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青岛三中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就“阅读与鉴赏”提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二、教学设想作为传诵千古的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准确地把握诗歌之美、诗人之情,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
于是,我决定摒弃教师设计问题,主导学生思维走向及课堂走向的传统教学方式,淡化了对诗歌诗句的逐步串讲,采用深入诵读,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感悟能力。
最后,这首词能够在众多怀古词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在立意和识见上,高瞻远瞩,寄意深远。
所以,我想通过这首词的学习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大视野、大境界。
为此,我设计了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比较阅读,体会对自我价值的关照和对国家命运的不同思考。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②通过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深入把握诗境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
教学难点: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
五、教学方法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六、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
它就是金陵(现在的南京)。
岁月沧桑,它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
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人,才气纵横,诗、词、文俱佳,身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传千古;他也是政治家,怀揣强国之梦,书写了北宋历史上变法图强的亮丽风景。
他就是王安石。
仕途沉浮,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变迁。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感受、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
2、归纳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及其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感,结合学过的诗词归纳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及其鉴赏方法。
学习方法及策略: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经典的怀古之作,它就是一代大文豪王安石的《桂枝香》。
前置补偿一、提问以前学过王安石的`诗词名句。
(每小组的4号抢答,答对得2分,答错不得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3、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阳先生壁》)二、知人论世。
(对于王安石大家比较熟悉,可从称号谥号、文学地位、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三方面去梳理有关作者的知识,1分钟的时间识记巩固)1、走进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
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他主张文学应该“有补于世”。
不管作文,写诗、填词,都应考虑为社会现实服务,不能无病呻吟,不能为写作而写作。
正如白居易所说:__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词,所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艺概》),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桂枝香金陵怀古》,使学生了解金陵(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2. 掌握金陵(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金陵(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桂枝香金陵怀古》,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等方面分析诗歌的特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梳理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桂枝香金陵怀古》。
2. 结合课后注释,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情况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诗歌的背诵和理解情况,以及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感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桂枝香金陵怀古》及相关注释。
2.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 历史资料:介绍金陵(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涵盖了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以及金陵(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结构,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
2. 诗文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事件的把握。
2. 诗中典故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背景、内容、结构、艺术特色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鉴赏法:品味诗文中的美景、佳句。
五、教学准备1. 课件:诗文全文、注释、背景资料等。
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文学资料。
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时间和活动安排等详细信息,以便我为您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b. 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诗文背景及作者(10分钟)a. 介绍诗文创作的背景,如历史事件、地理环境等。
b. 讲述作者王安石的生平事迹,突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分析诗文内容(15分钟)a. 逐句解析诗文,解释生僻词语、典故。
b. 分析诗文的主题思想,阐述诗人对历史、现实的感慨。
4. 品味诗文艺术特色(10分钟)a. 分析诗文的结构,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b. 讨论诗文中的佳句,欣赏其意境美、语言美。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鉴赏方法。
b.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深入探讨《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内涵。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根据课堂讲解,完成关于诗文内容、作者背景的填空题。
2. 选取诗文中的一个佳句,分析其意境美、语言美。
3. 结合个人学习体会,谈谈对诗文主题思想的认识。
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一、认识金陵,走近诗人1、导入:芳草萋萋,澄江似练,“虎踞龙盘帝王州”的金陵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记取了多少诗人的千古喟叹!2、走进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
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
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写作背景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2、学习目标①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
②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③品味词的语言之美。
3、读诗词,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澄江似练征帆去棹斜矗漫嗟荣辱寒烟衰草上片写景,下片借古讽今。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告诉我们怎样的信息?地点:故国;时令:晚秋;天气:初肃。
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静如练”,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峭拔。
这是对山水的静态描绘:澄澈、峭拔。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往来如梭,西风乍起处,近旁江岸酒楼处斜插的旗,迎风飘扬。
(动态)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天高云淡,彩舟徐行。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语言构建与运用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诗歌重点语句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诗词的意象意境特点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沉郁悲壮的诗风。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诗歌,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难点:理解本词借景抒情、用典和借古讽今等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推介作者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回顾,识记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二)整体感知1解题:请学生解读诗题。
桂枝香是词牌名,金陵怀古是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2诵读感悟: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诵读诗歌,圈出不会的字词,画出读来特别有感觉的句子。
3讨论交流扫清字词障碍、交流美句感受4概括上下片内容明确: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
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
【板书】(三)深入研读1绘景:学生诵读词的上阕部分,教师提问词人看到的景物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意象组成的意境的特点。
明确: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2体验景中情上片景中有何情感?明确: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同时又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情景交融,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热爱祖国情感。
5抒情:学生诵读词的下阙部分,提问鉴赏所抒之情和抒情的方式?1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
“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2用典:词中多处运用典故,如“孙仲谋处”“周郎赤壁”“小乔初嫁”“封狼居胥”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使词更加凝练。
高中语文_《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学科:语文2.课时:一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①熟读诗文,了解诗文大意。
②回忆怀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背诵整首词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词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背诵整首词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三、教学方法综合导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极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其中借景抒情和借古讽今的手法是本词学习的重点,因此针对这个重难点,我在学生课前预习阶段就将王安石写作本诗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先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从情感入手,让学生探讨诗文的表现手法,带动学生赏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PPT第一页)猜谜语:谜面:有一座城市,被称为“江南佳丽地,六朝帝王都”打一城市名。
明确:谜底:金陵(南京)南京,孙中山说,它是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势易守难攻。
因此也经常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但是在这建都的王朝大都短命而亡,这是困扰许多历史学家的一个谜团。
文人到此,也都发些喟叹,留下些笔墨。
像我们熟悉的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是这样的作品。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王安石的脚步一起走近金陵,学习一下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首先让我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桂枝香·金陵怀古》)二、出示教学目标(出示PPT第二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背诵整首词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词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背诵整首词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
桂枝香 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教案标题: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桂枝香·金陵怀古》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了解该作品的背景知识、鉴赏技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背景知识和作者杨洪基的创作意图。
2. 掌握该诗的基本词句和韵律特点。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朗诵、讨论等形式,展示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4. 朗诵和讨论的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金陵(现今南京)美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诗?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了解和想法?”步骤二: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全文,并简要介绍杨洪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2. 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如金陵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等。
步骤三:诗歌鉴赏(1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整首诗,并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夸张等。
3. 分组讨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步骤四:情感体验与表达(15分钟)1.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注重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整理学生的作品,展示他们的表达成果。
2. 向学生提问:“你们通过学习和表达,对《桂枝香·金陵怀古》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体验?”3. 对学生的朗诵和表达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桂枝香金陵怀古》,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作者王安石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提高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2. 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历史典故的理解。
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教材:桂枝香金陵怀古2. 学生教材:古诗文选读3. 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金陵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金陵的向往之情,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桂枝香金陵怀古》。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字词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解释生僻字词,翻译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探讨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5. 欣赏艺术特色教师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背诵诗歌,完成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将《桂枝香金陵怀古》与其它描写金陵的古诗进行对比,如《泊船瓜洲》、《登金陵凤凰台》等,分析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描写自己家乡或者熟悉景观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诗歌解析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典故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8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从修辞、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方面赏析金陵之景。
2、通过分析关键字词理解词人怀古之情。
3、能从词史文化角度,通过花间词作的对比阅读了解本词“千古绝唱”的内涵。
【课前预习】片段写作:学生借助书下注释自读词作,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金陵之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金陵为六朝古都,山川形胜,虎踞龙盘,氤氲着王气。
台城的草色烟光,秦淮河的红粉佳人,无不引起词人们的思古之幽情。
在众多怀古诗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金陵,其中有一首被称为“千古绝唱”。
为何北宋王安石可以凭借独一首而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味赏析。
材料: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
———杨湜shí《古今词话》二、诵读体悟,品情感内涵(一)检查预习1、请学生展示课前写景抒情的写作片段。
点拨:本词上阕写金陵之景,下阕抒怀古之情,层次鲜明。
其意境开阔,笔力遒劲,与往日凄婉的金陵怀古之词不尽相同。
2、学生齐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注意音调情感的处理。
(二)品金陵之景1、用一个词概括王安石笔下金陵特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主选择一句写景句,从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点拨:上阕先以“晚秋”点出时节,总写肃爽。
“千里”二句化用谢眺的“澄江净如练”,运用比喻修辞写出水的清澈与山的峭拔,高低结合,将金陵山水立体化,金陵形胜,概见于此。
“归帆”二句既以“残阳”“西风”大笔渲染,为下文怀古奠定恢宏的基调,同时又加以细笔点染,远处有点点归帆,近处有酒家旗帜,动静结合,营造出萧瑟却不衰飒的意境。
末两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一改前文淡雅色调,以明亮之色点亮金陵图景,虚实结合,写落日下江天洲渚之状,至此将“登临送目”发挥无遗,可谓“画图难足”。
2、准确把握一首词景物特点,除从以上写景角度赏析外,对比也是基本方法。
材料: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3.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分析这首词的立意高远之处,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相关背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
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3.解题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②金陵:今江苏南京。
为六朝古都所在。
③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
4.了解“咏史怀古诗”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
棹(zhào)鹭(lù)簇(cù)矗(chù)谩嗟(màn jiē)2.解释下列词语①澄江:清澈的长江。
②练:白色的绢。
③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④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是《桂枝香·金陵怀古》,我们主要针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诗词阅读和鉴赏能力,对于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阅读和理解。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古代诗词感到晦涩难懂,缺乏阅读和理解的耐心。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表达能力上有所欠缺,不敢或不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7. 综合能力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语言理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答案: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如“千里江山一时新,落花时节又逢君。”拟人如“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意境创造题
题型:请结合《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分析诗人的意境创造手法。
答案:诗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如“千里江山”、“落花时节”、“寒烟芳草”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和景物描写,创造出了一个既美丽又凄凉的意境,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怀古诗词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金陵的古诗词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怀古诗词的魅力或特点。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金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通过解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诗,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1.2 教学内容1.2.1 《桂枝香金陵怀古》诗歌背景介绍:使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包括金陵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1.2.2 诗歌文本解读: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1.2.3 相关历史与文化知识:介绍金陵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帮助学生建立对金陵文化的整体认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文本的深入解读,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1.2 了解金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认识金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表达的理解。
2.2.2 对金陵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的深入了解和联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教师对诗歌背景、历史和文化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
3.1.2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3.1.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诗歌文本,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3.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相关历史和文化知识,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4.1 教学过程4.1.1 导入:通过展示金陵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对金陵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3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3《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二)通过对比鉴赏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三)反复诵读,背诵整首词。
教学重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出来深沉的家国情怀。
深入体会诗歌中写景的妙处。
教学时长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品鉴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余秋雨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词深受人们喜爱,一部优秀的怀古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不朽的艺术魅力。
比如咱们曾经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一起齐背一下。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感受一下它的艺术魅力。
(二)文本初读王安石的这首词《桂》一直被认为宋词中的佳作。
苏东坡对这首词做出了高度评价。
他读完这首词后,称赞其为:“此乃野狐精也”。
苏轼这么说有什么用意呢?“一花一世界”一个词人也有其独特的世界(展示课件),王安石构建了一个什么样子的世界呢?他的这首词有什么特点呢?咱们来看一下王安石的生平。
(课件展示王安石生平)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卓越的文学家,出色的政治家,列宁称赞他为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安石从小随父亲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曾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
宋神宗时推行新法。
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又屡次被起用。
熙宁九年,55岁的王安石主动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潜心研究学术和诗歌创作。
元丰元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逝。
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的政治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安石一生诗歌创作颇丰,但他的词仅存20余首。
虽然王安石不以词出名,但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任绮靡风气的影响。
(完整版)桂枝香金陵怀古学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案整理:吕鹏时间:12月25日【自学目标】1、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怀古诗词的特点并学会鉴赏坏古诗词。
【知人论世】1、走进王安石字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
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
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
【文本研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写作背景见注释①2、读诗词,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给下列括号前的字词注音。
征帆去棹()斜矗()漫嗟()寒烟衰()草3、词的上片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下片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二、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告诉我们怎样的信息?2、词的上片写了那些景物?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描画景象的?景象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深入探究,体味情感1、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两句,这样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后人以之为鉴了没有?为什么?3、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拓展延伸、方法总结】请同学们综合分析本首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金陵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特点。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教学目标1.搜集资料,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把握比喻、用典、远近交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
3、通过诵读,感受词的韵律美,体会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
4、背诵整首词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自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你要读懂王安石,就不能只知王安石变法,你要懂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高洁品质;你要看他“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怀壮志;你要懂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故乡之思。
当王安石行至金陵城,他又写出什么样的诗篇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板书标题)2.知人论世师说:“请大家翻到语文课本156页。
”师说:“认真阅读学习指导,找位学生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作者。
师展示幻灯片,一组朗诵作者简介。
幻灯片6: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文。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
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词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
《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据传,苏轼见到这首词,也说:“此老乃野狐精也”。
师:“通过预习提示的介绍,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词。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教案的主题和内容。
2. 激发学生对金陵历史的兴趣。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金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图片展示:展示金陵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金陵的风貌。
教学内容:1. 金陵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2. 金陵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请学生谈谈对金陵的了解和印象。
2. 教师讲解:介绍金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3. 图片展示:展示金陵的相关图片,学生观察并发表感想。
第二章:桂枝香词牌介绍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桂枝香词牌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桂枝香词牌的特点和结构。
2. 诗词欣赏:欣赏桂枝香词牌的典型作品,感受其韵味。
1. 桂枝香词牌的起源和发展。
2. 桂枝香词牌的结构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介绍桂枝香词牌的起源和发展。
2. 诗词欣赏:欣赏桂枝香词牌的典型作品,学生发表感想。
3.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桂枝香词牌的诗词。
第三章:金陵怀古诗词欣赏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金陵怀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金陵怀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
2. 诗词欣赏:欣赏金陵怀古诗词的典型作品,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教学内容:1. 金陵怀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
2. 金陵怀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介绍金陵怀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
2. 诗词欣赏:欣赏金陵怀古诗词的典型作品,学生发表感想。
3.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金陵怀古诗词。
第四章:金陵古迹考察1. 引导学生了解金陵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2. 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金陵的相关古迹。
2. 观察记录:学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所看到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教学内容:1. 金陵的古建筑:中山陵、明孝陵、紫金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掌握赏析怀古词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3.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梳理赏析怀古词的一般方法及步骤,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词,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怀古词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感受一下它的文化魅力。
二、整体感知鉴赏
1.一读,读准字音
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诵这首词。
注意读准字音。
2.二读,读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句意,对句意的理解,还有哪些疑问,相互交流。
可能存在的疑惑:
①“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帆棹用的是借代的手法,代指江面上的船;背,是迎着,逆着的意思;矗:矗立。
②“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彩舟是华美的小船;云淡是指天空上笼着一层淡淡的云;星河是指倒映着星空的长江
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怎样就流走了?随流水,这里表面上看是长江之水,但在这里应该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六朝的繁华奢靡都随着朝代的更替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④“门外楼头”:用门外代指韩擒虎,即指门外大军压境;用楼头代指陈后主,即指楼头统治者仍荒淫无耻
⑤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⑥学生齐读整首词。
3.三读,读出感情
分析作者抒发的感情,思考探究。
(学生讨论完成)
①上阕主要是写景,写了什么时节的景?
明确:晚秋之景
②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澄江、翠峰、征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淡云、星河、白鹭。
景物特点:壮阔雄伟,繁华热闹,富有生机,天地阔远的金陵秋景图,
③下阕词人触景生情,怀古之感油然而生,凭高而望,词人抒发感慨。
这种情感的抒发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呢?
明确:用典。
④齐声朗读下阕,找出下阕用了几个典故。
作者借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门外楼头”和“《后庭》遗曲”两个典故。
第一处典故: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繁华竞逐,荒淫误国,最终上演一幕幕亡国的悲剧。
第二处典故:陈后主所制的艳曲《玉树后庭花》被人们认为是亡国之音。
作者借两个典故希望北宋统治者从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三、总结方法
回顾一下,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怀古词的特点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步骤完成了鉴赏?
明确:1.抓住景物特点,因景析情
2.抓住史实,弄清史实和现实的关系(类比/对比)
3.明确写作意图,把握诗词主题
四、拓展鉴赏
运用总结的鉴赏怀古词的方法、步骤,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通过分析景物、典故,把握作者感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①?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③。
生子当如孙仲谋④。
【注】①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②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
③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④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五、布置作业
1.把辛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鉴赏内容写在学案上
2.完成学案上《江城子》的练习
3.背诵《桂枝香·金陵怀古》。