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灯光》导学案老师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 灯光导学案
11 、灯光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歼灭、憧憬、千钧一发”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3、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理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4、掌握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1、抓住三个“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时安排:1课时学习流程:一、扣文题,整体感知1、出示图片欣赏美丽夜景,引入课题“灯光”,本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
3、学生推荐要注意的词语,给大家一些温馨的提醒。
出示:豫皖苏平原、围歼战、胸墙、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4、寻找灯光:划出带有“灯”或“灯光”的句子。
学生勾画,同桌轮读。
5、(课件出示)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静静地读,依据这些语句,用精炼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避免重复,抓住重点: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我想起了亲爱的战友——郝副营长。
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6、理清课文表达顺序:通过初步阅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认识倒叙的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理文脉,认知文本。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
《灯光》教师教案模板
《灯光》优秀教师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灯光的种类、特点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灯光的相关知识。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灯光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育学生珍惜能源,注意节约用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
(2)了解灯光的种类、特点和用途。
(3)通过观察图片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灯光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灯光的魅力。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灯光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灯光相关知识。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灯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灯光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灯光的见解。
4. 灯光知识拓展:(1)利用多媒体展示灯光的相关知识,如各种灯具的图片、工作原理等。
(2)引导学生了解灯光的节能环保意义,教育他们节约用电。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灯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节能环保的责任。
《灯光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灯光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应用。
3. 能够运用灯光设计原理进行实际操作。
导学内容:
一、灯光的基本原理
1.1 光的三大特性:反射、折射、吸收
1.2 光的三基本属性:亮度、颜色、方向
1.3 灯光的波长、频率和速度
二、灯光的分类
2.1 按光源分类:白光、彩色光
2.2 按光源结构分类:点光源、面光源
2.3 按光源形态分类:聚光灯、泛光灯、特效灯
三、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应用
3.1 照明效果的作用:照亮演员、营建氛围、引导观众视线
3.2 灯光的运用技巧:光线的亮度、颜色、方向的调节
3.3 灯光设计的要点:根据剧情和氛围进行设计、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灯光
四、灯光设计原理的实际操作
4.1 灯光设备的应用:灯光控制台、灯具、灯光滤色片
4.2 灯光设计的步骤:确定舞台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安置灯光位置、调整光线效果
导学活动:
1.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途景。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不同类型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效果。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应用灯光设备进行灯光设计,体验灯光设计的乐趣和挑战。
4. 学生展示自己的灯光设计作品,互相交流和进修,提高灯光设计能力。
导学评判: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灯光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和应用。
3.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灯光设计,并展示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4.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高自身的灯光设计能力。
《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导学案设计教师:孙晓君审核:孟咏梅张继叶执教:孙晓君学习内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学习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2、再读课文,我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会生字、新词;3、我能把课文中令我感动的地方与其他同学交流;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习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通过学习,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和他的英勇壮举之间的联系。
知识链接:王愿坚(1929—1991),当代著名作家,山东诸城人。
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
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
1952年任《解放军艺》编辑。
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
著有《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等短篇小说。
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
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
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
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
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情节安排巧妙。
该片成为“文革”时期最好的影片,伴随一代人成长。
他的另一部重要剧本《四渡赤水》创作于1983年,塑造了红军时代具有雄才大略,平易可亲的军事统帅毛泽东的动人形象,它把人物的活动安臵在造就英雄性格的典型环境中,真实地表现了他挽救红军于危难之中的指挥艺术,通过剧情的起伏跌宕使人物个性更加深刻鲜明。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中天安门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2.通过品读重点语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中天安门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出示,引入新课(一)出示生活中各种灯光的(二)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欣赏生活中不同场景中的灯光,建立与课文的联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灯光背后深意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根据课前学习提示,交流自主学习这篇课文的大致思路。
(二)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走进“灯光”故事,理解深层含义(一)浏览课文,捕捉三个画面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
2.出声朗读画好的语句。
(二)体会文中不同灯光(火光)带给人们的感受1.默读《灯光》全文。
2.结合刚才画出的写灯光(火光)的语句,想一想:看到这些灯光(火光)人们是怎样的感受?边读边作批注。
3.结合批注和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情境一:天安门前的灯光(1~2自然段)天安门前的灯光让人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体会到和平、安宁的生活让人们的内心充满愉悦感和幸福感。
情境二:书上插图中的灯光(3~7自然段)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体会到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情境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8~11自然段)透过战场上微弱的火光,感受到郝副营长勇于牺牲的精神,联系上文了解他是为了实现伟大而崇高的理想而选择了牺牲。
(三)回应课前的问题,突破难点1.结合任务一、任务二的收获,思考: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在理清灯光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思考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灯光》优秀导学案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建筑()的回忆
( )的战争( )的树林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拿”的词语。
(1)妈妈()着篮子去买菜。
(2)人们( )着红旗来到广场。
(3)芳芳( )起碗大口大口地吃饭。
(4)小红( )着灯笼来到院子里。
3.缩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
4.读完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深深感动了你?请把这些句子抄写下来。
七、课外作业
1.推荐阅读《七根火柴》。
2.阅读《主题学习丛书》其他篇目,并做好读书笔记。
导学重点
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
导学难点
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关系。
导学准备
1.学生搜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的故事。
2.教师查阅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导学过程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歼灭陷入郝副营长千钧一发憧憬
阻击点燃焦急璀璨黑魆魆
二、我知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的事。
三、我积累
我知道作者王愿坚:家,人(籍贯),他的作品还有:。
四、我质疑。
预习课文时把不懂得问题记录下来,和同学讨论。
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
(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灯光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具:生字新词卡片、电视四、教学过程:(一)导语:《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灯光》 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中灯光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以灯光为线索展开叙述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文中灯光与人物、事件的关系。
(2)理解灯光的象征意义。
2、难点体会作者对灯光的深刻感悟以及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2、分析法:分析文中关键语句和段落,理解灯光的含义。
3、讨论法: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灯光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了。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时刻,灯光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希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灯光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灯光来表达情感的。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思考:文章围绕灯光写了哪些内容?(三)整体感知1、文章以灯光为线索,依次写了以下内容: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战争年代,郝副营长渴望见到灯光,并为了实现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的愿望而英勇牺牲。
回到现实,看到璀璨的灯光,想起郝副营长的牺牲,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敬意。
2、文章的结构清晰,开头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出回忆,中间叙述战争年代的故事,结尾又回到现实,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四)精读课文1、分析郝副营长的形象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语句,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例如:“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
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郝副营长是一个热爱学习、渴望光明的人。
再如:“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灯光》导学案范例
《灯光》导学案范例《灯光》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句段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继续练习自读笔记、追问等,体会文章写法。
课型:新授课Secord课时:预展5分—展示探究30分—课堂检测5分知识链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飞夺泸定桥》、《囚歌》等课文吧,一定也知道小兵张嘎、董存瑞等人的故事吧。
在革命战胜年代,许多革命烈士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正面碑文是:“人民英雄英雄永垂不朽”,反面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曾说:“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一、课文我读通。
(自读、对子读。
对子评价:)二、生字新词我掌握皖歼郝钮堡钧一盏噢国民党歼灭倚着凑着电钮憧憬炸药千钧一发难写的、容易混淆的字是:三、主要内容我知道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文章段落层次是:四、人物精神我分析1、画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批注书上。
(提示:文章中有四句话很重要,你发现了吗?)2、运用金钥匙提示,练习追问:郝副营长为了什么参军?为了什么英勇战斗成为战斗英雄?他为了什么在激战前读书? 为了什么点燃书本?3、通过以上学习,郝副营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我懂得了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4、学习过程中,郝副营长的话语,我能感情朗读好。
(试着练一练)五、重点语句我理解1、“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有什么样的含义?2、课文以“灯光”为题,并且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六、课文写法我发现七、课文内容我拓展搜集革命烈士的事迹,试着讲述他们的故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3、感知文章的`结尾与开头互相呼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地珍惜。
学情分析:课前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把生字新词摘录下来。
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课堂学习研讨:1、检查课前预习:2、自学研讨:(1)细读3-11自然段,思考:郝副营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找:找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
品:抓住关键词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读:读出你的感受。
概括说说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郝副营长是一个的人。
(2)文章标题是“灯光”,并且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批注在书上。
(3)学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3、(1)小组交流(交流自己的批注笔记,并试着修改)。
(2)全班展示。
(师适时指导朗读)4、师生课堂小结:四、学习达标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yī zhǎn gòng chǎn dǎng jiān miè()()()yǐ zhe jù jīng huì shén còu guò()()(lái diàn nǐu chōng jǐng zhà yào)()()()qiān jūn yī fā bào lù cuǐ càn()()()2、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照耀——()光明——()宏伟——()温暖——()赞叹——()赞叹——()3、妙句赏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学习内容:11《灯光》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读课文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重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认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难点:理解课文中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
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二、自学体验: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得通顺。
2.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宽阔—()暴露—()挺进—()璀璨—()黑暗—()漆黑—()(2)连一连,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微弱的时刻宽阔的知识漆黑的朋友宏伟的战斗危急的夜空激烈的建筑年轻的亮光丰富的马路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并画出相关语句。
(1)作者用“灯光”作为课文题目,有什么含义?(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归纳提升:1.给课文分段,概括每部分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从以上的总结中你觉得本文表达了什么感情?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先专职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六、反思总结杜鹃花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灯光》 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物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中“灯光”的深刻含义。
(2)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难点(1)体会作者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写作手法。
(2)理解文中“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
三、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 年-1991 年 1 月 25 日),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
1944 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 年参加八路军。
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
1952 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文艺》的制作。
1956 年至 1966 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其作用。
五、合作探究1、文中三次出现“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1)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这是_____在_____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他看到_____,可能想到_____。
(2)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这是_____在_____时说的。
他看到_____,可能想到_____。
(3)第三次:“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是_____在_____时说的。
他看到_____,可能想到_____。
2、郝副营长在憧憬灯光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从他的神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六、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1 灯光|人教新课标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 习 难 点
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导学流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与陆柱国合写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3、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4、我知道“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5、通过学习,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拓展生活(延伸学)
小练笔:当我坐在明亮的点灯底下认真读书时,我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200字左右)
五、回顾总结(反思学)
语 文 导 学 案
班级姓名日期
学科
语 文
编
新 课
课 题
11 灯光
学 习 目 标
1、我能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能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基础过关(自主学)
1、我能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战地( ) 突击( )歼灭( )陷入( )
憧憬( )阻击( ) 点燃( )性命( )
黑魆魆( )璀璨( )( ) 千钧一发( )
我还有要补充的字词(在文中圈出,并写下来)
2、我能解释下面的词语。
宏伟:
璀璨:
华灯:
黑魆魆: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灯光(导学案)
4.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3.我会填。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次,按出现的顺序它们所表达出的感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郝副营长是一位战斗英雄,有着________的思想境界。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4.小练笔:仿写诗文的结构写一篇习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多好啊”这句话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让学生从中体会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细读三处“多好啊”,学生明白,这里“多好啊”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而是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正是这种美好憧憬,郝副营长才会在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机关头,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找到前进的方向。此时,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不足的是讲解过多,学习词语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往后的略读课文中,会放手给学生自学、自悟。
_______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及理解。
1.学生默读。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是往事。
11《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导学案编制人:李海艳班级__小组__姓名__小组评价__教师评价__一、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漆黑、憧憬、阻击、点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学法指导:1、读中感悟,读中明理。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可有一个人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个人是谁?2、简介作者王愿坚。
3、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预习案整体感知1.用心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走进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
)课文主要写了()初秋,()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战斗胜利了,而他因被火光暴露()的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预习检测(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璀璨豫皖苏黑魆魆郝副营长震天动地千钧一发划着火柴(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破书一()点灯一()围墙一()火柴一()火光一()插图一()英雄一()信号弹(3)、连一连。
宏伟的灯光默默地读书微弱的时刻深情地沉思紧张的建筑聚精会神地回忆(4)、填入恰当的字词。
()的华灯()的回忆()地读书未来的()默默地()()的沙柳林深情地()()地照耀(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连()不断身临其()应接不()无微不()波()壮阔()丝不动各()已见()尽全力(6)、写出词语我最棒!。
(根据意思写词语)a、精神集中地看。
()b、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c、形容珠玉等光泽鲜明。
()d、把敌人包围起来歼灭的战斗。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导学案:11.灯光
11 灯光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三、同学交流,读写结合
1.围绕自学内容,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
(可从内容上交流,也可从表达方法交流)读好郝副营长的话。
2.课件出示:郝副营长和我的对话,同学自读、指读,体会此时对“多好啊!”这句话理解。
3.教师依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课堂动态生成。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三次,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读完此文,我和同学们一样深深被郝副营长那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而英雄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或同学们说点什么呢?赶快拿起笔把它记录在课文插图旁。
四、领悟表达,课外拓展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灯光》优秀导学案
《灯光》优秀导学案一、热情导入,缅怀英雄谁来给大家引见一下作者?二、反省预习,走进英雄1、正确认读以下词语围歼、绚烂、神往、胸墙、突击连、黑魆魆、豫皖苏千钧一发、震天动地2、依据课文意思填空: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由天安门广场上的_____想起了一个有关____的真实故事。
在同_____军队的战役中,〝我〞的战友_____为了找到打破口,在黑暗中用火柴扑灭了一本书,照亮了前方的路,而自己却_____了。
三、紧抓灯光,触摸英雄1、清明节前的一个早晨,我又散步在广场上,突然面前传来一声赞赏:〝多好啊!〞这句话是( )在( )状况下说的.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郝副营长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美妙的希望( )3、〝赶明儿成功了,我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从郝副营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晚辈的( )高尚质量。
4、他又划着一根火柴,扑灭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成功了,我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乌黑的夜空,完全堕入了对未来的神往里。
) 你对神往的了解是----------郝副营长神往的是什么?-----------------------5、想象情境在黑暗里找不到打破口的后续部队想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怎样办?郝副营长想————突击队队员知道郝副营长要烧书为部队指路,对他说:〝郝副营长,烧书的亮光被朋友发现,多风险哪!〞郝副营长说————四、拓展想象,瞻仰英雄看着天安门前绚烂的华灯,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五、拓展练习我翻开门,雾便窜了出来。
我站在门口,似乎从天空降下了一个既厚又宽的大布帘。
我的视野被雾挡住了,似乎空间只要眼前这么大。
大雾在天地间弥漫着,我似乎置身于茫茫的雾海中,又似乎进入了仙境普通。
雾越来越浓了,真像一位仙女披着洁白的纱裙。
雾在我周围旋绕,浸润着我的脸。
啊!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舒适。
《灯光》 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本文通过灯光的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灯光”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2)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和品质。
2、难点(1)体会本文以灯光为线索,展开叙述和抒情的写作特点。
(2)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的情感。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生活的时候,是否想过这灯光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灯光有关的文章,去感受那特殊的灯光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思考: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2、交流讨论: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精读课文1、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这些灯光分别有什么作用?(“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这里的灯光营造了一种光明、温暖的氛围。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这盏灯引发了作者的回忆。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里的灯光象征着革命先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灯光 人教部编版
《灯光》导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学习难点】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自主学习】(预习检测反馈)1.课前搜集的材料。
(1)关于王愿坚或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资料。
2、我会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焦急千万盏灯照耀宏伟璀璨豫皖苏郝副营长聚精会神自然自语震天动地黑魆魆千钧一发3、我在读课文时,词语我理解我会用(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豫皖苏:宏伟:胸墙:千钧一发:璀璨:黑魆魆:憧憬:歼灭:围歼战:交通沟:华灯:倚:4、我在读课文时,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我读书过程中还有疑问(写在书上)。
5、我能把课文读流利、通顺、有感情。
6、课文中第自然段写现在,第自然段写往事。
课文对关于的往事回忆,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谁)在战斗中,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精神,说明。
【合作探究】一、品读句子——“多好啊!”1. “多好啊!”这句子,在文中出现了次,用“”划出来,并填写: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二、品读“灯光”的句子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疑问等写在旁边。
2.读了这些句子,总的感受(疑问)是: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4.题目是“灯光”有什么含义?【拓展延伸】展开联想。
“看到了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我似乎看到了母亲为我们做饭的情景,看到了她忙碌地照顾生病的我的画面,看到了她为我们这个家日夜工作的情景。
”“看到了小树发芽,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似乎看(听)到了……”请你展开联想,写一段话。
小学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 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 难点:理解灯光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我会读。
()()()()()歼灭倚着璀璨憧憬黑魆魆2. 我会写。
zhào míng jù lí hóng wěi组词:()()()()()()3. 重点字讲解。
璨: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边的“王”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粲”要写得紧凑,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憧: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童”的点、横写在竖中线上,下横长而平。
4. 多音字。
()给()5. 解词义。
璀璨:;憧憬:;二、合作探究1. 了解课文背景。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2. 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2)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与“灯光”有关的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4.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5. 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课文的意思。
(1)“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此时郝副营长在憧憬什么?(2)“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灯光”,它们有什么作用?6.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课题11.*灯光第 1 课时备课人:王美蓉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读课文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理解“多好啊!”这一句子的含义以及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的意思,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法指导:读中感悟,读中明理。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预习导学(一)导入新课学法指导:下面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课文要做到五读。
一读:自由读,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有积累价值的词语。
结合课文多读几遍,读不准的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
二读:朗读,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三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
四读:精读,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读:浏览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学案上做好记录,课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自主学习1、词语认读并工整的抄下来。
围歼茂密突击歼.灭点燃焦急黑魆.魆豫皖..苏注视漆黑阻击璀璨..震天动地..陷入点燃憧憬千钧.一发聚精会神2、连一连,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微弱的时刻宽阔的知识漆黑的朋友宏伟的战斗危急的夜空激烈的建筑年轻的亮光丰富的马路3、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自言自语)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千钧一发)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指精神高度集中。
(聚精会神)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震天动地)4、读文思考:○1、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表达了人物什么品质?○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3、“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4、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画下来。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答以上思考题。
三、全班展示交流(一)、理清顺序,了解事件1、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精神,说明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
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文章很有特点:一头一尾写现在,中间大部分写往事。
其中中间这一部分又分作战斗前、战斗时、战斗后三个层次来写这个永远值得回忆的战斗英雄——郝副营长。
(二)精读课文,感悟形象1、交流:“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2、“多好啊!”在课文中共出现了三次,请你来填一填。
第一次作者听到漫步天安门广场的人说“多好啊”,这是对美丽景色发出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作者听到郝副营长说“多好啊”,这是他对图上的孩子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深感羡慕。
第三次作者听到郝副营长说“多好啊”,这是对战斗胜利后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的美好憧憬。
3、默读课文3~11自然段,勾画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
自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他在憧憬着光明与幸福的前景,中国人民都过上和平的生活,孩子们都能快活的上学,幸福的成长。
这也是英勇战斗的伟大动力。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地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
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5)作者用“灯光”作为课文题目,你觉得有什么深刻含义吗?4、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反馈描写灯光的句子,品读感悟。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2作者用“灯光”作为课文题目,你觉得有什么深刻含义吗?“灯光”象征今天的幸福生活,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赞叹了他们为理想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对比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从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而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四、课后检测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狭窄)暴露——(隐蔽)挺进——(撤退)璀璨——(暗淡)黑暗——(光明)漆黑——(明亮)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哦,对了,那是很久以前。
(设问)○2郝副营长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怎能忘怀?(反问)○3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犹如千万颗星星在闪烁。
(比喻)○4这些战士不就是最可爱的人吗?(反问)五、课堂小结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
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读完全文,郝副营长伟大的形象也深深地植根在了我们心中。
六、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你想积累的词句。
2、查阅其他革命先烈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灯光(现在)灯下看书心生羡慕11.灯光回忆往事→通过交谈陷入憧憬为理想而献身↓点燃书本指引道路灯光(现在)暴露自己光荣牺牲幸福安乐的生活(倒叙手法首尾呼应)3、拓展阅读。
杜鹃花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
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
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悲壮场面。
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一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
她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
那么美好,那么可爱。
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象征吗?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五、相关链接哨卡在风雪迷漫的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
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
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
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下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是先把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
将军最近考察了这一带所有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还在山下的战士宿舍。
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怵人的尖啸。
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
将军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
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狂风。
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
长年的高原生活,他的脸色变得紫黑。
“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
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
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
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
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
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
”“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目光严厉起来。
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
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你就这么带兵的?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上校没有回答。
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
上校瞄了他一眼。
哨兵立即合上嘴。
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
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
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
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推荐阅读:课下阅读王愿坚的作品:《七根火柴》、《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