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灯光》导学案
《灯光-王愿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灯光-王愿坚》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灯光/王愿坚》的作者和背景;
2. 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4. 探讨小说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5. 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作者简介:介绍《灯光/王愿坚》的作者和其创作背景;
2. 内容梗概: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
3.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 主题探讨:探讨小说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5. 艺术特点: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和文学特点。
三、导学步骤
1. 课先导学:让学生预习《灯光/王愿坚》,了解作者和背景资料;
2. 导学教学:介绍《灯光/王愿坚》的内容梗概和主要人物形象;
3.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4.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
5. 课后作业:安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四、导学评判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灯光/王愿坚》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学生能够探讨小说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4. 学生能够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写出有深度的读后感。
五、补充说明
《灯光/王愿坚》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奇特见解。
希望通过本次导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提升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灯光下学习时所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策略】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本文作者去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教授本课时我们主要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几次出现的“多好啊!”明确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是,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从而体会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出“灯光”之题目: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灯光》。
二、细读课文,理解“灯光”之内容: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了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展示。
生:小组范围内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的展示。
师:请一名学生展讲思维导图。
(生展讲,老师记分,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和补充。
)生1:我想评价一下他画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线条流畅,我很喜欢他写的心得体会,把本课的中心都罗列出来了。
师:你的评价很精准,说明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生2:我要质疑:请问,课文开头和结尾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为了什么?师:你真是一个大胆质疑的孩子,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3:我觉得是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2018-2019年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灯光》导学案
11* 《灯光》导学案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暴露——()挺进——()璀璨——()黑暗——()漆黑——()2、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3、思考:(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那些地方是写往事的?(2)自读往事部分,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请在文中找出来,再按要求填空。
5、读下面一段话,答题: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可是,火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什么时刻?(2)从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6、“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7、作者用“灯光”为题目,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二、拓展阅读。
杜鹃花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
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
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悲壮场面。
《灯光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灯光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应用。
3. 能够运用灯光设计原理进行实际操作。
导学内容:
一、灯光的基本原理
1.1 光的三大特性:反射、折射、吸收
1.2 光的三基本属性:亮度、颜色、方向
1.3 灯光的波长、频率和速度
二、灯光的分类
2.1 按光源分类:白光、彩色光
2.2 按光源结构分类:点光源、面光源
2.3 按光源形态分类:聚光灯、泛光灯、特效灯
三、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应用
3.1 照明效果的作用:照亮演员、营建氛围、引导观众视线
3.2 灯光的运用技巧:光线的亮度、颜色、方向的调节
3.3 灯光设计的要点:根据剧情和氛围进行设计、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灯光
四、灯光设计原理的实际操作
4.1 灯光设备的应用:灯光控制台、灯具、灯光滤色片
4.2 灯光设计的步骤:确定舞台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安置灯光位置、调整光线效果
导学活动:
1.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途景。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不同类型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效果。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应用灯光设备进行灯光设计,体验灯光设计的乐趣和挑战。
4. 学生展示自己的灯光设计作品,互相交流和进修,提高灯光设计能力。
导学评判: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灯光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应用。
3.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灯光设计,并展示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4.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高自身的灯光设计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一、课文内容分析《灯光》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文。
这个单元主题是“革命岁月”,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能够不忘历史与英雄,在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中感受他们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
本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的憧憬陷入在一本书里的一个在电灯下读书的孩子,并希望能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用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牺牲了。
本文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努力建设好前辈用生命与鲜血开创的新中国。
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感人至深。
特别是“灯光”作为全文的线索,联系起过去、现在、将来,又因为它带来的光明、温暖、希望,而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在课文之后安排了“阅读链接”。
这个“阅读链接”围绕革命文化主题展开,安排了四篇阅读材料,同时还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略读文,有大量的学习略读文的经验。
教学中要尊重略读文的编排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学生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但是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三、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表达顺序,体会文章倒叙、首尾照应、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
3.读“阅读链接”,并关注场景与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11《灯光》导学案 王志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学法指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课文要做到五读。
一读:自由读,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有积累价值的词语。
结合课文多读几遍,读不准的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
二读:朗读,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三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
四读:精读,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读:浏览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学案上做好记录,课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读中感悟,读中明理。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课文导读: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生活中随处可见。
可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
王愿坚是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题材的小说。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以及电影文学剧本《》。
(二).自主学习1.词语认读并工整的抄下来。
挺进围歼.战茂密漆黑胸墙黑魆.魆豫皖..苏突击连交通沟。
突击阻击璀璨..震天动地千钧.一发聚精会神..陷入漫步憧憬2.连一连,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微弱的时刻宽阔的知识漆黑的朋友宏伟的战斗危急的夜空激烈的建筑年轻的亮光丰富的马路3.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指精神高度集中。
()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4.读文思考:①.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表达了人物什么品质?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③.“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④.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画下来。
二.小合作探究,解答以上思考题。
全班展示交流。
(一).理清顺序,了解事件。
《灯光》导学案_
2.再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领悟火光与灯光的关系。画出文中描写火光和灯光的句子,读一读句子,说一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3.认真读文。
(1)在文中找到三处“多好啊”,标上序号,看清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弄清这一问题。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课件出示填空,帮助学生弄清 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__。他充满了 对未来的__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__。
引导学生写学习感受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在的美好生活写,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四、布置作业 (用时:2分钟)
3.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三、总结全文(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表达的主题。
2.引导学生感悟抓住主线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
1.通过交流总结本文的主题: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2.再读文中反复出现的“多好啊!”感受文章主线。
课前准备
1.准备同类作品《七根火柴》《草地夜行》等,歌曲《闪闪的红星》。(教师)
2.准备关于“灯光”的照片、视频(璀璨的、多彩的、奇异的等各种灯光)。(教师)
3.自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灯光》导学案范例
《灯光》导学案范例《灯光》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句段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继续练习自读笔记、追问等,体会文章写法。
课型:新授课Secord课时:预展5分—展示探究30分—课堂检测5分知识链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飞夺泸定桥》、《囚歌》等课文吧,一定也知道小兵张嘎、董存瑞等人的故事吧。
在革命战胜年代,许多革命烈士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正面碑文是:“人民英雄英雄永垂不朽”,反面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曾说:“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一、课文我读通。
(自读、对子读。
对子评价:)二、生字新词我掌握皖歼郝钮堡钧一盏噢国民党歼灭倚着凑着电钮憧憬炸药千钧一发难写的、容易混淆的字是:三、主要内容我知道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文章段落层次是:四、人物精神我分析1、画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批注书上。
(提示:文章中有四句话很重要,你发现了吗?)2、运用金钥匙提示,练习追问:郝副营长为了什么参军?为了什么英勇战斗成为战斗英雄?他为了什么在激战前读书? 为了什么点燃书本?3、通过以上学习,郝副营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我懂得了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4、学习过程中,郝副营长的话语,我能感情朗读好。
(试着练一练)五、重点语句我理解1、“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有什么样的含义?2、课文以“灯光”为题,并且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六、课文写法我发现七、课文内容我拓展搜集革命烈士的事迹,试着讲述他们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学习内容:11《灯光》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读课文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重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认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难点:理解课文中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
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二、自学体验: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得通顺。
2.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宽阔—()暴露—()挺进—()璀璨—()黑暗—()漆黑—()(2)连一连,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微弱的时刻宽阔的知识漆黑的朋友宏伟的战斗危急的夜空激烈的建筑年轻的亮光丰富的马路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并画出相关语句。
(1)作者用“灯光”作为课文题目,有什么含义?(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归纳提升:1.给课文分段,概括每部分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从以上的总结中你觉得本文表达了什么感情?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先专职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六、反思总结杜鹃花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1 灯光|人教新课标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 习 难 点
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导学流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与陆柱国合写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3、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4、我知道“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5、通过学习,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拓展生活(延伸学)
小练笔:当我坐在明亮的点灯底下认真读书时,我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200字左右)
五、回顾总结(反思学)
语 文 导 学 案
班级姓名日期
学科
语 文
编
新 课
课 题
11 灯光
学 习 目 标
1、我能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能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基础过关(自主学)
1、我能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战地( ) 突击( )歼灭( )陷入( )
憧憬( )阻击( ) 点燃( )性命( )
黑魆魆( )璀璨( )( ) 千钧一发( )
我还有要补充的字词(在文中圈出,并写下来)
2、我能解释下面的词语。
宏伟:
璀璨:
华灯:
黑魆魆: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灯光(导学案)
4.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3.我会填。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次,按出现的顺序它们所表达出的感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郝副营长是一位战斗英雄,有着________的思想境界。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4.小练笔:仿写诗文的结构写一篇习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多好啊”这句话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让学生从中体会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细读三处“多好啊”,学生明白,这里“多好啊”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而是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正是这种美好憧憬,郝副营长才会在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机关头,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找到前进的方向。此时,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不足的是讲解过多,学习词语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往后的略读课文中,会放手给学生自学、自悟。
_______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及理解。
1.学生默读。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是往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导学案】灯光【学习目标】1. 了解灯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角度看待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通过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生活中见过哪些灯光?它们各有什么用途?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灯光?灯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学习新课(3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新课文《灯光》的作者、内容以及主题。
2.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 作者在课文中写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是什么?(2) 作者觉得灯光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3) 灯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你能举出一个具体例子吗?(4) 你认为灯光还有其他的作用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灯光的作用和意义,并向同学们分享。
三、拓展练习(25分钟)1. 给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对象,去调查该对象足够明亮的灯光都有哪些用途。
2. 小组合作完成调查后,让他们在班级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同时交流讨论。
3.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分析灯光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5分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灯光,以及它给你带来的感受和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对灯光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写作作业,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并让他们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导学案】灯光【学习目标】1.了解灯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角度看待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通过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生活中见过哪些灯光?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学生可以举例,比如:路灯、台灯、电灯、车灯等。
11 《 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导学案教材简析: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本单元单元目标为:1、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基于单元目标,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漆黑、憧憬、阻击、点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案自学】1.我会用心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我会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并给带点字注音。
憧.憬()璀.璨()郝副..营长()皖.南()围歼.()沉着.()通过自学生字,我认为易读错的字有3.请同学们走进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
(1).课文讲了__年的__,____负责_________________没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_____时刻,郝副营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斗胜利了,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哪些地方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文章的表达顺序是什么?(可以按照这篇课文先写_______然后__________结尾___________的方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品读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填空。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过__次。
第一次是_____在_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由衷赞叹,由此引出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在______________时自言自语说的,他当时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跟___谈话时说的,他当时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导学案编写人:原显翠学习时间:使用人:家长签字: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重点、难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学习课时:一课时资料链接:本文作者,王愿坚(1929—1991),山东人,当代作家。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
自学过程:自学导入:同学们,灯是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物品,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灯光是黑夜的眼睛。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许多人都没有感受过灯光带来的光明,甚至连电灯是什么样都没见过,他们多渴望能享受到灯光带来的欢乐呀!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随军记者生涯中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听一听作者给我们讲述的感人故事吧!1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
(小组同学课上一起把课文给全班同学读一遍)5分2、我能读准下列生词,并标出加重字的音节。
(同学课上汇报)5分战地围歼( ) 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阻击点燃憧()憬()性命璀()璨( ) 豫()皖()苏黑魆魆()千钧一发3、我要再细细地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下归纳课上汇报)3分4、请你再浏览一遍课文,找到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2分5、品读读文,思考:(10分)课文共有几处出现了“多好啊!”这句话,你能不能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6、文中肯定还有一些你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吧,拿出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回答)5分质疑问难: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跟大家说说吧,我们来解快它。
《灯光》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班级姓名家长签字评价等级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千钧一发、憧憬”等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复品读课文,抓住重点句段,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英雄形象。
3、激情参与,换位思考,走进郝副营长,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使用说明及预习方法指导1、运用四步预习法对课文进行预习、勾画、标注、抄写,做到位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读读资料链接,相信你在课上会学得更轻松。
3、课前完成预习自测题,将预习中遇到的难解问题填写到我的疑问处,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探讨解决。
4、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能力。
资料链接:走进作者:王愿坚(1929年生)当代作家。
山东省诸城人。
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
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感慨报社编辑和记者。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背景知识知多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东沙土集发起对国民党军的进攻。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沙土集战役是一个经典之战,“沙土集歼灭敌五十七师(整编)的胜利,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沙土集战役粉碎了敌人进攻山东的战略部署使山东战场形式起了变化,我军转为主动。
啊的音变:“啊”字在句末作语气词时,由于受到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时发生如下的音变:1.“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a、o、e、i、时,读ya。
如“漓“桂林的山真奇啊!”2.“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u,ao 时,读wa。
如:“多好啊!”3.“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读na。
如:“桂林的山真险啊!”4.“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读nga。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掌握了啊字的音变规律,说话、朗读时就能作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1、清晨,我们睁开朦胧的双眼,便看见电灯的亮光。
踏进教室,我们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学习;夜晚,霓虹闪烁,灯光为我们驱逐黑暗,照亮前行的路……同学们,当我们在享受灯光为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为让这灯光一直明亮,有多少人为之无私地付出。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灯光》2、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黑板出示漆黑的夜空黑魆魆黑暗微弱的亮光千万盏灯璀璨的花灯光明温暖2、抽生读第一组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3、抽生读第二排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两排词语的朗读,旨在让学生初步体会灯光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1、学生默读课文,勾出“多好啊!”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想:于是,他,说:“()多好啊!”2、全班交流汇报。
(1)组织学生依次汇报人物在三次说“多好啊!”,看到的、想到的,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会郝副连长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决心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勇于牺牲一切的精神。
(2)学生汇报第三次“多好啊”,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读8、9、10自然段,进一步体会郝副连长为了换来后代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2篇】灯光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据此,本课的教学以理解“多好啊!”为线索,促使学生在不断与文本对话、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
指导学生走近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陶冶情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多好啊”在文本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3、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脉络,初步感受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节日里灯光璀璨的景象。
2、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灯光后有什么感想。
3、教师导语引入课文:是啊,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们已经离不开灯光。
但在六十多年前,有人却连电灯都没见过。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共同正音。
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四、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五、初步感受人物品质1、学习金钥匙。
2、借鉴金钥匙中的读书方法,再读全文,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二、提纲契领,抓住重点(一)学习1-7自然段1、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回忆2、“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3、仔细阅读1-7,思考:三次“多次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当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意图:抓住“多好啊”这句话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1、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学习目标:1、我能读读记记“战地突击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我要理清课文表达顺序。
(重点)4、通过读课文,我能体会先烈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知识链接: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1929年生,山东诸城县人。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学《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与陆柱国合写)。
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时;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时,你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这一切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灯光”会有更深的理解。
(板书课题,灯光齐读)二、学1、给带横线的字词语注音:围歼()战千钧()一发璀璨()郝()副营长黑魆()魆2、小组内读读下列词语歼灭战地突击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3、交流作者及背景的相关资料.三、小组合作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怎样的关系?(二)、默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谁说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多好啊啊2、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式。
小组合作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3、"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四、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灯光》导学案(郭焕喜)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暴露——()挺进——()
璀璨——()黑暗——()漆黑——()
2、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
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
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
3、思考:(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那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2)自读往事部分,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读下面一段话,答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可是,火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什么时刻?
(2)从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7、作者用“灯光”为题目,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二、拓展阅读。
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
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
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悲壮场面。
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一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
她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
那么美好,那么可爱。
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并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2、注意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粗的词语,写出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3、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她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1)八路军伤病员把她作为
(2)作者喜爱杜鹃花,是因为
(3)老爷爷向革命烈士献上杜鹃花,表达
4、作者经常想起杜鹃花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