯观察患者的眼底。
图像学检查,如OCT(光学断层扫描)和FA(荧光素血管造影),也可用于加深血红蛋白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波动的研究。
此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够检测异常的黄斑厚度,从而确定早期视网膜病变和DR。
四、治疗鉴于眼底病变的病因是高血糖,减少血糖的波动是治疗DR的重心。
控制血糖不仅可以预防DR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已经出现的DR对视力的影响。
此外,控制血压和脂肪等代谢的干预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治疗DR的效果。
对于早期视网膜病变或微血管病变,患者通常会被建议加强饮食和运动控制,控制血糖和减轻视网膜内渗。
晚期DR患者需要进行激光治疗以减少新生血管组织的形成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断裂。
对于未能通过激光治疗控制新生血管和漏出液体的患者,使用VEGF抑制剂或玻尿酸等药物,可以通过治疗心脏疾病和其他常见并发症来改善视力。
图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精品
16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精品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
病程长短 血糖控制明显相关 高血压 肾病
精品
4
无关因素:性别、糖尿病类型
精品
5
临床症状: 早期: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糖网病是导致失明的无形杀!!! 晚期:严重视力下降 出现视网膜大片出血、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黄斑水肿。
新生血管 玻璃体出血 纤维增殖 黄斑水肿
精品
11
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
玻 适应证是玻璃体出血及严重的增殖性病变。一般认为, 广泛玻璃体出血3个月以上不能自发吸收者需行玻璃
璃 体切割术。 体 切 割 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及内丛状层厚度变化及其意义
•临床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及内丛状层厚度变化及其意义刁莉莉史雪辉张丛姚宁【摘要】目的利用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测量不同阶段无明显糖尿病黄斑水肿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RNFL)、神经节细胞层(GCL)和内丛状层(IPL)的厚度变化,探讨其意义。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125只眼),以42例(44只眼)正常眼作为对照组。
根据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级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5只眼、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4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5只眼。
使用SD-OCT测量4组受检者mRNFL、GCL及IPL的厚度,根据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对黄斑区进行分区,分析比较4组受检者mRNFL、GCL及IPL的厚度变化。
结果NDR组、NPDR组、PDR组平均GCL厚度分别为(37.52±4.25)|jim、(3624±527)|xm、(37.46±5.32)与对照组(42.07±4.43)j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45),其中上方、鼻侧、下方区域明显变薄;NDR组、NPDR组、PDR组平均IPL厚度分别为(30.44±3.72)jm、(32.70±442)jm、(31.09±369)jm,与对照组(34.29±3.46)j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45),其中上方、鼻侧区域明显变薄;NDR组.NPDR组、PDR组平均mRNFL厚度分别为(2610±3.33)jm、(2637±429)jm、(26.55±349)jm,与对照组(2722±3.47)j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25)。
NDR组、NPDR组、PDR组组间两两比较,mRNFL、GCL及IPL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25)。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
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二、糖尿病眼底检查项目介绍三、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食疗方法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1、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之白内障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占到白内障患者总数的60%之多,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
其发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患者双眼发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
这类病人的白内障可在数日、甚至在48小时之内完全成熟。
老年人患糖尿病后,会加重和加快其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和速度,从而发生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
2、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之波动性屈光不正
许多患者起初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发现自己忽然近视了,看远看不清,看近反而很清楚,事实上,这是得了糖尿病眼病了。
在糖尿病发病急骤或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下,由于血糖的增高,会引起房水渗透压的减低,使患者突然发生近视。
当血糖急剧升高时,患者可突然由正视眼变成近视眼,或原有的老花眼症状减轻。
屈光改变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无需佩戴眼镜,待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后,常可恢复到原来的屈光水平。
但此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生快,恢复慢。
3、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之开角型青光眼
糖尿病易引起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本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经休息后自行消失,故易误认为是视力疲劳所致。
整个病程中,外眼无明显体征,仅在晚期时,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4、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症状之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浏阳集里医院生之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2.角膜:知觉减退,上皮剥脱3.虹膜:虹睫炎,新生血管青光眼4.晶体:白内障。
(加速白内障的进展,以I型糖尿病多见)5.眼肌:眼球运动神经麻痹6.一过性屈光不正7.视神经:糖尿病视乳头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新生血管形成、多因素性视神经萎缩。
(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程度可与视网膜病变不相关,并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出现)8.玻璃体: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四个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人群:视网膜病变占51%,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约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与病程有关•I型糖尿病:病程10年,50%发病15年以上,80%发病随年龄逐渐升高II型糖尿病:<10 年眼底大致正常< 15年26%>15年63%随年龄逐渐降低•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与全身情况/血糖水平关系密切及时的全视网膜光凝视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早期筛查及糖尿病患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糖网病的高危人群1.糖尿病病程超过15年发现时间,不是患病时间2.血糖控制不好3.同时伴有高血压(妊娠促进NPDR加重或发展为PDR)4.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蛋白尿的出现是PDR加重的信号)5.高血脂会引起DM患者硬性渗出沉积一种独立损害视力的危险临床表现:一.症状:早期眼部多无自觉症状,病久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二.眼底表现:微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以及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等。
糖尿病眼底照相
糖尿病眼底照相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常给患者的眼睛带来严重的损害。
眼底照相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并制定治疗计划。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眼底照相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病变表现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糖尿病眼底照相的定义及作用糖尿病眼底照相,也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照相检查,是一种通过摄影技术将眼底结构、血管和病变状况记录下来的检查方法。
眼底照相可以观察眼底的血管变化、病变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引起的眼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眼底照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评估视网膜病变的程度:视网膜是人眼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而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引起视网膜的损害。
眼底照相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视网膜上的血管变化、病变区域以及出血、水肿等病变表现,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病情。
2. 指导治疗方案:通过照相所得的图像,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部位、程度和类型,从而合理制定治疗计划。
不同类型的病变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等。
3. 跟踪病情变化:眼底照相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检查方法,可以记录下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情况。
通过定期复查眼底照相,医生可以跟踪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糖尿病眼底照相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糖尿病眼底照相通常需要在医院的眼科进行,以下是常见的照相步骤及需要注意的事项:1. 麻药眼部:在进行眼底照相之前,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滴眼药水来麻醉眼部,以减轻不适感,同时也方便进行检查。
2. 安置瞳孔扩张剂:为了更好地观察视网膜和眼底的病变情况,医生通常会使用瞳孔扩张剂,使瞳孔扩大,便于光线的进入和图像的拍摄。
3. 瞳孔扩张后等待:安置瞳孔扩张剂后,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使瞳孔扩大到适合进行照相的状态。
4. 进行眼底照相:当瞳孔扩张到合适状态后,医生会用专业的眼底相机对患者的眼部进行照相。
患者需保持头部稳定,遵从医生的指示,配合完成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DR进展(n=108) 8.41±5.72* 9.13±2.71**
114.81±39.15* 8.71±2.78** 15.12±11.2** 31.48(n=34)* 8.32±1.69*
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DR,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PDR,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DR进展定义为NDR进展到NPDR或PDR,NPDR进展到PDR; DR无进展定义NDR或5年内DR严重程度没有变化 * p<0.01,** p<0.05
内皮细胞增生 基底膜增厚
管腔狭窄 闭塞
牵拉性 视网膜脱离
新生血管
视网膜 缺血缺氧
出血
青光眼
本讲内容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及特点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诊断及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国际分级标准(2002年)
病变严重程度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NPDR)
轻度 中度
重度
增殖期(PDR)
患者比例
常规治疗组 强化治疗组
76%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
轻度 重度
中度 重度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
PDR4
PDR5
PDR6
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黄斑水肿分级(2002年)
• 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阶段均可发生糖尿病黄斑水肿
病变严重程度 无明显糖尿病黄斑水肿
眼底检查所见 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DM病程(年) 基线HbA1C(%) GFR(ml/min·1.73m2) 随机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平均HbA1C(%)
DR无进展(n=251) 6.46±5.77 8.41±2.3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一期:出现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但出血点较少,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这个时候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二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出血点可以看见,症状的表现还是比较轻微,患者有时可感到轻微眼部不适,或在视线中突然出现黑影、“蜘蛛网”、“飞蚊”等现象。
三期:依然可以见出血点,并且有白色“软性渗出”,开始出现轻微视力下降或视野异常。
四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并发生玻璃体出血,视力下降明显。
五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视力和视野都有明显影响。
六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并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受损严重,甚至失明。
进入第六期的时候如果还没能够及时治疗,患者的病情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造成剧烈疼痛。
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2.1、血糖定期测定血糖水平监控糖尿病病情发展。
2.2、肾功能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
2.3、胆固醇血脂保持胆固醇,血脂正常水平。
2.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仅可以了解视网膜微循环的早期改变,而且在糖尿病性视网膜性病变的进展中也有各种特殊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与治疗原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与治疗原则引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的发作时间和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眼底血管病变,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本文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及其治疗原则进行详细探讨。
病理过程1. 早期病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患者的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扩张、微血管瘤等。
这些变化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所导致的。
此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2. 前期增殖期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进入前期增殖期。
在这一阶段,视网膜新生血管开始形成。
这些新生血管通常是不规则和脆弱的,容易破裂和出血,进一步损害视网膜组织。
此外,新生血管的生长也可能影响眼前房角,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3. 晚期病变若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病变将进入晚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视网膜新生血管不断生长并形成纤维增生,形成牵拉性玻璃体视网膜。
这会导致视网膜脱离,从而导致严重的视力减退或失明。
治疗原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早期干预、控制糖尿病和保护视力。
1. 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重要措施。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发现和诊断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尽早控制病情发展。
2.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的控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至关重要。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血糖控制,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此外,还应注意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水平,以减轻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3. 保护视力保护视力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目标。
一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晚期阶段,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来保护视力。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激光治疗可以用于止血和消除新生血管,手术治疗可以用于修复视网膜脱离和纤维增生。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和治疗原则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变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的改变
*导读:视网膜微血管瘤。
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眼底镜下可见境界清楚,红或暗红的圆形斑点,大小不一,分布于黄斑区。
较重者可散布于眼底任何象限。
荧光造影时显荧光小点,以上与深层点状出血鉴别。
……
(1)视网膜微血管瘤。
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眼底镜下可见境界清楚,红或暗红的圆形斑点,大小不一,分布于黄斑区。
较重者可散布于眼底任何象限。
荧光造影时显荧光小点,以上与深层点状出血鉴别。
(2)视网膜出血斑。
可与视网膜血管瘤同时、或前或后发生,多位于视网膜血管下,呈圆点状暗红斑。
病重时可有浅层条状或火焰状出血斑。
(3)硬性渗出斑。
为边界清楚的白色、黄白色的斑点,大小类似于微血管瘤或小的点状出血,是水肿后神经组织分解产生的脂质堆积。
(4)棉絮状白斑。
也称软性渗出,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局限性、缺血性坏死,神经纤维肿胀,断裂成无结构的细胞小体,逐渐被胶质组织所代替,形成棉絮状白斑,呈灰白色或乳脂色。
(5)视网膜静脉改变。
早期视网膜静脉扩张、充盈,晚期静脉粗细不一,可出现串珠状、棱形、球形等不规则扩张。
(6)视网膜动脉改变。
部分晚期病人可见动脉小分支呈白线状,
且白线很细色淡,常被周围新生血管所掩盖,这种末梢小动脉的改变,可能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动脉改变。
(7)新生血管、纤维增殖和视网膜脱离。
多发生在晚期病人,新生血管是由于视网膜动脉所造成大面积组织急性缺氧刺激而产生。
新生血管形成是从视网膜内血管的内皮增殖芽开始,通过内界膜伸展到视网膜内表面,并在玻璃体和视网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内生长,伴有纤维组织增生。
纤维血管丛或视网膜静脉随着玻璃体收缩可被撕裂,突然发生视网膜前出血。
当视网膜有出血和玻璃体出血量多或反复发生时,常不能全部吸收而产生机化膜,附着于视网膜面,此类机化物收缩可形成视网膜脱离而致失明。
小编推荐:《凶手追缉!10大视力杀手》——人类对抗视力伤害的战役已经打了几百年了,最近每况愈下,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清楚到底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谁。
在意识到视觉对人们的重要性的同时,大家越来越关注视觉的建康......详情请点击查看
眼睑下垂是疾病预警信号感冒期间最好别戴隐形眼镜三大近视手术 4类人不宜做近视多吃哪些护眼食疗方养眼不止是吃胡萝卜而已眼睑出现小污点是肾结石表现青少年近视两种态度要不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近视激光手术电视一族需知4项护眼 7招预防人老眼花
更多眼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眼科频道——中国第一眼科疾病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