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

合集下载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

2008年3月第24卷 第2期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Mar.,2008Vol.24 No.2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崇高与诡异於 鲸(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提 要:伯克的崇高论与弗洛伊德诡异说直指哥特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恐怖。

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崇高在哥特小说中显现为一种“为存在而存在”的“怕”,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快乐原则;而诡异在哥特小说中则显现为一种对存在的“畏”,它来自存在,也是存在本身,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超越快乐原则”。

至于小说文本中的具体恐怖情境,又可以根据它们与崇高与诡异之间的联系,将它们区分为terr or和horr or两种类型。

关键词:哥特小说;恐怖美学;崇高;诡异;怕;畏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8)02-0048-07M acabre Aestheti cs i n the Goth i c:Subli m e and UncannyYU J ingAbstract:Burkean Subli m e and Freudian Uncanny are highly pertinent t o Macabre,one of the most i m portant Aesthetic characters of gothic novels.The Subli m e manifests in gothic novels as a fear of“being for the sake of being”,as a fear for the outside world,which is dom inated by“The Pleasure Princi p le”.The Uncanny,on the other hand,finds its way int o gothic novels as an fr om and in the being itself,which is subjected t o“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 p le”.Relatedly, s pecific contexts of macabre can be categorized int o“terr or”and“horr or”with res pect t o their relati onshi p with subli m e and uncanny res pectively.Key words:the Gothic;macabre aethetics;subli m e;uncanny;fear;angst 与哥特小说联系最为密切的审美范畴非“崇高”(subli m e)与“诡异”(uncanny)莫属。

浅谈爱伦·坡作品中哥特式创作手法体现

浅谈爱伦·坡作品中哥特式创作手法体现

浅谈爱伦·坡作品中哥特式创作手法体现爱伦·坡是19世纪欧美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以其恐怖和奇幻文学作品闻名全球,也开创了哥特式创作风格的先河。

哥特式创作是指通过刻画恐怖、诡异、暗黑等气氛,以及强调个体内心情感的表达来传递一种特殊的美学体验。

在爱伦·坡的作品中,哥特式创作手法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首先,坡的作品中常常采用某些神秘元素作为引子,烘托出一种神秘、诡异的氛围。

例如《乌鸦》中乌鸦的叫声像一个幽灵在夜晚徘徊,而《黑猫》中黑猫营造的沉闷和压抑氛围都是哥特式创作手法的典型体现。

这种神秘元素的运用使得坡的作品极富诱惑力,让读者产生一种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的紧迫感。

其次,坡的作品强调人物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刻画。

他通过刻画人物内心的幻想、恐惧、痛苦等情感,来加深作品中的哥特式氛围。

例如,在《安伯松先生谋杀案》中,读者通过主人公的描写,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这种情感体现充分展现出了哥特式创作手法,也让读者更深入地痛感到学术探究的残酷性和人性的冷漠。

此外,坡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幽暗、阴霾的色调和描绘高大、阴冷的建筑和街区,这些的视觉效果更直观地体现出哥特式创作风格。

这种写作手法使小说中的人物看来更加孤独,更加无助,这种感受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阿瑟·高登医生在《黑猫》内,因为受到黑猫的威胁而被逼疯,他在幽暗的房间里,看到黑猫的幻觉,这实际上是阿瑟·高登自己心底的幻觉,强调了个体、个性和情绪的作用。

总之,爱伦·坡的作品中哥特式创作手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将恐怖和奇幻相结合,通过直观感官和内心心理等方面对恐惧进行刻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美感。

在坡的作品中读者可以经历到身临其境的哥特式体验,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

这种特殊的美学体验不但赏心悦目并且真正地用作家的文字助推着哥特风格的盛行。

欧洲文学导读重点

欧洲文学导读重点

欧洲文学导读重点一、填空题(20×1=20分)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记》、《奥德修记》。

2、希腊酒神被称为“宙斯的瘸腿”,他的名字是狄俄尼索斯。

3、史诗的最大特点:诗与真的结合。

4、《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5、标志着哥特小说诞生的作品是《奥特兰托城堡》。

6、流浪汉小说诞生的标志是《小癞子》。

7、世界英雄史诗中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是《吉尔伽美什》。

8、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是《俄狄浦斯王》。

9、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是《罗兰之歌》、《尼伯龙根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

10、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恶魔派诗人代表人物:拜伦、雪莱、济慈。

11、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善于描写女性形象。

12、开创世纪病患儿形象的作品《勒内》。

13、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被称为人道主义三部曲。

14、现实主义文学时期巴尔扎克立志要做“法国的书记员”,他的代表作有《人间喜剧》。

15、但丁的《神曲》原名为《喜剧》,后根据薄伽丘的建议改名为《神圣的喜剧》。

16、古典主义时期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句话成为古典主义创作指导思想。

17、古希腊悲剧被称为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被称为性格悲剧。

18、希腊神话中的德尔菲神庙是祭祀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

二、名词解释(4×5=20分)1、《神曲》《神曲》,被称作中世纪最后的史诗,原名《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出于尊敬而加“神圣的”,即《神圣的喜剧》。

《神曲》的结构由为:序曲,《地狱》,《炼狱》,《天堂》。

《神曲》的主题为“四义”。

但丁在《致斯加拉大亲王》中提到“诗有字面的、寓言的、哲理的、奥秘的四种意义”。

诗中维吉尔象征人间、知识理性。

而贝娅特丽丝象征天国、启示、信仰。

2、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 Novel),产生于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一种专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其流浪过程(或游历过程)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小说流派,史称“西班牙流浪汉小说”。

哥特的恐惧与迷幻

哥特的恐惧与迷幻

哥特的恐惧与迷幻原标题:接近上帝的艺术,它的名字叫哥特。

黑暗、恐惧、孤独、绝望,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的边缘,在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据称Gothic源于德语Gotik ,词源是Gott音译“哥特”,意为上帝,因此哥特式也可以理解为“接近上帝的”的意思,其实哥特在很久之前指的是哥特人,属西欧日耳曼民族,后来推翻了罗马帝国。

哥特人哥特艺术的发展有着曲折的历程。

哥特艺术起源于11世纪末的法国,在14世纪末发展成为国际哥特风格,但随着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而没落。

后来,过了几个世纪出现了哥特式复兴运动,才使得哥特艺术重新得到肯定。

哥特艺术有很多种。

关于建筑:由于基督教的信条,使得信徒认为建筑越高就越接近上帝。

于是,教堂开始越盖越高,出现了尖塔高耸的哥特式教堂。

然而一味高也不切实际,于是建筑师们使用外力支撑稳定建筑的,就出现了飞扶壁,这是哥特式建筑另一个重要特征。

哥特艺术文学:哥特文学兴盛于维多利亚时代,18世纪中后期作为小说体裁而逐渐定型,标志性元素有: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吸血鬼等。

作家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被认为是哥特式文学鼻祖,后来作家布兰姆·斯多克在其经典作品《德拉库拉》中加入了吸血鬼的形象。

自此,19世纪出现了大量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哥特文学。

霍勒斯·沃波尔奥特兰托城堡哥特电影起源于1921年。

瑞典导演克里斯滕森的作品《历代的巫术》被认为是第一部哥特式电影,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来自德国,德国导演茂瑙拍摄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

F·W·茂瑙《吸血鬼诺斯费拉杜》除了上述这些,哥特风格更是渗透到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之中,所谓艺术创作,首先是一个具有物质性的物品,风格与思想和物品融为一体,出现在我们眼前。

她设计哥特式婚纱,暗黑血腥又浮夸的宗教献祭风。

设计师Dilara Findikoglu擅于以极度怪诞而华丽浪漫的服装表达其强烈的情绪,她曾因落选圣马丁的官方毕业秀,而聚集了一批同样狂热的时尚迷在CSM大楼外上演了一场“游击式秀场”的即兴演出,叛逆的小年轻。

试析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黑色光芒”

试析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黑色光芒”

试析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黑色光芒”摘要:哥特主义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因素,其文学创作主要是古堡和废墟,通过“黑色”的主人翁和“黑色”主题为创作手法来批判社会的黑暗现象。

目前英美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哥特式的艺术手法,并成为英美文学中的一种创作传统,尤其是其中的“黑色光芒”,建构了黑色恐怖与崇高之间的冲突又充满张力的联系,所以英美文学史上哥特主义小说风格非常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键词:英美文学;哥特主义;黑色光芒在英美文学的发展中,18世纪出现哥特主义文学,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严重影响了英美文学的发生,随后越来越多的恐怖文学作品问世。

目前英美文学作品中哥特主义有很高的地位,其中的“黑色光芒”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体现,并在深度和广度强进行了新的拓展,促进了英美文学与哥特传统的融合。

一、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主要风格特点(一)哥特主义的来源“哥特”原指代哥特人,而哥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來对中世纪时期艺术风格的区分,其标志性元素就是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艺术主题通常是黑暗、恐惧、孤独和绝望,描绘了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1]。

哥特式小说刚开始出现时人们并不认可,人们更加看重古典主义,对处于古典时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中世纪阶段有很大的否定和反感。

而哥特最早期的风格就是国家,当时哥特人强行进入罗马帝国进行大规模的杀烧抢掠,在人们心目中哥特就是野蛮和粗野的代名词,意大利人记恨哥特人摧毁了罗马帝国,所以中世纪也被人们称为“哥特时期”。

随后,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又将中世纪不喜欢的建筑风格成为“哥特”比,如具有高耸尖顶、染色的玻璃、厚重的石壁、阴森的过道的教堂与古堡等风。

而且文艺复兴思想的发展使得哥特一词内涵不断丰富,开始被赋予了恐怖、野蛮、黑暗、神秘、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霍勒斯在小说《奥特兰托城堡》的前言中描述了哥特式小说的内涵,当时遭受大众的强烈反对,认为哥特式小说中没有体现严肃、讽喻、科学、理性等内涵,所以人们也质疑了霍勒斯。

《哈利·波特》及其英国哥特小说传统

《哈利·波特》及其英国哥特小说传统

试析《哈利·波特》及其英国哥特小说传统摘要 j·k·罗琳是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她的小说以儿童冒险故事为主,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众多儿童。

本文从英国哥特体小说传统入手,仔细分析了这种风格的场景、情节、主题和人物特点,探讨了《哈利·波特》如何对哥特小说传统的继承,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意义。

关键词:哥特小说传统 j·k·罗琳《哈利·波特》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英国女作家j·k·罗琳书写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作家用她非凡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创造了一个新奇、栩栩如生的魔法世界。

虽然这些作品被人称为“儿童文学”,但却受到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喜爱,因此不能将“哈利·波特”系列单纯地归属于儿童文学范围。

在这些作品中,作家非常夸张地渲染了神秘诡异的情形、恐怖惊险的故事情节以及各种妖魔鬼怪鱼跃而出,表现了善恶斗争的鲜明主题,实质上都反映了典型的英国哥特小说特征。

本文就是从哥特角度对其作品进行分析,以体验这些系列小说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对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一关于英国哥特小说的传统“哥特”这个词语原指哥特部落,其意之一是指哥特人英勇善战,又有指其野蛮彪悍,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民族最终在历史上消失。

而后,“哥特”用来代表12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由于这种建筑主要是教堂和城堡,它们的共性在于都有高耸的尖顶、窄长的窗户、幽长的走廊,而且这种建筑又都有让人感觉神秘的暗室、令人感到阴森恐怖的地下室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建筑风格在思想家看来不符合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落后、野蛮和黑暗的象征,所以哥特部落名字被用来代表这种建筑风格,带有恐怖、神秘、黑暗、野蛮的贬义。

随着文学领域的发展,“哥特”这个词语成为新小说体裁的代名词,它们往往被用来形容那些以古堡或荒野等为背景以及被人说成幽灵鬼怪或者超自然现象的内容,作家们利用这类题材来描述凶杀、暴力、复仇等,在这类小说体裁中,多注重情节的悚然恐怖,跌宕起伏并充满悬念,整个故事气氛始终被神秘、阴森包围。

《“红死”的假面舞会》的哥特式恐怖赏析-最新文档

《“红死”的假面舞会》的哥特式恐怖赏析-最新文档

《“红死”的假面舞会》的哥特式恐怖赏析-最新文档《“红死”的假面舞会》的哥特式恐怖赏析一、引言哥特体小说在文坛上时间很短,杰出的作品也并不繁多。

哥特体小说的突出特点便在于它的四大要素,即悬念、神秘、魔幻和恐怖。

哥特体小说常见的主题多为乱伦、死亡、隔绝等。

爱伦坡擅长写“哥特式”风格的作品,人物怪异、颓废、病态、惊悚,故事情节令读者感到颤抖、崩溃。

《“红死”的假面舞会》就是一部典型的哥特式作品,在作品中爱伦坡继承和发展了“哥特式”的手法。

本文将从哥特式人物、神秘恐怖氛围的营造、哥特式题材来赏析这部作品的恐怖美。

二、故事简介故事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描述了一场假面舞会。

有一种叫做“红死”的瘟疫非常猖獗,为了躲避“红死”病,普洛斯彼罗亲王召集了一千名身体健康的骑士,住到一座城堡里去,并在进去之后,把所有门闩都焊上了。

任何人都无法进来或出去。

一次假面舞会上,在午夜钟声敲响之际,“红死”突然神秘出现,在场所有的人无一幸存,统统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故事虽然短小,但是渲染出浓浓的恐怖情绪。

三、哥特式恐怖分析(一)哥特式人物既然哥特小说又是鬼怪小说,那么哥特小说中所要主力表现的重要内容自然少不了鬼怪形象。

不过,哥特小说一般不以鬼怪形象作为作品的主要形象,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哥特小说中的人物活动营造出神秘的气氛、怪异的环境,引发恐怖的感觉。

另外,小说中还会通过幻想让小说中的人物使用魔术与魔鬼幽灵产生联系,并借它们的帮助来达到贪婪、野心和肉欲的目的。

[1]P516假面舞会实际上是在西方万圣节时人们经常举办的活动,参加舞会的人们装扮成各种妖魔,赶走游荡在四周的妖魔鬼怪,所以,整个假面舞会的狂欢者都是稀奇古怪的造型。

在作品《“红死”的假面舞会》中,舞会对装扮形象是没有限制的,可是有个陌生人却在假面舞会上装扮成“红死”。

“他的服装在血中浸泡过,他宽宽的前额以及整个五官都撒满了红色恐怖。

”[2]P143此人的装扮显然是“红死”病的征兆。

gothic fiction名词解释

gothic fiction名词解释

gothic fiction名词解释
哥特小说(Gothic Fiction)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末期英国的文学流派,
通常以神秘、恐怖、超自然和死亡为主题。

这种小说通常发生在荒凉、偏僻的地方,如古老的城堡、修道院或荒野,并涉及到幽灵、诅咒、复仇和魔法等元素。

哥特小说的风格往往具有神秘、压抑和阴森的气氛,旨在通过描写人类的恐惧和不确定性来探索人性的深度。

这种小说也经常涉及到社会和道德的议题,如阶级斗争、不道德行为和道德沦丧等。

著名哥特小说家包括英国作家威廉·戈德文(William Godwin)、安·莱基(Ann Radcliffe)和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这些作家的作品对后来的恐怖、悬疑和奇幻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恐怖之花的美丽绽放

恐怖之花的美丽绽放

恐怖之花的美丽绽放——浅谈哥特式小说的美学内涵最近美国上映的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恐怖影片深受大家的欢迎特别是深受青少年的欢迎。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西方文坛史上备受争议的哥特式小说。

很多学者认为哥特小说是一种离经叛道的文学现象,充满了惊险与刺激,不利于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但我认为这类小说的结构要素并非只有“恐怖”,并且这种“恐怖”也和后来的灵异小说、恐怖小说、恐怖性经典小说等小说形式的“恐怖”有着本质差异,哥特式小说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出现于英国的一种新的文学模式,它以独特的神秘恐怖和浪漫风行一时,环境多为荒郊充满阴森恐怖的城堡,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情节充满鬼怪、神秘失踪、攀力、乱伦、幽闭、骇人听闻,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离奇事件,人物多怪异、畸形、变态、阴冷,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风格上常常有一定的理性色彩。

本文主要从阴森场景、恐怖意象、崇高理论方面论证哥特小说的美学内涵。

一、阴森场景的制造爱伦·坡是哥特小说的代表人物,他对哥特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笔下的恐怖是多种多样的,而场景气氛的营造最体现他的统一效果论,有的凶杀场景像被割裂的伤口一样隐隐作痛。

在《扼舍古屋的倒塌》中,坡巧妙地将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结合起来渲染恐怖的氛围:古屋外“枯死的树木、灰暗的墙垣和水波不兴的小湖一足一种令人讨厌的神秘雾气”、古屋内“黑色的檀木地板”、“黑色的帷幔”、“白色的裹尸布”和“灰墙”透露出阴郁灰暗、沉重死寂的铅一般的恐怖色调,加之“隐士家的房门的破裂声”、“从府第传来的模糊不清的声音”、“巨龙临死前的惨叫声”与“刺即的拖的很长的、极其反常的尖叫声和摩擦声”交相呼应,带给读者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冲击和心灵震撼,让人恐于展卷又欲罢不能。

哥特故事一般发生在荒野、废墟、地窖中,场景通常阴森潮湿恐怖。

坡的奇思妙想成功地作用于读者的心灵并产生共鸣,“恐怖”其实是作者与读者的合谋。

解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

解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
的加盟,极大地增强了其可读性。本文拟从此入手,解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恐怖场景的描写等方面对哥特元素的体现,揭开《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独特的哥特魅力。
一、哥特小说
“哥特”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地区的哥特部落,该部落曾以野蛮剽悍、嗜杀成性而著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用它来指称一种中世纪建
解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
《暮光之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吸血鬼系列小说.自面世以来就广受好评。斯蒂芬妮-梅尔继承了传统哥特小说中的经典
元素.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恐怖场景的描写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哥特魅力。同时斯蒂芬妮·梅尔又融合了校园小说和青春言情小说的浪漫唯美,
在描写爱德华家族与维多利亚的战斗中.作者不遗余力地刻画了战斗中的血腥与残酷,把身体组织扭曲断裂带来的痛苦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面前一码半的地方,一匹巨大的狼扯裂他身下的金发吸血鬼。”“赖利又站了起来,看起来奇形怪状,形容枯槁,但是他还是能够纵身一跃撞向赛思的肩膀,我听见骨头断裂的嘎吱声。赛思后退一步,开始一拐一瘸地绕圈。赖利伸出胳膊,准备就绪,尽管他似乎丢失了手的一部分……”“赛思从侧翼冲向赖利,响起一声骇人的剌耳尖叫,什么东西被撕裂了,另一片沉重的白色大块呼的一声飞进树林里。”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描述这些残酷的战斗场面时井非过分谊染,甚至用了一些色调柔和的词语来平衡战斗的血腥气息,但是从四处抛散的断裂肢体和剌耳的惊声尖叫中恐惧早已在黑夜的密林中弥散开来。
[j]车伟畸*色经典:英目日特,j、*☆[们n自:十目#☆##自&#2005
[6]女m自‘E音目的倒塌’*析爱*坡”日特式女*∞镕承5&*[J] *宁{%{m.20。8.(8)
[7]%目№#目≈特m*∞%&5&《[们$¨#IⅡ职n技木}‰学报一2006-({)

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述评

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述评

文章编号:1009-1432(2006)04-0117-03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述评董 英①(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南株洲412007) 布尼塞・享尼塞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象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和随之而来的恐怖、未知与神秘。

[1]在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国、美国文坛,哥特小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从1764年第一部哥特小说发表至1820年的60来年间,英国大约出版了5000部哥特小说。

而且近两个世纪以来的英美主流文学也因吸收了哥特式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变得丰富起来了,从而出现了“心理哥特小说”、“科幻哥特作品”、“美国南方哥特流派”、“女性哥特”等现代哥特变体,而约瑟夫・康拉德、弗郎兹・卡夫卡、勃朗特姐妹以及爱伦・坡、纳撒尼尔・霍桑、威廉・弗克纳、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托妮・莫里森、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等人的经典之作也连同达芙尼・杜莫里埃、斯蒂芬・金、安・赖斯的流行小说一起被打上了哥特的烙印。

[2]与此同时,哥特批评逐渐发展成为当今西方文学研究乃至文化研究领域当中的一门显学。

中国英美文学学术界对哥特文学的深入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逐渐日趋高涨,以哥特研究作为选题的硕士论文也越来越多。

可以说,目前国内对哥特小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显示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态势,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于哥特小说史的重新梳理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肖明翰教授的《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一文对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小说进行较完整的历史梳理,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描述,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

肖明翰认为,哥特小说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

它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歌特与黑暗美学

歌特与黑暗美学

歌特与黑暗美学哥特文学及其文化现象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字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

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同时,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例如:华尔普(Walpole)的《奥蓝托城堡》(TheCastleofOtranto)、安.拉得克里夫(Ann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Mysteriesof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TheMonk),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

这些作品努力于处理残酷的激情与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而小说的背景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于无以摆脱的魔性爱欲,和(通常是阳性的)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际遇......在这些小说中包含的情欲/性别(sexual/gender)的关系,古怪地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极度的情色高潮来自于破灭(也就是仪式的“完成”)的那一刻。

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超越的的黑暗(阴性)力量,在某种不可明说的层面,其实隐讳而酷异地分享著“爱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

在当代的恐怖小说阵营中,象AnneRice的作品《吸血鬼纪事》(TheV ampire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恋情欲与父性机制的复杂互动。

有趣的是,哥特文化这样的现象除了在小说的纸页上展开,也在20世纪的后半期侵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

如果你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顶著“后酷朋克(PostPunk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并逐渐混融成日后的哥特摇滚乐派。

早期的代表乐队包括“苏西与冥妖(SiouxsieandtheBanshees)”、“苞浩丝(Bauhaus)”、“喜悦割离(JoyDivision)”等等乐队。

什么是哥特式

什么是哥特式

什么是哥特式哥特式(goth)最早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公元5-15世纪)的艺术风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

哥特式风格用黑暗、恐惧、孤独、绝望的艺术主题,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的边缘,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是英语词goth的音译,gothic一词(意为“哥特式”)即源自该词,原指代哥特人。

另有一说称gothic源于德语gotik ,词源是gott音译“哥特”(意为“上帝”),因此哥特式也可以理解为“接近上帝的”的意思,“哥特式”只是德语词的音译,平时所说的一切“哥特式”都可以理解为“形式上或感觉上给人一种接近上帝的感觉”,比如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等哥特式。

哥特式被广为地运用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服装、字体等各个艺术领域,艺术就是生硬的、不等距的、奇特的、轻盈的、繁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密采用横向延展的线条为其两大特征,主要代表元素包含蝙蝠、玫瑰、孤堡、乌鸦、十字架、鲜血、黑猫等等。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常被使用在欧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宫殿、会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构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顶,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哥特式建筑以卓越的建筑技艺整体表现了谜样、旋律优美、崇高的猛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存有关键性影响,其魅力源自于比例、光与色彩的美学体验,即为通过对光的形而上的思索,通过对数与色的象征性认知,并使灵魂彻底摆脱尘世物质的羁绊,远别神恩之光向着天国成仙。

这种建筑虽曾于欧洲全境盛行,不过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度十分被蔑视。

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特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哥特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

哥特文学中邪恶的本质

哥特文学中邪恶的本质

哥特文学中邪恶的本质一、哥特文学概述哥特文学是兴起于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探讨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黑暗面。

哥特文学通常描写了一些邪恶、恐怖、神秘和灵异的情节和角色,其具有浓郁的神秘和幻想性。

作为一个独特而复杂的文学形式,哥特文学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二、哥特文学中恶的形象在哥特文学中,邪恶是文学重要的主题。

哥特文学特别善于创造那些充满恐惧、邪恶和阴暗力量的形象,其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恐吓我们,而且要向我们展示邪恶的本质。

在哥特文学中,恶的形象经常被描述得极其细致而逼真。

从吸血鬼、狼人到僵尸,都成为了哥特文学中的常见形象,这些形象都指代了所谓的“邪恶”。

三、邪恶的本质哥特文学探索了人性中邪恶的本质。

通过哥特文学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邪恶的精神分析。

在哥特文学中,邪恶的本质通常表现为人们的恐惧、渴望和自我毁灭的本能。

邪恶是由人类心灵深处的自我矛盾和情绪压抑形成的。

哥特文学努力向读者表现邪恶是如何从人性纠缠而来,如何在人性的一个角落中潜伏并暴露出来。

同时,哥特文学通过赋予恶的形象一些人性特点,使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入理解邪恶的本质。

四、哥特文学中邪恶角色的特征在哥特文学中,邪恶的形象通常被赋予了一些极其悖异的人性特征。

通常,这些角色不仅具有邪恶的行为特点,而且在性格和外表上也透露出更多的复杂性。

例如,吸血鬼德古拉,表面上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男人,但他却同时是一个血腥暴力的杀手。

再如,弗兰肯斯坦的怪物,虽然是一个残忍的怪物,但他却思考复杂,笃信人性的种种。

总之,哥特文学中的邪恶角色总是具有一种复杂多重的人性特质,但面对邪恶的诱惑时,这些特征却总是被掩盖和压抑。

五、结语哥特文学给我们提供了强烈和深刻的视觉冲击,它的主题涵盖了许多人性难以触及的面向。

恶在这些作品中既是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让人们多了一种认知角度的力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哥特文学都是堪称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

哥特文学作品赏析

哥特文学作品赏析

哥特文学作品赏析
哥特文学是一种以传达恐怖和超自然元素为特征的文学流派。

该流派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并在整个西方文学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部经典的哥特文学作品。

《北方悲怆》
《北方悲怆》是英国作家瓦尔特·司各特的代表作,也是哥特文学的创世之作。

小说讲述了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女孩,她被送到黑暗、诡异的荒原城堡生活的故事。

小说中充满了恐怖、超自然的元素,探讨了爱、孤独、复仇等主题。

《法兰肯斯坦》
《法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经典之作。

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科学家成功创造出生命的故事,但他却无法承受自己创造出的怪物带来的灾难。

小说中描绘了怪物的恐怖形象和对人类道德的思考,探讨了科学与伦理的冲突。

《德古拉》
《德古拉》是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著名小说。

故事以吸血鬼德古拉为中心,讲述了他在东欧和英国的活动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对抗。

小说中充满了悬疑和恐怖的情节,以及对人性和欲望的深入探讨。

《红字》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讲述了一个被迫佩戴有鲜红“A”字标记的女性的故事。

小说中透露出哥特文学特有的黑暗、压抑和羞耻感,同时也探讨了道德、罪恶和宽恕的主题。

这些作品展示了哥特文学的主题和风格,通过恐怖、超自然的元素以及对人性、道德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类本质的探讨和诡异、恐怖的情绪体验。

以上是对哥特文学作品的简要赏析,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对于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怪诞美

论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怪诞美

论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怪诞美作者:徐艳婷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2期摘要:英国哥特小说给人最强烈深刻的印象就是其怪诞和恐怖的存在本身。

怪诞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人和非人的东西怪异的结合”起来而呈现的状态。

英国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以寓幻于真和寓真于幻两种方式来表现怪诞美。

作者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来强调故事的真实性,混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使读者在强烈的感性和理性错位认知之间不断反思科学发明与成果对人造成的异化以及科学创造与道德责任间的关系。

关键词:英国哥特小说;怪诞;寓幻于真;寓真于幻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89-02“哥特小说”原本是一个受到严格历史限定和地域限定的名词,它专指 1764 - 1820 年的英国哥特小说。

它“是历史传奇的一种独特形式,一种关于过去与异域文化的幻想形式,它通过种种文化的和政治的折射而对现代读者产生意义”。

①在这种小说里,“一切都被夸大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容不得任何中间的、寻常、平凡的、一般的东西”,因此又被称为“黑色小说”。

②英国哥特小说给人最强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怪诞和恐怖的存在本身。

怪诞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内的对象,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人和非人的东西怪异的结合”③起来而呈现的状态。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于19世纪初期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为《现代普罗米修斯》、《科学怪人》等)一发表问世就引起当时社会舆论,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争论,成为英国哥特小说影响最为深远的作品之一。

凡是读过这部作品的人几乎都相信真的有一个黑影就在不远处徘徊,这个怪物会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灾难一经出现就难以根除、防不胜防。

一部虚构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并成为文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笔者认为关键是在于玛丽·雪莱采用寓幻于真和寓真于幻的方式创造出一个怪诞世界。

从崇高理论看哥特小说的美学特征

从崇高理论看哥特小说的美学特征
人们 的好奇心 , 既然古 屋 的外表 如此衰 退 , 那么 屋 内该 是一 个怎样 的世界 呢?小说 以第一人称 主观性 的叙 述 , 小说更 让
崇 高》 不仅 只谈 文学风格 , 它还涉 及崇 高这一 美学 范畴 的特 征和本质 问题 。朗吉弩斯认为 , 唯有那些惊心 动 魄的事物才 能永远博得人们 的欣 赏 , 能满足人 类 的好 奇心 , 类好 奇 才 人 的本能 , 是崇 高得 以产生 在存 在的土 壤。到 了十八 世纪 , 便 伯克对崇高进行 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伯克的《 论崇高与 美两 种观念的根源》 出 , 崇高 ” 注重 痛苦 、 提 “ 是 危险 与恐 惧 的 自 我保持的情感。他认 为 , 高 的起源 , 体积 上 , 限巨大 , 崇 在 无
的闪电。这种 种现 象 , 伯克 从 性质 上 将其 归 类 为 : 暗 、 晦 力
量 、 大 、 限性 、 庞 无 空虚 、 沉寂 、 困难 、 突然 性等 , 有这些 又 围 所 绕着一个核心 : 可怖 性和 与人敌 对性 。“ 是能 以某种 方式 凡 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 , 即凡是 能 以某 种方式令
法, 描写 超凡 的人 和事 。它多 以恐怖 与神秘 为调 , 满 了阴 充 冷、 怪异 、 离奇的色调 , 故事充满悬 念 , 引人人胜 。今 天 , 我们 可 以从多种角度去分析理 解 哥特小说 这一 特立 独行 的文学
现象 , 美学 中的崇高理论则是我们理解哥 特小说美 学特征 的 不可忽略的思想资源。 哥特小说的美学 内涵 是丰 富多彩的 , 但是与崇 高理论联 系最 紧密 的当属 恐怖 与诡异 两个 最显著 的美 学特 征。最早
可 以很快地转化一种审 美的快感 , 使读 者在 产生 恐惧 时也产生 了崇高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3月第24卷 第2期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Mar.,2008Vol.24 No.2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崇高与诡异於 鲸(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提 要:伯克的崇高论与弗洛伊德诡异说直指哥特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恐怖。

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崇高在哥特小说中显现为一种“为存在而存在”的“怕”,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快乐原则;而诡异在哥特小说中则显现为一种对存在的“畏”,它来自存在,也是存在本身,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超越快乐原则”。

至于小说文本中的具体恐怖情境,又可以根据它们与崇高与诡异之间的联系,将它们区分为terr or和horr or两种类型。

关键词:哥特小说;恐怖美学;崇高;诡异;怕;畏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8)02-0048-07M acabre Aestheti cs i n the Goth i c:Subli m e and UncannyYU J ingAbstract:Burkean Subli m e and Freudian Uncanny are highly pertinent t o Macabre,one of the most i m portant Aesthetic characters of gothic novels.The Subli m e manifests in gothic novels as a fear of“being for the sake of being”,as a fear for the outside world,which is dom inated by“The Pleasure Princi p le”.The Uncanny,on the other hand,finds its way int o gothic novels as an fr om and in the being itself,which is subjected t o“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 p le”.Relatedly, s pecific contexts of macabre can be categorized int o“terr or”and“horr or”with res pect t o their relati onshi p with subli m e and uncanny res pectively.Key words:the Gothic;macabre aethetics;subli m e;uncanny;fear;angst 与哥特小说联系最为密切的审美范畴非“崇高”(subli m e)与“诡异”(uncanny)莫属。

德文德拉・P1瓦尔马认为哥特小说“实际上印证了伯克关于恐惧和崇高性的理论”[1]225。

戴维・庞特多次指出“崇高与哥特在西方传统中的纠结”[2]184,其中伯克的《关于崇高与秀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Ed mund Burke, A Phil os ophical Enquiry int o the O rigin of Our I deas of the Subli m e and Beautiful,1757)一文,是“在崇高与恐怖之间确立一种系统性的有机联系”的首次尝试,并对哥特小说的诞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184而诡异与哥特小说的关系,更是不容置疑。

在《论诡异》(On uncanny,1919)一文中,弗洛伊德就大量援引了霍夫曼的哥特小说中的诡异现象。

已有不少学者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探讨。

其中多数人认为从崇高到诡异是哥特小说恐怖形态的一个进化与转化的过程,也有的学者将崇高和诡异与不同性别的不同叙事策略联系在一起。

本文则认为,崇高与诡异在哥特小说中体现为处于两个不同存在论层面的两种迥异的恐怖情态。

为了确证这一初步判断,以下将对这组概念一一加以考察,同时,笔者将引入另一参照系,即海德格尔的一对存在论概念:“怕”与“畏”。

一、哥特小说中的“崇高”与“怕”崇高论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朗吉努斯式的崇高与利奥塔式的崇高已经大相径庭。

而在众多的崇高论中,以伯克的崇高论与英国哥特小说的联系最为直接,因为他的崇高论是围绕恐怖来构建的。

在伯克的眼中,所有“崇高”情感的根源都在于恐怖,它源于弗洛伊德生命本能的“自我保存的本能”,源于主体体验到的对自身生命的威胁。

[3]36-37他还考察了与全部感官有关的令人恐惧的、崇高的客体:模糊、力量、匮乏、巨大、无限、宏伟、光、声音与响度、突然、间歇中断、动物的叫声、嗅觉/味觉/苦味与恶臭。

而伯克式的崇高之殊异于之前的朗吉努斯或之后康德等人的崇高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崇高主体的恐惧感之中。

1.对伯克式崇高主体起决定作用的是恐怖原则,而非道德原则朗吉努斯的《论崇高》一文,诚如鲍桑葵所言,除84了对文章的“崇高”修辞风格进行探讨之外,“作者并没有真正肯定地抓住任何明确的崇高观念”[4]。

文中,朗吉努斯反复强调崇高的思想显然是与崇高主体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的,“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

……崇高的思想是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的。

”[5]康德也强调崇高主体除了具备对恐怖的感知能力之外,还要必须有一种先天的道德理念。

[6]105伯克所提出的“崇高”却属于另一类———注重痛苦、危险与恐惧的自我保持的情感。

因此,伯克的崇高论的主导原则只能是恐怖,“恐怖在一切情况中或公开或隐蔽地总是崇高的主导原则”[3]60。

2.不同于启蒙理性主体,伯克式崇高主体是非理性的与伯克总是简单地说某物“是崇高的”不同,康德认为“真正的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中,而只针对理性的理念”[6]83。

在他看来,伯克眼中那狂暴崇高的自然不能称其为崇高,只有事先充满理念的主体的内心在面对客体时,离开感性,同时运用反思判断力专注于那些包含有更高的合目的性的理念,从而“感受到内心有一种超出任何感官尺度的能力的东西”[6]89时,主体才能感受到崇高。

伯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较之他那个学派的大多数人都更激烈地反对理性”[7]。

在《论崇高与美》中,他主要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出发来探讨客体在主体心里激起的崇高感的,重直觉本能,而几乎完全摒除理性在其中的作用:“处于这种状态时,其它一切精神活动都会中止,此时精神完全被其对象占据,以致不容纳任何其他东西,结果也不能用来思考对象从而产生了崇高的伟大力量,它产生于推理以前,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我们。

”[3]593.审美快感来自主客体间的审美距离,而非主体的升华康德与伯克都认可崇高能够引发一定的不同于正常愉悦的快感。

但他们对于这一快感产生的根源的认识却大为不同。

康德将这种快感称为“消极的愉快”。

主体内心被对象吸引,但又交替性地一再被对象所拒斥,最后凭借理性达到对对象的超越,从而获得快感。

伯克则用“欣喜”(delight)来表达那种伴随痛苦的崇高感受。

在他看来,崇高快感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而非主体的超越。

“当痛苦逼得太近时,不可能引起任何欣喜,而只有单纯的恐怖。

但当相隔一段距离时,……就有可能是欣喜。

”[3]37正如戴维・B1莫里斯在其《哥特式崇高性》一文中指出的:“在对爱与恐惧的交织的探求中,哥特小说追求一种完全无需超越的崇高。

”[8]306前者是先验的整体性的超越,而后者则是恐惧中的颤栗以及随之而来的置身事外的暗自庆幸。

同样是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以求得现世的享受,前者如浮士德在临死前那一瞬的感怀;而后者则如安布罗西奥般迎来自我的最终毁灭,是弗洛伊德生本能的快乐原则。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伯克与康德等人的崇高有相似之处,但有着更多关键性的差异。

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只有伯克式崇高才能成为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的“指导性理论”。

而康德式的、超越式的崇高,如韦斯凯尔等人研究所指出的,应该更多的是与古希腊悲剧和浪漫主义文学相契合的。

如果说伯克从现象的层面为我们详尽地描述了崇高中的恐怖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那么海德格尔则从存在的层面描述了崇高中主体的境遇,那就是“怕”。

海德格尔用“怕”来指称一种存在的具体现身样式,一种现身在世的生存论上的可能性,即“会怕”。

海德格尔对怕的论述从“怕之何所怕、害怕以及怕之何所以怕”[9]163这三个环节展开,而且其论述正与伯克的崇高论大致相当。

所谓“怕之何所怕”即是可怕的东西。

既然“怕”就是存在的在世方式,那么怕之何所怕也即此在的世内照面的、含有威胁性质的东西。

它包括三类:上手事物,如杀伤性武器,现成事物,如陡峭的山崖以及共同此在———他人。

海德格尔详尽地总结出了怕之何所怕的东西所包含的威胁性特征:具有有害的因缘;来自有害性可牵动的一个确定的场所;它是人所熟知的、却又带有一段“蹊跷”;有害的东西临近着;有害的东西总是将来而未来;此中就有,也就是说,即便可怕的东西最终并不真的到来,也会构成害怕。

总的来说,虽然海德格尔没有具体地列出恐怖客体的清单,但所描述的特征与伯克所描述的客体特征大体相当。

就审美主体而言,海德格尔的“害怕”即是此在对怕之所怕在其可怕性中对其的揭示。

他说:“怕而后才可以一面害怕着,一面明确观望可怕的东西,把它‘弄明白’。

”[9]164正如伯克在“模糊”这一节中也提道:“当我们知道危险的真实程度时,当我们的眼睛习惯了危险时,恐惧就会大大减弱。

”[3]61至于“怕之何所以怕”,海德格尔说,“唯有为存在而存在的存在者才会害怕”[9]165。

在其中起作用的,正是伯克所说的“自我保存的本能”,怕使人迷乱,使人魂飞魄散。

怕让人看到遭受危险的“在之中”的同时封锁着“在之中”,乃至唯当怕隐退的时94候,此在才得以重辨身在何方。

这也正是伯克式崇高主体的理性在恐惧中失而复得的过程。

最后,对于伯克所提出的伴随着痛苦的“欣喜”的审美情感,海德格尔也表示了赞同:“怕这现象此外还包含有的就是一种‘快感与不快感’了”[9]390。

由以上论述可见海德格尔对“怕”的解释与伯克式崇高论之间的互通款曲。

二、哥特小说中的“诡异”与“畏”诡异,德语词“unhei m lich”,译成英语为“uncan2 ny”。

弗洛伊德在借鉴了延奇的观点、该词的词源学分析以及谢林的定义之后,做了个总结:“隐秘的、熟悉的东西,这些东西受到压抑,最后仍然显现出来,所有让人感到诡异的东西都符合这一条件。

”[10]294他尽力罗列了他所能发现的,可能引起诡异感的小说母题和日常生活经历。

比如:恍若有生命的玩偶或机械人,暗示着阉割焦虑的挖小孩眼睛的睡魔,双重角色、人格分裂和自我置换,数字、迷宫般的道路等让人联想到内心的“强迫性重复”的事物,“恶毒的眼光”、不幸却准确的预感等“触动了我们内部残留的泛灵的思想活动的痕迹,来”[10]288的事物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