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教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6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6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浙教版
答:铁会生锈、锌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这些都是金属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跟氧气的反应
实验一、
1、将一根镁带、一根铜丝同时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到______银白色镁带很快燃烧起来,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红色铜丝不会燃烧,但表面变成黑色。
2、将不燃烧的铜丝插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_____溶液变成蓝绿色
Mg+ H2SO4==MgSO4+H2↑
Zn+ 2H2SO4==ZnSO4+ H2↑
结论: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思考: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比较铜、银、锌的活动性大小的顺序为___锌>铜>银____。你能总结出金属的性质及反应前提?
答:有的金属(活泼金属)能与酸起反应生成氢气,有的金属(不活泼金属)不能与酸起反应。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
2Cu+O2 2CuO
CuO +2HCl == CuCl2+ H2O
结论: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二、金属跟酸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日期
201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 段
主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1)描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2)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3 )会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能用金属活 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和实际应用。

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和酸的性质,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教学难点: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学准备:金属试样(铁、铜、锌等)、稀盐酸、试管、试管架、酚酞试液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介绍金属和酸的性质,引出金属与酸反应的主题。

2.提问:金属为什么能够与酸反应?这种反应会产生什么现象?
二、实验操作(15分钟)
1.将铁、铜、锌等金属试样分别放入试管中。

2.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结果。

4.记录实验现象并比较不同金属试样对酸的反应情况。

三、实验讨论(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金属试样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四、实验延伸(10分钟)
1.让学生自行选择其他金属试样,继续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

2.让学生探究不同金属试样与不同浓度的酸反应的差异。

五、结语(5分钟)
1.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验操作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试管破裂等意外情况发生。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其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

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案

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案

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记住并能理解、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和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4,学习运用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重点:1,金属与酸的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理解及应用
3,对置换反应的理解及区分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板书设计金属与酸的反应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就越强,反应越快,现象越明显。

2,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排在氢前,不含钾钙钠;酸:盐酸、稀硫酸)
3,置换反应①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
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③铁单质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铁盐(即亚铁盐)。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教案浙教版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教案浙教版

金属和酸反应的计算要点提纲:、金属与酸是否能发生反应的判断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1)对金属的要求: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例:试判断下列反应是否能够发生锌+稀盐酸铝+稀硫酸镁+稀硝酸注:通常情况下,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2)对酸的要求:这里所指的酸并不是所有的酸,主要是指稀盐酸和稀硫酸。

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2的规律(1 ):质量为M相对原子质量为N,化合价为+R (指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X=RMKN(2):等质量的几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H2质量与该金属的化合价的值/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该值越大,产生的H2质量越多,该值越小,产生的H2质量越少。

(3):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同种酸发生反应,且反应后金属都有剩余时,说明此反应过程中酸为不足量,此时两种不同金属所制得的氢气的质量相同。

三、关于金属混合物组成的判断例、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1gH2,试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 Zn 和Mg;B. Fe 和Mg ; C .Zn 和Fe ; D . Fe 和Cu解析:在每个选项中,首先假设20g全部为某一种金属,计算出与足量HCI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在两种金属中,如果有一种放出的H2质量大于1g,另一种放出的H2质量小于1g,则该组合就可能存在;若两种放出的H2都大于1g,或都小于1g,则该组合不可能存在。

答案是:CD四、关于天平平衡问题例、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盛有足量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平衡,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5. 6g铁,欲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应向右边烧杯中加入()A.6 g镁B. 5. 6 g铜C. 5.4 g氧化钙D.10 g碳酸钙解析:左边烧杯中加入5 6g铁,因为稀盐酸是足量的,5. 6g铁完全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5. 6 g x 2/ 56=0.2 g。

《金属和酸反应》教学设计

《金属和酸反应》教学设计
学习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间的反应。
2、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间的反应,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3、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活动的展开与深化
【过渡】如何判断更多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呢?这就要利用金属的另一个化学性质了。
【提问】金属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
学生思考回答:与酸的反应
【讲述】下面,我们就通过金属与酸的实验来比较Fe、Cu、Al的活动性。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究结果】
【学生实验】
A组:Fe、Cu、Al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为后面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出现氢元素打下基础。
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金属与氧气来说最熟悉,根据反应所需条件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是, Fe、Al之间的活动性强弱通过这个性质,就很难做出判断。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顺利进入中等层次,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解决。
课题:《金属和酸反应》教学设计
学习活动分析(含课标、教材、学情分析)
在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和酸反应),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重点。此前,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研究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对其中表现出的金属活泼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在这里安排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能使学生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又能通过反应上的区别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第二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金属的化学性质”。

我们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深入了解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及其应用,如金属与氧气、酸、盐的反应规律。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金属的通性及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金属通性及反应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准确性,评价其实验能力。

3. 综合应用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及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非金属元素性质,引出金属元素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 讲述金属的通性,如导电性、导热性等。

- 通过演示实验,展示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现象及结果。

-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原理。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讨论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4. 小组分享:每组学生将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与全班分享,互相评价和学习。

5.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强调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与金属化学性质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3. 作业评价:教师批改作业后,对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如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是否深刻,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应如何等,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气中加热后仍保持金属光泽,丙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氧化,则甲、乙、
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关系为 ( C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4、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 ( A )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
1、材料准备 准备下列材料:带塞子的试管若干支,普通铁钉若干, 蒸馏水,干燥剂(生石灰)。 2、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法
①取3支试管:A试管中是水和空气;B试管中是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空气; C试管中是煮沸过的蒸馏水。
②3支试管中各放入一枚铁钉,并用塞子塞紧试管口。 ③几天后,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装置图
结论: 金属的锈蚀与金属内部的结构有关
金属防锈的方法
防锈方法
保护膜法 非金属覆盖层(如搪瓷等) 最常用 金属镀层(如镀锌等) 自身氧化膜保护层(Fe3O4)
改变内部结构法(加Cr.Ni制不锈钢)
最理想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为: ❖ 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 在钢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刷矿物油、油漆;覆盖搪瓷塑料) ❖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或通过化学反应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 化膜如 “烤蓝” ❖改变组成结构,制成合金,如不锈钢
1、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 液中置换出来。 金属 + 可溶性的盐 = 金属 + 盐
Zn + FeSO4 =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
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2.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七、教学策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金属的化学性质。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
1.确保实验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2.难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原理和机制。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推理出反应的原理和机制,同时提供相关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a.讲授法: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金属会与氧气反应?”并将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记录下来。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通过讲解,详细解释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如,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理。
3.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金属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练习题: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
1.课本: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实验器材:金属样品、氧气、酸等。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二章金属专题复习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二章金属专题复习教案

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初三学科科学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共()次课课时:3 课时教学课题浙教版-科学-金属复习专题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2、掌握金属冶炼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教学重点与难点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金属活动性顺序初中化学金属专题复习考点分析考点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以及它们的合金。

2.几种重要的金属(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

如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金属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①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是液体。

③金属在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延展性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巧学乐记】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生活中使用最多且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3.合金(1)概念: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属于混合物。

(2)特性: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熔点较低。

合金具有广泛的用途,如钛合金可制“人造骨骼”等,被誉为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3)常见的铁合金是生铁和钢,其主要区别是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大。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1)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Al+3O2=2A12O3。

铝抗腐蚀性好是因为其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_,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铁、铜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但应,但在加热或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②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_△2CuO。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高频考点)金属+酸(稀盐酸、稀硫酸)→盐+氢气,反应条件:金属活泼性位于氢之前。

金属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Mg+2HCl=MgCl2+H2↑锌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铁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注意】(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增加。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浙教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3、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金属和酸反应
三、教学难点: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镊子、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稀盐酸、稀硫酸、镁片、锌片、铁片、铜片
设计实验(包括实验顺序),
探究镁、锌、铁、铜和稀盐酸反应,观察现象。

实验结束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不会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FeCl+ H。

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金属与酸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原理。

2.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3.发现金属与酸的反应产物及其性质。

二、教学内容:1.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原理。

2.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方法。

3.金属与酸反应产物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对反应的呈现,引入本篇教学内容。

2.热身:回顾本节课涉及到的一些物质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3.讲解:①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原理。

酸是氢离子(H+)的产生物,它常常与金属反应,产生对应金属的盐和氢气。

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的一般式子为:酸金属→ 盐氢气例如:2 HCl + Mg → MgCl2 + H2在上图中,HCl 和 Mg 被描绘出来。

在该反应中,金属镁(Mg)和氢离子(H+)反应,产生了镁离子(Mg2+)和氢气。

②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方法。

(1) 实验仪器及试剂:试管、盐酸、铜片、镁条、锌条。

(2) 实验步骤:a.取一只试管,将一定量浓盐酸倒入试管中。

b.将铜片放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c.反复洗一只试管,将另外一只试管中倒入一定量浓盐酸。

d.在试管中输入相等的数量的等长的镁条和锌条。

e.观察两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实验要点:(1) 酸是腐蚀性较强的物质,请注意操作,不要将盐酸弄到身上和口中。

(2) 实验结果需要反复验证,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应做好清洁工作。

③金属与酸反应产物的性质。

不同的金属在与不同的酸发生反应时,产生的盐有所不同。

例如,铜与硝酸反应会产生铜离子(Cu2+)和氧气(O2):Cu + 4 HNO3 → Cu(NO3)2 + 2 NO2 + 2 H2O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铜不与盐酸反应;锌和铜与盐酸反应时,会产生氢气。

五、作业:1、回答以下问题:(1)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2)铜和硝酸反应时,产生的产物是什么?(3)描述本实验中你对体会到什么?2、完成实验报告。

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案

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案

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案教案标题:金属与酸的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2. 掌握常见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和结果。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和试剂:锌片、铜片、铁片、硫酸、盐酸等。

2. 实验记录表格。

3. PPT或白板、黑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PPT或黑板,引导学生回顾金属和酸的基本概念,并提问:“你们知道金属与酸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知识讲解:2.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包括金属的活泼性和酸的性质等。

强调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和盐的现象。

实验操作: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

4.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将锌片放入盛有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并帮助他们总结出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知识巩固:6. 提供一些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金属与酸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应用:7.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例如:“为什么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或“金属与酸反应有哪些实际应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并展开讨论。

作业布置:8. 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教学反思:9. 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金属与酸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期中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笑话科学课时,老师做关于金属活泼性的实验,请同学谈实验结论。

偶说“MgAl(美女)都很活泼,但活泼的不一定是MgAl”一、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探索】1.金属腐蚀与防护(1)金属铁生锈的条件:水、空气(2)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油漆,抹油,干燥,金属镀层等。

2.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实验:把金属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锌表面镀上了一层紫红色的铜说明:金属锌失电子的能力比铜强,锌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或者说铜离子得电子得能力比锌离子强,反应就发生了。

结论: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又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实验探究实验:将镁、锌、铜三种金属分别放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

可观察到:铜表面无气泡产生,镁和锌表面产生气泡,但镁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锌要快。

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镁、锌、铜(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Zn>(H)>Cu(2)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3)应用:①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②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Fe+CuSO4=FeSO4+Cu 湿法炼铜4.置换反应(1)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通式:A+BC=AC+B 或A+BC=BA+C(3)金属跟酸、金属跟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5.活泼金属(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够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氢气,如镁、铝、锌、铁等。

Mg+ 2HCl==MgCl2+H2↑Zn+ 2HCl==ZnCl2+ H2↑Mg+ H2SO4==MgSO4+H2↑Zn+ H2SO4==ZnSO4+ H2↑6.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能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铜不能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有水的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生锈(主要成分是Fe2O3);金属铝在空气中也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配套K12]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探索酸的性质教案 浙教版

【配套K12]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探索酸的性质教案 浙教版

C. CO2
D.MgO
10、一生锈的铁钉放到足量的稀 HCl 中,铁锈逐渐溶解生成_________色溶液,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K12 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K12 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之后又有气体产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石蕊试液滴入盛有盐酸的锥形瓶中,溶液显_____色。再逐渐滴入 NaOH 溶液,并不断振荡,直至恰好完全 反应时,溶液显_____色。此时再滴入几滴 NaOH 溶液时会显______色。 12 、 检 验 盐 酸 的 方 法 是 在 盐 酸 中 滴 入 ____________ 溶 液 , 生 成 不 溶 于 水 的 _______ 色 沉 淀 , 反 应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硫酸的方法是在盐酸中滴入____________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的 _______色沉淀,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
挥发时溶解的氯化氢与水蒸气形成了盐 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
酸的小液滴。
沸,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
危险。
(特殊点): a. 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脱水 性是化学性质 b. 盐酸、硝酸、醋酸具有挥发性;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它们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d. 浓硫酸的稀释操作
K12 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授课内容 星级 授课日期及时段
探索酸的性质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课件+化学专题(酸碱盐)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课件+化学专题(酸碱盐)

ZnSO4+H2↑ FeSO4+H2↑
3 镁和稀硫酸: Mg+H2SO4 MgSO4+H2↑ 4 铝和稀硫酸: 2Al+3H2SO4 Al2(SO4)3+3H2↑
5 锌和稀盐酸: Zn+2HCl 6 铁和稀盐酸: Fe+2HCl
7 镁和稀盐酸: Mg+2HCl 8 铝和稀盐酸: 2Al+6HCl
ZnCl2+H2↑ FeCl2+H2↑
A点:红色溶液,溶质为NaOH,pH>7; AB段:红色溶液,溶质为NaCl和NaOH,pH>7; B点:无色溶液,溶质为NaCl,pH=7; C点(或B点以下):无色溶液,溶质为NaCl和HCl,pH<7。
四、酸与碱的反应
⑵碱入酸(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盐酸中,如图b)
A点:无色溶液,溶质为HCl,pH<7; AB段:无色溶液,溶质为NaCl和HCl,pH<7; B点:无色溶液,溶质为NaCl,pH=7; C点(或B点以上):红色溶液,溶质为NaCl和NaOH,pH>7。
一、碱的概念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OH-)的化合物。
酸的组成: 金属离子(或NH4+)+OH-。
二、碱的共性
1.碱与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二、碱的共性
2.碱与酸的反应
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
1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HCl+NaOH NaCl+2H2O 2 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2HCl+Cu(OH)2 CuCl2+2H2O
二、碱的共性
3.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2章 专题4 酸碱盐与金属的综合计算(学生版)

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2章 专题4 酸碱盐与金属的综合计算(学生版)

专题4 酸碱盐与金属的综合计算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计算题是初中科学试题中常见且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

该类题目考察知识面广、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综合知识运用的一类题目。

计算题考察的知识较多,利用方程式及题中信息,求物质质量与浓度等,以简答题或探究结合为主,难度较大。

知识点01 文字叙述型计算解此类题时经常需要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一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特别要注意溶质可能由几部分组成;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溶液一般采用质量守恒法,最终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溶液的质量总和一难溶性杂质(反应前混有且不参加反应)-生成物中非溶液部分(生成沉淀或气体); 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学即练1】(2021九下·柯桥月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人100克7.3%稀盐酸充分发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

用pH 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________。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即学即练2】[2019.舟山]用久的热水瓶内胆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3CaCO 和()2Mg OH 】,兴趣小组为了解具体成分进行了实验。

他们取样品25克放入质量为100克的锥形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往瓶内加入150克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此时天平示数如图。

对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4.2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目标导航知识精讲(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CaCO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样品中3Mg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3)反应结束时溶液中2知识点02 表格型计算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浙教版]1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浙教版]1

《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知道铁、铝、铜、镁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映。

二、初步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映。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映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进程与方式一、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二、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归纳等方式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忙学生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讨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映、金属活动性顺序。

二、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可否反映。

教学媒体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

教学方式实验探讨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归纳法教学进程一、问题导学,自主探讨以社会案例为情景,加深学生的探讨欲望,同时紧扣金属的化学性质。

及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分小组依据导学提纲和老师的演示实验生成问题,即金属和氧气的反映为何难易程度和猛烈程度不同。

(设计用意)以科学事例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熟悉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寓示着本课题的重点。

二、合作探讨,展示交流一、学生就实验中的现象和生成的问题进行方程式的书写、讨论,小组交流共享取得影响金属和氧气反映的因素有哪些?此时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铁、镁、铜等与氧气的反映,书写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反映的难易和猛烈程度不同,学生讨论(老师可适当引导比较),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追问若是把金(Au)的化学活泼性与这两种金属比较,则金(Au)排在什么位置?为何?(设计用意)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映的难易和猛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酸反应的计算
1
答: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与金属的原子
2
什么关系?
答: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反比
3
答:足量的不同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同一种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建议用时
一、要点提纲:
一、金属与酸是否能发生反应的判断
这里所指的酸并不是所有的酸,主要是指稀盐酸和稀硫酸。

2
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同种酸发生反应,
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的烧杯,
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
二.题型分类:
题型一:金属完全反应,酸有剩余
【例1】(★★★)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相对分子质量和金属化合价数的倒数的乘积成反比,
x=
变式训练:
量最小的是
题型二:金属有剩余,酸全部反应1.足量的不同金属与一定量的同一种酸反应
x=
变式训练:
题型三:金属与酸恰好完全反应例
g+100
变式训练:
、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至平衡。

向两边烧杯各加入.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
镁、锌的质量分别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