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虚词

合集下载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祭十二郎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2.何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动词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3.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反问语气,吗,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高考考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

高考考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维唯32已、33矣、34犹、35哉三、文言虚词题例1.而(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7>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新序》(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1.【而】(1)作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并且、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表递进,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师说》)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⑦表修饰,译为“着、地、的”。

例: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⑧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作代词表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而后】译为“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而况】即“何况”,表反问的语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链接高考】(1)(2020·全国卷Ⅰ)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不译(2)(2020·新高考Ⅰ卷)阉人愤而去。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3)(2020·新高考Ⅱ卷)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2.【何】(1)作疑问代词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作定语,译为“什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作疑问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译为“多么”。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考试对虚词要求
高考文言文虚词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 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 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1)连词用法 (2)代词用法 (3)复合虚词 (4)其他用法 (5)示例演示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1)连词用法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例释: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 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文言常用虚词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四)固定用法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 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 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 “比”。
◎虚词解决方法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 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 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 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 古”。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常考的文言虚词用法归纳8个

高考常考的文言虚词用法归纳8个

高考常考的文言虚词用法归纳8个(一)何1.疑问代词(1)译为“什么”。

例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例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2)译为“为什么”。

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3)译为“谁”“哪里”。

例1:牛何.之?(何,哪里。

全句译为:把牛牵到哪里去?)(《齐桓晋文之事》)例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何,谁。

全句译为:这实在是我造成的啊,又能责怪谁呢!)2.副词(1)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

例1: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孔雀东南飞》)例2: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作疑问代词的“何”用在疑问句中,需要做出回答。

作副词用的“何”用在反问句中,不必做出回答。

)(2)副词,译为“多么”,表示感叹。

例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例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3.复音虚词(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

例: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二)乎1.句末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

相当于“吗”。

例1: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例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反问语气。

相当于“吗”“呢”。

例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例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3)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4)表感叹语气。

相当于“啊”。

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句中助词,用在句中缓和语气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一)助词1.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的客人称赞我没,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解析:“之”在这里即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动词,到……去。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解析:本句中的“之”后面跟地点性的名词,所以为动词,翻译成“到……去”。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而】(一)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连接“博学”和“日参省”表示强调,是”而且“的意思,表递进关系。

因此本句可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2.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因此本句可译为: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在这里可以不用翻译。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范围广。

4.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不译,或者译为“因而”,因此本句可译为:刘表厌恶刘备的贤能,不能够重用他。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得超赞)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得超赞)
高考18个文言虚词
一、而
•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余知而无罪也。” • ②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
等关系。“故其国富而兵强。”“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 不知二。”“林木茂而斧斤至矣。” • ③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提刀而立。” • ④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 ⑤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已而,已而!今之从政 者殆而!”
。” • 量词。套,座。用于房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 ②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
”“…的事物”“…的地方”等。“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所以』1表示…的原因。“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 2表示用来…的东西。“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十二、于
• 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到”“向”“从”“对于”等。
• “子击磬于卫。” • “达于汉阴。” • “逢蒙学射于羿。” •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②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或重于泰山,
……” • ③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臣诚恐见欺于王
八、为
• ①做。“见义不为,无勇也。”“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 治理。“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 ②作为,当作。“霓为衣兮风为马。”“以分合为变者也。” • 变为,成为。“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③认为。“孰为(赵)盾而忍弑其君者乎?” • ④是。“余为伯倏,余而祖也。” • ⑤如果,假如。“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 ⑥介词。给,替。“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⑦介词。因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 ⑧介词。被。“为张辽等所袭。”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而(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

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也做主语,“你”。

不作宾语。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固定结构:(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无乃尔是过与。

(2)乃尔:译为“这样”。

例: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以1.介词(1)表工具,“拿,用”。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

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3)表凭借,“凭,靠”。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4)表原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

高考必备文言文20个虚词

高考必备文言文20个虚词

1.之①<动>到……去。

《为学》:“吾欲~南海。

”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

《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

”《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

《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

《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

”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

”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

《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

”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劝学》:“蚓无爪牙~利。

”⑨<助>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

《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

”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

《师说》:“句读~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

”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

《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

”2.而①<名>颊毛;胡须。

《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

”②<代>通“尔”你,你的。

《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③<动>通“如”。

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

”④<连>1.表并列关系。

《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

”《捕蛇者说》:“黑质~白章。

”2.表相承关系。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

高考必背文言虚词18个

高考必背文言虚词18个

文言虚词1、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示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其(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第三人称代词。

应译为“它”“他”不能加“的”秦王恐其.破璧。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④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

视情况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Pron
动词宾语,第三人称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用在动词前,代处所、人、事
“在哪里”、“从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dv
用在动词前,表询问或反问
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
在其中、从这里、在这里、在那里、从那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判断词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Prep
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原因
因为,由于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目的
为了
原因
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赤壁赋》
连词
并列:连接2个v/adj/以v或adj为中心的短语
而且、又、并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褒禅山》
递进
目的
而、来、用来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承接

文言文18个虚词

文言文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一、而㈠[ér]⑴名词。

鳞属颊侧下垂的毛。

⑵代词。

1、你。

例:余知~无罪也。

2、你的。

例:~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⑶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并且”。

例:妇拍~呜之。

2、表示顺承关系。

相当于“就”。

例:先度其足~置之其坐。

3、表示进层关系。

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4、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可是”。

例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5、表示修饰关系。

例:久~不去。

6、表示假设关系。

相当于“如果”。

例: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表示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面”。

例:遏其生气,以求重价,:~江浙之梅皆病。

⑷助词。

1、表示偏正关系。

相当于“着”、“地”。

例:佣者笑~应曰“……”|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语气。

相当于“耳”。

例:今之从政者殆~!㈡[néng]名词。

才能。

通“能”。

例:德合一君,~征一国。

二、何㈠[hé]⑴代词。

表示疑问。

1、什么。

例:大王来~操?2、哪里。

例:豫州今欲~至?⑵代词。

与动词“如”、“若”、“奈”连用,表示“怎么样”。

例:今日之事~如?|此为~若人?|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⑶副词。

表示反问或感叹。

1、怎么。

例:~不试之以足?2、这么。

例:妇啼一~苦!3、多么。

例:开国~茫然!㈡[hè]动词。

担,负。

通“荷”。

例:~蓑~笠。

三、乎[hū]⑴助词。

语气词。

1、表示疑问或反诘。

相当于“吗”、“呢”。

例:吾射不亦精~?|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2、表示感叹。

相当于“呢”、“啊”。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表示揣测。

相当于“吧”、“呢”。

例:或能免~?4、表示停顿。

例:众言同,于是~书。

5、表示性态。

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⑵介词。

相当于“于”。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旦余济~江湘。

四、乃[nǎi]⑴代词。

1、相当于“你”。

(完整版)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完整版)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2.何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动词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3.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反问语气,吗,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 “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 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 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二、看对应位置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 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 词,可推断“乎”与“哉” 同义。

1、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者)
试 一 试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逸豫,安逸享乐)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敝,疲敝) 4、通五经,贯六艺 5、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7、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通—贯,通晓)
(除—攘,排除)
“之垄上”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去”“往”的意思,“垄上”是“之” 的宾语。因此“之”是实词,而不是虚 词。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 “乘”是介词“趁着”的意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 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 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 乘着的意思。此句的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 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利”“便”也是对文,都 是指有利的形势。 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都是表修饰的连词。
理解常见虚词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
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 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 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
“仲尼之闻” “抚之”是动宾 是偏正短语, 一、看语法结构 短语,“之”是 “之”用在定 动词“抚”的宾 语和中心语之 语,代词。 间,是结构助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词,可译为 “的”。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 短语,作“久矣”的 主语,“之”用在主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 秋水》) 语和谓语之间,起取 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有四句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出现过,根据文意,A 项两个“故”,前一个是连词,表示结果,可以解释为“因此”;后一个是副词, 作“特意、特地”讲。B项两个“每”都是副词,都作“每次,每当”讲。C项 两个“因”都是介词,都作“经由,通过”讲。D项两个“及”,也都是介词, 都表示某一动作涉及到某个对象或范围,可以解释“到”。据此可以判断A项是 应为正确的选项。
看语法结构 看对应位置 看特殊标志 看语气表达 看具体语境 看删换变化 看句式特点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 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 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 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 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 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 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期将归, 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 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 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 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 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日:“卿清孰与父清?”威对 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 “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2000年)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 道”。 烛之武退秦师》) ③吾其还也(《左传·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语境是一只“青麻 头”(蟋蟀)藏匿 五、看具体语境 在“针针丛棘”之 中。由此可推断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 “焉”是兼词“于 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 此”。“伏焉”即 不离篇”。 “伏在那里”。
七、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 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
“于南亩之农夫” 介宾短语,“于”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介词“比”的意 是宾语前置句,“何 思。 是定语后置句, ③何以战(《左传· 曹刿论战》) “”“石”是中心语, 以”即“以何”, “以”是介词“凭借” “铿然有声者”是定 的意思。 语,“之”是助词,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 省略了宾语“之”,“与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之)”是介宾短语,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 “与”是介词“和、跟” 的意思。 “被”的意思。
经· 东山》)
“夫”用在段首 引发议论,是 三、看特殊标志 发语词,可不 译。这种用法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 “至若”用在句首承接 的虚词还有 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 “若夫”“故 上文,表示另外再说 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一层意思,与现代汉 夫”“且 “是故”表事情的 夫”“盖”等。 语的至于相同。这种 关联,可译为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用法的虚词还有 “因此”。这种 “至”“”“至如” 用法的虚词还有 ②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等。 “是以”“虽 然 ” “ 然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范仲淹《岳阳楼 ·· ·· 则”“盖”等。 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 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例
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 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 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 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 “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 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 “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 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焉” 用在陈述的语境
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 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 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用—以,被任用)
(带—腰,佩带)
8、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幼—冲,年幼)
试一试
1、除南清河太守
联系: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授予官职
2、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联系:“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偏私来自3、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 通晓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 “焉”用在疑问句中, 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
表示责备的语气,由 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 此可推断“焉”是疑 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问代词,可译为“何、 哪里”。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四、看语气表达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 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 也不同。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 断。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 概”。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 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 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 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 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 “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 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 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 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 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 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 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 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 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 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 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 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