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合集下载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 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 .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 .琼斯始终一马当先2. 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 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 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 9: 5 B . 3: 2 C . 2: 3 D . 5: 93.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 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 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 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4、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 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m/s.5. 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A 、6m/s;B、8. 3m/s ; C、7. 15m/s ; D、7.75m/s.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 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m/sB.2m/sC.1m/sD.2.5m/s8、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5m/sB.10m/sC.15m/sD.20m/s。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1.把握停表和刻度尺的差不多使用方法;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刻、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

阅读课本P23~2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速度公式v=可知,想要算出物体在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t,实验室中测量路程一样用刻度尺,测量时刻一样用停表。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刻,斜面应保持专门小(选填“专门小”、“较大”或“专门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使小车下滑不至于太快,以免下滑时刻过短不便测量。

3.正确使用停表测时刻。

各种停表一样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差不多功能,如图所示。

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

在停表读数时,第一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刻,停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4.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你认为最好的是(A)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刻,测定小球在这段时刻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刻,测定小球在这段时刻内通过的路程5.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小明同学跑步通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刻并列于下表:路程/m10203040时刻/s3.25.36.89.2依照表中数据,运算出小明同学下列路程跑步的平均速度:(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3.125m/s;(2)从10 m处到3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5.56m/s;(3)从30 m处到4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4.17m/s。

1.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用刻度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知识梳理】1. 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这样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 平均速度: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

3. 求平均速度的公式:v=(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4.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2)实验原理:v=(3)实验过程:①使斜面保持很的坡度,这样小车下滑的速度较,方便计时。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1;③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④根据公式v=算出平均速度。

和小车从斜面⑤将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25.测量平均速度【达标测评】1.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既可以取时间相同时,比较的长短;也可以取相同时,比较的长短。

在田径运动会中,看台上的观众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而终点裁判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

2.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3.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 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上图中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 图象.4. 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 ,用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前4min 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375m/sC.乙同学第4min 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180m6.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5s ,跑在最第2题图 第3题图第5题图 第6题图前面的小车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一、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二、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学会分析速度的转变
【学习重点】一、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学会分析速度的转变
【自主学习】
【自学导航】1.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的公式是______、时刻的公式是______、路程的公式是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
3、咱们用______来测量长度,利用______来测量时刻
4、从速度公式______可知,若是咱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__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咱们就
能够够算出物体在这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合作导学】
观看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视频,分析:
在测量速度进程中,假设斜面坡度过小,会怎么样?坡度过大会怎么样?
假设某组同窗听到撞击声后一段微小时间后才才停表计时,测量结果会如何?
【分层导练】一、某物理爱好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进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刻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依照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什么缘故?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26
时间t/s4
平均速度v/(cm/s)15
二、两个同窗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下图,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 m/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 m/s

【总结提升】
.。

第一章 第四节导学案

第一章 第四节导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物理导学案《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编制人:刘海波复核人:吕顺使用时间:2012 年 9 月日编号:4 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时间和路程的测量及速度公式的应用思维导航:依据平均速度公式为本实验的原理,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进行测量平均速度。

一、自主学习1、自学P23----P24,看图思考:小车在S1段和S2段的运动快慢情况是怎样的?2、实验探究:测平均速度记录表结论:3、再次阅读P24,完成P25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合作学习1、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A 4.8m/sB 5m/sC 2.45m/sD 4.8km/h2、“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3、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这两小时内平均速度是多少?三、当堂检测1、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多少?3、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多少米?4、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为多少米?5、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姓名: 班级: 日期:学习目标: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的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

3.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4.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5.培养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重难点:1.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根据数据求出平均速度。

【回顾复习】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其计算公式是什么?(2)什么叫变速运动?(3)平均速度是如何计算的?(4)如何使用停表?(5)如何计算如体的平均速度?【精讲点拨】1. 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发现:由平均速度计算公式ts v 可知: 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两个物理量,测量工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1)实验目的:练习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3)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步骤: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小木板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了路程s 1,填入表格中;②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小木板的时间t 1,填入表格中; ③根据测得的s 1和t 1,利用公式:v 1=s 1/t 1,算出小车通过全车的平均速度v 1; ④将小木板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小木板的距离s 2;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 2所用的时间t 2,算出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 2。

⑥通过数据计算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下半段路程s 3所用的时间t 3,算出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 3。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整理实验案。
【设计意图】:学会整理实验。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教后反思
审核签字审阅时间
(1)提醒学生实验时,要使木板保持很小的坡度,以方便测量时间,注意长度测量的正确性。
(2)以倒计时的方式统一计时开始时刻,避免了合作时个人反应造成的时间误差。
【设计意图】:巩固对停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及合作精神。
4.处理数据
【学情预设】:设计表格,认真计算
导学
重难点
使学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平均速度的不同设计。
导学准备
斜面、小车、米尺、秒表
导学流程
师生活动
补充设计
一、情景引入
首先播放戏水乐园中滑水梯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生活中学生普遍有过的经历:骑自行车下坡。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过程,引起学生兴趣。
(1)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
(2)由于要测量的数据较多,提醒学生注意数据的对应性。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计算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理解。
5.交流评估
【学情预设】:对实验中的问题可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1)表格展示学生处理好的数据分析总结规律。
(2)表扬做实验认真、数据处理好的同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当堂训练
先个人整理实验并归纳分析,再小组讨论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精神。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提问】1.在物理学中,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

速度的单位及其符号________ 、__________。

【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学习过程】活动一:观察与思考让小车从斜面滚下,观察并思考:(1)小车做什么运动?(2)怎样表示小车的速度?(3)怎样测量小车的速度?用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由公式可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Array活动二: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的原理:2.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___ ____3.待测物理量:用刻度尺(卷尺)测量物体运动的,用停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应距离所需的,用求出平均速度。

4、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挡板移到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是米/秒。

五:分析数据:根据上表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v3 v2(小于、等于、大于)六: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速度,小车做__运动。

(填“匀速”或“变速”)七:评估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八:交流与合作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要指明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3、安装置时,斜面倾角为什么要小一点?4、小车运动距离的测量要注意什么?5、如何测量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当堂检测:1、下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要收集的数据是_____ 和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 时间:2015.09.23
学习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培养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复习旧知,提出课题
从速度的公式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路程s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
均速度。

(二)预习新知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图1.4-1,找出所需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金属片放在,用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滑下到撞击的。

3)根据测得的,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

4)将金属片移至,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

5)测出小车从滑过所用的,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

6)根据实验过程,记录并完成下表
3.交流评估:各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观点。

(提示: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的比较)
4.阅读教材P24“科学世界”,了解超声波测距的过程和原理。

自我小结: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我还存在的疑问。

当堂测试
1.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既可以取相同时,比较的长短;也可以取_________相同时,比较的长短。

在田径运动会中,看台上的观众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而终点裁判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

2.以下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速度越大,物体跑得就越远
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速度小的物体跑的距离不一定小
D.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接反映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
3.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利用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5.在用图1.4-1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V1 V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6.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7.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用心爱心专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