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与完全契约的企业理论

合集下载

契约与完全契约的企业理论

契约与完全契约的企业理论

二、信号显示模型 1、利兰和派尔(1977)的信号显示模型 :企业家通过保留持有的企 业股权比例向外界传递他们对企业前途的信息,因为企业家越是对自 己的项目有信心就越有动力去持有股份 2、罗斯(1977,1978)的激励-信号显示-融资均衡模型:关注普 通的经理如何一边选择融资结构一边传递信息 3、波特文(1989)把债的发行作为一种信号机制 :在均衡状态下,低 成本的进入者通常发行债券来显示信号以便获得较高的市场评价,虽 然这会增加其破产风险;在位者和高成本的进入者则仅仅发行股票 4、戴蒙德(1989)的声誉模型 :从重复博弈的角度来审视了融资安排
• 激励理论在科层制里的应用包括: ——企业内部监督,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是监督下 级的工作并实施奖惩。 ——企业内部的竞赛,比如评选“最佳工作者”,评选 “一等奖”等。这种激励方式按照“序数”而不是“基数” 决定奖金的发放。
第三节 团队生产理论
中国美术片《三个和尚》诞生于1980年,凭借其生动活泼、 别具一格的画面和深刻的故事寓意荣获丹麦第四届欧登国际 童话影展银质奖、第三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葡萄 牙国际国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美术片奖及1980年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
公司代理成本将决定公司价值(即代理成本越低,公司价值越高, 反之越低)。而代理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对经理绩效的考核和评估成本、 经理对非货币收益的偏好、经理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以及资本市 场的发育程度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股权(经理拥有的股份)越少,代 理成本越高,若股份全部由经理拥有,即所有者兼经营者,则代理成 本为零。因此,为了避免代理成本,尤其是在外部投资者不能完全欲 知企业家/经理事后行为的情况下,应给与他们较多的股权激励,弱 化代理问题。 在企业规模一定时,如果融入债权资本,虽然经理的激励会增加, 股权的代理成本会减少,但同时会带来债权的代理成本。最优的资本 结构是由股权的代理成本和债权的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的。

契约理论——精选推荐

契约理论——精选推荐

1、,参考相关资料,总结形成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

2、学习思路为:首先界定名词术语;其次进行理论综述;第三,评价理论观点;第四,提出自己的理解;第五,对相关实践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性建议。

第一章契约理论(2)代理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道德风险防范与委托权安排)实践问题: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员工工资与企业收益分享的制度安排。

2010补充:契约理论的分类,发展沿革、理论运用领域如企业融资等;。

一、契约理论契约也叫做合同、合约或协约。

在现代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契约就是资源流转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规定了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或限定了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它是指至少两个人或至少两方面之间达成的某种协议。

契约安排是市场交易的前提,是现代契约理论最基本的原则。

契约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由完全契约理论发展到不完全契约理论, 引入了不完全理性假设, 这个过程中不断和实际生活相符合。

在科斯的经典文章《企业的本质》问世之前, 理论研究中一直认为企业交易是无摩擦和无成本的, 科斯在他的理论中将企业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标准的市场交易的契约, 从而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

在科斯之后人们对契约理论的研究按两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方向是“完全契约理论”, 其核心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

这个机制认为可以将所有的可以预见到的或然事件都涵盖在其中, 是一个不需要再谈判的完全合同,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为阿尔钦、莫里斯、格罗斯曼和张五常等。

第二个方向是威廉姆森和哈特等人提出的“不完全契约理论”。

完全契约理论是以人的完全理性、完全信息为基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签订合约,不存在外部性,不需要交易费用,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市场的价格反应出来。

然而,这样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经济中难以成立,因为契约人是有限理性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且信息的获得也是有成本的。

放松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这就是不对称条件下的契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第三章契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第三章契约理论
契约的基本功能是维护缔约双方或多方的合作,鼓励缔 约方在恪守承诺、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谋求新的、更为 远大的利益;契约增加信任、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024/3/24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4
四、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关心契约的执行机制。威廉姆森把“治 理结构”分为四类:
(一)市场治理
2024/3/24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1
(二)张五常的分类
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可分四大类,所有社会通常是四 类并存的。 第一类是以资产界定权利,亦即是私有产权; 第二类是以等级界定权利,例如论资排辈并以此配 置资源; 第三类是法例管制。 第四类是风俗或宗教等。
约束竞争含意着互相同意的行为,或暗或明,或自愿 或强迫,这就含意着合约的存在,由此看,以上四类 都是不同类型的合约安排。
2024/3/24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4
一、契约的涵义
或者说是交易相关各方达成的承诺。其中一方可 以是完全出让财产所有权(出售),也可以是出 让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拥有或使用财产的权利 (如贷房或出租);而另一方则是按常规支付一 定数量的货币,得到交易标的物的全部或部分产 权。
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实际上是将所有的市 场交易都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并以此为分析基 础。契约是一种产权界定方式。
依据市场上业已形成的交易制度规范,对标准化 的交易直接进行治理。
(二)三方治理
借助第三方(如法院和仲裁机构)潜在的管理作 用保证契约的执行,维护交易过程。
适用于新古典契约。
2024/3/24
第三章——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
15
四、治理结构
(三)双方治理 有交易双方共同组织来管理交易行为,交易各

新制度经济学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概念:所谓新制度经济学,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1)效用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并把效用最大化假说扩展至所有人的选择,从而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的二分法——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2)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是复杂的和多变的),而且也反映了人的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息的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处理所有信息;人的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和合理使用3)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

基本意思是,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交易及其维度从交易维度分析交易的特性:交易是由它的维度来限定的,交易相异的主要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

(1)资产专用性。

指的是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形成便很难转移到其它用途上。

主要有三种类型:①资产本身的专用性②、资产地理区位的专用性③、人力资本专用性(2)不确定性。

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有两种:1)来自环境的不确定性:指市场未来状况的不确定性。

2)来自交易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即由于策略性地隐瞒、掩盖或扭曲信息等机会主义行为而引起的不确定性。

(3)交易频率,即交易的次数。

交易发生的频率是影响交易的成本和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它对组织制度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交易费用科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啊罗“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诺思“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威廉姆森“经济系统运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黑板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对黑板经济学的批判继承。

黑板经济学是指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过于抽象,不能解决实际经济(社会)问题。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

担 心对这 些 资产 的投资 带来 的剩余会被 对方
一 23 一
窃取 , 将 对这 些 资产 投 资不 足 。 这 也 就 是 著
名的 “ 敲 竹 杠 ” 问 题 ( ho ld uP pID b le m ) 。 由 此 带 来 了 对“ 产权 ” ( por ep yrt ir hg st ) 的 强 调 。 格
越来越 成 为企业理 论 ( het
ht ,
yr
of
if
mr

)
公司
~ 金 融 ( c o 叹” ar te if
e

)

司治

( CO耳刃 ar
te
即 v e m acn e )等 领 域 的 基 础 工 具 , 掌 握 这 一 方
法 已 是相关 领域研 究者 的客 观需要 了。
鉴于 国内对 于完全 契约理 论 已 经有 比 较
表 明委托代 理模 型 是一个 比较 极端 从 而 比较 脆弱 的模 型假设 。
三 、 不完全契约理论
契约 是完 全 的 , 这显 然是 一个 很 强 的假
设 。 因为这 意味着影 响 契约关系所 有 的相机
情 况 ( c on it n g e n c ies ) 都 被 考 虑 在 契 约 中 。 而 在 现实中 , 就一个 契约 进 行谈判 显然 是 件很费 力气 的事情 。 因此 , 很 可 能 出现 把 一 些 相 机
讨 价还 价能 力 的一方提 出一个对 方要 么 接 受
要 么离 开的 契 约 , 而 对方 则没 有 提 出 另 一 契 约 的 自由。 这样 一来 , 从博 弈论 角度来 看 , 委
托 代理 模 型实 际上相 当于 一个斯 塔克 尔伯 格

企业能力理论对契约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企业能力理论对契约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 分支

“ 以知 识为基础 的企业 理论 ” , 则 认为隐藏
在能 力背 后并 且决定 企业 能力 的是 企业 的知识 。 按
照 波 兰 尼 ( oP ha y i , 1% 2) 的 研 究 , 知 识 可 以 细 化 为
显性 知识 和 隐性 知识 两 种 类 型 , 其 中显 性 知 识 是指
能被 正式 编码 的系统语 言 , 可 以借助媒介 进行 传播 。
把 不 同特 征 的交 易与不 同 的治理 结构相 匹 配以 节 约 交 易成本 。 不 过 , 既然 人们 是有 限理 性 的 , 又 如何 能
够保 证在 认 知 和判 断有 关 危 险 的 时候 不 会 犯 错 误
呢 ? 并且 , 如果 个体认识到新 的危险 , 从 而产 生 了新 的选择 目标 , 那么 是 否 能够 从 现 有 的治 理 结 构转 向 一种 更优 的方 式 呢? 假 设 治理 结 构 不存 在 “ 路径 依 赖 ” 或 “ 锁定 效应 ” , 这 将 总 是 可 能 的 。 但这 种 假 设 显然过于严格 。
本身的 规模经 济性 , 对 于那 些 小 企业 而 言 , 为防范机 会主义而进行的缔约可能代价更高。 糟糕 的是 , 当交 易
双方的合作致力 于创 新和开发新 竟争力 时 , 这样 的契约
将严重地束缚双 方行 为的 自由和开放性。 更糟糕 的是 ,
基于机会主义的假设 , 交易方做 出的非信任的表达有可
效地 降低交 易成 本 。 因此 , 在科 斯 看来 , 企业 的本 质
特征 是 对价 格机 制 的替代 。 之 后 , 张五 常 、 阿尔钦 和
德姆 塞 茨 、 威 廉姆 森 等人 继 续 对 企业 理 论 作 了拓 展

企业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企业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企业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企业产权理论的定义企业产权理论是从产权角度研究企业本质的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范式之一。

产权,即财产权利,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包括财产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的权利约束。

企业产权是建立在企业财产基础上的各种权利,主要包括所有权、经营权以及收益权等。

企业产权理论就是从产权角度研究企业本质问题以及企业产权的不同安排对企业效率影响的理论,包括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企业权威与授权、科层设计、企业融资等问题,企业产权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范式之一。

二、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产权理论的分类根据对产权的不同理解和契约性质的不同认识,可将企业产权理论区分为旧产权理论(OPRT)和新产权理论(NPRT)。

1.“旧”企业产权理论旧企业产权理论(OPRT),强调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契约特征为完全契约,主要以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等为代表。

以德姆塞茨(Demsetz)、阿尔奇安(Alchian)等为代表的旧企业产权理论将产权定义为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是附着于实物或劳务上面的权利束,产权的价值是与交易联系在一起的,权利约束的价值决定了被交换的实物或服务的价值。

詹森、梅克林及法马在德姆塞茨的产权理论和团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及契约治理等问题,形成了一个独立学派—代理理论(陈郁,2007)。

代理理论认识到了现代公司中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束中的部分权利如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有其合理性。

他们的企业产权结构理论重点关注企业内部组织及企业内部各参与者之间的代理关系,该理论给予了有关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最优安排,以及企业代理成本与激励效应的优化问题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

2.“新”企业产权理论不同于旧企业产权理论中强调从剩余索取权角度理解产权的逻辑,以哈特、格罗斯曼等为代表的新产权理论,强调不完全契约的经济意义和非人力资产的控制权1在分析企业的本质和边界问题中的作用,认为产权是指实物或非人力资本等资产的所有权,资产拥有者所拥有的权利是他能排他的使用资产的权利。

关于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理论文献综述

关于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理论文献综述
以上研究本质仍然坚持新古典的完全理性假设和契约完整的理论因此与现实差距较大一些经济学家仍然坚持科斯原始的思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整的前提由威廉姆森等人开创了交易费用经济学他们基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资产专用型的假设运用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指标深刻地刻画了企业交易费用的内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关 于 罗纳 德 ・ 科 斯 的企 业 理 论 文 献综 述
李茂 林 陈知夏
摘 要 :2 0世 纪 7 0年代 以来 ,企业经济学逐渐成为 当代微 观经济学一个非常 活跃 而又卓有成效 的前沿研究领 域,并 已在一 定程 度上 改 变了经济学家对现实的经济 系统如何运行 的看法 。而罗纳德 ・ 科斯在这一领域的开创 性贡献令人 印象深刻 ,科斯 的著述 不多,但 毫不影 响他在各领域的突 出贡献。本文尝试 对科斯 关于企业理论 的重要文献做综述分析 ,并从 “ 企 业的性质”提 出问题的 背景探讨 至后 续争论的 发展线索。 关键词 :罗纳德 ・ 科斯企业理论 ;争论 与发展

、前Leabharlann 畜 企业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现代经济学 的重要进展 之一。企业理论 主 要解释 了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企业组 织的相关经济学意义 。现代企业理论 的发展大致可 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新古典 厂商理论 ,主要探 讨 了企业如何在既定技术条件 下和外部环 境下实 现利润最大 化的 问题 ; 第二阶段是新制度经 济学 的企业 理论 ,以科 斯 为代表 的新 制度 经济学 家 ,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的存在 和边界 ,从 市场 和企业 关系的角度探 讨 了企业 的本质和规模 ;第三阶段是企业 理论 的最新 发展阶段 ,即后 现 代企业的激励 、约束机制等为主要 扩充内容 的扩展研究 。 科 斯 作 为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的 代 表 人 物 ,创 造性 地 提 出 了 一 些 新 的概 念 与 方 法 ,对 现 代 企 业 理 论 的 发 展 做 出 了 突 出 的 贡 献 。 对 科 斯 的 理 论 研 究 ,对 了解和把握科斯经济思想的内涵和方法论 的实质 ,加深对新制 度 经济理论 的理解 以及提高对真实经济世界的认 知能力都 有着非 常重要 的 作用 。 二 、科 斯 的 企 业 理 论 综 述 科斯产权理论 的形成 ,可 以大致分 为两个 阶段。第~ 阶段是 3 O年 代对正统微观经济学进行的批判 ,指出市场机制运行中存 在摩擦 即存 在 交 易 费 用 。减 少 的关 键 是 产 权 制 度 和 企 业 组 织 形 式 的 创 新 。在 分 析企 业 的起源 、性质和生产纵 向一体化的过程巾 ,科斯 首次将 交易费用概念 引 入 经 济 分 析 ,奠 定 了现 代 交 易 费 用 和 产 权 理 论 的 基 础 。 科斯认为传统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理论是不完整的 ,因为它 只包括 生 产 和运 输 费 用 ,而 忽 视 了为 制 订 和 执 行 合 同 以 及 经 营 管 理 组 织 方 面所 花 的费用 ,即 “ 交易费用” 。科斯利用 “ 交易费用 ” 的概 念对企业 的存 在 和行为进行 了分析 。企业通过使市场 交易 “ 内部化 ” ,如 使市场上 的劳 动力受雇 于某个 企业 等,从 而节约 了交 易费用 。这就 是说 ,在 科斯 看 来 ,交易 费用 的节约是企业产生和存在的唯一动力。对于企业 的规模 问 题 ,科斯也用交易费用 的概念来解释。他认为随着企业规模 的扩大 ,交 易管理 费用也将不断增大 。最后到某一点靠 “ 内部化”所节省 的费用被 管理 费用 的增 长额所抵消时 ,企业的规模便不能再扩大 。因此 ,交易费 用是决定企业规模 的主要 因素 。 第二 阶段 主要是 5 O年代至 6 0年代 中期 。科斯进 一步论述 了产权 的 经济作用 ,指 出产权 的经济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 ,降低社会成 本 ,从而 在 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 的有效性 。后来把科斯的产权思想概括 为著名的 “ 科斯定理 ” 。 科斯 指出,企业不是市场 的唯一替代形式 ,政府对经济生 活的直接 管制是另一种替代方法 。“ 政府不是建 立一套有 关各种可 通过市 场交易 进 行调整 的权利 的法律制度 ,而是强制性地规定人们必须做什 么或不得 做 什么” , 因而 , “ 政府是一个超级企业 ” 。有 时 ,它 能 以 比企 业 更 低 的 成本替代某些 市场交 易活动 。当然 ,政 府行政 机制本身并 非不要 成本 , 实 际 中有 时它 的成 本 反 而 很 大 。 三、 科 斯 企 业 理 论 的 争 论 与 发 展 科斯 的企业 理论 ,首次提 出了交易费用 的概念 ,并且认 为这是唯一 重 要的因素,从 而系统 的回答 了企业 的本质 ,即企业是市 场和价格机制 的替代物 ,企业 的规模 和便捷 ,即 “ 一个企业扩大的一笔额外 的内部交

契约、代理与现代企业理论

契约、代理与现代企业理论
性约束, 即代理人从接受契约获得的期望效益不能低于不接受契约时得到的保留效用。在此约束条件
下, 风险中性的委托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付给独立于经营结果的固定工资 , 为风险规避 的代理人提供全额保险, 但
交易( 包括市场交易和企业 内部交易 ) 都视为契约关系。本文正是 以经济契约为逻辑起点 , 从代理理论
的视角梳理和评析现代企业理论 。从经济契约的发展脉络看 , 主要包括古典契约、 新古典契约和现代契
约。而现代契约理论是近 2 年来发展起来 的现代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 , 0 其分析的基本框架如下。 1契约的型态。契约从完备程度可以分为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所谓完全契约就是指契约 当事 . 人能够完全预见将来发生的所有或然事件 , 愿意遵守双方签订的契约条款 , 并且当契约当事人对缔约条 款产生争议时, 第三方( 比如法院) 能够强制执行 。现代契约理论正是从完全契约这个假设条件出发 , 分析其与经济事实不一致的地方 , 逐步放松假设条件 , 建构更为完善 的契约理论体 系, 从而推动现代经 济学的发展。不完全契约理论之先河 由科斯( os) Cae 开辟 , 并由威廉姆森 ( U m o ) 克莱 因( ln 、 Wi a sn 、 i Ke ) i 格罗斯曼和哈特( r s a n a ) 哈特和穆尔( a d or) Go m nadH G 、 s H Ga o 等学者加 以拓展。关于不完全契约 nM e
业的性质。为此, 本文 以现代契 约理论 为逻辑起 点 , 以代理理 论为主 线 , 评析 所 有权和 控制权 相分 离的现代 企
业 的 内部 结 构 和代 理 问题 。 关键 词 : 约 ; 理 理 论 ; 业理 论 契 代 企
中图分 类号 :0 F

[说明]契约治理理论

[说明]契约治理理论

契约治理理论自从世界银行1989年在讨论非洲的发展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以来,“治理(governance,或译为治道)”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很快就流行开来,并成为当代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的显学。

同时,在实践上治理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当代各国的政治和行政改革,一些国家还提出“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Less Government,More governance)”这样的口号。

最近几年,这一理论也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并且有一些学者开始应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中国的问题。

治理理论并没有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每个学者的概括又不尽一致。

但如果从当代治理理论所主张的善治(good governance)的精神上去把握的话,就可以发现其中贯穿各种治理理论的相通之处。

这种相通之处也就是治理理论的精神,它秉承极端自由主义和公共选择学派而来,体现为契约观念和效率精神。

一、契约观念在早期的政治和行政理论中,理想型的官僚模式中的行政机构在统治过程中,应遵循两条原则:政治中立和强制实施。

它的含义在于:第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政治机构应负责公共决策,行政机构是一个不偏不倚的社会事务公平的裁断者和国家政策的坚决的执行者,应该无条件地执行政治机构的决议。

第二,公共行政是政治统治的一部分,它的实质性效力取决于政府强制力的存在,政府活动的过程就是权力的运用过程。

这种模式的公共行政就成了政府机构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垄断性和强制性的管理活动。

这种对公共行政的理解和界定,反映了近代民族国家诞生后人们对国家机构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原有的统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实践。

早在20世纪30年代,公务员就不是单纯的中立者和政策执行者,而是开始参与了政策制定。

从70年代起,在政治上,民众公共需求的不断增强,要求更强的政府能力。

而另一方面,政府的能力却不断下降,政府对社会的全面干预造成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高福利造成了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社会不堪重负;社会方面,吸毒,犯罪,信仰危机,单亲家庭,失业等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政府在这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社会整合程度降低。

企业契约理论

企业契约理论
生产性 企业 交易性
2018/8/7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生产结构
生产效率 企业效率
制度结构
制度效率
1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的区别
• 企业契约是一个人力和非人力资本要素所 有者之间的特别契约 。 • 企业契约中,存在一个“中心签约人”, 即企业家。 • 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契约不是古典和新古典 契约,而是关系契约。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
一、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
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黑箱 2. 新古典企业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
①为什么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企业组织?
②为什么现实中存在着规模不等的企业? ③为什么现实中有大量的生产者破产? ④为什么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这 种集体行动的谬误?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
二、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1
(一)完全契约
1. 完全契约的含义 完全契约,就是契约条款详细地表明了 在与契约行为相应的未来不可预测事件 出现时,每一个契约当事人在不同的情 况下的权利与义务、风险分享的情况、 契约强制履行的方式及契约所要达到的 最终结果
2018/8/7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8
1.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
• 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主要是通过对交易一方 的违约行为施加一种私人惩罚来保证交易的正常 进行。这种私人惩罚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终止 交易关系。二是违约者因自己的市场声誉贬值而 遭受的损失 • 契约能够自我实施,其真正基础是契约方之间的 利益上的相互依赖性 • 在私人契约中,个人是拥有一定履约资本的。当 然,私人拥有的履约资本是有限的

契约理论发展说明

契约理论发展说明
假设二:机会主义
三个交易维度
激励相容的要求与条件
激励相容
对委托人的约束条件
对契约机制的要求
任何委托人希望代理人的行为都要通过实现代理人的效用最大化来进行。代理人接受契约的效用大于不接受时的效用
代理人如何实现委托人效用最大化代理人如何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代理人愿意接受契约
委托——代理契约理论的模型
逆向选择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当事人只有两方
标准化的契约
自动履行机制
法院裁决
交易完成后契约终止
古典契约理论的基本特征
局限性
契约的完全自由选择性契约是个别的、不连续的契约的即时性
忽视了经济外部性问题忽视了垄断问题强调契约当事人之间的自由选择和平等地位强调契约的个别性
新古典契约理论
瓦尔拉斯的卖者喊价模型
实质:企业与个人都能满足自身目标的最大化而处于均衡的状态之中,市场机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保证。卖者喊价机制(tatonnement):是实现交易或有效契约的一种预备性价格价格或数量调整过程。
新古典经济学“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主体的最优原则(最大化各自利益)边际分析法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衡
契约经济学 研究的是经济主体如何通过特定的契约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被称为契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应用
古典契约理论
新古典契约理论
现代契约理论
古典契约理论
古典契约
如果雇员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 而雇主不知道。这是逆向选择问题
如果雇员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而雇主不知道。 并且,如果雇员在签约之前就获得教育证书。这是信号传递问题
如果雇员是在签约后根据工资合同要求去接受教育。 这是信息甄别问题

企业契约理论及其思考

企业契约理论及其思考
– 劳务要素与人旳不可分性 – 人力资本产权旳必然存在
37
2.资本雇佣劳动旳历史不足 • 古典企业旳诞生一方面源自于资本旳稀缺
性(它相对与人力资本有更强旳谈判地 位);另一方面则因为起初旳企业主往往 就是企业家本人。 • 知本经济旳到来以及资本市场旳繁华,让 人们发觉其实企业家才干也是十分稀缺旳 资源。
25
5.格罗斯曼-哈特-莫尔(Grossman & Hart,1986;Hart & Moore,1990)不完全 契约理论(GHM理论)
• 该理论以契约旳不完全性为研究起点,以 财产权或(剩余)控制权旳最佳配置为研 究目旳。
26
• 哈特从三个方面解释了契约旳不完全性: “第一,在复杂旳、十分不可预测旳世界 中,人们极难想得太远,并为可能发生旳 多种情况都做出计划。第二,虽然能够做 出单个计划,缔约各方也极难就这些计划 达成协议,因为他们极难找到一种共同旳 语言来描述多种情况和行为。……
9
• 科斯旳结论:
– 市场和企业都是协调经济活动旳组织形式、配 置资源旳机制。
– 使用价格机制旳市场交易是有费用旳。 – 市场经济中存在企业旳基本理由是企业内部组
织交易比经过市场进行一样旳交易旳费用要低。 – 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大。
• 制度要素旳主要性——新制度经济学
10
• 但是,在科斯看来,企业内部旳“命令” 和“允许某个权威(一种“企业家”)来 支配资源”,无非是“一系列旳契约被一 种契约替代了”旳成果。这就是说,科斯 并没有把企业看成一种非契约机构对市场 契约旳替代。
24
• 他们认识到当众多旳组员构成一种“团队”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可能产生一种不小于 单个组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净收益旳剩余, 但是精确计量团队组员生产贡献旳困难又 引生严重旳搭便车行为,损害团队旳效率, 所以需要外部监督者。为促使监督者努力 工作就应把监督权和团队旳剩余索取权对 称分布于出资者,所以“企业是一种特殊 旳监督装置” 。

现代企业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

即使用市场机 托一 代理制的建立过程,从本质上分析,就是 方可能会对修正契约条款争论不休, 它既耗费 生了一种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 进而出现一种后契约的机 “ 交易” 活动的过程。 自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时间, 又浪费资源, 所以是无效率的; 二是不仅 制的一种特殊成本.
也就是 道德风险问题, 称“ 后, 或 敲竹 事后讨价还价过程是有成本的, 而且由于各方 会主义行为, 公司治理的 基本制 度必然是委托一 代理制。
具有不对称信息, 可能达不成协议; 三是由于 杠” 题。 问 如何解决“ 敲竹杠” 问题, 许多契约被 如果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交易费用, 那么委
比如收益分享契约、 成本 托一 代理制不管以什么契约来建立,都将是效 契约的不完全性, 缔约各方都不愿意作出专用 经济学家设计出来, 但由于信息成本 率最高的,其结果都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性投资, 这种投资的最佳效率与事实上的投资 分享契约以及第三方仲裁等。 不足之间的效率损失, 是一种重要的成本。 过高, 或由于信息不对称, 而无法实现次优结 即资产所有者、 股东、 董事、 监事、 经理人员和
维普资讯

貉韵兹7 ) 嘲 I臻 氍鼢
现 代 企 业 理 论 与现 代 契 约 理 论
口文 / 朱传杰
现代企业理论, 从其所运用的方 法上划
威廉姆森也对交易成本与不完全契约的 果。 由于有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不确定性、 机会主义交易费
他直接把 契约人’ 为他 用的存在, 作 在专用性投资中,敲竹杠 象是 “ 分, 可分为三大理论: 一是交易费用理论: 二是 关系做了系统研究。 法院促使当事人进行谈判以减少 委托一 代理关系理论; 三是产权理论。 这三大理 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假定条件。威廉姆森认为, 不可避免的。 论都是与现代契约理论分不开的。

企业理论-张维迎

企业理论-张维迎

• 科斯与杨小凯和黄有光之间一个重要区别是:按 照科斯的理论,交易费用的增加将缩小市场的范 围,因而加大企业规模;而按杨小凯和黄有光的 理论,如果经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存在差异, 交易费用的增加将同时减少市场的交易及企业形 态的交易。从历史的观点看,杨晓凯和黄有光的 论点更为有力。二百年前,亚当斯密即指出:市场范围,同时鼓励劳动的分工, 并使企业扩张。
• 格罗斯曼和哈特以及莫尔对企业的契约理论作出了重要的 贡献,正如他们所指出的,在他们以前,讨论交易费用的 文献强调不完全合约会导致一种非一体化关系(即市场交 易),从而产生一种劣于完全合约之下的交易效果,这就 暗含着一个假定,即一体化能够产生只有在完全合约下才 能有的交易效果,他们的模型超越了这一点,按照他们的 理论,有意义的比较不应存在于非一体化交易和一体化交 易之间,而应存在于一种一体化与另一种一体化之间。问 题不仅仅是一体化是否应该出现,更重要的是谁将一体化 谁。因为剩余权力被一方购买,实际上构成了第二方的损 失,所以一体化虽然能改变机会主义者的动机和扭曲的行 为,但他并不能消除这些激励问题,最优的一体化应该能 将控制权让渡给这样的主体,他们的投资决策相对于其他 方更为重要,而在投资决策同样重要的场合,非一体化也 许更为有效。
企业理论
• 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 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重点限 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 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 间的代理关系。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 强调企业的契约性、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 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由于 这种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 业的契约理论”。
• 他们指出,一旦某些重要的未来变量因很难或不可能被初 始描述而在合约中遗漏时,控制权的分配就至关重要了;

企业契约问题的理论思考

企业契约问题的理论思考

由著 名经济学家 科斯开创 的 “ 企业契约理 能 够 将 所 涉 及 的 产 品数 量 、 量 、 格 、 质 价 交 时 , 约 的 度 量 或 者 不 可 能 、 者 可 能 其 履 或
论 ” 其 要 义 包 括 企 业 的 契 约 性 、 约 的 不 货 时 间 、 约 处 罚 等 内容 都 在 契 约 中写 清 费 用 也 是 很 高 的 。 , 契 违
, 用 所 谓 “ 约 ” 又 称 合 约 、 同 , 经 济 有一些 “ 契 , 合 其 漏洞” 并 常常不具 备法律 上的可 性 契 约 ) 是 指 与 显 性 契 约 相 对 应 , 以 阐 , 进 学 概 念 与 法 学 的 概 念 是 不 相 同 的 。 在 法 执 行 性 , 而 需 要 设 计 不 同 的 机 制 以 对 付 述 雇 主 和 雇 员 之 间 各 种 心 照 不 宣 的 复 杂 并 这 在 学 概 念 中 , 约 是 指 两 人 或 多 人 之 间 为 在 契 约 条 款 的 不 完 全 性 , 处 理 由不 确 定 性 协 议 的 。 种 理 论 产 生 的 背 景 在 于 , 理 契 相互 设定 合法 义务 而达 成 的具 有法律 强 事 件 引 发 的 有 关 契 约 条 款 的 问 题 。

个 全 新 的 视 角 , 得 有 关 制 度 问 题 的 研 如 说 法 院 能 够 强 制 其 执 行 。 市 场 上 的 产 解 和 明 确 针 对 这 些 所 有 可 能 的 反 应 , 者 使 或
究 成 为 主 流 经 济 学 的 一 个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品 契 约 是 完 全 契 约 , 为 缔 结 ( 卖 ) 方 不可 能 ,或 者可 能其 费 用也 相 当高 。同 因 买 双
近几十年 来最大的 突破之一 , 它为 人们认 件 , 意 遵 守 双 方 所 签 订 的 契 约 条 款 , 可 能 成 本 太 高 。 就 是 说 , 确 定 性 意 味 愿 当 这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契约的概念
1.契约的含义——契约是当事人(两个以上)在地位平 等、意念自由的前提下,各方为了自己的经济状况(至少 理性预期)而在交易过程中确立的一种权利流转关系。
2. 契约的分类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 -隐性契约与显性契约 -激励契约
-自我履行协议与第三方履行契约
-关系性契约
3.契约实现的原则。 第一,契约订立中的自由与责任原则 第二,契约执行中的诚信原则和无偿承诺义务原则, 第三,违约中的损害赔偿原则
三.契约理论及公司的契约属性 企业是股东之间、股东与经理人、雇员之间的一种契约, 是利益相关者通过协商所达成的一种协议,是要素市场取 代产品市场的契约集合。
契约理论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也因为 如此,一直处于不停的整合过程之中。 契约理论经历了古典契约理论、新古典契约理论和现代契 约理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2. 企业债权合约中的道德风险 债务合约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一旦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企业的 控制权就会发生转移,由债务人转移给债权人。但合约本身并不是完 备的,并不能摆脱道德风险。于是,债权人要么提高门槛,要么拒绝 放款。 3.企业股权合约中的道德风险 除英美国家以外,大多数其他国家的股权是集中的,企业委托代理契约 中最主要冲突已由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演化为控股股东与 外部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控股股东主要利用契约的不完全性, 通过关联交易、裙带关系将一部分公司资源转移到自己手中,从而对 契约的其他当事人进行剥削。
• 激励理论在科层制里的应用包括: ——企业内部监督,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是监督下 级的工作并实施奖惩。 ——企业内部的竞赛,比如评选“最佳工作者”,评选 “一等奖”等。这种激励方式按照“序数”而不是“基数” 决定奖金的发放。
第三节 团队生产理论
中国美术片《三个和尚》诞生于1980年,凭借其生动活泼、 别具一格的画面和深刻的故事寓意荣获丹麦第四届欧登国际 童话影展银质奖、第三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葡萄 牙国际国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美术片奖及1980年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
第四章
契约与完全契约的企业理论
学习目标:
• • • • • • 了解契约的产生于发展及契约的内涵 了解不同阶段的契约理论及企业的契约性质 了解信息不对称及其后果 了解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其在企业中的表现 了解团队生产理论以及团队生产中的激励机制 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融资理论
【章 节 导 读】 Title
三、逆向选择 事前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即由于当事人的 行动只有他自己知道,或只被契约中所身 具有的。 1.雇佣合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及解决措施 2.债务合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及解决措施 信号传递与信号筛选工具
四、企业的科层安排 通常情况下,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 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也 是一种管理方式。 高效率的生产要求企业能够有效地协调企业内各部门的工作,调动 全体雇员的积极性,而这都要依托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合适的科层 安排。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最优的组织设计方案,等级的层数,每人管辖的 范围和奖惩的大小,使得每个成员都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的整体目标 努力——激励理论
二. 道德风险 当事人签定合约后,一方拥有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而另 外一方无法观察到、无法监督, 这时另外一方就会遭遇道德 风险。 1.股东与高管之间的道德风险在公司治理中尤为关注。 最优契约理论认为高管薪酬应随企业业绩变化正向波动, 通过一个激励相容的契约设计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结合, 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最优契约的有效设计必须具备3个条件:(1)规范运作的董 事会。(2)有效的市场化约束机制;(3)股东权利的有效 行使。
• 现代契约理论
两大分支,一是完全契约理论,二是不完全契约理论。 完全契约:即缔约双方都能预见契约有效期内发生的主要事件,而且 契约能够被第三方(如法院)无成本地强制实施,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如 何在事前设计精细的激励机制。 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契约条款的设 计就有不完全的可能,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不完全契约 理论。 从企业契约的角度来思考,当契约不完全时,我们需要理清当没有在 契约中清楚规定的情况发生时,由谁来负责?怎样负责?谁享有这部分 剩余权力?比如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当发生合同中规定 不清楚的事项产生纠纷时,谁来决定?经济学家认为应当由资产的所有 者如股东来决定。也就是说,当企业契约不完全时,没有详细规定的那 部分权力(即剩余权力)必须归属于资产的所有者。我们可以把签约的 双方按照委托代理关系来分析。
谢 谢!
第二节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科层选择
一. 信息不对称及其后果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当事人一方持有另一方不知道 的、尤其是他方无法检验的信息或知识(亦称私人信息)。 常见的信息不对称关系: 消费者和商家、律师和客户、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债权人 与债务人
•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结果: 产生一系列代理成本,包括监督费用——观察代理人行 为、测量代理人产出的费用;保证费用——代理人承担的 保证契约履行的费用,如支付给委托人的保证金;剩余损 失——在存在交易成本情况下,委托人实际实现的剩余与 “新古典利润最大化”剩余的差额。 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组织内部经常出现高能力者偷懒 问题或者低能力者滥竽充数等问题。
• 新古典契约理论
源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库恩范式革命及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尤其 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学建立起了基本框架和分析范 式,并发展出了有别于古典契约理论的新古典契约理论。
1.契约是实现交易均衡的手段,是交易主体反复摸索、谈判、调整的 结果; 2.契约具有完全性。契约的签订、履行、对不测事件的预期、争议的 解决等事项,契约当事人均能在契约中详细规定且完全可以执行,契约 当事人认为他可以将将来的事情考虑得很周全; 3.契约的效力仅及于缔约双方,对第三者不存在外部性,这一点与古 典契约理论相似; 4.契约当事人对所选择的条款和契约结果具有完全信息,契约签订和 执行的成本为零
• 古典契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斯密、李嘉图、穆勒、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 1.契约只有双方,且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契约双方完全自由选择,以当事人的协商为基础,不受外力的控制、 干预(包括政府和立法机构) 3.契约是个别的、不连续的 4.只有单纯的物品交易关系,且所签定的契约把交易者事前和事后的其 它事情分离开 5.契约将全部的契约行为,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未来的,都归结于或转化 为当前的事情处理,即在签定契约时,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将交易条件协 商好,将交易内容明确地写入条款,包括对争端的协调 6.履约主要是基于交易者的信誉,出现不履约就依赖法律解决问题。
公司代理成本将决定公司价值(即代理成本越低,公司价值越高, 反之越低)。而代理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对经理绩效的考核和评估成本、 经理对非货币收益的偏好、经理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以及资本市 场的发育程度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股权(经理拥有的股份)越少,代 理成本越高,若股份全部由经理拥有,即所有者兼经营者,则代理成 本为零。因此,为了避免代理成本,尤其是在外部投资者不能完全欲 知企业家/经理事后行为的情况下,应给与他们较多的股权激励,弱 化代理问题。 在企业规模一定时,如果融入债权资本,虽然经理的激励会增加, 股权的代理成本会减少,但同时会带来债权的代理成本。最优的资本 结构是由股权的代理成本和债权的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的。
1
契约
2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科层选择
3
团队生产理论 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融资理论
4
第一节 契约
一. 契约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契约社会 !人类的进步史是一部从基于身份的义务向 基于契约或自由协议的义务发展的历史。
人情式的交易——礼仪式的交易——到正式交易!
《罗马法》 《法国民法典》 《说文解字》 《魏书· 鹿悆传》 《与执恭诏》 。。。。
二、信号显示模型 1、利兰和派尔(1977)的信号显示模型 :企业家通过保留持有的企 业股权比例向外界传递他们对企业前途的信息,因为企业家越是对自 己的项目有信心就越有动力去持有股份 2、罗斯(1977,1978)的激励-信号显示-融资均衡模型:关注普 通的经理如何一边选择融资结构一边传递信息 3、波特文(1989)把债的发行作为一种信号机制 :在均衡状态下,低 成本的进入者通常发行债券来显示信号以便获得较高的市场评价,虽 然这会增加其破产风险;在位者和高成本的进入者则仅仅发行股票 4、戴蒙德(1989)的声誉模型 :从重复博弈的角度来审视了融资安排
三、啄序的企业融资模型 在该理论中,不存在一个清晰定义的目标负债—权益比 例,因为存在着内源的和外部的两种权益资本来源,而且 企业将最先使用内源的权益资本,而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 况下才使用外源的权益资本。 也就是说,企业融资的顺序是:先选择内部融资,然后 是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时,优先选择发行债务,然后是 混合债券,最后才是权益。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 (1972)等人提出“团队生 产理论”,认为企业的实质是团队生产,其产品生产要素的投 入不是简单的组合,产品也不是由各个生产要素简单地相加, 团队生产所使用所有资源不属于一个人。 在团队生产中,参与合作的队员的边际产出并不是可以直接和 分别地观察到的。这时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便会诱致偷懒行为, 导致团队生产的道德风险。怎样减少并抑制这种机会主义倾向? 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机制。 1.市场机制 2.专门的监督者 3.合伙制 4.忠诚
第四节 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融资理论

融资问题是企业理论中一个重要分支,直接决定了企业的 资本结构(企业各项资本如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 涉及到企业内部人(经理/企业家)与外部投资者(外部 股东/债权人)的关系。与其说股权和债务是融资手段, 不如说是不同的治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