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基于土壤检测的苏锡常茶叶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报告
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报告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是推动高效种养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为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提升高效种养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县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XX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条为目标,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XXXX年XX县产业机构调整目标为减少低效种植作物,增加高效种植作物,发展精品水产养殖和特色休闲农业。
一是压减低效粮食作物面积,增加高效饲草类作物面积,XXXX年小麦、玉米计划压减XXXX亩,增加XXXX青储玉米种植和XXX亩苜蓿种植;二是加快设施农业转型升级,XXXX年计划新增日光温室XX栋XX亩,打造设施温棚园区X个。
三是发展高端精品水产养殖业,开展稻渔空间建设和鲟龙鱼养殖,XXXX年计划新增稻渔空间面积XXX亩,增加鲟龙鱼养殖面积XXX亩。
四是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分别正在开展民宿改造升级、采摘园区、研学教育基地建设。
一是做好前期的摸排、调研及方案编制工作。
成立两个调研小组,分别就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农业产业进行调研,对辖区内的耕地种植情况、畜禽养殖情况、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等进行摸排,全面掌握农业产业现状,明确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抽调骨干力量,深入分析收集的数据,结合产业调整计划,明确XX县产业调整任务,加快撰写完成了XXXX年推进方案,同时针对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在讨论,细化完善,并制定X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二是结合春耕春播,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春耕备耕期间,为确保农资贮备供应充足,产业结构调整有序进展,我县为辖区内农资经销点办理《农产品及生产资料配送直通车绿色通行凭证》,协调各农资销售点实行“农资快递”模式,采取农户电话、微信预购,农资销售点集中配送的方式,实现农户足不出户,农资即可配送到村组口、家门口,保障春耕小麦正常进行。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陕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茶叶产业是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以陕西茶产业为例,进行审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茶叶种植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陕西茶产业主要种植绿茶、红茶、黄茶等品种,其中以绿茶为主导。
当前市场对于不同类型茶叶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有机认证的茶叶需求增加。
陕西茶产业应适应市场需求,调整茶叶种植结构。
适当增加有机茶叶和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比例,提高陕西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
陕西茶产业在传统的手工加工工艺基础上,逐渐引入机械化加工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茶叶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及时,加工技术和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等。
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茶叶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水平。
引进国际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推广先进的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茶叶品牌建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陕西茶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相对较弱,还未形成较具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品牌建设是提高茶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陕西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茶叶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形象和认知度;注重茶叶包装设计和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美感和品质感;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的市场渗透率。
茶叶产业的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于茶叶产业的研发投入,支持茶叶种植结构调整、加工技术改进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措施。
建立专门的茶叶产业研发基地,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茶叶产业发展;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规范茶叶市场秩序,提高茶叶的可追溯性和品质保障。
陕西茶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中应适应市场需求,调整茶叶种植结构;推广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陕西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政府应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
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且加速推进。
该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通过推进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024年,我国经济已经从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和创新性。
其次,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园区。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人才引进,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再次,供给侧改革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推进绿色发展和清洁生产,我国环境状况得到了改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减少污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也为促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机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机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机制。
一、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
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水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采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科技驱动转变。
四、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实现农业增效。
五、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溯源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拓展农产品市场渠道拓展农产品市场渠道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多元化拓展销售渠道,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七、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
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建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产业化转变。
八、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
提高农民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九、保障农业投入政策支持保障农业投入政策支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化这一改革呢?首先,要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方面,坚决淘汰那些落后的、过剩的产能,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通过严格的环保标准、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限制和淘汰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和生产设备。
同时,要防止已去除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巩固去产能的成果。
去库存方面,重点关注房地产领域,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既要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高的问题,也要防止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去杠杆方面,要降低企业的负债率,特别是那些债务风险较高的企业,通过优化债务结构、股权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降成本方面,要从多方面入手,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等,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补短板方面,要加大在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弥补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其次,要加快培育新动能。
新动能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
这些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特点,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比如,通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手段,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还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和质量。
再次,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要素的合理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
要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劳动力要素方面,要进一步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供给侧宏观经济观视角下茶叶企业改革的路径优化
2018年第09期作者简介:司宁(1981-),女,河南商丘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证券教学。
1供给侧宏观经济探究供给侧宏观经济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政府工作报告也通篇体现了这个思想。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优化。
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学中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供给侧改革要抓的核心就是供给产品的种类、质量是否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例如,在前几年出现了国内消费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事件,以及大陆消费者到香港抢购奶粉风波。
这些问题集中反应出了当前国内商品还存在较大质量隐忧,消费者对国内产品不信任问题比较突出。
国内生产的很多商品没有销路,但是国外的同类产品却销售火爆,这些问题暴露出了我们国内市场需求量虽然很大,但是由于产品质量不高、缺少品牌,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1.2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转型升级主要从解放思想认识、敢于壮士断腕、顺应市场变化这三个方面入手。
在思想认识方面,要充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在思想上来一次大革命,要坚决破除思想禁锢、故步自封的落后思想。
在壮士断腕方面,对于落后产能、落后技术、落后产品要舍得放弃、舍得淘汰,在很多时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敢于壮士断腕,只有敢于背水一战才能够实现凤凰涅槃。
在顺应市场变化方面,改革是否成功有很多因素影响,最重要的就是要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抓住市场机遇,及时的对产品和服务做出调整。
1.3供给侧宏观经济视角的应用供给侧宏观经济视角,在推动服务业、工业、农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近年来用户使用数量迅速增长的新闻媒体———“今日头条”为例,其成功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抓住了受众的阅读习惯,成功在百度、新浪、搜狐等媒体大佬的联合绞杀中突围。
例如,你在使用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进行信息浏览时,后台已经将你的浏览信息进行了存储和分析,通过分析你的操作习惯、兴趣爱好,向你不间断推送类似的新闻消息,你就会感到这个客户端很“懂你”,然后不间断的进行阅读,你认为这个客户端很好用,就会推荐给你的同事和朋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绿茶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遵义凤冈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绿茶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遵义凤冈锌硒茶为例熊明星汪鑫红杨涛熊青田昌诚喻琼(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摘要: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茶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探讨遵义凤冈绿茶产业的发展状况,从生产端入手,对茶业发展提出适度规模、强化品牌文化意识、完善营销模式等业态演进的具体对策,对凤冈以锌硒茶为代表的茶业走内涵式现代茶业发展道路以提高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茶;锌硒茶;对策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此改革背景下,许多茶产业尝试着探索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
凤冈县以锌硒茶为代表的绿茶产业虽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它在发展中也存在着集约化规模程度不高、品牌文化建设薄弱、营销模式落后等供给侧结构性现实问题,制约着凤冈县茶产业的发展。
1凤冈茶业发展现状凤冈县被誉为“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茶园总面积达50万亩,投产茶园达到40万亩,其中有机茶园5.18万亩,去年茶叶总产量4.5万吨。
据了解,通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2017年完成无公害茶园认证17.2万亩,累计完成无公害认证44.3万亩,加上已获有机认证茶园5.18万亩,全县50万亩茶园已基本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全覆盖。
凤冈县目前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茶业公司有近120多个大小公司。
在茶叶销售方面,直销店的茶叶价格在十几元至几百元一斤不等,其中20%销往外地,为风冈籍外地工作者购买,带回工作地作为礼品送人。
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发现,凤冈县附近的几个县城消费者对锌硒茶的偏好程度较高。
50%-60%为单位团购性质,用于单位办公等需要,业内谓之“熟人经济”。
其他毗邻县市的外来客和本县商户买卖约占20%一30%,销售主要为省内、市内市场。
相对而言,在品牌公司直销店中,只有少数的销售模式是在努力跳出“熟人经济”怪圈,主动向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等市场开拓,这些公司走真正的市场销售占总销售的80%,熟人经济占20%。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我国茶产业来说也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注重供需两端的协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
因此,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既能够了解陕西茶产业的现状,也能够为该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茶产业在陕西的现状陕西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省份,主要茶区包括咸阳、渭南、延安、汉中等地。
陕西茶产业的主要品种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现代茶叶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年产茶叶量达到3万余吨。
茶叶产业在陕西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旅游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尽管陕西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也存在不少问题。
1.低附加值问题。
陕西茶产业主要是以生产基础茶叶为主,生产链条的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相对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
2.产品质量问题。
与国内一些著名茶产区相比,陕西茶叶的品质和品牌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3.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陕西茶叶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缺少科技创新和推广,导致产业难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局面。
4.产业集聚度不高。
茶叶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而且生产规模小,缺少有效的产业集聚效应。
为了促进陕西茶产业的供给侧结构调整,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提高产品附加值。
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从单纯的生产基础茶叶向茶饮品、茶零售等多元化附加值产品延伸;对于政府来说,要大力培育、发展茶产业相关的服务业、茶文化旅游等产业,以提高附加值,促进陕西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为了提高陕西茶叶品质和品牌形象,可以加大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品种、保鲜、加工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3.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力度。
提高陕西茶产业的科技含量,需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措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措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升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改革。
本文将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以及相应的措施。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1. 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改革,调整农业供给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和粮食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对于提升中国农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推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和食品安全的保障。
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农产品的信任度。
3.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农民增收。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可以使得农业产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开拓农村产业链条,提高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减少传统农业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构建生态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培育核心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推广农机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素质。
2. 调整农业结构。
优化农产品结构布局,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加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农产品产能。
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精细农业等农业形态,推动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
3.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提高农田的灌溉技术和土壤肥力。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面,彰显出其深远的影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这一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政策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倡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各地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不仅要关注生产环节,还需考虑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转型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模式,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首先需要从种植结构上进行优化。
在许多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仍占据较大比例,而一些经济作物的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贷款等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多样化种植和优质品种的选择,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例如,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度发展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在养殖业方面,传统的散养模式正逐步被规范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所取代。
乡村振兴战略倡导建立现代化的畜牧业和水产业,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动物福利,合理利用饲料,提高单位产出的经济效益。
同时,推广生态养殖理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其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农村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产品加工不仅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引导农民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的对接,实现产销一体化,有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减少市场风险。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案与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案与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正在面临重要的调整和改革。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可行的方案,并且着力解决农产品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
本文主要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和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深入分析农村经济现状在制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前,我们需要对当前农村经济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从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个方面来考察。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我们需要从耕地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来评估农业的现状。
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村工业的升级换代,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农村服务业是提供农村居民生活服务的行业,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我们需要关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二、制定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方案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农村特色产业的培育,挖掘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一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同时,我们需要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经营,推进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又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是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追溯体系建设,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的效能。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引导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加工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用评价及优化机制
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用评价及优化机制曹玲玲;姜丽丽;刘彬斌【摘要】江苏省农业供需结构失衡、资源环境恶化、经营效率难以提升、区域发展极其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持续发展.为追本溯源,基于农户主体特征、农业供给主体能力、农产品创造能力及竞争能力、农村自然禀赋及生态环境、农业信息和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以及相关制度保障7个维度构建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对指标体系赋权的基础上,有效地测度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苏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效用明显优于苏中、苏北地区,而苏中、苏北的改革效用速度大幅度提升.7个要素中只有农产品创造能力及竞争能力、农村金融服务能力2个要素相对出现下滑,其他5大要素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苏北的农产品创造能力及竞争能力、农户主体特征、农业供给主体能力3个方面优于苏南和苏中城市,苏南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相关制度保障遥遥领先.鉴于此,有效推动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完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深化农业信贷和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的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实现农业资源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缩小苏南与苏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用的差异.【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9【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差异;效用评价;模糊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作者】曹玲玲;姜丽丽;刘彬斌【作者单位】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家战略地位,这是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在农业这一领域的有效贯彻,更是2004年以来连续14年聚焦“三农”的跨时代之举,对改善农村供给结构、提升农业供给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
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关注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资源禀赋的特点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我国的资源禀赋十分丰富,不同地区之间资源分布格局差异较大。
其中,地域资源禀赋差异比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则相对较为均衡。
在资源禀赋方面,我国的优势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源资源。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大宗金属探明储量和开采产量的国家之一,能源资源占据重要位置。
第二,非金属矿物。
我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盐、磷酸盐等。
第三,生物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第四,耕地资源。
我国的耕地资源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和农业物资。
二、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资源禀赋利用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有序规划和有限开发。
1. 推进资源产业升级当前我国的资源产业存在着多种问题,如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剩产能、产业结构单一等。
推进资源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来促进资源产业升级:第一,促进企业技术升级。
加大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力度,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优化产品结构。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环保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等,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绿色环保方向转变。
第三,加强环保管理。
强化对资源开发的环保管理和监管,防止因资源开采而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2.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资源的高效利用也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相结合,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基于供给侧理论下赣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供给侧理论下赣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本文通过基于对供给侧理论的研究,对赣西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对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标签:供给侧改革;应用技术型大学;产业结构调整一、供给侧改革理论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
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
中国经济的增长迈入了泥潭,供给侧的改革登上了舞台。
此次中国经济的下滑已经不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一场结构性的危机。
凯恩斯学派强调通过需求管理来调节经济周期,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通过加大政府公共支出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古典学派和供给学派强调供给一方的作用,强调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激励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强调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提高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
在供给侧理论的指导下,萍乡市的经济需求和供给也是一种典型的经构性失衡,从人才的角度来看,萍乡市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煤炭行业的衰退,大量的工人下岗失业,再就业困难;与此同时,大量的新兴产业出现,对新兴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但萍乡现有的人才结构无法解决这个矛盾。
二、赣西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宜春、新余、萍乡三市(下文简称三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属于赣西地区,历史同源,文化同根,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是江西“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市共辖17个县(市、区),土地面积25659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18.74%;2015年末常住总人口857.97万人,占江西省总人口18.79%。
三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如下:1.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据统计江西省2006年-2016年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是三大产业中最低的为3.5%-5.0%,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最好,但这两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16年的增长率最低值仅为8.5%,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呈现波动变化趋,基本在8.8%-11.4%浮动。
因此三市应从工业向工业+服务业转化,进行传统产业的战略升级,服务对象从低端消费者向中高端消费者转移。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茶叶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策略
量的 中低端产 品供给溢 出, 而高端产 品需求流入 国外。2 0 1 5年 的商务部 统计显示 出有超 过 1万亿元 的消 费向国外流出 , 这样的现 象不 利于中 国 国 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 。因此茶叶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应当注重质量 的提升 , 以创新 为手段来提 高茶叶企业整 体生产水平 , 通过 供给 侧改革 的方式实现全要素生产率 的提高 。
1 _ 3 茶 叶企 业将 供 需两侧 管理 进行 有 效的结 合
供给侧改革 并不是简单的改善供给就 能够让企业迅速发展 、 市场得
到平衡 , 单方面 的改善茶叶企业供给侧 取得的成效较低 , 因此 , 茶 叶 企 业 需要通过将供 需两侧的情况进行有 效的结合, 来 带 动 双 边 发展 。 我 国 的
1 . 1 降 低茶 叶企 业制 度性 交易 成本
供 给 侧 改 革 的重 点 体 现 在 对 于 市 场 供 需平 衡 能 力 的掌 控 , 茶 叶 企 业
通过进入市场 运转 来调节改革力度 。因此, 需要提高茶 叶企业 的参与程 度, 让企 业中的每 一个成员都积 极参与到 改革过程 当中 , 为 了长期保 持 企业 的活力和生机 就应当通过制 度性交 易成本例 如降低税 费 、交 易费 用、 融 资 成 本 等 来 实 现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的增 长 , 使 得 企 业 能 够 缓 解 自身 压 力, 将更 多的资金投入到新 的项 目当中。这样可 以极大地 降低 茶叶企业 的制度性交 易成本 , 提升 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
间 。传 统 的 企 业 经 济 管 理 体 系 对 于 供 需 方 的平 衡 性 效 率 规 划 十 分 低 下 。
而通过对经 济管理体 系进行创新 可 以采用互 联网对 茶叶企业 的财务进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茶产业结构发展问题研究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茶产业结构发展问题研究作者:叶茂徐成家周玉龙来源:《商场现代化》2018年第12期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因此,为了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课题从供给侧研究安庆市茶产业目前发展状况,分析面临的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基于此,我们通过实地调研,网上资料收集,数据整理以及理论分析,从茶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然后分析出安庆市茶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后我们提出一套有效的地方茶产业改革方案。
主要包括:调整茶产业结构,提高茶叶品质与安全,降低茶叶生产流通成本,促进茶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安庆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的产茶大省安徽,盛产各类优质茶叶。
近年来,安徽省茶产业正稳步发展,茶叶的产销量都在不断提升,茶产业收入也成为了产区农民生活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将全省茶产业发展做横向的比较,安庆市茶产业发展速度十分明显地滞后于其他市(区)。
如何充分发挥安庆茶叶优势,振兴安庆茶产业,这是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急待解决的一项课题,同时也是减轻城乡经济两极化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安庆市茶产业为例,在对岳西、太湖、潜山、桐城、宿松茶区茶产业调研的基础之上,仔细分析了安庆茶产业存在的不足,探讨深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安庆市茶产业发展现状1.安庆市茶叶生产总体情况安庆全市共15000多平方千米。
安庆市自古就有六山一水二分田的美称,原因就是境内多山地丘陵,拥有中山林茶牧区和低山林茶农区。
又因为安庆地处在北纬30度附近,多云雾缭绕天气,气候温和湿润,土壤PH值在4.7-6.2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土壤、温度、光照、湿度十分适宜茶树和茶叶生长,自然也就孕育出了“茶以皖山为佳产”的安庆茶。
安庆市茶园面积17963公顷,其中投产园12236公顷。
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2015年底,茶业总产值12801吨;截止2016年底,茶叶总产13007吨(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绝对值只增加了206吨,增长率仅为4.1%。
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基于一种新的测度方法
, ●
…Hale Waihona Puke ● ● , f … 一 ■
/
,
图 1 各 种 作 用 力 对产 业 结 构 趋 同 程度 影 响 示 意 图 从图 1 可知 各 种 因素 对产 业 结 构趋 同程度 有 正 向 、 向作 用 负
业 的 分工 程 度 , 不 能度 量 分 工程 度 与 结 构 差 异 之 间 的关 系 。王 力 ,当 这些 作 用 力 达 到 平 衡 的 时候 ,区域 产业 结构 趋 同 程 度就 会 但 志 华 (06 对其 进 行 了改 进 , 出 “ 进 的克 鲁 格 曼 指 数 ” 该 指 维 持 原 状 ;当这 些 作 用 力 不 平衡 时会 出现 两 种状 态 :当 促 进产 业 20) 提 改 , 数 可把 产 业 间 的 同构 程 度 和 分 工程 度 联 系 起 来 。后 来 , 着 研 究 结 构趋 同 的作 用 力 更 大 时 ,产 业 结构 会 趋 同;当阻 碍 产业 结构 趋 随 的 深 入 ,很 多 学 者 提 出用 区 位 商 来 度 量 一定 区 域 的产 业 聚 集 程 同 的作 用 力 更 大 时 , 业 结 构 就 会 越表 现 出差 异 性 。 图 l中 X 轴 产
,
,
’
年仍处于高速 发展期 , 未出现 明显 的衰落迹象 。产业结构趋同真
的 阻碍 了苏 锡 常 的 发展 吗 ? 业 结 构 趋 同 真 的 仅 有 负 面 影 响 吗? 产
本 文 对 此 进行 了研 究 。
一
r 0 一
囊
1
、
指 标 选 择
. I
… …
, , ● ●
度, 并间接 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构程度 。李学鑫 等 (0 4 发展 表 示 的 是第 一 产 业 占 G 2 0) DP 的 比 重 ;Y 轴 表 示 的 是第 二 产 业 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基于土壤检测的苏锡常茶叶产业结构调整杨雨晴,宫敏丽(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61000)[摘要]供给侧改革在农业发展中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去产能要求减少低级粗放型生产,实行集约化精致化生产,精准农业,提高产品质量,实行农产品价值增值和溢价。
通过对苏锡常土壤墒情评价,研究该区域土壤营养成分,发现该区域土壤富含硒,在江苏省居首位。
茶叶在江苏是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结合硒富含量的特点,建议苏锡常以富硒茶叶为重点调整原本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土壤成分分析;苏锡常;茶叶供给侧改革[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江苏省现全省面积为18.88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列为全国第24名,其中苏锡常地区总面积为1.78万km2,占据江苏省的9.4%,总共有农用耕地面积657万m2。
截至2017年,苏锡常常住人口2195.3万人,人口密度达到750人/km2左右。
因为人口众多,地理面积狭小,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苏锡常的一个特征,苏锡常人均的耕地面积只有0.058 hm2。
苏锡常截至2013年已用完了2020年的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对生态空间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那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作物,利用自身的土壤特色来耕种其他地区所不能产出的农作物显得尤为重要。
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来自岩石、无机物、有机物,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有机物构成。
地球表面形成 1cm厚的土壤,约需要 300 年或更长时间。
不同的土壤类型,分层也不一样。
不同的地区自然拥有不一样的土壤成分,根据地区的土壤差异和自身的特色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培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改革方式。
2 苏锡常土壤及茶叶背景苏锡常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主,气候属于湿润型,雨水充足,地势平缓。
交通发达,人口密集,生态环境十分良好,苏锡常一直是有山有水,农林相间,环境优美的绝佳胜地。
由资料显示得出苏锡常地区土壤主要处于下扬子构造活动带的东段,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以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包括灰岩、砂岩、砂页岩、粉砂质泥岩、泥页岩、火山岩夹层等为主。
苏锡常地区是江苏省内土壤元素含量较为丰富的一个地区,他涵盖了江苏省几乎所有的土壤类型和土种,在苏锡常地区有着大片的红壤也是主要特征之一,由中国地质资料研究图显示在苏锡常地区是江苏富硒土壤聚集地(由图1显示)。
苏锡常地区因为是鱼米之乡,在农耕的历史上还是比较悠久的,我们主要知道的是盛产水稻,除了水稻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农产品,比如小麦、茶叶、药材、水果和花卉等等,基本都是春播秋收,一年两收的形式。
其中茶叶是所有农产品里价值最高的,苏锡常比较有名的茶叶有碧螺春等。
中国人自古有品茶闲谈的习惯,茶叶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是宴请宾客还是平时生活中的饮用。
图1 江苏省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图3 土壤分析方法3.1 样品采集区域确定因为采样面积过大,而且采样难度的原因,采样选取在苏锡常领域内的农用耕地里,以90m2作为一个采集区域,每个采集区域内采集一个样品保存。
由图1显示出除了在苏锡常地区,在南京、镇江两个地方土壤硒含量比江苏省其他所有地区都高,所以用同样的方法在南京和镇江两地采集相同的样品进行对比。
采集的样品最好可以保证在原定的采集圈的中心,保证相同的取样条件。
在取样的同时最好可以保证取样地点是少有人为破坏和生活污染的,每个区域的取量维持在500g上下,减少误差量,采用制定的取样器皿,和从头至尾完全相同的工具以及程序,并完好保存。
3.2 样品采集深度确定茶树的根系由主根、侧根和细根组成,主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成,生长过程中垂直向下生长,在质地较好的土壤中可达2~3m,甚至更长,一般在1m左右,呈纺锤状,褐红色,主根和侧根一般呈红棕色(图2)。
茶树的根茎主要由细根和他的根毛来吸收营养,而细根主要是在地下100cm左右。
曾有研究[收稿日期]2018-05-08[作者简介]杨雨晴(1995—),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宫敏丽,女,浙江舟山人,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法。
杨雨晴,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基于土壤检测的苏锡常茶叶产业结构调整-193--194-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5期(总第443期)资料表明,人类的生活行为会对土地产生并不小的影响和破坏,而这种破坏会影响到几乎40~50cm 的深度,所以对于茶树来说150cm 以下的土壤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的环境,也最适合代表茶树的营养吸收层。
那就在苏锡常、南京和镇江三个地区的农用耕地中,以90km 2作为一个采集区,在采集区中150cm 以下的深度随机采集样本进行分析。
图2 茶树二年生根系图3.3 样品测试在上述采集工作结束之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自然风干。
使用20目的尼龙筛对样本进行筛选,去除样本中的植物、岩石等各种杂物颗粒,20目一下的就是最原始和纯净的土壤。
加工后的样品也要保证每个都有400g 进行试验使用。
将样品统一交至某土壤研究所分析土壤 TOC (总有机碳) ,确保每个元素的检出限都低于其地壳丰度,得出结果制作成表1。
表1 苏锡常地区与其他地区茶叶硒含量对比图序号土壤序号茶叶序号样品产地土壤硒含量茶叶硒含量1T20181C20181苏锡常地区12.10.272T20182C20182苏锡常地区 1.220.343T20183C20183苏锡常地区 1.810.314T20184C20184苏锡常地区0.840.395T20185C20185苏锡常地区0.500.186T20186C20186苏锡常地区 2.700.227T20187C20187苏锡常地区0.480.208T20188C20188南京地区0.240.119T20189C20189南京地区0.260.1010T201810C201810南京地区0.220.0811T201811C201811镇江地区0.170.0112T201812C201812镇江地区0.150.1013T201813C201813镇江地区0.210.074 初步成果讨论与总结对苏锡常和江苏省其他地区的土壤所产出的茶叶进行随机取样的分析后, 发现了苏锡常地区土壤硒含量高于其他地区,而且在茶叶中的硒含量也高于其他地区。
在富硒土壤范围内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采样都能得到一样的调查结果, 结果证明在苏锡常地区有大量富含硒的土壤,并且利于植物吸收和生长。
在南京、镇江和苏锡常地区同时采集了含有硒的茶叶,对比其中的硒含量。
发现苏锡常地区茶叶硒含量一般为 0.15~0.39 mg/kg、平均可达 0.24 mg/kg, 是其他两个地区茶叶硒含量的 3~5 倍。
苏锡常低山丘陵溧阳—宜兴南部一带新发现的大片富硒土壤, 是江苏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宝贵土地资源, 这里的土壤富硒主要形成于自然地质成因, 与地貌等自然景观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在这里所生产的茶叶不需要人工特地的为茶叶增加硒含量,只要选择在富硒土壤范围内能够生长茶叶的地方种植茶叶, 所生长出来的茶叶都有着大量的硒的成分。
5 产业结构调整建议茶叶既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又是人民重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涉及人多面广。
得以确认的是在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土地硒的富含量远远大于江苏省的其他地区,并且硒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帮助。
硒作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多种酶和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预防癌变等作用。
在苏锡常地区多种农作物相比其他地区都富含大量硒的成分,苏锡常地区应当借此机会发展自身的特色农业,寻找到自己的农业改革定位。
要正确地处理好调整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把政策与优化创新结合起来,认真地做好规划。
苏锡常知名的茶叶品牌,碧螺春是高附加值产品。
结合丰富的硒含有量,做出富硒茶叶提升茶叶本身品质,添加附加值。
改变原本低级粗放的生产方式,打造精致和集约化的农业,从茶叶本身来调整农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后,新式茶园建立,原料质量理应会一定程度地提高,随之相伴的是茶叶品级的提高。
高质量的茶叶生产和增幅较大,此情况下茶叶的品种和产量库存接近最优的数值。
茶叶的价格上涨也会趋于平稳上升,得到可控的弹性。
供求关系的改善就会加强茶叶市场的占优比,那茶叶能带来的效益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1] 杨忠芳,陈岳龙,汪明启,等.地球化学填图的国际研究现状及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6):826-832.[2] 赵琦.成都市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双层采样的效果[J].中国地质,2002,29(2):186-191.[3] 成杭新,杨忠芳,赵传东,等.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问题与讨论[J].地学前缘,2004,11(2):607-615.[4] 奚小环.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与应用的新方向[J].第四纪研究,2005,25(3):269-274.[5] 廖启林,吴新民,翁志华,等.南京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基本成果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中国地质,2004,31(1):70-77.[6] 廖启林,吴新民,金洋.南京—镇江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初步成果[J].物探与化探,2004,28(3):257-260.[7] 廖启林,金洋,吴新民,等.南京地区土壤元素的人为活动环境富集系数研究[J].中国地质,2005,32(1):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