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一单元开启化学之门
2024秋新教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复习课件
性著作,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未涉及化学变化的( B )
A. 白土烧瓷 B. 棉纱织布 C. 炉甘石炼锌 D. 五谷酿酒
3.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
化的是( B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A.镁条燃烧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B.陶土网上收集到的固体呈黑色 C.根据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的性质可推知镁可用作烟花和照明弹 D.可用试管夹夹持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复习
1. 物理变化:没有__新__物__质__生__成__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伴随现象: 物质形状、状本态质发区别生:改是变否..有....新物质生成
2. 化学变化:有__新__物__质__生__成____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伴随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还伴随着 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NH3 H2O
CO2
4
现象
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试管口有水珠产生
结论
“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
水和二氧化碳 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 + 水 + 二氧化碳
CuO H2O
CO2
5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结论
镁在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氧气
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
镁+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4. 以下是《礼记》记载的中国秦代古法酿酒。其中涉及化学变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一章_开启化学之门_1.2_化学研究些什么_同步检测(有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同步检测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2.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节日燃放焰火B.木炭烤熟食物C.西瓜榨成西瓜汁D.檀树皮制成宣纸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能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4.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A.食盐、水、酒精B.衣服、桌子、电视机C.太阳、宇宙、太空D.精神、意识、力量5.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B.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C.做馒头时,要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D.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6. 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燃烧时发光、放热②燃烧时有水雾生成③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⑤熄灭时蜡烛冒白雾.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③④⑤C.④D.①②③④7. 关于燃料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风扇B.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主要原因是提供充足的氧气C.火力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液态空气D.双氧水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不是银而是汞B.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塑料C.玻璃钢不是玻璃而是钢D.生铁不是铁而是铁合金1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原集气瓶容积的11.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的是()A.氧气氧化汞B.糖水白酒C.氮气澄清石灰水D.水石灰石12. 如图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13.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结束时量得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滴入酚酞的目的是让溶液变红,便于观察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B.随着蜡烛的燃烧,水槽中的溶液逐渐褪色C.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少可能是因为瓶内的氧气没有完全消耗D.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少可能是因为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等气体14.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B.空气中的氮气没有任何用途C.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都属于氢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化学式为型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必然相等C.克食盐与克水混合充分振荡,形成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克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17.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太多,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外界空气进入瓶内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1)石墨与金刚石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18.(2)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建筑工人通常在用剩的石灰浆上面覆盖一层沙土的原因是________.19. 现有、、、、五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把它们进行一系列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①跟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②跟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③跟两溶液混合,产生气泡;④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上述实验现象,推出、、、、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填“”、“”或“”)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并有水珠生成,你认为蜡烛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____元素.(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 (10分)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各举出日常生活中两种变化的二个例子.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产品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和化肥.生产原理是:将和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晶体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后分离出,加热制得纯碱.生产流程:相关资料:(1)(2)已知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问题讨论:(1)操作、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________.(2)检验挥发性气体的方法________.(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挥发性气体;.溶液;.氢氧化镁;.化肥组成确定:(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___(写化学式).含量测定:称取该纯碱样品固体混合物,加水配成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数据见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1)________;(2)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总结反思: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________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溶液改为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报告表.(查阅资料: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1.2化学研究些什么同步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D【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解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结论分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可燃物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进行分析.【解答】解:、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的,故说法正确、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掉,故说法正确;、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说法正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故说法不正确.故选:.2.【答案】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1.1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复习课件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问题探究] 你了解化学吗?化学离我们有多远? [思考交流]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归纳提升]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能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 自然、保护自然。
(1)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弄清 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 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方法点拨]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 头上消除污染。其主要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采用无 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 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 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 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问题探究] 把有助于下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如桌子、 凳子等是一个个的物体,而它们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木头 制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物体”具体、形象,而“物质” 抽象,世界上的很多物体都是由同一种物质制作的,物体的 种类多于物质的种类。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探究点二 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情景展示]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详细加练习
第一单元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补铁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一氧化碳会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2、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现象:固体逐渐减少,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碳酸氢铵应该密封保存在阴凉处,以防受热分解。
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做灯泡填充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用于制造氮肥,液氮还可以用于医疗。
4、铁的锈蚀试验:实验时,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在锥形瓶中加入浓盐水(更易生锈),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深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
实验现象;a铁丝表面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深入烧杯中的导管内红色水柱上升一小段。
现象解释:红棕色物质是铁锈,铁生锈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上一小段。
为了防止铁生锈,研制出了性能优异的不锈钢。
5、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都举世闻名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_的变化;物理变化:_没有新物质生成的_的变化。
二者本质的区别就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注意:a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肯定没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是发光发热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和导电性等。
3、蜡烛燃烧实验: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有水生成,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被压入水的体积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倒吸如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1/5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解释: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件沪教版0628191
本章总结提升
测定装置
现象分析
方法原理
一段时间后铁粉变 通过物质与空气中
为红棕色,烧杯中 的氧气反应,消耗
的水进入集气瓶, 氧气,使密闭容器
进入的水约占集气 中的气体减少,减
瓶内空气体积的 少的气体体积即为
1/5
氧气的体积
本章总结提升
测定装置
现象分析
方法原理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 的烟,开始时活塞向 右移动,冷却后活塞 向左移至刻度4处
本章总结提升
2.2017·台州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C )
图1-T-3
本章总结提升
我的答案:( A ) 我的讲评: _使_用__胶__头_滴__管_时__先__挤_压__胶_帽__,__排_出__空_气__,__再_伸__入_液__体__中_吸__取__;_使__用_胶__头__滴_管___ _向_某__容__器_中__滴_加__试__剂_时__,_应__由__一_人__完_成__;__给_试__管_中__的__液_体__加__热_时__,_大__拇__指_不___ _能_按__在__试_管__夹_的__短__柄_处__,_以__防__试_管__滑_落__。___
[解析]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一般 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和身体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如颜色、气味、硬度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活泼性、可燃性等。
本章总结提升
考点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此类试题分图示类和叙述类。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和 用途、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或量取)、仪器的连接等是解 题的关键。
用如图 1-T-2 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
误的是( D )
A.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中考复习知识点默写整理
泰兴市元竹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默写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1.化学的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指导人类;促进。
2.物理变化定义:;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包括等化学性质包括等
4.空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
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
②。
6.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③;④。
7.能直接加热:;
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
8.过滤是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
二低①;②;三靠①;②;
③。
9.蒸发操作要点:①;②;
10.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
碱溶液不慎洒在皮肤上。
11.托盘天平和量筒均能精确到。
12.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而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整理与归纳课件
第一章 章节 复习 (zhāngjié)
文字(wénzì)表达式复习:
碳酸氢铵(tàn suān qīnɡ ǎn) 气
二氧化碳+水+氨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碱式碳酸铜+盐酸 氯化铜+水+二氧化碳
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
第一章 章节 复习 (zhāngjié)
镁+盐酸
氯化镁+氢气
水_______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_______
氨气_______
氧化镁_______
二氧化硫_______ 氯化氢_______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第一章 章节 复习 (zhāngjié)
元素符号和常见物质(wùzhì)的化学式练习
氢___H__ 氧___O__ 碳___C____
蜡烛 较软,密 度比水小
出黄红色火 焰。
点燃
蜡烛+O(2d=iHǎn2O+CO2
rán)
有液珠产 生
回忆
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猜一猜
某同学(tóng xué)在用试管加热液体后,发现 试管已经炸裂了,他在试验前检查试管是 完好的,那么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 有哪些?
C、镁带燃烧 D、加热碱式碳酸铜
4、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D)
A、一定会有沉淀产生
B、一定会发光发热
C、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5、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C、D
A、铜生锈,蒸汽锅炉爆炸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件 (共34张PPT)
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 洗涤 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__ ,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 晾干.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 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防止温度 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不是为 了节约酒精;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试管夹 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 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 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1)向着手心;倒放;(2)C;(3)1/3 ;预热;(4)洗涤.
b.粉末状药品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细口瓶 中 ③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盛放在________ a.多量取液——倾倒到指定容器 b.定量取液——用量筒量取 c.少量取液——使用胶头滴管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2)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②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3.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用途、制法之间的关系 制法
决定 反映 决 定 决定 反映
用途
性质
变化
变化的内因
变化的过程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点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化学药品的取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件)
Cu2(OH)2CO3 4.铜生锈:
2CuO+CO2↑+H2O
2Cu+H2O+O2+CO2=Cu2(OH)2CO3
一、课堂讲解
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探究:镁的性质
1.镁:固态、银白色、质地较软、能导电
甲烷燃烧:CH4+2O2
CO2+2H2O
NH3+HCl=NH4Cl(氯化铵,白色固体颗粒)
KI+AgNO3=AgI+KNO3(碘化银,黄色沉淀)
一、课堂讲解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空气是由含有:____ ____ ____ ____多种成分组成的气体
实验:红磷燃烧 1.红磷和白磷 2.为什么选择红磷?为什么不选择铁丝?木炭?石蜡? 3.实验器材 4.为什么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 5.实验步骤 6.实验现象 7.误差,为什么<1/5,为什么>1/5? 8.还能得出什么结论?氮气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出现这些现象一定有化学变化吗?请举例…
化学变化重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转换 干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
一、课堂讲解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书本上P11页的一些反应: 煤油燃烧比较复杂,消耗氧气,生成水、二氧化碳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本章复习)
目录
CONTENTS
一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
化学研究些什么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件(共26张PPT)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性质稳定、有毒、 能与臭氧反应
5、根据生活经验,在横线上写出区别下列物质的 依据:A.水和酒精 气味 ; B、蔗糖和食盐 味道 ; C.铜片和铝片 颜色 ; D.面粉和白糖 溶解性或味道 。
作业:加热一根铜丝,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幻灯片 3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幻灯片 4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演示实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现象:白色固体消失,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问题]你能猜测这些碳酸氢铵消失的原因吗?
加热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学生交流]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幻灯片 9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幻灯片 14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活动与探究:对蜡烛的研究 点燃蜡烛,观察变化 [交流讨论] 1、 石蜡熔化前后物质有没有改变?
物质没有变,石蜡只是由固态变为液态, 改变的是状态
幻灯片 2
[课堂练习]
1、以下物品的发明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 作出巨大贡献的 ( B )
A.不锈钢
B.青霉素
C.农药和化肥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话和电视机
2、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 A)
A.指南针的发明
B.青铜器的制造
C.钢铁的冶炼
D.黑火药的发明
3、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实验 B.物体 C.运动 D.物质
4、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制造业在世界享有盛名的 是 烧瓷 、 火药 、 造纸 、青铜器 。
九年级《开启化学之门》期末复习提纲
九年级《开启化学之门》期末复习提纲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回顾
•化学的定义和目标
•物质的分类及性质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二、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表示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类型
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酸碱中和和溶液的浓度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热力学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金属元素和它们的性质
•非金属元素和它们的性质
•工业化学品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五、化学实验与安全
•常见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安全设施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六、化学与环境
•化学反应在环境中的应用和影响
•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原因与防治
•可持续发展与化学产业的关系
七、现代化学与日常生活
•化学在医学、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生活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九年级《开启化学之门》期末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系统回顾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化学实验与安全、化学与环境以及现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详细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三、托盘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c)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
(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c)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
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
e)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四、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期末复习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考点3、常见仪器
试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量
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
考点4、实验基本操作Fra bibliotek⑴药品的取用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
;②不得尝
;③不要
把。
Ⅱ节约原则:一般要求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
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毫升,固
体只需
。
Ⅲ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 。也不能
例15: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 作合理的是 ( )
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 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 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考点5、化学史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有: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钢的冶
,更
不能 ,要放入
。
Ⅳ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的药品用 或 。(要领:一斜、二送、 三慢竖) ②块状的药品用 。(要领:一横、二放、三慢 竖) Ⅴ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液体药品, 或 。(倾倒法取用要领: 标签朝 ,瓶塞 在桌面上,把试剂瓶口 容器 口,让药品缓缓地注入容器内。) ⑵仪器的连接:要领:润,转;仪器的组装:顺序: 由 到 ,自 至 。
例13: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样品与砝码的
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后,称得样品的质量为5.5 g,
则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 )
A.5.5 g
B.5.0 g
C.6.0 g
D.4.5 g
例14: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 列属于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 量 B.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件
本章总结(zǒngjié)提升
考点四 空气中氧气体积(tǐjī)分数的测定
测定空气(kōngqì)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理是:利用耗氧剂消耗 密闭容器内的氧气,生成固体,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 压,当装置的温度冷却至室温后,通过分析现象、测定回流水的 体积(或活塞移动的距离等)即可得出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本章总结(zǒngjié)提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冒出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__;该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为__红磷+氧―燃―烧→五氧化二磷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__。 (3)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内,集气瓶内液面上升至刻度 1 处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氧气约占 空气质量的15__。 (4)由实验可推测出氮气__难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 性质__不活泼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开
研究
启
物质
化
的性
学 化学 质和
之 研究 变化
门 些什
么
物质 性质
物质 变化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物理性质(wùlǐ
化学性质 xìngzhì)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____化__学_变_ 化
物理变化
表现出来
化学变化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否(shì fǒu)有新_物_质____生成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空气的组成及氧气体积分数的探究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 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图1-T-2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本章(běn zhānɡ)总结提升
《开启化学之门》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
《开启化学之门》全章复习与巩固责编:董亚娇【学习目标】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了解探究镁条性质的实验,初步学会实验探究活动的方法。
4.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能说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煤燃烧、铁生锈等。
【要点诠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要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等。
【要点诠释】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会”等。
要点三、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氢H 铝Al 铁Fe 氦He 硅Si 铜Cu 碳 C 磷P 锌Zn 氮N 硫S 银Ag 氧O 氯Cl 钡Ba 氟 F 氩Ar 铂Pt 氖Ne 钾K 金Au钠Na 钙Ca 汞Hg镁Mg 锰Mn 碘I【要点诠释】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如H、C、S、P、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如Na、Mg、Ca、Zn、Si等。
要点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水槽等。
2.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3.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4.托盘天平:(1)左物右码。
(2)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古代著名的化学工艺成就,了解化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3.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4.学会对物质常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5.初步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得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学习重点、难点】本章的知识点,重要实验,重要概念。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回顾相应变化的实验现象: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②.铜绿受热分解③.镁在空气中燃烧2.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
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______能、______能、_______能等形式释放出能量。
例如,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______能和______能,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_能。
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一些能量。
例如,光合作用将___ ______能转化成能;电池放电将___ 能转化成能;;蓄电池充电将___ _____能转化成能;3.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4.(1)如不慎将稍多量的酸(或碱)液洒在实验台上,应立即用适量的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再用水冲洗,用抹布抹干。
(2)如不慎将少量的酸(或碱)液滴到实验台上,应先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3)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擦拭,再用较多水冲洗,最后涂3%~5%的NaHCO3溶液和清水冲洗。
(4)如不慎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二、思考与交流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前后没有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
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定是否有化学变化,但不能是依据。
例1.“达菲”是治疗H1N1的良好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物质: 研究价值: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研究内容: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纯净物
混合物
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进行化学实验 常用仪器的使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进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
金刚石的用途:坚硬:玻璃刀(刻划玻璃)、切 割大理石、加工坚硬金属、作钻头、钻石
石墨:铅笔芯-纸上画过会留下深灰色痕迹 且质软;电极-优良导电性; 润滑剂-润滑性(且耐高温)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二)物质简单分类
物质
混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组成的
促使铁丝生锈
现象:铁丝生锈,烧杯内的液
体沿导气管上升一段水柱。
本节知识要点:
加热
1、碳酸氢氨-氨气+水+二氧化碳
NH4HCO3 NH3 H2O CO2
①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生成水珠 ③生成一种无色气体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现象:铁丝生锈,烧杯内
的液体沿导气管上升一段水柱。
3、氮气 ① 、灯泡灯管的填充气
点燃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O2
3、操作注意事项:
P2O5
⑴红磷充足(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
替)⑵橡皮塞迅速塞紧⑶温度降到室温
问:若水小于1/5体积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
(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
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上海教育版
石墨、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 结构:它们都是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排列 方式不同(连接方式)
加热
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uO
①绿色粉末变黑 ②水珠生成 ③生成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一、镁+氧气-氧化镁 Mg O2 MgO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热 ③银白色的镁带变成白色粉末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 能导电的金属 能与醋酸反应产生气泡
如:空气 海水(河水、井水、雨水、矿泉水等) 溶液
纯净物 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课堂练习
在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绿”,向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 的稀盐酸;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并作 记录。
加稀盐酸
加热
你能完成P20表格内容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报告
1酸、的“作铜用绿”②和盐“铜①绿冒”气溶泡溶③解溶液变蓝色。铜与绿盐能酸够作用
Mn Zn Fe Ba 锰锌铁钡
I Cu Hg Ag 碘铜 汞 银
思考: 氧气含量实验
• 用右图装置测 定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结果 偏少,有哪些 原因造成?
原因有:1、红磷不足 2、装置漏气 3、未待冷却
本节知识要点:氧气含量实验 1、实验现象: ①剧烈燃烧 冒白烟② 放热③水进入约1/5
2、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述式
归纳:观察实验的方法
实验前: 颜色、状态、气味等
观察
变化的条件 加热、点燃、通电等
实验时
色态变化、光热现象、形 成烟雾、气体、沉淀等
实验后 颜色、状态、气味等
背诵和抄写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氢 氦 锂 铍 硼碳 氮 氧 氟 氖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钠镁 铝 硅磷硫氯氩钾钙
5 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 雾: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现
性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色、味、态、熔沸点、密度、硬度、
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能燃烧、易分解。“会、易、可”
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 腐蚀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
• 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 白 色的 固体逐渐 减少,直至 消失,试管内壁有 水雾 出现,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从实验得出, 保存碳酸氢铵应注 意: 密封、阴凉、干燥、通风 。
取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 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 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 中,如图所示装置。
向锥形瓶中加入3ml~4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塞 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伸入红色的水 中,几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你能解释这个现 象吗?
划、
、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
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表示元素------元素符号 研究方法:使用化学符号: 表示物质组成----元素符号与数字
表示化学变化----方程式
实验
取少量碳酸氢氨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 在酒精灯上加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认为保存碳酸 氢氨化肥要注意什么?
点燃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2、变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 电的发光和发热、气压的爆炸-轮胎、高压 锅、锅炉的爆炸)
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P12(主要)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前:色、味、态
3、观察:中: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后:色、味、态
4 光:固体物质燃烧发生的现象。 火焰:气体或蒸气燃烧发生的现象
熔化发光放热黑烟
3、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小烧
杯,烧杯内壁的变化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4、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 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示、方取式一置小于段火粗焰玻中璃,管观,察按发如管生图现口所象出现一缕白烟
6、吹灭蜡烛,观察实验现象烛芯上方出现一缕白 烟,蜡烛液体凝固
本节知识要点: 1、P9.10表格现象内容
的用途
② 、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等
氮气性质稳定
知识网络建构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易混易淆扫描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D
·上海教育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 (如颜色、形状)等
红色固体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铜绿”解 受热的变化
①绿色粉末变黑 ②水珠生成
③生成无色气体(能使澄
铜绿受热 能分解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铜绿+盐酸→氯化铜+二氧化碳+水
文字表达式:
加热
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铜绿 +盐酸→氯化铜+二氧化碳+水
Cu2(OH)2CO3 HCl CuCl2 H2O ①冒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