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
读后感课件19088
什么叫读后感
读后感:在读了一篇文章之后, 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 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一篇 文章就叫“读后感”,也叫读书 笔记。
写读后感的作用:经常写读 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文章的主 要内容,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提高分析文章和表达内心感受的 能力。
复习写读后感的方法
读后感的题目:
“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读书,怎么快 得了?” 女孩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然而每次女孩失败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的话。 30岁的时候,女孩凭着一点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后来, 她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孩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
《一粒种子的信念》读后感 今天读的一篇短文《一粒种子的信念》非常感人。这
篇文章主要写了女儿工作失败后,母亲一直鼓励和安慰 她,经历了千辛万苦,女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开 办了连锁店。
文章中的女孩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她并没有
自杀,而是不断地尝试另一种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 最后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我妈妈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她 在广东开了三间厂,很有钱。去年六一节的时候,妈妈 特地从广东回来,带我们去逛商场,买东西,吃小吃。 我们还去游乐场完了大半天,直到累了才拖着疲惫的身 子回家。今年的六一节又快到了,我想,作为成功人士 的妈妈肯定也回来陪我们的。
当一名成功人士真好!我也要像短文中的女孩一样,——读《一粒种子的信念》有感
“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会总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读完《一粒 种子的信念》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了。 这篇短文讲的是一个在职业生涯中频频失败的女孩在母亲不断安慰与鼓励下 勇敢尝试最后走向成功的故事。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人总是会遇到失败的,总要去面对失败和困难的。失
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
【 关键词 】 轻松 ; 课堂 ; 读 书; 有感
约翰 ・ 霍特认为爱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既然孩子 的 天性是爱学 习的,为什么慢慢地他们会 失去了往 日学 习的 兴趣?每个学期开学 的时候 ,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满 怀着期 待走 进学校 的 , 他们希望 能够遇到新 的教师 、 新 的同学 、 有 趣 的课程 , 来 满足 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 的欲望。刚开始 的一 段 时间 , 他们会聚精会神地听教师 的讲授 , 希望能够从 中获 得感悟和启示 。可是慢慢地孩子要被一遍遍地督促写作业 , 要在家长和教师的威逼利诱下学习。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 怎 样才 能让孩子一直 爱学习呢?霍 特认 为教师必须努力创设 轻松有趣 的气氛 , 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思想 、 言语和行 动上 的 自由。因此 , 要让学生爱学习 , 教师必担 任小学教 师期间 , 根据孩 子们在课 堂上的种种 表现 以及 自己对这 些现 象的观察和分析 , 所写的教 学 日志。 他记 录的是五 十年前 的美 国的 小 学课 堂 中存在 的种 种 问 题, 探 讨 的是 教 师 为何 失败 或 教 育为 何 失 败 的 问题 。
目
趣 的气氛 , 创设一个“ 自由” 的课堂 。 教师 的语言要有吸引力。 从霍特写 的教学 日记 ,我知道老师讲 的课如果枯燥无 味, 学 生常会用逃避 策略——含糊 地说话 , 胡 乱猜想 , 或者 把问题抛 回给老师 。因此 ,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 点和接 受能力 , 努力做 到深入浅 出。 教 学要洒脱 自如 , 语 言要形象 、 生动 、 有趣。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 自己的教学语 言 ; 讲课
一
、
中语言要清楚 、 准确、 有条理 、 逻辑性强 ; 对小学低年级 的小 朋友要 多用儿 童易懂 的语 言 ; 要找准教学 内容 的重点 , 难点 和关 键 , 围绕着重点 、 难点 和关键考虑需 要讲 哪些话 , 提 哪 些 问题 , 哪里要多讲 , 哪里要少讲 , 这样才能做到有 的放矢 , 声情并茂 。上课 时教师要关 注每一个学生 ,观察学生 的表 情, 揣摩他们的内心变化 。课堂 中多采用肯定激励的语言来 欣 赏学生 , 让学生产生 自信 , 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光是传递知 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 , 教师的激励 语言是他们学 习兴趣 的催 化剂 , 是他们学 习动力 的桥梁 , 也是 帮助他们养成 良好 习惯 的纽带 。如请 学生 朗读课文 或回答 问题时可 以用这样 的语 言评价 : “ 你读得很 流利 , 要是能大声 一点就更好。” “ 你说得 很好 , 看来你用心读课文 了。” “ 你真是火 眼金 睛 , 观察得很 仔细 ! ” “ 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 ! ” “ 你敢于发表 自己的意见 , 进 步真大 ! ” ……
读后感的格式及范文【二十篇】
【导语】读了⼀本书,⼀篇⽂章,⼀段话,或⼏句名⾔后,把具体的感受和得到的启⽰写成的⽂章,就是读后感了,那它的格式是什么呢。
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读后感频道!【篇⼀】读后感的格式及范⽂ 第⼀段把书⾥⾯的⼀些主要的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些什么,想表达些什么。
第⼆段选择⼀个其中⽐较重要地点,也可以是⾃⼰认为重要的⼀些地⽅,把它表达出来,切记是要⽤记的语⾔不要摘抄。
⽐如说我觉得那些地⽅写得好哪些地⽅有隐含的意思,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联系实际的⽣活,把书⾥的和⽣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的实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些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当然不⼀定就三段,中间可以⾃⼰分,详略得当就好,但是结构层次⼀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种是缩写内容提纲,⼀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种是摘录好的句⼦和段落。
题⽬可以⽤《读xxx后感》,也可以⽤《读xxx有感》。
⾸先事要审清题⽬。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理解⽂章内容,从⽽抓住重点,把握⽂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章的中⼼思想,就是⽂中点明中⼼思想的句⼦。
对⼀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俱到,应写⾃⼰读后在思想上、⾏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点做⽂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内容往往⽤3-4句话概括为宜。
结尾也⼤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
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的⽣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的抄录或简单的复述,不能脱离原⽂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
应是发⾃内⼼深处的感受,绝⾮“检讨书”或“保证书”。
《孩子能否容纳失败,在于父母是否接纳他》读后感
《孩子能否容纳失败,在于父母是否接纳他》读后感今天接到家长学校布置的作业,学习《孩子能否容纳失败,在于父母是否接纳他》一文。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因为在读第一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那个在训斥考了87分的孩子的家长不就是我吗?那个迪斯尼先生的父母的作法有多少家长能做到?作者对中国人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对别人看法所做出的反应真是剖析的精准到位。
看第二遍时,脑袋里闪过很多这些年和孩子一起的日子,想到了网上那些形容家庭中家长和孩子关系的词汇:母慈子孝、鸡飞狗跳、和谐共处、河东狮吼等等。
然后又反复看了几遍,才真正有了些许的理解。
一、正确看待孩子的失败,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成功的时候我们大多会感到光荣,心中充满了喜悦,但有成功必定会有失败,失败的时候也不必要感到难过。
要让孩子明白,对于他的失败,没有人会去责备他,也没有人会去嘲笑他。
很多时候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参与了,有了经历,有了经验,这才是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不要太在乎一时的得失与成败,勇敢面对,总结经验与教训,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将失败与自信这两个词语放一起,让人会马上想到,失败多了,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了。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失败,如何引导孩子接受失败的结果,如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让孩子从失败中成长起来,获得更多的自信,这才是我们每个家长需要去思考的、去学习的。
二、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说话的方式,要有足够的耐心文中迪斯尼先生的父母和开头那个训斥孩子的父母,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他们对待孩子时的情绪,孩子面对两种不同态度的父母时,或惊恐不知所措,或暗下决心,争取下次的成功。
父母肯定都希望孩子是第二种情形。
那就需要我们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要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一味的只知道指责孩子。
失去耐心下的教育,不但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给孩子添加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我的父母脾气不好,我不能告诉他们这些事,我不是一个好的小孩,我连这么简单基本的东西都不会……三、接纳孩子,无条件的爱,让我们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关于接纳孩子、无条件的爱这个观点,记不得在哪里看到过,是指要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这个人,而有条件的接纳他的行为。
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
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杨理周《孩子为何失败》是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于1964年推出的第一部作品。
霍特50年前纪录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今天仍普遍地存在着。
这本书中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教育的使命”几个角度解答了孩子为何失败。
我读过之后觉得对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都启发意义。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段话是:怎样创设一个自由的课堂,学生没有思想负担,就像他们小时候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求知欲。
对一个教师来说,这是最重的任务,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世界有趣,人激动的一面,同时要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透明的,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现在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今天,要让学生没有思想负担的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恐怕很难。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目没有这个可能,比如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没有考试的压力,学生也拥有最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最快捷获取学习信息的网络。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可以通过网络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尤其是我们现在正在开办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小组成员的组成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为了学生能广泛的学习新知识,不但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目录树,还为学生提供上网查找信息。
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课堂,学生没有思想负担,就像他们小时候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求知欲。
我们还利用学生成长档案平台,这个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展示自己的收获,记录成长的历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生利用该平台写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同时也能让家长、教师、领导看到学生的成长历程,提高沟通效率。
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们也会认真去探索,去构建一个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李洁)
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双凤中心小学李洁俗话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利用假期时间我有幸拜读了《孩子为何失败》一书。
《孩子为何失败》是历久弥新的教育经典。
这本书是约翰·霍特1958年至1961年期间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书中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们注意过。
读完之后你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作者几十年前在书中所指出的美国教育问题正在中国中小学校里蔓延。
约翰·霍特同时指出,这本书虽然冠以“孩子为何失败”书名,其实也是一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的作品。
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
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心灵再次受到了洗礼。
回想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我觉得我忽视了很多细节——学生在我面前使用的策略。
最近我们班有个叫秦的女孩。
被我说了一句就不来学校上学了,看见我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记得那一次我把拼音本发下去,让孩子们抄写a o e以及他们的四声,我把作业的格式全都写在了黑板上,并且是按照拼音本的格式写的,我没想到竟然还有十几个孩子照着样子也抄不好,于是我把他们叫到讲台一个一个进行精心指导。
当时秦也在内,只见她个头大大的,长得胖胖的。
放学回去后,认为老师我伤了她的自尊心,没给她面子,说在学校没劲,要坐好,还要写字等等。
第二天听她奶奶这么一说,我感到很震惊,也许这种强烈的自尊心会害了她自己,同时也给了我很多警示。
多年来的教学从来没遇到过,在讲台上做作业也不可以。
其实,没有一个老师想要对他的学生造成伤害,每个老师都想把最好的东西交给他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活着。
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自己所教的东西,做好每一次练习;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希望将来孩子能够出人头地。
孩子为何失败 读后感(获奖)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再一次读,我更清晰的认识到了教育的意义,教育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书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霍特所描述的问题主义者和答案主义者,我觉得自己从一个答案主义者慢慢向问题主义者靠拢的过程中,老师真的是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我的物理老师在我解不出问题向她请教时,都会慢慢的将题目逐字逐句的分析给我听,甚至引导我自己去分析,再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教会我怎样分析,怎样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怎样寻找那条最快捷的路。
思维学生之只能自己构造,教师若强加给学生“思维方法”,会引起学生自身的思维混乱,但是我的老师她是在我慢慢构造出自己的思维的过程中给了我非常有效的引导,这种解决问题的经历,使我的思维方法非常的牢固,对于我来说非常的深刻。
因此,现在我自己教导学生时,我尝试着以我的物理老师教导我的方法来教导我的学生,尝试引导他们构造出自己的思维方法,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在引导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慢慢来解决。
在班里,有个别学生对课堂和作业表现出随便的态度,对自己完全没有要求,整天得过且过,非常的麻木,我试图矫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再次学习《孩子为何失败》后,我非常认可霍特先生的观点,当一个人面对各种比较、竞争,长期受到心理压迫,导致宁可享受失败的从容和轻松,虽然不会快乐,但不会感到压力,因为失败必须接受惩罚的恐慌。
这是他们为什么不是差生,但却表现出一副差生的样子的原因之一,他们想逃避这种压力,逃避学业上的竞争。
而最近的数学小游戏,又让我从中窥探到了一些信息,当我向学生介绍魔方,演示魔方的玩法的时候,一些后20%的学生不再无精打采,他们显得很兴奋,而在我教授数独的玩法时,我看到了他们的眼睛在发光。
我能感觉的到,他们不排斥数学,他们是喜欢数学的,这让我开始反省,是否是自己设计的数学课太枯燥无味。
而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中介绍了很多的数学实验,都是我要学习的,教师的教法要灵活多变,尽量提供有趣、具有鼓舞性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不仅仅教会学生使用定理方法,更要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数学,创造机会让他们使用。
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
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1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在工作之余,能抽出时间来读好书,实在是一种好事,一种享受。
书可以给你开阔视野,给你启发。
读了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感触很深,让我意识到我对儿子教育的许多误区。
以前儿子“笨手笨脚”不能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我总是代替他帮他完成;每当儿子犯错误的时候,我总会说:你看你多不懂事,你看杨思成多懂事,你要能有他的好,妈妈就开心了。
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我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犯同样的错误,总认为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聪明,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懂事。
我总是认为提醒儿子和他们班级那些优秀的孩子比,能激发他的上进心,但结果呢?看了《告诉孩子,你真棒!》之后,我领悟到,教育孩子、爱孩子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孩子的成长经历比成绩重要。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件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只有经历了,才能有所收获,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要让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与接受能力弱的孩子比较,只要今天的孩子比昨天进步,那就“太好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在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现在,当儿子有点滴进步的时候,我总是竖起大拇指对儿子说“你真棒!”,当我有一次头不小心碰到墙,儿子赶紧给我轻揉所碰到之处时;我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当我感冒,儿子给我端水时,我会说“有儿子真好”每当儿子听到我的赞扬,得到我的赞赏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培养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成人,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作为妈妈,我记住了书中的这样一段话: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我会告诉孩子:“你真棒!加油!”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2这学期读了几本好书,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可点之处,在此就从最后看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先谈一点点感想吧。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篇一孩子为何失败》是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于1964年推出的第一部作品。
看到霍特在50年前纪录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有怵目惊心的感觉,因为此书所述的一些阻碍学生学习的教法我们正在坚定不移地实施着,我也确信,在今天的我国中小学中也正普遍地存在着这些导致孩子失败的行为,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霍特指出:“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
”而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创造力排名倒数是国内外公认的现实。
备课是老师的,作业是学生的;课堂是老师的,考试是学生的──这样的教育现状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通过认真阅读此书,我认为造成孩子失败的因素是我们已经或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现从以下几方面浅作分析,以资共勉。
第一,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感受造成孩子的失败。
霍特说:“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就像手持照明灯踽行于夜森林的人一样。
他在照明灯下所看到的情形,并非是原来的面目,而是早已被调整过的行为。
换句话说,只要他提着照明灯走路,他就永远无法看到森林里夜晚的真实情况。
”教师总是根据“照明灯照到的”情景来调控教学的节奏和进程,以为这就是课堂里的真实情况,由此作出教学调整的判断和决定,这就是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失败的缘由。
因为很少有教师花时间去了解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认识、学生对于该学科领域所持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学习感受。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首先就要对学生的知识起点、心理特征等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知道即将讲述的学科知识学生了解的情况如何、难点在哪里、应该如何突破等。
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洞察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感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第二,教学评价“一刀切”造成孩子失败。
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但许多学校的教学,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等的要求是统一的,像工厂中的流水线一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统一学习,达到一定标准者合格,否则就是不合格。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刚出生的婴儿,无论身体还是心灵是多么稚弱!我们轻易不敢抱他,怕不小心伤了他。
然而,在入校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这样一个娇嫩的、一无所知的生命,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长的神奇和伟大。
灵巧健康的体魄、对自然界不同事物明晰的判断、复杂的语言系统,等等,都有了想象不到的成长和显著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觉得很愉快、很自主,更没有心理负担,对新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有的事情做起来还不知疲倦,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但是,这样一个聪慧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越来越痴呆的眼神和愚钝的行为告诉我们:孩子变笨了。
一如约翰.霍特在他《孩子为何失败》中做出的评判:学校,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
约翰.霍特指出,几乎所有的孩子,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创造能力——这些能力与生俱来并且在他们两三岁时曾发展到极点——丝毫没有任何的进展。
导致他们退步的原因,是恐惧、厌倦和迷惑。
他们害怕退步,担心辜负成人的期望,也惧怕他们会生气。
成人无止境的期望,让他们一仰头就觉得乌云笼罩,心情凄然。
一次,课堂上的游戏让学生深入其中,整堂课的效果都非常好,下课时,学生问我:“老师,我们下节课还玩这个游戏吗?”我思考一下,为了保持进度,下节课要进入新课程学习,所以回答:“不会,下节课我们要学新知识了。
”学生们一片哀嚎。
身为老师,我们常常认为自己身负引导学生迈向幸福大道和阐扬生命的重任,在引导学生迈向他们理想前途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仿佛是拯救孩子命运的救世主。
但是很遗憾,这只是我们的想法。
事实上,孩子已经将学校视为我们随时可以胁迫他们的场所,在他们看来,每天的上学不过是无奈地听着老师含糊不清的课程,完成似乎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
每天的上学就像上医院一样,虽然医生强调他所开的药方具有特殊的功效,但这些孩子想到的却是药味苦涩,效果不彰,说不定还对身体有害。
他们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说辞。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1、《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孩子为何失败》为美国当代教育改革家约翰.霍特作品,以日记的方式写了四篇,分别为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
并写了结语—教育的使命。
该书由特级教师常生龙作推荐序。
该书中,与学生一起的点点滴滴写得栩栩如生,并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反思,夹叙夹议,反映了美国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学现状。
我在认真读这本书时,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教学经历,许多情景或片断总觉得很相似,就是自己经历过似的。
书中的一个故事深深的.吸引我:安娜被一学校开除,专家认为她有严重的学习障碍,还存在精神和心理紊乱,而在约翰.霍特的眼里,是最快乐的孩子之一——勇敢、精力旺盛、热情、上进、有天赋,还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他说没“教”她多少,她虽然学期结束时依然不熟练阅读与运算,她后来成为世俗所谓的成功者。
从而我想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该学生没有破罐子破摔,她虽然学不懂教师教的,但她依然自强不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自我。
这或许是解开了这孩子的困惑与迷茫。
最后,写道“帮助所有的孩子成长这样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快乐”,那么我想,我们为师怎么样才能做到这样呢,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练自身。
2、4年级读后感作文400字《铁路边的孩子》读后感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有了书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要问我喜欢哪本书,莫过于英国作家伊迪斯·内斯比特所写的《铁路边的孩子们》了。
书中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由于遭到了家庭的变故,爸爸被人冤枉抓了起来,他们不得不离开了以前幸福的家,搬到乡下一个靠着铁路的房子。
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伯比、彼得、菲莉丝开始了新的生活。
虽然没有好吃的,没有了仆人,没有了公主王子般的生活,但大家却能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三个孩子很可爱:给许多火车起了不同的名字;他们很善良:帮助受伤的吉姆回家;他们很勇敢:在船失火时,彼得和伯比抢着进入船里救孩子;他们很热心:到处帮那些俄国朋友打听他走失的太太和孩子的下落……伯比的善良体贴让我明白了要对人真诚,以诚相待,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宽容大度。
孩子为何失败 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然而,有些孩子似乎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失败。
他们可能在学业、社交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导致他们无法取得成功。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失败呢?首先,父母的影响是孩子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导师和榜样。
如果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孩子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心,无法克服困难。
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可能对孩子的失败起到负面影响。
如果父母过分追求完美,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孩子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能为力,从而导致失败。
其次,教育制度也可能是孩子失败的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对学术成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可能会面临过度竞争和过度学业负担的情况。
一些学校可能过分注重分数和排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这种教育制度可能会让一些孩子感到压抑和无望,导致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失败。
此外,社交环境也可能对孩子的失败起到一定的影响。
孩子们通常会受到同伴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受到排挤、欺凌或孤立。
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无助,他们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导致失败。
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可能对孩子的失败起到一定的影响。
社交媒体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他们可能会比较自己与他人的生活,从而感到自卑和不满足。
然而,孩子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他们注定要失败。
相反,失败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
孩子们可以通过失败来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
他们可以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得更加坚韧和有韧性。
此外,父母和教育者也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方式。
总之,孩子为何失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
父母的影响、教育制度和社交环境都可能对孩子的失败起到一定的影响。
然而,孩子的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通过失败,他们可以学会适应困难,发展自己的潜力。
父母会沟通,孩子也会改变亲子沟通读后感
父母会沟通,孩子也会改变亲子沟通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父母会沟通,孩子也会改变〉有感》在我读到《父母会沟通,孩子也会改变》这本书之前,我觉得亲子之间的相处就像是一场猜谜游戏。
孩子不知道父母在想什么,父母也搞不懂孩子为啥老是做出那些让他们头疼的事儿。
就像我和我的爸爸妈妈,有时候我们就像生活在两个不同星球的人,互相不理解。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
有一次,他兴高采烈地跟我说,他特别喜欢画画,想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
可是他爸妈呢,觉得画画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小明当时可委屈了,他眼睛红红的,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兔子。
他对他爸妈说:“我真的很喜欢画画呀,这是我的梦想。
”他爸妈却不以为然,还说:“梦想能当饭吃吗?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像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小明心中那团热情的小火苗。
从那以后,小明就变得有点消沉,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开朗了,就像一朵失去阳光的花朵,慢慢枯萎。
书里讲了好多这样的例子。
那些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根本不去听听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点菜,你不问问人家厨师会做啥,就乱点一通,那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亲子沟通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我又想到我邻居家的小红。
她的爸妈就特别会沟通。
小红喜欢跳舞,她爸妈没有像小明的爸妈那样反对,而是和小红坐下来好好聊。
她爸爸说:“宝贝,我们知道你喜欢跳舞,这是很好的爱好。
不过跳舞可能会占用你一些学习的时间,你打算怎么平衡呢?”小红听了,眼睛亮晶晶的,她说:“爸爸,我会在做完作业之后再去练习跳舞的,而且我跳舞也会让我更有活力,学习起来也更有劲儿呢。
”她妈妈也笑着说:“好呀,那我们支持你,不过你要说到做到哦。
”小红高兴得蹦了起来,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从那以后,小红跳舞越来越棒,学习成绩也没有落下。
我想,这就是沟通的魔力吧。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像是一座桥梁。
如果这座桥断了,那两边的人就只能干瞪眼,互相干着急。
可要是这座桥很坚固,那两边的人就能自由地往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有远见的父母,要让孩子吃点苦读后感
有远见的父母,要让孩子吃点苦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有远见的父母,要让孩子吃点苦〉有感》哎呀,今天读了那篇《有远见的父母,要让孩子吃点苦》,我心里可真是有好多好多想法呢。
我就先说说我身边的事儿吧。
我有个同学叫小明,他呀,在家就像个小皇帝似的。
他的爸爸妈妈什么都给他弄好,早上起来衣服是妈妈给穿,饭是爸爸给喂。
上学的时候,书包都是爷爷给背到学校。
我就想啊,这哪行呢?就像一棵小树苗,一直有人给它遮风挡雨,它能长得结实吗?肯定不能啊!那小树苗得经历点风吹雨打,才能把根扎得深深的,长得又高又壮。
小明就像那棵没经过风雨的小树苗,他在学校里,稍微遇到点困难就哭鼻子。
上次老师让我们做手工,别的同学都自己动手做,虽然做出来的东西有好有坏,可大家都特别高兴。
小明呢,就坐在那儿,等着别人来帮他,别人不帮他就开始哭,像个小娃娃似的。
我当时就想,他爸爸妈妈这样把他护得严严实实的,到底是爱他还是害他呢?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我听我奶奶说,她小时候村里有个孩子叫大牛。
大牛的爸妈可不像小明的爸妈那样,他们对大牛可“狠心”了。
大牛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爸妈下地干活,小小的人儿在地里除草、浇水,累得满头大汗。
那时候村里好多人都说大牛的爸妈太狠心了,孩子那么小就让他干那么多活。
可是呢,大牛慢慢长大了,他可厉害了。
他能自己种出特别好的庄稼,还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很多问题。
有一次村里发大水,好多人家的粮食都被淹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大牛呢,他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把粮食保护得好好的。
他还帮着其他人家一起想办法排水、抢救粮食呢。
你看,这就是吃了苦的好处。
要是大牛也像小明一样,啥都被爸妈包办了,他能有这样的本事吗?我看不能。
我有时候就想啊,我自己呢?我爸妈对我可不像小明爸妈对他那样,也不像大牛爸妈对大牛那么狠。
我爸妈是那种刚刚好的。
比如说我想自己洗碗的时候,我妈不会不让我洗,她会在旁边看着我,要是我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她也不会骂我,就会告诉我下次要小心点。
数学组《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数学组《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孩子为何失败》是数学组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儿童学习与失败原因的深入研究,作者全面分析了孩子在学习中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本书着重强调了孩子学习的心理问题。
作者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孩子在心理上的不健康可能导致学习的失败。
例如,对自己没有自信、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失败产生过大的恐惧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将有助于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其次,本书还深入剖析了学习方法问题。
作者指出,很多孩子在学习上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的孩子追求速成,片面追求高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的孩子死记硬背,没有掌握灵活运用的技巧;还有的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需要时间和坚持。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他们在学习中陷入困境,无法取得进步。
通过阅读本书,我意识到重要的不只是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再次,本书还提到了环境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作者认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专注学习的条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
相比之下,一个不利于学习的环境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和干扰。
读完这一部分,我深刻意识到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学校都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有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本书还从教育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孩子学习失败的原因。
作者认为,传统的教育制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这导致了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无法有好的学习效果。
《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家长读后感
《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家长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男孩、鼹鼠、狐狸和马〉有感》我是一个家长,最近陪着孩子读了《男孩、鼹鼠、狐狸和马》这本书。
哎呀,读完之后,我这心里呀,就像被什么轻轻触动了一样。
书里的男孩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对这个世界有着数不清的疑问。
鼹鼠呢,那就是个可爱的小话痨,总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给男孩讲好多有趣的事情。
我就想到我家孩子,也有这么一个好朋友,俩人在一起的时候,那嘴巴就像机关枪似的,停都停不下来。
我就想啊,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又美好,有个能一起聊天的小伙伴就开心得不得了。
那狐狸呢,一开始看起来有点凶巴巴的,就像那些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的有点冷漠的人。
可是后来呀,狐狸也变得温和起来了。
这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表面上看着不好相处,可一旦你走进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他们其实也很善良。
我就跟孩子说,你看,在学校里可不能光看别人的表面,也许那个看起来很凶的同学,心里也有很柔软的地方呢。
孩子眨巴着眼睛,好像懂了的样子。
还有那匹马,高大又强壮,它就像一个智者。
它说的那些话呀,都特别有哲理。
我读的时候就在想,要是我小时候也能有这样一个像马一样的朋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点一下就好了。
比如说男孩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够好,马就会安慰他,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这让我反思,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多像马这样,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总是盯着他的不足呢?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在学校参加跑步比赛没跑好,回来就很沮丧。
我当时就有点着急,还数落了他几句。
现在想想,我真不应该啊。
要是我当时能像马对男孩那样,告诉他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他努力的过程,那孩子的心情肯定就不一样了。
在书里,男孩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经历了很多。
他们在雪地里互相依靠,互相取暖。
这多像我们的家庭呀,在困难的时候,家人就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我就和孩子说,不管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像男孩的朋友们一样陪着他。
孩子听了,就紧紧地抱住了我。
《别让爱阻挡了孩子成长》读后感450字
《别让爱阻挡了孩子成长》读后感450字示例文章篇一:《〈别让爱阻挡了孩子成长〉读后感》读了《别让爱阻挡了孩子成长》这本书后,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书里讲了好多故事,那些故事里的家长啊,就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把孩子紧紧护在身边。
他们觉得这就是爱孩子,可真的是这样吗?就像我邻居家的小明,他都上小学了,每次上学妈妈都要帮他背书包,给他整理书本。
小明想自己做,他妈妈就说:“你还小,做不好的。
”这真的是为小明好吗?我觉得这就像把小树苗一直放在温室里,那小树苗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呢?在我们的生活里,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家长们怕孩子摔倒,就不让孩子跑步;怕孩子被欺负,就不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
这看起来是爱,可实际上呢?这就好比是把小鸟关在笼子里,小鸟永远学不会飞翔。
孩子就像小花朵,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经历风雨。
如果家长总是挡在前面,孩子就永远不能真正长大。
我还看到有的家长在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马上就把答案告诉孩子。
这就像是孩子要过河,家长直接把孩子抱到河对岸,孩子根本没机会自己想办法过河。
孩子是需要自己去探索世界的,他们得自己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本书让我明白,爱孩子不是把他们紧紧攥在手里,而是要学会放手。
家长们得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新事物,哪怕会失败,哪怕会受伤。
就像小鹰学飞,老鹰要是一直把小鹰护在巢里,小鹰永远也不能在蓝天翱翔。
我们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自己去做很多事。
家长们可不能让爱变成阻挡我们成长的墙啊。
我的结论就是,家长们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怎么爱孩子才是正确的,不要让过度的爱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示例文章篇二:《读〈别让爱阻挡了孩子成长〉有感》读了《别让爱阻挡了孩子成长》这本书后,我心里有好多想法。
书里讲了好多家长过度爱孩子的例子。
就像有的家长,孩子都上小学了,还每天喂饭。
这就好比把小树苗一直放在温室里,不让它经历风雨。
孩子自己有手有脚,完全可以自己吃饭的呀。
我有个同学,他妈妈就是这样。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3篇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3篇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3篇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一)《孩子为何失败》一书是约翰·霍特根据他的教学日记写出的一本书,这本书记录了约翰·霍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可是现在这些问题正在我们周围发生着。
这本书虽然在讲孩子为何失败,其实本质上不正是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吗?正如书中所说的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
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我们的教育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觉得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可是纵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学生无奈的被教师牵着鼻子一路前行,不是他们没有想法,是教师不给他们有想法的机会。
所以我们的课堂首相要给孩子自由,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的自由。
那么首先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少讲。
我们作为老师的,总是怕学生学不会其中的知识,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讲解着重要的内容,其实不知道这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有的时候孩子只要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下,也许有些问题都能理解。
可是我们的教师总是把东西嚼烂了再喂给孩子吃,好让孩子只要张口就能把东西吃下去,就能一手营养,殊不知这种行为渐渐地会使孩子失去了咀嚼东西的能力,那么长此以往,思考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
其次,课后教师也要给孩子自由。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让孩子也有发言权,当然不是随便的瞎说,而是有针对性的发言。
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了知识,可是教师却仍然要孩子抄写好几遍,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教师也要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主决定自己的作业,从而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可以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对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有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
教育并不仅仅是教师一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们座位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应该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提供最大限度上的自由,让孩子能够自由发挥,自主探索,那么孩子才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
杨晓英
《孩子为何失败》是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于1964年推出的第一部作品。
霍特50年前纪录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今天仍普遍地存在着。
这本书中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教育的使命”几个角度解答了孩子为何失败。
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能体验成功的乐趣,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一、让学生克服恐惧,重塑自我
《孩子为何失败》中有一段文字:在学校里,学生所受的恐惧相当严重……事实上,从孩子脸上的表情、声音、动作、举止,我们能明显觉察到大多数孩子都心怀恐惧,而孩子的恐惧会导致失败。
很多老师都碰到过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却沉默以对的情况,大多数老师在排除了不专心听讲之后会认为自己的问题存在难度或指向性不明确,于是一再为这个学生降低难度,事实上结局仍然可能是这个学生的沉默和其他学生的不耐烦。
霍特先生认为这类学生根本不在思考问题,“把自己伪装得不才、无能,不但可以降低别人对你的期望和要求;也能降低你对自我的期望和要求,如果你准备失败,那么你一定不会失望。
我们也和霍特先生一样对那些“最早交卷却又错误最多、分数最低的学生存在困惑。
”虽然我们和霍特先生一样提醒学生利用多余的时间多检查几遍,不急于交卷。
事实上学生一旦交卷,他们对不及格的恐惧要比再次检查时的恐惧要小得多,如何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重塑自我呢?
平时在教学中,有时我也会失去耐心,对答不出题的孩子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不问原因的会觉得他们没有努力。
我想:以后遇到孩子们在学习上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埋怨学生、批评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我们的课堂和教育方法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为什么让孩子们觉得困倦不已?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呢?其实,没有一个老师想要对他的学生造成伤害,每个老师都想把最好的东西交给他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活着。
可是为什么大都学生都会觉得学校是一个老师可以随时威胁他们的地方呢?我想大部分的原因在于学生所受到的压力。
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学会他们所教授的东西,做好每一次练习;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希望将来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同学间的成绩差异也会对彼此造成压力。
这样厚重的压力附着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哪怕那些十分聪明的孩子也会因为压力而无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因此,就像霍特在书中写的“目前两项刻不容缓的工作重点就是:消除学生的恐惧,然后帮助他们调整因恐惧心理而形成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习有趣其实非常简单。
霍特告诉我们:1.孩子不需要教。
不用老师教,孩子就可以学到很多,甚至学得更好;
2.孩子对成年人的世界以及我们的做事方式非常好奇;
3.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学得最好;
4.孩子为了某个直接的、有意义的目标而学习时,效果最好。
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在给大部分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生存的空间和土壤的同时,我们不忍心也不能够放弃那些面临“淘汰”的秧苗。
拯救他们唯一的方式,就是教育者要寻求另一片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去释放其个性,想方设法地去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不断积极向上,并坚信书中所言“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学习”。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可以少讲一些,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
虽然我觉得以现实的状况来看,完全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实在不是教师一臂之力可以为之的,但本着为学生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多体会学生的感受,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是可以去试一试的
三、仔细观察,恢复本真
霍特先生在书中提到“你不能只从学生在课堂中回答的表现来评定他们,你必须暗地多方面观察他们,否则你根本无法真正了解他们。
一个老师所能顾及的,应该在于他是否真正努力教学,而不是让每个学生保持安静,或认真听课。
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就像手持照明灯瑀行于夜森林的人一样。
他的照明灯照到哪里,被照到的生物就马上警觉他的侵进,于是便失去了在黑暗中那种活跃自如的动作。
因此,他在照明灯下所看到的情形,并非是原来的面目,而是早已经被调整过的行为。
换句话说,只要他提着照明灯走路,他就永远无法看到森林里夜晚的真正景况。
”
为什么我们经常抱怨同一班学生,在不同老师的课上有不同的表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各个老师个人风采以及学科特点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某些老师看到的是照明灯下的夜晚景象,而另一些老师看到的才是森林夜晚的真正景色。
对于教师来说,读书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是不过分的。
阅读常常带来惊喜,读书既是欣赏别人,也是在挖掘自己,让我们都来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